手工编织社团活动计划

合集下载

手工编织社团活动计划方案

手工编织社团活动计划方案

一、活动背景随着现代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手工艺术的兴趣逐渐升温。

手工编织作为一种传统的艺术形式,不仅能够锻炼动手能力,还能陶冶情操,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为弘扬传统文化,培养学生的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特成立手工编织社团,制定以下活动计划方案。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手工编织的兴趣,提高动手实践能力。

2. 传承和发扬我国优秀的传统手工艺文化。

3. 增强社团成员之间的团队协作精神,丰富校园文化生活。

三、活动内容1. 社团成立大会- 时间:每周五下午3:00-4:30- 地点:图书馆多功能厅- 内容:介绍社团宗旨、活动内容、规章制度,并进行社团成员自我介绍。

2. 编织技艺培训- 时间:每周六下午2:00-5:00- 地点:图书馆手工编织室- 内容:邀请专业老师进行编织技艺培训,包括毛线编织、钩针编织、十字绣等。

3. 作品展示与交流- 时间:每月第一周周六下午3:00-5:00- 地点:图书馆展览厅- 内容:展示社团成员的作品,邀请其他社团或班级参观交流,互相学习,共同进步。

4. 编织作品义卖活动- 时间:每年秋季学期末- 地点:校园广场- 内容:将社团成员的编织作品进行义卖,筹集善款,捐赠给贫困地区。

5. 编织技艺比赛- 时间:每年春季学期末- 地点:图书馆多功能厅- 内容:举办编织技艺比赛,评选出优秀作品,颁发奖品。

6. 社团外出采风活动- 时间:每年寒暑假- 地点:周边手工艺术村或传统文化景点- 内容:组织社团成员外出采风,学习民间编织技艺,感受传统文化魅力。

四、活动实施步骤1. 宣传推广:通过校园广播、海报、网络等渠道,广泛宣传社团活动,吸引有兴趣的同学加入。

2. 招募新成员:在社团成立大会后,进行新成员招募,选拔有潜力的编织爱好者。

3. 定期培训:邀请专业老师进行编织技艺培训,确保社团成员技艺不断提升。

4. 作品创作与展示:鼓励社团成员积极创作,定期举办作品展示活动,提高社团知名度。

5. 活动总结与反思:每次活动结束后,进行总结与反思,为下一次活动提供借鉴。

编织手工策划书范文模板3篇

编织手工策划书范文模板3篇

编织手工策划书范文模板3篇篇一《编织手工策划书》一、活动主题“编织温暖,手创美好”二、活动目的1. 提供一个学习和交流编织技巧的平台,让参与者提升自己的手工技能。

2. 增强参与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通过手工制作放松身心,缓解压力。

3. 促进参与者之间的交流与合作,提高团队协作能力。

4. 展示编织手工的魅力,推广传统文化,吸引更多人关注和喜爱手工制作。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1. 时间:[具体日期]2. 地点:[详细地址]四、参与对象[具体参与对象]五、活动内容1. 编织知识讲座邀请专业编织老师进行编织知识讲座,介绍编织的历史、技巧、材料等方面的知识。

2. 手工制作体验设置多个手工制作区域,提供各种编织材料和工具,让参与者亲身体验编织的乐趣。

可以制作围巾、手套、帽子等实用物品,也可以发挥创意制作个性化的装饰品。

3. 作品展示与交流展示参与者的作品,并组织交流分享环节,让大家互相欣赏和学习彼此的创意和技巧。

4. 互动游戏设置一些与编织相关的互动游戏,如编织比赛、猜谜语等,增加活动的趣味性和参与度。

5. 义卖与捐赠将部分参与者制作的作品进行义卖,所得款项捐赠给相关慈善机构,传递爱心。

六、活动流程1. 活动开场:主持人介绍活动目的、流程和注意事项。

2. 编织知识讲座:专业老师进行讲座。

3. 手工制作体验:参与者分组进行手工制作。

4. 作品展示与交流:展示作品,进行交流分享。

5. 互动游戏:进行互动游戏环节。

6. 义卖与捐赠:进行义卖和捐赠仪式。

七、活动宣传1. 社交媒体宣传利用、微博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和宣传海报,吸引更多人关注。

2. 线下宣传在社区、学校、图书馆等场所张贴活动海报,发放传单,提高活动知名度。

八、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元2. 材料和工具费用:[X]元3. 讲座费用:[X]元4. 互动游戏奖品费用:[X]元5. 宣传费用:[X]元6. 其他费用:[X]元总预算:[X]元九、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提供编织材料和工具,但参与者也可根据自己的需求自带材料。

钩织社团活动计划方案模板

钩织社团活动计划方案模板

一、活动背景随着生活节奏的加快,人们对精神生活的追求日益提高。

钩织作为一种传统的手工艺术,不仅能够锻炼动手能力,还能陶冶情操,培养耐心和细致的品质。

为了丰富校园文化生活,提高学生的综合素质,特成立钩织社团,并制定以下活动计划。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学生对钩织艺术的兴趣,提高动手能力。

2. 传承和发扬我国传统手工艺术。

3. 增强社团成员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4. 举办作品展览,展示社团成员的成果。

三、活动内容1. 基础教学课程- 钩织基础知识讲解- 钩织工具和材料的介绍- 基本针法学习(如起针、钩针、减针、加针等)2. 技能提升课程- 高级针法学习(如花式针法、图案设计等)- 作品制作实践(如围巾、帽子、小物件等)- 作品展示与评价3. 社团活动- 定期举办社团例会,讨论活动安排和作品展示- 组织外出参观钩织展览或技艺交流- 邀请专业钩织师进行讲座和现场指导4. 特色活动- 举办钩织作品义卖活动,所得款项用于社团活动经费或捐赠- 参加校内外的钩织比赛,提升社团知名度- 创作校园特色钩织作品,如校园地图、校徽等四、活动时间安排1. 春季学期- 第1-4周:基础教学课程- 第5-8周:技能提升课程- 第9-12周:社团活动及特色活动2. 秋季学期- 第1-4周:基础教学课程- 第5-8周:技能提升课程- 第9-12周:社团活动及特色活动五、活动组织与实施1. 组织架构- 社团负责人:负责统筹规划社团活动,协调成员关系 - 教学负责人:负责课程安排、教学实施和作品指导 - 宣传负责人:负责活动宣传、作品展示和对外联络2. 活动实施- 每周定期进行课程学习和作品制作- 每月举办一次社团例会,总结经验,讨论问题- 每学期末举办作品展览,邀请师生参观六、活动经费预算1. 教学材料费用:钩针、线材、书籍等2. 活动场地费用:社团活动室租金3. 特色活动费用:义卖活动物料、比赛报名费等4. 人员培训费用:邀请专业讲师的课时费七、活动预期效果1. 提高社团成员的钩织技能和审美能力。

手工编织策划书主题3篇

手工编织策划书主题3篇

手工编织策划书主题3篇篇一手工编织策划书一、活动主题手工编织二、活动目的1. 提供一个交流和学习手工编织技巧的平台,让更多人对手工编织产生兴趣。

2. 推广手工编织文化,让更多人了解和认识手工编织的魅力。

3. 通过手工编织活动,增强参与者的创造力和想象力,提高他们的动手能力和耐心。

三、活动时间[活动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活动具体地点]五、活动对象[具体参与对象]六、活动内容1. 手工编织讲座:邀请专业的手工编织老师,为参与者介绍手工编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包括编织工具的使用、编织材料的选择、基本编织方法等。

2. 手工编织体验:让参与者亲手体验手工编织的乐趣,老师将在现场指导参与者完成简单的编织作品,如编织围巾、编织杯垫等。

3. 手工编织比赛:设置手工编织比赛环节,让参与者展示自己的编织作品,并评选出优秀作品,颁发奖品和证书。

4. 手工编织义卖:将参与者编织的作品进行义卖,所得款项将捐赠给慈善机构,为需要帮助的人献出一份爱心。

七、活动宣传1. 制作海报:设计精美的海报,张贴在学校、社区、商场等公共场所,吸引更多人关注活动。

2. 社交媒体宣传:利用、微博、抖音等社交媒体平台,发布活动信息和照片,扩大活动的影响力。

3. 口碑宣传:通过参与者的口口相传,让更多人了解活动,提高活动的知名度。

八、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X]元2. 手工编织材料费用:[X]元3. 手工编织讲座费用:[X]元4. 手工编织比赛奖品费用:[X]元5. 其他费用:[X]元九、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要保持整洁,不乱扔垃圾。

2. 参与者要爱护编织材料和工具,不要随意损坏。

3. 活动期间要注意安全,避免发生意外事故。

[主办方][策划日期]篇二手工编织策划书一、活动主题编织梦想,创意生活二、活动目的通过手工编织活动,丰富社区居民的文化生活,提高居民的动手能力和创造力,促进社区居民之间的交流与合作。

三、活动时间和地点1. 时间:[具体日期]2. 地点:[具体地点]四、活动对象社区居民五、活动内容1. 手工编织讲座:邀请专业编织老师现场授课,介绍编织的基本知识和技巧,如钩针编织、棒针编织等。

编织友谊团队手工编织活动策划与实施

编织友谊团队手工编织活动策划与实施

编织友谊团队手工编织活动策划与实施一、活动背景手工编织是一项古老而有趣的手艺,它不仅可以培养人们的耐心和专注力,还可以促进团队合作和友谊的建立。

为了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交流和互动,提高团队凝聚力,我们计划组织一次编织友谊团队手工编织活动。

二、活动目标1. 培养团队成员的合作意识和团队精神。

2. 提高团队成员的手工编织技能。

3. 加强团队成员之间的沟通和交流。

4. 增进团队成员之间的友谊和信任。

三、活动内容1. 活动时间:活动将在周末的下午进行,预计持续2小时。

2. 活动地点:选择一个宽敞明亮的场地,确保每个团队成员都有足够的空间进行手工编织。

3. 活动准备:a. 购买编织工具和材料:根据参与人数购买足够的编织工具和各种颜色的线材。

b. 准备活动指导书:编写一份详细的活动指导书,包括编织方法和步骤,以及一些简单的编织图案供参考。

c. 设计团队任务:将团队成员分为若干小组,每个小组负责完成一个编织项目,如编织毛线帽、编织围巾等。

d. 安排活动流程:根据活动时间和任务,制定详细的活动流程,确保活动顺利进行。

4. 活动实施:a. 活动开始前,组织人员向团队成员介绍活动目标和内容,并分发活动指导书。

b. 指导团队成员进行手工编织,解答他们在编织过程中遇到的问题。

c. 鼓励团队成员之间的合作和交流,帮助他们互相学习和进步。

d. 在活动进行过程中,定期检查每个小组的进展情况,并提供必要的支持和帮助。

e. 活动结束后,组织人员对每个小组的成果进行评选,并颁发奖品和证书。

四、活动评估1. 活动效果评估:通过观察团队成员之间的互动和交流情况,以及他们完成的编织作品,评估活动的效果。

2. 反馈收集:组织人员可以向团队成员收集反馈意见,了解他们对活动的评价和建议,以便改进未来的活动。

五、活动预算1. 编织工具和材料费用:根据参与人数和编织项目的选择,预计每人需要花费10-20元。

2. 活动指导书印刷费用:根据参与人数,预计印刷费用为50-100元。

手工编织策划书模板3篇

手工编织策划书模板3篇

手工编织策划书模板3篇篇一手工编织策划书模板一、活动主题编织温暖,传递爱心二、活动目的通过手工编织活动,提高参与者的手工技能,增强创造力和想象力,同时为需要帮助的人们筹集善款。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具体地点]五、参与人员[具体人员]六、活动流程1. 开场致辞(10 分钟):主持人介绍活动背景和目的,欢迎参与者,并介绍本次活动的特邀嘉宾。

2. 手工编织教学(40 分钟):邀请专业编织老师现场教学,向参与者展示基本的编织技巧,并指导他们完成简单的编织作品。

3. 自由编织时间(60 分钟):参与者可以根据自己的兴趣和能力,选择喜欢的编织材料和图案,自由创作。

4. 作品展示和分享(30 分钟):邀请部分参与者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编织过程中的心得和体会。

5. 慈善义卖(60 分钟):将参与者编织的作品进行义卖,所得款项将捐赠给相关慈善机构。

七、活动预算1. 场地租赁费用(包括场地布置):[X]元2. 编织材料费用:[X]元3. 特邀嘉宾费用(如果有):[X]元4. 慈善义卖物品费用(如果有):[X]元5. 其他费用(如点心、饮料等):[X]元八、注意事项1. 活动现场需提供编织所需的材料和工具,确保参与者的安全和健康。

2. 活动现场需安排足够的工作人员,负责现场指导、秩序维护等工作。

3. 活动结束后,需对场地进行清理和打扫,保持环境整洁。

篇二手工编织策划书模板一、活动主题编织快乐,分享温暖二、活动目的1. 推广手工编织文化,提高参与者的手工技能。

3. 通过义卖捐赠,为需要帮助的人提供实际支持。

三、活动时间[具体时间]四、活动地点[详细地址]五、活动对象全体社区居民六、活动内容1. 手工编织教学:邀请专业编织老师现场授课,教授基本编织技巧和花样。

2. 创意编织展示:展示各种编织作品,激发参与者的灵感。

3. 编织比赛:设置主题编织比赛,鼓励参与者发挥创意。

4. 义卖捐赠:将参与者编织的作品进行义卖,所得款项捐赠给慈善机构。

小学生手工编织刺绣社团计划

小学生手工编织刺绣社团计划

小学生手工编织刺绣社团计划
一、社团宗旨:
1.培养学生对手工艺的热爱和兴趣。

2.传承和发扬中国传统手工艺。

3.锻炼学生手眼协调能力和耐心。

4.培养学生审美能力和创造力。

二、社团活动内容:
1.编织:
- 钩针编织(围巾、帽子、挂饰等)
- 棒针编织(毛衣、披肩等)
- 绳结编织(手链、项链等)
2.刺绣:
- 十字绣
- 印花绣
- 剪纸绣
3.其他手工艺:
- 手工纸艺
- 手工布艺
- 手工陶艺
三、社团组织架构:
1.指导老师:邀请学校美术老师或有经验的家长担任指导老师。

2.社团干事:由社团成员中表现优秀的同学担任。

3.社团成员:对手工艺感兴趣的小学生。

四、社团活动安排:
1.时间安排:每周一次,周六或周日下午。

2.场地安排:学校教室或家长会场所。

3.活动形式:理论学习+实践操作。

五、社团考核与奖励:
1.按时出勤,积极参与社团活动。

2.作品评比,优秀作品将获奖励。

3.社团年终将评选出优秀社员。

通过小学生手工编织刺绣社团,让孩子们在动手实践中学习传统手工艺,培养审美能力、创造力和耐心,收获成就感和快乐。

中班编织社团活动计划

中班编织社团活动计划
中班编织社团活动计划
活动主题
指导老师
活动目标
帮助中班幼儿培养动手能力、耐心和创造力,促进他们的手眼协调和专注力
活动内容
第一周:认识不同编织工具
展示不同种类的编织工具和材料,如毛线、编织机等;教授基本编织技巧,如基础钩针编织、梳子编织的编织作品,如编织小毯子、手链等;鼓励幼儿发挥想象力,选择自己喜欢的颜色和图案进行编织
活动展示
定期举办编织成果展示活动,让幼儿展示自己的作品并分享编织心得;鼓励家长参与,并展示家长与孩子共同完成的编织作品
活动评估
观察幼儿参与活动的表现和进步,及时给予肯定和鼓励;收集幼儿和家长的反馈意见,不断改进活动方案和内容
第三周:合作编织项目
组织幼儿合作完成一个较大的编织项目,如编织一块大型拼布毯;培养团队合作意识和沟通能力
活动形式
小组活动
按小组分工合作完成编织任务,培养团队合作精神
自由创作时间
让幼儿自由发挥,编织出自己的作品
活动准备
准备足够的编织工具和材料,确保每位幼儿都能参与到活动中;设立安全措施,确保幼儿在编织过程中的安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手工编织社团活动计划
编织社团活动计划
编织在我国有着悠久的历史,是深受人们喜爱的一种手工技术,在教学的过程中,教师和学生一起收获了编织知识,掌握了编织技术,提高了欣赏美、创造美的能力,享受到了手工编织的乐趣。

一、教材分析
通过一系列的编织学习活动,以项目为载体,引导学生动手实践,学习编织技术,了解编织材料等方面的技术信息,激发学生热爱祖国传统工艺的感情以及创新制作的兴趣。

图片资料丰富实用。

在教学内容中,精彩的图片信息带来多姿多彩的编织物,拉近了学生和手工编织的距离,体会到我们的生活中处处都有编织,激发学生编织的兴趣。

在第二部分“我们一起学编织”中,清晰的图片使学生在学习编织方法时更主动,更准确,有助于提高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技术素养。

拓展了学生的学习空间,“用不同材料编织的各式篮子”、“神态各异的编织小动物”、“不同样式的网袋”、“造型各异的中国结”等,开阔学生的视野,促进创新能力的提高。

编织方法不断深入,学生的编织技能得到深入发展。

编织材料更是丰富,通过学习,使学生对于编织有了更多的认识和体会,编织材料更丰富。

从纸条、扩展到了草、塑料条、线绳等,引导学生在编织实践中体会到:经过双手的创造性劳动,一根线、一条带子都能成为有用的物品,产生新的价值。

二、教材处理意见
编织安排了“多姿多彩的编织物”和“我们一起学编织”两个部分学习内容。

第一部分“多姿多彩的编织物”的教学,通过展示编织物的实物和图片,介绍编织以及编织材料等技术信息,使学生了解编织在我们生活中的运用,激发热爱祖国传统工艺的感情以及动手制作的欲望。

在我的教学实践后,我体会到,这部分教学内容的学习并不能很好的激发学生的编织热情,学生在课堂上面对多姿多彩的编织物,只能欣赏,不能通过实践活动体会编织的乐趣。

在欣赏编织物时,学生表现得较为活泼,但是欣赏活动结束后,学生变现的比较被动,课堂教学气氛沉闷,教学效果并不好。

“多姿多彩的编织物”欣赏可以作为编织单元的导入环节,引领学生开始学习编织技法,激发学习兴趣。

“想一想,说一说”这部分教学内容安排比较呆板,虽然通过这个环节可以帮助学生认识到编织材料的丰富多样,但是学生对这些编织材料的理解和体会,往往是在学习编织方法的过程中收获到的。

我在运用教材后有这样的感受:让丰富的图片资料分散到每种编织方法的学习中去。

通过编织学习,使学生知道编织是我国民间的传统工艺,了解编织品与人们的生活有着密切联系,学习多种编织技法,设计编织物品,在实践活动中,培养认真细致的劳动态度和勇于探索的科学精神。

基于这样的教学目标,我认为在本单元教学最后一课时,可以设计一个环节“手工编织乐趣多”。

重点指导学生围绕一个主题进行设计制作,综合运用学到的编织技法,合理选择编织材料,开展小组设计活动,进行分工合作,使学生在这个设计制作活动中,体会编织的乐趣。

三、教学活动基本策略
在编织课堂教学中,我努力寻找能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探究意识的教学方法,使学生在编织活动中提高技术素养。

我在编织教学实践中比较满意的环节处理如下:
1.看一看拆一拆
学习者基本技能和态度的习得都是以每个学生的个体经验和亲身实践为基础的。

在教学活动中,要激发学生对编织技术的关注,鼓励学生通过观察获得知识和技能信息。

让学生看
一看,拆一拆。

思考:这个绳结是怎么做出来的?通过组织观察活动,帮助学生加深对新事物,新技能的印象。

学生充满探究的兴趣,对编织技法的学习更主动、更投入。

2.做一做比一比
小学劳动与技术课程以项目为载体,培养学生的劳动态度,提高劳动技能,形成劳动素养。

在课堂教学中,“做一做”是学生掌握编织技能的重要环节。

教师要充分了解学生的技能水平,给学生提供充分的实践时间。

在获得实践体验的基础上,组织开展“比一比”的活动。

比什么呢?比一比,谁的制作方法准确?哪个小组分工更合理?谁的编织效果最好?如教学“编网袋”一课,学生掌握了编织网袋的步骤和方法,在两人合作编织的过程中,有的小组速度迅速完成网袋编织,有的小组却是动作缓慢,这是为什么呢?在比一比活动评价中,有学生发现,因为编织网袋时是将线绳架在一个塑料瓶上进行编织的,两人合作时,这个塑料瓶因为受力不均匀,总是东倒西歪的,影响了小组合作的速度。

如果在瓶子里装上水,那么,瓶子重心稳定,编制过程中不会出现瓶子倒地现象,两人合作就会顺利的多!比一比,让我们收获了技能操作中的新经验。

3.想一想改一改
培养创新能力是新课程改革的重点,在小学劳动与技术这样实践性强的课程中,创新精神的培养尤为重要。

在编织单元中,教师应该关注学生编织方法的改进、作品造型的变化,编织材料的合理选择等,使创新意识渗透到每个细节中!“想一想,改一改”这个环节的设计,让学生带着问题去实践和尝试,体验编织的乐趣。

四、活动要求
1、组织学生按时参加活动,并保持室内清洁。

2、每周五下午第一课后开始活动,小组成员必须准时到达302班教室。

活动时间为1点50分至2点30分 3、小组成员应严格遵守纪律,不准在会议室大声喧哗,不准做与手工制作无关的事。

4、每次老师布置的作业,学生都应按时完成。

5、爱护教室内的设施和用品。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