手把手教你如何展开分析论证(让你的议论语言靓起来)
怎样展开议论文的分析论证

怎样展开议论文的分析论证中学生写议论文最乐意用的是事实论证法,即摆事实的方法。
但有些同学写的议论文,尽管论点正确、鲜明,论据也典型、可靠,但是由于在举例之后没有进一步挖掘事例包含的事理,缺乏必要的分析,导致论点和论据联系松散,给人以罗列论据之感。
所以,举例之后的分析是少不得的。
那么,如何对事实论据进行分析呢?一、例后归纳法这种方法,就是在列举出属性相同或相关的几个事例之后,对其进行归纳升华,点明论据所包含的道理,揭示出论据与论点之间的逻辑联系,从而深化论点。
例如观点:只有付出,才有收获。
文段:左思为写《三都赋》闭门谢客,数载耕耘。
三九严冬,笔耕不辍;三伏酷暑,意兴犹酣。
多少白日,三餐忘食;多少夜晚,独对孤灯。
“衣带渐宽终不悔”的执著,换来了丰硕的成果,《三都赋》轰动全城,一时洛阳纸贵。
英国物理学家法拉第,为了揭示电和磁的奥秘整整奋斗了10年,10年中,他不懈地努力,却不断地失败;不断地失败,却又不懈地努力。
10年之后,他成为揭示电磁奥秘的第一人。
左思和法拉第,不同时代,不同国籍,不同的研究领域,而他们成功的道路却是相同的——付出,无悔地付出。
付出心血和汗水,付出精力和智慧。
这段文字中,作者在列举中外成功者的两个事例之后,点明了其中包含的道理,从而使中心论点“只有付出,才有收获”得到了有力的论证。
论据与论点联系紧密。
二、正反对比法在议论文写作时,运用正反对比分析法,就是把两种对立的事物或同一事物的互相矛盾的两个方面进行对照比较,肯定什么,否定什么,提倡什么,反对什么,就显得格外分明。
具体地说,就是在论证过程中既要正面说理,又要反面阐述。
简单地说,就是“正面说了反面说”或“反面说了正面说”,它对于议论的深入,论点的突出,说服力的增强,都是有莫大的裨益的。
例文:黑格尔曾经自夸德国人天生就是哲学家。
然而,就是这样一个天生严谨自律的民族,却在一个狂人的引诱下,陷入了战争的渊薮。
人们难以忘记60年前的那幕惨剧:生灵涂炭、妻离子散、血流成河……生者在对往事的审视中找到道德的标杆,也找到了纪念的理由。
如何展开论证的答题方法(一)

如何展开论证的答题方法(一)
如何展开论证的答题方法
方法一:列举论据
•在论证过程中,可以通过列举多个相关的论据来支持自己的观点。
•论据应该具有说服力和可信度,可以引用相关研究、统计数据或专家观点等来支持论述。
方法二:引用权威观点
•引用权威人士或专家的观点,可以增加论证的可信度。
•可以引用学者、教授、行业专家等的观点,但需要确保引用的信息准确无误。
方法三:对比分析
•通过对比不同观点或不同案例,可以展示自己观点的合理性和优越性。
•可以对比不同理论、不同国家政策或不同实践经验等,进行深入分析和比较。
方法四:举例说明
•可以通过举例来说明自己的观点,在具体案例中展示论证的有效性。
•例子可以是真实事件、个人经历或其他符合论证目的的故事。
方法五:引用经典著作
•引用经典著作中的观点,可以增加论证的可信度和深度。
•可以引用哲学、社会学、政治学等领域的经典著作,但需要确保自己理解正确并能准确引用。
方法六:逻辑推理
•使用逻辑推理的方法,从前提出发,推导出合理的结论。
•可以使用演绎推理、归纳推理、假设推理等方法,但需要确保逻辑推理的严密性。
以上是展开论证的一些常用方法,根据具体题目和要求,可以选择适合的方法进行论证。
不同的论证方法可以结合使用,以增加论证的有效性和说服力。
在论证的过程中,要注意逻辑性和条理性,确保每个论据都能够有力地支持自己的观点。
展开论证的有效方式与技巧

展开论证的有效方式与技巧论证是写作中非常重要的一部分,它是为了支持观点或论点而提出的理由和证据。
一个好的论证能够增加文章的可信度和说服力。
本文将介绍展开论证的有效方式与技巧,帮助读者提高论证的能力。
一、明确论点并提供论据在展开论证之前,首先需要明确自己的论点。
论点是文章主题的核心观点或观点陈述。
接下来,需要提供有力的论据来支持论点。
论据可以是统计数据、案例研究、专家观点等等,这些都能够增加论证的说服力。
例如,如果我们的论点是“运动对身体健康有益”,我们可以提供健康组织发布的统计数据,说明运动可以降低心脏病和中风的风险。
这样的论据能够更有力地支持我们的论点。
二、使用逻辑论证逻辑论证是一种常用的思维方式,它通过合理的推理和论证来支持观点。
以下是几种常用的逻辑论证方式:1. 归纳论证:从个别情况推出普遍规律。
例如,观察到一些人在坚持锻炼后身体健康状况的改善,可以归纳出运动对身体健康有益。
2. 演绎论证:从普遍规律推出个别结论。
例如,根据医学研究,我们知道运动可以提高新陈代谢,而提高新陈代谢可以帮助减肥。
因此,运动可以帮助减肥。
3. 比较论证:通过比较不同观点或事物的优劣来支持论点。
例如,我们可以比较经济发达国家和不发达国家的健康状况,从中得出运动对身体健康的积极影响。
三、引用可信的来源在论证过程中,引用可信的来源可以增加论证的可信度。
可信的来源包括学术研究、专家观点、权威报告等等。
通过引用这些来源,读者能够更容易地相信我们的观点。
然而,在引用时也要注意来源的权威性和准确性。
尽量选择最新的研究或权威机构发布的数据,并确保引用的内容与我们要论证的观点相关。
四、构建合理的结构在论证时,结构的清晰性非常重要。
一个合理的结构可以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接受我们的观点。
在构建结构时,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式:1. 问题解决:首先提出问题或挑战,然后逐步展开解决方案。
这样的结构会引起读者的注意并且更易于理解。
2. 时间顺序:按时间顺序排列观点和论据,这样读者可以更好地理解事件发展的过程。
如何展开论证[1]
![如何展开论证[1]](https://img.taocdn.com/s3/m/8cf4d57e0912a216147929d5.png)
要求选好角度,明确立意,确定文体,不要脱离所给材料的 范围,不要套作,不要抄袭。
句式的表达是个细节问题,但是不要忽视了细节,恰是这 些细节使文章紧凑。
拘无定法
课堂练习---实战PK
我的地盘我做主 分组使用不同方法针对同一事例 展开分析论证
牛刀小试---作业
1,继续完成题签上的小题; 2,2011年辽宁高考作文:阅读下面一段材料,根据要求写不少 于800字的文章:
有位哲学家举着一个苹果对他的学生个比较长的例子后,要考虑:它的中心,它与观点的 关系,别人的认识会不会和我不一样?或觉得这个例子跟要 讲的观点关系不那么密切,这时你就得把它解说一下,或解 说它的中心是什么,或解说它与观点有什么关系。
从前有一种怪病,它使人食欲不振,最后导致死亡,在 当时几乎是不治之症。有一位化学家,也得了这种病。 有一天他路过一个村子,村里人听说他有这个病,就告 诉他,我们村里有一种神水,一口井里的水能治你的病。 化学家听了,就去喝那水,结果病好了。病好了以后, 他就想:为什么这水能救我?结果就是这么一个村里的 人从来不曾想过的问题,促使化学家去研究,最后化学 家发现水里含有芒硝,是芒硝救了他,因此他发现了芒 硝的药用作用。
(二)论据引申类比法
• 举了一个例子作为论据,论据里面存在某种苗头, 就着这个苗头引申出去,设想出某种结果。
缪贤心胸开阔,他发现蔺相如的才德,并不因为他出生 卑贱而瞧不起他,而是不怕群臣嘲笑,把蔺相如推荐给 赵王,得以出使秦国。蔺相如此去吉凶难料,虽然他有 勇有才,但未必能旗开得胜,若是此去非但没有换回秦 国的城池,连“天下所共传宝”的和氏璧也被秦国夺走 了,辱没了赵国的威名,那么赵王一怒之下,恐怕不只 是杀了蔺相如一个了事,连缪贤也将因推荐庸才之过而 受到牵连。但缪贤并不惧怕这些,他识才敢用,非常信 任蔺相如,置个人安危于不顾,毅然把蔺相如推荐到赵 王面前。若非出于对国事的关心,是难以做到的。
议论文展开论述技巧

议论文展开论述技巧议论文中常常会使用事实论据来证明论点。
要想使议论文论证严谨有力,就必须对所举事例进行分析。
一些考场议论文,尽管论点正确、鲜明,选取的事例也典型、可靠,但是由于在举例之后没有进一步挖掘事例包含的事理,缺乏必要的分析,导致论点和事实论据联系松散,给人以堆砌事例之感。
所以,举例之后的分析就显得非常必要。
下面介绍几种常用的分析事例的方法。
【技法点拨】一、因果分析法因果分析法就是在列举事例和道理的基础上,分析产生这一事实的直接或间接的原因,这原因就是所要证明的观点。
如:大家都知道明朝的大理论家王阳明,他的思想可以代表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
有一天王阳明要依照《大学》的指示,先从“格物”做起。
他决定要“格”院子里的竹子。
于是他搬了一条凳子坐在院子里,面对着竹子硬想了七天,结果因为头痛而宣告失败。
这位先生明明是把探察外界误认为探讨自己。
王阳明的观点,在当时的社会环境里是可以理解的。
因为儒家传统的看法认为天下有不变的真理,而真理是“圣人”从内心领悟的。
圣人知道真理以后,就传给一般人。
所以经书上的道理是可“推之于四海,传之于万世”的。
这种观点,经验告诉我们,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
(节选自丁肇中的《应有格物致知精神》)这段话用王阳明“格”竹子失败的事例,论述了“中国传统儒家对实验的态度,是不能适用于现在的世界的”的观点,是比较典型的因果分析议例方法。
二、正反对比法正反对比法是使所举事例形成正反对照,然后加以分析,论证观点。
如:就拿我国明代的张溥来说,他小时候很“笨”,别人读一会儿就能背下来的东西,他往往要读几十遍才能背下来。
但是,他并没有灰心,每拿到一篇文章,先认真抄一遍,校正好,再大声朗读一遍,然后烧掉,接着再抄。
这样,一篇文章往往要抄六七遍。
后来,他逐渐变得文思敏捷,出口成章,26岁写下了名扬天下的《五人墓碑记》。
相反,仲永5岁就能赋诗,可谓天赋出众。
凭着聪明,他父亲带他四处作诗炫耀。
仲永再也不思进取,长大后,他变得庸庸碌碌,“泯然众人矣”!不难看出,张溥虽然很“笨”,但他肯勤学苦练,正是勤学苦练才使他的文思敏捷起来;而仲永虽然天赋出众,但后来不思进取,不能勤学苦练,落得个“泯然众人矣”。
如何展开论证的答题方法

如何展开论证的答题方法如何展开论证的答题方法一、概述•论证是论文、答题或文章的关键部分之一,为了有效展开论证,我们可以采用以下几种方法。
•本文将详细介绍各种方法,以帮助读者轻松掌握如何展开论证。
二、分层论证法•分层论证法是一种将论点和论据分层展开的方法。
–首先,明确论点,即表明自己的观点或立场。
–其次,列举主要的论证理由,以支持论点。
–接着,对每个主要论证理由再进行详细解释和论证。
–最后,总结各个论证理由并得出结论。
三、对比论证法•对比论证法是一种通过对比不同观点或事物来展开论证的方法。
–首先,明确要对比的两个观点或事物。
–其次,分别列出它们的利弊或特点。
–接着,进行逐一对比,分析它们的异同点。
–最后,根据对比结果得出自己的结论。
四、举例论证法•举例论证法是一种通过具体的实例来展开论证的方法。
–首先,选择相关的实例,可以是事实、案例、个人经历等。
–其次,用文字对实例进行详细描述。
–接着,解释实例与论点之间的联系,说明实例的意义。
–最后,总结各个实例,并得出结论。
五、递进论证法•递进论证法是一种通过逐步展开论证的方法。
–首先,提出一个基础观点或事实。
–其次,逐步举出相关的论据或例子。
–接着,依次连接每个论据或例子,构建递进的论证链。
–最后,根据递进的论证链得出结论。
六、对立论证法•对立论证法是一种通过辨析对立观点来展开论证的方法。
–首先,明确对立的两个观点或论点。
–其次,分别陈述它们的理由和证据。
–接着,逐一辨析对立观点的优劣,找出其不足之处。
–最后,根据辨析结果得出自己的结论。
七、总结•展开论证是有效阐述观点和理论的重要方式。
•不同的论证方法适用于不同的情况和题目。
•学会灵活运用各种论证方法,对于提高写作能力和论辩能力都有很大帮助。
注意:本文仅以markdown格式呈现,不提供实际的网址、图片或电话号码。
如何展开论证的答题方法(续)八、因果论证法•因果论证法是一种通过分析原因和结果的关系来展开论证的方法。
(完整版)论证分析的思路与步骤

(完整版)论证分析的思路与步骤摘要本文介绍了论证分析的思路和步骤,旨在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运用论证分析方法。
论证分析是一种重要的学术和思维工具,它能够帮助我们理清思路,提供有力的论据,从而更有说服力地表达自己的观点。
引言论证分析是指通过对观点、论据和推理过程进行分析和评估,来判断一个论证是否有效。
它是一种系统性的思考方法,具有一定的科学性和客观性。
论证分析的目的是为了辨别真正的合理论证,以及排除无效或错误的论证。
本文将从思路和步骤两个方面进行详细介绍。
思路1. 明确问题:首先要明确问题的核心内涵和要解决的焦点,确定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明确问题将有助于我们更有针对性地进行分析和论证。
2. 寻找论据:寻找与问题相关的论据是论证分析的重要一步。
论据可以是事实、统计数据、权威观点、案例等多种形式。
有效的论据应该具备客观性、权威性和说服力。
3. 评估论据:评估论据是判断其有效性和可靠性的关键步骤。
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进行评估:论据的来源是否可靠、是否存在潜在的偏见、是否存在逻辑错误等。
4. 分析推理链:推理链是连接观点和论据的逻辑连接。
分析推理链的关键是要判断其中的逻辑关系是否正确,是否存在合理的前提和推论。
5. 反驳论证:反驳论证是论证分析中的重要环节,可以通过寻找对立观点和论据,然后进行针对性的分析和反驳,从而增加自己论证的说服力。
步骤1. 研究论题:首先要深入研究所要论证的论题,了解相关的背景知识和研究现状,确保自己对问题有全面的了解。
2. 收集资料:收集与论题相关的资料和文献,寻找可靠的论据和观点,为自己的论证提供支持。
可以通过图书馆、学术数据库、权威网站等途径进行资料搜索。
3. 整理思路:在论证前先进行思路的整理和梳理,确定自己的立场和主要论点,明确所用的论据和推理链。
4. 开展论证:在论证过程中,根据之前整理的思路,系统地分析论据的有效性和逻辑关系,展开详细的推理过程。
需要注意的是,要以客观、中立的态度进行论证,避免主观偏见和情绪化的表达。
事例分析与语言靓起来的方法

第五种方法——披文示意 披文示意 第五种方法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 有大狗,有小狗, 俄国作家契诃夫说:“有大狗,有小狗,但小 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 狗无需因大狗的存在而惶惑”。 天下人也是如此。 有大狗,有小狗” 天下人也是如此。“有大狗,有小狗”就如同 人世间存在有能力、有才华的人, 人世间存在有能力、有才华的人,也存在各方面 略有不足的人。天下事纷繁复杂, 略有不足的人。天下事纷繁复杂,天下人更是多 种多样,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 种多样,这是自然选择的结果,“但小狗无需因 大狗的存在而惶惑” 小狗的存在自有其价值, 大狗的存在而惶惑”。小狗的存在自有其价值, 自有其自然选择的位置,何必因“ 就在“ 自有其自然选择的位置,何必因“小”就在“大” 者面前惶惑不安呢?大狗是小狗长成的, 者面前惶惑不安呢?大狗是小狗长成的,如果小 狗们自轻自贱,纵使长成大狗, 狗们自轻自贱,纵使长成大狗,也会在自卑的压 迫下碌碌无为。何况,小狗的娇媚, 迫下碌碌无为。何况,小狗的娇媚,表演技能的 高超,也是大狗们望尘莫及的。 高超,也是大狗们望尘莫及的。
•
• 舍弃应该舍弃的,你便是智者。世界 舍弃应该舍弃的,你便是智者。 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 文豪高尔基在他的房间失火时,他没 有顾及衣物、家具、财产, 有顾及衣物、家具、财产,甚至没有 顾及生命, 顾及生命,从熊熊大火中救出的是几 箱书籍。 箱书籍。 • 他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守住 他舍弃了凡夫俗子眼中的财富, 的是启迪心志、 的是启迪心志、净化心灵的真正的财 富。正确的舍弃,使他的人格独具魅 正确的舍弃, 力。
例 后 分 析 方 法
第一种方法——假言因果 假言因果 第一种方法
• 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 , 不断进行实验 , 欧立西为了发明一种新药, 不断进行实验, 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606 606次 失败了,总结教训再干,一直实验了606次 , 才获得了成功, 才获得了成功 , 制出了以实验次数命名的 新药606 由此看来,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606。 新药606。由此看来,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 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 。 假如 欧立西仅 新药的问世是坚持的结果。 假如欧立西仅 仅实验一次, 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 仅实验一次 , 失败后就撒手不干了 , 新药 当然不会问世。即使他实验了605 605次 当然不会问世 。即使他实验了605次 ,失败 了以后不再坚持, 了以后不再坚持 , 也绝不可能有新药的制 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 成 ; 正是因为他坚持到了最后 , 才获得了 胜利。可以说,坚持到底就是胜利。 胜利。可一事例作论证分析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专题五议论文写作难点突破——手把手教你如何展开分析论证【训练目的】学会几种分析论证的方法,达到触类旁通的目的。
【写作指导】一、观点+材料=?贫困也是一笔财富“自古才子出寒门。
”司马光出身贫寒;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喝到;明代龙图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
荷兰画家梵高也曾两袖清风,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出去打工……。
可见,贫困也是一笔财富。
优点:观点明确,论据丰富缺点:“观点+论据”格局弊端:论点和论据之间互相脱离,两者之间缺乏必要的联系的桥梁,论点还是论点,论据还是论据;论据失去了其应有的作用,论点孤立无援,失去了立足的依据。
这种“不讲道理”的议论文,论点无论怎样正确,也不足以服人;论据无论怎样充足,也不过是一堆零碎的材料。
分析:通常有这样一类学生,他们写议论文的时候,常常是引出论点之后,列举几个例子,便以为大功告成,通篇没有一点自己个人的意见和看法,这类同学往往缺乏对事物的认知和辨析能力,忽视了一个重要的环节——对引用的材料进行必要的分析议论。
议论文缺少分析议论,即使论据选得不错,也难以达到论证的目的,因为缺少分析议论,论据与论点就不能很好地结合,油和水分离着。
这类作文只能得到中等或以下档次。
观点+材料=作文的失败经验:纵观近几年来的高考议论文作文,凡是得高分的文章,大多数以说理见长。
对文章进行道理分析,可以增加论证的深度,更能显示出作者思维的缜密。
“讲道理”是议论文写作不可缺少的重要组成部分。
通过讲道理可以使论点旗帜鲜明,提倡什么反对什么都给人以清醒的认识。
而论据通过分析,可以揭示其中所蕴涵的道理,说明其与论点的联系,使论点与论据形成一个有机的整体。
因此,要重视对论据的分析议论。
对论据的分析议论,就是论证的内容和过程。
它不仅是维系论点和论据的纽带,能有效地避免初学者写议论文的“观点+例子”(或“引文+观点”)的弊病,而且更是议论文说服力的所在。
修改:贫困也是一笔财富古人云“自古才子出寒门”。
古今中外成才者,大多出自寒家。
范仲淹两岁丧父,随母改嫁,幼时读书连稠一点的粥都难以吃到;司马光亦出身贫寒;明代大学士宋濂家中一贫如洗;苏联伟大作家高尔基曾经是个流浪儿;荷兰画家梵高也曾穷困潦倒,一文不名,生活上常靠弟弟接济;居里夫人刚满十岁,就去打工,还供姐姐读书……。
这都是些曾贫困而后来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
寒门是他们植根的土壤,也就是这块贫瘠的土壤使他们不断地发育不断地成熟,塑造自我,完善自我,最终成为参天大树,开出灿烂之花。
由此看来,穷并不可怕,可怕的是丧失摆脱贫穷的信心和斗志。
穷则思变,就要奋发图强,越是贫困越激励人奋发上进,这何尝又不是一笔财富呢?评点:作者在列举事例后,先用一句紧扣论点(标题)进行归纳:“这都是些曾贫困而后成为才子的非常之人。
”然后作探因分析,最后作出结论。
由于紧扣论点对论据作了具体的分析议论,使论据很好地为论点服务,所以很具说服力。
再如:谈踏实文学艺术的成功需要踏实。
尽管艺术是情感的表达,是激情的释放。
但是踏实的功底决定了表达的效果。
李贺作诗呕心沥血有了诗鬼盛名;曹雪芹悼红轩中批阅十载方成就千古奇书;齐白石老人印章的遒劲功底是从前不分昼夜千刻百磨练就的;蒙娜丽莎神秘的微笑其实背后有达芬奇幼时画鸡蛋的刻苦。
大凡拥有极高艺术造诣的人,其出神入化的表现力皆来自踏实的功底。
因此,可以说,艺术殿堂精美的纹饰是用踏实雕刻成的。
二、论证段落的常规形式比如:我们要勤俭节约举出例子,写张三勤俭节约,李四勤俭节约,王五勤俭节约……所以我们要勤俭节约。
“为什么”所以“我们要”啊?这点不阐述清楚,就是没有分析论证,这样的文章就难以服人。
换个角度说:分析论证,就是变单纯举例为就例说理。
论证段落的层次往往较多,但不必弄得太繁复,应追求中心清楚、层次明晰,所以一般采用“中心句+支撑句”的形式。
中心句通常位于段首;支撑句从不同的角度、深度、广度来证明中心句。
支撑句可以按并列、递进、转折、因果、条件、承接等关系组合。
常规形式:中心句。
支撑句①,支撑句②,支撑句③,支撑句④,支撑句⑤,……例如:①虚怀若谷,是人高尚情操的表现,也只有具备了这一点,才是健全的品格。
②三国周瑜,年少有为,才智过人,堪称一代儒将。
③可是面对足智多谋、“运筹帷幄决胜千里之外”的诸葛孔明,周瑜不是虚心向他人学习,而是嫉妒诸葛亮的才华,不肯承认诸葛亮比自己棋高一着的事实,反而发出“既生瑜,何生亮”的慨叹,最终忧愤而死。
④这一史实说明了嫉妒的危害,它就像绊脚石,阻碍我们的发展,使我们不能清楚地认识自己的缺点,更不利于健康品格的形成。
评点:上面一段话就是按论证段落的常规形式写的,由四个句子组成。
“主题句”是第一句,二、三、四句是支撑句,第二句和第三句是转折关系,第三句和第四句之间是承接关系。
整段话清晰明白,有理有据。
三、常规形式的展开方式在掌握了常规的形式后,具体到每一段话如何展开,最好的方法就是:以事例论据为基础,综合运用因果分析、假设分析、比较分析、引用分析、类比分析等,分说如下:1、因果分析法就是抓住论据所述的事实,并据此推求形成原因的一种分析方法。
例1:磨难,能历练人生。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后黯然退出体坛,却又另辟天地,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
磨难,能带领人冲破黑暗,绽放光彩。
分析:这一叙例语段,采用了总分总的结构。
中间列举贝多芬、司马迁和李宁三个例子来证明论点。
毛病是在例子和论点之间缺少分析语言。
那么,怎样展开议论呢?阅读语段,我们发现,“三位人物在磨难下的结果”已告知我们了,而对于原因则只字未提,所以,我们就可以添加“原因探究”的分析文字,以较好地架起事例与结论之间的桥梁,达到“叙”为“议”服务的目的。
修改:有时候磨难,恰恰能够历练人生,绽放光彩。
贝多芬双耳失聪,却能在这样的磨难下创造出不朽的交响曲,撼人心灵,那是因为他不屈服命运的压打,顽强抗拒厄运,才谱出了人类的心灵之歌;司马迁遭受腐刑,却能在这样的耻辱中写成《史记》,汗青溢光,那是因为他有坚定如山的信念,刚毅如铁的意志,于诽谤讥嘲中坚持自己的志向,才突围成为“史圣”;一代体操王子李宁泪洒汉城黯然退出体坛后,却又另辟天地开创了自己的事业,让李宁牌系列运动用品风靡中国的体育用品市场,那是因为他懂得承受失败,不为失败所吓倒,才能在失败中开拓出一条新路。
磨难,是祸,又是福。
它对于意志坚强者,只不过是人生路上的一帘风雨,只要勇敢地走过去,前方是另一片蓝天。
方法:直接陈述原因例2:靠奋斗冲破“埋没”的压力。
古今中外,许多取得了重大成就的人,很多都遭受过“埋没”的命运。
爱因斯坦就曾被埋没在一个专利局中,充当小职员的平凡角色。
但他没有灰心,抓紧一切机会进行研究,终于开创了物理学的新天地。
华罗庚曾“埋没”在小店铺里,但他没有消沉,每天在做好营业工作后,抓紧一分一秒的时间,昼夜不停,寒暑不辨,刻苦自学,潜心钻研数学,终成著名的数学家。
为什么他们没有因“埋没”而“窒息”,并且能有建树?因为他们不甘心忍受被“埋没”的命运;不管在怎样不利的情况下,他们始终没有丧失向上的勇气和力量;他们坚信:不失千里之志的千里马,终有奋蹄腾飞的日子。
因此,他们在“埋没”的情况下,不是怨天尤人,而是努力拼搏奋斗,终于冲破“埋没”,脱颖而出。
方法:自问自答例3:人贵有自知之明邹忌的妻、妾和客出于私心,异口同声地肯定邹忌比美丽的城北徐公更美,但邹忌没有被假象迷惑。
为什么邹忌能透过妻、妾和客的交口称赞的表象发现问题的本质呢?因为他时刻保持着清醒的头脑,有自知之明。
方法:自问自答例4:没有规矩,不成方圆。
古往今来,概莫能外。
唐太宗视民如子,垂拱而治,那是因为他对百司之职了如指掌,胸中有安民治国平天下的策略,于是百姓安居乐业。
岳武穆统帅“岳家军”,屡战金兵,频频告捷,那是因为他有严明的军纪,旅进旅退,赏罚分明,于是金人喟然而叹:“撼山易,撼岳家军难。
”毛泽东同志率工农红军,以持久之战打退日本侵略者,那是因为制定了“三大纪律八项主义”,严格执行,团结一切可以团结的力量,于是日伪不得不缴械投降。
以往凡有所成就的人和集体,无不严于律法,以成文的规定来约束。
因为他们知道在绝对自由之下的惰性将急剧膨胀,只有在适当的管束之下,人才能发挥出潜在的能量,做出一些有益的事情。
2、假设分析法运用假设推理对所列举的论据进行分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使事例和析例正反映衬,很有说服力。
解说:进行假设性的分析,就是你举的例子是正面的,那么你就从反面来假设分析;你举的例子是反面例子,你就从正面来进行假设。
因为它是假设性的,所以叫做假设分析法。
例如《六国论》:向使三国各爱其地,齐人勿附于秦,刺客不行,良将犹在,则胜负之数,存亡之理,当与秦相较,或未易量。
例1:“世界上没有完全相同的蛋,当你画了一个,再去画另一个时,形态又不同了。
即使同一个蛋,从不同的角度去看,其形态也有很大的区别。
只有把画蛋的基本功练好了,才能画出更好的画。
”达·芬奇老师的谆谆教导,说出了一个真理:基本功训练很重要。
由于达·芬奇从师阶段培养了扎实的画画基础,他后来成为了欧洲文艺复兴时期的卓越的画家。
试想,他没有扎实的绘画基本功,不能从不同角度观察到同一对象的细微差别,不能发现创作对象随着光影、色调的变化而变化,不能认识到“世界上是没有完全相同的鸡蛋的”,他能创作出被誉为世界画坛一绝的《蒙娜丽莎》吗?那“神秘的微笑”决不可能是信手就能抹出来的。
干什么事,都要从打基础开始。
俗话说得好,万丈高楼平地起,这也是达·芬奇画蛋的故事给予人们的深刻的教育意义所在。
分析:这一段文字从事例反面的三个角度进行假设,采用排比句、反问句,语势极为强劲,具有不可辩驳的力量,令人信服地推出了“达·芬奇如果没有扎实的基础,就没有他后来的成功”的结论,使说理更加完全、充分。
例2:贝多芬28岁那年得了耳病,到57岁逝世,中间20多年的岁月,都是在与可怕的聋疾苦战。
但是贝多芬没有向命运屈服,他凭着顽强的意志与病魔做斗争,终于在逝世前几年写成了一生中最著名最富有战斗力的作品《第九交响曲》。
试问,是什么使贝多芬走向了成功?是顽强的意志,不屈的奋斗精神。
试想,如果贝多芬在厄境中缺少了顽强的意志,还会成为世界上最伟大的音乐家吗?显然,答案是否定的。
所以我敢肯定的说,只有有了顽强的意志,才可能征服世界上的任何一座高峰。
提示:多问几个“如果不这样,会怎么样”、“为什么”,能使论证更深入。
例3:在论证“信念”的重要性时,引用了司马迁的例子,说他受了腐刑之后,“但他没有去死,是完成《史记》的信念支撑着他,使他有了继续活下去的勇气和决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