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模板
部编版小学语文一语《姓氏歌》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年级(语文)学科预习单一、学习指南1.课题名称:识字2《姓氏歌》2.达成目标:(1)认识“姓、氏”等12个生字和弓字旁、走之底和金字旁3个偏旁。
会写“姓、什”等7个字。
(2)正确朗读词语和短语,词语不读破,短语稍停顿。
(3)能用合适的方法,向他人介绍自己和知道的姓氏。
二、学习任务通过观看微视频,完成下列学习任务:(一)我会看仔细观察4、5两页,找一找《识字2》出现了几个“姓氏”?(二)我会读1.重点词语认读:你能读正确下面词语吗?姓氏什么很多中国要求:每位同学把词语读5遍,特别是后鼻音和翘舌音的发音要到位。
2.读好课文。
你姓什么?我姓李。
什么李?木子李。
他姓什么?他姓张。
什么张?弓长张。
古月胡,口天吴,双人徐,言午许。
中国姓氏有很多,赵、钱、孙、李,周、吴、郑、王,诸葛、东方,上官、欧阳……要求:词语的要读得连贯,而词和词之间要适当停顿;读短语要做出合适的停顿。
读问句时,语气要上扬,读出疑问。
(三)我会认你有什么好办法记住下面生字呢?要求:通过熟字比较、动作演示的方法识记生字。
(四)我会写学写7个生字:姓、什、么、双、国、王、方。
要求:1.观察结构和关键笔画;2.说笔顺;3.描红、临写;4.比较、完善。
三、作业设计1.正确、流利朗读课文5遍,并尝试背诵。
2.按课文内容填空。
(可以写拼音)(1)木子(),弓长(),()()胡,()()吴,双人(),言午()。
(2)课文中的复姓有()、()、()和()。
我还知道()、()、()等等也是复姓。
3.口头填空。
(1)“姓”读作(),扩词()(),共()笔。
(2)“国”是()结构,偏旁是()。
(3)“方”的韵母是(),笔顺是()。
4.先描红,再仿写。
六年级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第二批)

六年级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第二批)4*藏戏学习目标:1.认识“脱缰、吞噬、婀娜、招徕、响彻、演绎、开山鼻祖、青面獠牙、不一而足、优哉游哉、哄堂大笑”等11个词语,并了解词语的意思。
2.了解藏戏的形成及其特色,体会传统戏剧艺术独特的魅力和丰富的文化内涵。
3.学习文章准确的说明和生动形象的描述,积累语言,领悟表达方法。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了解“藏戏”和阅读任务1.了解藏戏的历史。
藏戏,是藏族地区普遍流行、在祖国百花艺苑中一个独具特色的剧种。
藏戏艺术有600多年的历史,比被誉为国粹的京剧还早400多年,被称为藏文化的“活化石”。
藏戏是以民间歌舞形式来表现故事内容的综合表演艺术。
藏语叫“阿吉拉姆”,“阿吉”是大姐或女性的意思,“拉姆”是仙女的意思,都是藏族人民对藏戏的昵称。
2.默读“课前提示”,找到阅读任务:说说藏戏有什么特色,作者是从哪几个方面写的。
要求:了解藏戏的历史,找到阅读任务并读一读。
二、读好词语,理清脉络。
1.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读好词语,理解意思:(1)读好词语。
jiāng shì ē nuó lái chè yì脱缰.吞噬婀娜...招徕.响彻.演绎.l iáo zāi hōng开山鼻祖青面獠.牙不一而足优哉.游哉哄..堂大笑要求:读准确、读出情感。
(2)理解词意:脱缰:原意为马脱离缰绳,现有脱离某种束缚的意思。
吞噬:吃掉。
也比喻侵占别人的财物化为己有。
婀娜:形容柳枝等较为纤细的植物体态优美或女子身姿优雅,亭亭玉立;也形容女子轻盈柔美。
招徕:招揽,招引到自己面前来;有时比喻招揽客人。
响彻:响透,形容声音十分洪亮。
演绎:一种推理方法;铺陈、表现。
开山鼻祖:比喻一个学术流派、技艺的开创者。
青面獠牙:旧时神怪故事中形容凶神恶鬼的面貌。
形容面貌极其凶恶狰狞。
不一而足:指同类的事物不只一个而是很多,无法列举齐全。
优哉游哉:悠闲的样子,指生活悠闲自在。
六年级上册语文 13《桥》自主学习任务单

课题
13、桥
初
试
身
手
活动一:初读课文
梳理情节
1.认真阅读课文,梳理故事情节。
2.根据情节图,概括故事主要内容。
活动二:
聚焦冲突体会形象
在生死关头,老支书从逃生的队伍中揪出了自己的儿子,你觉得他是一位好父亲吗?找出写老支书动作、语言、神态的句子,结合相关情节说说你的想法。
活动三:聚焦环境深化体验
1.画出描写雨、洪水和桥的句子读一读,体会环境与情节之间有什么联系。
2.联系老支书在洪水中的表现,说说环境描写对表现老支书形象的作用。
分
层
作
业
基础题
☆
抄默本课词语。
拓展题
☆☆
写话练习:假如你是村民,你想对老支书说些什么?假如你是老太太,你想对老支书说些什么?
创新题
☆☆☆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课文的结尾让人出乎意料,但联系前文仔细想想,又觉得在情理之中。阅读小小说《窗》,思考这样的结尾有什么好处。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

2.任务(问题)设计:
(1)充分利用幻灯课件,借助图片,让学生观察双胞胎姐妹的异同,学会在观察中抓住特征。
(2)经典名著人物猜一猜让学生借助电脑图文结合,猜名著人物孙悟空王熙凤关羽,引导学生读写结合。加强学生与信息技术之间的联系
(3)课本人物忆一入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设计模版
课程名称:抓住特征写外貌
知识点来源: 学科:语文 年级七年级: 教材版本:长春版
1.学习目标设计:
(1)学会观察人物的外貌特征,并抓住特征进行人物外貌描写。
(2)引导学生观察,分析,归纳,善于抓住特征进行人物外貌描写。
(3)引导学生学会人物外貌描写,突出人物性格特征。。
(4)明星人物辨一辨,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直观生动,借助幻灯图片,引导学生抓住特征
3.学习支架设计:
(1)充分利用信息技术的便捷,借助幻灯多媒体图片,激发学生观察的兴趣
(2)充分利用微课平台,让学生在便捷直观中学会观察,并抓住人物特征进行描写
(3)教师点拨法,启发式谈话法,图片法等相结合
4.自主(探究)学习过程设计:
5.学习评价设计:
(1)考查学生是否在教师的引导和讲解中学会抓住人物的外貌特征写作
(2)考查学生能否自主探究新知,并形成自己能力。
(3)考查学生对信息技术环境的感知与体验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

(3)学习人物描写中正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
(4)学以致用,拓展提高。分析《口技》选段中正侧面描写的运用。
5.学习任务:(1)课堂理解正侧面描写的内涵及表达效果;
(2)分析《口技》选段中正侧面描写的结合运用。
6.整合点诊断与应用:(1)情境导入,运用动态图画,直接迅速带入春的情境;
(2)侧面描写概念及其表达效果的理解是难点,运用多媒体前后有时差地出现,帮助学生联想想象。
7.教学反思:(1)基本能够高效利用信息技术,帮助学生理解抽象概念;
(2)侧面描写的破。
感谢您的阅读,祝您生活愉快。
“学生自主学习”任务单
课程名称:《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
知识点来源:《春》学科:语文年级:七年级教材版本:人教版
1.学习目标:(1)理解正面描写与侧面描写的概念;
(2)初步感受正侧面描写的表达效果。
2.重点难点:理解正侧面描写的内涵及表达效果。
3.学法指导:比较法、联想想象法
4.学习过程:(1)由春景情境导入;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自主学习任务单

(一)问题汇总
1、读了课文后,你知道了什么?或者说说你有什么感受?(可以说自己愤恨的,生气的,无奈的,自豪等。)
2、伯父眼中的租界是怎样的?你从哪儿读懂的?
被洋人轧死了,这个妇女在哭诉着什么?你听到了吗?
3、中国巡警不但不惩处肇事的洋人,反而把她训斥了一通,而这个妇女呢?你能用上“不但……反而……”来表达吗?
自主学习任务单
四年级语文下册
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
设计:肥城市安驾庄镇
学校:班级:姓名:
一、学习指南
达成目标
1、学习课文,理解“帝国主义、列强、租界、耀武扬威、巡警、吵嚷、惩处、铿锵有力、疑惑不解”等词语的意思。
2、学习课文1至8小节,了解立志的过程,深入体会“中华不振”的含义,感受周恩来少年时代就心系中华的振兴,立志读书的远大理想。
今天我们来学习一篇关于周恩来的文章。
2、为什么周恩来要为中华之崛起而读书呢?请大家打开课文,自由读课文,读准字音读通课文
二、初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课文整体感知
1、自由读读课文。
2、出示新词:租界巡警惩处吵嚷
帝国主义耀武扬威
衣衫褴褛铿锵有力
三、了解租界
1、是啊,这件令人愤恨、生气的事发生在租界。你们对租界有什么了解?理解“租界”.
8、让我们一起合作读7、8自然段,再来体会体会。
正因为中华不振,这一条条灯红酒绿,热闹非凡的街道两旁行走的大多是——
正因为中华不振,那衣衫褴(lán)褛(lǚ)的妇女在哭诉着什么,而大个子洋人则——
正因为中华不振,原本应该为妇女讨回公道的中国巡警不但——反而——
正因为中华不振,围观的中国人都——但是——只能——
3、有感情地朗读课文,抓重点词语体会人物的思想感情。(重点)
小学语文自主学习单模板

2、课文冲刺
1.我知道课文主要写了:
2.我不明白的问题:
3、课外拓展
这篇课文中有那些相关知识我还要了解?
我查阅到的资料:
四、小练笔(学习课文后的收获)
西海小学语文课前《自主学习任务单》
学生姓名: 家长评价: 老师评价:
1.课题名称:
2.从这篇文章的课题看,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想知道些什么?
一、基础过关
1.我会读(读3遍课文、做到正确、流利。)
2.我会认(标注课文中不认识的字,认过课文中所有二类字。)
3.我会写(认真观察依照笔顺书写课文后田字格内的生字,做到规范、正确。)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下册第一单元自主学习任务单

1古诗三首学习目标:1.认识“昼、耘”等 9个生字,读准 1个多音字“供”;会写“昼、耘、桑、晓”4个生字。
2.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默写《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
3.能想象并说出诗句描绘的情景,体会诗中蕴含的童真童趣。
学习过程:第一课时一、自主朗读古诗1.读读三首古诗,做到读准字音,读好停顿,读通诗句。
要求:每位同学把三首古诗各读 3遍。
2.难读字音读一读。
(1)难读字音读一读。
昼出(zhòu)耘田(yún)桑阴(yīn)供耕织(gòng gēng)稚子(zhì)晓.冰(xiǎo)银钲.(zhēng)玉磬(qìng)水满陂(bēi)浸寒漪(yī)(2)注意:“昼、稚、钲”是翘舌音;“耕、钲、磬”是后鼻音;“阴”是前鼻音;“供”是多音字,读一声“ɡōnɡ”时表示供给,提供,读四声“ɡònɡ”时可以组词“口供”;在本诗中应该读四声,表示从事某项工作。
要求:把这些词语读 3遍。
3.《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和《村晚》都是七言绝句,怎样停顿才能读出诗的节奏感呢?自己读一读。
四时田园杂兴(其三十一)稚子弄冰村晚宋·范成大宋·杨万里宋·雷震昼出耘田/夜绩麻,稚子金盆/脱晓冰,草满池塘/水满陂,1村庄儿女/各当家。
彩丝穿取/当银钲。
山衔落日/浸寒漪。
童孙未解/供耕织,敲成玉磬/穿林响,牧童归去/横牛背,也傍桑阴/学种瓜。
忽作玻璃/碎地声。
短笛无腔/信口吹。
要求:通过学习,感觉自己能读准字音,读好节奏,读出古诗的韵律美,给这这 3首古诗朗读录音,然后发给老师。
二、尝试理解诗意。
21.上网查查诗人范成大和有关创作《四时田园杂兴》的资料,并将自己最感兴趣的内容整理一下。
以下内容供参考:(1)范成大(1126年-1193年),字致能,号石湖居士,南宋诗人。
他从江西诗派入手,后学习中、晚唐诗,继承白居易、王建、张籍等诗人新乐府的现实主义精神,终于自成一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河西小学对话语文自主学习任务单
课题课型新授课
主备教师学习小组学生姓名
一、学习目标(三维目标)
1、我会认本课的____个生字,会写____个生字。
2、我能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能够理解重点词句的意思。
3、我能感受到课文表达的思想感情。
二、学习资源推荐
微视频、精品读本的同步阅读、工具书等
三、学习方法建议
四、对话过程方法与评价
生本对话︵课前自学︶1、我能认读下列词语。
2、我能理解重点词语的意思。
(或找多音字等)
3、我能把本课的生字写正确、写规范。
(1)出示生字
(2)这几个字很难写,我想给大家提个醒。
比如: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4、课文读3遍以上。
自己评()同学评()家长评()
☆☆☆☆☆☆☆☆☆
1、不添字,不漏字
2、声音洪亮,吐字清楚
3、不重复,很流畅
5、我能整体感知课文的主要内容。
例如:分段,概括课文的主要内容。
6、我能查阅相关资料。
我能整理好文
具,集中注意力,
静候上课。
我能认真完成课
前自学的内容。
自评:☆☆☆☆☆组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