病历书写重点要求内容

合集下载

医院病历书写规范

医院病历书写规范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应当重视病历书写,确保病历的真实、准确和完整。
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未按照规定书写病历,或者未按规定保存病历资料,导致医疗纠纷发生时无法提供完整证据的,应当承担相应的法律责任。
医务人员在诊疗活动中未尽到与当时的医疗水平相应的诊疗义务,造成患者损害的,医疗机构应当承担赔偿责任。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健全病历管理制度,加强对医务人员病历书写和管理的培训。
病史与体格检查
详细记录患者的病史、家族史、体格检查情况,如有必要可附图片或影像资料。
基本信息
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联系方式等基本信息。
就诊时间与科室
记录患者就诊的时间、科室以及接诊医生的姓名。
病历应贯性和完整性。
按照时间顺序书写
病历书写应使用医学规范术语,避免使用不准确或易产生歧义的词汇。
医疗机构应当加强与患者沟通,告知患者病历书写和管理的相关规定,提高患者对病历重要性的认识和保护意识。
医疗机构应当建立病历质量评估和监督机制,定期对病历质量进行检查和评估,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医疗机构应当积极配合相关部门的监督检查,及时整改问题,提高病历书写质量。
THANKS
感谢您的观看。
医生在书写病历时应使用规范的医学术语,避免使用不准确或含糊不清的词语。
规范使用医学术语
收集相关资料
医生应全面收集患者的相关资料,如实验室检查、影像学检查等,以便全面了解患者病情。
完整记录诊疗过程
医生应详细记录患者的诊疗过程,包括诊断、治疗、用药等各方面的信息。
保持病历整洁
医生在书写病历时应保持整洁,避免涂改、遗漏或错别字等情况。
医生应随时记录患者的病情变化,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及时记录病情变化
医生在完成诊疗后应及时归档病历,确保病历的完整性和连续性。

病历书写基本要求6个

病历书写基本要求6个

(1)病历必须用蓝黑墨水钢笔书写(指定用其他颜色笔填写者除外),内容记述一律用汉字(计量单位、符号以及处方术语的拉丁词缩写等除外)。

(2)各项记录必须按规定认真书写,要求内容完整、真实,语句简练,重点突出,层次分明,字迹清楚,字不出格、跨行,不得随意删划和贴补。

(3)简化字应按国务院公布的《简化字总表》的规定书写,不得杜撰,避免错别字。

(4)疾病诊断及手术名称编码依照《国际疾病分类(ICD——9)》书写。

译名应以人民卫生出版社出版的《英汉医学词汇》为准;疾病名称等个别名词尚无适当译名者,可写外文原名。

药物名称可用中文、英文或拉丁文,但不得用化学分子式。

(5)各项记录必须有完整日期,按“年、月、日”顺序填写(如1991.11.27)。

必要时应加注时间,按照“小时分/上、下午”方式书写,或用Am代表上午,Pm代表下午,中午12时为12N,午夜12时为12MN。

(6)各项记录结束时必须签全名或盖规定印章,并做到清楚易认。

病历书写重点要求

病历书写重点要求

病历书写重点要求一、病历书写有关注意事项1、不能缺、漏、错页【首页、出入院记录、手术记录、知情同意书、会诊记录、辅助检查单、长期临时医嘱、体温单等】。

2、不能缺、漏、错项【科别、住院号、诊断、执业医师手写签名、时间】。

3、首页书写规范:(1)原则上首页不准空项,确实无内容填写的可划“一”。

患者姓名、性别、出生年月、年龄、国籍、民族、电话等不可缺失,填写完整(例如年龄要写“32岁”,而不是“32”;国籍要写“中国”,而不是“中”;民族要写“汉族”,而不是“汉”等);(2)联系人姓名、与患者关系、地址、电话等也不可缺失,填写完整;(3)眉栏医疗付费方式必填;入院途径有无必填“1”或“2”;(4)损伤中毒原因、病理诊断必填,没有的写“无”或“未做”;(5)疾病编码、手术编码临床医护人员不填写,属合理空项;(6)有过敏药物时用红笔书写药名;是否尸检项必填,未做可划“一”,血型项必填,且填写客观正确;(7)首页医师签名要体现三级医师负责制。

质控医师和质控护士必须把病案质量和质控日期填写完整;(8)主要诊断和其他诊断要按规范填写,补充诊断也要填写。

4、首次病程规范:病例特点、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必须由执业医师书写与签名,且诊疗计划必须上级医师确认签字。

5、按时完成:入院记录24h,首次病程8h,主治查房48h,抢救记录即时或6h内补记,普通会诊24h,急会诊10分钟,术后首次病程录手术后即时完成,手术记录术后24h内,主刀术前、术后48h 内要有查看病人的记录,出院(死亡)记录24小时内完成,死亡讨论一周内,疑难病例讨论3天内,新入患者病情评估24小时内完成。

6、签字问题:(1)谁查房谁亲自审核签字(不能代签);(2)各种讨论谁主持谁审核签字(主持人、记录者要双签);(3)手术、麻醉、高危诊疗操作知情同意要术者签字;(4)手术记录要术者书写,特殊情况一助书写的,术者签名;(5)辅助检查单要手写签名;(6)授权委托书要授权者签字;(7)知情同意书要患者或被授权者签字;(8)各种告知签字时间要具体到分钟。

1.病历书写规范重点知识

1.病历书写规范重点知识

病历书写规范重点知识1. 主要诊断的选择总则:主要诊断一般是患者住院的理由,原则上应选择本次住院对患者健康危害最大、消耗医疗资源最多、住院时间最长的疾病诊断。

一般原则:(1)病因诊断能包括疾病的临床表现,则选择病因诊断作为主要诊断。

(2)以手术治疗为住院目的的,则选择与手术治疗相一致的疾病作为主要诊断。

(3)以疑似诊断入院,出院时仍未确诊,则选择临床高度怀疑、倾向性最大的疾病诊断作为主要诊断。

(4)因某种症状、体征或检查结果异常入院,出院时诊断仍不明确,则以该症状、体征或异常的检查结果作为主要诊断。

(5)疾病在发生发展过程中出现不同危害程度的临床表现,且本次住院以某种临床表现为诊治目的,则选择该临床表现作为主要诊断。

疾病的临终状态原则上不能作为主要诊断。

(6)本次住院仅针对某种疾病的并发症进行治疗时,则该并发症作为主要诊断。

2. 肿瘤类疾病主要诊断的选择原则(1)本次住院针对肿瘤进行手术治疗或进行确诊的,选择肿瘤为主要诊断。

(2)本次住院针对继发肿瘤进行手术治疗或进行确诊的,即使原发肿瘤依然存在,选择继发肿瘤为主要诊断。

(3)本次住院仅对恶性肿瘤进行放疗或化疗时,选择恶性肿瘤放疗或化疗为主要诊断。

(4)本次住院针对肿瘤并发症或肿瘤以外的疾病进行治疗的,选择并发症或该疾病为主要诊断。

3. 首页填写时主要手术及操作填写原则(1)主要手术的选择原则;主要手术首先选择与主要诊断相对应的手术。

一般是技术难度最大、操作过程最复杂、风险最高的手术术式或操作。

一般选择手术级别最高的手术。

(2)手术操作的排序:主要手术排在首页手术操作栏第一行。

既有手术又有操作时,填写顺序为:①先填写手术后填写操作;②先填写有创治疗性操作后填写无创诊断性操作;③同一级别手术或操作按照时间先后顺序填写。

仅有操作时,首先填写与主要诊断相对应的、主要的治疗性操作(特别是有创的治疗性操作),后依时间顺序逐行填写其他操作。

4. 手术切口类别、切口愈合等级(1)0类切口:指经人体自然腔道进行的手术以及经皮腔镜手术,如经胃腹腔镜手术、经脐单孔腹腔镜手术等。

病历记录书写要求

病历记录书写要求

病历记录书写要求
1、入院记录:要求术语准确,脉络清晰、层次分明、逻辑性强,有鉴别诊断信息,查体项目完整,专科情况详细准确而重点突出。

2、首次病程记录:病例特点应要点清晰、文字简洁,拟诊讨论需全面分析入院的主要诊断、次要诊断及重要并发症和特殊情况,体现个人诊断思路,并依此针对性地制定个性化的诊疗计划。

3、病程记录:应详细准确记录患者病情变化、重要辅助检查结果、诊疗思路、选择检查和治疗方案的依据等,必要时进行相关文献复习、完整而客观的病程记录既是医疗文件的重要组成也是临床诊疗过程的客观体现,是病历的精髓所在。

4、专业组查房记录:针对疑难重症患者的病例讨论记录,对患者的诊断和治疗具有重要的临床价值,同时也是临床教学极其宝贵的资源,要求内容详实、重点突出、有理有据。

5、手术记录:手术一般情况,手术经过、术后发现及处理等情况的特殊记录。

要求内容详细、客观准确,能够反映手术全过程。

绘图和照片等形式能够使手术记录更加直观和生动。

6、出院记录:要求病史叙述简洁而重点突出,并系统总结诊疗过程中的检查和治疗情况,个体化地制定出院后随访计划以及注意事项。

7、护理记录:护士对病重(病危)患者住院期间护理过程的客观记录,应具有鲜明的专业特色,客观全面地反映患者的病情观察、护理措施和治疗效果。

急诊内科病历书写重点要求

急诊内科病历书写重点要求

急诊内科病历书写重点要求一、急性中毒患者病历书写要点(一)现病史1.毒物的种类,侵入途径和时间,吞服剂量,是否经过相应处理。

2.发病时间和经过,有无谐妄、昏迷、震颤、痉挛、腹痛、呕吐(呕吐物的性质、气味)、腹泻、上呼吸道刺激和喉头水肿症状,有无流涎、尿色异常、失眠、耳鸣、耳聋等,患者衣物有无药渍及气味。

3.非生产性中毒者应注意中毒前有无进食某种食物,食物的质量以及有无可能被毒物沾染,是否集体发病;有无使用某种药物,药物的剂量和用法;中毒前后心理状况和精神状态;中毒现场有无可疑毒(药)物容器及其内容物或残留食物等。

4.生产性中毒应重点了解毒物接触史,包括有关毒物生产、包装、搬运、保管、使用或其他方式的接触等。

(二)体格检查1.神志及精神状况,有无特殊表情及表现。

2.皮肤及口唇的颜色,有无药渍及药味,有无注射痕迹;有无肌肉抽搐或痉挛;体表温度,有无皮肤出汗或脱水。

3.血压、瞳孔大小及反应。

4.呼吸频率、节律、气味,肺部有无湿啰音、哮鸣音;心律和心率。

(三)辅助检查心电图、胸片、血常规、肝肾功、血气分析等。

二、发热患者病历书写要点(一)现病史1.起病的时间、季节,起病的急缓情况、病程、程度、频度、诱因。

2.有无畏寒、寒战、大汗或盗汗。

3.有无其他伴随症状,如有无皮疹、出血、黄疸、咳嗽、咳痰、咯血、胸痛、腹痛、呕吐、腹泻、尿频、尿急、尿痛、头痛、肌肉关节痛等。

4.患病以来的一般情况,如精神状态、食欲、体重改变及睡眠。

5.诊治的经过,拟诊、药物、剂量、疗效等。

6.传染病接触史、疫水接触史等流行病学资料;手术史及职业特点等。

(二)体格检查1.一般情况及全身皮肤黏膜检查注意全身的营养状况,有无皮疹及皮疹类型,有无 Osler结节、瘀点瘀斑、皮肤巩膜黄染、痛风石等。

2.淋巴结的检查注意全身浅表淋巴结有无肿大,肿大淋巴结的大小、质地、有无压痛。

3.头颈部的检查有无结膜充血、扁桃体肿大、外耳道异常分泌物,有无甲状腺肿大及脑膜刺激征。

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

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

病历书写规范与管理制度病历书写规范和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和医务人员必须遵守的,目的是确保病历记录的准确性、完整性和可读性,以保障医疗质量和法律责任。

病历书写规范主要包括以下要素:1. 基本信息:包括患者姓名、性别、年龄、住院号等。

2. 病史与诊断:详细记录患者的主诉、现病史、既往史、家族史等与疾病诊断相关的信息。

3. 体格检查:包括检查患者的体温、血压、脉搏、呼吸、心音等生命体征,并对各系统进行详细的体格检查。

4. 检查与检验结果:记录患者进行的各项检查与实验室检验的结果,包括X光片、CT、MRI等影像学检查的描述、化验结果等。

5. 诊断和治疗计划:明确患者的临床诊断和治疗方案,并记录治疗过程和效果。

6. 手术记录(如果有):详细描述手术的过程、手术操作者和助手、手术时间等。

7. 出院记录:记录患者的出院日期、主要治疗及观察结果、建议和注意事项等。

8. 专科医生的会诊报告和跟进记录:如果患者需要专科医生的会诊,应记录会诊意见和建议,并在后续病程记录中追踪患者的治疗进展。

病历管理制度主要包括以下方面:1. 病历书写要求:规定病历的书写格式、字体、用词规范等,以确保病历的易读性和专业性。

2. 病历审阅和签字:规定病历审阅的时间、委托审阅人员的资格和责任,并要求医务人员在病历上签字确认,以表明其对病历的责任和承诺。

3. 病历归档和保存:要求将完整的病历归档并按照规定的时间保存,确保病历的完整性和可追溯性。

4. 病历查询和复印:规定病历查询和复印的流程和权限,保护患者的隐私和医疗机构的合法权益。

5. 病历质量管理:建立病历质量评审制度,定期对病历进行评审,并提出改进意见和措施,以提高病历记录的准确性和完整性。

总之,病历书写规范和管理制度是医疗机构的重要质量管理环节,可以提高医疗质量、保障医患双方的权益,并为医疗事故的处理提供有效的依据。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

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引言概述:病历书写是医疗工作中非常重要的环节,它直接关系到医疗质量和患者安全。

为了规范病历书写,提高医疗质量,各医疗机构都制定了相应的病历书写基本规范与管理制度。

本文将从五个方面介绍这些规范与制度。

一、病历书写的基本要求1.1 书写规范:病历应使用规范的医学术语和词汇,字迹清晰、工整,不得使用涂改液或者划线修正。

1.2 完整性:病历应包括患者基本信息、主诉、现病史、既往史、体格检查、辅助检查、诊断、治疗方案以及医师的签名和日期等内容。

1.3 时间记录:医生在病历中应准确记录患者就诊时间、检查时间、诊断时间等,以便追溯和评估疾病发展。

二、病历书写的注意事项2.1 患者隐私保护:医生在书写病历时要注意保护患者的隐私,不得泄露患者的个人信息。

2.2 诊断与治疗决策的合理性:医生在书写病历时应准确记录诊断和治疗决策的依据,如相关检查结果、专家意见等。

2.3 病情变化的记录:医生应及时记录患者病情的变化,包括症状的加重或者减轻、治疗效果等,以便及时调整治疗方案。

三、病历书写的风险与挑战3.1 记录不许确带来的风险:不许确的病历记录可能导致诊断错误、治疗延误等问题,增加患者的风险。

3.2 书写不规范带来的挑战:医生书写病历时如果不规范,可能给后续医疗工作带来困扰,如查阅不便、信息不完整等。

3.3 信息安全与隐私保护:病历中包含患者的个人信息,医疗机构应加强信息安全管理,防止信息泄露。

四、病历书写的管理制度4.1 培训与考核:医疗机构应定期组织病历书写培训,并对医生的书写质量进行考核和评估。

4.2 审核与质控:医疗机构应设立病历审核制度,对病历进行审核和质量控制,及时发现和纠正问题。

4.3 电子病历的应用:医疗机构可以引入电子病历系统,提高病历的可读性和可管理性,减少纸质病历的使用。

五、病历书写的未来发展5.1 人工智能技术的应用: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发展,病历书写可能会借助语音识别和自然语言处理等技术,提高效率和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病历书写重点要求
一、病历书写有关注意事项
1、不能缺、漏、错页【首页、出入院记录、手术记录、知情同意书、会诊记录、辅助检查单、长期临时医嘱、体温单等】。

2、不能缺、漏、错项【科别、住院号、诊断、执业医师手写签名、时间】。

3、首页书写规:
(1)原则上首页不准空项,确实无容填写的可划“一”。

患者、性别、出生年月、年龄、国籍、民族、等不可缺失,填写完整(例如年龄要写“32岁”,而不是“32”;国籍要写“中国”,而不是“中”;民族要写“汉族”,而不是“汉”等);
(2)联系人、与患者关系、地址、等也不可缺失,填写完整;
(3)眉栏医疗付费方式必填;入院途径有无必填“1”或“2”;
(4)损伤中毒原因、病理诊断必填,没有的写“无”或“未做”;
(5)疾病编码、手术编码临床医护人员不填写,属合理空项;
(6)有过敏药物时用红笔书写药名;是否尸检项必填,未做可划“一”,血型项必填,且填写客观正确;
(7)首页医师签名要体现三级医师负责制。

质控医师和质控护士必须把病案质量和质控日期填写完整;
(8)主要诊断和其他诊断要按规填写,补充诊断也要填写。

4、首次病程规:
病例特点、初步诊断、诊断依据及鉴别诊断、诊疗计划,必须由执业医师书写与签名,且诊疗计划必须上级医师确认签字。

5、按时完成:入院记录24h,首次病程8h,主治查房48h,抢救记录即时或6h补记,普通会诊24h,急会诊10分钟,术后首次病程录手术后即时完成,手术记录术后24h,主刀术前、术后48h要有查看病人的记录,出院(死亡)记录24小时完成,死亡讨论一周,疑难病例讨论3天,新入患者病情评估24小时完成。

6、签字问题:
(1)谁查房谁亲自审核签字(不能代签);
(2)各种讨论谁主持谁审核签字(主持人、记录者要双签);
(3)手术、麻醉、高危诊疗操作知情同意要术者签字;
(4)手术记录要术者书写,特殊情况一助书写的,术者签名;
(5)辅助检查单要手写签名;
(6)授权委托书要授权者签字;
(7)知情同意书要患者或被授权者签字;
(8)各种告知签字时间要具体到分钟。

7、等级评审强调要求:
(1)手术计划或方案中应明确是否需要分次完成手术;
(2)对患者提出意见应予确认,并记录于病历中;
(3)转诊、转科前告知理由、注意事项及存在风险,转科前要有相关科室会诊意见;
(4)出院医嘱要有:注意事项和建议,带回药物名称、数量、剂量、用法等,康复或健康指导;随访时间、预约。

8、容易遗漏的方面:
(1)病程记录中要记录会诊意见执行情况;病危重请示上级记录;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手术等的告知书中要有医疗替代方案;
(2)非患者本人签署的医疗文书,要有患者签署授权委托书,患者不具备完全民事行为能力时,应当由其法定代理人签字并要注明与患者的关系;
(3)出院前应有上级医师同意出院的病程记录;
(4)手术安全核查记录、手术风险评估表不能缺少,并按时限签字确认不能提前签。

9、为抢救患者,在法定代理人或被授权人无法及时签字的情况下,可由医疗机构负责人或者授权的负责人签字。

二、病程记录中需关注的环节
1、日常病程记录要包括
(1)患者入院前三天连续每天一次记录(首次病程记录可以算一次);
(2)手术后前三天连续每天一次记录(手术医师有一次查看病人的记录);
(3)对病危患者应当根据病情变化随时书写病程记录,每天至少1次,记录时间应当具体到分钟;
(4)对病重患者,至少2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5)对病情稳定的患者,至少3天记录一次病程记录;
(6)病情变化要随时记录,危重症病人入院后要以尽快的方式请上级医师查房并有记录;
(7)重要更改医嘱要有病程记录,分析变更或增加或停医嘱的原因;医嘱要明确,不能模糊;用法用量要与说明书一致。

(8)会诊前后要有病程记录;
(9)化疗、特殊治疗当天、次日均要有病程记录,重点记录有无不良应及能否继续治疗或更改方案;
(10)检查结果异常有病程记录、分析原因及处理意见;
(11)各种有创检查、治疗有同意书和记录;
(12)输血前后要有评估并记录;
(13)接到危急值后应有医嘱处理记录,并有跟踪记录。

2、主治医师首次查房记录
(1)主治医师查房标题;
(2)容包括:症状体征的变化,对目前病情的诊断分析,进一步检查及补充意见,治疗的更改及更改原因,与患者家属谈话的记录必要时家属签字。

3、具有副主任医师以上专业技术职务任职资格医师查房的记录
入院72小时有首次查房记录,容包括查房医师的、专业技术职务、对病情的分析和诊疗、指导意见。

三、病历中需知情告知的容(要有患者或被授权人签字)
1、自费项目(医保超限制使用项目:药品、耗材和检查项目);
2、选择或放弃抢救措施,自动出院;
3、有创诊疗、手术操作前;
4、特殊检查、特殊治疗、手术知情同意书中要有医疗替代方案;
5、放疗、化疗计划,药物副作用及费用;
6、大剂量激素(甲基强的松龙≥500mg/天)或疗程≥5天;
7、入院72小时病情评估情况;
8、术中变更手术方式,术中谈话;
9、200元以上材料使用的知情告知;
10、病重、病危通知;
11、重危病人诊疗转运前。

12、输血、手术备血前。

13、其他知情同意。

说明:原则上知情谈话由病人指定代理人或法定代理人签字,如病人家属不予配合,拒绝签字,则需在病程录中记录,并保留相应证据。

四、医院丙级病历的条款
1、缺入院记录(实习或试用期等未取得执业医师资格人员代写视为缺如);
2、诊疗措施严重违反医疗原则和规。

五、医院乙级病历的条款
1、未在患者入院24小时完成入院记录;
2、入院记录缺主诉;
3、入院记录缺现病史;
4、入院记录缺体格检查;
5、入院记录缺初步诊断;
6、入院记录缺患者或家属签署的“所述容记录属实”签字及日期;
7、缺首次病程记录或首程中缺主要诊断、诊断依据、鉴别诊断及诊疗计划的某一部分;
8、首次病程记录缺由主治及以上的上级医师签名确认诊疗方案;
9、首次病程记录8小时之未完成;
10、首次病程记录书写者不具有执业医师资格;
11、缺日常病程记录;
12、患者住院48小时无主治或72小时无副主任及以上医师首次查房记录;
13、危重病例一周无科主任或副主任医师以上的查房记录;
14、会诊申请发出但48小时无会诊、急会诊会诊申请发出10分钟无会诊或有会诊医嘱无会诊申请单;
15、死亡病历缺死亡前抢救记录或拒绝抢救的说明;
16、未在6小时补记抢救记录;
17、缺家属是否同意尸解意见及签字;
18、缺死亡讨论记录;
19、无有创检查(治疗)操作记录或有创诊疗操作记录未在操作后即刻完成;
20、手术者越级实施手术;
21、缺《手术安全核对》及《手术风险评估》表或无手术医师、麻醉医师、责任护士签字;
22、缺术前讨论(三级及以上手术);
23、缺有主治医师以上上级医师签名的手术方案;
24、新开展的手术或大型手术缺科主任或授权的上级医师签名确认;
25、缺术前或术后麻醉师查看病人记录;
26、缺麻醉记录单;
27、缺手术记录(手术者无签字视为缺手术记录);
28、手术记录未在术后24小时完成;
29、缺出院(或死亡)记录或出院记录日期、、住院号错误等;
30、无新生儿出院记录或新生儿脚印(产科);
31、缺对诊断、治疗起决定性作用的辅助检查报告单;
32、缺输血、手术前相关检查结果;
33、缺手术知情同意书或缺患者(代理人)或医师签名;
34、缺有创检查(治疗)同意书或缺患者(代理人)或医师签名;
35、缺麻醉知情同意书或缺患者(代理人)或医师签名;
36、输血(血液制品)治疗患者缺患者(代理人)或医师签名的同意书;
37、病危(重)患者缺病危(重)通知书或缺患者(代理者)或医师签名;
38、放弃抢救、治疗缺患者(代理人)意见及签名;
39、自动出院患者,缺患者(代理人)意见及签名;
40、缺其他知情同意书(放化疗、活检、穿刺、镜等);
41、缺整页病历记录造成病历不完整或住院号错误或携带其他患者住院信息等;
42、有明显涂改(时间、部位、剂量、用量、用法、数量等涂改一处即为有明显涂改);
43、在病历中模仿他人或替代他人签名;
44、用药有明显配伍禁忌;
45、严重违反用药原则及剂量规定;
46、医疗记录与护理记录容不一致;
47、诊疗医嘱与病程记录不一致;
48、病历中记录容相互矛盾;
49、有证据证明病历记录系拷贝行为导致的原则性错误;
50、首页医疗信息未填写或死亡病历转归填写错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