商品的二因素
简述商品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简述商品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题目]:简述商品二因素及其相互关系。
(P183~184)[答案解析]:(1)商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2)使用价值是一种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是由物品的物理、化学、生物等特性所决定的。
(3)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的凝结,形成商品的价值。
商品的价值在质上是相同的,只有量的差别,因而可以相互比较。
价值反映商品生产者之间的关系,是商品的社会属性。
(4)作为商品,必然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没有使用价值的物品,不可能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而价值则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有使用价值但没有价值的物品,也不是商品,价值是商品的最本质因素。
作为商品同时拥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不可能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则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两者是统一的又是不同的,矛盾的。
商品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劳动二重性是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商品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题目]:什么是商品二因素及其关系?[答案解析]:二因素: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求的属性,即商品有用性,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指一切劳动产品所共有的属性;商品的价值是凝结在商品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关系: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其同一性表现在:作为一个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人们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其二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价值和交换价值的承担者,其特殊性在于它是社会的使用价值并通过交换来实现。
二因素的互相关系:1、使用价值与价值是统一的。
二者共处于一个统一体中,缺一就不成其为商品。
价值的存在要以使用价值的存在为前提,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也就不会有价值;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寓于使用价值之中。
举例说明商品二因素对立统一关系

举例说明商品二因素对立统一关系商品二因素对立统一关系是指在商品交换中,每个商品都有两个因素,即使用价值和价值。
这两个因素相互对立又相互统一,共同构成商品的矛盾统一体。
首先,使用价值和价值是商品的两个基本属性。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作为一种物品所具有的特定需求满足能力。
例如,一个苹果的使用价值是可以被食用。
而价值则是商品所具有的在市场上交换的能力。
价值是通过商品劳动价值来决定的,即商品所包含的劳动时间和社会必要劳动时间的关系。
商品的二因素对立体现在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关系。
使用价值是个体的需要和欲望的体现,是商品的物质属性;而价值则是社会关系的体现,是商品交换的经济属性。
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存在着一定的对立关系。
一方面,商品的使用价值是根据人们对它的需求来决定的,因此使用价值是个体的主观能动性的体现。
另一方面,商品的价值则是通过市场供需关系和生产劳动决定的,是客观规律的体现。
这种对立关系决定了商品的双重属性。
然而,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也存在着一种统一关系。
尽管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不同的属性,但它们又是相互依存、相互制约的。
没有使用价值的商品没有交换的价值,而没有价值的商品也没有使用的价值。
换言之,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不可分割的统一体。
举个例子来说明商品二因素的对立统一关系。
我们以手机这个商品为例。
手机作为商品具有明显的使用价值,它可以用来打电话、发短信、上网等。
这些功能使得手机成为人们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工具。
这种使用价值是以个体的需求为基础的,因此具有主观性和个体性。
然而,手机的价值则是通过市场需求和生产劳动来决定的。
一部手机的价值取决于它所包含的生产成本,包括材料、劳动力和技术等因素。
同时,市场上的需求量也会影响手机的价值水平。
如果市场需求大,手机的价值就会相应增加。
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的矛盾是手机作为商品的固有特性,而二者的统一也是手机作为商品的基础。
手机作为商品既要满足人们的通信需求,又要在市场上具有一定的交换价值,这才能使得手机成为经济活动中的重要组成部分。
简述商品二因素及其辩证关系

简述商品二因素及其辩证关系1.引言1.1 概述商品二因素是指影响商品价值和需求的两个重要因素,分别是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所具有的满足人们特定需求的能力,是人们购买商品的基本原因之一;交换价值是指商品在市场上的价格,是商品在交换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价值。
这两个因素相互作用、相互影响,构成了商品的真实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能够满足人们具体需求的能力。
例如,食品可以满足人们的饥饿感,衣物可以满足人们的保暖需求,而电子产品可以满足人们的通信和娱乐需求。
商品的使用价值是商品作为一种物质对象所固有的属性,它与商品的物质特性、功能和品质等因素密切相关。
而商品的交换价值则是商品在市场交换中所体现出来的价值。
商品的交换价值是通过商品在市场上的价格来体现的,它由供求关系、市场竞争等因素决定。
供求关系是指商品供给量和需求量之间的关系,当商品需求量大于供给量时,商品的交换价值就会上升;相反,当商品供给量大于需求量时,商品的交换价值就会下降。
市场竞争则是指不同卖方之间为了获取更多利润而不断调整价格的行为。
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是密不可分的。
商品能够满足人们的需求,才会在市场上得到认可,并形成一定的交换价值;而商品的交换价值反过来也会反馈到使用价值当中,通过价格的反馈作用来影响人们对商品的需求。
因此,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在商品的经济价值中都起着重要的作用,它们是互相依存、互相影响的辩证关系。
简而言之,商品二因素是商品使用价值和交换价值,它们共同塑造了商品的真实价值。
通过理解和掌握商品的二因素及其辩证关系,我们可以更好地认识商品经济,从而更好地进行市场分析和决策。
1.2 文章结构文章结构部分的内容应该是对整篇文章的大致框架进行介绍和概括。
下面是一种可能的写法:2. 正文2.1 商品的第一因素2.2 商品的第二因素文章的正文部分将重点探讨商品的第一因素和第二因素。
首先,我们将介绍商品的第一因素,包括其定义、作用和影响因素。
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

商品二因素和生产商品劳动的二重性一、商品二因素与劳动二重性的关系:1.商品的二因素是由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决定的。
从一方面看,生产商品的劳动是具体劳动。
具体劳动创造商品的使用价值,它反映人和自然的关系。
从另一方面看,生产商品的劳动,不管具体形式怎样千差万别,都是人类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生产商品所消耗的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
2.商品的二因素也反映了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了有差别的人类的具体劳动,而商品的价值则反映了人类无差别的抽象劳动。
二、商品的二因素是:商品的二因素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使用价值是指物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物品的有用性。
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商品的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反映了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生产关系。
价值是商品经济的特有范畴,是商品交换的内在基础。
三、劳动的二重性:生产商品的劳动具有二重性:既是具体劳动,又是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在一定的具体形式下进行的劳动,具体劳动与自然物质共同构成使用价值的源泉。
抽象劳动是指抽掉了各种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意义上的人类劳动,即人的脑力劳动和体力的耗费。
抽象劳动是形成商品价值的唯一源泉。
四、商品的二因素的内涵:1.使用价值:商品能够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自然属性,是指商品的使用价值;2.价值:商品中凝结或物化了的一般人类劳动就是商品的价值。
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对立统一体:价值不能独立存在,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离开了价值的使用价值就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
五、商品劳动二重性的内涵1.具体劳动:是指具有特定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它所体现的是人与自然界的关系;2.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了各种具体形式的、一般的或者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考研政治:商品二因素及劳动二重性

2017考研政治:商品二因素及劳动二重性商品是研究资本主义经济的历史起点和逻辑起点,在此,帮助同学们理清商品二的因素和劳动二重性这两个重要知识点。
一、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是指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反映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是一切劳动产品共有的属性。
使用价值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使用价值是交换价值的物质承担者。
交换价值首先表现为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决定商品交换比例的,不是商品的使用价值,而是价值。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价值是商品特有的社会属性。
使用价值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按一定比例相交换,就是因为它们都有价值。
商品的价值实体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在本质上体现了生产者之间的一定社会关系。
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的关系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其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其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一种物品如果没有使用价值,即使人们为它付出了劳动,也没有价值;一种物品尽管具有使用价值,但如果不是劳动产品,也没有价值。
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商品是劳动产品,生产商品的劳动可区分为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
具体劳动是指生产一定使用价值的具体形式的劳动,即有用劳动。
抽象劳动是指撇开一切具体形式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即人的体力和脑力的消耗。
具体劳动形成商品的使用价值,抽象劳动形成商品的价值实体。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是同一劳动的两种规定。
任何一种劳动,一方面是特殊的具体劳动,另一方面又是一般的抽象劳动,这就是劳动的二重性,它决定了商品的二因素。
具体劳动和抽象劳动也是对立统一的关系。
商品的二因素

其他物品、劳动产品有没有使用价值呢?民自产自用的粮食, 蔬菜,水果等
商品、劳动产品、物品都有使用 价值,使用价值反映的是人和物 的关系。
只有对人们有用的物品才可能成为商 品;但并不是有用的物品都是商品, 对不对?
商品=劳动产品+交换
2、价值
北京某厂厂门口有一块
‚99+‘1’=0‛的巨幅宣传 牌 .它
告诉人们,即使生产99件合格产 品,如果有一件不合格,也不算完 成任务,得分只能是零.
判 断:
1.有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使用价值.
2.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就一定有价值.
3.有使用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价值.
4.有价值的东西不一定有使用价值.
石油和人类之间结下了不解之缘。
(3)使用价值不是商品特有的属性,是 商品的自然属性,它反映人与物的关系。
粮食,不论是不是商品,不管是原始社 会时期的、还是奴隶社会时期的,不管是资 本主义国家的、还是社会主义中国的,都具 有充饥和提供营养的作用,但如果发霉腐烂、 (物理、化学性质变了),就没有用了
想一想:
在此的几十年中,石油除被用为制药原料外,更多地被 制成一种为人们提供照明的“蜡油”,从而使漫漫长夜“缩 短”,工作时间延长。
20世纪初,汽油发动机内燃机车的出现开辟了石油时代 的新纪元。第一次世界大战前夕,时任英国海军部长的丘吉 尔决定,将传统上以煤为燃料的英国海军军舰改为以石油为 动力。 现如今,石油在很多国家之间广泛的买卖交换,成为全 球出口进口量最大的商品。石油的用途也逐渐扩大为制作燃 料,染料,药品,化肥,塑料,合成纤维等等。
3、废品收购站收购的废品: A、有使用价值,没有价值 B、有价值、没有使用价值 C、既没有使用价值,又没有价值 D、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
经济知识:商品和商品的二因素

经济知识:商品和商品的二因素中公事业单位为大家带来公共基础知识复习资料《经济知识:商品和商品的二因素》,希望可以帮助各位考生顺利备考事业单位考试。
一、商品商品是用来交换的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劳动产品。
作为商品需要同时具备两个因素:1、交换得来。
2、劳动产品。
二、商品的二因素作为商品同时具有价值和使用价值双重属性。
使用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反映的是人与自然之间的物质关系,是商品的自然属性,它是商品必须具备的一个首要因素。
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即人类脑力和体力的耗费。
反映的是商品生产者之间的经济关系,是商品所特有的社会属性,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商品不仅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而且具有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价值相交换的量的关系或比例。
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是形式与内容的关系,交换价值表现着价值。
商品的价值和使用价值之间存在对立统一的关系。
统一性表现在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
使用价值是价值的物质承担者;价值通过使用价值表现出来,没有合格的使用价值,价值不能得到实现,作为商品必须同时具有使用价值与价值。
对立性表现在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是相互排斥的,二者不可兼得。
商品生产者生产商品是为了实现价值而不是为了取得使用价值,消费者购买商品是为了获得使用价值而不是为了取得价值,只有通过交换,这一矛盾才可以得到解决。
【练习题】1、下列属于商品的是( )A.自己食用的牛肉B.山里的泉水C.送给情人的礼物D.超市里的蔬菜2、下列论述正确的是( )A、使用价值体现的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
云南事业单位考试网提供云南事业单位招聘和云南事业单位考试资讯、真题资料B、价值是商品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即商品的有用性。
C、使用价值就是交换价值。
D、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本质属性3、面包店里过期的面包具有的属性是( )A、只具有使用价值。
商品的二因素

8、商品的二因素:商品是用来交换的劳动产品,具有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或两种属性。
货币的本质就是一般等价物。
劳动力商品的特点及使用价值:劳动力的价值,是由生产、发展、维持和延续劳动力所必需的生活必需品的价值决定。
它包括三个部分:(1)维持劳动者本人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2)为维持劳动者家属的生存所必需的生活资料的价值;(3)劳动者接受教育和训练所支出的费用。
劳动力商品在使用价值上有一个很大的特点,就是它的使用价值是价值的源泉,它在消费过程中能够创造新的价值,而且这个新的价值比劳动力本身的价值更大。
资本在资本主义生产过程中采取生产资料和劳动力两种形态,根据这两部分资本在剩余价值生产中起着的不同作用,可以将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
把资本区分为不变资本和可变资本,进一步结揭示了剩余价值的源泉。
资本家提高对工人的剥削程度的方法是多种多样的,最基本的方法有两种,即绝对剩余价值的生产和相对剩余价值的生产。
绝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必要劳动时间不变的条件下,由于延长工作日的长度和提高劳动强度而生产的剩余价值。
在资本主义制度下,工人的工作日包括必要劳动时间和收益率的时间两个部分。
在必要劳动时间既定的条件下,工作日越长,剩余劳动时间越长,资本家从工人身上榨取的剩余价值就越多,从而剩余价值率就越高。
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叫作绝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相对剩余价值是指在工作日长度不变的条件下,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而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
通过绝对延长劳动时间来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受到工作日时间长度的限制,也容易引起工人阶级的反抗。
为了在工作日既定的条件下提高剥削程度,资本家在调整必要劳动时间与剩余劳动时间的比例上下功夫,通过缩短必要劳动时间、相对延长剩余劳动时间的方法,增加剩余价值的生产。
这种生产剩余价值的方法叫作相对剩余价值生产方法。
超额剩余价值,是指企业由于提高劳动生产率而使用的个别价值低于社会价值的差额。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使用价值和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值的矛盾性
其矛盾性是指使用价值和价值之间互相排斥、 互相对立。这主要表现为商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 二者不可兼得。
对于商品生产者来说,为了得到商品的价值, 必须让渡商品的使用价值;对于购买者来说,为 了获得商品的使用价值,必须支付这个商品的价 值,这就是矛盾。
那么,这一矛盾又怎么解决呢?要解决这一 矛盾,只有通过市场交换,交换成功意味着购买 者获得了使用价值,商品生产者实现了价值,商 品的使用价值和价值分别得到实现,商品内部的 矛盾得到解决。
商品
(1)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性
其统一性是指使用价值和价值共处于商品这 个统一体中,两者互相依赖,互为条件。也就是 说,一种物品要成为商品,使用价值和价值二者 缺一不可。
没有使用价值的东西,如生产出来的是废品, 虽然耗费了劳动,不能成为商品。
仅仅有使用价值而无价值的东西也不是商品, 比如空气、阳光有使用价值,但不是由劳动生产 出来的,没有价值,也就不是商品。
品的二因素和生产商品的劳动二重性
PPT制作 程泽
什么是商品?
商品是用来交换、并能满足人的某种需 要的劳动产品。
劳
商
动 产
品
品
商品必须满足的条件
——商品首先是一个有用物品; ——商品必须是劳动产品; ——商品必须是用来满足他人或社会某种需
要的劳动产品; ——商品必须通过有代价的交换方式来满足
人们的某种需要.
3、价值是交换价值的基础和内容
不同使用价值的商品之所以能按照一定比 例相交换,说明它们之间一定存在着某种共同的 东西,这种共同的东西,不可能是商品的自然属 性,而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即共同的人类劳动。 这种凝结在商品中的一般人类劳动,或一般的无 差别的人类劳动,就是价值——商品价值。
不同的商品之所以能够互相交换,是因为它 们都耗费了人类劳动,都包含着价值这个共同的 东西。商品价值的大小决定着商品之间交换的量 的比例。
充饥
拍照
阅览
观看
(2)同一物品有不同的使用价值
(3)物品使用价值只反映其本身的 自然属性,与社会形态的性质无关
(4)使用价值总是构成社会财富的物质内容
社会财富的表现形式: 奴隶社会:奴隶 封建社会:土地 资本主义社会:资本
社会主义社会:国民经济各生产部门的劳动资料、劳动对象、商品储备和参加生产 过程的自然资源,也表现为非生产部门的建筑物和设备、居民的个人财产
想一想:
阿Q手里有一辆正在使用的车。
问:此车是商品吗?要使它成为商品有哪些途径?
提示:不是; 进入汽车交易市场。
商品的二因素:使用价值和价值
商品的二因素
使用价值
商 品 二 因 素
价值
(一)使用价值的含义
使用价值
商
品
物品能够满足人
二
们某种需要的属
因
性,是商品的自
素
然属性。
价值
(1)不同的物品使用价值不同
这就是说,价值是商品的内在属性,是交换 价值的基础和内容,交换价值是价值的表现形式。
交换价值与价值的关系
商
使用价值 价值的表现
品
形式
二
交换价值
因
交换价值的
素
基础或内容
价值
我需要斧子,
用我的羊和你 的斧子交换吧?
我需要羊,用 我的斧子和你的 羊交换吧!
生产者的劳动
三、价值
1、价值的含义
物品能够满足人
1、交换价值的含义
交换价值
商品的使用价 值是交换价值的 物质承担者
--是一种使用价值同另一种使用
价值相交换的数量的关系或比例。
议一议:
有人说,商品交换的实际 比例取决于对异种劳动的估价和 对商品的需求迫切程度等主观因 素,你怎么看?
2、使用价值不可能决定交换价值
交换价值不可能是由它们的使用价值 决定的。因为不同商品的使用价值在质上 是不同的,而不同质的东西在量上是不能 比较的。商品交换又不可能发生在相同的 使用价值之间,而只能发生在不同的使用 价值之间。
第三、必须是通过交换转到他人或社会的使用
价值。
交换性
我需要斧子,
用我的羊和你 的斧子交换吧?
我需要羊,用 我的斧子和你的 羊交换吧!
思考
如何 交换
“ 作为使用价值,商品首先有质的 差别;作为交换价值,商品只能有量 的差别,因而不包含任何一个使用价 值的原子。”
二、交换价值
为了说明价值这个概念,我们先来介绍另一个 概念:交换价值。
使用价值是商品的自然属性,价值是商品的 社会属性。商品以各自的价值为基础进行的交换, 实际上是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劳动。因此,价值 体现着商品生产者互相交换其劳动的关系。价值 是商品的特有的属性,也是商品的本质属性。
一切商品都包含着使用价值和价值二 因素,都是使用价值和价值两个因素的统一, 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矛盾统一体。
使用价值 们某种需要的属
商
性,是商品的自
品
然属性
二
交换价值
因
凝结(或物化)在
素
商品中的一般人类
价
值
劳动,是商品的社 会属性
商品的价值是指凝结在商品 中的无差别的一般人类劳动。
2、正确理解商品的价值
价值是商品的社会属性,它的本质是在 物的外壳掩盖下的商品生产者之间相互交 换劳动的 关系。
3、使用价值和价值的关系
社会财富的表现形式各种各样,但其物 质内容相同——无论在哪种社会形态,社 会财富都是由各种各样的使用价值构成。
(三)作为商品的使用价值的特点
对于商品的使用价值,除需具上述特点
为,又有如下一些限定,才能成为商品:
第一、必须是劳动产品的使用价值;
劳动性
第二、必须是满足别人或社会需要的使用价值; 社会性
我需要斧子,
用我的羊和你 的斧子交换吧?
我需要羊,用 我的斧子和你的 羊交换吧!
市场交换
小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