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 散步
语文人教版七年级上册第6课《散步》课件

4、写法?
“小事情”表现“大主题”
母亲:善解人意
爱儿子更爱孙子
“我”:孝顺善良
妻子:善解人意
温顺贤惠
儿子:聪明乖 巧
思想
大 情感
主旨
蕴含于
小
体现
故事 情节 细节
以小见大
感受景物描写的诗意美
文中有几处景物描写的语句, 语言清新明艳,风景优美动人,选 择你最喜欢的一处,读一读,说说 这样写的好处。
拓展延伸
1、仿写练习: 以“母爱”为内容,学习对称的句式说一句话。
如“母爱是一句温暖的话语,母爱是一个安慰的眼神。”
2、通过这篇文章的学习,你在思想上感悟到了什么? 说说自己家庭中产生的类似的小事。
3、我手写我心:
新年将至,请亲手设计一款贺年卡,பைடு நூலகம்上一段温馨的话语, 把它献给父母。
培养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能,供养父母
品味语言美
1、对称的句式 2、含义丰富,意在言外的词语或句子 如:①“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②“在外面,她总是听我的” ③文章结尾处“背起了整个世界”
比较阅读
速读课后短文《三代人》,思考: 1、这篇短文写了什么事? 2、《三代人》与《漫步》比较有哪些异同? 3、哪个故事更感动你?说说理由。
起母亲和儿子。
形象概括
“我”:孝顺善良,关爱母亲 (孝子)
“我”的母亲:善解人意,爱惜小辈, 慈爱亲切
(慈母) 妻子:温顺贤惠
(贤妻) 儿子:天真聪颖,懂事乖巧
把握主旨,感受人性美
1、文章表现了什么思想感情? 浓浓的亲情(母子情、祖孙情、夫妻情、父子情)
2、文章主旨?
家庭和美温馨,家人互敬互爱,尊老爱幼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PPT课件(共42张PPT)

),
终不愿意。
C
2.下列句子中加点的词语使用不恰当的一项是( )
A.经过反复推敲,我们终于找到了消除双方分.歧.的一套方 案。
B.这篇论文不但言之成理,而且言之有序,令人信.服.。 C.这次的活动顾全大局,使大家各.得.其.所.,仅有一小部分 人不是很满意。
D.长大了我才明白,母亲的絮.絮.叨.叨.是对我最深沉的爱。
——蒋勋《汉字书法之美·自序》
(1)请从上述两则材料中,各提取一个关于汉字书写的关键信 息。
①源远流长(传承民族文化) ②蕴含着为人处世的规矩
(2)材料二中说汉字书写“像一种修行”,请结合自己的知识 积累,说一说你在书写“和(忠、信)”字时,所想到的中华 经典故事及其影响。 示例一:和——廉颇与蔺相如“将相和”,谱就了一曲中华 文化的和谐之歌。示例二:忠——岳飞精忠报国,成为中华 民族忠义精神的化身。示例三:信——曾子守信杀猪,他诚 实守信的人生态度令后人敬仰。
1.面对散步中的分歧,“我”做出了怎样的决定?从 “我”的决定中可以看出“我”怎样的性格特点?
“我”决定委屈儿子,不走小路,走大路。可看出“我”对 母亲的孝顺和尊重,以及对家庭富有责任感。
2.任选一句做批注。 (1)我的母亲又熬过了一个严冬。 (2)我的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小路 有意思…… 我选( )句,批注:
章中心,以对全文的理解作为理解句子的依托。
课前 自学
一、整体感知
1.整体把握课文,填写以下内容。
人物
地点
总起:交代散步的
、
散步→分述散 田步 野原 春因 色及散步乐趣
分歧
产生
及解决办法
尊老爱幼
2.作者写“散步”一事的主要意图是什么? 为了表达关于家庭伦理的理想,反映作为承前启后一代应有 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第6课《散步》课件-2024-2025学年统编版语文七年级上册(2024)

人教版 七年级 语文(上)第一单元
谢谢观看
“我”为一家之主,能带着一家人出来散步,能正确决策, 选择母亲想走的大路,而且走小路时到了一处,就主动蹲下来, 背起母亲,可见“我”既是一位严格的父亲,是一家之主,又 是一位孝子,团结妻子一同承担赡养老人、抚养教育孩子的重 大责任。
妻子:能顾全大局,能理解、信赖、支持丈 夫,能和丈夫齐心协力,共同承担赡养老人、 抚养教育孩子的重任,是一位贤妻。
第一课时
6 散步
人教版七年级上册
导入新课
(1)读下面的话,比较用“悄悄地”和去掉“悄悄地” 有什么不一样。
有人说,幸福的家犹如港湾,让我们的心疲 惫时靠岸;有人说,浓浓的亲情犹如甘泉,滋 润我们枯涸的心田。家因为有了真爱而温馨, 因为有了亲情而美好。那么,家究竟是什么呢? 是一所老房子,是一张旧照片,还是一种挥之 不去的记忆?
(2)传情的句子 ①:第1段“母亲本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 好,走远一点儿就觉得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 应该多走走。母亲信服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 现出来了,母亲的年迈、顺从, 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毕现。
② 第2段“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 她的话一样。”
小结
文章的语言优美,耐人寻味,我们以后在写作的 时候也可以学习这样的语言,不需要太多华丽的辞藻, 要的只是一份朴实自然,一份真情的流露。
深入探究
阅读材料,思考最后一段的几句话,说说对“好像
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这句
话的理解。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 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很轻。但我和妻子都 是慢慢地,稳稳地,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 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人教部编版七年级语文上册课件:第6课《散步》(共17张PPT)

“我”
孝顺,善良
母亲
善解人意,爱护小辈
妻子 儿子
贤惠 聪明、懂事
通过对四个人物的描写,作者在字里行间表达了什么样 的情感?
① “我”和母亲之间、妻子和儿子之间 ② “我”和妻子之间 ③ 母亲和儿子之间
母子情 夫妻情 祖孙情
互敬互爱、珍爱亲情、尊老爱幼
齐读最后一段:
“我”和妻子是如何背着母亲、儿子走过那条小路的?
⑦我要如何解决:我决定委屈儿子,因为我伴同他的时
日还长,我伴同母亲的时日已短。我 说:“走大路。”
⑧最后是如何选择的:最后,我们走了小路,在不好走的
地方,我背着母亲,妻子背着儿子, 稳稳地走了过去。
⑨为什么选择了小路: 母亲改变了主意。
课文解读
作者为我们展示了一个什么样的家庭?分别概括出母亲、 妻子、儿子、“我” 是什么样的人?
6散步
R ·七年级上册
新课导入
家,一个多么温馨的字眼,它是我们避风的港湾,它是我 们幸福的摇篮,它给了我们无尽的关爱和温情,也给我们展示 了一个充满亲情和关爱的空间。今天,让我们步入莫怀戚的美 文《散步》,一起去感受一个四口之家浓浓的亲情。
作者名片
莫怀戚(1951—2014),笔名周平安、章大明, 重庆人,当代作家。发表各类作品近500万字。 1994年获全国庄重文文学奖。著有小说《诗礼人家》 《透支时代》《花样年月》等。
二、根据理解选择答案 1、“母亲”开始想走大路,后来为什么改变主意要走小路了? [ ]
A、因为小路有意思,好玩。 B、因为她看见孙子要走小路。 C、她溺爱孙子。 D、因有儿子在身边,可随时背她。 2、“母亲”改变主意,说明了这个家庭的关系是: [ ] A、老人总爱迁就孙子,原则性不强。 B、老人本来没什么主见,总爱听别人的。 C、表现了祖孙三代相互谦让、团结、和谐的关系。 3、“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对“整个世界”的正确理解是: [ ] A、世界就是由“母亲”和“儿子”构成的。 B、“我”上有老,下有小,因此责任极其重大。 C、在家庭生活里,“母亲”和“儿子”是最重要的两代人。 D、“母亲”是老一代,“儿子”是新一代,他们代表了人类的过去和未来。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散步》教案

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散步》教案(实用版)编制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核人:__________________审批人:__________________编制单位:__________________编制时间:____年____月____日序言下载提示:该文档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决实际问题。
文档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并且,本店铺为大家提供各种类型的实用范文,如演讲致辞、合同协议、条据文书、策划方案、总结报告、简历模板、心得体会、工作材料、教学资料、其他范文等等,想了解不同范文格式和写法,敬请关注!Download tips: This document is carefully compiled by this editor. I hope that after you download it, it can help you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The documen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after downloading,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In addition, this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practical sample essays, such as speeches, contracts, agreements, documents,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resume templates, experience, work materials, teaching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Please pay attention to the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the model essay!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散步》教案七年级上册语文第六课《散步》教案5篇《散步》本文“以小见大”,通过一件生活小事来反映出“尊老爱幼”这一传统美德。
部编人教版语文七年级上册第6课 《散步》课文解析

《散步》课文内容详细解析我们在田野散步: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第一部分(1):开门见山地交代了事件(散步)、地点(田野)、人物(“我”、“我”的母亲、“我”的妻子和儿子)。
母亲本不愿出来的。
她老了,身体不好,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
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该多走走。
母亲信服①地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样。
【字词全解】①[信服]相信并佩服【句解】人到老年显得非常脆弱,他们更需要关怀。
简单的话语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了出来,儿子诚恳、孝敬,母亲年迈,顺从。
第二部分第一层(2):交待母亲对这次散步的态度转变,并且为下文背母亲埋下了伏笔。
天气很好,今年的春天来得太迟,太迟了,有一些老人挺不住。
但是春天总算来了。
我的母亲又熬②过了一个严冬③。
【字词全解】②熬áo熬夜āo熬白菜③[严冬]极冷的冬天【句解】朴实的语言透着对母亲浓浓的亲情和无微不至的关爱。
【段解】既写出了母亲忍受痛苦度过严冬的情景,又写出了“我”为母亲最终安然无恙而庆幸的心情。
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④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⑤也密⑥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一节都使人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字词全解】④[铺]铺垫⑤[嫩芽]嫩绿的芽苗。
⑥[mì] 密秘密蜜蜜蜂【句解】景物描写烘托散步心情,设置散步背景。
【段解】描绘了“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春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写得富有诗意。
读后使人似乎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衬托了一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气氛,也暗示了母亲将随着季节的轮回而获得新的活力。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小家伙突然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我们都笑了。
【句解】儿子的话表现了什么?明确:写出了儿子的天真可爱、聪明智慧,话里充满了生活的情趣。
【段解】第二部分第二层(3—5):写南方春天田野里的景色以及一家人散步于春光中的乐趣。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学习笔记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学习笔记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课文主旨“我”们一家四口祖孙三代在初春的田野上一起散步的平凡小事,《散步》是一篇动人心弦的诗,一支感人肺腑的歌,颂扬了我国人民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反映了我国文明家庭建设的可喜成就。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写作背景此文写于1985年,最先发表于当年的《中国青年报》上。
当时莫怀戚父亲去世不久,照料了莫怀戚多年的母亲似乎一下子给抽调了了生活的目标,身体情况变得很复杂。
莫怀戚有个弟弟是医生,私下说,莫怀戚母亲处在丧偶综合症中,这是一个微妙的阶段,必须谨慎度过,最不能缺的就是子女的陪伴。
同时,在和美国汉学家柯尔特先生交流时候发现国外对“孝”也是倍加推崇,因此在一次全家三辈四口人的散步的时候产生了写下这篇文章的念头。
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学习重点课文说的是一家人散步的琐事,内容好像比较浅,但仔细品味,会感觉到正是这平常生活中流淌着的亲情,滋润着家人的心灵,承托起一个温暖的家。
你的身边一定也不乏这样的温馨场景,回忆一下,感受其中的温情。
朗读课文,力求读出文章的情味。
1、学习由小见大从平凡的事中挖抵深意的写法。
(难点)2、品味意蕴丰富的句子,领会文章的语言特点。
(重点、准点)3、培养尊老爱幼珍惜亲情珍爱生命的情感。
(重点)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文章结构散步:主线-劝母多走走(爱老)-顺母走大路(尊老)-背母仔细走(孝老)尊老爱幼的使命感和责任感:副线-“我”委屈儿子(爱幼)母亲改变主意(疼幼)-妻子背起儿子(护幼)七年级语文上册第6课《散步》课文赏析一、认识生命第一处描写的是:“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的起着水泡。
”这里文章表露的是春的气息,但隐含的是对生命的感悟,更是对生命与自然共生共荣的放歌。
第二处描写的是:“小家伙突然大叫起来:‘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新人教版七年级语文 上册 第6课《散步》课件 (共29张PPT)

散步(分歧)
尊老爱幼 爱是责任
小事情 中 见 大主题
教你一招:
“以小见大”
四、美文靓句共赏
找出你感受最深,觉得最值得体味的 句子,读出来,并说说你的感受。自己 先思考,再和同学交流。
语言美
“但我和妻子都是慢慢地,稳稳地, 走得很仔细,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 加起来,就是整个世界。” 明确: “世界”这个词是大词小用。
字面上看,他们走得是小路,走得很小心, 惟恐哪一步有闪失,特别是母亲,是经不起 摔的,所以非稳当不可。
又有其象征意义:突出中年一代责任重大, 既要赡养老一代,又要抚养下一代,肩负着 承前启后的重大使命 。家庭、民族、国家 都是如此。
意境美
文中有哪几处景物 描写?你有什么感受? 细细品味.
这是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的新绿随意地 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芽也密了; 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这一切都使人 想着一样东西——生命。
录音朗读课文
二.风险提速:
下面有一组抢答题,看看谁的本领高
1、文中写到了哪些人物? 2、他们在干什么?(用两字回答) 3、这件事发生在什么季节里?什么地方? 4、为什么要出去散步? 5、在散步的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
(用两字作答) 6、请用一句完整的话来概括文章的主要内容。
三.品读课文,感悟亲情
五、换换脑筋: 再教你一招:怎样取题
题目“散步”是从文章主要 事件的角度确定的,可以说是文 章的一条主线,你觉得这个标题 好吗?请你换一个角度为本文拟 一个标题,并说说理由。
1、父亲角度:《责任》…… 2、散步情节:《分歧》……
3、背景角度:《走向春天》……
4、直指主题《:亲情》、《爱》
《
我爱我家》……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母亲
(孝顺爱幼) 听从 听从 我
儿子
(慈祥和蔼)
(聪明乖巧) 妻子 (温柔贤惠)
大路
分歧
小路
这是一个由三代人组成的四口之家,在 这个家庭中, 长爱幼,幼尊长,一家人和睦 相处,相亲相爱,相互理解谦让,温馨和谐, 幸福美满,充满浓浓的亲情。
假如你就是文中的 母亲,一天与一位老朋 友拉起家常,你会怎么 向她讲诉儿子带你出去 散步的事呢?请你学学 老人家的口气说出老人 当时的真切感受。
疼爱孙子,满足他的想法 相信儿子,能够背她过去
(2)议一议 从他们的选择中,你体会到了什么?
尊老爱幼的浓浓的亲情,家庭的温馨和睦!
3、再读课文,点评人物
那么,在这个温暖的家庭里,你最欣赏的人
是谁呢?请用“我最欣赏_________,因为, 从文中_________可以看出他(她)是一个 _______的人。”的句式回答。
4.写法探妙,可资借鉴
一次平常的散步,一点小小的波折,要 是你,会把这件事写入文章吗? 这是一件小事,却折射出人性中最 闪光的地方,“以小见大”地开掘出颂 扬中华民族尊老爱幼的传统美德的深意。 这种以小事情表现大主题的写作手法非 常值得我们学习。
写法借鉴
以小见大
小 事
散 步
中 心
尊老爱幼
散步
(4)精当的用词
如“熬”“铺”“慢慢地”“稳稳地”等。
(5)含义深刻的语句
“好像我背上的同她背上的加起来,就是真个世界。” “我”和妻子都人到中年,既要扶老又要携幼。 母亲代表过去,对她要尊重珍惜;儿子代表未来, 对他要呵护珍爱。对于家庭来说,他们确实几乎 就是全部。作者如此形容十分贴切,深切地抒发 了我和妻子对生活的使命感。
亲情是甘泉,给我们枯干的心灵以滋润;家
庭是港湾,为我们遮蔽一生的风雨。家因为 有了深深的爱而温馨,家庭生活因为有了浓 浓的亲情而美好。今天就让我们走进莫怀戚 先生的家。陪同他们一家三代去散步,分享 他们之间那浓浓的亲情。
散 步
叙事散文 莫怀戚
一、简介作者 检查字词
莫怀戚
莫怀戚,重庆人,中国作家协会会员。
母亲
尊老
莫怀戚
爱幼
我
妻子 背
儿子
背
主题:表达了尊老爱幼、 孝顺第一的家庭伦理思想。
四、美点寻踪 品味语言
“好马配好鞍”,好文章除了有好主题,还须
有好的语言与之配合,才能珠联璧合。请找 出你认为最妙的一个词、最美的一句话,最 精彩的一段文字,读一读,品一品。如生动 的景物描写;贴切的修辞;特殊的句式;含 义深刻的语句;精当的用词……
思考:1.两分钟速读课文,快速抢答(投影
出示): a散步的季节?b散步的地点?c课文中出现了哪几 个人物?d在散步过程中发生了什么事?结果如何?
抢答
1.散步的时间是 初春
2.散步的地点是 田野 。
。
3.散步的人有 我 、母亲、妻子、儿子
4.散步过程中发生了 分歧 。
。
(用原文中的一个词来回答)
5、结局如何?
同学们,亲情不单靠今天课堂上 片刻的时间来体会,它更需要我们用 一生的光阴来感悟。亲情不单是父母 无条件的付出,它更应该是儿女们无 言的回报。让我们的家永远洋溢着亲 情,让我们的家永远充满爱!
4月的一个早晨,天空飘洒着纷纷扬扬的雪花。 一个中年男子的菜摊车上坐着一个小男孩,孩子用给 菜保温的被子围着,父亲不时用手给儿子掖掖被子。
1.请大家采取寻找、思考、圈点、 勾画、批注的方式进行 2.小组内谈论,再派代表发言
(1)写景的句子
A:第四自然段“这南方初春的田野,大块小块 的新绿随意地铺着,有的浓,有的淡;树上的嫩 芽也密了;田里的冬水也咕咕地起着水泡。” 这段描绘了新绿、嫩芽、冬水,展现了春 天的气息,生命的呼唤,写的诗情画意,读后 使人似乎闻到了乡间田野泥土的芬芳,衬托一 家人散步时祥和、欢乐的情绪。 B:第七自然段“她的眼随着小路望去:那里有金色的 菜花,两行整齐的桑树,尽头一口水波粼粼的水塘。” 这句描写了充满诗情画意的田园风光,点明 了走小路的原因,充分展现了母亲理解孙子愿望 的内心世界,同时渲染了一种和谐美好的气氛。
哺育子女是动物也有的本 能,赡养父母才是人类的文 化之举。 英国 培根
我的感悟:
1 在你的家里,谁的 担子最重?为什么? 2 作为年幼的一代, 你又该怎么做呢?
1、每年过生日的时候,只要爸爸妈妈 在身边,他们是否都为你过了生日? 2、你能准确地说出爸爸妈妈的生日吗?
3、你在爸爸、妈妈生日时,为他们献 上过生日的祝福吗?
(2)传情的句子
A:“母亲被不愿出来的。她老了,身体不好, 走远一点就觉得很累。我说,正因为如此,才应 该多走走。母亲信服的点点头,便去拿外套。” 这几句把母子二人的情态都显现出来了, 母亲的老迈、顺从,儿子的诚恳、孝敬,情态 毕现。“正因为如此”一句,又透露了“我” 的文化修养。 B:“她现在很听我的话,就像我小时候很听她的话一 样。” 比的多妙!从内容上来说,有回环的关系, 把母子关系一下子追溯到几十年前,把母子二人 温顺的性格都表现出来了。
曾在重庆师范学院中文系任教,著有小说
集《诗礼人家》、《大律师现实录》、长
篇小说《经典关系》、《透支时代》等。
请给下列括号里的字注音:
n 散(sà )步 o) 熬( á 一霎( shà )时 水波粼粼(lí n ) 莫怀戚(qī ) 咕咕(gū) i) 很累(lè 分歧(qí )
n fú 拆散(chāi )信服(xì )
真情行动
回到家中,为 了表达你的尊老爱 幼之心,你打算做 一件什么样的事情。
亲爱的同学们: 家,是一个幸福的摇篮,需 要我们用心灵来呵护。 家,更是一副沉沉的担子, 需要我们每个人用责任来担当。 只有这样,我们才能撑起一片 爱的天空,营造一个幸福的家园。
“我”——孝顺、体贴、温和、稳重
母亲——温和慈爱 儿子——聪明伶俐、善于观察 妻子——温柔贤惠 幸福的家庭,离不开每个人的付出。无论写
谁,字里行间表达的都是真挚的情感:母子 情、祖孙情、夫妻情、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媳情……归纳为一 个词就是“相亲相爱”。
4.水到渠成,把握主旨
感知了文章内容,又分析了人物形象, 现在,你能概括文章的中心思想了吗? 文章记叙了一家三代野外散步的 “生活细节”,表现出一家人之间互敬 互爱的真挚感情,体现了中华民族尊老 爱幼的传统美德。
和美
2、听读课文之后我们感受到这是一个和美的
家庭,那么在这次散步过程中也发生了一点 分歧。
你能具体地说说散步的时候 发生了怎样的分歧吗?
母亲要走大路 大路平顺
分歧
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
(1)想一想
“我”为什么会选择走大路?
因为我伴同儿子的时日还长 我要尽可能多的孝顺母亲
“母亲”又为什么改变主意,决定走小路?
一家人在田野里温馨地散步。
整 体 感 知
2.根据抢答的内容,概括这篇 文章记叙了一件什么样的事 情?(用一句话概括)
文章记叙了一家祖孙三 代四口人在南方初春的田野 散步的事情。
三、研读入境
把握主旨
1、听读课文,进入情境
请同学们闭上眼睛,感受课文内 容,从文中的字里行间,你看到了 一个怎样的家庭?
嫩(nèn)芽
讷讷( nè )
词语解释
信服:相信并佩服。 严冬:寒冷的冬天。 分歧:不一致,有差别。 霎时:短时间,一会儿。 各得其所:每一个人或事物都得到合 适的安顿。 时日:时间和日期.
二、初读课文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 注意朗读过程中的感情基调、语速、停顿、 重音。
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
(3)对称的句子
A:请同学们找一找文中对称的句子有哪些?
——有的浓,有的淡。 ——我和母亲走在前面,我的妻子和儿子走在后面。
——前面也是妈妈和儿子,后面也是妈妈和儿子。
——母亲要走大路,大路平顺;我的儿子要走小路, 小路有意思。 ——我的母亲老了,她早已习惯听从她强壮的儿子; 我的儿子还小,他还习惯听从他高大的父亲。 ——我蹲下来,背起了母亲,妻子也蹲下来,背起来 儿子。 ——我的母亲虽然高大,然而很瘦,自然不算重;儿 子虽然很胖,毕竟幼小,自然也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