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

合集下载

词类活用、句式、固定结构(一院中西医班)

词类活用、句式、固定结构(一院中西医班)

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固定结构(一院中西医班)一、实词活用1、名词活用作动词2、名词活用作状语3、形容词活用作动词4、名词、动词、形容词的使动用法5、名词、形容词的意动用法6、动词的为动用法二、句式1、特殊语序:宾语前置,定语后置,主谓倒装。

2、被动句一、词类活用(一)名词活用作动词1、不汗,后三日死。

(2)汗:发汗2、于是为汤下之,果下男形,即愈。

(2)下:使……下;下:产下。

3、翁以母病脾,於醫亦粗習。

(5)病:患病。

4、遂北面再拜以谒。

(5)面:朝向5、蓋得之病後酒且内。

(5)酒:饮酒6、少选,子宫上。

(5)上:上缩7、而孝友之行,实本乎天质。

(5)本:出;发。

8、事母夫人也,时其节宣以忠养之。

(5)时:按时调理9、非其友不友,非其道不道。

(5)友:结交10、世之名公卿多折节下之。

(5)下:下问11、生而知之者上,学则亚之。

(8)亚:次一等。

12、命(于)世奇杰,时时间出焉。

(11)命:闻名。

13、重《经合》而冠《针服》。

(11)冠:在前面加上。

14、别目以冠篇首。

(11)目:拟订篇名。

15、时大唐宝应元年岁次壬寅序。

(11)序:作序。

16、知我罪我,一任当世。

(16)罪:怪罪;责怪。

17、能经天地阴阳之化者,不失四时。

(17)经:效法18、五法俱立,各有所先。

(17)先:先用后用19、若夫法天则地,随应而动。

(17)法、则:取法,效法20、先寒而衣,先热而解。

(19)衣:穿衣。

21、慎简群材,官而任之。

(23)官:委任官职22、先生至,既脉曰(23)脉:切脉23、宁食不鲜羞,衣不裼裘……宁士不鲁邹,客不公候(23)鲜羞:吃鲜美的食物。

裼裘:穿漂亮的皮衣。

鲁邹:做孔子孟子。

公候:当公候24、至有视不暇脉,脉不暇方(23)脉:切脉。

方:开方25、時朱彥修氏客城中,以友生之好,日過視予,飲予藥。

(32)客:客居。

日:每天。

飲:使……饮26、子南晨诣,愠形於色。

(32)形:表现(二)名词活用作状语1、便断肠煎洗,缝腹膏摩。

赤壁赋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赤壁赋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赤壁赋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赤壁赋词类活用和特殊句式
一、词类活用
1. 代词活用
(1)吾辈:此代词用来指人,包含了“我、我们”的意思,用于表达身为炎黄子孙的自豪感和战斗的信念。

例句:吾辈国士,不为五斗米折腰。

(2)尔等:此代词专用于指称对手,具有蔑视和轻蔑的情感色彩。

例句:尔等敌军,虽勇猛,难挡吾军威。

2. 动词活用
(1)戍卒:此动词用于表达守卫和抵御的意思。

例句:戍卒千人,所守城池,巨石为之摧。

(2)驱驰:此动词用于表达军队骑兵冲锋的意思。

例句:驱驰千里,再战江东。

二、特殊句式
1. 比兴句
(1)晴明霁,实相宜,树木丛生,百草丰茂。

此类比句表达了客观事物的真实和自然,具有一定的审美效果。

(2)昆仑之巅,峻岭千重;然而登高望远,世界无限。

此类比句通过对自然风光的描述,表达了人类的壮志和开阔的眼界,寓意深远。

2. 表语倒装
(1)土崩瓦解,山崩地裂。

通过将宾语移到主语前面来表达倒装语序,增强语言的感染力和震撼力。

(2)安能摧眉折腰事权贵,使我不得开心颜?通过将谓语移到主语前面来表达倒装语序,强调了发话人对权贵的蔑视和拒绝,表达了普通
百姓对权贵的不屈和抵抗。

文言文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

文言文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

5、身死人手,为天下笑者 被动句
6、虽有槁暴,不复挺者,輮使之然也 判断句
7、投以骨。 省略句
9、不拘于时。被动句
(屠夫)投(之)以骨
判断句 8、师者,所以传道授业解惑者也。
10、东阿者,汝之东阿也。 判断句
复习文言文特殊句式
1、判断句 翻译要点:要翻译出“XX是什么”。“XX不是什么。
2、省略句 翻译要点:要补充出省略的成分。 3、被动句 翻译要点:要翻译出“被XX”。 4、倒装句
例:六国破灭,非兵不利,战不善,弊在赂秦 城非不高也,池非不深也,兵革非不坚利也……
5、直接判断(无标志判断句) 名+名
例: 刘豫州王室之胄。
小结:
1、 1、用“者”或“也”表判断
2、用“为”或“是”表判断
判 3、用“乃”“则”“即”“皆”等表判断。 断 句 4、用否定副词“非”、“莫”、“无”等表示否定
则又何羡乎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2.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一是宾语必须是代词;二是必 须是否定句,由“不”、“未”、“毋”、“莫”等否定 词表示。在这种情况下,代词宾语要放在动词之前和否定 词之后。 格式:主+否定词+宾(余、吾、尔、自、之、是)+动
例:然而不王者,未之有(《寡人至于国也》)

①籍吏民,封府库 ②火尚足以明也 ③屠大窘,恐前后受其敌 ④渔人甚异之。 ⑤沛公欲王关中 ⑥有泉侧出 ⑦范增数目项王。 ⑧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绝江河 ⑨项伯杀人,臣活之。 ⑩外连横而斗诸侯 ⒒好游者不能穷也。 12、而其见愈奇。 13、乃我困汝。 14、头发上指。 15、吾得兄事之。 16、手巾掩口啼
马上练一练(请你指出活用的类型)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

高考文言文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

文言文特殊句式和词类活用一、特殊句式宾语前置句——判定形式,调整提前宾语到动词后现代文中宾语一般处于谓语之后用来回答是“谁”或是“什么”的;而在古代汉语中,却往往出现宾语放置在动词谓语之前的情况,这种现象就叫宾语前置。

其常见的类型有三种:1.否定句中的代词宾语前置:不患人之不己知,患不知人也。

吾未见力不足者,盖有之矣,吾未之见也。

莫我知也夫!吾有老父,身死,莫之养也。

2.疑问句中疑问代词宾语前置:动词宾语的前置大王来何操?沛公安在?吾谁欺?欺天乎?介词宾语一般也前置微斯人,吾谁与归?君奚为不见孟轲也?国胡以馈之?3.通过“之”、“是”提前宾语:前世不同教,何古之法(效法哪一个古代)?君亡之不恤,而群臣是忧(君王不忧虑自己流亡在外,却为我们这些臣子担心)。

率师以来,惟敌是求(只寻找敌人)。

[应用体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孔子见齐景公,景公致廪丘以为养。

孔子辞不受,入谓弟子曰:“吾闻君子当功以受禄。

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

”令弟子趣驾,辞而行。

孔子布衣也,官在鲁司寇。

万乘难与比行,三王之佐不显焉,取舍不苟也夫!(节选自《吕氏春秋·高义》) 今说景公,景公未之行而赐之廪丘,其不知丘亦甚矣。

译文:今天我游说景公,景公并没有采纳我的建议,却赐给我廪丘邑,他太不了解我了。

定语后置句——察看标志词,译成定语修饰中心词定语后置句是指为了强调和突出定语所表现的内容,把定语放到了中心词之后的一种特殊的文言句式。

定语后置句的形式主要有两种:带长铗之陆离兮,冠切云之崔嵬。

处江湖之远,则忧其民。

亲昆弟在真定者,已遣人存问。

命子封帅车二百乘以伐京。

孟尝君予车五十乘,金五百斤。

[应用体验]阅读下面的文言文,翻译画线的句子。

欧阳公讳晔,字日华。

自为布衣,非其义,不辄受人之遗。

少而所与亲旧,后或甚贵,终身不造其门。

初为随州推官,治狱之难决者三十六。

大洪山奇峰寺聚僧数百人,转运使疑其积物多而僧为奸利,命公往籍之。

文言文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

文言文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
5.中心语 + 而 + 定语 + 者
缙绅而能不易其至者,四海之大,有几人欤
能够不改变自己志向的官员,这么大的天下,有多少个呢
翻译要点:要把定语放回中心词的前面
三 宾语前置
1.疑问句中,代词谁何奚、安曷胡恶焉等做宾语时往往放 在动词前面,
格式:主 + 宾 疑问代词 + 动
例:固一世之雄也,而今安在哉 赤壁赋〈苏轼〉 则又何羡乎 彼且奚适也 逍遥游〈庄子〉
以膏泽斯民, 使……得到好处
四、形容词、名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名词活用作有认为以为意义的动词,表示 主语 认为 宾 语 怎样或 主语 把 宾语 当作什么,
1.形容词用作意动, 形容词不能直接修饰后面的名词
如:孔子登东山而小鲁,登泰山而小天下, 认为……小
2.名词的意动
如:稍稍宾客其父 把……当作客人
▪ 13、乃我困汝, 困:使……处于困境,使动用法
▪ 14、头发上指, 上:向上,名词活用为状语
▪ 15、吾得兄事之, 兄:像兄弟一样,名词活用为状语
▪ 16、手巾掩口啼 巾: 用手巾 ,名词活用为状语,
文言文特殊句式归纳
特殊句式 今天的句子,一般是主+状+谓+宾 古代的句子,主语可在谓语后,宾语可在谓 语前,状语可在谓语后,定语可在主语宾语 后,相对今天而言,其语序十分特殊,所以 称为特殊句式,
现代汉语最常用的词性活用为特定环境临时的词性
一、名词、形容词、动词、数词之间的词性转换
1.名词活用为动词:如:乳二世
沛公军霸上,
喂奶 驻军
2.动词活用为名词: 如:燕赵之收藏, 收藏的珠宝
3、形容词活用为动词:
卒使上大夫短屈原于顷襄王,

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复习(可用)

词类活用、特殊句式复习(可用)

词类活⽤、特殊句式复习(可⽤)词类活⽤、特殊句式复习词类活⽤4、动词、形容词活⽤为名词规律规律:在句⼦中,具有明显的表⽰⼈与事物的意义。

它⼀般处在句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译法:⼀般要补出中⼼词(名词),⽽以形容词作定语。

例句:A、形容词①宾语位置例:与苍梧太守吴巨有旧.,欲往投之。

旧交情兼百花之长.⽽各去其短.。

长处、短处②主语位置是故圣.益圣,愚.益愚。

圣⼈、愚⼈乃弃其步兵,与其轻锐..倍⽇并⾏逐之。

轻装精锐的部队B、动词(宾语位置)未尝有坚明约束..者。

盟约5、使动⽤法概念:指谓语动词具有“使宾语怎么样”的意思。

古汉语中,动、形、名都可能带宾语活⽤为使动。

例⼦:项伯杀⼈,⾂活.之。

①动词的使动⽤法例:卒廷见相如,毕礼⽽归.之。

让…回去(特殊)今以钟磬置⽔中,虽⼤风浪不能鸣.(之)也。

让…发出声⾳②形容词、名词的使动例:春风⼜绿.江南岸。

让…变绿先⽣之恩,⽣.死⽽⾁.⾻也。

让…活,让…长⾁6、意动⽤法(动、形、名)①主观上认为宾语如何如何例:且庸⼈尚羞.之。

(动词,以…为羞)成以其⼩,劣.之。

(形容词,认为…不好)②把…当作…例:吾从⽽师.之。

(名词,把…当作⽼师)⼩结:词类活⽤现象,概括地说,有这样⼏种情况:(⼀)、名词(⼆)、形容词(三)、动词1、名作动 1、形作名 1、动作名2、意动 2、形作动 2、意动3、使动 3、使动 3、使动4、为动 4、意动5、名作状特殊句式⼀、判断句(⽩话⽂中⽤动词“是”联系判断句中两部分:主语和宾语)1、⽤助词“者”和“也”配合,表⽰判断。

“者”表⽰主语后的提⽰和停顿,“也”结尾表⽰判断语⽓。

①廉颇者.,赵之良将也.。

“…者,…也”②栗者.,民之所种。

“…者,…”③夫战,勇⽓也.。

“…,…也”和⽒璧,天下所共传宝也.。

④沛公之参乘樊哙者也..。

“…,…者也”2、在主谓之间,⽤“即、乃、则、皆、本、诚、亦、素”等副词表⽰肯定判断,兼加强语⽓。

①梁⽗即.楚将项燕。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

①亲贤臣,远小人 ②素善留侯张良
(3)形容词使动用法
①臣请完璧归赵 ②会盟而谋弱秦 ③君子正其衣冠 ④春风又绿江南岸
(4)形容词意动 ①孔子登东山而小鲁
②吾妻之美我者,私我也
③其家甚智其子,而疑邻人之父
4、数词的活用
①数词活用为动词
◎六王毕,四海一
◎以其无礼于晋,而贰于楚也
②数词活用为形容词
◎用心一也
②能愿动词+名词 ◎沛公欲王关中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而觉江河
③名词带宾语 ◎沛公军霸上 ④所+名词 ◎寻向所志,遂迷 ◎昔先皇僧保所货西洋珠于侍臣
⑤副词+名词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江水又东⑥名词作谓语 ◎ຫໍສະໝຸດ 师焉 ◎如平地三月花者,深山中则四月花
⑦名词+者
◎后世之谬其传而莫能名者
⑧名词+之 ◎以故其后名之曰“褒禅” ◎吾得兄事之 ⑨同一名词迭用,其中一个常用作动词 ◎使使往来秦国 ⑩方位名词用在句末常做动词用 ◎秦师遂东
文言文复习
常见虚词 词类活用 特殊句式
词类活用
1、动词活用 2、名词活用
3、形容词活用
3、数词活用
词类活用
词类活用与一词多用的区别: 前者是依靠语法功能临时活用,离开这一特定语 言环境,活用就不复存在;后者指这个词本身经 常有多种含义,甚至分属几种词类。 1、动词的活用 (1)动词 → 名词:充当主语或宾语,代替跟动词有 关的人或事 例:①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②盖其又深,则其至又加少矣
(4)名词的使动用法 徐孺下陈蕃之榻
3、形容词活用
(1)形容词活用作名词
形容词应该做谓语、定语,如果做主语、宾语, 常活用作名词

文言文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文言文词类活用特殊句式

一、通假字:强通“僵”,僵硬的意思。

女通“汝”,你。

是知也通“智”,聪明、智慧。

日扳仲永:通“攀”,牵,引。

不同“否”。

裁同“才”。

策勋十二转“策”通“册”出门看火伴“火”通“伙”对镜帖花黄“帖”通“贴”为博士邪“邪”通“耶”满坐寂然:“坐”通“座”,座位。

“知”通“智”,孰为汝多知乎?“止”通“只”,只有,止有剩骨。

三、词类活用:父异焉:对……感到诧异,形容词的意动用法邑人奇之:对……(感到)奇怪,形容词的意动用法宾客其父:以宾客之礼相待,名词的意动用法父利其然:认为……有利可图,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愿为市鞍马:买,名词作动词用其一犬坐于前(犬,名词作状语,像狗一样);一屠晚归(屠,动词作名词,指屠户,一个屠户傍晚回家。

)一狼洞其中(洞,名词作动词,“打洞”的意思。

另一只狼正在那里打洞。

)恐前后受其敌(敌,名词做动词,攻击,胁迫的意思)意将隧入以攻其后也(隧,名词作动词状语,“钻洞”的意思,企图打穿柴草堆钻过去…)四、一词多义:忽啼求之:代词,指书具并自为其名:代词,自己的并自为其名:题上借旁近与之:代词,指仲永其诗以养父母收族为意:代词,仲永的卒之为众人:成为邑人奇之:代词,指这件事其文理皆有可观者:代词,代诗的或以钱币乞之:代词,指仲永的诗其受之天也:代词,代他的贤于材人远矣:比则其受于人者不至也:被大兄何见事之晚乎:认清:见往事耳:了解自以为大有所益:认为蒙辞以军中多务:用六、特殊句式京中有善口技者(善,形容词作动词,擅长;京城中有个擅长口技艺术的人。

)不能名其一处(名,名词作动词,说出;不能够说出其中的一个地方。

)1.会宾客大宴。

(应为“会大宴宾客”,宾语前置。

)正碰上由家人大摆宴席请客。

2.凡所应有,无所不有:应有尽有。

文中形容声音之杂。

3.于是宾客无不变色离席,奋袖出臂,两股战战,几欲先走:在这时候,客人们没有一个不惊慌变色离开座位,个个捋起袖子,露出胳膊,两条腿直发抖,几乎都想抢先逃走。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名词活用为状语 ⑴、表示动作行为的特征、状态。 廊腰缦回 蜂房水涡 寄蜉蝣于天地 ⑵、表示动作行为所用的工具。 箕畚运于渤海之尾 吾妻死之年所手植也 意洞手书 ⑶、表示动作行为的态度、方式。 辇来于秦 不可数计 ⑷、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地点。 骊山北构而西折 水击三千里 前辟四窗 ⑸、表示动作行为发生的时间。 良庖岁更刀 ⑹、表示动作行为的趋向。 西望夏口,东望武昌 雨泽下注 使不上漏 东犬西吠 ⑺、表示情况逐渐地发生变化。 独夫之心,日益骄固
⑴渭流涨腻 ⑵齐楚之精英 ⑶老吾老以及人之老,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⑷鲲之大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就是当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 所代表的人或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 性质或状态。
⑴春风又绿江南岸 ⑵故天将降大任于是人也,必先苦其心志,劳 其筋骨,饿其体肤,空乏其身。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形容词的意动用法:是主语在主观上认为宾语 所代表的人或事物具有这个形容词所表示的性 质和状态。
常见定语后置句的几种格式:
1、中心词+定语+者
例:客有吹洞箫者
2、中心词+之+定语+者
例:天下人之不当死而死与不愿离而离

3、中心词+之+定语
例:凌万顷之茫然
常见宾语前置句的几种形式
• 1、否定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 否定句(包括“不、弗、未、非、否、毋、无、莫”)中代 词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前。
• 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
未云何龙,不霁何虹 四海一 可怜焦土 三餐而反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⑴名词后面带宾语,名词活用为动词 。 汝幸而偶我 ⑵方位名词常用作动词,有的前面有连词“而”或副词, 有的前面既没有连词“而”也没有副词。 而后乃今将图南 下江陵,顺流而东也 我腾跃而上 ⑶前面有能愿动词或副词,名词活用为动词 。 假舟楫者,非能水也。 今王与百姓同乐,则王矣。 ⑷同一名词迭用,或两个名词连用,这两个名词既不是叠 字,又不是联合、偏正、复指关系,那么,其中一个名词 常用作动词 。 鼎铛玉石,金块珠砾 垣墙周庭
例如:
⑴渔人甚异之。(《桃花源记》) ⑵邑人奇之,稍稍宾客其父。(《伤仲永》)
词类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二、动词的活用 三、形容词的活用
常见的文言特殊句式
1、判断句 2、状语后置句 3、定语后置句 4、宾语前置句 5、被动句
常见判断句的几种形式
1、……者,……也∕……者,……∕……也 ⑴项脊轩,旧南阁子也。 ⑵灭六国者,六国也,非秦也。 ⑶齐谐者,志怪者也。(“者也”连用,表加强 肯定语气)
⑴舞幽壑之潜蛟,泣孤舟之嫠妇 ⑵灭六国者,六国也 ⑶天灾可以死 ⑷而征一国者
三、形容词的活用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2、形容词的使动用法 3、形容词的意动用法
1、形容词活用为名词 把表示某种性状的形容词按动词的语法规则使 用,并表示与该性状相关的行为变化,这就是 形容词活用为动词。形容词活用为名词时,一 般处在句子中主语或宾语的位置,翻译时一般 要补出中心词(名词),而以形容词作定语。
• 唯利是图、唯命是从
常见被动句的几种形式
1、谓语+于…… 例:此非孟德之困于周郎者乎 2、见+谓语/见+谓语+于 例:众人皆醉而我独醒,是以见放 3、受+谓语/受+谓语+于 例:吾不能举全吴之地,十万之众,受制于人 4、为+动词 例:为天下笑 5、为……所……/……为所…… 例:若属皆且为所虏 6、无任何标志被动句 例:戍卒叫,函谷举∕轩凡四遭火,得不焚
第四单元
词类活用及特殊句式小结
词类活用——
在古汉语中,某些词在特定的语言环境 中可以灵活运用,临时改变它的基本功 能,在句中充当其它类词。词的这种临 时的灵活运用,就叫做词类活用。
常见的词类活用现象
一、名词的活用 二、动词的活用 三、形容词的活用
一、名词的活用
1、名词活用为一般动词 2、名词活用为状语 3、名词的意动用法 4、名词的使动用法
2、“者”、“也”都省略,单以名词或名词性短语作 谓语来表示判断,也是文言文中判断句的一种形式。 ⑴是吾不是处
3、用“乃”、“是”、“为”、“则” 等词表 判断。 ⑴吾亦望其言是实
常见状语后置句(介词结构后置句):
它相当于现代汉语的状语,翻译时应放在谓语前。
⑴况吾与子渔樵于江渚之上 ⑵使负栋之柱,多于南亩之农夫 ⑶ 室西连于中闺
1、族秦者,秦也。
二、动词的活用
1、动词活用为名词 2、动词的使动用法
1、动词活用为名词 指动词在句子中,具有明显的表示人
与事物的意义。这时动词一般处在句子的 主语或宾语的位置。
⑴燕赵之收藏,韩魏之经营。
⑵歌台暖响,春光融融。
2、动词的使动用法
是指主语所代表的人或物不施行谓语动词所表 示的行为动作,而是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人或 物发出这个动作。动词的使动用法主要集中在 不及物动词上。
• 2、疑问句中代词宾语前置
• 疑问句中,疑问代词(何、谁、孰、恶、安、焉、胡、奚、 曷)作宾语,宾语置于动词谓语前。
• 之二虫又何知?
而又何羡乎?
• 彼且奚适也? 彼且恶乎待也哉!
• 而今安在哉?
• 3、用“之”或“是”把宾语提前取动词前,以突出强调宾 语。这时的“之”只是宾语前置的标志,没有什么实句中的动词和宾语的关系, 需要用“认为(或以为)宾语怎么样” 的语言形式去理解或翻译的。名词的意 动用法是主语把宾语所代表的人或物看 作这个用作意动的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1、后人哀之而不鉴之
4、名词的使动用法 所谓使动用法,其动词和宾语的关系, 需要用“使宾语怎么样”的语言形式去 理解和翻译。名词的使动用法就是当名 词活用为动词后,主语使宾语所代表的 人或物成为这个名词所代表的人或物。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