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尔滨工业大学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合集下载

土木类国家教学名师

土木类国家教学名师
北京工业职业技术学院
张亚英,王强,甄进平,韩宇峰,赵春荣
111
国家“十五”规划教材《水工建筑物》(教材)
天津大学,大连理工大学,西安理工大学
林继镛,张社荣,林皋,练继建,苗隆德,彭新民,杨敏,迟世春
240
开放•交叉•融合—以设计创新为核心的建筑学专业本科教学新体系
东南大学
王建国,钱强,龚恺,韩冬青,陈薇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名单(2014年):
一等奖:
序号
成果名称
完成单位
完成人
24
20年磨一剑——与国际实质等效的中国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制度的创立与实践
同济大学、高等教育土木工程专业评估委员会、东南大学、苏州科技学院、南京工业大学、哈尔滨工业大学
李国强、沈祖炎、赵琦、邱洪兴、何若全、陈以一、孙伟民、何志方、何敏娟、赵宪忠、邹超英
哈尔滨工业大学
梅洪元、孙澄、周立军、邵郁、徐洪澎、李玲玲、邢凯、陆诗亮、史立刚
186
建筑学科创新型人才培养教育体系的探索与实践
华南理工大学
孙一民、肖毅强、冯江、庄少庞、苏平
214
面向转型期我国城乡建设需求的城乡规划专业人才培养体系改革与实践
西安建筑科技大学
刘克成、陈晓键、段德罡、周庆华、李昊、任云英、惠劼、白宁、王侠、李小龙
大土木类(土木、建筑、水利)的国家教学名师名单(学校排名前30位的高校查询):
姓名
单位
获得年份
袁驷
清华大学土木工程系
2003
王其亨
天津大学建筑系
2003
洪嘉振
上海交通大学船舶海洋与建筑工程学院
2003
赵振兴
河海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2003
易思蓉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 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

哈尔滨工业大学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整改方案2006年12月3日至8日,以中国科学院院士杨叔子教授为组长、重庆大学校长李晓红教授为副组长的教育部普通高等学校本科教学工作水平评估专家组对学校进行了实地考察评估,对学校的办学成绩给予了高度评价,对学校存在的问题进行了认真分析,并提出了建设性的意见。

学校高度重视评建整改工作,评估结束后,根据专家组的意见和建议,立即制定整改方案,落实整改计划,巩固评建成果。

一、专家组对哈工大实地考察的反馈意见(根据考察意见反馈大会录音整理)(一)总体情况哈尔滨工业大学是一所隶属于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由国防科学技术工业委员会、教育部和黑龙江省人民政府共建的国家“211”工程和“985工程”重点建设的大学。

学校创建于1920年。

经过86年的建设,现已成为理工为主,理、工、管、文相结合的多科性大学。

学校认真贯彻落实党的教育方针,秉承“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优良办学传统,实施国际化发展战略,依托雄厚的科学研究实力,大力推进素质教育,构建创新人才培养体系,坚持精英教育,全面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国家培养了大批的具有高度责任感、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

学校在人才培养、科学研究和服务社会等方面取得了显著的成就,为国家社会经济和国防建设事业的发展,为科学技术的进步,为中国高等教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重大的贡献。

学校紧紧抓住教学评估这一历史机遇,严格按照“以评促建,以评促改,以评促管,评建结合,重在建设”的指导方针,进一步明确办学思想,理清发展思路,加大教学投入,加快学校建设,深化教育教学改革,凝练办学特色,使学校的整体办学水平上了一个新的台阶。

目前,学校呈现出朝气蓬勃、生机盎然的良好发展态势,朝着建设世界一流大学的目标不断迈进。

(二)主要成绩1.办学指导思想明确,定位准确;发展规划科学合理,实施有效。

学校从实际出发,明确提出了具有哈工大特色的办学指导思想,即认真贯彻党的教育方针,全面落实科学发展观;以人才培养为根本,以队伍建设为核心,以学科建设为龙头,以体制与机制创新为动力,以党建和思想政治工作为保障,牢固确立教学工作的中心地位;为国家发展建设输送杰出人才,为科技创新贡献高质量成果,为社会文明与进步做出积极贡献。

战德臣-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实践

战德臣-混合式教学改革的理念与实践

学习效果 提升难
如何从仅关注“教” 转为既关注“教” 又关注“学”?
实体课堂 互动化
Gap 1
分层次教 如何因材施教,满足
学实施难
不同学生需求? 如何提高教师水平?
MOOC+SPOCs+翻转课堂
网络课堂 差异化
课程创新 如何实现课程创新?
实现难
如何实现创新课程的 有效传播?
内容讲授 可视化
MOOC+SPOCs
了解/理解/掌 握…(知识)
思维目标 素质目标 Extension
建立/具有/… (思维)
不断训练,不断理解,才 能找出本质,才能创新
浮想联翩,由此 及彼,才能发现
“看山还是山,看水还是水” “众里寻她千,蓦然回首, 那人却在灯火阑珊处”
“看山不是山,看水不是水” 贯通,看得远, “衣带渐宽终不悔,为伊销得人憔悴” 才能认识准确
28
教学内容设计【示例】:一门课的教学设计和每一堂课的教学设计
一门课的内容组织: 知识脉络化、内容可视化
一堂课的内容组织: 知识脉络化、内容可视化
混合式教学改革:教学设计
29
教学方法设计【示例】:对比联想式讲授“什么是计算思维”
学而 有趣
学而 有思
学而 有索
趣味故事思维挖掘价值再现对比联想计算与专业融合
小 班
秀成果 (60分钟; 10分钟/组)
亮功夫
MOOC学习成果展示
找金子
研 讨
MOOC学习效果展示
( 不
矛碰盾
超 (15分钟)
课下准备问题 课上研讨回答
30
人 )
解疑惑
(25分钟)
教师点评与答疑
随机分组-随机主讲人-生生互评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结果及有关事宜的通知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结果及有关事宜的通知

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结果及有关事宜的通知文章属性•【制定机关】国家教育委员会(已更名)•【公布日期】1990.04.10•【文号】•【施行日期】1990.04.10•【效力等级】部门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教育综合规定,科技奖励正文国家教委办公厅关于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结果及有关事宜的通知(1990年4月10日)由国家教委举办的全国首届教育科学优秀成果评选活动现已结束。

评选活动坚持以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为指导,坚持四项基本原则。

评选委员会根据认真遴选、宁缺勿滥的原则,评选出的优秀成果都具有一定的学术价值和应用价值,并有一定的创造性,体现了目前我国教育科学研究的较高水平。

这次评选活动共收到各地、各部门推荐的符合参评资格的成果347项。

申报成果的单位有28个省、自治区、直辖市,13个计划单列市,36个国务院有关部、委、办、局及总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教育系统,中华职业教育社、中国职工教育研究会、中国职业技术培训学会、中国职业技术教育研究会(筹),中国高等教育学会和中国教育学会所属的32个专业研究会,40多所高等院校以及国家教委部分司局和直属单位。

本届评选活动为两级评审,由各学科评审组对全部参评成果进行初审,并向评选委员会提出评审意见和授奖建议;评选委员会经过审议,以无记名投票的方式通过获奖成果名单。

成果按著作、论文、报告分类,设一等奖和二等奖。

本届评选活动共评出优秀成果157项,其中一等奖57项(著作24项,论文15项,报告等18项),二等奖100项(著作32项,论文54项,报告等14项)。

获奖成果目录附后。

为鼓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和社会各界人士从事教育科学研究的积极性,促进教育科学研究成果在教育建设和改革中发挥更大的作用,本次评奖由国家教委统一颁发证书,并由国家教委及国务院各部、委、办、局及总公司、中国人民解放军总参谋部、军事教育学会对本系统的获奖成果颁发奖金(一等奖:著作、报告发给奖金2000元,论文发给奖金1000元;二等奖:著作、报告发给奖金1000元,论文发给奖金500元),以资表彰和奖励。

关于“机械四小龙”,你知道多少?

关于“机械四小龙”,你知道多少?

·学府巡礼·湖南大学2021年的理科类(物理学科类)录取分数一般在各省一本线上100分以上,如其2021年在河南省的理科最低录取分为633分,超一本线115分。

(其余省份的录取分数线可上院校官网查询,下同)吉林大学位于吉林省长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985”重点大学。

学校共开设了137个专业,拥有35个国家重点学科、26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吉林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部分)序号一级学科名称评选结果1马克思主义理论A2化学A3哲学A-4法学A-5政治学A-6考古学A-7数学A-8物理学A-9机械工程A-合肥工业大学位于安徽省合肥市,是教育部直属的“211”重点大学。

学校共开设了78个专业,拥有6个国家重点学科、13个国家级特色专业。

合肥工业大学第四轮学科评估结果(部分)序号一级学科名称评选结果1管理科学与工程A2马克思主义理论B+3机械工程B+4仪器科学与技术B+5计算机科学与技术B+6工商管理B+合肥工业大学2021年的理科类录取分数一般在各省一本线上80分以上,如其2021年在河南省的理科最低录取分为606分,超一本线88分。

/ 燕山大学 /燕山大学坐落于河北省秦皇岛市,是河北省人民政府、教育部、工业和信息化部、国家国防科技工业局共建的全国重点大学,是河北省重点支持的国家一流大学和世界一流学科建设高校。

合肥大学城的中心位置。

宣城校区是合肥工业大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坐落在有“中国文房四宝之乡”之称的宣城市,是学校发展新的增长极。

在汽车行业业内,有一句描述合肥工业大学的谚语——“三分天下,合工大独占其一”业中有三分之一的中层及以上领导是从合肥工业大学毕业的,如江淮汽车原董事长左延安和安进、奇瑞汽车董事长尹同跃、北汽原总裁李峰和东风汽车多位掌门人等。

·广告·建设一流学科建设高校,现有经济学、法学、教育学、文学、历史学、理学、工学、农学、医学、管理学、艺术学等11大学科门类,90个本科专业(具备招生资格专业92个),8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26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20种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类型,4个博士后流动站,2个博士后科研工作站。

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2001—2011年度光荣榜

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2001—2011年度光荣榜

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2001—2011年度光荣榜佚名【期刊名称】《计算机教育》【年(卷),期】2012(000)013【总页数】6页(P105-110)【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TP(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杰出贡献奖张尧学院士国务院学位办公室主任杨芙清院士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理事长孙家广院士清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何积丰院士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周兴铭院士同济大学软件学院院长陈国良院士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院长吴忠福教授原重庆大学校长示范性软件学院验收专家组组长(二)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成就奖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苏渭珍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学院侯义斌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卢苇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丁刚毅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宋茂强东北大学软件学院朱志良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沈宏书东南大学软件学院吴介一复旦大学软件学院臧斌宇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陈传波南京大学软件学院黄细良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蒋建伟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曾一昕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武波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曾明西北工业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吴祖明厦门大学软件学院董槐林中南大学软件学院陈志刚注:按学校首字母排序(三)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建设贡献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孙伟重庆大学软件学院文俊浩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吴跃国防科技大学软件学院王志英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徐晓飞湖南大学软件学院林亚平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朱惠彪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左保河吉林大学软件学院周春光南开大学软件学院张波清华大学软件学院王建民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孟祥旭四川大学软件学院洪玫天津大学软件学院张钢同济大学软件学院张娣云南大学软件学院王世普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周学海浙江大学软件学院干红华中山大学软件学院朝红阳注:按学校首字母排序(四)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教学成果奖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主要完成人:杨芙清等(第五届)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主要完成人:卢苇等(第六届)国家级教学成果二等奖:重庆大学软件学院主要完成人:杨丹等(第五届)东北大学软件学院主要完成人:朱志良等(第五届)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主要完成人:吴跃等(第五届)南京大学软件学院主要完成人:骆斌等(第五届)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学院主要完成人:侯义斌等(第六届)南京大学软件学院主要完成人:骆斌等(第六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主要完成人:武波等(第六届)西北工业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主要完成人:周兴社等(第六届)(五)“十一五”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质量工程”建设项目优秀奖建设项目:国家级特色专业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教学团队双语教学示范课程人才培养模式创新试验区获批五个建设项目: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获批四个建设项目:北京工业大学软件学院东北大学软件学院东南大学软件学院湖南大学软件学院同济大学软件学院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浙江大学软件学院获批三个建设项目:北京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重庆大学软件学院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复旦大学软件学院吉林大学软件学院清华大学软件学院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西北工业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六)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人才培养贡献奖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国防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华东师范大学软件学院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华中科技大学软件学院南开大学软件学院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山东大学软件学院四川大学软件学院天津大学软件学院厦门大学软件学院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中山大学软件学院中南大学软件学院(七)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十佳合作企业国际商业机器(中国)有限公司中软国际有限公司东软集团股份有限公司微软亚洲研究院华为技术有限公司深圳易思博信息技术有限公司英特尔亚太研发有限公司甲骨文(中国)软件系统有限公司安博职业教育集团花旗软件技术服务(上海)有限公司(八)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十佳专职教师云南大学软件学院李彤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张红延中南大学软件学院胡志刚复旦大学软件学院赵一鸣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闵华清南京大学软件学院赵志宏同济大学软件学院张晨曦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朱利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林金龙(九)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十佳兼职教师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凌棕(IBM Almaden 研究中心资深科学家)复旦大学软件学院Henry B Mcloughlin(爱尔兰都柏林大学高级讲师)北京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童缙(IBM大学部高级顾问)厦门大学软件学院欧阳钟辉(泉州师范学院陈守仁工商信息学院院长)湖南大学软件学院凌小宁(X-概念创业基金首席执行官)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谢新华(中科院计算所培训中心副校长)浙江大学软件学院杭诚方(美籍专家)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新井少英(日本法政大学教授)北京邮电大学软件学院吴国仕(信产部SOA标准专家组成员)东北大学软件学院李哲洙(东软集团电信事业部网管产品与系统部部长)(十)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十佳本科生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邢司墨(2004届)同济大学软件学院何宗键(2004届)华南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刘海浪(2009届)山东大学软件学院李鹏(2005届)吉林大学软件学院陈李江(2006届)浙江大学软件学院曾凯(2009届)西北工业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左飞(2008届)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王士博(2009届)大连理工大学软件学院尉冬冬(2008届)武汉大学国际软件学院李彦夫(2005届)(十一)国家示范性软件学院十佳研究生北京航空航天大学软件学院林军(2005届)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马泽峰(2007届)北京交通大学软件学院刘开(2007届)浙江大学软件学院赵晓亮(2010届)南京大学软件学院吴玥颢(2006届)清华大学软件学院李永年(2007届)复旦大学软件学院毛燕东(2009届)国防科技大学软件学院朱红雷(2010届)哈尔滨工业大学软件学院雷勇(2004届)云南大学软件学院陈洪武(2005届)表续单位国家级教学成果国家级精品课程国家级双语教学示范课程国家级优秀教学团队国家级特色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验区本科生平均就业率/%研究生平均就业率/%南京大学软件学院二等奖23113198.9 999.59南开大学软件学院195.4 6100清华大学软件学院261100100山东大学软件学院298.8 6100四川大学软件学院94.1 5100上海交通大学软件学院3298.7 6100天津大学软件学院4198.1 2同济大学软件学院113198.4 3100武汉大学软件学院294.5 390.01西北工业大学软件与微电子学院二等奖124197.5 699.33西安交通大学软件学院100100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软件学院二等奖112199.1 999.38厦门大学软件学院197.2 099.37云南大学软件学院111199.2 9100湖南大学软件学院21100100中国科学技术大学软件学院2100100浙江大学软件学院323199.0 799.4 6中山大学软件学院1190.8 196.1 5。

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统计排序

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统计排序
1
92株Biblioteka 工学院192湖南农业大学
1
92
湖南文理学院
1
92
邵阳学院
1
92
长沙民政职业技术学院
1
92
暨南大学
1
92
汕头大学
1
92
深圳大学
1
92
广州大学
1
92
广州中医药大学
1
92
广东外语外贸大学
1
92
广东民航职业技术学院
1
92
顺德职业技术学院
1
92
番禺职业技术学院
1
92
广西大学
1
92
桂林电子工业学院
1
92
2005年高等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二等奖统计排序
排序
获奖学校
获奖数
1
北京大学
18
2
清华大学
14
3
浙江大学
13
4
南京大学
11
5
中国人民大学
9
5
北京师范大学
9
5
上海交通大学
9
5
西安交通大学
9
9
复旦大学
8
9
四川大学
8
11
北京交通大学
7
11
东南大学
7
11
厦门大学
7
11
中南大学
7
11
西北工业大学
7
16
北京航天航空大学
1
92
河海大学
1
92
南京工程学院
1
92
南京林业大学
1
92
南京中医药大学

大鹏展翅云飞扬——哈工大研究生教育30年纪实

大鹏展翅云飞扬——哈工大研究生教育30年纪实

大鹏展翅云飞扬——哈工大研究生教育30年纪实哈工大报讯(刘忠奎/文冯健兰锐李贵才/图)30年栉风沐雨,拼搏进取;30年开拓创新,力争上游。

我校在研究生教育上发扬传统,注重质量,锐意改革,走出了一条具有哈工大特色的研究生教育之路,为国家和社会培养了大量高水平创新人才。

如今,我校研究生教育蓬勃发展,向着培养国际一流创新人才的宏伟目标阔步前行。

高起高放勇立潮头我校是我国最早开展研究生教育的高校之一。

1931年,我校开始招收研究生。

1949年,学校在苏联专家指导下开始设立研究生班,在全国招收研究生,为各高校培养师资和出国预备人员。

从1949年到1955年,学校共开办7期研究生班,累计培养1228名研究生;1953年我校开始师资培养工作,1953年~1954年共有143名进修教师到校学习。

1951年~1960年,哈工大先后聘请了74位苏联专家和3位捷克专家来校工作,建立了由苏联专家直接培养的3年制师资研究生培养制度,培养了一大批研究生和青年教师。

1952年,教育部批准哈工大试行两年制研究生部的教育制度。

1960年后按照教育部的部署,我校还曾试点招收过部分研究生……早期的研究生教育为学校积累了丰富的培养经验,虽然经历了南迁北返和“文革”的破坏,但学校实现了快速发展:划归航天部领导;进入全国15所重点建设大学之列;通过世行贷款充实大批先进物资设备……学校的恢复和发展为研究生院的建立创造了良好条件。

作为全国重点建设大学之一,研究生培养、研究生院的成立对我校发展非常重要。

我校是全国首批恢复研究生招生的高校之一。

1978年,我校开始招收硕士研究生。

1981年,我校开始在17个专业招收博士研究生。

1984年,经国务院批准,哈工大成为首批试办研究生院的22所全国重点高等院校之一。

试办研究生院是哈工大发展史上一个重要的里程碑,使我校的研究生培养工作进入了新的发展阶段,这不仅有利于研究生培养规范化,而且为学校提高办学水平、推动科学研究、提升师资水平创造了良好条件。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面向国际化的建筑学专业卓越人才培养模式探索与实践哈尔滨工业大学始建于一九二零年,1996年成为首批进入"211工程"建设的院校之一,1999年又成为国家按照世界知名高水平大学目标重点建设的9所高校之一。

学校在长期的办学过程中形成的"规格严格,功夫到家"的校训,以朴实严谨的学风培养了大批优秀人才,以追求卓越的创新精神创造了丰硕的科研成果。

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专业自二十世纪二十年代创立之初就具有工程教育特色和国际化办学传统,以哈雄文、梅季魁、侯幼彬、郭恩章等为代表的老一代建筑教育专家奠定了哈工大建筑教育的基石;今天,在新一代学术团队的带领下,实现了新时期的跨越发展。

自2005年起,哈工大建筑学专业着力改革和创新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模式, 探索培养新世纪全球一体化建筑设计市场需要的高质量、国际化工程技术人才的新途径、新方法,取得了卓有成效的进展, 2011年、2013年先后获得黑龙江省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一等奖。

多年的探索与实践在"一个标准、两个体系、三个平台、四重保障"四个方面取得了突出成果:(1)"一个标准"——建立体现创新专业培养理念和目标的专业培养标准通过长期跟踪调查毕业生培养质量,深入剖析建筑学专业工程型人才培养规律和国际化趋势下的专业人才需求,提出指向"国际化卓越工程人才"培养的专业人才培养理念,确定与之相对应的培养目标定位;在此基础上,制定了着力实现建筑设计创新能力、工程执业能力、国际化能力等"三种核心能力"全面提升的建筑学专业人才培养标准。

(2)"两个体系"——构建体现核心能力培养的国际化核心课程体系和特色化实践训练体系整合课程、精炼主干,设计课程以问题为先导,与建筑技术类和历史人文类课程紧密结合,形成以"建筑设计"系列课程为主轴、技术和历史人文类课程为两条辅线的"一轴两线、立体交织"的核心课程体系。

与海外高水平学者与机构采取多形式、多层面的合作,建设国际化特色课程群。

聘请海外兼职教授、合约教授执教设计课程;国际顶级研究学者或设计大师讲授专题化课程;开展工作坊制的国际联合教学。

在基础能力构建、拓展能力提升、综合能力塑造三个阶段,针对进阶式的能力培养目标,设置相应的开放教学平台,构建强化工程执业能力培养的"2+2+l"层级式、特色化实践训练体系。

从大一年度项目计划和专业导论课,到高年级设立创新研修课程、进阶式建筑师业务实践、项目化的毕业设计等"基于项目学习"的实践课程,搭建了课内与课外相结合的"零起点多层次全过程"的项目学习链条。

(3)"三个平台"——整合体现"两院一体化"办学模式特色的教育资源平台创建哈尔滨工业大学建筑学院和建筑设计研究院院长合一、院企联合办学、资源共享的办学模式。

整合以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为代表的建筑设计机构为依托,学院博士生导师领衔的研究所和国家级教学实验中心共同组成的工程教育实践平台;建设由企业联合指导教师和院内具备工程背景的专业教师共同组成的高水平、双师型教学团队,并引进国内外高端工程教育顾问,深度参与人才培养的全过程。

设立海外学术基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学生国际化协会等交流平台,与国际名校互换交流、联合培养并实现学分互认;开展学术讲堂、教学观摩、学生教师出访、举办国际建筑教育与学术会议等多形式、多层面国际交流活动。

(4)"四重保障"——实施基于机制改革创新的人才培养质量保障举措改革评价激励机制,实现师生积极性的"双调动"。

建立以关键业绩指标为依据的教师考核评价与激励机制。

突出教学质量、人才培养绩效导向,将为本科生授课作为教授考核的重要指标。

在教师年终绩效发放上,加大对人才培养工作的奖励和倾斜力度,在业绩指标中,突出了对教学成果获奖、教材出版、教学研究立项、学生实践类训练指导等的奖励额度及范围,在年度教育优秀奖评选中优先考虑教学业绩突出的一线教师。

改革校企合作机制,实现办学条件的"双投入"。

改革传统校企合作的"松散型"模式,与17家机构建设"核心型"、"紧密型"的校企合作机制,建立长期规划和稳定的组织联系制度。

合作企业每年以捐赠、专项奖学金和奖教金的形式,支持建筑学专业的教育投入330余万元,用于各种教学奖励和支持学生实践活动;设立在哈工大设计院的学院教师设计分院每年投入利润的10%用于补贴国际化联合办学支出。

改革学期制度,实现国际化办学的"双协同"。

将传统二学期的学期制模式改为两长一短三学期制,实现了与国外高校学期安排同步。

国际化办学的内外协同,便于将国外专家学者"请进来",从制度上保障了与海外高水平学者共建的国际化特色课程的教学周期需要,同时也便于师生"走出去",参与海外高校举办的暑期设计工作坊等联合教学,使学生有更多的机会共享国际优质教育资源。

改革遴选选拔制度,实现教学主体的"双优化"。

建立国际化的教师遴选和聘用制度。

专业教师一律面向全球公开招聘,教师引进过程中引入第三方评价机制,邀请国内外同行专家对拟聘人员的教育背景、学术经历和教学科研潜质等进行评价。

近三年,从荷兰代尔夫特理工大学等海外名校全职引进教授2人、副教授1人;引进合约教授10人,每年来院教学3个月以上;聘用意大利都灵理工大学、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韩国汉阳大学等学校博士毕业生6人。

多措并举提升专业生源质量。

每年派出院长、系主任、著名教授、教学名师等资深教师组成招生联络组,赴各地协助招生宣传和选拔工作。

学院设立优秀生源奖励基金,对进入建筑学专业的优秀新生予以奖励。

近五年,我院建筑学专业录取分数线始终处于学校前三甲,每年的专业录取平均分要高于当地当年理工类重点分数线140-200分左右,更多优质生源的获取为卓越人才的培养奠定了基础。

成果的推广应用效果(1)成果辐射广泛,产生良好示范作用重庆大学、大连理工大学、北京交通大学等10余所高等院校先后来学院学习交流成果经验,在教学中对成果的课程体系和特色课程设置等借鉴与应用;学院也派出教师指导和支持吉林建筑大学、东北石油大学等学校的培养方案制定、师资培养等专业建设工作;2009年,黑龙江省教育厅在哈工大建筑学院召开现场经验交流会,对于教学成果给予了高度肯定,并在全省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广泛推广。

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学科专业指导委员会对成果给予了充分肯定和高度评价,于2010年在学院召开"建筑师业务实践与毕业设计教学专题研讨会",来自清华大学、东南大学等36所建筑院校的百余名专业教师参加了会议;2011年主办"传媒时代的建筑设计教学暨专题训练观摩——中英韩建筑设计教学国际论坛",教改经验与成果得到英国谢菲尔德大学、韩国汉阳大学、天津大学等国内外高校的广泛认同。

(2)人才培养成效显著,学生竞争优势明显近五年,在国际、国内高水平设计竞赛和创新实验计划项目中,哈工大建筑学专业共获得奖项200余项,其中,在近三年专指委主办的全国大学生可持续建筑设计竞赛中,连续在获奖等级和数量上全国位列第一;2012年在EVOLO国际摩天楼设计竞赛中,我院建筑学学生作品在来自95个国家的714个参赛作品中脱颖而出,荣获唯一的一等奖,首次突破欧美国家对此项世界顶尖竞赛大奖的垄断。

毕业生供不应求,毕业生的培养质量得到国内外业界的广泛认可,在设计机构等任职单位受到普遍好评,成为设计机构的中坚力量。

出国深造的毕业生被哈佛大学、麻省理工学院等世界名校录取。

麻省理工学院建筑系主任尼达特拉尼、英国谢菲尔德大学终身教授康健等知名学者都给予了高度评价,认为培养的学生"有着广泛的专业基础知识和良好的创新能力"、"在解决实际项目问题中展现了出色的实践能力,具备专业的合作和沟通技能。

"(3)师资队伍成长迅速,教学资源高效拓展围绕新型人才培养模式的实施,教师团队承担省部级教改项目30项,出版教材32本,发表教研论文80篇。

教师队伍中获得中国建筑学会建筑教育奖、教育部新世纪优秀人才、宝钢优秀教师奖、省优秀教师、教学带头人、教学名师、中国建筑学会青年建筑师奖等奖项和荣誉称号50多人次。

聘请海内外合约教授、荣誉教授等17人,工程教育顾问24人,设计机构兼职导师77人,建设国家级工程实践教育中心、国家级实验教学示范中心、海外学术基地、国际联合研究中心等教学平台和实践基地20余个。

在2013年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中,以同济大学王伯伟教授为组长的评估专家们对于哈工大建筑学院建筑学专业做出这样的评价:"通过国际化的视野与战略,突破并转化地域劣势的制约;采取教研室与研究所双轨制的方式,实施能力互补的"双师型"团队平台建设;并将设计院人才资源优势进一步整合于课堂教学和实践教学的环节中,建立教学——研究互利共生的机制与平台。

"(4)社会影响显著增强,专业声誉大幅提升教学改革形成了系列化的理论与实践研究成果,受到国内外建筑界专家学者的广泛认可。

在近几年的"建筑教育国际学术研讨会暨全国高等学校建筑学专业院长系主任大会"上,梅洪元、孙澄、周立军、邵郁教授等主要完成人先后受邀作主题发言,推介成果经验。

建设国家级和省级精品课程4门,课程资源网络化,实现全社会共享。

2013年建筑学专业教育评估以优秀级通过,得到评估专家的高度评价。

学院师生在国内外设计竞赛中获奖、支持地方建设的社会实践活动、优秀校友事迹等多次被电视台、报刊等媒体采访报道,同时也获得了中国建筑设计集团、上海现代建筑设计集团有限公司等20多家知名企业提供的长期合作支持。

"路漫漫其修远兮,吾将上下而求索",哈工大几代建筑学人扎根北国,自强不息,秉承特色,不懈求索。

经过人才培养模式的改革与实践,在新的历史发展阶段, 必将再创佳绩、永续辉煌!我们都喜欢把日子过成一首诗,温婉,雅致;也喜欢把生活雕琢成一朵花,灿烂,美丽。

可是,前行的道路有时会曲折迂回,让心迷茫无措。

生活的上空有时会飘来一场风雨,淋湿了原本热情洋溢的心。

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做自己想做的事情,也不是每一个人都能到达想去的远方。

可是,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有风雨兼程。

也许生活会辜负你,但你不可以辜负生活。

匆匆忙忙地奔赴中,不仅要能在阳光下灿烂,也要能在风雨中奔跑!真正的幸福不是拥有多少财富,而是在前行中成就一个优秀的自己!生命没有输赢,只有值不值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