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家教学成果奖介绍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历届 名单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历届名单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我国教育部设立的奖项,旨在表彰在教学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机构,推广先进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名单是教育界关注的焦点之一,各年度的获奖名单也是业内人士和广大教育工作者学习借鉴的对象。
一、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意义和目的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设立旨在激励和表彰在教学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机构,倡导和推广先进的教育理念和教学方法,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
这一奖项的设立,无疑将为广大教育工作者树立榜样,激励他们在教学工作中不断追求卓越,推动教育教学质量的提高,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二、历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名单自设立以来,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得到了广大教育工作者和教育界的高度关注和积极响应。
每年,都会评选出一批在教学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机构,他们的优秀教学成果不仅得到了奖项的认可,也为他们在教学领域的探索和创新点赞。
历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获奖名单中,既有普通学校的教师,也有高校的教育工作者,涵盖了各个学科和专业领域,他们的成功实践和经验都是宝贵的教育资源,为我们提供了很好的学习借鉴。
三、我对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个人观点和理解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设立对于促进教育教学改革和发展具有积极的意义。
通过表彰和推广教学领域的先进经验和成功案例,可以激发更多教育工作者的工作热情,增强他们在教学工作中的责任感和使命感。
也可以为广大学校和教育机构提供标杆和示范,帮助他们发现和总结好的教学方法和手段,促进教育教学水平的整体提升。
这将有利于培养更多的具有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的优秀人才,为社会和国家的发展做出更大的贡献。
在我国教育事业蓬勃发展的今天,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无疑是一面旗帜,激励着广大教育工作者不断追求卓越,为培养更多的优秀人才贡献力量。
希望未来能够有更多的优秀教育工作者和教育机构脱颖而出,他们的成功经验和教学成果将为我们的教育事业带来更多的希望和动力。
国家级基础教学成果奖

国家级基础教学成果奖国家级基础教学成果奖是教育部为了表彰和激励广大教育工作者在教育教学实践中取得的优秀成果而设立的奖项。
该奖项主要涵盖了教育教学研究、课程改革与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人才培养模式创新、实践教学改革、教学管理与学生发展、质量监控与评估、教育教学资源建设、行业企业参与教育教学以及教育教学国际化等十个方面。
下面将详细介绍每个方面的内容。
1.教育教学研究教育教学研究主要是指在教育理论、教育政策、教学方法等方面进行的深入研究。
这些研究既可以是宏观层面的,如国家教育政策的解读和建言,也可以是微观层面的,如具体教学方法的改革和创新。
2.课程改革与建设课程改革与建设主要是指在课程结构、课程内容、课程评价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和建设。
这些改革和建设既可以是针对传统课程的改进和优化,也可以是针对新兴课程的探索和创新。
3.教师队伍建设教师队伍建设主要是指在教师培训、教师发展、教师评价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和建设。
这些改革和建设既可以是提高教师的教育教学能力,也可以是增强教师的职业素养和综合能力。
4.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主要是指在人才培养目标、培养方案、培养过程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和创新。
这些改革和创新既可以是针对不同学生的个性化培养方案,也可以是针对特定专业或行业的特色培养模式。
5.实践教学改革实践教学改革主要是指在实验、实习、实训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和创新。
这些改革和创新既可以是提高学生的实践操作能力,也可以是增强学生的创新意识和创新能力。
6.教学管理与学生发展教学管理与学生发展主要是指在教学计划、教学组织、教学评价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和创新。
这些改革和创新既可以是提高学生学习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可以是促进学生的全面发展和个性化发展。
7.质量监控与评估质量监控与评估主要是指在教学质量监控、教学评价、评估体系等方面进行的改革和创新。
这些改革和创新既可以是建立健全教学质量保障体系,也可以是提高教学质量和效果的评估方法和手段。
历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汇总表

历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汇总表摘要:一、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简介二、历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汇总1.第一届至第五届获奖情况2.第六届至第十届获奖情况3.第十一届至第十五届获奖情况三、我国教育部门对教学成果奖的重视与改革四、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标准及流程五、历届获奖成果的实践应用与推广六、对提高教学成果奖申报水平的建议正文:一、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简介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我国教育领域设立的最高奖项,旨在表彰在教育教学改革和实践过程中取得突出成果的单位和个人。
该奖项自1988年开始设立,每四年颁发一次。
历届获奖成果充分体现了我国教育教学改革的发展方向和成果,对于推动我国教育事业发展具有重要意义。
二、历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奖情况汇总1.第一届至第五届获奖情况自第一届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开始,共有数百项成果获奖。
这些获奖成果涵盖了基础教育、职业教育、高等教育等多个领域,包括课程改革、教学方法创新、教育管理改革等方面。
2.第六届至第十届获奖情况在此期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更加注重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和创新性。
获奖成果不仅有力推动了我国教育教学改革,还在提高教育教学质量、培养创新型人才等方面取得了显著成效。
3.第十一届至第十五届获奖情况近年来,我国教育部门对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标准和流程进行了不断完善,进一步提高了奖项的权威性和影响力。
获奖成果充分体现了教育教学改革的新趋势,为全面提升我国教育质量提供了有力支持。
三、我国教育部门对教学成果奖的重视与改革为了让教学成果奖更好地发挥激励和引导作用,我国教育部门对奖项评选进行了多次改革。
一方面,加大对获奖成果的奖励力度,提高获奖者的荣誉和待遇;另一方面,完善评选标准和流程,确保奖项的公正、公平和透明。
四、教学成果奖的评选标准及流程教学成果奖的评选主要围绕教育教学的实践性、创新性和成效展开。
评选过程中,既要充分考虑申报成果的先进性、示范性和推广价值,也要关注教育改革的发展趋势和现实需求。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配套奖励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配套奖励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对在教育教学工作中取得突出成绩的教育工作者的一种表彰。
为了进一步激励教育工作者投入到教育教学工作中,国家会给予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教育工作者一定的配套奖励。
配套奖励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1. 资金奖励:国家会给予获奖的教育工作者一定数额的奖金,作为对他们辛勤工作的一种鼓励和回报。
2. 荣誉称号:被评为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教育工作者将获得国家级荣誉称号,如“国家级教学成果奖获得者”,这将增加其在教育界的声望和影响力。
3. 学术交流和合作机会: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教育工作者将有机会参加国内外学术交流活动和合作项目,与其他行业内精英一起分享经验和成果,提高教育教学水平。
4. 职称晋升和职业发展: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对教育工作者专业能力的认可,有助于其在职称评定和职业晋升中取得更好的成绩,为职业发展打下坚实基础。
总的来说,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所提供的配套奖励不仅仅是物质上的回报,更重要的是给予教育工作者更多的发展机会和认可,激励他们不断提高教育教学质量,为培养优秀人才做出更大的贡献。
国家教学成果奖简介

龙源期刊网
国家教学成果奖简介
作者:
来源:《职业技术教育》2015年第03期
1994年3月14日,时任国务院总理李鹏签发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务院令第151号,发布《教学成果奖励条例》,明确设立国家级教学成果奖,以鼓励教育工作者从事教育教学研究,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
《条例》提出,教学成果是指反映教育教学规律,具有独创性、新颖性、实用性,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明显效果的教育教学方案;各级各类学校、学术团体和其他社会组织、教师及其他个人,均可以依照《条例》规定申请教学成果奖;教学成果奖按其对提高教学水平和教育质量、实现培养目标产生的效果,分为国家级和省(部)级;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条件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国内首创,二是经过2年以上教育教学实践检验,三是在全国产生了一定影响;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分为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三个等级,授予相应的证书、奖章和奖金;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评审、批准和授予工作,由教育部负责。
设立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是国家实施科教兴国战略的重要举措,体现了国家对教育教学工作的高度重视。
目前,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已被视为与国家科技成果三项奖励并列的国家级奖励。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展示

国家级教学成果奖展示近年来,教育领域的发展蓬勃,各级学校和教育机构为提升教学质量不断努力。
在这个背景下,国家级教学成果奖成为表彰优秀教育教学工作者的最高荣誉。
本文将介绍一些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优秀项目,展示其在教育领域的卓越贡献。
项目一:创新教学改革尖端研究该项目由某高校教育学院承担,重点研究创新教学方法与教学改革。
项目团队通过深入研究全球教育发展趋势和相关理论,提出了一套独特的课程设计模式,使学生能够更好地理解和应用所学知识。
该模式注重培养学生创新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生中取得了显著效果。
该项目以其独特的理念和实践成果,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项目二:跨文化教学实践创新研究该项目由某研究机构开展,着眼于培养学生的跨文化意识和交际能力。
项目团队整合了多种教学资源,包括线上学习平台和面对面交流活动,在国内外学校间组织了跨文化交流项目。
通过学生之间的互动合作、多元文化的融合,提高了学生的语言能力和文化素养。
该项目的创新思维和实践成果引起了广泛关注,并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项目三:职业技能培养模式创新研究该项目由某职业院校开展,旨在培养学生实用职业技能。
项目团队与相关行业企业合作,开发了基于工作岗位需求的教学内容和实践活动。
通过学生在真实工作环境中的实习和实践,他们获得了实际应用技能的机会。
该项目以其与企业的合作、学生实训和就业率的卓越表现,荣获了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项目四:STEM教育课程改革与实践该项目由某中小学承担,致力于推进STEM教育课程改革。
项目团队设计了一系列融合科学、技术、工程和数学的实践性课程,培养学生解决问题和创新思维的能力。
通过跨学科的学习方式,学生的综合素质得到全面提升。
该项目凭借其在STEM教育领域的领先地位和丰硕成果,被授予国家级教学成果奖。
结语以上是一些获得国家级教学成果奖的优秀项目。
这些项目团队在教育领域展示了创新的理念和务实的实践成果,为提高教学质量和学生能力做出了卓越贡献。
国家基础教学成果奖成果报告

国家基础教学成果奖成果报告国家基础教学成果奖成果报告是由国家教育部颁发的,用于表彰在基础教育教学领域做出杰出贡献的单位和个人。
该奖项每年评选一次,每次评选出不超过50项获奖成果。
成果报告的主要内容包括:
1. 研究成果简介:简要介绍获奖成果的研究背景、研究目的、研究方法、研究结果和结论等。
2. 研究成果创新性:阐述获奖成果的创新点,包括理论创新、方法创新、应用创新等方面。
3. 研究成果价值:分析获奖成果对于基础教育的意义和价值,包括对于提高教育质量、促进教育公平等方面的作用。
4. 研究成果推广应用:介绍获奖成果在实践中的应用情况,包括应用范围、应用效果、推广前景等。
5. 研究成果影响:阐述获奖成果对于教育界和社会的影响,包括对于其他研究和实践的启示和借鉴作用。
6. 研究成果未来发展:探讨获奖成果未来的发展趋势和发展前景,包括研究深度、广度、可持续性等方面的展望。
7. 研究成果总结:总结获奖成果的主要内容和创新点,强调获奖成果对于基础教育的贡献和意义。
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

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1. 引言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奖是国家教育部为了表彰在高等教育教学领域做出突出贡献的教育工作者而设立的奖项。
其中,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是对在教学工作中取得显著成绩的个人或团队的高度认可。
本文将从不同角度深入探讨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的意义、评选标准和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
2. 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的意义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的设立,旨在激励和表彰在高等教育教学中取得突出成绩的个人和团队。
这一奖项的设立,不仅是对教学工作的鼓励和肯定,更是对教育教学质量的促进和提高。
获得这一奖项的教师和团队,代表着他们在教学工作中付出的努力得到了社会的认可,同时也为其他教育工作者树立了榜样,激励他们不断提高教学水平,推动教育教学的创新和发展。
3. 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的评选标准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的评选标准主要包括教学成果的创新性、实效性和示范性。
教学成果需要具有创新性,即在教学内容、教学方法或教学手段上有突破性的成就。
教学成果的实效性是评选的重要标准,即所取得的成绩在教学实践中得到了有效应用,并为教育教学工作带来了实实在在的成效。
教学成果需要具有示范性,即对其他教育工作者具有引领作用,可以在一定范围内推广应用,对整个教育教学领域产生积极的影响。
4. 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对教学工作的促进作用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的设立,对教学工作起到了积极的促进作用。
获得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的教师和团队可以进一步提升其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声誉和地位,为其今后的教学工作提供了更广阔的舞台。
这一奖项的设立可以激励更多的教育工作者积极投身教育教学工作,不断提高教学水平和教学质量,推动教育教学工作的不断创新和发展。
另外,国家级高等教育教学成果二等奖的获得者还可以成为其他教育工作者的学习对象,共享他们的教学经验和教学方法,对整个教育教学领域产生积极的示范和引领作用。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浙江省教科院 温职院 宁职院 ……
杭职院
校 企 共 同 体
主导行业 主流企业
合作企业
华师大职成教所 北师大职教研究所 ……
A
B
培养什么样的人? 用什么资源培养人 ?
怎 么 样 培 养 人 ?
C
三、成果主要内容—理论创新 2.“校企共同体”——运行机制
校企共同体的运行机制
高职院校 二级学院理事会 决策 二级学院 事业部(厂区) 主流企业
杭州机械工业学校[1978] 机械工业职工大学[1982]
杭州职工大学
[1996]
杭州丝绸职工大学 [1982]
杭州西湖电子职工大学 [1983]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1998筹/2002]
学校现占地1000亩(教学用地675.3亩) 在校生9644人,现招生专业27个,教职工652人
一、学校简介 2.全国骨干院校建设单位
四、创新点
首次提出了“校企共同体”理论模型。 成功践行了校企联动、跨界融合的办学新机制。 探索形成了资源共享、全程参与的新型培养模式。
感 悟
双赢,以他赢为先 以服务获取企业的支持 以培养企业适用的人才获取企业更大的支持
五、推广与应用
1.成为高职校企合作典范,众多高职院校借鉴应用
与青年汽车集团共建青年汽车学院
设计 3000 款式
营销 千家 店铺
内销 自主 品牌
出口 自主 品牌 贴牌
招揽
培养
激励
兼 并 控 股
上 市 融 资
分 工
授 权
达利女装学院
国家级技术 中心 国家高新技 术企业 服装 销售 丝绸服装 出口销售
高技能人才队伍 设计师 营销专家 企管能人
职责清晰 发挥潜能
三、成果主要内容—实践探索 2.确定人才培养定位 岗位设置
• 教师为达利企业完成产品开发和技术研发42项 • 为企业提供技术培训共约17400人次。 • 教师获市级以上荣誉25项。 2014年浙江省微课教学设计一等奖 2014年浙江省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2013年杭州市优秀教师荣誉称号 浙江省服装行业十佳制版师 浙江省十佳设计师
五、推广与应用 4.成果获地方政府、社会各界和媒体广泛关注
6.共建师资队伍——达利聘请意大利制版专家授课
三、成果主要内容—实践探索
7.共编项目化课程教材
编写出版10本教材,其中浙江省重点教材4本; “十二五”职业教育国家规划教材1本。
三、成果主要内容—实践探索
8.共建实训基地——校内
中央财政支持的建设项目 浙江省重点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杭州市重点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杭州市第八个公共实训中心
生产 效益 育人 校企合作不是为了钱, 不是为了人,不是为了设 育人
企业
发展
利益 学校 契合点?
育人
备,也不只是为了学生的
顶岗实习与毕业生的就业 安置,更重要的是要以企 育人 业的生产实际指导学校教 学,明确人才培养目标与 规格,推进专业建设,实
企业与学校的价值取向不一致
校企合作究竟是为了什么? 首个提出了“校企共同体”理论模型。
获国家技能大赛一等奖9项;获技师资格3名,获全国职业技能标兵1名
五、推广与应用 2.学生获用人单位首肯——学生作品
为海派画家陈家泠制作丝绸为主题的服装,在中国国家博物馆展出 为上海卫视主持人设计、制作服装 为丝绸流行趋势发布会制作服装
五、推广与应用 3.教师深度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与企业产品研发,实践技能显著提升
产品开发部 产品生产部
产品部经理
经理助理
生产厂长
厂长助理
品质管理 跟单员
设计总监
技术总监
班组长 组检 缝纫工
设计师
助理设计师
制版师
工艺设计师
三、成果主要内容—实践探索 3.共同建设课程 基于达利典型产品的项目化课程体系
公 共 课 程
立 体 裁 剪 技 术
服 装 结 构 与 工 艺
服 装 色 彩 与 图 案
三、成果主要内容—实践探索 1.成立校企共同体——达利女装学院
达利公司的一级国际品牌客户
渠道 渠道
三、成果主要内容—实践探索 1.成立校企共同体——达利女装学院
达利(中国)2010-2015年 发展规划框架结构
科技开发 品牌建设 生产制造
人才培养
资本运作
科研开发
新面料 新原料 印染技术 发明专利
五、推广与应用
2.学生获用人单位首肯
四年来初次就业率98%以上 专业对口率80%以上 起薪逾2800元/月 学生认同达利的文化 2010届俞炯同学毕业后先去了 别的企业,通过比较还是觉得 达利公司好,就回到达利工作, 现成为技术骨干
自主创业,占7.2%
五、推广与应用 2.学生获用人单位首肯——技能大赛频频获奖
顶 岗 实 习
专业平台课程
专业核心课程
选修课程
专业实习课程
三、成果主要内容—实践探索
4.共同授课、共同评价
课程 女下装典型款制版与工艺 负责人 袁飞 达利负责人 卢玉
女上装典型款制版与工艺
春夏流行女装制版与工艺 秋冬流行女装制版与工艺 服装生产管理 服装CAD 服装产品表达 礼服立体裁剪 成衣立体裁剪 女装设计实务
丁林
邵新阳 郑小飞 马旖旎 唐燕 竺近珠 章瓯雁 施展 章熹
常华栋
余光明 黄年斌 马国嵋 陈相智 ANDY 葛萍萍 杜昌平 杜昌平 江伟霞
春夏流行女装设计(秋冬) 程锦姗
三、成果主要内容—实践探索
5.共同制定服装制版师岗位证书
达利公司发起,联合7家杭州品牌女装企业共同制定 根据行业企业最新技术标准制定,每年进行修改完善 共同制订考核试题库 通过考核的学生,具有优先被录用权,且认定企业 承诺其报酬高于同岗人员一级
行工学结合,培养企业适
用的人才。
三、成果主要内容—理论创新 2.“校企共同体”——基本内涵
政府
高职院校
相互开放 相互联系 相互依赖 相互促进
(校企共同体)
区域主导产业 的主流企业
利益实体
共 同 规 划
共 构 组 织
共 同 建 设
共 同 管 理
共 享 成 果
共 担 风 险
校企共同体示意图
三、成果主要内容—理论创新 2.“校企共同体”——企业主体,学校主导
(校企共同体)
对接
职能部门
支撑
专业组
对接
生产车间
实行二级学院理事会领导下的院长负责制 推行院长与厂长、专业组长与车间主任、教师与师傅对接联系制度
三、成果主要内容—实践凸显优势 1.成立校企共同体——达利女装学院
达利公司—全球知名丝绸纺织及服装企业
城市 丽人
达利集团董事局主席林富华任理事长 达利丝绸董事长林平任女装学院院长
数字校园学习平台(国家级专业资源库) 全国高职专业建设与职业发展管理平台
1.支持全国央财支持重点专业验收(1816个) 2.支持全国骨干高职院校验收(100所) 3.全国职业教育资源库建设指定平台
参与院校951所 / 设置填报专业3357个 注册教师11万人 / 学生38.7万人 部级用户9个 / 省级用户32个 / 普通用户56万个
发起成立浙江省服装协会制版师分会 发起浙江省、全国服装制版师技能大赛
三、成果主要内容—实践探索
6.共建师资队伍
“教师强、学生才能强”
——集团主席林富华先生
• 达利每年投入100万元用于队伍建设 香港、日、韩、法国、德国、意大利等培训 • “双”专业负责人 • 身份互认、角色互换
三、成果主要内容—实践探索
一、学校简介 3.政府重视
从2007年开始,市长作为学校联系人,
负责协调解决学校建设发展中的重大问题
(蔡奇、张鸿铭)
一、学校简介 4.跨界融合
企校合作
校企共同体
共建、共管、共育、共融、共享
区校合作
校校合作
与宁职院、温职院 三校联盟
同伴互助 协同发展
跨界 融合
与杭经开区管委会 战略合作
共融共进 共同发展
2010年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2年教学成果一等奖
2014年教学成果一等奖
三、成果主要内容
10.主要荣誉
2010年成为“浙江省级教学团队” 2010年获“浙江省重点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2011年获“央财支持重点实训基地建设项目”
2011年“全国骨干院校重点建设专业” 2012年获“浙江省优势专业建设项目” 2013年获“浙江省三育人先进集体” 2014年获“全国教育系统劳模集体”荣誉称号
与普达海公司共建普达海动漫艺术学院
与金都房产集团共建 金都管理学院
与新通国际共建 新通国际学院
与临江园区管委会共建 临江学院
五、推广与应用
1.成为高职校企合作典范,众多高职院校借鉴应用
2010年全国高职教育改革与发展工作现场会在我校召开,校企共同体引 起与会者高度关注。
2010年 至今,参 观交流学 校551所
2014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基于校企共同体的 服装专业人才培养模式创新与实践
——杭州职业技术学院 许淑燕
2014年职业教育国家级教学成果一等奖
一、学校简介
二、成果背景 三、主要内容(理论、实践) 四、创新点 五、推广与应用
一、学校简介 1. 历史沿革
杭州市机械技工学校 [1964] 杭州化工职工大学[1982] 化工职工中专[1984] 杭州轻工职工大学 [1982] 杭州纺织职工大学 [1982]
女 下 装 结 构 设 计 与 工 艺
女 上 装 结 构 设 计 与 工 艺
服 装
CAD
春 夏 女 装 样 板 与 工 艺
秋 冬 女 装 样 板 与 工 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