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十一章能量法讲解

合集下载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第一节功讲解

八年级下册物理第十一章第一节功讲解

在八年级下册物理课程中,第十一章第一节的内容是关于功的讲解。

功是物体受力作用下发生的能量转化过程,是物体对外界做功的表现。

在这篇文章中,我将深入探讨功的概念和相关知识,帮助你全面理解这一物理学的重要内容。

1. 什么是功在物理学中,功通常用来描述物体受力作用下的能量转化过程。

当一个力对物体做功时,物体的能量发生了变化。

在力的作用下,物体的位置、速度或形状发生变化,这种变化所表现出来的能量转化过程就是功。

2. 功的计算公式在物理中,功的计算公式是:\[W = F \cdot s \cdot \cos\theta\]其中,W代表功,F代表力的大小,s代表物体受力移动的距离,\(\theta\)代表力和位移方向的夹角。

这个公式告诉我们,力的大小、作用距离和方向都对功产生影响。

3. 功的单位和量纲功的单位是焦耳(J),国际单位制中的量纲是\[ [W] = ML^2T^{-2} \]这里的M代表质量,L代表长度,T代表时间。

这说明功的量纲是质量乘以长度的平方除以时间的平方。

4. 功的正负和能量转化当力和位移方向相所做的功是正功,表示能量是外界传递给物体的;当力和位移方向相反时,所做的功是负功,表示能量是外界由物体传递给外界的。

这表明了功和能量转化之间的密切关系。

5. 功率功率是描述物体做功效率的物理量,常用单位是瓦特(W)。

功率的计算公式是\[P=\frac{W}{t}\]其中,P代表功率,W代表功,t代表时间。

这意味着功率越大,单位时间内做的功就越多,效率就越高。

6. 个人理解从我的学习和教学经验来看,功是物理学中非常重要的概念之一。

通过对功的深入理解,可以更好地理解物体在受力作用下的能量转化过程,也可以更好地理解机械能守恒定律、功率和机械效率等内容。

对功的理解是物理学学习的重要一步。

总结回顾,通过本文的阐述,我们对功的概念、计算公式、单位和量纲、正负和能量转化、以及功率等内容有了比较全面的了解。

通过深入理解这些内容,我们也能更好地应用这些知识来解决实际问题,为我们今后的学习和生活提供帮助。

材料力学能量法第1节 杆件的变形能

材料力学能量法第1节 杆件的变形能
解:梁的弯矩方程为
M (x) Me
则梁的变形能为
U

l
0
Me2 2EI
dx
M e2l 2EI
外力矩 M e 所做功
W

1 2
M eB
根据功能原理 U W
M e2l 2EI

1 2
M eB
B

Mel EI
例11-4 简支梁 AB 如图,C点受集中力 F 作用, 设梁的抗弯刚度 EI 为常量,求梁的变形能以及梁 C 点
• 对于组合变形下的杆件,在其截面上同时存在轴
力 FN (x) 、 弯矩 M (x) 和扭矩 T (x) 几种内力。
在线弹性和小变形条件下,各种内力只在与各自 引起的变形上做功,组合变形杆件的总变形能等 于与各种内力相应的变形能之和。即
U

l
FN2 (x) 2EA
dx

l
M 2(x) 2GI
dx
• 全梁的变形能
U
W

l
M 2 (x) 2EI
dx
结论
U
W

1 2
F
• 式中,F 为广义力, 是与 F 对应的广义位移
表 11-1 广义力与对应的广义位移
变形情形 拉 伸
扭转
弯曲
广义力 F 拉力 F 扭转力偶矩 T 弯曲力矩 M
广义位移 线位移 l 扭转角
转角
5、组合变形杆件的变形能
• 梁纯弯曲时 A、B 端面 的相对转角


l


M el EI
• 在线弹性范围内,弯 曲力偶矩所做的功
W

1 2
M e
• 梁纯弯曲时的变形能

能量法

能量法

11 X 1 1 p 0 11 ( X1 ) 11 X1 11 X 1 1P 0
1P , 11
MP
l
X1 1
M1
4、系数与自由项
M 1M P ql4 1P dx EI 8 EI
5、解方程
M 1M 1 l3 11 dx EI 3 EI
求C点挠度。
M ( x)M ( x) 莫尔定理 dx EI (莫尔积分) l M ( x)M ( x) dx EI l
对于组合变形: FN ( x)FN ( x) T ( x)T ( x) M ( x)M ( x) dx dx dx EA GI p EI l l l
M 1 m
6
6
M 1M P 702 dx EI EI
2 P
15
M 2M P 520 dx EI EI
X2 1
M 2 m

4、 解方程
135X 1 144X 2 520 0.......... ....2
X 1 2.67 kN X 2 1.11kN
能量法
能量法
一 外力功 二 变形能
三 利用功能原理计算位移
四 求位移的卡氏定理
五 单位载荷法 莫尔积分
六 力法
能量法/一 外力功 一 外力功 定义:
任何弹性体在外力作用下都要发生变
形。弹性体在变形过程中,外力沿其作用线
方向所作的功,称为外力功。
能量法/一 外力功
计算
1、常力作功
若体系上受到一个大小不变的常力P的作用,然
中不能使用。只有当杆件上任一载荷在其他载荷引起的位移上不做功
时,才可应用。 4 变形能是恒为正的标量,与坐标轴的选择无关,在杆系结构中,各杆

材料力学课程讲义 (5)

材料力学课程讲义 (5)
T ( x2 ) = - Fa
Ay =

a
0
M( x1 )M( x1 ) dx1 + EI

M( x2 )M( x2 ) dx2 + EI 0
l

l 0
l
0
T( x2 )T( x2 ) dx2 EIt
Ay =

a
0
x1 Fx1 dx1 + EI

x2 Fx2 dx2 + EI 0
l

a Fa dx2 EIt
§4 变形体虚功原理
变形体虚功原理 变形体虚功原理的证明
变形体虚功原理 几个概念
可能内力与外力(静力许可场) 可能内力与外力(静力许可场) 1)与外力保持平衡并满足静力边界条件的 与外力保持平衡并满足静力边界条件的 内力,称为静力可能内力 静力可能内力或 内力,称为静力可能内力或可能内力 2)杆的可能内力用 N,T,FS与M表示 杆的可能内力用F 杆的可能内力用 表示 3)可能内力与外力 可能内力与外力 结构的静力许可场
l
∫ [F
l
N( x)dδ + T( x)dφ + M y ( x)dθy
+ Mz ( x)dθz ]
= ∫ [FN( x)dδ + T( x)dφ + M y ( x)dθy + Mz ( x)dθz ]
l
实际变形 由载荷状态下的实际内力 确定
关于位移与单位载荷 -广义位移,施加相应单位广义载荷 广义位移,施加相应单位广义载荷
We = ∫ q( x )w ( x )d x + M e e + Fp l
l
变形体虚功原理

十能量方法专题培训

十能量方法专题培训

PL2
2 EI
A 2 P E L I 2 “负号”阐明 A与所加广义力MA反向。( )
22
[例6 ] 构造如图,用卡氏定理求梁旳挠曲线。
x A
Px P 解:求挠曲线——任意点旳挠度 f(x)
BC
没有与f(x)相相应旳力,加之。
L x1
O
x
①求内力 M AB ( x1) P(L x1) Px ( x x1)
其变形能是否为:
U
P12 L1
P2 2
L2
?
2EA 2EA
二、试述怎样用卡氏定理求图示梁自由端旳挠度。
三、刚架受力如图,已知EI为常数,试用莫尔 定理求A、B两点间旳相对位移(忽视CD段旳拉伸变 形)。
30
2 dx dx 解: AB
a M x1 M 0 x1
a / 2 M x2 M 0 x2
M
0
(
x)
x1 2a
qx12 2
BC:
M
(
x)qax2
qx22 2
M0(x)
x2 2a
c a M ( x)M 0 ( x) dx
0( AB )
EI
a M ( x)M 0 ( x) dx
0( BC )
EI
1 EI
a
(qax1
0
qx12 ) x1 2 2a
dx1
1 EI
a 0
(qax2
qx22 ) 2
1.轴向拉压杆旳变形能计算:
U
L
N 2 ( x) dx 2EA
n
或U
N
2 i
Li
i1 2Ei Ai
比能 : u 1U
M

教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1章《第1节 能量守恒定律》教案

教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1章《第1节 能量守恒定律》教案

教案:教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1章《第1节能量守恒定律》一、教学内容本节课的教学内容来自教科版2020年物理九年级下册第11章的第1节,主要讲述能量守恒定律。

具体内容包括:1. 能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表述;2. 能量守恒定律的证明和应用;3. 能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让学生理解能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表述,知道能量守恒定律是自然界中最基本的定律之一;2. 通过实例分析,让学生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提高学生的实际问题解决能力;3. 培养学生对物理学的兴趣,激发学生探索自然界的基本规律的热情。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难点:能量守恒定律的证明和应用;2. 教学重点:能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表述,能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黑板、粉笔、多媒体设备;2. 学具:教科书、笔记本、彩色笔。

五、教学过程1. 实践情景引入:通过展示一些日常生活中的现象,如烧水、照明等,引导学生思考这些现象背后的物理规律。

2. 知识讲解:介绍能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表述,解释能量守恒定律的意义和作用。

3. 例题讲解:选取一些与能量守恒定律相关的例题,进行详细讲解,让学生理解并掌握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4. 随堂练习:布置一些随堂练习题,让学生运用能量守恒定律解决问题,巩固所学知识。

5. 实例分析:分析一些生活中的实例,如燃料燃烧、机器工作等,让学生了解能量守恒定律在实际中的应用。

6. 课堂小结:7. 布置作业:布置一些有关能量守恒定律的作业题,让学生进一步巩固所学知识。

六、板书设计1. 能量守恒定律的定义和表述;2. 能量守恒定律的证明和应用;3. 能量守恒定律在生活中的实例分析。

七、作业设计1. 题目:计算一盏灯泡的功率。

已知灯泡的电压为220V,电流为0.8A,求灯泡的功率。

2. 答案:灯泡的功率 = 电压× 电流= 220V × 0.8A = 176W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课后反思:本节课通过实例分析、随堂练习等形式,让学生掌握了能量守恒定律的应用。

初中物理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A3打印 思维导图

初中物理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A3打印 思维导图

第十一章 功和机械能

动能和势能
机械能及其转化
功率 定
义:作用在物体上的力与物体在力的方向上移
动的距离的乘积 定
义:做功与完成这些功所用的时间比值
意义:表示做功的多少
意义:表示做工的快慢
单位:J (焦耳)
单位:W (瓦特)
公式:W=FS
公式、
常见的不做功现象
踢球,球飞出去
里不是持续施加在足球上
推箱子,没有移动
有力但不产生移动
提着水桶先前走
力的方向上没有距离
功的计算
拉力做功:W=Fs
重力做功:W=Gh
克服阻力做功:W=fs
动能
势能
物体由于运动而具有的能
重力势能
弹性势能
受到重力且有一定高度产生的能
发生弹性形变具有的能
影响因素
质量越大,动能越大
速度越大,动能越大
影响因素
质量越大,重力势能越大
高度越高,重力势能越大
影响因素
形变越大,弹性势能越大
定义:动能、重力势能和弹性势能的统称
转化:动能和势能可以相互转化
利用
风能
潮汐能
能力守恒 机
械守恒:如果只有动能和势能相互转化,机械
能的总和不变 能
力不会凭空产生,也不会凭空消失,知识由一
种能量转化为另一种能量
相互之间可以转化。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 物理下册第11章功和机械能【全章】PPT教学课件

人教版部编版八年级 物理下册第11章功和机械能【全章】PPT教学课件

没有办法,考得再差,也得回家啊!请问,下列情景中, 小卫对书包是否做功?
用手将抽屉推好,手对抽屉做功了吗?
波比从楼上摔了下来,摔得鼻青脸肿的,什么力对波比 做了功?
下面哪些情景有功存在
图丙杠铃被举在高 处静止不动,尽管 运动员对杠铃用了 力,但杠铃没有在 力的方向上移动一 段距离,所以运动 员对杠铃没有做功。 (劳而无功)
1.重100 N的物体由于惯性在光滑的水平面上匀速 前进4m,外力做的功为 0 J,重力做的功为
0 J。 2.放学后,某同学背着重40 N的书包沿水平路面走了 200 m,又登上大约10 m高的四楼才回到家。则他在回 家的过程中对书包做的功约为( B ) A.0J B.400J C.2000J D.2400J
解:马拉车所用的力与摩擦力大小相等方向相反, F=F摩=800 N 马移动的距离s=3 000 m
W=Fs=800 N×3 000 m=2.4×106 J
答:马运货时做的功是2.4×106 J。
在平地上,一小朋友用50 N的水平推力推动重100 N的箱 子,前进了10 m,推箱子的小朋友做了多少功?如果把 这个箱子匀速举高1.5 m,他做了多少功?
二、物体在运动方向上不受力的作用,由于惯性而运动 F=0,不劳无功
三、物体受到某力的作用,但运动方向始终与该力方向 垂直
F⊥s,劳而无功
小车陷入草地中,农夫用力没能推出,农夫对小车做功 了吗?
这棵树好大啊,抱回家吧!他抱得动吗?他对树做功了吗?
期中考试没考好,小卫无精打采地背着书包走在校园林 间小道上,小卫对书包做功了吗?
43
在甲、乙搬砖时丙同学也来参加,他搬砖105块用去35 分钟时间
s F
锤子对钉
子的锤力F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F1
F2
Fi
Δ1
Δ2
Δi
此时 Vc= Vc( F1, F2, …, Fi , … ) 如果只有 Fi 有一个增量dFi ,
余功增量为 dWc= Δi dFi
余能增量为
dVc
Vc Fi
d Fi
dVc = dWc
Crotti-Engesser定Δi理(VF卡ci 氏第一定理)
弹性体的余能对某个载荷的一阶导数,等于
(想一想:如果与加载顺序有关将会出 现什么结果?)
§11.2 杆件的应变能
一、外力功的计算 F —— 广义力(力,力偶)
Δ —— 广义位移(线位移,角位移)
1. 常力做功
W = FΔ
2. 静载荷做功
(1)一般弹性体
Δ
W F d
0
F-Δ 图下方面积
(2)线弹性体
W 1 FΔ 2
F F
F
O
d Δ
一、余功、余能
F
定义
F
余功Wc
Wc dF
余能Vc
W
F
Vc Wc dF
δ
Δ
Δ
0
显然 Wc= Wc( F ) Vc= Vc( F )
二、Crotti-Engesser定理
设弹性体(不一定是线性的)上
作用力
F1, F2, …, Fi , …,
对应点位移 Δ1, Δ2, …, Δi , …
无刚性位移。
梁的弯矩方程为 M =-Fx (0≤x<l)
wA
V F
Hale Waihona Puke l M M dx0 EI F
1 EI
l
Fx xd x
0
Fl 3
3EI
例题
2.求梁中点(非加力点)B 的挠度
F
F1
A
B
xx
在B处施加与所求挠度方向
Δ
F F
O
Δ
Δ
克拉贝隆原理 Clapeyron
线弹性体上,作用力 F1 , F2 ,…, Fi ,…, Fn
对应位移 Δ1 ,Δ2 , …,Δi , …, Δn
外力功为
W
1 2 F1 Δ1
1 2 F2 Δ2
1 2 Fi Δi
1 2
Fn Δn
n 1
V W i1 2 Fi Δi
线弹性体的外力功或 应变能等于每一外力与其 对应位移乘积之半的总和。
x
l
B 求: 用功能原理计算A点挠度 解:1. 建立坐标系 2. 求弯矩方程
M =-F x
(0≤x< l )
3. 求外力功W 和应变能 Vε
1 W 2 FwA
4.求wA
l M 2 d x l Fx2
F 2l3
V
0
2EI
0
2EI
dx 6EI
Vε = W
wA
2V F
Fl 3
3EI
§11.3 卡氏定理
25
材力11-1
内容
要求 练习 作业
Chap.11 能量法 11.1 概念 11.2 应变能 11.3 卡氏定理 11.4 虚功原理 掌握杆件应变能计算,功能原理,
会卡氏定理,懂虚功原理。
功能原理1,卡氏定理1 11-3,7,9,11(b)
第十一章 能量法
§11.1 概述 一、能量法
利用能量原理解决力学问题的方法。 可用来求解变形、静不定、动荷、 稳定等问题。
4. 只适用于线弹性体。
图示力系的外力功为
1
1
1
1
W 2 F1Δ1 2 F2 Δ2 2 F3 Δ3 2 F4 Δ4
式中广义力包括集中力、集中力偶等,而 则为与广义
力相应的广义位移。
F3
Δ4
Δ3
F4
a
F2
F1
Δ2 Δ1
思考
V
W
n1 i1 2 Fi Δi
Clabeyron原理是否可以理解成 叠加原理?
d
M
M
dx
w d M
d x EI
d M d x
EI
dV
dW
1 M d
2
M 2xd x
2EI
M 2x
V W
l
2EI
dx
忽略剪力影响,如矩形截面,当l /h=10时,
剪力的影响只占弯矩的 3﹪.
(二)组合变形
据Clabeyron原理, 微段dx上
dV
dW
1 2
FN
dl
1 M d
2
1T d
不成立。

l
FN2 d x 2EA
l
M2dx 2EI
l
T2dx 2GIp
Vε是载荷的二次函数,叠加原理不成立。 组合变形应变能计算是否用了叠加原理?
当各载荷互相独立时,可以用叠加原理 当各载荷互相不独立时,不能用叠加原理 讨论 P.191 11-1,11-2题
F
已知:EI=常数
例题
A
wA
2
FN2 d x M 2 d x T 2 d x 2EA 2EI 2GIp
M T FN
dx
全杆
V
W
l
FN2 d x 2EA
l
M2dx 2EI
l
T2dx 2GIp
(三)弹性应变能的性质
V
l
FN2 d x 2EA
l
M2dx 2EI
l
T2dx 2GIp
1. Vε > 0 (正定); 2. Vε是载荷的二次函数,叠加原理
二、外力功与应变能
1. 外力功W
F
Δ
载荷在其作用点位移上所作的功。
2. 应变能Vε
弹性体因载荷引起的变形而储存的能量(J)。
三、功能原理
条件: (1)弹性体 (2)静载荷 —— 可忽略弹性体变形过程中的 能量损失
原理:外力功全部转化成弹性体的应变能.
V W
四、外力功与应变能的特点
数值与加载顺序无关,只与载荷与位 移的最终数值有关。
Δi
V Fi
FN FN d x M M d x T T d x
l EA Fi
l EI Fi
l GIp Fi
例题
F
A
B
x
l/2
C l/2
线弹性材料悬臂梁受力如
图,若F,EI(常数),l 等均
为已知,试用卡氏定理求:
1.加力点 A 处的挠度; 2.梁中点 B 处的挠度。
解:1.求 A 点挠度
该载荷作用点的相应位移。
三、卡氏定理 Castigliano Second Theorem
线弹性体
Vε = Vc
Δi
V Fi
卡氏定理
F
F
Vc

Δ
Δ
线弹性体的应变能对于某个力的一阶偏导数, 等于这个力作用点的相应位移。
对线弹性杆系结构
V
l
FN 2 d x 2EA
l
M2dx 2EI
l
T2dx 2GIp
二、线弹性体的应变能
F
(一)简单变形
1. 轴向拉压
F
F
l
△l
O
△l

l FNl EA
V
W
1 Fl 2
FN 2 l 2EA
FN为变量时
V
l
FN2 x d x
2EA
2. 扭转
Tl
GIp T 是变量时
Me
Me T
φ
φ
φ
V
W
1 2
M e
T 2l 2GIP
V
l
T 2x
dx 2GI P
3. 平面弯曲
n 1
V W i1 2 Fi Δi
注:
1. Δi 尽管是Fi 作用点的位移,但它不是Fi 一
个力引起的, 而是所有的力共同作用的结果,即
它是 i 点实际位移;
2. Δi 是Fi 作用线方向的位移. Fi Δi 为正,表 明Fi 作正功, Δi 与Fi 方向相同;为负则相反;
3. Fi为集中力, Δi 则为线位移; Fi为集中力 偶, Δi 则为角位移;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