贵州实施扶贫生态移民的条件与对策

合集下载

2018-生态移民搬迁实施方案-精选word文档 (5页)

2018-生态移民搬迁实施方案-精选word文档 (5页)

本文部分内容来自网络整理所得,本司不为其真实性负责,如有异议或侵权请及时联系,本司将立即予以删除!== 本文为word格式,下载后可方便编辑修改文字! ==生态移民搬迁实施方案生态移民搬迁实施方案贵州省最新生态移民搬迁政策全文一、书记县长挂帅,解决部门合作发力问题为做好全县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田阳县小城镇开发建设和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指挥部,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担任总指挥长,县政协主席担任指挥长,常务副县长、县城建组及相关分管领导任常务副指挥长、副指挥长,高规格配置指挥部成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及搬迁户核准工作组、征地拆迁规划建设工作组等五个专门工作组,明确县人民政府对全县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负总责,负责抓好全县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的统筹协调。

落实田阳县恒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为“田州镇老乡家园”项目业主,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良好工作格局,合力破解项目推进中问题节点:部门合力编制项目规划、方案。

依照上级要求,我县较早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编制201X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和201X—2020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总体规划,并由县小城镇开发建设和扶贫生态移民指挥部办公室(简称城移办)牵头组织发改、住建、财政、国土等相关部门结合工作职能配合规划编制单位完成材料收集、修编、审核等工作,确保项目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与科学性。

规划方案经县人民政府审定后,各相关部门依照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实施。

部门合力落实项目选址、征地补偿问题。

“老乡家园”项目启动以来,各部门各司其职,合力解决项目选址、征地问题,其中国土局具体负责项目用地报批、修规工作;住建局具体负责负责项目规划、设计工作;财政局具体负责落实征地补偿款;田州镇政府及拆迁办具体项目征地、拆迁工作。

通过各部门通力合作,项目经三个月的紧张工作完成项目选址、征地补偿工作,于201X年12月31日顺利开工建设。

部门合力整合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生态移民搬迁实施方案

生态移民搬迁实施方案

生态移民搬迁实施方案生态移民搬迁实施方案生态移民搬迁实施方案贵州省最新生态移民搬迁政策全文一、书记县长挂帅,解决部门合作发力问题为做好全县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工作,县委、县政府高度重视,及时成立田阳县小城镇开发建设和扶贫生态移民工作指挥部,县委书记、县长亲自担任总指挥长,县政协主席担任指挥长,常务副县长、县城建组及相关分管领导任常务副指挥长、副指挥长,高规格配置指挥部成员。

指挥部下设办公室及搬迁户核准工作组、征地拆迁规划建设工作组等五个专门工作组,明确县人民政府对全县扶贫生态移民工程负总责,负责抓好全县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建设的统筹协调。

落实田阳县恒茂开发投资有限公司为“田州镇老乡家园”项目业主,具体负责项目实施。

形成一级抓一级、层层抓落实良好工作格局,合力破解项目推进中问题节点:部门合力编制项目规划、方案。

依照上级要求,我县较早委托具有相关资质的单位编制2015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项目实施方案和2014—2020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总体规划,并由县小城镇开发建设和扶贫生态移民指挥部办公室(简称城移办)牵头组织发改、住建、财政、国土等相关部门结合工作职能配合规划编制单位完成材料收集、修编、审核等工作,确保项目规划、方案的可操作性与科学性。

规划方案经县人民政府审定后,各相关部门依照职责分工认真组织实施。

部门合力落实项目选址、征地补偿问题。

“老乡家园”项目启动以来,各部门各司其职,合力解决项目选址、征地问题,其中国土局具体负责项目用地报批、修规工作;住建局具体负责负责项目规划、设计工作;财政局具体负责落实征地补偿款;田州镇政府及拆迁办具体项目征地、拆迁工作。

通过各部门通力合作,项目经三个月的紧张工作完成项目选址、征地补偿工作,于2015年12月31日顺利开工建设。

部门合力整合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

项目除建设安置住宅楼外,我县通过整合交通、国土、住建、教体、人社、农业、林业、水利、扶贫、卫生、文广、电力等部门涉农项目资金和各项扶贫资金,依照现代化小区模式同步推进安置点基础设施建设。

贵州省民政厅关于深入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民政兜底脱贫工作的实施意见

贵州省民政厅关于深入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民政兜底脱贫工作的实施意见

贵州省民政厅关于深入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民政兜底脱贫工作的实施意见文章属性•【制定机关】贵州省民政厅•【公布日期】2018.07.19•【字号】•【施行日期】2018.07.19•【效力等级】地方规范性文件•【时效性】现行有效•【主题分类】特殊群体权益保障正文贵州省民政厅关于深入推进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民政兜底脱贫工作的实施意见各市(州)民政局、贵安新区社会事务管理局,各县(市、区、特区)民政局:为深入贯彻落实《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关于支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的实施意见》(厅字〔2017〕41号)、《民政部关于推进深度贫困地区民政领域脱贫攻坚工作的意见》(民发〔2018〕43号)和《贵州省深度贫困地区脱贫攻坚行动方案》(黔党办发〔2017〕24号)精神,切实抓好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民政兜底脱贫工作,充分发挥民政部门在脱贫攻坚中的重要作用,特提出如下实施意见。

一、总体目标坚持将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作为民政兜底脱贫工作的重中之重,深入实施贵州省民政兜底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全力助推全省14个深度贫困县、20个极贫乡镇、2760个深度贫困村到2020年现行扶贫标准下建档立卡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编密织牢城乡特殊贫困群体基本生活安全网,有效保障所有特殊贫困群体基本生活,有力助推到2020年所有特殊贫困群体稳定脱贫。

二、总体要求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党的十九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在贵州省代表团重要讲话精神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深度贫困地区和特殊贫困群体脱贫工作的重要指示精神,认真落实全省民政兜底脱贫工作现场会议要求,聚焦脱贫攻坚“四场硬仗”,坚决扛起民政工作助推深度贫困地区决胜脱贫攻坚、助推特殊贫困群体稳定脱贫的重大政治责任,以全面实施《贵州省民政兜底脱贫攻坚三年行动计划(2018—2020年)》为抓手,着力加大工作力度、强化工作措施、压实工作责任,充分发挥民政工作在打好深度贫困地区精准脱贫攻坚战中的兜底作用、基础作用和助推作用;着力完善政策、健全机制、强化保障,编密织牢特殊贫困群体基本生活托底安全网。

搬得出 留得住 能致富——铜仁市万山区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搬得出 留得住 能致富——铜仁市万山区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实践与思考
> > >短 信 近 日,贵州省中小企业局下发 《关于进一步推进万户小老板工程的意
见》,年 内拟资.  ̄2 o o o ) z , 小老板。
当代贵 州/ WWW. D D C P C . C N 2 0 1 3 年5 月上/ 第1 3 期
电视 、报刊 、网络 和区 、乡 、村 的政 置不搞 从 农村 搬到 农村 ,不 搞散 户 零 储存 、专 人专 管 、专 款专 用 ,严 禁挤 务 公开 栏 ,以 及干 部进村 入 户 等多种 星安 置 、插花 安置 ,不 搞单 户独 院 建 占挪 用 ,按工 程进 度拨 付资 金 ,并加 形 式 ,广 泛宣 传移 民工 程 的重大 意义 设 ,在群 众 自愿 同意 的基础 上 ,按 照 强审 计监 督 ,确保 资金 使用 安全 、高
着 眼长 远 、功 在 当代 、惠及子 孙 的 民 技术院校 )。 围 ,孤寡 、智 障 等丧失 劳动 能 力的搬 工 程 实 施 以 来 , 万 山 区 按 照 移 迁 群体 ,由政 府统 一 集中供 养 ;移民 心工 程 ;既是 一项 经 济工作 ,又 是一 城 镇化 、工 业化 、农 业产 可 享受 各种特 色 产业扶 持 优惠政 策 , 项 政 治任 务 ,更是 一次 重大 机遇 。按 民搬 迁与 “ 照铜 仁市 委 、市政 府提 出 的 “ 居住 有 业化 同步 发 展”相 结合 的方 式 ,以实 同时享 受迁 入地 的各 项惠 农补 贴 ;对 4 0 5 0 ”人 员采取 公 益性 岗位 安排 就 改善、致富有路子、就业有岗位 、迁 施农 村 危房 改造 、易地移 民搬 迁 、地 “ 出能稳 定 ”的总 体要 求 ,万 山区 以产 质 灾害搬 迁 等项 目为载 体 ,搬 迁居 民 业等 途径 ,确 保每 户移 民家庭 有 一个 6 4 8 户 ,2 8 6 2 7 人 。其中 ,生态 移民搬 固定收入的岗位。 业 扶贫 为主 线 ,以整 合 资源 为保 障 , 7 宣传 动 员到位 。充分 利 用会 议 、 5 1 户2 5 0 0 入。 重 点实 施 “ 五个 一 ”工程 ( 每 户 一保 迁 6

生态移民工作方案

生态移民工作方案

生态移民工作方案生态移民工作方案【1】为认真贯彻落实国务院《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规划(20____-__年)》和贵州省委省级政府《关于加快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发展的意见》,加快促进我镇生态环境脆弱地区、水土资源缺乏地区、居住分散且交通不便地区、地灾隐患地区和中小型水库等生态区位十分重要地区群众早日脱贫致富,推进我镇城镇化进程,促进城乡协调和可持续发展。

根据省委、省级政府关于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和镇委第十二次的决策部署,结合我镇实际,特制定本实施工作方案:一、指导思想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紧紧抓住国家实施西部大开发和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历史机遇,以加速发展、加快转型、推动跨越为主基调,大力实施工业强镇和城镇化带动战略,以扶贫生态移民为抓手,按照“统筹规划、合理布局、集约用地、完善功能”和“人口向城镇集中,工业向园区集中,农业向基地集中,产业向城镇和园区集中”的原则。

加快推进城镇化进程,促进小城镇有序发展,形成以镇城为中心,客田村、黄家村为极点,隘头、四坪、冯家等小集镇为纽带的城镇空间结构体系,着力培育特色优势产业,引导产业向城镇集聚,促进我镇生态环境恶劣地区贫困群众早日脱贫致富,实现全镇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发展。

二、总体目标按照国务院关于武陵山片区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先行先试的要求,坚持把扶贫生态移民搬迁作为推进我镇小城镇建设和城镇化发展的重点。

到__年,全镇争取实施各类生态移民搬迁安置7000人以上,实现扶贫生态移民基本全部脱贫,一半以上生态移民人均纯收入高于全镇农民人均纯收入目标;带动提高城镇化率30个百分点以上,客田村建城区面积达到3平方公里、人口达到1万人,黄家村建城区面积达到2平方公里、人口达到8000人,冯家村建城区面积达到1平方公里、人口达到5000人,隘头村建城区面积达到0.6平方公里、人口达到3000人;城镇供水、供电,道路硬化、绿化、亮化,污水处理、垃圾处理,光纤宽带“三融合”等基础设施和学校、医院、文化体育、广播电视、电信通讯、养老等主要社会设施建立健全。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

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根据《省人民政府办公厅关于印发贵州省2013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实施方案的通知》(黔府办发〔2013〕3号)和铜仁市2013年扶贫生态移民工作会议等精神,为实施好我县2013年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有效改善我县居住在深山区、石山区、生态环境脆弱地区农村贫困农户生存发展环境,推进城乡统筹协调发展,建立生态保护与农民增收的长效机制,逐步实现偏远落后地区人口战略转移,改善其生存发展环境,促进全县经济社会又好又快、更好更快发展,特制定本实施方案。

一、总体要求、基本原则、工作思路和目标任务(一)总体要求。

以邓小平理论和“三个代表”重要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落实科学发展观,坚持以人为本,以统筹城乡为主线,以整合资源为保障,以保护生态环境、改善生态移民生产生活条件、加快脱贫致富为目标,采取整合资金、统筹政策、整体搬迁、集中安置的方式,科学规划、合理布局,把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与推进工业化、城镇化结合起来,与发展旅游等特色小城镇结合起来,与农村危房改造结合起来,与基础设施向下延伸结合起来,努力实现科学、和谐、有序搬迁。

确保扶贫生态移民“居住有改善、致富有路子、就业有岗位、迁出能稳定”。

(二)基本原则。

1.坚持政府主导、群众自愿的原则。

充分发挥政府在政策制定、规划编制、资源调配整合和组织协调等方面的主导作用,统筹全县优势政策,按照“渠道不乱、用途不变、各负其责、各记其功”的原则,整合扶贫、以工代赈、保障性住房、农村危房改造、新农村建设、小城镇建设、财政“一事一议”奖补政策、石漠化治理、生态治理等方面的项目和资金,用于安置区基础设施和社会事业建设,从而破解安置区基础设施建设、社会事业建设资金不足的瓶颈问题。

尊重群众意愿,认真做好搬迁群众的思想工作,不搞强迫命令、强搬强拆,确保移民搬得出、留得住、能致富,举全县之力,全力推进扶贫生态移民工作。

2.坚持统筹安排、整体搬迁的原则。

把生态移民与水利移民、地质灾害移民、工业园区移民、县城新城区规划移民、以工代赈移民等结合起来,采取政府帮扶、金融支持、社会捐助、农户自筹的方式,以自然村寨、村民组为单位整村整组整寨搬迁。

生态移民政策

生态移民政策
杜平说,目前我国政府组织的移民包括工程移民和生态移民。生态移民是为了保护一个地区特殊的生态或者让一个地区的生态得到修复而进行的移民。但生态移民目前遇到了一些困难,随着经济的发展,靠政府解决移民接受地的难度越来越大,生态移民的安置问题仍需要进一步解决。
(2)2010年7月16日,据相关消息,位于云贵高原东南边缘的贵州黔东南苗族侗族自治州,将启动大规模生态移民,以加快治理石漠化步伐,巩固提高生态环境质量。
其二,就像甘南州一位官员向笔者所说,舟曲当地老百姓人均年收入才1000元,吃饭取暖怎么能不砍树劈柴盖房子、修路就地开山取材也是迫于成本考虑。不解决他们的生存问题,搬到新地方还是一样要向大自然索取。
其三,很多西部山区险要之地,人类已经生活了上千年,只要尊重生态规律、与自然和谐相处,丰衣足食的日子不是没有,怎么科技和经济进步了反而不行到要移民的地步
(4)很多时候,生态移民虽然是不得已的选择,但移民是减少人类活动对大自然破坏的最好办法。通过迁移或相对集中区域内人口,杜绝人类在生态脆弱区的开发性活动,把这些人力暂时难以恢复的区域设为“生态无人区”,依靠大自然的自我修复功能,使其先绿起来,这是从整体上保护这些地区生态环境最便捷、最直接、最有效的办法。可是,老师认为,移出去的人们怎么活下去,怎样才能活得更好,仍然是不可回避的问题。
黔东南州地处长江和珠江上游,森林覆盖率达62%,是国家28个重点林区之一,拥有自然保护区23个,是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但同时,黔东南也面临着开发与保护的矛盾,近年来,采取将兴林与富民结合,在石漠化生态困境地区重建以森林植被为主体的国土生态安全体系的方式,建立绿色银行,让荒山重披绿装。
从黔东南州政府了解到,为了保护绿色银行不被破坏,黔东南正在争取被纳入科技部、中国科协、国务院扶贫办的国家科技扶贫示范区,希望能够安排专项资金,加大科技扶贫力度,帮助黔东南实施易地扶贫和生态移民工程,对不具备生存条件的山区贫困人口实施易地扶贫搬迁;对财政困难的地区,免除生态移民工程的地方匹配资金。

贵州扶贫攻坚“1+10” 配套文件

贵州扶贫攻坚“1+10” 配套文件

贵州扶贫攻坚“1+10”配套文件1个《决定》:《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10个文件:①《关于扶持生产和就业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②《关于进一步加大扶贫生态移民力度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贫困学生资助推进教育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④《关于提高农村贫困人口医疗救助保障水平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方案》⑤《关于全面做好金融服务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⑥《关于开展社会保障兜底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⑦《关于进一步动员社会力量对贫困村实行包干扶贫的实施方案》⑧《关于加快少数民族特困地区和人口数量较少民族发展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⑨《关于充分发挥各级党组织战斗堡垒作用和共产党员先锋模范作用推进精准扶贫的实施意见》⑩《贵州省贫困县退出实施方案》《中共贵州省委贵州省人民政府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为全力打赢这场扶贫攻坚战,10月18日,全省扶贫开发大会在贵阳召开。

会议下发了《关于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确保同步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决定》及10个配套文件,鲜明地提出了全省精准扶贫的奋斗目标、着力重点和具体措施。

“1+10”配套文件是新招实招,贯穿了精准性的要求,突出了“组合拳”的特色,强化了配套化的措施,为我省当前和今后一个时期扶贫开发工作明确了任务书、作战图和时间表。

坚持精准扶贫、精准脱贫的基本方略,强化落实责任,推进改革创新,加强政策扶持,采取超常规措施,拿出过硬办法,尽快增加贫困人口收入、不断提高贫困人口素质,举全省之力坚决打赢扶贫攻坚战,全面消除绝对贫困,建设全国扶贫开发攻坚示范区。

目标任务分两步实现扶贫攻坚目标任务。

第一步,扎实推进“33668”扶贫攻坚计划,大力实施“六个到村到户”和“六个小康建设”,到2017年末,实现农村贫困人口脱贫300万人以上,按照省定标准24个贫困县、375个贫困乡镇脱贫“摘帽”,5800个贫困村出列,贫困县农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达到8000元。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贵州农业科学2012,40(7):211~215GuizhouAgncuIturaISclences[文章编号]1001—3601(2012)07一04160211一05贵州实施扶贫生态移民的条件与对策王永平。

,金莲2,黄海燕2,周丕东2(1。

贵州财经大学经济研究所,贵州贵阳550∞4:2,贵州财经大学资源与环境管理学院,贵州贵阳550004)[摘要]为推动贵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实施,分析了实施扶贫生态移民的重要意义、主要特征和环境条件,提出了坚持以城镇集中安置模式为主、建立健全移民工作机构、抓好移民规划编制、多渠道筹措移民资金、促进移民稳定就业、制定和完善配套政策等对策措施。

[关键词]生态移民;主要特征;环境条件;对策措施;贵州[中图分类号]S一9;S—05[文献标识码]ACOnditiOnsandCOuntermeasures0fthelmplementatiOnOfAnti—pOyertyEcOIOgicalMigratiOninGujzhOuPrOvinceWANGYong—pin91,JINLian2,HUANGHai—yan2,ZHOUPi—don92(1.fnsfif“f芒o,Eco肛p,nfc,GHfz^口“LhivPrs豇yD,FlnnncPDndEconDmics,GⅡfj,口疗g,GHfzho即5s0004;2.Sc^oDfD,ResoHrcesnndE—vfro厅Ⅲ已疗t口fMn疗口g删enf.G“fz^DHLhiVPrsifj,o,FZ聆口胛ce口摊dEco腮Dmics,G“fj,口押g.Gnfz矗DH550004.(洫fnⅡ)Abstract:T。

promotetheimplementationofpovertyalIeviationandec0109icaImigrationinGuizhouProvince,inthispapertheimportantsignificance,maincharacteristicsandenvironmentalconditionsoftheimplementationofpovertyalleViationandecologicalmigrationwereanalyzed,andcorrespondingcountermeasuresweresuggestedasfollows:tomainlyinsistonthemodeofurbancentralizedresettlement,toestablishmigratjonworkagencies。

tograspmigrationplannjng,torajsefundsformigrationprojectfrommultiplechannels,topromotemigrantsemploymentstablyandtodevelopandperfectthesupportingponcies.Keywords:ecologicalmigration;maincharacteristics;enVironmentalconditions;countermeasures;Gujzhou贵州地处云贵高原东部,长江、珠江流域上游地带,西南喀斯特生态脆弱区的中心,是一个以岩溶地貌为主的典型内陆山区省份。

长期以来,由于经济社会发展滞后,贵州农村贫困问题突出,是全国农村贫困人口最多、贫困面最广、贫困程度最深、扶贫开发任务最重的省份之一。

以少数民族为主的大量贫困人口居住在自然条件恶劣的地区,就地扶贫难度大、成本高,很难从根本上解决其脱贫致富的问题,而且就地扶贫开发会对居住地生态环境造成持续破坏。

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既是推动新时期贵卅I扶贫攻坚行之有效的途径,又是保护和恢复脆弱生态环境的重大战略举措。

总结过去易地扶贫搬迁的成功经验,在深入调研、摸清底数的基础上,2011年贵州省委、省政府提出把实施150万扶贫生态移民工程作为从根本上解决居住在生态环境脆弱、生态区位重要和自然条件恶劣地区农村人口的生存和发展问题的重大战略举措,促进贫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经济社会协调发展。

为深入认识实施150万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重要性,为各级政府制定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政策措施提供决策参考,笔者等在分析贵州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战略意义和主要特征的基础上,对实施扶贫生态移民的环境条件与对策措施进行了探讨。

1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重要意义1.1是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目标的迫切需要进入21世纪,贵州各级党委、政府和广大干部群众,认真贯彻落实《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和中央有关扶贫开发的方针政策,把“三农”工作作为全省工作的重中之重、扶贫开发作为“三农”工作的重中之重,坚持开发式扶贫方针,大力实施整村推进、劳动力转移培训和产业化扶贫,同时对生存条件恶劣地区的40多万贫困人口实施了易地扶贫搬迁,扶贫开发工作取得r显著成效。

但是,贵州农村贫困人口分布广,老、少、穷集中连片的状况依然没有改变,制约贫困地区和贫困人口发展的深层次矛盾依然存在。

目前,按照2300元的新扶贫标准,全省农村贫困人口高达1149万,全面小康社会实现程度比全国落后8年、比西部平均水平落后4年[1]。

在农村贫困人口中,85%以上集中分布在武陵山区、乌蒙山区、滇桂黔石漠化区等连片特困地区,人口、资源、环境与社会经济发展极不协[收稿日期]2012一0511;2012一06—24修回[基金项目]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项目“生态移民与少数民族传统生产生活方式的转型研究”(09XMz043)[作者简介]壬永平(1965一),男,博士,教授,从事农业经济理论与政策、区域发展与管理、反贫困战略等方面的研究。

E—mail:swwyp@yaho。

.c。

m.cn万方数据贵州农业科学GuizhouAgriculturalSciences调,特别是还有大规模的贫困人口散居在深山区、石山区,交通闭塞,条件艰苦,难以就地实现脱贫。

改善这些地区群众的基本生存条件,加快扶贫开发进程,已成为事关2020年贵州省能否基本消除贫困、能否缩小发展差距、能否与全国同步实现全面小康目标的政治性、全局性和战略性问题。

1.2是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的内在要求贵州山地、丘陵占92.5%,是全国唯一没有平原支撑的内陆山区省份。

境内岩溶地貌发育强烈,喀斯特(出露)面积11万km2,占全省国土总面积的62%,是世界喀斯特发育最为典型的地区之一。

长期以来,迫于人口快速增长的压力,全省土地过度垦殖,1996年耕地面积高达490万hm2(其中25。

以上的陡坡耕地超过20%),垦殖指数高达27.84%,为全国及西部地区的2倍左右。

由于全省地形地貌复杂,土地资源破碎,水土保持能力差,陡坡耕地面积大,生态环境十分脆弱,土地过度垦殖导致了严重的水土流失和石漠化问题。

虽然自实施西部大开发战略以来,通过退耕还林(草)、封山育林等工程的实施,在一定程度上遏制了生态环境恶化的趋势。

但是,由于生态环境十分脆弱,目前全省水土流失面积仍高达7.3万km2,占国土面积的42%,年均土壤侵蚀总量达2.5亿t,相当于每年流失2.7万hm2以上耕地的表层土;石漠化面积3.3万km2,占国土面积的19%,居全国各省区市之首,且近年来仍以每年1%左右的速度在继续扩大,是全国石漠化面积最大、等级最齐、程度最深、危害最严重的省份。

在一些石漠化严重的地区,水土资源已经到了难以维系人类生存的地步。

实施扶贫生态移民工程,加快生态脆弱地区的人口转移,实现土地资源与人口的合理配置,是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从根本上解决贫困人口生存与发展问题的内在要求。

1.3是构建两江上游重要生态屏障的战略举措长江流域和珠江流域横跨我国的西南、华中、华东、华南四大经济区,涉及19个省、市、自治区,总面积约占全国的1/4,是全国经济和人口比较密集的地区,两大流域下游的“长三角”和“珠三角”是中国经济发展的两大“引擎”。

而贵州省地处长江、珠江两大流域的上游地带,生态地位十分重要。

全省土地面积17.62万km2,以苗岭为分水岭,苗岭以北属长江流域,流域面积11.57万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65.7%;苗岭以南为珠江流域,流域面积6.05万km2,占全省土地面积的34.3%。

由于贵州地形地貌特殊,区内河流湍急,加上生态环境脆弱,水土流失问题突出,在导致地表土壤大量流失、石漠化面积不断扩大的同时,对长江、珠江中下游地区的安全也造成了严重威胁。

据全国第二次水土流失遥感调查,长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为53.1万km2,主要分布于包括贵州在内的长江上游地区,其中贵州5.14万km2;珠江流域水土流失面积达6.27万km2,主要分布在云南和贵州,其中贵州2.18万km2;长江中上游25。

以上陡坡耕地233.33万hm2,年均土壤侵蚀总量达9亿t,年入江泥沙量占三峡库区年入江泥沙总量的46%,其中,贵州大于25。

的陡坡耕地达63.8万hm2,为流域坡面流失之最。

实施生态移民,减少生态脆弱区的人为破坏和土地资源压力,保护和恢复生态环境,提高水源涵养能力,有效遏制水土流失,减少泥沙下泄量,既是贯彻和落实科学发展观、促进贵州经济社会可持续发展的必然要求,又是维护“两江”下游生态安全、加快构建“两江”上游生态屏障的重大战略举措。

1.4是促进民族团结和社会和谐的重要途径贵州是一个多民族聚居的省份,有49个民族,少数民族人口占全省总人口的比重接近40%,少数民族人口规模仅次于云南和新疆。

由于历史、自然、经济、社会等原因,贵州贫困地区多为少数民族聚居区,且生态环境脆弱、石漠化问题严重、农民生产生活条件很差,农村贫困问题与生态环境问题、民族地区发展问题相互交织,少数民族人口中贫困人口所占比重大大高于全省平均水平。

在全省1149万农村贫困人口中,少数民族贫困人口约占60%。

中共中央、国务院在《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所划定的11个连片特困地区中,贵州的3个民族自治州和分布在其他市的10个民族自治县全部属于其中的武陵山区、乌蒙山区和滇桂黔石漠化区,是国家新时期区域发展与扶贫攻坚的主战场。

农村贫困人口向脆弱生态区和民族区域集中的特征,决定了实施扶贫生态移民搬迁将有利于正确处理好生态保护和少数民族区域发展的关系。

对生活在生态条件恶劣地区的少数民族困难群众实施扶贫生态移民,通过整合政府支农投资,有效解决搬迁人口及安置区原有群众的长远发展问题,改善他们的生产生活条件,对于增进民族团结、促进社会和谐具有重要意义。

2贵州扶贫生态移民工程的主要特征2.1人口规模大贵州喀斯特地貌发育典型、分布广,生态环境脆弱,生态环境恶化与农村贫困问题相互交织、互为因果,亟需实施生态移民搬迁的人口规模大、分布范围广。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