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统计学 十二实验设计

合集下载

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2

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2

第二节实验设计的基本原则在实验设计时,为更好地控制非处理因素对结果的影响,以较少的受试对象取得较为可靠的信息,达到经济高效的目的,必须遵循对照、随机化和重复的原则。

一、对照原则在确定处理因素的试验组时,应同时设立对照组。

只有设立了对照才能较好地控制非处理因素对实验结果的影响,从而将处理因素的效应显示与分离出来,将效应归因于处理因素。

不设立对照往往会误将非处理因素产生的效应当成处理效应,从而得出错误的结论。

例如,研究某药物对上呼吸道感染的疗效,由于上呼吸道感染患者有自愈的倾向,如果没有设立对照,即使该药物没有效果或者疗效甚微,也可能得到疗效较好的结论。

设立对照应遵循均衡性原则。

均衡是指在设立对照时除给予的处理因素不同外,对照组和试验组的其他重要的、可控制的非处理因素应保持一致。

在整个实验过程中,对照组和试验组应始终处于同时同地,即应设立同期对照或平行对照。

尽量不要用以往的研究资料作为历史对照。

用符号表示如下:T+S=e+s式中T表示处理因素,S表示非处理因素,e表示实验效应,s表示S的影响结果。

实验效应e是与s混杂在一起的,实验设计的主要任务是如何使e能单独显示出来。

设立对照,使实验中两组或多组的S均衡,即S=S2。

这样,实验1组T的效应e就可以显示出来了。

对照形式有多种,常有以下几种:1. 安慰剂对照安慰剂或称伪药物,是一种无药理作用的制剂,不含试验药物的有效成分,但其外观如剂型、大小、颜色、重量、气味及口味等都与试验药物一样,不能为受试对象所识别。

安慰剂对照的目的在于克服研究者、受试对象等由心理因素导致的偏倚。

安慰剂对照还可消除疾病自然进程的影响,分离出试验药物所引起的真正效应。

安慰剂的使用需慎重,应以不损害患者健康为前提,适用于研究的疾病尚无有效药物治疗或使用安慰剂后对该疾病病情、临床过程、预后无影响或不利影响小的情况,一般与盲法结合使用。

2. 空白对照即对照组不接受任何处理,在动物实验和实验室方法研究中最常用,常用于评价测量方法的准确度,评价实验是否处于正常状态。

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与临床试验设计PPT课件

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与临床试验设计PPT课件
精品课件资料
实验效应
c、观察指标的准确度和精密度 ►准确度:观察值与真实值的接近程度。主要受系统误 差影响。 ►精确度:相同条件下同一对象的同一指标进行重复观 察时,观察值与其均数的接近程度。主要受随机误差影 响。
精品课件资料
实验设计三原则
对照原则 control
随机化原则 randomization
重复原则 replication
在实验中应设立对照组,其目的是通过与对 照组效应对比鉴别出实验组的效应大小。
是指每个受试对象有相同的概率或机会被分 配到不同的处理组。
是指在相同实验条件下重复进行多次观察, 是消除非处理因素影响的又一重要方法。
精品课件资料
对照原则
只有设立了对照组,才能消除非处理因素对实验结果 的影响,从而使处理因素的效应得以体现。
等效性试验 equivalence
研究目的是要显示两种或多种处理的反应间 差异的大小,在临床上并无重要性的试验。
非劣效性试验 研究目的是显示所试验药的反应,在临床意 non-inferiority 义上不差于(非劣于)对照药的试验。
精品课件资料
临床试验的比较类型
检验假设
优效性检验 等效性检验
非劣效性检验
对处理因素的影响
影响评估
1.安排多个处理因素
1.因素或水平较多时,所需
2.分析多个因素的主效应和 试验组和样本量均较大
交互作用
精品课件资料
临床试验的比较类型
临床上认为一种药物的疗效与另外一种药物的疗效是 等效的,并不是指两者的疗效相等,而是两种药物的疗 效相差(πT-πC)不超过一个允许的范围(-Δ< πT -πC <Δ)。
精品课件资料
平行组设计 精品课件资料

医学统计学 常用实验设计方案

医学统计学 常用实验设计方案
只能研究一个因素且为两水平,此外设置一 个控制因素(配对因素)
配对的特征或条件:影响研究结果的主要非 处理因素或混杂因素
种属、品系、性别,年龄、体重; 病种、病型、族别、生活习惯、工作环境
配对原则
配对设计
原则
条件相近,“对子”内同质, “对子”内随机分组
目的
控制已知的主要非处理因素,提高组间均衡
随机分组时应注意:
完全随机设计
• 随机数的位数不应小于N的位数,如果有重 号数字应舍弃;
• 若科研上需要各组例数不等可利用序号(R) 调整各组例数。如在例2中要求A组6例,B 组5例,C组4例,可规定R=1~6者为A组, R=7~11者为B组,R=12~15者为C组。
优点:
完全随机设计
1.设计、操作简单,最常见的单因素实验设计方法。 2.统计分析方法简便易行,各组例数可相等(平衡设计), 也可不相等(非平衡设计)(以相等时检验效能最高)。
研究 总体
纳入标准 排除标准
受试 对象
按匹配 条件
区组1
区组2
● ● ●
区组b
随机分组 随机分组 随机分组
k个水平
k个水平
● ● ●
k个水平
随机区组设计方案示意图
随机分组
随机区组设计
例 将16头动物按体重配伍随机分为4组
匹配编号:先将16头动物称重,记录,再把体 重相近的4头动物配成一个区组,每一个区组 内4头动物分别编号为1,2,3,4
例2 将15头动物随机分成三组。
完全随机设计
① 先将动物编号如1、2……15号,然后在随机数 字表内从第5行第11列起向下读取15个随机数 字,取两位随机数字,依次抄录于动物编号下。
② 将随机数字从小到大顺序排列后得序号R。 ③ 规定R=1~5者为A组,R=6~10者为B组,

《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医学检验)

《医学统计学》教学大纲(医学检验)

《医学统计学》课程教学大纲(Medical Statistics)一、课程基本信息课程编号:14232080课程类别:专业必修课适用专业:医学检验技术学分:理论教学学分:2学分,实验学分:0.5学分总学时:40学时(其中讲授学时:24学时;实验(上机)学时:16学时)先修课程:医学基础课程后续课程:医学检验、预防医学选用教材:李康主编:医学统计学(第6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必读书目:[1]方积乾主编.医学统计学(第7版)[M].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13[2]袁兆康.医学统计学[M].北京:人民军医出版社.2013[3]张文彤主编.SPSS统计分析基础教程(第2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1选读书目:[1] 颜虹, 医学统计学[M]. 北京:人民卫生出版社,2005[2] 康晓平,实用卫生统计学 [M].北京:北京大学医学出版社,2002[3] Belinda Barton,Medical Statistics: A Guide to SPSS, Data Analysis and Critical Appraisal [M].美国:WILEY Blackwell,2014二、课程教学目标通过本门课程的学习,要使学生学会人群健康研究的统计学方法,学会数值变量和分类变量资料的分析,配对资料的分析,直线相关和直线回归,非参数统计方法,病例随访资料分析。

其目的使大家具备新的推理思维,结合专业问题合理设计试验,科学获取资料,提高科研素质。

本课程教学的主要方法有理论讲授、课堂讨论、实验实习、课堂演算、统计软件SPSS上机等。

通过实验实习,使学生加深对理论的理解。

三、课程教学内容与教学要求1.绪论教学要求:掌握:同质与变异,总体、个体和样本,变量的分类,统计量与参数,抽样误差,频率与概率等基本概念。

理解:统计工作的基本步骤,医学统计学的主要内容。

了解:学习统计学的目的和要求。

医学统计学 十二实验设计共63页

医学统计学 十二实验设计共63页

60、人民的幸福是至高无个的法。— —西塞 罗
66、节制使快乐增加并使享受加强。 ——德 谟克利 特 67、今天应做的事没有做,明天再早也 是耽误 了。——裴斯 泰洛齐 68、决定一个人的一生,以及整个命运 的,只 是一瞬 之间。 ——歌 德 69、懒人无法享受休息之乐。——拉布 克 70、浪费时间是一桩大罪过。——卢梭
医学统计学 十二实验设计
56、极端的法规,就是极端人们 就不再 配享受 自由了 。—— 毕达哥 拉斯 58、法律规定的惩罚不是为了私人的 利益, 而是为 了公共 的利益 ;一部 分靠有 害的强 制,一 部分靠 榜样的 效力。 ——格 老秀斯 59、假如没有法律他们会更快乐的话 ,那么 法律作 为一件 无用之 物自己 就会消 灭。— —洛克

医学统计学:第十章 常用实验设计方法

医学统计学:第十章 常用实验设计方法
患者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随机数字 12 13 8 4 7 0 11 1 5 14 3 6 10 9 2 处理组别 丙 丙 乙 甲 乙 甲 丙 甲 乙 丙 甲 乙 丙 乙 甲
分组结果 甲组:4、6、8、11、15号
乙组:3、5、9、12、14号
和检验、Ridit 分析、有序变量的 logistic 回归 模型和有序变量的对数线型模型等。 (2)若比较各样本不同等级构成情况,用 2 检验。
14
4.双向有序且属性不同资料的比较 (1)若分析两变量是否存在线性相关关系时,用 等级相关分析或 Pearson 列联系数。 (2)若分析两变量是否存在直线变化趋势时,用 线性趋势检验。 5.双向有序且属性相同资料的一致性检验,用
丙组:1、2、7、10、13号
10
11
(二)统计分析
数值变量资料
1.两样本比较 (1)小样本时 ①两样本来自正态分布总体且总 体方差相等时,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 检验;②两样本来自非正态总体或总体方差不
等时,通过变量变换使数据呈正态或方差齐后,
再用成组设计的两样本均数比较的 t 检验;若仍 达不到 t 检验的应用条件时,可选用 t' 检验或成
18 1 10 13 17 2 0 3 8 15 7 4 19 12 5 14 9 11 6 16
动物编号 1 2 3 4 5 6 7 8 9 10 随机数字 1 2 0 3 8 7 4 5 9 6 组 别甲乙乙甲乙甲乙甲甲乙
分组结果 甲组:1、4、6、8、9号小鼠 乙组:2、3、5、7、10号小鼠
17
随机分组
1.1 2.1 3.1 4.1 5.1 6.1 7.1 8.1 9.1 10.1 小鼠编号

医学统计学:常用实验设计方法

医学统计学:常用实验设计方法

常用实验设计方法
完全随机设计(completely random design) :
• 不考虑个体差异的影响,仅涉及一个处理因素, 但可以有两个或多个水平,故亦称单因素实验设 计。 • 该设计常用于将受试对象按随机化原则分配到处 理组和对照组中,各组样本例数可以相等,也可 以不等,但相等时效率高。 • 优点:设计和统计分析方法简单易行; • 缺点:只分析一个因素,不考虑个体间的差异, 因而要求各观察单位要有较好的同质性,否则, 需扩大样本含量。
• 例:按完全随机设计方法将10只小鼠随机分 配到甲、乙两组。
完全随机设计(completely random design) :
常用实验设计方法
二、试验结果的统计分析
对于完全随机试验的统计分析,由于试验 处理数不同,统计分析方法也不同。 (一)处理数为2 两个处理的完全随机设计 也就是非配对设计,对其试验结果采用非配对 设计的 t 检验法进行统计分析。
常用实验设计方法
流行病与卫生统计学研究所
常用实验设计方法
医学实验设计必须遵循对照、随机、重复和均衡的 基本原则。不同的研究目的应采用不同的设计方法 安排实验。医学研究中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有:
1. 完全随机设计 2. 配对设计 3. 配伍组设计 4. 交叉设计 5. 析因试验设计 6. 拉丁方设计 7. 正交试验设计 8. 均匀设计
完全随机设计的优缺点
完全随机设计是一种最简单的设计方法,主要优缺点如下:
完全随机设计的主要优点 1、设计容易 处理数与重复数都不受限制,适用于试 验条件、环境、试验动物差异较小的试验。
常用实验设计方法
完全随机设计(completely random design) :
2、统计分析简单 进行统计分析。

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课件

医学统计学实验设计课件

3
2. 研究对象:该地区居民,收集其基本信息(如 年龄、性别、职业等)和健康状况、生活习惯等 信息。
案例四:某地区慢性病发病率影响因素研究
3. 研究方法
采用问卷调查的方式收集信息,采用统计分析方法分析不同因素 与慢性病发病率的关系。
4. 研究结果
经过一定时间的调查和分析,发现某些因素(如年龄、性别、饮食 等)与慢性病发病率存在显著关联。
样本量
根据研究目的、实验设计类型和实际 情况,确定适当的样本量。
实验设计的原则
科学性原则
伦理性原则
实验设计应基于科学原理和方法,合理安 排实验过程,确保实验结果的可靠性。
实验设计应遵循伦理原则,尊重受试者的 权利和利益,确保受试者的安全和福祉。
可重复性原则
随机化原则
实验设计应具有可重复性,以便其他研究 者能够依据该设计进行重复实验。
案例三:某医院医疗质量评估
• 总结词:本案例旨在评估某医院的医疗质量,通过收集患者信息,分析医院的治疗效果、患者满意度等方面。
案例三:某医院医疗质量评估
01
详细描述
02
1. 研究目的:评估某医院的医疗质量,包括治疗效果、患者满
意度等方面。
2. 研究对象:医院收治的患者,收集其基本信息和治疗过程、
04 实验设计案例分 析
案例一: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研究
• 总结词:本案例旨在研究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通过收集 患者信息,分析药物治疗对患者血压水平的影响。
案例一:高血压药物治疗效果研究
详细描述
1. 研究目的:评估药物治疗对高血压患者的效果,包括降低血压水平、改善生活质 量等方面。
2. 研究对象:高血压患者,随机分为实验组和对照组,实验组接受药物治疗,对照 组接受安慰剂治疗。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灵敏度反应其鉴别真阳性的能力
在社区观察防治缺铁性贫血的效果,临床症状、体征、 比色法测血红蛋白不灵敏,因只有缺铁明显时才会有 血红蛋白变化、贫血症状与体征;选血清铁蛋白较灵 敏。灵敏度愈高,漏诊率愈低。
特异度反应其鉴别真阴性的能力
在高血压病的研究中,用血压作指标特异度高;而用头 昏、失眠作为指标特异性差。特异度愈高,误诊率愈低。
二、实验研究的类型
1.实验室实验: 实验对象为动物(动物实 验) 植物 生物材料 2.临床试验 :实验对象大多为患者 3.社区干预实验:实验对象为社区人群
第二节 实验设计的基本要素
处理因素
(study factor or treatment)
受试对象(study subjects)
实验效应
(experimental effect)
按随机的方法将每个配伍组中的个 体分配到各个对比组中去,给予不 同处理。 优点:增强处理间的均衡性,提高检验效能。
• 例12-7 12名受试者,按性别、年龄和病情 等特征分为三个区组(每组4名),并编号 成1~4号为第Ⅰ区组,5~8号为第Ⅱ区组, 余类推。拟在每一区组内分别给予A、B、 C、D四种处理。 • 操作:先从随机排列表中任意指定三行, 如第6~8行,每行内依次取“1~4”四个随 机数字列在区组内受试者编号之下,事先 规定随机数字1、2、3、4分别代表A、B、 C、D四种处理。
区组 受试者编号 1 随机数字 2 2 1
Ⅰ 3 4 4 3 5 3 6 2
Ⅱ 7 8 4 1
Ⅲ 9 10 11 12 3 2 1 4
12 名受试者构成的三区组四处理的双因素方差分析表 区组 Ⅰ Ⅱ Ⅲ 处 A 2 8 11 B 1 6 10 C 4 5 9 理 D 3 7 12
四、拉丁方设计 6×6基本拉丁方表: A B C D E F B C D E F A C D E F A B D E F A B C E F A B C D F A B C D E
表现为实验的例数(样本含量) 和实验重复的次数。
(三)随机原则
随机化的定义是抽取时要使每一观察单位都有同 等的机会被抽取。随机化的方法有抽签和随机数 字表。
(四)均衡原则
各组除处理因素外,其它条件一致
第四节 研究资料的质量
一、误差(error) 统计上将实验和调查观测到的原始数据计 算得到的某指标的值与真值之差别,即样 本统计量与总体参数之差别称为“误差”。
二、优效性检验
H 0 : T C,H1 : T C
三、等效性检验
H 0 : T C ,H1 : T C
四、非劣效性检验 H 0 : C T ,H1 : C T
临床试验还和临床治疗有很大的区别:
临床治疗是根据每一位患者的具体情况对 症施治,无需统一的方案,目的只是将患 者治愈,不必追求样本例数的多少。而临 床试验目的是探索某种新药或新疗法是否 安全、有效。必须有一个共同遵循的试验 方案,对所有参与试验的对象均按同一方 案进行处理,不得因人而异、自行其事。 需要追踪的后续性效果(属前瞻性调查) 必须达到较大的样本例数,一次试验达不 到还需长期积累(原因是大多数后续效果 为药物副作用,发生率极低,只有样本量 足够大时才能监测到)。
动物编号 随机数字 归 组 1 37 甲 2 85 甲 3 94 乙 4 35 甲 5 12 乙 6 33 甲 7 39 甲 8 50 乙 9 08 乙 10 30 乙 11 42 乙 12 34 乙 13 07 甲 14 96 乙
例12-5 试将18只小白鼠随机等分成三 组。方法:先将18只动物随机编号:1~18, 从附表15随机排列表内任意一行,假定为第 13行,依次抄录除去“18、19”的从0~17的 十 八个随机数字。规定:0~5为甲,6~11为乙 , 121 ~2173 为丙 动物编号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三、实验效应 (experimental effect)
实验效应:处理因素作用于受试对象的反应和 结局,由观察指标体现。 要求指标: 1. 客观性 2. 精确性: 准确度(观察值与真值的接近程度,主要 由系统误差引起); 精密度(观察值与其均值的接近程度,主要 由随机误差引起)
3. 灵敏度和特异度:
第五节 常用的实验设计方法
完全随机化设计
配对设计
配伍组设计 拉丁方设计
一、 完全随机化设计 (randomized control trial)
研究因素为一个,又称为单因素设计。
设计方案 :将受试对象随机分配到实验
组和对照组。
方 法 :抽签、随机数字表(或随机
排列表)
例12-4 设有同种系同性别小白鼠14 只,试用随机数字表将它们分成两组。 方法:先将小白鼠随机编号为1, 2, ……,14,然后在附表16随机数字表内任 一列及任一行作为起点向任何方向(上、 下、左、右,甚至对角线斜方向)连续抄录 14个二位数,事先规定奇数归入甲组,偶数 归入乙组(反之亦可)。
(二)人的选择 1.病人的选择:统一诊断标准。 住院、门诊病人优缺点: 住院病人所处环境较安静,条件容易控制,试验容易维持恒 定,便于医生作观察、检查和记录;资料完整且易达到一定 的精确度。门诊病人受客观环境和主观心理状态不断变化的 影响,对医嘱的依从性(compliance)得不到保障、病历 记录粗糙而难以达到所要求的精确度。但门诊病人并非处在 特殊环境下,所进行的试验而获得的结果经得起日常生活的 考验,不至于出现某种治疗方案在医院里效果好,出院后效 果差的情况,所以门诊病人的试验结果应用面较广。另外用 门诊病人作为受试对象,经济上较为合算,他们不需要特殊 的照顾与护理,且病例数量远多于住院病人。根据实际情 况,初步试验可在门诊病人中进行,较为细微和深入的试验 应该在住院病人中进行。
(随机进行行间或列间交换)
6种药物注射6只家兔6个部位的拉丁方设计 家兔编号 (行区组) 1 2 3 4 5 6 注射部位编号(列区组) 1 A B E F C D 2 B A D C F E 3 C E F B D A 4 E F C D A B 5 D C B A E F 6 F D A E B C
1. 过失误差(blunder error):不允许发生的 错误. 2.系统误差(system error):有偏向性差值的 误差。如所用测量仪器不准,造成测定值偏大或 者偏小。 流行病学中系统误差亦称“偏倚” (bias),包括选择偏倚、测量偏倚和混杂偏倚。 3. 随机误差(random error):也称“偶然误差” 或“统计误差”。同一仪器对同一对象重复测量 多次,每次测量结果不会完全相同,这是由偶然 因素造成的随机测量误差;又如“抽样误差”。
二、受 试 对 象 • 受试对象(研究对象):处理因素作用的 客体,由研究目的确定的研究总体(人、 动物、植物、生物材料) 动物实验:动物 临床实验:患者、健康人 现场实验:社区人群 • 基本条件:⑴对处理敏感 ⑵反应稳定
• • • • •
(一)动物的选择 与临床试验相比,动物实验具有许多独特的优点: 1.可以更严格地控制实验条件; 2.可以对实验对象进行有害或可能有害的因素研究; 3.可以直接获取反映实验效应的样本资料。如可把 内脏如肝脏取出测定。 • 4.多数实验动物传代比人类快得多,为遗传、免疫、 肿瘤研究提供极大便利; • 5.实验动物在饲养、管理上一般都比较经济。
2.正常人做受试对象:
(1)事先向受试者讲清试验方法和目的,做到 知情选择(inform conseut),不允许隐瞒 和保密; (2)应该保证做到受试对象的健康不受损害, 试验绝对安全。 3.志愿受试者: 耐受性会比普通人更好。会使试验方法 (新药或新疗法)的“副作用”灵敏度下降, 相 对应的是使“效果”灵敏度升高。
第十二章 实 验 设 计
科学研究 实验研究 调查研究 施加干预措施 不施加干预措施
第一节 实验研究的特点和类型
• 一、实验研究的特点
• ①处理因素(也称“干预因素”),可以人为设置; • ②受试对象可以随机分配到各组; • ③研究过程中除了处理因素不同外,其他干扰因素 能够控制齐同; • ④研究结果若各组间有差别,并且该差别经统计检 验后排除抽样误差的可能性,则可以认为这个差别 是由于不同的处理所致,因果联系较为直接。
第六节 临床试验设计
一、一般概念 临床试验是以人体(病人和正常人)作为 研究对象的医学实验研究,经过严密的研 究设计将某种新药(或新疗法)在少数人 中间试用,与当今通用的药物(或疗法) 进行比较,以得出其对人体的作用(疗效 优劣)、不良反应及药物在人体内的吸收、 分布、代谢和排泄一系列动力过程,达到 改进、提高疾病的诊断、治疗和预防效果。
随机数字 10 9 14 12 17 15 3 5 2 11 8 0 1 4 7 13 6 16 归 组 乙 乙 丙 丙 丙 丙 甲 甲 甲 乙 乙 甲 甲 甲 乙 丙 乙 丙
二、配对设计 (paired design)
设计方案 :将实验对象按一定条件配成对
子,再随机分配每对中的两个 对象到实验组和对照组接受不 同处理。
优点:增强处理间的均衡性,提高检验效能。
临床常用自身(同源)配对和异体配对。
例12-6 有8对受试者,试将每一对随机分配 在甲乙两种处理组中。 方法:第1对两个编号1.1,1.2;第2对编号 2.1,2.2,余仿此。在随机排列表中任一行 依此抄录“0~7”八个随机数字,事先规定 奇数时按甲乙顺序,偶数时取乙甲顺序
二、准确度和精密度(accuracy and precision)
准确度和精密度是用来评价某种测定 方法(包括仪器、试剂和操作步骤)测得 结果可信赖程度的两项指标。 “准确”是指测定值与真值的接近程 度,也称研究(测定)结果的真实性、有 效度(validity),不真实的东西是无效的。
“精密度”是指用同一仪器(或方法) 对同一标本进行多次测定的平均值,与各个 别测定值接近的程度。 其差值属于随机误差,用标准差或变异 系数来表示其大小,说明某方法的测定重现 性、可信性。所以精密度反映了可信度 (reliability)。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