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12942-2006)
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程幻灯片2

三、标准条款讲解
GB12942—2006
等。 实例,出事故的有限空间:2006年12月4日新疆乌鲁木齐
发电厂因劣质煤造成锅炉膛内结焦,导致部分住宅小区停止 供暖3天,经抢修锅炉后于3天后恢复供暖,在抢修锅炉的画 面过程中所看到的现场就是有等限。空间;某厂朱某某等四人检 查修配车间锅炉,因缺氧致死;1988年,中国酿酒厂,在清 除发酵池(反应容器)底部积聚物时,引起高度二氧化碳伴 缺氧死亡2人;1964年,某厂丁乙烯槽清理时因用铁锹刮铲底 渣,产生火星,导致残气爆炸,造成两死一伤;住宅楼的楼 顶水箱清洗维修时经常发生缺氧事故。
三、标准条款讲解
GB12942—2006
注解1:此条是参照CB 3381-1991 第10条 “高处作业” 。 船舶制造、维修、运行过程中在有限空间内进行高空作业的
情况是常常发生的,这条可以说是经验教训产生的标准。
注解2:CB 3381-1991 船舶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 4.2 作业安全与卫生 4.2.1 必须对空气中含氧量进行现场监测,在常压条件下, 有限空间的空气中含氧量应为19 % ~ 23 %,若空气中含氧量 低于19 % ,应有报警信号。
前言 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国家标准已制定的共有12项:
(12项标准略)
本标准为《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标准之五。 本标准对应于美国 ANSI Z117.1-1995《有限空间安全要 求》。与ANSI Z117.1-1995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替代GB 12942—1991《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有限空 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干货分享】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内容来源网络,由“深圳机械展(11万㎡,1100多家展商,超10万观众)”收集整理!更多cnc加工中心、车铣磨钻床、线切割、数控刀具工具、工业机器人、非标自动化、数字化无人工厂、精密测量、3D打印、激光切割、钣金冲压折弯、精密零件加工等展示,就在深圳机械展.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4-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01-23发布2006-09-01实施本标准的全部内容为强制性。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国家标准已制定的共有12项:——GB 6514—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7691—200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 7692—1999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12367—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 12942—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T14441—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GB 14443—199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4—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77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GB 15607—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 17750—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浸涂工艺安全》;——GB 20101—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
本标准为《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标准之八。
本标准本次修订部分采用了美国消防协会标准NFPA 33:2000《易燃和可燃材料的喷涂应用标准》,与NFPA 33:2000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 14444—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_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_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12942-2006 代替GB12942-1991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Safety code for painting –Technical requirements of safety forworking in confined spaces自 2006-9-1 起执行前言本标准的全部技术内容为强制性。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国家标准已制定的共有12项:——GB 6514—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7591—200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 7692—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12367—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 12942—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T 14441—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GB 1444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4—200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77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GB 15607—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 17750—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浸涂工艺安全》;——GB 20101—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
本标准为《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标准之五。
本标准对应于美国ANSI Z117.1—1995《有限空间的安全要求》。
与ANSIZ117.1—1995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替代GB 12942—1991(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与GB 12942—1991相比,主要变化如下:——增加了新的定义;——对标准的使用范围做了修改;——对原标准中有限空间的含氧量指标做了修改;——对涂装作业时各物体间的相对运动、作业人员现场着装行为作出规定(具体增加了涂装作业时的安全事项;——规定对作业区的电气设备、照明设施实现整体防爆(对用电安全提出具体要求;——增加了要求在仅有顶部出入口的有限空间进行作业的人员佩带救生索的规定;——对有限空间作业场所警戒区域的划定及警戒标志设置作出规定,以完善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的审查内容;——要求施工单位在作业前确认在有限空间内所用材料的易燃、易爆等级并具有相关的安全使用资料;——针对有限空间作业的特殊性,修改了通风规定。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12942-2006)

精心整理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标准号:GB12942-2006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本标准规定了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涂装、热工等作业的一般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船舶、机车车辆等行业的有限空间作业,对其他行业的有限空间作业亦应参照本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矿井、隧道工程、工艺条件的氧浓集间或缺氧间,公用事业的上、下水道或电讯设2GB2893GB2894GB3805GB6514GB6515GB7691GB7692GB8958GBJ16TJ363术语3.1指仅有2m 封闭3.2热工作业hotwork仅指焊接、气割及能产生明火、火花或灼热工艺的作业。
4通用安全技术要求4.1作业前准备4.1.1作业者必须持有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才能进入有限空间。
4.1.2应备有检测仪器,并设置相应的通风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具。
4.1.3将有限空间内管道开口端严密封佐,并堵上盲板,检查阀门滑块或伸缩接头,其质量必须可靠,严禁堵塞通向大气的阀门。
4.1.4在容器制造时,因工艺要求有限空间本身必须转动时,应限制最高转速。
4.1.5必须将有限空间内液体、固体沉积物及时清除处理,且保持足够通风,将易挥发的气体排出有限空间,或采用其他适当介质进行清洗、置换。
4.1.6有限空间外敞面周围应有便于采取急救措施的通道。
4.1.7高处作业时,必须设置脚手架,并应固定牢固或配戴安全带。
4.24.2.24.2.34.2.44.2.54.2.64.2.74.34.3.14.3.24.3.34.3.4严禁在有限空间内使用明火照明。
4.3.5潮湿储罐、部分装有液体的储罐和锅炉有水的一侧,必须使用电池、低电压或附有接地保险装置的照明系统,并应符合4.3.4条规定。
4.4机械设备安全4.4.1在有限空间内进行作业时,必须将有限空间内具有转动部分的机器设备或转动装置的电源切断。
4.4.2若设备的动力源不能控制,应将转动部件与其他机器联动设备断开。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

三、我国涂装作业安全标准化工作概况
3.1 全国涂装作业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1、四年创建
1980年11月原国家劳动总局下达编制《涂装作业安全 规程》国家标准任务,由甘肃省劳动局会同化工部涂料研究 所组织编制。经国内相关行业技术摸底、调查,同时对国外 标准进行收集和分析研究,按标准系列编制。原国家劳动部 职业安全监察局的负责同志作了专门指示,随即开始陆续编 制五项国家标准,并逐步形成了一、二十人的基本技术骨干 队伍。1984年11月召开标准化组织筹备会议,是我国最早 起步的职业安全标准化工作之一。
为进一步促进工作发展,1988年4月经原国家劳动部和国家 标准局批准成立“全国涂装作业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全国涂装作业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
3、十年技术发展 两届标委会组织制修订、审查和发布了七项国家标准。
其中制订标准一项,修订五项标准,基本形成标准体系骨架。 标委会秘书处积极组织专家、委员开展技术交流活动,
① 保障国家安全; ② 防止欺诈; ③ 保护人身健康、安全; ④ 保护动植物生命和健康; ⑤ 保护环境。
1.2 我国强制性标准的范围
强制性标准(含全文及条文强制)内容应严格限制在以下范围: ①有关国家安全的技术要求; ②保护人体健康和人身财产安全的要求; ③产品及产品生产、储运和使用中的安全、卫生、环境保护等
4、新的历史过渡 2000年底,三届标委会成立,完成委员新老交替,
开通“中国涂装安全信息网”,举办宣贯班,标准领 域向建筑、装修、制革、塑料、彩印等涂装相关领域 扩展。
2005年启动, 2006年6月成立全国安全生产标准 化技术委员会,9月涂装作业安全分会成立,全国涂 装作业安全标准化技术委员会顺利转化为全国安全生 产标准化技术委员会涂装作业安全分技术委员会。
法律法规数据库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1 部分:化学有害 GBZ 2.1-2007
1
因素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0 71 72 73 74 75 工作场所有害因素职业接触限值 第 2 部分:物理因素 GBZ 2.2-2007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警示标识 职业性接触毒物危害程度分级 GBZ 158-2003 GBZ 230-2010 工作场所职业病危害作业分级 第 1 部分:生产性粉尘 GBZ/T229.1-2010 职业性急性化学物中毒性多器官功能障碍综合征诊断 GBZ--77-2002 标准 工业企业噪声控制设计规范 化工企业安全卫生设计规定 生产设备安全卫生设计总则 化学品安全技术说明书 内容和项目顺序 包装储运图示标志 标准化工作导则 第 1 部分:标准的结构和编写 拔或冷轧精密无缝钢管 尺寸 优质碳素结构钢 铬镍奥氏体不锈钢焊缝铁素体含量测量方法 覆盖奥氏体不锈钢用绝热材料规范 锅炉和热交换器用奥氏体不锈钢焊接钢管 碳素结构钢 热轧六角钢和八角钢尺寸、外形、重量及允许偏差 纤维增强塑料巴氏(巴柯尔)硬度试验方法 金属材料 薄板和薄带埃里克森杯突试验 钢分类第 1 部分按化学成分分类 GBJ 87-1985 HG 20571-1995 GB 5083-1999 GB/T 16483-2008 GB/T 191-2008 GB/T 1.1-2009 DIN 2391-1 GB/T 699-1999 GB/T 1954-2008 GB/T 17393-2008 GB/T 24593-2009 GB/T 700-2006 GB/T 705-89 GB/T 3854-2005 GB/T 4156-2007 GB/T 13304.1-2008 2000-08-01 2009-01-01 2009-04-01 2010-05-01 2007-02-01 1990-01-01 2005-12-01 2008-03-01 2009-04-01 2009-04-01 2008-11-01 2008-11-01 2008-11-01 2003-12-01 2010-10-01 2010-11-01 2002-06-01 1986-07-01 1996-03-01 1999-01-02 2009-02-01 2008-10-01 2010-01-01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正式版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正式版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4-2006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家质量监督检验检疫总局/中国国家标准化管理委员会2006-01-23发布2006-09-01实施本标准的全部内容为强制性。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国家标准已制定的共有12项:——GB 6514—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7691—200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安全管理通则》;——GB 7692—1999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及其通风净化》;——GB 12367—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漆工艺安全》;——GB 12942—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T 14441—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术语》;——GB 14443—1993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层烘干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444—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GB 14773—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静电喷枪及其辅助装置安全技术条件》;——GB 15607—199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粉末静电喷涂工艺安全》;——GB 17750—1999《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浸涂工艺安全》;——GB 20211—2006《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机废气净化装置安全技术规定》。
本标准为《涂装作业安全规程》系列标准之八。
本标准本次修订部分采用了美国消防协会标准NFPA 33:2000《易燃和可燃材料的喷涂应用标准》,与NFPA 33:2000一致性程度为非等效。
本标准代替GB 14444—1993《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喷漆室安全技术规定》。
与GB 14444—1993相比,主要变化如下:a)为了更加明确和保持前后一致,增加了新的定义。
b)新增“电气设备和点火源”一章,详细规定了2区爆炸危险区域的空间距离。
c)新增喷漆室的排风量须同时保证达到所喷溶剂燃烧极限下限值(lower flammable limit,即LFL)25%的规定,并列出计算该风量的公式、有关溶剂LFL 值表和计算示例。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

有限空间作业管理制度1 目的为了规范中节能(保定)环保能源有限公司有限空间的作业管理,避免人身伤亡事故的发生,根据国家相关政策的调整,进一步对《有限空间管理制度》进行了修改完善,制定本制度。
2 适用范围本制度适用于保定公司有限空间作业的管理,公司各部门及承包商均应遵守。
3引用标准和关联子系统3.1引用标准3.1.1《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GB12942-2006)3.1.2《化学品生产单位有限空间作业安全规范》(AQ3028-2008)3.1.3《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安全管理与监督暂行规定》3.1.4《有限空间作业五条规定》3.1.5《关于开展工贸企业有限空间作业条件确认工作的通知》(安监总厅管四〔2014〕7号)4 专业术语定义4.1有限空间:是指封闭或者部分封闭与外界相对隔离,出入口较为狭窄,作业人员不能长时间在内工作,自然通风不良容易造成有毒有害气体积聚和缺氧的设备、设施和场所都叫有限空间。
如公司的各种设备内部(炉、罐、仓、池、槽车、管道、烟道等)和地下室、下水道、坑、井、池、阀门间、污水处理设施等封闭、半封闭的设施及场所。
有限空间作业:是指作业人员进入有限空间实施的作业活动。
5 执行内容5.1 有限空间作业基本要求5.1.1 必须严格实行作业审批制度,严禁擅自进入有限空间作业。
5.1.2 必须做到“先通风、再检测、后作业”,严禁通风检测不合格作业。
5.1.3 必须配备个人防中毒窒息等防护装备,设置安全警示标示,严禁无防护监护措施作业。
5.1.4 必须对作业人员进行安全培训,严禁教育培训不合格上岗作业。
5.1.5 必须制定应急措施,现场配备应急装备,严禁盲目施救。
5.2 安全隔离5.2.1 有限空间与其他系统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管道、设备、系统应采取有效隔离措施。
5.2.2 管道安全隔绝可采用插入盲板或拆除一段管道等措施进行隔绝,不能用水封等代替盲板或拆除管道。
5.2.3 与有限空间相连通的可能危及安全作业的孔、洞应进行严密地封堵。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有限空间作业安全技术要求
标准号:GB12942-2006 1主题内容与适用范围
本标准规定了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涂装、热工等作业的一般安全技术要求。
本标准适用于船舶、机车车辆等行业的有限空间作业,对其他行业的有限空间作业亦应参照本标准。
本标准不适用于矿井、隧道工程、工艺条件的氧浓集间或缺氧间,公用事业的上、下水道或电讯设备的进出口。
2引用标准
GB2893安全色
GB2894安全标志
GB3805安全电压
GB6514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安全
GB6515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工艺通风净化
GB7691涂装作业安全规程劳动安全和劳动卫生管理
GB7692涂装作业安全规程涂漆前处理工艺安全
GB8958缺氧危险作业安全规程
GBJ16建筑设计防火规范
TJ36工业企业设计卫生标准
3术语
3.1有限空间confinedspaces
指仅有1~2个人孔,即进出口受限制的密闭、狭窄、通风不良的分隔间,或深度大于1.2m封闭和敞口的只允许单人进出的围截的通风不良空间。
3.2热工作业hotwork
仅指焊接、气割及能产生明火、火花或灼热工艺的作业。
4通用安全技术要求
4.1作业前准备
4.1.1作业者必须持有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才能进入有限空间。
4.1.2应备有检测仪器,并设置相应的通风设备及个人防护用具。
4.1.3将有限空间内管道开口端严密封佐,并堵上盲板,检查阀门滑块或伸缩接头,其质量必须可靠,严
禁堵塞通向大气的阀门。
4.1.4在容器制造时,因工艺要求有限空间本身必须转动时,应限制最高转速。
4.1.5必须将有限空间内液体、固体沉积物及时清除处理,且保持足够通风,将易挥发的气体排出有限空间,或采用其他适当介质进行清洗、置换。
4.1.6有限空间外敞面周围应有便于采取急救措施的通道。
4.1.7高处作业时,必须设置脚手架,并应固定牢固或配戴安全带。
4.2作业的安全与卫生 4.2.1必须对空气中含氧量进行检测,在大气压条件下,有限空间的空气中含氧量应为18%─21%,若空气中含氧量低于18%,应有报警讯号。
4.2.2作业时,有限空间空气中,有害物质浓度应符合TJ36规定。
4.2.3必须进行测爆,有限空间空气中可燃性气体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10%。
对油轮船舶的拆修,以及油箱、油罐的检修,空气中可燃性气体浓度应低于爆炸下限的1%。
4.2.4当必须进入缺氧的有限空间作业时,应符合GB8958规定。
在进行短暂时间作业时,必须采取机械通风,避免出现急性中毒症状。
4.2.5当有限空间内存在燃性气体和粉尘时,严禁带人能产生烟气、明火、电火花的器具。
4.2.6根据作业环境和有害物质的情况,应分别采用头部、眼睛、皮肤及呼吸系统的防护用具。
4.2.7发放个人防护用具应符合有关规定,个人防护用具应由单位集中保管,定期检查,保证其性能有效。
4.3照明安全
4.3.1采用防爆型照明灯,电压应符合GB3805规定。
4.3.2照明线路必须架设,照明灯不准用电线悬吊,照明线路应无接头。
4.3.3临时照明灯或手提式照明灯,除应符合4.3.1条规定外,灯与线的连接应采用安全可靠绝缘的重型移动式通用橡套电缆线,露出金属部分必须接地。
4.3.4严禁在有限空间内使用明火照明。
4.3.5潮湿储罐、部分装有液体的储罐和锅炉有水的一侧,必须使用电池、低电压或附有接地保险装置的照明系统,并应符合4.3.4条规定。
4.4机械设备安全
4.4.1在有限空间内进行作业时,必须将有限空间内具有转动部分的机器设备或转动装置的电源切断。
4.4.2若设备的动力源不能控制,应将转动部件与其他机器联动设备断开。
4.4.3喷漆高压软管,必须无破损,软管的金属接头应用布妥善包扎。
4.4.4高压喷漆机的接头线,必须完好接地,卡紧装置必须可靠。
4.5通风及其合理布局
4.5.1有限空间必须设置机械通风,使之符合4.2.1、4.2.2、4.2.3条的规定。
4.5.2用于有限空间通风的送风系统、通风管道、通风机室应符合GB6515第6、7、8章的有关规定。
4.5.3在有限空间内作业时,排风应符合GB6515第2.5条规定。
4.5.4有限空间的吸风口应放置在底部。
当存在和空气一样重或比空气轻的污染物质时,还应在顶部增设吸风口。
‘
4.5.5当有限空间排出的有害物质浓度超过国家排放标准时,须经净化处理,并应符合GB6515中的规定,方可向大气排放。
5涂装、热工作业安全
5.1涂装作业安全
5.1.1徐装前处理作业应符合GB7692有关规定。
5.1.2涂装工艺安全应符合GB6514有关规定。
5.1.3涂装作业的警戒区
a.在有限空间外敞面,根据具体要求应设置警戒区、警戒线和警戒标志。
其设置要求,应分别符合GBJ16、GB2893和GB2894的规定。
未经许可,不得入内。
严禁火种或可燃物落入有限空间。
b.警戒区内应设置灭火器材,专职安全员、消防员应在警戒区定时巡回检查、监护安全生产。
c.涂装作业完毕后,应继续通风24h,在停止通风10min后,最少每隔1h检测可燃性气体浓度一次,直到符合4.2.3条规定,方可拆除警戒区。
5.1.4在有限空间内进行涂装作业时,场外应有人监护,遇有紧急情况,应立即发出呼救信号。
5.1.5涂装作业完毕,剩余的涂料、溶剂等物,必须全部清理出有限空间,应存放到指定的安全地点。
5.2热工作业
5.2.1持有动火证方可进人有限空间进行热工作业,并应采取轮换工作制及监护措施。
5.2.2有限空间内所有管道和容器内部的可燃性气体浓度应符合4.2.3条规定,方可作业。
5.2.3在有限空间内或邻近有限空间处需进行涂装和热工作业时,一般先进行热工作业,后进行涂装作业,严禁同时进行两种作业。
5.2.4中断8h以上电焊作业,应将焊枪、软管移出有限空间。
5.2.5有涂覆车间底漆作业过程中进行热工作业时,应排除有害物质,使有害物质浓度符合TJ36规定。
5.2.6在有限空间进行热工作业时,必须选择有效的吸尘装置,以排除烟雾和粉尘。
5.2.7在潮湿的情况下,电焊作业者不准接触二次回路的导电体,作业点附近地面上应铺垫良好的绝缘材料。
5.2.8电焊作业人员必须与焊件之间保持绝缘。
6安全管理
6.1作业管理
6.1.1单位有关部门负责作业安全管理,应给本单位从事有限空间作业的部门颁发作业许可证。
6.1.2颁发作业许可证,应具备以列条件:
a.有经培训合格的作业负责人员、监护人员、检测人员和持证作业人员;
b.有经检验合格的检测仪器;
c.有符合国家标准,经检验合格的专用防护用具及电器照明设备。
6.1.3进入有限空间的人员及携带物品均应逐人清点。
并记录进出时间,完成作业后,经查明无遗留物、无火种,方可撤离和封孔。
6.1.4建立每班的作业记录制度,并应备档。
6.2作业审批
6.2.1办理有限空间作业许可证,应审查下列内容:
a.有限空间的作业位置、作业内容、作业方法、作业人员、作业负责人员、作业监护人员和作业的安全对策;
b.有限空间内部结构示意图(包括设备、管路、电器线路、地沟等分布)
c.有害物质的检测方法,应采取的控制措施和救护措施;
d.通风布置、电器照明设施及个人防护用具。
6.2.2作业监护
a.作业监护人员必须检查作业人员的作业许可证,以及备好作业监护记录;
b.必须佩戴防护用具,坚守岗位,严密监护;
c.发现作业人员有反常情况或违章操作,应立即纠正,并撤离有限空间;
d.在监护范围内遇有紧急情况时,作业人员应发出呼救信号,作业监护者不准离开岗位,并立即发出营救信号,设法营救;
e.应标明作业警戒区。
6.3作业检查与检测
6.3.1有限空间作业过程中,必须定时检测空气中含氧量及可燃性气体,以保证作业安全。
6.3.2有限空间内设备、管道、地沟等封闭情况,应符合4.1.3条与4.4.1条规定。
6.3.3警戒区的布置应符合5.1.3条规定。
6.3.4在没有照明的情况下,不准任何人进入有限空间。
6.4作业人员及安全教育
6.4.1必须建立作业人员定期体检制度,经诊断患有职业禁忌症者及未成年者,严禁从事有限空间作业,并应符合GB7691中10.1条、10.2.1条的规定。
6.4.2有限空间作业人员,必须经过专业安全教育,并符合GB7691第9.2.2条规定。
6.4.2作业前应公布作业方案,对作业内容、危害等进行教育。
6.4.4进行有关职业安全法规、标准和制度的教育。
6.4.5对紧急情况下的个人避险常识、窒息、中毒及其他伤害的急救知识以及检查救援措施,进行教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