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四、人耳听不到的声音》教学设计(江苏省市级优课)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一、教材分析本节教材开门见山地介绍了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并在些基础上给出了超声波和次声波的定义。
然后根据初中学生的认识水平及特点,常识性地介绍了超声波的特点及应用,简略地介绍了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以期引起学生对现代声学技术及其应用的兴趣和关注。
本节教学,将有助于学生对“声音是一种波”“声音具有能量”有更具体更深入的认识。
二、学情分析人们通常是利用视觉、听觉和触觉等感觉器官来识别、认知客观世界的。
凡在人们感觉器官所能感觉到的事物,容易被人们承认、识别和接受,并产生印象,引起思考和探究的兴趣。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研究的是人不能直接用听觉器官感知的声波段,如何使初中生对“人耳听不见的声音”产生兴趣,关键的引导他们感知这些听不见的声音的存在。
三、教学目标设计1、知识与过程:(1)了解超声波的特点;(2)知道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3)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2、能力与方法:(1)通过演示实验,引导学生探究物理现象;(2)训练学生运用准确的物理语言表述观察到物理现象;(3)培养学生查找、整理相关资料以及交流表达能力。
3、情感态度价值观:(1)通过对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的了解、引导学生关注科技发展;(2)通过对次声的来源及其危害的分析,加强学生的社会观点和环境保护意识。
四、教学重点、难点教学重点:超声波的特点及其应用。
教学难点:次声波的来源及其危害。
五、教学策略及教法设计学生平时都是通过感觉器官来感知周围的世界,因而他们对于感觉不到的、未知的事物往往充满了好奇。
因此本节课的关键就是如何引导他们感知这些听不见的声音,提高他们的探究兴趣。
通过多种途径了解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拓宽学生的知识面,开拓视野,提高学生的科学素质。
六、教学过程设计与分析。
第一章 声现象 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八年级物理(上)第一章声现象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基础练习】一、选择题1.“B超”是利用超声波来诊断病情的,但是人们却听不到它发出的声音,这是因为( ) A.声音太小B.超声波无法传到人耳C.超声波的频率小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D.超声波的频率大于人耳能听到的声音的频率2.下列事例中,属于使用次声波的是( ) A.用声呐技术测海底深B.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C.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D.预报海啸、台风3.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人耳听不到的声音都是超声波B.在刮强台风时,我们听到的风声是次声波C.超声波是传播速度超过声音传播速度的声波D.超声波传播的能量大,能沿直线传播4.你观察过下列现象吗?安静的傍晚,狗竖起耳朵在警觉地谛听.这是由于( ) A.狗听到很远的人们的对话B.狗听到火星发出的声音C.狗听到人耳不能觉察的某些低频率的声音D.狗听到无线电波5.经超声波探伤仪检测,刚竣工的三峡大坝坝体无一结构性裂缝,创造了人类水利建筑史上的奇迹.探伤仪发出的超声波无法为人耳所听到,原因是超声波的( ) A.速度太快B.响度太小C.频率太高D.频率太低二、填空题6.如图所示,是猫、蝙蝠和海豚的发声频率范围和听觉频率范围,三种动物相比较,发声频率范围最小的动物是_________,听觉频率范围最大的动物是________.7.实际生活中,超声波有着广泛的应用.人们根据超声波________好,水中传播_______等特点制成声呐;根据超声波能够成像制成_________;商店里超声波焊接器是依据超声波能使塑料膜间_________的原理制成的.8.蝙蝠采用__________的方法,可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距离,根据这一原理,科学家发明了_________,利用这一系统,人们可以探知海洋的深度.三、简答题9.18世纪末,意大利一位生理学家斯帕兰扎尼为研究蝙蝠在夜间是怎样飞行的,做了个有趣的实验:他用胶布把蝙蝠的眼睛蒙住,发现蝙蝠仍能飞行得很好,而用东西把蝙蝠的耳朵和嘴巴堵住时,它却再也不敢飞行了.由此他得出了一个很有价值的结论,你知道是什么结论吗?四、计算题10.声音在海水中的传播速度是1530m/s,为了开辟新航道,某科学探测船装有回声探测仪器,探测水下有无暗礁,如图所示,探测船发出的声音信号0.6 s后被探测仪器接收到.(1)为了使探测船发出的声音有更好的回收效果,最好用什么声波?为什么?(2)通过计算说明海底障碍物到探测船舱底的距离是多少?参考答案一、选择题1.D 2.D 3.D 4.C 5.C二、填空题6.猫;海豚7.方向性;距离远;B超;摩擦生热8.超声定位;声呐9.蝙蝠不是靠眼睛,而是靠嘴巴和耳朵辨认方向的.三、计算题10.(1)超声波;因为超声波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远,不易衰减.(2)1530/0.645922vt m s ss m⨯===,即海底障碍物到舱底的距离为459 m.【提高练习】一、选择题1.(2007 湖北黄冈)有一种电子牙刷,如图所示,它能发出超声波,直达牙刷棕毛刷不到的地方,这样刷牙既干净又舒服.关于电子牙刷,正确的说法是( )A.刷牙时,人听不到超声波,是因为超声波不能在空气中传播B.超声波的音调很低,所以人听不到C.超声波不是由物体振动产生的D.超声波能传递能量2.(2007 江苏连云港)据说,美国研制出一种用超声波作子弹的枪.当超声波达到一定强度时就能有较强的攻击力.实际要阻挡这一武器的袭击,只要用薄薄的一层( ) A.半导体B.磁性物质C.真空带D.绝缘物质3.(2007 江苏徐州)如果声音在空气中的传播速度变为1m/s,则我们周围的世界会有什么变化?关于这一问题,一位同学提出了下列四个有关的场景,请你判断不正确的是( ) A.教室内学生更清楚地听到老师的讲课声B.汽车的喇叭不能再起到原来的作用C.管乐队在会场内的演奏效果将变差D.我们听到万米高空传来的客机声时,却不能看到该飞机4.(2008 江苏南通)人耳能听见锣被敲击的声音,而听不见手臂上下挥动的声音,这是因为( ) A.人手臂上下挥动的振幅太小,所以听不到B.人手臂上下挥动的频率太低,所以听不到C.人挥动的手臂不是发声物体,所以听不到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5.大街上的“超声洁牙”美容店中,超声波之所以能清洁牙齿,是因为( ) A.超声波是清洁剂B.超声波引起清洁剂的激烈的振动,振动把牙垢敲击下来C.超声波发生反射D.超声波传递去污信息6.(2008 江苏宿迁)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 A.可利用强超声波对钢铁、宝石、金刚石等坚硬物体进行钻孔和切割加工B.在建筑方面,设计、建造大厅堂时,必须把回声现象作为重要因素加以考虑C.在石油勘探时,常采用人工地震的方法,即在地面上埋好炸药包,放上一列探头,把炸药引爆,探头就可以按受到地下不同层间界面反射回来的声波,从而探测出地下油矿D.利用超声波能够预报地震、侦察台风和大气中的核爆炸7.(2008 江苏泰州)地震时会产生次声波(频率低于20 Hz),在远离地震中心、人无震感的区域,次声波会引起某些动物的听觉反应.由下表提供的数据可知,在远离地震中心的区域,( )A.蝙蝠B.海豚C.猫D.大象8.(2008 湖北黄冈)在汶川地震救援中,采用了音频生命探测仪(如图),它的多个探头接触废墟,收集废墟下幸存者的微弱呼救声、呼吸声、心跳声等,探测仪将音频信号放大,救援人员就可以发现幸存者.下列说法错误..的是( )A.探测仪收集声音信号时利用了固体可以传声B.幸存者发出的声音与外界噪声的音调、音色不同C.幸存者能听见探测仪发出的超声波D.白天噪声较大,探测仪更适合在安静的夜晚使用9.(2008 四川成都)下图中利用了超声波的是()10.(2009 湖北荆门)魔术师表演“会跳舞的火焰”节目时,先在平台上点燃一支蜡烛,然后手持一面小鼓置于蜡烛附近,鼓面面对烛火。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超 声 波 的 应 用
2.超声波能 够成像.利 用B型超声 波诊断仪, 简称B超。
超 声 波 的 应 用
3.超声波速度测定器.利用超声波 的多普勒效应能很快地测出物体 在运动中的速度.
超 声 波 的 应 用
4.超声波能 使清洗液产 生剧烈振动, 有去污作用. 据此,人们 制成了超声 波清洗器。
巩固练习
答:因为蜜蜂翅膀振动频率为 300~400Hz,在人的听觉范围 之内,是可听声,所以人能听 见;而蝴蝶翅膀的振动频率为 5~6Hz,属于次声波,不在人 的听觉范围之内,所以人不能 听见。
巩固练习
[www] 2.人发出的声音的 频率范围约为60~2500Hz 查阅资料,收集蝙蝠、海 豚、狗、猫以及其他你感 兴趣的动物发出声音的频 率范围,并与同学们交流.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界首初中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1、人耳所能听到声波的频率范 围通常在20Hz至20000Hz之间, 我们把它叫做可听声. 2、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 做超声波。 3、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 声波.
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
每个人的听觉范围并不相 同.有些年轻人可以感觉到低于 20Hz的声音;一般情况下,人 年龄越大,越听不见频率较低或 较高的声音。 各类动物之间的听觉范围区 别较大.有些动物,如蝙蝠、海 豚、飞蛾等能听见超声波,而大 象、鲸等能听见次声波。
乐 音 和 噪 声
答:有关动物发出声音的频 率范围为: 蝙蝠:10000~120000Hz 海豚:7000~120000Hz 狗:15~50000Hz 猫:60~65000Hz
布置作业
1、P23《www》1、2 2、完成《课课练》相关作业。 3、完成《补充习题》相关作业。
八年级物理-教案-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四、人耳听不见的声音【教学目标】1.了解超声波的特点。
2.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3. 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教学重点】1.了解超声波的特点。
2.了解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教学难点】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教学过程】一、引入新课:播放图片,展示地震、火山、海啸来临前自然界中的动物的异常反应,它们是通过什么途径获得这种信息的?人类为什么不能?学生讨论,它们有特殊的感觉,有特殊的声音……动物比人具有某些特殊的功能……通过讨论、交流引入新课。
二、新课讲授:(一)探究“人耳听觉的频率范围”活动:学生自主阅读,并尝试完成下面知识的归纳。
1.人耳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范围:20Hz----20000Hz2.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波叫做超声波;3.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做次声波;4.人和一些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表。
(二)超声波在生活中的应用:看一看:用多媒体播放声呐形成的声波、胎儿的B超图像、超声波速度测定器想一想:上述几幅超声波的应用分别利用了超声波的什么特点?交流并总结:与人耳可听声音相比,超声波具有方向性好、穿透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等特点,因而在生活中有广泛的应用。
1.声呐的应用就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方向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等特点。
2.B超的应用是利用了超声波的能够成像特点。
3.超声波清洗器以及超声波焊接器就是利用了超声波具有能量的特点。
除此之外,简单介绍超声波的其它应用:超声吸脂术、超声波美容……(三)次声波1.次声波,频率在20HZ以下,它的特点是能绕过障碍物传得很远,而且无孔不入。
2.火山爆发、地震、海啸等都产生相伴随的次声波。
乘坐火车、汽车、轮船和飞机时感觉疲倦,这也是因为它们摆动产生了次声波的缘故,所以次声波对人体有一定的危害。
3.次声波的危害。
较强的次声波会对人体造成严重损害。
4.对自然现象产生的次声波进行分析研究,可以更深入地认识这些现象的特征和规律。
利用这些规律,用于对地震、台风、核爆炸等的监测和预报。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3、次声波的作用:
1)科学家通过研究和监测,将它作为预报地震、 台风的依据和监测核爆炸的手段。
2)次声波武器
知者加速
想一想,人耳不能听到声音的原因可能是
(1)_________________
(2)_ (3)___
声源振动的频率
_;
响度小 _________________;
声源在真空中 _______________.
2、超声 的应用
方向性好
声呐(阅读书27页)
声呐-发出超声波-回声-探 测海底形状、测定潜艇鱼群位 置等。
方 向 性 好
超声波诊断仪(B 超)检查、治疗 疾病
穿透能力强
超声波探伤仪探测金属内部缺陷
穿透能力强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超声波清洗器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超声波焊接器
超声波粉碎胆结石
1.4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你有这样的疑问吗?
地震之前,蛇、鼠等都会出洞,许多动物 都表现为不耐烦的状态,而我们人类却毫 无感觉,这又是什么原因呢? 可能是地震前发出我们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一、人耳可听声范围
1、可听声波(正常人耳朵听到声音):
频率在20——20000Hz之间的声音
2、超声波:
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3、次声波
频率低于20Hz的声音
声
你注意过吗?
试一试将你的手在空中来回摆动,你能听到 声音吗?
人们能听见蜜蜂飞行时翅膀振动的声音吗? 能听见蝴蝶飞行时翅膀振动的声音吗?
不是所有的声源振动发出的 声音,我们都能听得到的。
二、超声波
1、超声波的三个显著特点:
1)方向性好
2)穿透能力强
3)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子长县城关中学八年级物理导学案班级姓名第四周星期四设计者李向阳刘建设执教者李向阳刘建设课题 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审核学习目标:1、了解可听声波、超声波和次声波的频率范围。
1、了解超声波的特点,知道超声波在现代技术中的应用。
2、了解次声波的特点及其危害。
学习重难点:重点:超声波和次声波的特点及应用难点:什么是多普勒效应学习过程:一、自主导航(一)什么是可听声波、超声波、次声波1、活动:将我们的手在空中来回摆动。
我们能听到声音吗?(能/不能)结合第21页第一段内容说明:可听声:,超声波:次声波:想一想:手在振动,为什么听不到声音?2、阅读教材中“人和动物听觉的频率范围”说明哪些动物擅长发出或接收超声波、哪些动物擅长发出或接收次声波?3.人的听觉范围会因人而异,因年龄而异。
有些年轻人可以听见低于的声音。
一般情况下,人的年龄越大,可听频率范围。
二、互动冲浪(二)超声波1.超声波具有以下特点性好、力强、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2.超声波的应用(利用哪个特点)1)声呐的应用就是利用了超声波的特点。
2)B超的应用是利用了超声波的超声波能够成像特点。
3)超声波速度测定器是利用了超声波的效应工作的。
4)超声波清洗器以及超声波焊接器就是利用了超声波的特点。
3.什么是多普勒效应(阅读教材p28/多普勒效应)(三)次声波人耳虽然听不到次声波,但它时刻都在我们身边,火箭发射、飞机飞行、火车及汽车的奔驰以及自然界的火山爆发、陨石坠落、地震、海啸、台风、雷电等都会产生次声波。
次声波可以传播得很(远近),很(容易难)绕过障碍物,而且。
一定强度的次声波会对人体造成严重危害,强度大的次声波还会对机器设备、建筑物造成破坏。
军事上已经开发出次声武器。
目前,科学家正在研究、监测和控制次声波,以便有效避免它的危害,并将它作为预报地震、台风的依据和监测核爆的手段。
三、达标检测1.关于超声波和次声波,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就是速度超过340m/s的声音 B.超声波在水中的速度比在空气中大C.次声波就是没有传播介质使人听不到的声音D.超声波可以透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向前传播2.下列说法错误的是()A.我们听见声音一定有物体在振动B.不振动的物体一定不发出声音C.只要物体振动,就一定能听到声音D.物体振动一定发出声音,但我们不一定听得见3.下列距离不能用声波来测量的是()A.海的深度B.相距很远的两高山之间的距离C.地球到月球之间的距离D.很长的钢管的长度4.超声波具有、、的特点。
【八年级】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练习题(含答案)

【八年级】人耳听不见的声音练习题(含答案)1.4人耳听不见的声音1、 :1.人耳所能听到的声波的频率hz,我们把它叫做可听声.人耳不能听到的声波的是hz的和hz的。
2.蝙蝠通常在夜间移动,能够准确判断方向,因为它们在飞行时会发出声波。
当遇到障碍物时,这些声波会回来。
蝙蝠可以根据它们到达的方向和时间来确定目标的位置和方向。
人们称之为这种定位方法,科学家根据这一原理发明了这种方法3.利用超声波速度测定器可以测出高速运动的网球的速度,该仪器是利用超声波的______效应而实现的。
由此_______(填“能”或者“不能”)推测此装置可以探测出高速公路上违章超速的汽车速度。
二、选择:4.下列属于应用次声波的的是()a、海底深度的声纳测定B.台风预报和核爆炸监测c.蝙蝠确定目标的方向和距离d.海豚判断物体的位置和大小5.地震是地球的剧烈振动,但人耳听不到这种振动的声音,因为()a.声音不够响b.声音是噪声而不是乐音c.频率低于20hzd.频率高于20000hz因为人们不能用超声波来诊断疾病a.声音的频率高于人的听觉频率b.声音的频率低于人的听觉频率c、声音的频率比人声的频率高7.夏天的傍晚,乘凉的人们看到蝙蝠在空中飞行,却听不到蝙蝠发出的声音,原因是蝙蝠()[来a、没有声音B.声音响度太小C.声音频率太低D.声音频率太高8.对于声音有些动物比人敏感,是因为()a、这些动物只能听到超声波B。
这些动物只能听到次声C。
这些动物有广泛的声音D。
这些动物有广泛的听力9.关于超声和次声,下列说法正确的是()a、超声波是一种速度超过340/s的声音。
与空气相比,超声波在水中传播得更快更远c.次声就是没有传声介质,使人听不到的声音d.超声可以越过一定厚度的真空先前传播10.在以下关于声波的陈述中,正确的是()a.足够强的超声波才能被人听见b.人听不见的声音叫做超声波c、人们能听到的声波称为可听声波。
超声波可以传播得更远参考答案1.4听不见的声音一:一.20hz----20000hz,低于20hz,次声波,高于20000hz,超声波.2.声波,反射,超声定位,声纳,测距.3.定位,能.二、 4 b,5。
噪声及其控制、人耳听不到的声音 2022-2023学年苏科版物理八年级上册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次声波(低于20Hz)
声
人类能听到的叫声音 (20Hz~20000Hz)
超声波(高于20000Hz)
一般情况下发 声范围要小于 听觉范围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1、超 声 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音
特点:方向性好、 穿透能力强,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1、超 声 波:穿透能力强
预报自然灾害
检测核试验
回声计算方法
第三部分
计算、人耳只能区分时间间隔 0.1s 以上的两个声音。如果 回声与原声传到人耳的时间间隔小于 0.1s,那么人 耳就不 能分辨回声与原声,要想听到回声,最少要距离障碍物多 远?
会议室的吸声墙 防止回声的产生
声源 ③在人耳处
传播介质 (空气)人耳耳塞降噪耳机隔音耳罩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第二部分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能听见 苍蝇翅 膀发出 的声音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听不见 蝴蝶扇 动翅膀 的声音
生活物理社会
蝴蝶翅膀每秒钟振动5次左右 苍蝇(蜜蜂)翅膀每秒钟振动300次
5Hz 300Hz
3、声音强弱的等级划分 单位:分贝 符号:dB 表示声音的强弱 (响度)
0dB:人耳刚刚听到的声音
3、声音强弱的等级划分
0dB :人刚能听到的最微弱的声音 30-40dB :较为理想的安静环境 70dB: 会干扰谈话,影响工作 90dB以上 :听力会受到严重影响 引起疾病 150dB:鼓膜会破裂出血失去听力
应用:B超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应用:倒车雷达
1、超 声 波:方向性好
应用:声呐
应用:测距仪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1、超 声 波: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次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1、特点:
• 传播距离远; • 容易绕过障碍物; • 无孔不入
2、危害的 频率范围是 ,次声波的频率范围 是 , (2)超声波的特点: (3)次声波的特点:
声呐 人们利用超声波定向 性好,在水中传播距离远 特点制成声纳,可以发现 潜艇和鱼群,还可以测绘 海底形状。
人耳听不见的声音
复习提问:
1、声音是什么? 2、声音的高低是由什么决定? 3、有声波传到正常人耳处,就一定能听 到吗?
自学导航
• • • • 请同学们阅读课文并回答下列问题: 人和一些动物的听觉范围。 什么是超声波?什么是次声波? 与可听见声相比,超声波、次声波的主要 特点和应用。
小资料
1、可听声:人耳所能听到声波的频 率范围通常在20Hz至20000Hz之间, 我们把它叫做可听声。
超声波焊接器 超声波还能 使塑料膜之间 摩擦生热,粘 合在一起,制 成超声波焊接 器。
超声波体外碎石 超声波还能 使物体振动, 就能使结石粉 碎。
超声波金属探伤仪
超声波在被检测材料中 传播时,材料的声学特性 和内部组织的变化对超声 波的传播产生一定的影响, 通过对超声波受影响程度 和状况的探测了解材料性 能和结构变化的技术称为 超声检测。
2、超声波:频率高于20000Hz的声 波叫做超声波。 3、次声波:频率低于20Hz的声波叫 做次声波。
超声波的特点和应用
1、特点:
• 方向性好; • 穿透力强; • 易于获得较集中的声能。
2、应用:
(1)声呐 (2)B型超声波诊断仪(B超) (3)超声波速度测定器 (4)超声波清洗器 (5)超声波焊接器 (6)超声波体外碎石 (7)超声波金属探伤仪
超声波诊断仪 超声波 可以成像。 医院利用B 型超声波诊 断仪做胃部、 腹部检查, 还可以观察 胎儿的发育 情况。
超声波速度测定器 利用超声波 的多普勒效应 制成速度测定 器,交警在高 速公路上测定 车辆的速度。
超声波清洗器 超声波能使 清洗液剧烈振动, 有去污作用,人 们制成超声波清 洗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