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浓度悬浮剂的研发和生产
农药悬浮剂发展优势及有利因素

农药悬浮剂发展优势及有利因素
华乃震
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一个农药活性成分可以加工成几个剂型;从药效和环保角度来评价,不同的剂型产品表现出不同的成效。
任何农药活性成分(例如除草剂、杀虫剂和杀菌剂等)在农业上获得成功应用,是决定于它加工正确和适用的剂型。
例如:5%锐劲特(氟虫腈)SC、250g/L阿米西达(嘧菌酯)SC、6.9%骠马(精噁唑禾草灵)水乳剂、20%康宽(氯虫苯甲酰胺)SC和41%农达(草甘膦异丙胺盐)水剂等剂型开发和应用都是如此。
农药悬浮剂发展优势及有利因素
作者:华乃震
作者单位:深圳诺普信农化股份有限公司
本文链接:/Conference_7944037.aspx。
农药悬浮剂加工工艺研发难点及解决方案

农药悬浮剂加工工艺研发难点及解决方案农药悬浮剂是目前农业领域中广泛使用的一类农药制剂,具有悬浮稳定性好、使用方便、效果显著等优点。
在农药悬浮剂的加工工艺中,存在一些技术难点,如悬浮剂的分散性能、稳定性和表面活性剂的选择等问题。
本文将探讨这些难点,并提出相关的解决方案。
首先,农药悬浮剂的分散性能是影响其效果的关键因素之一。
由于农药粒子的大小和密度不一致,会导致制剂中农药分布不均匀,影响效果。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选用适当的分散剂,并进行优化。
一方面,合适的分散剂能够降低农药粒子的表面张力,增加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力,有利于分散剂与农药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形成稳定的分散体系;另一方面,优化工艺条件,如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温度等参数,能够进一步提高分散剂的分散性能。
通过这些措施,可以提高农药悬浮剂的分散性能,增加其均匀性,从而提高农药的利用率。
其次,农药悬浮剂的稳定性是另一个重要考虑因素。
由于悬浮剂中农药粒子的大小和密度不一致,容易引起沉积和分层现象,从而导致悬浮剂的稳定性下降。
为了解决这一问题,可以采用两种方法。
首先,选择合适的增稠剂,提高悬浮剂的粘度,增加其抵抗沉降的能力。
其次,可以添加荧光增白剂,通过增加悬浮液的波长范围和增加光量子来改善悬浮剂的稳定性。
同时,优化悬浮剂的配方以及工艺条件,如pH值、溶剂选择等,也能够进一步提高悬浮剂的稳定性。
另外,表面活性剂的选择也是制备农药悬浮剂的一个困扰。
表面活性剂在悬浮剂中起到增溶、分散和稳定农药颗粒的作用,不同表面活性剂的性能会直接影响悬浮剂的质量和效果。
解决这一问题的关键在于综合考虑表面活性剂的分散性能、吸附性能、稳定性和毒性等因素。
同时,合理选择表面活性剂的类型和用量,以及与农药粒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可以有效提高农药悬浮剂的稳定性和效果。
另外,还可以通过对表面活性剂的结构进行改性或合成新的表面活性剂,来提高其性能和适应性。
综上所述,农药悬浮剂加工工艺中存在的难点包括悬浮剂的分散性能、稳定性和表面活性剂的选择等问题。
以高分子表面活性剂为基质的高浓度农药悬浮剂体系稳定性的研究

7 8 26 4 无
3 6 29 2 8% 5
* P S 3为 双 子 型 润 湿 分 散 剂 .P 2 2 S—C S 一 7 8为 梳
利 于沉 降速度 的减 少 , 粘 度 越 大 , 留越 高 , 4 但 残 图
为 不 同粘 度 的 7 0克/ 2 升百 菌 清 悬 浮 剂倾 倒 性 与 粘
润湿分 散剂 充分 混合后 . 再逐 步加 入原 药 响润 湿 影
态 接 触 角为 0 . 不 利 于体 系 的稳 定 . 可 能 因 为 o但 这
润湿 剂 与颗粒接 合 力太 紧 . 分散 剂不 能替代 的原 故 .
效率 的除界 面张力 和接 触角外 .还 有颜 料集 合体 中
冈此 合适 的润湿 剂才 是关键
低奥 氏熟化 的可 能性 .长侧链 溶 剂化链 的作用 和 长
主链 . 有效提 高空 间稳 定性 . 是一类 优 良的高浓 度 农
药悬 浮剂加 工用 助剂
图 2 粒 子 润 湿 分 散 过 程
1高浓 度农 药悬浮体 系
11 农 药 悬浮体 系润 湿、 . 分散 和稳 定过程
111 药 粒 子 润 湿 .. 农
孑 隙度 的孔 径 和深浅 。 L 树脂 基料 的黏 度 Wah or sb r e
曩0 l 0 {
农 药 水悬浮 剂是 以水 为连续 相 .同态农 药 为分
散相 , 在砂 磨等 外 力和润湿 剂 、 散剂 、 分 增稠 剂 、 防冻 剂 、 菌剂 等助剂 作用 下 . 成 的一种热 力学 不稳 定 杀 形
1 % 3 %
0 0O % .6 ~ 0 % 10 ~ 0 % 10 05 .%
配 料 料浆 粘 度 (5 m a ) 2 ℃,p . s 砂磨 浆液 粘 度 (5 m a ) 2 ℃,p . s 热 贮 (4天 ) 水 量 1 淅
新药研发中混悬液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

新药研发中混悬液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混悬液剂是一种常见的药物剂型,适用于不同年龄段的患者,尤其是儿童和老年人。
它具有易于咽下、快速吸收和方便调节剂量的特点,因此在新药研发中广受关注。
本文将重点探讨混悬液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以提供参考和指导。
制备工艺部分,混悬液剂的制备过程相对较为简单。
一般情况下,制备工艺包括溶解、稳定、悬浮和调节等步骤。
首先,将活性成分和辅料溶解在适当的溶剂中,通过搅拌、加热或超声等方法促进溶解。
其次,为了保持药物的稳定性和有效性,需要添加适当的稳定剂,如防腐剂、抗氧化剂等。
然后,将悬浮剂加入溶液中,通过搅拌或高速剪切等方式实现药物分散在液体中。
最后,根据需要,可以通过调节pH值、添加甜味剂或调整药物剂量等方法来调节剂型的特性。
质量控制部分,混悬液剂的质量控制主要包括物理性质、化学稳定性和微生物污染等方面。
首先,对于物理性质的控制,主要包括外观、粘度、悬浮度和均匀性等指标。
外观评价可以通过观察混悬液剂的颜色、透明度和有无悬浮物等来进行判断。
而粘度测试可以使用旋转粘度计或稠度计等方法进行测量,以保证其适宜的流变性质。
悬浮度的评估可以通过光学显微镜观察或离心等方法进行。
均匀性的测试可以通过目测或定性分析方法进行判断。
其次,化学稳定性的控制也是至关重要的。
药物在混悬液剂中的化学稳定性直接关系到其有效性和安全性。
要实现混悬液剂的化学稳定性,需要选择合适的药物成分和辅料,确保它们之间相互不发生反应。
此外,也需要根据药物的特性进行加速试验,以评估其在一定时间内的稳定性。
最后,微生物污染的控制是混悬液剂质量控制中的重要环节。
微生物污染可能导致产品的变质和患者的感染。
为了防止微生物污染,需要选择合适的微生物限度试验方法,如总菌落计数、霉菌和酵母菌的检测等。
同时,也需要进行适当的灭菌处理,如高温灭菌、辐射灭菌或添加抑菌剂等。
在混悬液剂的制备工艺和质量控制中,也存在一些常见问题需要解决。
例如,药物溶解度差、悬浮剂选择不当、稳定剂过多或过少等。
熔融凝聚法制备超细农药悬浮剂研究进展(20130820山东青岛)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专业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研发与供应商
MEP制备SC/OF优点
1:易于制备粒径<2um的超细SC分散体; 2:易于通过助剂体系与加工工艺的调整,在晶型转变过程中 调整晶型尺寸,制备稳定的SC分散体; 3:对原药生产厂家,无需原药烘干造片,易于提高生产效率 ,降低能耗; 4:加工低熔点原药SC时,乳化形成的颗粒均匀,低温时分散 剂包裹粒子,高温时乳化剂乳化液滴,易于实现54度热贮 稳定,且避免了溶剂的使用 5:后续简单砂磨,易于进一步降低粒子尺寸,产品粘度低, 水中自动分散性好。 6:易于在熔融阶段添加原药不溶性溶剂,增强药效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专业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研发与供应商
MEP制备SC/OF有待解决的问题
1:温度关系:熔融温度与原药熔点关系、分散相与连续相 温度间关系,冷却温度与原药熔点关系、砂磨温度与熔 点或原药性质的关系; 2:助剂与原药关系:常规小分子表面张力低,渗透力强, 难以获取稳定性强的分散体系,不便增稠; 3:MEP制备理论还不成熟,难以解释过程中出现的种种现 象。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专业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研发与供应商
MEP过程分析—剪切
MEP实质是相转移与重结晶过程 方案A:水相温度与熔融原药温度相仿 乳化成O/W 液滴,原药重结晶发生于 每个O/W单元内; 方案B:水相温度低于原药熔点 在剪切作用下,滴入水相的原药直接 发生重结晶,形成水包油的悬浮体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专业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研发与供应商
• 调配:将计量的助悬浮剂加入砂磨液中,调整粘度与泡 沫至需要范围。
国家高新技术企业
专业高分子表面活性剂研发与供应商
MEP过程分析—熔融
加工过程:一般加热到原药熔点10度以上,乳化剂与原药形 成低粘度、均一的液体; 过程变化:由晶态或非晶态固相向液相转变; 易出现问题:原药高温下分解或氧化、 常规非离子浊点低,耐温性能差,不能乳化 解决办法:选择低熔点原药(资料报导熔点<130度) 选择耐高温乳化剂如高分子或阴非离子乳化剂
25%吡蚜酮悬浮剂配方研发成功

25%吡蚜酮悬浮剂配方和助剂(流动性好)一、原药性质中文名:吡蚜酮别名:吡嗪酮英文名称:Pymetrozine分子式:C10H11N5O;分子量:217.23CAS号:123312-89-0化学名:4,5-二氢-6-甲基-4-(3-吡啶亚甲基氨基)-1,2,4-3(2H)-酮外观呈白色结晶粉末。
熔点:217℃。
蒸气压(20℃):<9.7510-8pa。
溶解度(20℃,g/l):水,0.27;乙醇,2.25;正已烷,<0.01。
稳定性:对光、热稳定,弱酸弱碱条件下稳定。
毒性:吡蚜酮大鼠经口LD501710mg/kg,大鼠经皮LD50>2000mg/kg。
低毒,对鱼和虾安全。
应用:吡蚜酮属非杀伤性新型杀虫剂,其制剂可用于防治大部分同翅目害虫,尤其是蚜虫科、粉虱科、叶蝉科及飞虱科害虫,适用于蔬菜、水稻、棉花、果树及多种大田作物。
二、配方介绍25%吡蚜酮悬浮剂配方(一)吡蚜酮(原药含量92.6%)…25%;ProDis® 30012分散剂…………2%;朗钛LT-766A乳化分散剂……4%;朗钛LT-908悬浮稳定剂………1%;抗冻剂…………………………5%;消泡剂………………………适量;水……………………补足至100%。
25%吡蚜酮悬浮剂配方(二)吡蚜酮(原药含量92.6%)…25%;ProDis® 30012分散剂………2%;朗钛LT-SCP39乳化分散剂…4.5%;朗钛LT-908悬浮稳定剂………1%;抗冻剂…………………………5%;消泡剂………………………适量;水……………………补足至100%。
配方一、二所得悬浮剂样品:热贮:析水率<5%,流动性好。
常温贮存和冷贮:正常。
样品入量筒水中,下沉过程中自动分散70%左右,颠倒一次完全分散。
配方说明:砂磨时间>2.5小时。
朗钛LT-908助剂作用是稳定悬浮剂,减少析水。
用量可调节,本配方推荐用量1 %。
本配方一般不需要添加其它助剂。
农药悬浮剂加工工艺研发难点及解决方案

功能及特点
药效
在喷药期间,达到增加农药在植物表面的滞留 量、延长滞留时间的目的,从而提高了农药的 生物活性,降低使用剂量。
15
国内外助剂种类超过3000种
表面活性剂
悬浮剂
农药
农药种类繁多,性质各异,依剂型加工要求也不同,所选择 的助剂种类也各异。
16
润湿分散剂种类
阴离子型
非离子型
两性离子
其他
农药本身是一类具有极强生物活性的特殊化学品,不同的农药其理化性质相差 很大,其防治对象、保护对象又千差万别,若想赋予活性成分最佳效力,选择 适宜的助剂品种和添加量是十分重要的。
33
通常选用高分子量的分散剂,结构中必须具有亲水基和亲 油基(疏水基),主要目的是为了增强对农药活性成分粒
子的吸附能力,减少分散剂从吸附的农药活性成分粒子脱附, 显著提高农药悬浮剂的分散稳定性。
选用的粘度调节剂与有效成分必须具有良好的相容性,且 其粘度随温度变化要小。
此外,加入量多少以及助剂与有效成份的比例大小, 都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农药的喷雾雾化和沉积过程。
选的分散剂品种,分别用水配制成相同含量的分散剂溶液;3)取一
定量已粉碎的的农药放入烧杯中,将上述配好的分散剂溶液,慢慢滴入 到农药细粉上,同时用药匙不断搅拌,使其形成糊状,当糊状物刚形成 滴滴下时,记录所用溶液的量,然后计算出单位重量有效成分所需溶液 的量,这个量即为流点。
23
三角坐标法
24
3水平3因素正交表
DS-60、WELL-SCA
DS-316、WELL-303
18
这么多种助剂,不同的助剂在农药制剂配方 中具有不同的作用。
同一种农药原药,不管是杀菌剂、杀虫剂、除草剂, 使用不同种类的助剂品种配制的样品,由于其作用 机理不一样,因此对农药发挥其功效区别可能会很 大。
氟环唑60%悬浮剂的研制

环境 友好 型 的尿 素作 为 防冻 剂 ,添 加量 为2 %。 2 . 5 消 泡剂 目前 。农 药 悬 浮剂 的 生产 工 艺 多 采 用 湿 法 多 级 砂 磨 超 微 粉 碎 ,高 速 旋 转 的 分 散
盘 会 带 人 微 小 量 气 泡 。为 了减 少 加 工 过 程 中所
丙 三 醇 、尿 素 、N a C 1 等 。本 实 验 从 环 境 毒 性 影 响 及 对 制 剂 稳 定 性 出发 .最 终 确 定 防 冻 剂 选 用
农 药 悬 浮 剂 属 于 非 牛 顿 流 体 体 系 ,是 一 种
不 稳 定 的 分 散 体 系 。通 过 加 入 润 湿 分 散 剂 ,更 好 的 阻 隔粒 子 之 间 的 相 互 作 用 力 ,以 维 持 悬 浮
经 过实验 ,最终确 定增 稠剂为 黄原胶0 . 0 5 %。
图1 助 剂 复 配一 粘 度
L 咖
2 . 1 润 湿分 散 体 系的 筛选 通 过 流点 法 初 步筛
选 润湿 分 散 剂 。用蒸 馏 水 将 各 助 剂 配 制 成 5 %水 溶液 ,按 照原 药 称取 5 . 0 g( 精 确 到0 . 0 1 )于5 0 m L 烧 杯 中 ,用胶 头 滴 管 将 提 前 配 制 好 的 助 剂 水 溶
一
22 —
两
僵住
P e s t i c i d e S c i e n c e a n d Ad mi n i s t r a t i o n
2 0 1 3 , 3 4 ( 8 )
实验 室立式 砂磨 机0 . 2 L( 沈 阳化 工 院 ) ;S P X一 2 5 0 生化 培 养箱 ( 上 海悦 丰 仪器 表 有 限公 司 ) ; B I 一 2 5 0 A低 温 生 化 培 养 箱 ( 施 都 凯 仪 器 设 备 公 司) ;图像 颗粒 分 析仪 B T 一 1 6 0 0( 丹东 百 特 ) ; N D J 一 1 B 粘度计 ( 上 海 昌吉 地 质 仪 器 )高 效 液 相 色谱 仪 ( 岛津 公 司 )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1
• 例如异菌脲(13 mg/l)、四螨嗪 (1 mg/l)、甲基硫菌灵(26.6 mg/l)、丁醚脲(0.05 mg/l)、 噻 嗪酮(0.9 mg/l)、 达螨灵(0.012 mg/l)等水中溶解度都很低,一般 不易发生奥氏熟化。
精选课件
22
• 而腈菌唑(142 mg/l)和三唑酮(260 mg/l)发生奥氏熟化机会有所增加; 而吡虫啉(510 mg/l)和三环唑 (1600mg/l),奥氏熟化出现不可避免。
• 诺普信农化公司现在登记品种有 122个。
精选课件
3
• 近年来,国外悬浮剂有朝着加 工高浓度方向发展趋势。
• 开发高浓度悬浮剂的主要目的 是为了减少库存占用体积、降 低生产费用、减少包装和贮运 费用。
精选课件
4
• 从国外农化公司在我国登记悬 浮剂的品种也可以看出这种趋 势。
• 在我国登记的高浓度悬浮剂品 种,单剂有:
精选课件
26
1.6 生产时配制均匀浆料难 度大
• 按配方设计,将原药润湿剂、分散 剂、助分散剂、抗冻剂、消泡剂和 水予分散成均匀浆料后,才能加到 砂磨机中砂磨。
• 但因含水量少,要配制均匀浆料, 有较大难度,只有熟练操作和掌握 操作技巧的操作人员,及使用特殊 设备,才能配制精选成课件均匀浆料。 27
精选课件
24
• 尤其是吡虫啉更为突出,粒径 增长较快;生产时因此要用防
止粒径长大的表面活性剂,另
要加入起阻隔作用的高分子分
散剂。通过配方调整,使上述
原药便于粉碎,也减缓了粒径 增长速度。
精选课件
25
1.5 泡沫多难消泡
• 高浓度悬浮剂含固量高,要达到一 定的粒径(平均2~4μm)需要一 定的砂磨次数。砂磨中产生的泡沫 多,目前缺乏非常有效的消泡剂消 泡。有机硅、矿物油或醇类消泡剂 在生产高浓度悬浮剂中,只能单独 使用,复合使用,易于产生触变。
• (c) 形成团状的强絮凝状态。
精选课件
18
• (d) 表示悬浮剂形成网络状的强絮 凝状态。一般在浓度很高时会形成 链状及交叉链团状的网络状的聚凝 或聚结。
• (e) 形成桥连的絮凝状态。
• (f) 形成空缺的弱絮凝状态。
精选课件
19
1.3 奥氏熟化
• 悬浮剂体系属于热力学上不稳定体系, 可以在很长时间内保持稳定,随时间 推移,会表现出粒子大小和分布朝较 大粒子方向移动即结晶长大现象。这
• 600g/l(48%)吡虫啉、500g/l 异菌脲、500g/l四螨嗪、
精选课件
7
• 500g/l甲基硫菌灵、50%硫磺、 50%丁醚脲、50%噻嗪酮、 430g/l戊唑醇、 40%腈菌唑、 40%多菌灵、40%百菌清等。
精选课件
8
• 混剂有:
• 49.5%多菌灵*硫磺、45.5%阿 维菌素*丁醚脲、500g/l四螨嗪* 丁醚脲、50%达螨灵*丁醚脲、 45%硫磺*三唑酮、45%硫磺* 三环唑、40%百菌清*嘧霉胺等。
• 选用原药必须是在水中不溶的和熔点 较高的这才可制得稳定的悬浮剂。
精选课件
23
1.4 易粒径增长
• 在我们生产的高浓度悬浮剂时,所 用原药中,吡虫啉、四螨嗪、噻嗪 酮、异菌脲、达螨灵都是结晶体。 在生产过程中难以粉碎,达到要求 的粒径砂磨时间要很长。若产品起 始粒径大,常温放置贮存晶体增长, 而使粒径变大较快。
精选课件
5
600g/l吡虫啉、480 g/l吡虫啉、 500g/l异菌脲、500g/l异丙隆 、 500g/l甲基硫菌灵、430g/l戊唑 醇 、430g/l代森锰锌、40%氰 草津等。混剂有:550g/l吡氟 酰*异丙隆 。
精选课件
6
诺普信农化公司高浓度悬 浮剂品种
• 从2004年起,至今公司(临时 和正式)登记及生产的高浓度 悬浮剂。单剂有 :
高浓度悬浮剂的研发 与生产
林佳
深圳诺普信农化有限公司
精选课件
1
悬浮剂是水基性制剂中发展最快、 可加工的农药活性成分最多、 加工工艺最为成熟、对操作者 和使用者以及环境安全、相对 成本较低、市场前景非常好的 新剂型。
精选课件
2
• 目前可加工悬浮剂的农药活性成分 多达275个。
• 2008年在国内登记的悬浮剂品种 已达399个。
精选课件
11
• 也就是说,在高剪切应力下, 体系有很高的粘度,随着物料 搅得越快,则料变得越粘稠。
• 这时甚至会出现无法研磨的情 况,更无法得到所需的粒径。
精选课件
12
• 如600g/l吡虫啉研制时,曾出现过物料越磨 越粘的情况;当选用合适和特定的分散剂 时,则物料越磨越稀,不再出现上述情况。
• 脹流体(流变)行为的出现,表明所选用 的分散剂不合适,绝大多数可通过选择合 适的分散剂来制得合格的产品。但有的由 于原药性能,不合适做悬浮剂。
精选课件
13
• 一般来说:
• 50%含量比500g/l(由于比 重关系,实际含固量比50% 的要小)难于砂磨。
精选课件
14
1.2 易于絮凝和聚结
高浓度下,粒子布朗运动碰撞 机会比低浓度时多得多。
并且在色散力和范德瓦尔吸引 力的作用下,高浓度悬浮剂更 容易形成链状或链团的网络状 聚集体,从而发生(絮团状) 聚凝或聚结。
种依靠消耗小粒子形成大粒子的过
程称谓奥氏熟化。
• 它是由粒子大小与溶解度不同而引起 的。
精选课件
20
• 另一种奥氏熟化现象的发生,是由于
某种固体农药活性成分具有多种晶态。
多种晶态间在水中溶解度不同也会引 起晶体长大。
• 农药活性成分在水中溶解度< 100mg/l时,将很少发生奥氏熟化现
象。
精选课件
精选课件
9
1. 高浓度悬浮剂研发和生产
中问题 悬浮剂是以水为介质,通过湿
磨制得的一种液体制剂。
浓度越高,水量越少,在制备 及产品存放过程中会产生各 种问题。
精选课件
10
1.1 难于砂磨
高浓度悬浮剂,特别是45%~50% 的含量,某些原药砂磨时明显地表 现出脹流体(流变)行为。
所谓脹流体,可用以下公式表示: τ=kγn(n>1),式中τ是剪切应 力[Pa],γ是剪切速度[S-1],k是塑 性粘度[mPas])。
精选课件
15
当产品在贮存过程中颗粒间聚集 体合并变大而聚结,这些会导致
制剂产品的沉淀和结块而失效。
通过选择合适的分散剂、有效控制 颗粒的粒径大小,可以解决絮凝和 聚结问题。
精选课件
16
悬浮剂不稳定状态示意图
精选课件
17
• (a) 稳定状态的悬浮剂,单个粒 子分散悬浮在水相中,无分层 和沉淀。
• (b) 形成链状的絮凝状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