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汉工艺美术史
秦汉的工艺美术——《中国工艺美术史》笔记及真题详解

⑤砖瓦、画像石 a.砖瓦、画像石成为这一时期独特的一种工艺美术。 b.大量的画像砖和画像石,既反映了汉代的具体的社会生活,也使我们看到这一时期的装饰 美术的⻛貌。 (2)汉代手工业发展阶段 ①第一阶段是⻄汉初期,这是手工业的恢复时期。 ②第二阶段在⻄汉中期至东汉前期。 a.汉武帝时,国势强盛,经济发展,手工业得到了迅速的发展和繁荣。 b.生产力很高,工人数量大。如采铜每年即有十万人以上。 ③第三阶段,在东汉末期,是手工业的衰落时期。汉代手工业除官营生产外,私营手工业也得 到较大发展。 (3)汉代的手工业工人 汉代的手工业工人有3种,即工、卒、徒。他们都是最无人身自由的一种工奴。 ①工人的来源有的是农⺠,有的是小市⺠。 ②卒的来源是戍边的戍卒和践更的更卒。 ③徒是奴隶,其工巧奴,是奴婢中具有工艺技巧的。 (4)汉代的装饰题材 ①题材分类装饰题材大量是反映现实生活的图案花纹 a.有宴饮、舞乐、狩猎、攻战以及生产劳动如耕种、收获、冶炼、煮盐等。 b.有用以“成教化、助⻛俗”的一类内容。 c.神话题材如东王公、⻄王⺟,⻘⻰、白⻁、朱雀、玄武四神图案,祥瑞⻰凤和珍禽异兽等 也较流行。 ②特点 表现手法多采用平面的、剪影式的,把握物象的动态和典型特征,极富图案的装饰味。
3.陶器
(1)秦代陶器特征
①陶器的品种很多,有陶鼎、陶簋、陶甗、陶豆、陶盂、陶盆、陶罐、陶钵、陶瓮、陶釜、陶 灶以及陶蒜头瓶等。 ②陶器除一部分由铜器仿制而来,还有一部分具有陶器本身的特点。 ③在曲线的运用、宽高的比例和收敛外张等变化的处理上,都别具特色,造型十分优美。 ④秦代陶器多印有文字,以表示产地、工匠的籍贯和姓名。
(2)秦始皇陵兵⻢俑 ①概况 在陕⻄临潼的秦始皇墓附近,曾先后发掘了一、二、三号陪葬的兵⻢俑坑。武士俑7000多 件,战⻋百余辆,战⻢百余匹。 ②体态特征 a.陶俑、陶⻢,体形高大,形态生动,具有典型的古代中国人的气概。 b.他们身穿铠甲,腿挂行滕(裹腿),足登方口⻬头尖履。 c.战袍和衣裤的衣褶贴体,圆润无皱。 d.有的作按剑状,有的作持⻓武器状。 e.有轻装也有重装,轻装可以远行,重装利于近战。 f .战⻢体态劲健,似静立以待命。 ③制作特点 a.兵⻢俑多用模塑结合的方法制成。 b.不同的部位用不同的色彩,以体现其质感。 c.陶俑、陶⻢的头、身、腿都是分模制作,然后黏接。图5-3 将军俑(秦)
中国工艺美术史——秦汉的工艺美术

瓦当
战国时期的瓦当是半圆形,称 为半规瓦。秦代的瓦当由半圆 发展为圆形。汉代则主要流行 圆瓦当。汉代瓦当的制作,较 战国更为兴盛。著名的宫室建 筑,大多有挠制砖瓦酌陶窑, 进行专门设计和生产。
在汉代不同历史时期,铜镜又呈现出相应的时代特色。 它的发展可分为三个时期
1、前期,主要是西汉时期。
这一时期,铜镜多用平雕法,镜边较平,镜边简略, 或用弧纹作边饰。铜镜种类有螭形镜、草叶镜、星运镜, 汉武帝后又有日光镜、昭明镜 等。
螭形镜
昭明镜
2、中期,包括西汉末至王莽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是流行规矩镜,其又称规矩四神镜,
(二)纱、縠
纱和縠还是平纹,都以轻薄为特点。前者组织较稀疏,后者因经纬线加捻, 且捻向和捻度不同,所以表面起皱。
汉代的纱已经可以达到极其轻薄而致密的程度。下图为 马王堆墓里的素纱禅衣,全重竟只有49克。
素纱禅衣
(三)罗、绮、绫
罗以绞经(经丝内绞织入纬丝)法织成,故其孔隙为椒眼状,为 无纹素罗。汉代的绮是在平纹地上起斜纹花的很有文彩的丝织 品。绫是在斜纹地上起斜纹花的丝织物。
(四)锦、绦
锦是两种以上的彩色丝线显花的多重丝织物。汉锦以经丝显花, 即所谓经锦。绦是用丝线编织成的花边或扁平的带子,可以装 饰衣物 。
绒圈锦是秦汉锦当中的一个特殊品种。绒圈锦的织造技术复杂,所织 的锦表面绒线凸起,使得图案具有立体感。
几何纹绒圈锦局部
汉代丝织的花纹,有 以下几种:
1.云气纹。也称 流云纹,它以线条的舒 卷起伏为表现形式在汉 代染织工艺中是一种主 要的装饰纹样。
铜洗
汉代盟洗用具。有谓是盛污水的。
秦汉时期工艺美术史

组员:王媛,陈芙蓉,汪子美, 何娟,陈凯元,李泽,顾轩宇
秦汉时期的历史背景
秦代: 公元前二百五十年到公元前二百二十一年,秦始王嬴政灭六国,结束了诸侯 割据混战的局面,建立注中国历史册征候第一个中央集权注统一册封建国家,都城咸 阳。
因为秦代历史只有短短十五年,在这一时期制造的工艺品也不是很多,考古 挖掘和传世的秦代工艺品相对都较少。
陶瓷
秦汉时期陶器以泥质灰陶为主,除灰陶外,还有红陶和黑陶。以质地来 分有硬陶和软陶。硬质陶为生活用具,软陶往往涂朱绘彩,装饰繁缛,为 殉葬用的明器。秦代陶器的品种繁多,大多仿自铜器的造型。
最惹人注目的当然是兵马俑,被誉为世界奇观。个个形体高大,和真人真 马大小相似,形象生动而传神。整个军阵严整统一,气势磅礴,充分展现 秦始皇当年“奋击百万”、“战车千乘”统一中国的雄伟壮观情景。代兵 马俑写实性很强,人物形象的塑造简洁明快,对表现人物性格特征的关键’ 陛细节刻画入微,周密不苟,将人物性格的造型特征,糅合于艺术形象之 中。明快洗练,深沉雄大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品
石器 玉器 陶瓷 木制品 青铜器
石器
名称:制车轮画像石 时间:汉代时期 类别:石器 用途:装饰墙面
画像石是中国古代文化遗产中的瑰宝,是汉代大多没有留下名字的 民间艺人雕刻在墓室、棺椁、墓祠、墓阙上的以石为地、以刀代笔的 石刻艺术品。
石器
嘉祥武氏祠汉画像石
武氏墓群石刻俗称武氏祠或武梁祠,位 于山东嘉祥县城南的15公里的武翟山村, 是东汉末年(147--189年之间)武氏 家族墓地上的石构装饰建筑,现存石狮 一对,汉碑两方,汉画像石46块。汉画 像石内容之广泛、思想内容之深邃、雕 刻技术之精湛,居全国汉代画像石之前 列。1961年被国务院公布为全国第一批 重点保护文物单位。
秦汉的工艺美术汇总.

第二节 秦代的工艺美术 1,青铜器 秦鼎的造型:浅腹,矮蹄足,腹间有一道弦纹。陕西历史博物馆所藏秦蟠虺纹鼎。 簋的造型口敛,小耳,没有垂饰。 秦夔纹敦,环耳,腹间有一道弦纹。
蒜头瓶和鍪是秦代具有浓厚地方艺术特色的品种。
2,漆器 漆圆盒,漆盂,漆双耳长盒,漆方盒,漆圆,漆壶,漆,漆樽,漆耳环,漆勺,漆凤鸟勺,漆匕等 秦代漆器多为木胎,用挖制或削刮成型。
3,早期瓷器
以青瓷为主
还有黑瓷
温度达到1300度
4,砖瓦
A 画像砖,河南南阳,方砖,弋射收获画像砖
B 瓦当
卷云纹
动物纹:鹿纹、燕纹、鱼纹 四神纹:四灵纹,青龙,白虎,朱雀,玄武
文字:
5,陶塑
说唱俑,
说唱佣是东汉代具有时代特色的雕塑,四川成都天回山东汉墓出土,十分生动地塑造了一个 说唱艺人的表演形象。艺人左手抱鼓,右手拿着鼓槌,面上表情是有声有色,似已进入故事 高潮,连右足也情不自禁地翘起来了。汉代雕塑,具有它独特的风格,这里指的是它样式化 的装饰美。耐人寻味,富有韵味。它具有古拙、朴质的特点,但古拙而不呆板,朴质而不简 陋,使人产生一种动感。
西王母、东王父、古代帝王、烈女孝子、刺客义士、宴饮车骑、舞乐战斗、祥瑞 沂南汉幕
河南南阳: 题材:宴饮车骑、乐舞百戏、历史故事和神话传说、天文星象
汉代的玉器:一,礼器,壁,璜
二,用器,玉鈁,玉灯,玉剑,玉钩,
三,明器,玉豚、玉琀 四,印章
第六章 六朝的工艺美术
第一节,概说 汉代后的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简称六朝。 大同云冈、洛阳龙门、敦煌莫高窟 南朝四百八十寺,多少楼台烟雨中。
第六节 染织工艺
1,丝织 湖南长沙马王堆汉墓三号墓,素纱禅衣 汉代丝织的花纹: 云气纹 动物纹 花卉纹 几何纹 文字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ppt课件

21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技法与装饰 秦汉漆器的装饰技法有:彩绘、锥画、金银箔贴花、镶 嵌、扣、鎏金等。秦汉漆器的装饰花纹精致华美,有云 气纹、动物纹、人物纹、植物纹、几何纹。
左图:“君幸酒”云纹漆耳 杯,饮食器。椭圆形,圆唇, 小平底,月牙状的双耳稍微 上翘。杯内髹红漆,以黑漆 绘卷云纹,底黑漆书“君幸 酒”三字,即“请君饮酒” 之意。外壁和杯底髹黑漆, 光素无纹。口沿外部及两耳 上以朱、赭二色绘几何云纹, 耳背面朱书“一升”二字表 示容积。
文化、科技:
产生了儒、道、墨、法等诸子百家,在学术 领域里出现了百家争鸣的局面。人们思想得到了 解放,文化艺术领域日臻繁荣,科学技术领域出 现前所未有的景象。
3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工艺美术总的时代风貌,是突破了商周时期浓厚的神 秘色彩,造型上注重实用,充分体现材料本身的美,追求 做工之精巧和形体之灵巧。装饰上面向现实生活,由装饰 纹样向装饰绘画过渡,虽仍有许多神话幻想题材,但能把 幻想与现实放在平等的位置上加以表现。
汉代是我国历史上一个辉煌的时代,社会经济 有着全面的发展,手工业中陶瓷、铜器、漆器、纺 织等均较发达。
2
xx
《中国工艺美术史》
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生产格局:
期间,黄河中下游仍然是政治、经济文化的中心, 今日的河南、山东、河北及山西南部的工艺美术生产 极为兴盛。当时都城内官府作坊最为集中,因而西汉 长安、东汉洛阳成为高档工艺品生产的重要地点。同 时,秦汉的民间工艺美术也异常发达。
25
xx
第五章-秦汉的工艺美术

• 当然,汉代的艺术也有许多静止状态的形象,在静态之中仍然令人感受到内在的运动力量 的速度感。在这里,人物不是以其精神、心灵、个性或内在状态,而是以其事迹、行动, 也就是他对世界的直接外在关系来表现他的存在价值。也正是靠行动、动作、情节而不是 靠细节的精神面容、声音笑貌来表现对世界的征服,于是粗轮廓的写实,缺乏也不需要任 何细部的重视描绘,便构成了汉代艺术的“古拙”风貌。我们看到的是笨拙古老,姿态不 符合常理,长短不符合比例,直线、棱角、方形又是那样的突出,但这一切根本没有减弱 汉代艺术的运动、力量和气势的美,从这种意义上来讲,正是这种不加修饰的古拙之美构 成了汉代艺术风貌。
类有螭形镜、草叶镜、星运镜,汉武帝后又有日光镜、昭明镜 等。
螭形镜
昭明镜
“内清以昭明,光象夫日月”
2、中期,包括西汉末至王莽时期。 这一时期主要是流行规矩镜,其又称规矩四神镜,因其纹饰上有类似于T
LV的图形,外国学者也称之为TLV镜。
规矩镜
关于TLV,实际 上是古代六博的棋格。 而六博则是古代宴乐时 的一种文娱活动。
“见日之光”透光镜
第四节 金银工艺
• 汉代金银器是中国古代金银加工工艺的又一个高峰期,尤以掐丝和焊缀金珠工艺最为成 熟。掐丝工艺,是将捶打成极薄的金银片剪成细条,慢慢扭搓成丝。焊缀金珠工艺是将金 片切碎后加热熔聚成粒,使其凝结在金银丝一端备用。
• 掐丝工艺和金银珠工艺通常结合在一起使用,许多器物即是掐丝工艺的精品,又是金银珠 工艺的杰作。大云山汉墓出土的小金花泡,形状如纽扣,直径仅1厘米左右,用薄金片锤出 半球形,周围有用金丝捻成的两重边饰,顶面也有金丝捻成的花瓣和焊缀得极为细小的金 珠,工艺极其精湛。而羊角纹金饰片也是汉代金银加工工艺的代表作,由于在满城中山王 墓和广州南越王墓中均出土过同类物品,一般认为此类羊角纹金饰片的使用规格极高。
秦汉工艺美术史

秦汉工艺美术史一、概述秦汉时期是我国古代历史发展的重要阶段,也是中国工艺美术史上一个辉煌的时期。
在这一时期,我国工艺美术得到了空前的发展和繁荣,形成了独特的艺术风格和艺术表现形式。
本文将从陶瓷、漆器、丝织品和青铜器四个方面,探讨秦汉工艺美术的发展历程和艺术特点。
二、陶瓷秦汉时期的陶瓷制作工艺日臻完善,制作技术和装饰手法也取得了重大突破。
陶瓷制作中普遍采用胎釉法,使得陶瓷具备了一定的瓷化特性。
同时,秦汉时期的陶瓷装饰十分丰富多样,常见的有刻花、印花、刺花等装饰手法,使得作品更加生动精致。
此外,秦汉时期还出现了很多精美的陶瓷器物,如剑套、锡珪、壶、罐等,这些作品既实用又具有较高的艺术价值。
三、漆器漆器是秦汉时期的一种独特的工艺美术形式。
秦汉时期的漆器工艺相对成熟,制作技术和装饰手法都有了很大的进步。
漆器通过在器物表面涂刷上数层漆油,经过多道磨砂和镶嵌等工序,最后经过打磨和抛光,形成一个光滑、坚实的漆层。
漆器的装饰通常采用雕刻、镶嵌、彩绘等方法,图案多样,形象逼真。
漆器不仅具备实用功能,还具有很高的艺术观赏价值,成为当时社会上层人士爱不释手的艺术品。
四、丝织品秦汉时期的丝织品工艺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通过对丝织品纺织和染色技术的不断改进,使得丝织品的品质得以提升。
秦汉时期的丝织品以丝织缎、丝织罗等为主,纹饰繁密、色彩丰富,具有很高的艺术价值。
丝织品在服饰、礼仪用品等方面得到了广泛的应用,成为秦汉社会上流行的时尚品。
五、青铜器青铜器是中国古代工艺美术的瑰宝,而秦汉时期的青铜器更是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秦汉时期的青铜器造型丰富多样,蕴含着丰富的文化内涵,具有很高的历史、艺术和科学价值。
青铜器制作工艺精湛,铸造技术高超,铸件往往制作精美,刀削痕迹清晰可见。
青铜器的装饰通常采用铭文、纹饰和铜钿等方式,使得作品更加生动和有立体感。
六、总结秦汉时期是我国工艺美术发展的重要时期,陶瓷、漆器、丝织品和青铜器等工艺品制作水平都达到了一个新的高度。
工艺美术史第三节战国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

汉代漆器工艺
在生产规模和艺术上都可以说是既战国之后的又一个高峰
出土地点也几乎遍及全国各地 生产组织严谨,分工很细,有专门的管理机构, 装饰技法仍然以木雕彩绘为主,并新创了堆漆工艺。 堆漆:是用漆枪挤出漆液,形成凸起的线饰花纹,再填以彩漆描绘而成。
彩繪變形鳥紋雙耳長盒蓋 通長26.5,高6.2cm 湖北省博物館藏品 西漢 1978年雲夢睡虎地47號墓出土 木胎,挖製輔以雕製。兩端短把雕出豬頭形象的輪廓,器內髹紅漆,器表髹黑漆,並用紅、褐漆彩繪 花紋:兩短把與蓋麵加飾豬頭部的眼、眉、鼻等,蓋麵中部繪變形鳥紋、鳥頭紋、圓卷紋,兩長邊繪 波折紋、點紋、圓卷紋。
丝线编成宽窄不同的小辫条(每根辫条多数只用一种颜色),然
后将这些小辫条由外向里,一圈一圈地平铺在纸花上,另用一根 同色丝线把它钉紧,即成编绣。
战国(公元前475—前221年) 长71.8、宽52.1厘米 1982年湖北江陵马山1号墓出土 荆州博物馆藏 高贵华丽的衣料。三色锦。经线有深黄、深红、棕三色, 纬线为棕色。其纹样是由纬向排列的上下七组不同的小图案 组成,横贯全幅。每组小图案分别以波折纹相隔,波折纹内 填以龙纹和几何纹。小图案以对称的舞人动物纹为主题,舞 姿翩翩的人物、长尾曳地的峨冠凤鸟,以及姿态各异的龙纹、 麒麟,加之深红、深黄、棕三种温暖的色调,显得意趣盎然, 构成一幅欢快明朗的画面,反映出楚人乐观的精神面貌和对 自由境界的追求。明显有别于中原严肃、庄重的艺术情调。 其中长袖飘拂的舞人纹样,表现的或许是楚地的巫舞活动, 巫师通过歌舞与鬼神沟通,而龙凤为通天灵物。这种锦主要 用作面料和一些衣物的边缘部,是迄今见到的战国时期图案 最复杂、花纹单位最大的一种锦,需要复杂的提花装置和熟 练的技艺才能织成,无论织造技术还是色彩图案,都堪称战 国时期织锦的典范。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规矩纹镜 1.又称“TLV”镜
谢谢
美学特征变化
风格由静谧走向自由清新 线条由直线转向曲线 由写实风格趋向抽象风格
以人为本、丰富博大、承上启下
汉朝工艺美术成就的代表品类 丝绸、漆器、青铜器
汉代丝绸
汉代以前基本没有纺织品保存至今 两汉丝绸成就极高,称为“丝绸的时代” 产地:都城、临淄、襄邑、成都
丝绸图案 几何纹、动物纹、植物纹、云气纹
汉代漆器
西汉漆器达到巅峰 民间制作使用繁多 东汉后衰落,与瓷器崛起有关
夹纻
一种轻巧漆器胎体的制作方法,纻即麻布。 做法:以木或泥做成内胎,以涂漆灰的麻布等裱糊若干层,干实后, 去掉内胎,再于麻布壳上髹漆。 始于战国,流行于两汉。魏晋以来,多用于制作塑像(敦煌塑像)。
代表作品 多子奁盒、耳杯、漆器饮具
青铜多枝灯: 1.高大如树 2.灯盘多大十余只 3.灯盘最高为鸟形,其余为桃形 4.多放在宽大的殿堂中
博山熏炉 1.造型如豆 2.细节丰富 3.与长生不老思想有关 4.错金银
错金银: 青铜等金属器物的装饰方法。始 于春秋战国,两汉及其以后仍在 沿用。做法:在器物上刻出图案, 于刻纹内镶嵌金银丝或片,再打 磨平滑。使器物有精巧华丽的装 饰效果。
汉代四神纹
青龙、白虎、朱雀、玄武,也称“四灵纹”。 分别象征着东西南北四个方位和春秋夏冬四个季节。 体现了汉人的神仙思想和辟邪求福的观念。 广泛用于丝绸、铜镜、瓦当的装饰图案中
云气纹
汉代主要的装饰纹样,其流行同神仙思想有关。 它增加了图案的动感,既可分割画面,又能使各装饰区 产生统一的效果。 常与动物纹搭配组成图案。
多子奁盒 可在一件较大的容器中,紧密地放置若干较小的容器。 节省空间、携带方便,清洁卫生。汉代常作为女性外出盛放洗刷 用品的容器。
耳杯: 两耳设计,便于手持 底部图案或祝酒辞(广告营 销手段)
系列饮具 漆案与托杯盘从颜色和形式上成一系列的设计。 美观而又整体
汉代青铜器
青铜器最后的繁荣 汉镜为铜镜发展的第一个高峰 汉朝以后青铜器的地位逐渐被瓷器取代
代表作品 铜灯、铜炉、铜镜
铜灯 马踏飞燕、长信宫灯、青铜羊灯、青铜多枝灯
长信宫灯 1.汉代优秀的铜灯。 2.吸烟管能将烟气吸入灯身。 3.灯身常可盛水,令烟气溶于水,以 降低空气污染。 4.灯罩能开合,以调节光线的强弱和 光照的方向。 5.河北满城汉墓出土
青铜羊灯: 灯盘可拆下,往往能与动物形的灯身合体。羊、祥谐音,故倍受汉人喜欢。
菱纹罗
对鸟纹(左) 茱萸纹(右)
代表作品 素纱禅衣、汉锦、信期绣
汉锦: 价格昂、声誉高、影响大
几何纹绒圈锦局部
信期绣、长寿绣、乘云秀(从左至右)
三种刺绣出土于长沙马王堆。 飘逸俊秀、缭绕漫卷、大有风云流动之感,信期绣最为 突出。 蟠螭纹向云气纹转变的过度形态。
漆器
以木、竹等为胎,用大漆髹的器物。 髹饰大漆既防腐,又是装饰。 已知中国最早漆器发现于河姆渡文化遗址,战国成重要的门类。 两汉漆器繁荣,是漆器文化地位最高的时代。
秦汉工艺美术的成就
任熹培 潘松光 厉志成
尽管秦的历史地位崇高,但它的历史毕竟只有 15年,因此秦汉时期的工艺美术成就,应该主 要指汉。 在这里,我们主要向大家展示的也是汉代丰富 的工艺美术品。
时代背景
一、国家统一、经济发展、文化丰富、工艺美术 繁荣 二、自由买卖、民间工艺美术发达 三、神仙思想弥漫,企盼长生不老实普遍的愿望, 表现于工艺美术中 四、汉武帝两个举措对工艺美术影响深远: 1、确立儒家学说的至尊 2、开通丝绸之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