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年级第5课导学案
5.坚定的锡兵导学案

课题:5坚定的锡兵
班级:
小组:
学习小主人:
学习目标:
1.我能认读5个类字,掌握本课的新词。
2.我能默读课文,抓住锡兵在“旅行”中的“坚定”表现,体会人物的品质,理解作者的思想感情。
学习流程:
一、学习字词,扎实基础
1.我能正确认读7个二类字。
2.我还能正确读写本课出现的新词语。
3.我能找出本课的多音字:
二、初读课文,理清思路,整体把握。
1.课文可以分为几部分,我能用“∥”在课文中标出,并在课本上写出每部分主要讲什么。
2.我会概括课文主要内容,并写在课本上。
三、品读感悟,入情入境。
1.我能默读课文,结合课文内容,用“”画出描写锡兵坚定的句子,并谈谈体会。
四、拓展延伸。
我能谈谈自己从“坚定的锡兵”身上得到的启发。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教学设计(含教学反思)

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教学设计一、教学目标1.知识目标–了解“搭石”这种围赤定石的方法。
–掌握使用石块进行搭建结构的基本技巧。
–能够通过搭建石结构培养观察力、耐心和动手能力。
2.能力目标–提高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团队协作能力。
–锻炼学生的空间想象力和创造力。
3.情感目标–增强学生的责任感和爱护环境的意识。
–通过小组合作搭石活动,培养学生的友爱和团结意识。
二、教学准备1.整理好所需的石块、图纸和搭石工具。
2.确保教室桌面整洁,保证学生有足够的操作空间。
3.准备好介绍“搭石”活动的教材和视频资料。
4.分组准备好小组合作所需的任务分工表和合作规则。
三、教学过程1. 导入•讲解“搭石”这种方法的应用领域和意义,引导学生发现身边的搭石现象。
•看视频或展示图片,让学生对搭石活动有一个直观的了解。
2. 学习搭石方法•教师示范搭建基本结构,让学生观察并模仿操作。
•引导学生通过观察石块的形状和大小,制定搭石的计划。
3. 小组合作搭石•将学生分为小组,每组分配一个搭石任务。
•学生按照任务分工表,合作完成搭石任务,强调团队合作和交流沟通的重要性。
4. 展示和讨论•每组完成后展示他们的作品,让学生彼此欣赏和学习。
•引导学生讨论搭石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和解决方法。
四、教学反思•学生参与度如何?是否能积极合作?•学生在搭建过程中表现出的观察力和创造力如何?•教师是否充分引导学生,结合实际情境让学生更好地理解“搭石”的意义?•是否需要调整教学设计或引入更多互动元素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五、延伸阅读•《搭石的由来和发展》:探究搭石在不同文化中的历史渊源和应用。
•《搭石在工程中的应用》:了解搭石在工程建筑领域中的创新应用和发展趋势。
六、参考资料•人教版五年级上册《搭石》课本教材•互联网相关资源搜索以上是本文对人教版部编本五年级上册第5课《搭石》的教学设计及反思,希望对教学工作有所启发。
五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5课 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人美版

五年级上册美术导学案-第5课绘画中的透视现象 | 人美版一、学习目标1.了解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2.熟悉近景、中景、远景的基本概念;3.掌握单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绘画方法。
二、学习重点和难点重点1.透视现象的应用;2.近、中、远景的概念;3.单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绘画方法。
难点1.在绘画中运用透视表现景深和音量感;2.两点透视中角度和比例的把控。
三、教学内容和过程1. 新知导入老师放映PPT,展示两张画作:一张是画的一个街景,另一张是白天的街头市场。
请学生在观看画作时,思考这些画作有哪些特点,能够发现哪些绘画手法被运用到了?2. 透视现象的应用透视是指观看物体时由视锥形为基础,切割出来的物体表现形式。
在绘画中,透视现象是指将平面上的图形或形体用直线法表现在平面上,在绘画中表现的是景深和音量感。
老师介绍透视现象的概念,并带领学生看一些典型的绘画作品进行分析,展示透视在绘画中的运用。
3. 近、中、远景的概念近、中、远景指的是在视觉范围内离观察者有不同距离的景物。
老师在黑板上画出近、中、远景的示意图,并让学生借助教材中的图片,认真观察细节并感性理解。
4. 单点透视的绘画方法单点透视是一个简单而常用的透视方式,表现一个场景的景深和坐标系中物体在空间中的位置和变化。
老师演示单点透视的绘画方法,让学生跟随练习。
5. 两点透视的绘画方法两点透视是一种常用的透视方式,是表现长方体等立体物体时常用的透视手法。
通过介绍两点透视的相关概念和关键点,辅以具体的步骤演示,让学生掌握两点透视的绘画方法。
6. 练习给学生布置练习,让学生练习单点透视和两点透视的绘画方法。
四、教学评价1. 评价方式教师通过讲解和练习检查学生的掌握情况,同时布置作业来进行评价。
2. 评价标准评价学生的掌握程度和绘画作品的表现力。
五、教学反思本课重点是掌握透视现象在绘画中的应用和单点透视、两点透视的绘画方法。
通过展示和讲解典型的绘画作品,学生对透视现象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并通过实践练习让学生获得了实际的技能提升。
五年级科学第5课《动物的繁殖》导学案

教学准备
1.小组观察用放大镜、盘子;各种常见卵生动物的卵。
2.各种胎生小动物诞生时身体反应的图片。
教学过程
一、导入
1.谈话:动物通过繁殖后代,使生命不断延续。今天这节课我们就来学习动物是怎样繁殖后代的。(板书课题)
2.动物要繁殖后代,你认为要经过一个怎样的过程?
课堂教学导学案
年级
五年级
学科
科学
课题
5、动物的繁殖
教学目标
1、了解不同生物的生命过程是不一样的,感受不同生物生命过程的复杂多样。
2、知道繁殖是生命的共同特征。
3、能列举常见的几类动物的不同生殖方式。
4、体验科学探究中逻辑推理及运用想象建立假设和理解的重要性。
5、喜欢大胆想象,珍爱生命。
教学重难点
重点:了解动物的两种基本繁殖方式——卵生和胎生。
4.媒体出示一些卵生动物图片:了解其它的一些卵生动物并请学生说说还知道哪些动物是用这种方式繁殖后代的。
活动二:认识胎生。
1.谈话:动物繁殖后代的另一种方式就是直接生出小动物,我们把这种繁殖方式称为胎生。
2.媒体出示图片:小猫、牛、马、羊动物的出生。
3.你还知道哪些动物是用胎生来繁殖后代的吗?
4.学生交流讨论。
7.小结:动物的繁殖方式是它们适应环境的结果。
四、拓展延伸
课外继续观察一种熟悉的卵生小动物(鸡)的孵化过程,并记录以下内容:
(1)母鸡在孵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前的表现。与平时有什么不同?
(2)母鸡在孵卵过程中的行为。母鸡怎样把卵全部纳进自己的羽翼下?它会翻动鸡卵吗?想想为什么。
(3)从母鸡开始孵化到第一只小鸡出壳,需要多少天?
五年级上册英语Unit5第5课时导学案(徐秀青、钟宇玲)

◆the symbols /ae/ and /e/
教学难点
◆两个音标的区别
教具准备
◆图片、课件
教法运用
◆讲授法、谈话法、讨论法、演示法、练习法、问答法
学法指导
◆自主学习、探究学习、合作学习
基本环节
教师授课过程(教师活动)
学生学习过程(学生活动)
教学意图
导入
新课
(检查预习)
1.师生问候,自由对话。
2.唱歌曲do-re-mi。
3.作业分享:挑选部分学生读一读自己的习作
1.Free talk
2.sing a song
3.share the homework
在轻松自由的氛围中分享作业,复习旧知。
初
学
新
课
(初步探究)
1.板书音标,并在每个音标下面写上发这个音的单词。
2.听录音,慢速、清晰地朗读,检查确保学生能把
深圳市龙华新区万安学校导学案
上课班级
五年级(1)(2)班
课题
Unit 5 Dinosaurs
◆Part E&G
主备教师
徐秀青
副备教师
上课时间
2014年11月24日星期一
教学目标
知识与能力
◆学习语音,掌握相关音标
过程与方法
◆任务型教学法、练习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掌握一些基础音标,帮助学生树立学习英的单词并添加在下面。
板书音标及单词,认真听录音并跟读音标。
此举不仅能帮助学生掌握这两个音的发音,而且能提高学生锻炼总结归纳的能力,同时为运用规律自学单词铺路
引
导
释
疑
(合作学习)
1.听小诗录音并跟读(PPT第36页).
部编版小学道德与法治五年级上册第5课《 协商决定班级事务》教案

一、老师现场主持一次班会,讨论决定“拜访秋天”主题活动的活动方案。
1、老师宣布会议主题与议程,提醒注意事项。
2、学生介绍提案内容。
(找两三个不同提案)3、组织学生认真讨论提案,发表不同意见。
4、学生投票,确定方案。
小结:在决定班级事务时,要遵循一定程序,这是民主决策的重要保证。
二、回顾讨论过程,明确处理班级事务的一般程序。
课件出示第一步班会主持人履行职责第二步提案人介绍提案内容第三步充分讨论,表达意见第四步大会表决,公布结果教师提示每一个环节的注意事项。
小结:民主讨论能为班创设宽松、和谐的圆,让每个人都能所欲言,克分发表自己的意見。
在这一过程中、我们也逐浙成长。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班级事务共商定1.班级重大事务需要民主讨论目标:1.知道决定班级事务的基本原则。
2.懂得共同决定具有约束力需要共同遵守。
3.检查《课前预习案》的“预习自测”部分,学生汇报。
二、合作探究、交流展示决定班级事务有原则1.小组讨论:班级事务决策过程,哪里体现了公平公正?学生发言。
讨论中可能出现哪些不公平现象,你会怎么办?2、课件出示38页活动园.....学生完成3、回顾“名言俗语大搜索”过程,说说你是如何协商合作完成任务的?.....学生发言小结:讨论和决定班级事务,要坚持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协商合作的原则。
共同的决定要落实1. 课件出示图片小组讨论:你怎样评价这些同学的想法?2. 42页活动园讨论:在落实班级决定过程中,如果有同学遇到困难,或提出不同意见,我们该怎么办?当班级决定出现问题时,我们是继续执行原决定,还是改变原决定?小结:班级成员集体形成的最终决定在班级中具有约束力。
每个成员都要遵守共同的决定,并落实在行动中。
三、精讲点拨、学科建模1.决定班级事务有原则公平公正、公开透明、协商合作2.共同的决定要落实共同决定每个人都有遵守,执行过程要平等。
(平等观念)不同意见与共同决定之间以共同决定的执行为先决要求。
(集体观念)出现问题需要调整,多种途径协商解决。
五年级上书法第5课《金字旁》阳光导学案

课前准备
课件、示范田字格。
教学过程
教学环节
教学活动
学生活动
设计意图
一、导入新课,揭示目标
1.“写字并不难,作字如人然”,播放写字操音乐,激发写字兴趣。
2. 观看视频。学生回答看到了什么。
3.师小结:写字的秘诀就是勤学苦练,导入新课。
学情分析
身为五年级的学生,虽然已经接触书法课程几年了,但是大部分学生平时疏于练习,加之练习书法需要很大的耐性和韧性,很多学生对书法艺术还没有产生浓厚的兴趣,鉴赏书法的能力相对较差。本课时的教学中穿插了秦诏版,能够较好地激发学生练习书法的兴趣和热情,进而在书写练习的基础上,掌握金字旁的写法和运笔方法。
1.准备书写工具,握笔坐端。
为了更好地学习内容和练习书写做好准备。
二、了解金字旁的写法
3.复习“写字四步法。”
4.金字旁的写法。
(1)观察金字旁的写法,要从字形、结构、笔画来看。
(2)师归纳。
2.看看想想,观察字形,比较金字旁的形态及其写法、运笔。
3.看一看,例字中金字旁
形状与位置有什么不同?
采用学生自学的形式,尊重学生的自我发现和主动发现,可以更好地扎实学生金字旁的认识,加深对运笔方法的认识,为下个环节的书写练习打下根基。
通过互评、自评等方式,可以更好地培养学生鉴赏书法作品的能力,同时激发学生练习书法、鉴赏书法的兴趣。
五、小结
对优秀同学及作品提出表扬。
展示练习作品。
给予学生肯定与建议,激发学生练习书法的热情。课后来自业练习书写:针 铭 録
板书设计
金字旁
针 铭 録
五年级书法科上册“阳光课堂”教学设计
部编版小学语文五年级上册《搭石》导学案

2.同桌之间互相交流,自读生字、新词,汇报自学情况。
(1)读准字音:“绰”是翘舌音。“间”是多音字,在本课读jiàn。“汛”读xùn,不读shùn。
(2)读词卡。
第一组:清波漾漾
脱鞋挽裤 协调有序 人影绰绰 谴责 懒惰
第二组:招手 示意 相背而行 理所当然
4.在练习本上规范书写,力求写得美观,整齐。
5.先组内互评,再把写得好的同学推荐到全班。
书写时,要注意“汛”第四笔是横斜钩,不要写成横折弯钩;“挽”右侧是“免”,不是“兔”。
五、总结回顾,布置作业(用时:2分钟)
1.引导学生结合板书总结收获。
2.布置作业。
1.谈谈这节课的收获。2.熟读课文,寻找课文中的美,写一写自己喜欢的词语。
4.设疑:你觉得这搭石还是普通的石头吗?还是一排排任人走,任人踏的搭石吗?那它是什么呢?请说说你的理解。
5.课外拓展,感悟情怀:现在,你觉得作者对家乡日日思念,仅仅是因为家乡山美、水美吗?
1.从第3、4自然段中选择最喜欢的一段以学习小组或个人为单位欣赏,体会其中流淌着的美。
2.全班交流,展示学习第3自然段的成果。
3.学习作者仔细观察、生动描写的方法,培养留心观察、用心感受的习惯。
教学重难点
1.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人性美。
2.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
课前准备
1.准备生字卡片,制作多媒体课件。(教师)
2.查找刘章的资料,准备工具书,完成预学案和活动卡。每个小组准备一套生字卡片、生字本。(学生)
选编本课的意图,一是让学生从乡亲们摆搭石、走搭石的一幕幕情景中,体会到其中的人性美;二是学习作者从不起眼的事物中发现美、感受美。教学的重难点是体会作者是怎样通过平凡的事物让我们感受到美的。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Unit 1 Lesson5 Who Is Hungry? 导学案审核人:Grade:Group:Name:Designer: Jing Lu Date:You are the best! ( 你是最棒的!)
【学习目标】
1、重点词汇:有关食物名词
2、理解并掌握句型:
1) Who is hungry? 2)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I would like some____
3) Would you like some______? Yes, please./No, thanks. 4) May I have some…?Sure! 【学习重难点】
理解并掌握句型:
1) Who is hungry? 2) 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I would like some____
3) Would you like some______? Yes, please. /No, thanks. 4) May I h ave some…?Sure! 【学法指导】
引导学生逐渐掌握自主学习、合作探究的学习模式。
【课前准备】录音机
【学习流程】
I.Class Opening
T: I am hungry, I would like some dumplings. Would you like some dumplings? Ss:______________.
II.展示交流
1.(看看你的预习成果)写出下列单词并给单词分类:
汤__________ 三明治__________ 水果__________ 饺子_____________ 面条___________ 苹果___________ 橘子_____________葡萄 ___________ 小吃,点心,零食________________
食物: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水果: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小组内组长组织读课文,个人展示读课文。
3、小组交流,说出你不理解的句子
4、分角色朗读表演对话。
III:反馈拓展
1.根据中文提示,回答问题。
1)What would you like to eat ?(以“一些水果”回答)
2)Would you like noodles ?(作肯定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What are you doing ?(以“看电视”回答)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连词成句。
1)you, would, some , like , noodles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2)would, what, you , to , eat , like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3)are you quick .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小结】
同学们,学习了Lesson5 Who Is Hungry?,你都学到什么了呢?
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_ 自我评价(good/great/wonderful) 小组评价(good/great/wonderful)
教师评价(good/great/wonderful)。