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港产业与港城一体化讲座原创PPT

合集下载

论港口发展与城市发展互动

论港口发展与城市发展互动

1、港⼝和城市的发展及内在联系 港⼝作为区域物流⼦系统的进出⼝岸,其发展取决于区域经济其是外向型经济发展引致的运输需求,是区域培育了港⼝。

港⼝⼀旦形成,便⼜成为重要的基础设施,对区域经济发展产⽣强⼤的推动作⽤。

港⼝和城市发展在各个阶段有不同特点,从空间关系到产业结构存在着阶段性互动特征,把握港城间的发展脉络有利于形成正确的发展思路。

作为运输体系中的⼀个重要环节,港⼝功能和作⽤随着不同的经济和社会发展阶段逐步扩展。

第⼀代港⼝的功能局限于货物的装卸和简单堆存上,仅是货物海陆运输的交接地。

⽽第⼆代港⼝的功能则有了明显的扩展,除了装卸堆存外,还发展了与运输有关的简单加⼯、贸易和服务。

到了20世纪80年代末期以后,港⼝的发展进⼊第三阶段,港⼝在传统装卸堆存功能基础上开展货物中转服务,依托其与城市的关系发展有⼀定规模和深度的加⼯、贸易和相关服务,并开始借助现代科技开始涉⾜第三⽅物流和信息服务。

港⼝城市的成长及港⼝带动作⽤的增强是港城发展的中⼼环节。

与港⼝与城市之间关系的演变相联系,港⼝城市的发展⼀般可以概括为4个阶段。

1.港城初始联系 港城初始联系的发⽣源于港⼝的运输中转功能,这是港⼝最基本的功能。

由这⼀基本功能诱发产⽣的港务部门和集散部门,称为港⼝直接产业。

它是港城联系的最初媒介,也是港⼝城市兴起的根本原因。

但仅是这两个部门,在空间上可以游离于城市区域。

以这两个部门为城市经济活动主体的港⼝城市处于其发展的第⼀阶段——初级商港型经济发展阶段。

在这⼀阶段,城市对港⼝有很强的依赖性,⼀旦由于某种原因使港⼝衰亡,那么,在没有其它特殊⼒量参与的情况下,城市作为“港⼝城市”的发展过程就会中断。

2、港城相互关联 在全球承运⼈和综合物流时代,港⼝功能⽇益多元化,与港⼝中转运输相关的海运代理、⾦融、保险等第三产业(即港⼝关联产业)成为港⼝经济必不可少的组成部分。

当港⼝发展到能集聚国内外⽣产要素和联结国内外市场时,港⼝陆域便成为利⽤港⼝输⼊原材料、输出产品的临港⼤⼯业和出⼝加⼯业(合称为I临港⼯业或港⼝依存产业)的优势区位。

港口与临港产业课程的讲义

港口与临港产业课程的讲义

3、从运输的角度分,大致可分三种类型:
•支线港:挂靠支线运输船舶和短程干线运输船舶。世界上大多数港口均属 这种类型。
•中转港:这类港口的地理位置优越,在水路运输发展的过程中已成为海上 运输主要航线的连接点,同时又成为支线的汇集点。这类港口拥有大型码头 ,主要功能是在港区范围卸船、收受、堆存货物和装船发送货物。
89404
12239 1
1.37
183217 207544
1.13
21192 4
24346 7
1.15
25730 6
27310 8
1.06
30067 0
29620 5
0.99
路漫漫其悠远
二、港口的作用
港口的主要作用 1、港口是海运和陆运的交接点 2、港口是工业活动基地 3、港口成为综合物流的中心 4、港口在其所参与的供应链中发挥作用 5、港口是城市发展的增长 6、港口具有社会经济发展促进效应
2006年中国不同区域外贸生成量分布表
全国
长、珠、渤三港口 省市外贸生成量
城市群
口岸外贸生成量
沿海省市自治区 省市外贸生成量
口岸外贸生成量
非长、珠、渤三港 省市外贸生成量
口城市群
口岸外贸生成量
非沿海省市自治区 省市外贸生成量
路漫漫其悠远
口岸外贸生成量
单位:亿美圆
外贸生成量
所占比例(%)
17606.9
—直接经济效应 经济发展效应 —-- 区域经济效应
--全国经济效应
社会发展效应------社区效应
路漫漫其悠远
—国土开发效应
三、港口的定义
1、港口
港口是指具有船舶进出、停泊,旅客上下,货物装卸、驳 运、储存等功能,具有相应的码头设施,由一定范围的水域和 陆域组成的区域。港口可以由一个或多个港区组成。

发展战略-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报告(PPT90页)

发展战略-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发展战略报告(PPT90页)

• 明确全球产业经济转移趋势和中国整体经济环境对上海
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影响
• 分析确定目标行业和行业细分 • 分析高层次的投资要பைடு நூலகம்和规模 • 对潜在的国际关键驻商和投资商进行优先排序 • 为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制定致胜的远景目标和价值
定位
• 为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制定实施计划
5
SHAG/021105/SH-
主要行业的发展趋势
• 评估这些行业入驻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
区的考虑准则
• 评估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特点和优

• 经济开发区的国际案例研究,以及对关键
成功因素的概述
• 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关键优势和价
值定位的评估
• 目标行业的优先排序
实际
• 研究了世界各地不同的经济开发区,总结了
六项关键成功因素,包括具有独特意义的增 长引擎
• 在过去的两周中,项目小组充分利用了麦肯锡的全球专业知识以及
外部有关行业专业人士的观点分析编写了此份报告
• 然而,这些只是初步的分析结果。在今后的六周中,项目小组将继
续验证并完善这些早期结论,以制定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的开 发总体规划。因此,此份初步报告不构成麦肯锡对本项目所提出的 最终建议
3
今日议题
SHAG/021105/SH-PR(2000GB)
为上海创造一个世 界一流的综合经济 开发区和增长引擎
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发区
内容概述
SHAG/021105/SHPR(2000GB)
国际产业转移趋势
国际案例及经验
明确上海临港综合经 济开发区的增长引擎
上海临港综合经济开 发区远景目标的初步 阐述
• 全球各行各业的制造业越来越多地向亚洲转移,而中国正成为最有吸引力的枢

“港、产、城”融合发展——平阳跨域崛起的路径选择

“港、产、城”融合发展——平阳跨域崛起的路径选择

总投资750亿元的世界温州人家园项目 成功签约。围海总面积9062亩的宋埠 —— 西湾海涂 围垦工 程已实 现主堤坝 合 拢,围区内已完成10000亩建设用海报 批。围海面积为5万亩的飞鳌围垦中期 工程前期工作进展顺利。
区位 优势显现 。经过近 几年的规 划 建设,平阳的立体交通网络即将形成,特 别是平 阳东部地 区与温州 城市核心 区之 间将 形成“六 纵一横” 交通网。 今年,昆 宋 公路可建成通车,今明两年要开工建设甬 台温 高速 复线 、温 州绕 西南 平阳 段、 104 西 过 境、 飞 鳌大 道 以及 温 州城 市 轻轨 S2 线, 再加上距离温福铁路鳌江站、瑞安站都很 近, 三年后必 将成为 温州大 都市交通 枢 纽, 集疏运系 统十分完 善,给港 口的发展 、 临港产业的发展都带来了新的机遇,也必 将推动城市的繁荣发展。
发展潜力 自然条 件优越。据 有关专家调 研反
映, 平阳港区 无论从潮 汐、潮流 、波浪, 还 是从 泥沙、海 床稳定、 地质条件 、通航能 力 来看,建港的技术是完全可行的,并且又 有南麂 作为天然 屏障。尤 其滩涂资 源丰 富,滩涂面积约80平 公里。当前,滩涂 围垦工程加快推进,围海总面积12051亩 的西湾( 墨城) 海涂围垦工程南片已顺利 通过海域竣工验收,北片也已开工建设,
路径选择 坚持规划先导.大力优化空间布局二
规划是 搞好建设 与发展的 先决条件 。城 市规划水平如何,直接关系城市功能的发 挥和形象品质的水准:只有主动适应 “港、 产、城”融 合发展的 要求,研究 制定 “港、产、城”一体化发展规划、港口总体规 划.明确一体化发展的指导思想、任务目 标和建 设重点, 统筹基础 没施和产 业布 局,才能为一体化发展提供指导依据。在 此基础上,抓紧启动海洋新兴产业发展规 划币¨“港、产、城”空间概念性规划.并对原 来的万全城镇总体规划进行修改完善,滨 }r .Hr 总体规划要按照“汀海一体”的理念, 融入“港、产、城 ”一体化的规划中 总体 设想是“以古盘山为核心的环状组l 才1式城 市发展格局.打造温州大都市南部中心” 为规划 定位,南滨 海新Ⅸ、 昆鳌中心城 区、 万伞产业新【xI 、南麂国际生态休闲度假区 的“ 一核两区 一岛”作 为规划布 局

浅谈临港产业与港城互动发展路径

浅谈临港产业与港城互动发展路径

浅谈临港产业与港城互动发展路径摘要:本文对港口及其周围产业和港口城市之间关系的演变做了简单的分析,并且立足于当前临港产业和港城之间的关系,对其进行互动发展的思路策略进行了一定的探讨。

关键词:临港产业;港口城市;互动发展对于港口城市的发展而言,港口因素有着重要的影响。

港口城市的发展可以说是一部港城共生的历史。

长期以来,港口已经从传统的单一的装卸共恩能够发展到了如今集装卸、客运、物流、工业等产业为一身的临港产业集群。

如何进行临港产业集群和港口城市之间的互动发展,是当前港口城市所面临的重要问题。

临港产业和港口城市关系的演变初始联系阶段在最初的阶段,港口城市和临港产业之间的联系源于港口的运输功能,形成了初级的商港型的经济。

在这一阶段,港口区位的优势有着重要的作用,港口城市对港口经济有着较强的依赖性。

相互关联阶段港口及其周围产业的发展,带动了相关的金融、代理、保险等产业的发展,对港口城市的影响进一步增强。

临港产业发展出了巨大的带动能力,已经逐步成为港城经济的主体。

同时港城商业和工业的发展,以铁路和公路为主的集散方式的完善,也对临港产业的发展起到了促进的作用。

以关联产业作为纽带,港城与临港产业之间相互融合,城市和临港产业开始了一体化的进程,进入了港口工业型经济的发展阶段。

这一阶段以临港工业产业的形成作为标志,港城从服务于港口变成了对刚对进行积极地利用,港口城市和临港产业开始共同发展。

集聚扩散效应阶段随着港口功能和周围产业的多样化的发展,港口从装卸发展成为了集装卸、客运、工业、物流、旅游等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的港口。

良好的基础设施条件和产业发展构成产生了空间上的集聚引力,对与港口并无直接关系的产业造成了吸引,并在港口城市进行集聚,临港产业链的延长不断吸引相关的产业在城市的集聚,这样就形成了临港的产业群,并且对周边区域进行辐射和扩散,带动了大片区域的经济发展,港城的产业辐射能力超出了城市本身的范围。

伴随着港城产业体系的完善,城市经济将有新的经济增长点形成,然而其发展依然要以临港产业群为中心,并形成区域经济的发展龙头。

专题讲座长江干线港口布局及港口岸线保护利用规划ppt讲座

专题讲座长江干线港口布局及港口岸线保护利用规划ppt讲座
规划》
总体要求
统筹谋划、优化布局。立足提升长江干线港口的发展质量和服务能效,统筹上下游,协调左右岸,衔
接江河海,优化全线港口层次和功能布局,着力推动形成以长三角沿江、长江中游、长江上游三大港口群
为引领的长江港口一体化发展格局,进一步完善港口客货运输系统布局。
学习解读《长江干线港口布局及港口岸线保护利用规划》
总体要求
——岸线利用更加高效。建立健全长江港口岸线资源保护和集约节约利用机制,强化对重点港区和重 点岸段港口岸线的规划保护。
——转型发展更加显著。绿色港口建设成效显著,港口船舶污染物应收尽收、达标排放,清洁低碳技 术装备广泛应用,清洁能源应用率显著提高,港口生产单位碳排放强度稳步下降。港口多式联运水平显著 提高。
统筹发展与安全,提升港口服务国家重点物资运输的保障能力,加强安全监管,打造长江平安港口。
学习解读《长江干线港口布局及港口岸线保护利用规划》
总体要求
(三)发展目标。 到2035年,全面建成布局合理、功能完善、集约绿色、安全智慧的现代化长江干线港口体系,港口岸 线资源得到有效保护和集约节约高效利用,打造成为“一带一路”与长江经济带链接的战略支点、黄金水 道上的绿色基地、引领创新发展的智慧枢纽,实现长江干线港口与水域、陆域、生态自然的和谐共生。 ——港口布局更加完善。长三角沿江、长江中游、长江上游区域港口群协同联动发展,形成枢纽作用 突出、资源配置力强、发展协同融合的长江干线港口格局。完善长江集装箱、铁矿石、煤炭、商品汽车滚 装、旅游客运等主要客货类港口运输系统。
学习解读《长江干线港口布局及港口岸线保护利用规划》
前言
在OfficePowerPoint中,您可以 定义并 保存自 己的自 定义幻 灯片版 式,这 样便无 需浪费 宝贵的 时间将 版式剪 切并粘 贴到新 幻灯片 中,也 无需从 具有所 需版式 的幻灯 片中删 除内容 。借助P ower Point 幻灯片库,可以轻松地与其他人共 享这些 自定义 幻灯片 ,以使 演示文 稿具有 一致而 专业的 外观FHX+LHJ。 在OfficePowerPoint中,您可以 定义并 保存自 己的自 定义幻 灯片版 式,这 样便无 需浪费 宝贵的 时间将 版式剪 切并粘 贴到新 幻灯片 中,也 无需从 具有所 需版式 的幻灯 片中删 除内容 。借助P ower Point 幻灯片库,可以轻松地与其他人共 享这些 自定义 幻灯片 ,以使 演示文 稿具有 一致而 专业的 外观FHX+LHJ。

港口布局及资源配置ppt课件

港口布局及资源配置ppt课件

相关资料
• 倚靠阳西海陵湾 广东谋划30万吨级国际深水港 这个粤西临海小镇,将会发生翻天覆地的变化。 一个足以和湛江港相媲美的深水港,将在这里落 地。世代以打鱼为业的村民,将迎来工业化的洗 礼。 “30万吨泊位的深水港,港口年货物吞吐量 及集装箱吞吐量达1亿吨”;紧贴在深水港旁边的 临港工业区,“2025年工业总产值达到2000亿 元。”最近,广东省政府发展研究中心的一份 《建设阳西深水港及临港工业区的研究》(以下 简称《研究》)这样展望。
5.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体 西南沿海地区港口群由粤西、广西沿海 和海南省的港口组成。该地区港口的布局 以湛江、防城、海口港为主,相应发展北 海、钦州、洋浦、八所、三亚等港口,服 务于西部地区开发,为海南省扩大与岛外 的物资交流提供运输保障。
• 三、实施效果 在主要货类的运输上,将形成系统配套、 能力充分、物流成本低的8大运输系统: --由北方沿海的秦皇岛港、唐山港(含 曹妃甸港区)、天津港、黄骅港、青岛港、 日照港、连云港港等7大装船港,华东、华 南等沿海地区电力企业的专用卸船码头和 公用卸船设施组成的煤炭运输系统。 --依托石化企业布点,专业化的、以2030万吨级为主导的石油卸船码头和中、小 型油气中转码头相匹配的石油运输系统。
--在满足岛屿出行要求的前提下,适应沿海岛屿 社会经济发展要求的陆岛滚装运输系统。 --以人为本、安全、舒适、便捷的旅客运输系统。 全国沿海港口布局规划在方案和效果上总体上 贯彻了适应经济、区域协调、突出重点、综合运 输、资源节约的布局原则和思路,形成的5大港口 群体能基本适应区域经济协调发展和全面建设小 康社会及现代化建设的要求,突出了港口群内综 合性、大型港口的重点作用,采用系统化布局理 念形成的与国计民生密切相关的8大运输系统,
• --从国家经济社会和贸易发展的需要看 • --从国家经济安全、增强综合国力的需要 看 • --从国家综合运输网发展的需要看 • --从岸线资源合理利用看,

临港产业与港城一体化讲座原创PPT

临港产业与港城一体化讲座原创PPT

‹#›
港口城市产业构造升级优化、多元化产业形成与进展,城市的连续进展将以自身 的循环和积存为主要依靠。在进入经济多元化的进展阶段之后 ,港口城市就成功完成 了经济的转型,得以可持续性的进展。
2.1.关系演化
后向拉动贡献
自身创造价值
前向推动贡献
资本形成 企业利润
上游产业
第一产业 第二产业 第三产业
……
港口功能和四周产业多样化进展,港口从装卸进展成客运、物流、工业、旅游等
产业为一体的综合性港口,并在港口城市进展集聚,临港产业链延长不断吸引相关产
业在城市集聚,形成临港产业群,对周边区域进展辐射和集中,带动大片区域的经济
进展,港城的产业辐射力量超出了城市本身的范围,形成区域经济的进展龙头。
〔4〕自增长效应进展〔港产城一体化〕
沙航运产业基金及船舶产业基金。
2023-2023年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单位:万标箱
‹#›
2023-2023年全球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及排名猜测
单位:万标箱
‹#›
港口与产业、城市一体化的关系
关系演变 内在关联性
‹#›
港口与产业、城市一体化的关系
港口城市即以港口为窗口、以肯定的腹地为依托、以比较兴旺的港口经济为主导、 连接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城市。
〔国函〔2023〕51号〕《国务院关于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的批复》;
〔国函〔2023〕157号〕《国务院关于厦门市深化两岸沟通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的批复》三、〔五〕:支持厦门加快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创新航运物流效劳,大力进展 航运金融、保险、租赁、信息询问、口岸通关、航运代理、海运结算、航运人才培育与后勤 补给、海事支持等多种效劳功能于一体的航运物流效劳体系;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产业结构 货源 城市经济发 展 政策优势 产业规模 经济开放性 城市品牌 投资 港口发展
城市对港口发展的推动机制
生产力布局 政策优势 港口发展 政府支持 产业结构 优化 产业集群 货源 投资 产业结构 资源配置 临港产业 发展
单位:万标箱
2020 4531 3691 2627 3256 1805 2590 2409 2579 2082 2000 1332 1561 1185 1043 1597 1462 1203 1074 862 839 排名 1 2 4 3 10 5 7 6 8 9 14 11 16 18 11 13 15 17 19 20
临港产业与港城一体化
——以厦门为例
2017年5月
航运中心
港口分类 航运中心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航运中心发展模式 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模式 中国航运中心
港口与产业、 城市一体化的关系
关系演变 内在关联性
国内外发展经验与启示
新加坡 鹿特丹 上海
厦门港产城一体化实践
港口特点 产业特点 港产城一体化发展分析 港产城一体化的主要问题
(1 ) (2 ) (3 ) (4 ) (5 ) (6 ) (7 ) 拥有发达的航运市场。 强大的腹地经济。 巨大的集装箱物流。 国家或区域性进出口贸易的航运枢纽。 良好的港口条件和一流设施的港口群。 完善的集疏运系统。 积极的扶植政策和良好的法律环境。
‹#›
模式1——以市场交易和提供航运服务为主,代表港口:伦敦

2015年4月8日,国务院印发《中国(广东)自由贸易试验区总体方案》,支持广州形成国际航 运中心、物流中心、贸易中心和金融服务体系融合发展格局。包括出台《2015—2017年航运 中心建设三年行动计划》、启动航运物流集聚区规划建设、建设南沙邮轮母港、南沙港铁路、 试点“启运港”退税、推动成立广州航运交易有限公司、组建专业化地方法人航运保险机构、 设立南沙航运产业基金及船舶产体化的关系
关系演变 内在关联性
‹#›
港口与产业、城市一体化的关系
港口城市即以港口为窗口、以一定的腹地为依托、以比较发达的港口经济为主导、 连接陆地文明和海洋文明的城市。 港口城市是城市的一种特定形式,是港口和城市的有机结合,对各资源要素产生 强大吸引力和集散功能,产生乘数效应,成为区域的经济中心。 国际上第一个提出港口产业集群并将这一理论引入港口产业分析的专家 , 是比利 时安特卫普大学的Haezendonck E 教授, 并将港口产业集群定义为: 一系列从事与港口 服务相关的相互独立的企业, 聚集在同一港口区域, 并采用几乎相同的竞争战略, 易获 得相对于集群外部的联合的竞争优势。但这一概念备受争议, 具有一定的局限性, 如未 涉及行业组织、教育机构等。
‹#›
港口与产业、城市一体化的关系
生产力布局 港口发展 资源配置 产业结构 优化 临港产业 发展 产业集群 城市经济发 展
港口对城市经济发展的带动机制
第一个将集群理论引入港口产业分析的安特卫普大学的Haezendonck E教授 。她将 港口产业集群定义为:一系列从事于港口相关服务的相互独立企业,聚集在同一港口区域, 并且采用几乎相同的竞争战略,以获得相对于集群外部的联合的竞争优势。 中国有学者对港口产业集群进行定义:是产业集群的一种,是在港口区域内提供一 系列港口工业产业链增值及相关港口服务的企业的集合,认为港口产业集群具有港口指 向、规模经济、区域依托、阶段发展、国际导向等经济特征。
成的三角洲,背靠莱茵河流域的荷兰、德国、瑞士等发达国家,美国向欧洲出口货物的43%、日本向 ‹#›
西欧出口货物的34%都经过鹿特丹中转。纽约也属于这种层次的区域性国际航运中心。纽约位于哈德 逊河口,是美国主要海港,一度承担了美国外贸运输量的40%。
1.4 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模式(主导功能由低级向高级推进)
单位:万标箱
2014 3529 3387 2404 1945 2228 1845 1663 1670 1525 1406 1234 1094 1059 896 1013 857 852 973 834 682 2015 3654 3092 2421 2063 2011 1943 1762 1744 1559 1411 1223 1170 1026 965 945 918 910 897 816 719
19世纪 - 20世纪60年代:散件杂货装卸、运输。 60 - 80年代:港口地区形成独立的工业区,散货比重增加。 80 - 90年代:各种运输方式的联运中心,集装箱运输成为重点。 21世纪后:拓展综合物流服务功能。
‹#›
1.2 航运中心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概念及特征
航运中心是指具有稠密航线的集装箱枢纽港、深水航道、集疏 运网络等硬件设施,为航运业服务的金融、贸易、物流、信息 等软件功能的港口城市。 国际航运中心的运作,不仅在于航运业本身的发展,而在于航 运业带动的先进制造业、现代服务业的乘数效应。
‹#›
1.1 港口分类
1. 地理位置
2. 性质用途
3. 规模大小
4. 货物品种
5. 在国际集 装箱运输中 的作用
海港、河港、 湖港
商业港、工业 港、军港、渔 港
世界性大港、 国际区域大港、 地区性大港
综合性港口、 专业性港口
干线港、 支线港、 地区性港
‹#›
联合国贸易和发展会议对港口发展历程的界定
‹#›
2009-2015年全球二十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港口 上海港 新加坡港 深圳港 宁波-舟山港 香港港 釜山港 广州港 青岛港 迪拜港 天津港 鹿特丹港 巴生港 高雄港 安特卫普港 大连港 厦门港 丹戎帕拉帕斯港 汉堡港 洛杉矶港 长滩港 2009 2500 2587 1825 1050 2104 1195 1119 1026 1112 870 974 731 858 731 458 468 600 701 675 506 2010 2907 2843 2251 1314 2353 1416 1255 1201 1160 1008 1115 887 918 847 529 582 653 790 783 626 2011 3174 2994 2257 1472 2437 1618 1425 1302 1300 1159 1190 890 964 864 640 647 750 902 794 609 2012 3253 3165 2294 1617 2313 1704 1455 1450 1330 1230 1190 1001 978 864 806 720 772 886 808 605 2013 3362 3258 2328 1735 2235 1769 1531 1552 1364 1301 1166 1035 994 858 1002 801 763 925 787 677
01
在国家战略的推动下,能 动地开发港口产业,努力 实现在途与存储货物的加 工增值,配之以集装箱化 运输程度的提高及自由港 税 收 的 优 惠 等 。
03
‹#›
1.5 中国航运中心
(国发〔2009〕19号)《国务院关于推进上海加快发展现代服务业和先进制造业建设国际金 融中心和国际航运中心的意见》; (国发〔2009〕33号)《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实施东北地区等老工业基地振兴战略的若干意见》 (二十八):加快推动以大连大窑湾保税港区为核心的大连东北亚国际航运中心建设; (国函〔2011〕51号)《国务院关于天津北方国际航运中心核心功能区建设方案的批复》; (国函〔2011〕157号)《国务院关于厦门市深化两岸交流合作综合配套改革试验总体方案 的批复》三、(五):支持厦门加快东南国际航运中心建设,创新航运物流服务,大力发展 航运金融、保险、租赁、信息咨询、口岸通关、航运代理、海运结算、航运人才培养与后勤 补给、海事支持等多种服务功能于一体的航运物流服务体系;
临港产业与港城 互动发展路径思考
健全港城整合机制 规划衔接 临港产业发展 物流化营运
港口产业城市协同发展的SWOT分析 短板梳理与项目带动
世界主要港口集装箱吞吐量

CONTENTS

‹#›
航运中心
港口分类 航运中心的概念及主要特征 航运中心发展模式 国际航运中心核心模式 中国航运中心
作为老牌航运中心,伦敦拥有良好的人文历史条件,如悠久的贸易和航海的传统和文化、众多优秀的 海事人才等。在今天看,伦敦已无全球级的功能和条件,但仍以其交易市场、保险服务、航运信息服 务、海事服务、海事研究与交流、海事监管等功能,保持着全球级国际航运中心。占有世界20%的船 级管理机构常驻伦敦,世界50%的油轮租船业务、40%的散货船业务、18%的船舶融资规模和20%的 航运保险总额。全球有1750多家从事航运事务的公司与机构在伦敦设有办事处。其中,仅航运服务业 每年创造的价值就达20亿英镑。
的高素质是其自由港的特点,加上拥有得天独厚的深水良港,突出转口贸易及其中转运输,使其集装 箱吞吐量位居世界三甲。
模式3——以为腹地货物集散服务为主,代表港口:鹿特丹和纽约
区域性的国际航运中心所在国家的国土辽阔,资源丰富,市场广大,进出本国的外贸直接运输量很大, 并在所在国际区域运输中占有重要地位。荷兰的鹿特丹位于莱茵河和马斯河两大河流入海汇合处所形
‹#›
2016-2020年全球二十大港口集装箱吞吐量及排名预测
年份 上海港 新加坡港 深圳港 宁波-舟山港 香港港 釜山港 广州港 青岛港 迪拜港 天津港 鹿特丹港 巴生港 高雄港 安特卫普港 大连港 厦门港 丹戎帕拉帕斯港 汉堡港 洛杉矶港 长滩港 2016 3829 3375 2461 2281 2035 2074 1875 1914 1663 1554 1252 1236 1076 954 1133 1020 953 974 830 733 排名 1 2 3 4 6 5 8 7 9 10 11 12 14 17 13 15 18 16 19 20 2017 3994 3451 2502 2493 1975 2193 1996 2062 1759 1655 1272 1310 1102 975 1234 1116 1011 999 838 758 排名 1 2 3 4 8 5 7 6 9 10 12 11 15 18 13 14 16 17 19 20 2018 4165 3529 2543 2725 1917 2318 2125 2222 1861 1763 1292 1389 1129 997 1345 1221 1071 1023 846 784 排名 1 2 4 3 8 5 7 6 9 10 13 11 15 18 12 14 16 17 19 20 2019 4344 3609 2585 2979 1860 2450 2263 2394 1968 1878 1312 1472 1157 1020 1465 1336 1135 1048 854 811 排名 1 2 4 3 10 5 7 6 8 9 14 11 15 18 12 13 16 17 19 20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