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

合集下载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案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案

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案引言:城市化进程带来了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土地的大规模开发,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变得尤为重要。

城市绿地不仅是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人们休闲娱乐、健康锻炼的场所。

本文将探讨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方案,旨在提供一些建议和思路。

一、绿地规划的重要性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的核心,具有多方面的重要作用。

首先,绿地可以改善城市的生态环境,净化空气、调节气温、保持水源等,对缓解城市的环境问题起到积极作用。

其次,绿地是城市生物多样性的重要载体,为各类动植物提供了生存和繁衍的场所。

此外,绿地还是人们休闲娱乐、运动健身的场所,有助于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和幸福感。

二、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原则1. 综合考虑城市规划与绿地规划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应与城市总体规划相结合,综合考虑城市的发展需求和生态环境保护。

通过合理布局和设计,使绿地系统与城市的交通、商业、居住等功能相互融合,形成有机的整体。

2. 强调生态保护与景观设计的结合在绿地规划中,应注重生态保护,保留原有的自然景观和生态系统。

同时,通过景观设计的手法,提升绿地的美观性和吸引力,为市民提供一个宜人的休闲空间。

3. 强化公众参与与社区建设城市绿地系统的规划应充分考虑市民的需求和意见,通过公众参与的方式,使市民能够参与到绿地规划和建设中来。

同时,加强社区建设,提高市民对绿地的使用和管理意识,形成共建共享的良好氛围。

三、完善城市绿地系统的具体措施1. 多元化的绿地类型城市绿地系统应包括多种类型的绿地,如公园、广场、绿道、湿地等。

不同类型的绿地可以满足市民不同的需求和活动,提供多样化的休闲空间。

2. 绿地布局的合理性绿地的布局应考虑到城市的整体规划和发展需求。

应优先考虑在人口密集的区域和城市功能中心设置绿地,以满足市民的休闲需求和提高生活质量。

3. 绿地的连通性和通达性城市绿地系统应具有良好的连通性和通达性,方便市民的出行和活动。

通过建设绿道、步行街等,将不同的绿地连接起来,形成一个完整的绿地网络。

西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

西安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

文化休息区
区公园
小游园与街心 花园
每居民占8㎡ ,每个面积33 公顷至482公 顷,文化休息 公园为居民的 休息、运动、 文化教育、科 学普及创造条 件,满足其文 化生活上的要 求。
每居民占4㎡ ,每个4至33 公顷,全市共 24个分布于各 个居民区内。
每居民占2㎡, 每个占0.5至8 公顷,全市共 54个均匀的分 布于居民区内 ,供老人与小 孩休息散布。
将市区分成二十几个相对独立的建设区,其间用绿色地带相隔离,将园林、 绿地、菜地、果园、苗圃及部分农田等都作为绿化隔离带的一部分。
二、西安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发展变迁
1.西安市园林绿化发展
•人文体征
▪古城墙 ▪周秦汉唐四大遗址 ▪秦始皇陵兵马俑 ▪半坡母系氏族村落遗址 ▪鸿门宴故址
•自然特征
•地理位置 •东经107°407′-109°49′ •北纬33°39′-34°45 ′ •黄河流域中部的关中盆地
•1868年建成的上海外滩公园
近代中国城市绿地建设是数量少、品质差。 原因:战争的不断破坏
社会生产力的地下 人们对城市环境的认识还处于初级阶段,没有意识到绿地的作用。
积极意义:公园可供大多数人游憩的绿地类型已经出现,并在一定时期得到发 展,对中国现代城市绿地系统建设起到推动作用。
•北京市总体规划图(1958年)
规划 园林绿地:包括苗圃、花圃、果园、防护林带、河岸绿化和农林间作区; 公共绿地:包括市、区街心花(园)坛、坊内面积在1公顷以上的游园; 专用绿地:包括动物园、植物园、体育公园
2.3 1995年西安绿地系统规划
•规划背景
•规划理念
•编制要点
•社会转轨和经济转型 ,造成了城市规划转型 滞后,但也更加注重与 区域性的规划(研究)相 结合,研究城市环境容 量和确定最佳规模等。 •《城市规划法》的颁 布与实施,标志着我国 的城市建设进入了法制 化的轨道。

绿地系统分析范文

绿地系统分析范文

绿地系统分析范文随着城市化进程的不断发展,人口的快速增长和城市建设的迅速扩张,城市环境问题日益突出。

其中,绿地系统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其优化和管理对于改善城市生态环境、增强城市可持续发展能力至关重要。

本文将对绿地系统进行分析,并从以下三个方面进行探讨。

一、绿地系统的定义与特征绿地系统是由城市中的公园、花园、绿道、绿化带等组成的空间系统,是城市绿化的重要组成部分。

绿地系统具有以下几个特征:1.空间连续性:绿地系统包括城市中的各种绿地元素,这些元素之间通过连续的绿地组成一个整体,并且与城市其他功能区域相连通。

2.绿地多样性:绿地系统包含多种不同类型的绿地,如公园、庭院、绿化带等,能够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供各种休闲、运动和生态服务功能。

3.生态功能:绿地系统通过植物的吸附、调节作用,可以净化空气、调节气温、吸收雨水等,对于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缓解气候变化具有重要作用。

4.社会功能:绿地系统不仅为居民提供休闲娱乐的场所,还可以提供社交、文化、教育等多种功能,促进人们的身心健康和社会交流。

二、绿地系统的优势与问题绿地系统的建设和管理在城市可持续发展中有着重要作用。

绿地系统具有以下优势:1.生态环境优化:绿地系统可以改善城市空气质量、增加湿度、调节气温,减少城市热岛效应,提供居住环境的质量。

2.生物多样性保护:绿地系统提供了适宜的生境条件,使得各种植物和动物得以生存和繁衍,促进城市生物多样性的保护。

3.水资源调节:绿地系统可以吸收雨水,减少洪涝风险,并通过地下水补给和植被蒸腾维持城市水平衡。

4.社会文化价值:绿地系统不仅是人们休闲娱乐的场所,还是城市文化的载体,提供方便的社交和文化活动空间。

然而,当前城市绿地系统面临一些问题:1.绿地空间不足:城市绿地总体面积较小,无法满足人们对自然环境的需求,且分布不均衡。

2.绿地质量差:部分绿地面临土壤污染、水源不足、生物多样性丧失等问题,无法发挥应有的生态功能。

绿地系统在城市规划发展的作用分析

绿地系统在城市规划发展的作用分析

绿地系统在城市规划发展的作用分析1引言城市园林作为城市生态系统的重要组成部分,维持着整个城市的生态平衡;另一方面,作为城市独一的且具有活力的基础设施,一直起着美化城市景观、改善城市环境质量的积极作用;另外,作为城市发展规划的不可或缺的组成部分,一直被重要生态措施来实现城市可持续发展。

当前,我国的城市化进程不断加快,导致了城乡差距越来越小、城乡一体化进程加快、使得大量的农民涌入城市追求城市便利舒适的生活。

不可避免地,城市化的进程步伐的加大也引起了更种潜在的问题。

最典型的是使得城市摊大饼式的发展,边界的扩大使得城市外围的绿地不断减少,无形中加大了对该区域原有良好的生态环境与自然条件的威胁。

另外,由于该区域绿地起着支撑中心城区人居生态环境,引导城市形态的扩展的重要作用,故需采取有效措施来统筹和管控该区域绿地。

2城市规划区绿地2.1 广义绿地在《辞海》中,绿地是指与环境融合一起创造自然条件,来满足乔木、灌木、和草本植物的种植条件而形成的一定范围的绿化地面或区域。

其中公园、街道绿地、林荫道等绿地是供公共使用的;附设于工厂、医院、学校、幼儿园等内部的专用绿地和住宅绿地是供集体使用的。

另一种:无论是自然植被或者人工植被,涵盖了农林牧生产用地及园林用地,只要是生长着植物的土地,均可称为绿地。

作为城市规划的专门术语,绿地是指城市建设用地的一个大类,其中包括公共绿地、生产和防护绿地两个中类。

所以廣义绿地可以泛指各种拥有绿色植被的土地,或者特指城市建设用地中某一大类用地类型。

2.2 城市规划区绿地城市规划区绿地是指:以自然植被和人工植被为主要形态存在于城市规划区范围内,用于改善城乡生态、保护环境、为居民提供游憩场地、起到美化城乡作用的各种类型和规模的绿化用地组成的整体。

城市规划区绿地系统规划包含了两方面内容:一是城市建设用地范围内的绿地的规划和管控,二是城市建设用地以外,城市规划区范围以内的绿地统筹和管控。

3绿地系统在城市规划中作用3.1 绿地系统可以创造城市的人居环境园林绿地是人们进行户外活动的最佳去处。

基于GIS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

基于GIS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

基于GIS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城市绿地是城市生态系统中非常重要的组成部分,它具有多种生态、环境、经济和社会价值。

近年来,城市化进程加快,城市面积不断扩大,城市功能不断强化,同时也给城市绿地系统带来了巨大的挑战。

为了更好地解决城市绿地管理和规划问题,基于GIS技术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应运而生。

一、GIS技术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中的应用GIS技术是一种集数据处理、图形分析和空间定位等功能于一体的计算机系统。

它具有许多优点,如能够整合多源数据、快速建模分析等。

在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中,GIS技术可以帮助我们快速获取并整合各种数据,例如地形、土地利用、气候及环境等,为规划提供决策支持。

首先,基于GIS技术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制定绿地系统规划。

通过GIS技术,我们可以清晰地看到城市绿地的分布情况,如面积、种类、质量、空间关系等,为绿地系统规划提供有力支持。

GIS技术可以根据城市的地形、气候和土地利用等数据,结合城市的文化和历史背景,制定适当的绿地系统规划,使城市的生态、环境和社会效益得到最大化。

其次,基于GIS技术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可以帮助我们制定绿地功能布局。

通过GIS技术,我们可以对城市绿地进行空间分析,包括绿地的类型、建设密度、空间布局等,为绿地功能布局提供决策基础。

例如,GIS技术可以根据城市的交通分布、人口密度和建筑密度等数据,结合绿地景观和可达性等因素,制定绿地功能布局方案,使绿地系统具有最优的生态、环境和经济效益。

最后,基于GIS技术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可以帮助我们优化绿地管理。

通过GIS技术,我们可以收集绿地管理数据,如绿地的维护和保护情况、人流和车流量等,为绿地管理提供决策支持。

例如,GIS技术可以根据城市的气候和交通流量等数据,结合绿地的开放程度和管理要求,制定相应的绿地管理方案,提高城市绿地的质量和保护水平。

二、基于GIS技术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的实践案例基于GIS技术的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已在国内外得到广泛应用。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与介绍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与介绍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分析及介绍1、绿地规划背景在1999年2月5日国务院批复的《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中提出了“坚持可持续发展战略”、建设“生态环境良好、社会高度文明,并具有滨江、滨湖城市特色的现代化城市”的城市发展目标。

1998年武汉市进一步提出了建设山水园林城市的目标。

经过近五年的建设,武汉市城市环境和景观面貌取得了很大改善,滨江滨湖的城市园林绿化特色初步形成。

为进一步适应武汉市城市功能提升,提高城市亲合力和个性魅力,继续实施以生态绿化景观为主体的城市人居环境创新,明确城市绿化建设的目标和方向,根据国务院和武汉市人民政府关于加强城市绿化建设的决策要求,特制定《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

《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2003-2020年)》是以《武汉市城市总体规划(1996-2020年)》为基础、依托城市空间总体布局的一项专项系统性规划,是城市总体规划及其它相关规划中有关绿化体系规划的进一步深化和细化。

2、规划策略和原则武汉市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本着建立良好的城市绿化生态和人居生活环境,突出战略性和超前性,构筑适应城市未来发展要求的绿地系统格局的指导思想,在规划中主要遵循如下原则:(1)实现城乡绿化一体化通过城乡绿化空间的均衡、协调和互联布局,树立大绿化观和系统观,确保在武汉市域城乡范围内建立完善的绿化生态体系,形成城市良好的生态背景和基础。

(2)体现自然山水和地域特色充分保护和合理利用武汉市丰富的山水空间资源和历史文化资源,建立地域特色鲜明、文化内涵丰富的城市绿地分布格局。

(3)突出生态优先和生态安全重视城市绿地的生态功能,以生态学的原理进行城市生态框架的布局和园林植物的配植,确保武汉市的物种生态安全和可持续发展。

(4)强调因地制宜和可操作性结合武汉市实际,利用各种立地条件,采取多种方式,建立多种绿地类型;并通过划定各类绿线,实行“绿线管制”制度,促进城市绿地系统规划的实施。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案例分析--三亚

城市绿地系统规划案例分析--三亚
街旁绿地在老城区结合实际情况,因地制宜,见缝插绿,结合市 政建设、旧城改造,拆除危棚简屋和违章建筑等进行小型街旁绿 地建设,增加绿地面积,提升老城区景观形象,改善城市老区居 民游憩生活环境。在城市新区中,重点在城市景观道路交叉口处、 景观生态河道重要节点地段和景观绿化步道入口处等能有效提高 城市形象的门户地段进行街旁绿地的规划建设,使街旁绿地的建 设与城市绿色网络的骨架有机融合,丰富和提升城市整体绿色景 观形象。
1 三亚市简介
市域:三亚市行政辖区范围,总面积1919.6平方公里,规划总人口95万人,其中 城镇人口约71万人。三亚地处低纬度,属热带海洋性季风气候区,年平均气温 25.7°C,年平均降水量1347.5MM。素有“天然温室”之称。 中心城区:中心城区西起海坡、东至田独和榆林湾、北接绕城高速公路,面积约 188平方公里,规划城市建设用地74.7平方公里,常住人口规模50万人,活动人 口(包括常住人口和当量旅游人口)总量约65万人。
3 城区绿地
LOGO
山环海拥严格保护并有效利用外围山林地,形成生态防护的绿色屏障,维护 区域生态安全格局;强化海洋生态环境和海岸线自然景观保护,严格控制自 然岸线的人工干预,保全岸线生态与景观资源的完整性和异质性。
水串多珠形成由河流水系及沿岸绿带所构成的网络化绿色开敞空间骨架,结合 绿道建设串联山体、公园绿地,充分展示旅游城市的独特休闲氛围和舒适的空 间环境,构建蓝绿交融的生态廊道。
生态型绿道 主要位于北部郊野地 带,重点对动植物栖 息地进行保护、创建、 连接和管理,来维护、 培育和保障生物多样 性,同时提供自然科 考以及野外徒步旅行。
谢谢
城镇生活岸线三亚湾老城区段为城市生活性岸线保障其公共性与开放性整体风格需体现热带海滨景观特色考虑市民生活休闲需求可适当融入城市公园特征强化植物遮阴效果结合实际游赏线路设置座椅长廊等休憩服务设施市域绿地系统空间结构中部山体绿带

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分析

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分析

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分析绿地规划是城市规划的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改善城市环境、提高居民生活质量、促进可持续发展具有重要的作用。

北京市作为中国的首都,绿地规划对于这座城市更显得至关重要。

本文将围绕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进行分析,探讨其特点、存在的问题以及可能的改进方向。

1.多样性:北京市的绿地规划涵盖了公园、森林、湖泊、绿化带等多个类别,旨在为市民提供多种绿地休闲场所。

这种多样性使得市民可以有更多种选择,满足不同人群的需求,提高生活质量。

2.分布均衡: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将绿地分布得相对均衡,方便市民在生活和工作中随时享受到绿地的便利。

无论是市中心还是远郊区域,都有相对比例的绿地可供市民使用。

3.连接性: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较好地解决了绿地之间的连接问题,让市民能够在绿地之间形成通畅的路径系统。

这些绿地路径不仅便于市民的通行,也增加了市民与自然的接触面。

然而,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也存在一些问题:1.面积不足:尽管北京市的绿地相较于其他大城市要多一些,但面对人口大幅增长和城市扩张的挑战,绿地面积仍然不足。

随着城市化的进一步发展,绿地规划系统必须寻找更多的土地资源,以满足市民对绿地的需求。

2.分布不均衡: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虽然分布相对均衡,但在一些老旧区域或偏远地区,绿地的供给不足,导致市民在享受绿化带来的益处时存在不便。

这种分布不均衡也需要进一步改善。

3.环境保护问题: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在注重增加绿地面积的同时,也应重视环境保护。

一些公园和湖泊在规划和建设过程中可能存在过度开发和环境污染问题,需要更加注重可持续发展和生态平衡。

为了进一步改进北京市绿地规划系统,可以从以下几个方面采取措施:1.增加绿地面积:通过优化土地利用规划,寻找新的绿地资源,并扩大现有绿地面积。

同时,鼓励城市更新和老旧区域改造中增加绿地,以提升整体绿地覆盖率。

2.疏解城市功能:通过合理规划和调整城市布局,将一些公共设施和商业服务转移到城市边缘地区,以减轻市中心绿地的压力,并使绿地规划更趋均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三、园路系统分析
建业桂园,采 用人车分流及 地下停车设计, 给人更多活动 空间。
小区内的园路多采用 青砖或鹅卵石铺装, 给人很是自然贴钱, 舒服享受的体验
常绿大阅城的主入口小区 同样选择人车分流设计。 但效果不如前者,部分车 辆停在门 口,显得 比较拥挤 。
园路铺装多采用与建 筑统一色彩的地砖, 显得高雅和谐,红色 地砖作为边缘过度, 给人以活跃。
四、园林水系分析
建业桂园水系景观对应苏式园 林,多用鹅卵石铺装的旱溪, 作为排水和景观系统,既可以 缓解没水时的“尴尬”,又可 以在有水时作为景观溪流,充 分体现了“海绵城市”的概念。
常绿大阅城的景观水系主要为沿 中轴线采用的欧式喷泉,给人以 开放,时尚现代的浪漫气息,同 时,在心理上促进人与人之间的 沟通交流。
特别感谢提供帮助以及参与的各位亲!
谢谢观看!
小区园林绿地规划简略 分析与对比
指导老师: 参与学生:
目录
一、规模及经济指标 二、绿地规划设计风格 三、园路系统分析 四、园林水系分析 五、空间营造分析 总结
一、用地规模及经济指标
常绿大阅城:总占地面积约165亩,总建筑面 积约33万平方米,50000平方园林景观设计, 共31栋楼、3600余户、1600多个停车位,容 积率:2.99,绿化率46%。 建业桂园:总占地109.67 亩,建筑总面积 26.8万平方米,容积率3.25,项目规划建筑 密度28.7%,绿化率41.2%。
总结
经过对建业桂园和常绿大阅城的景观绿地现 状的实地考察和简略的分析对比,我们从中认识 到很多景观处理方法的方方面面,其中有优秀的 立意也有不足的地方。 作为景观设计学生,今后我们在做绿地规划 设计的时候,一定要多加注意。绿地规划设计必 定以人为本,并坚持美学原理注重创新精神,才 能创造出高质量的作品,为人景观设计风 格上采用苏州古典园林风 格与新中式风格相结合的 风格。 缔造淡雅栖居的人文社 区,提升城市人居淡雅人 文气质。
苏州园林漏窗与新中式结合
常绿大阅城:景观建筑 规划为新古典主义风格, 配以欧式廊庭,阶梯式 退台景观(以达到移步 异景的效果)。
大阅城通过将怀古的 浪漫情怀与现代人对 生活的需求相结合, 兼容了华贵典雅与时 尚现代,显得高雅和 谐,沉稳庄严。
五、空间营造分析
建业桂园整个小区被绿色 和树木环抱,植物配置, 高低有致,层次空间分明, 给人更多亲近自然山林的 机会
以围合式院落布局,游廊 贯穿,让邻里之间保持了 一个适宜的尺度,为都市 阶层提供了一个独立的空 间。
常绿大阅城营造的整个空 间给人以开放、宽容的非 凡气度,兼具现代时尚, 给人以都市休闲的气息。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