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国浪漫主义建筑
欧洲各国的建筑风格

堂等建筑中。耶鲁大学的老校舍就带有欧洲中世纪城堡式的哥特建筑风格,
它的法学院和校图书馆则是典型的哥特复兴建筑。
24
英国议会大厦
25
伦敦的圣吉尔斯教堂
圣保罗大教堂建造于1675 年和1710年。该大教堂因在伦 敦大火中被烧毁并在余烬中重 新修建。大教堂古典风格的圆 屋顶非常醒目,已成为这一地 区的标志性建筑。圣保罗大教 堂是英国的宗教中心,还是接 见和宴请外国元首、举办婚礼 和重大的纪念活动的场所,英 国查尔斯王子的婚礼仪式就曾 在这里举行。英格兰很多历史 上的著名人物就埋葬在这里。 圣保罗大教堂现在用于宗教方 面的用途,有时去那里参观要 受到限制。
❖ 罗曼建筑把沉重的结构与垂直上升的动势结合起 来,是建筑史上第一次成功地把高塔组织到建筑的完 整构图之中。是后来出现的著名的哥特式建筑的前身。35
意大利比萨主教堂建筑群
36
折衷主义建筑
❖ 折衷主义建筑是十九世纪上半叶至
二十世纪初,在欧美一些国家流行的一
种建筑风格。折衷主义建筑师任意模仿
历史上各种建筑风格,或自由组合各种
10
早在文艺复兴时期,米开朗琪罗设计的圣彼得大教堂的圆顶,
就已显示出巴洛克风格的萌芽。
圣地亚哥大教堂是著 名的巡礼教堂,早在中世 纪就已经存在,建筑中与 巴洛克风格有关的是教堂 的正立面。立面以拱形开 洞和装饰性独立壁柱为基 本构图元素,自下而上, 从舒展到紧张,逐渐达到 高潮,显示了设计者高超 的构图技巧。
是巴黎苏俾士府邸公主沙龙和凡尔赛宫的王后居室。 。
❖
洛可可风格的特点是:室内应用明快的色彩和纤巧的装饰,
家具也非常精致而偏于繁琐,不像巴洛克风格那样色彩强烈,装
饰浓艳。德国南部和奥地利洛可可建筑的内部空间非常复杂。
浪漫主义建筑

英国的索尔兹伯里主教堂,中厅较矮较深,两 侧各有一侧厅,横翼突出较多,而且有一个较 短的后横翼,可以容纳更多的教士,这是英国 常见的布局手法。
代表作品 :英国议会大厦
英国国会大厦位于伦敦泰晤士河西岸的威斯敏斯特宫,是英国国 会上下两院的所在地。国会大厦始建于公元750年,气势雄伟, 外貌典雅,是世界最大的哥德式建筑物。它原为英国的王宫,11 至16世纪,英国历代国王都居住在这里。国会大厦1987年被列为 世界文化遗产。
英国是浪漫主义的发源地。早期模仿中世纪的寨堡或哥 特风格;中期浪漫主义常以哥特风格出现。
最著名的建筑作品是英国议会大厦(1836~1868年)、 伦敦的圣吉尔斯教堂和曼彻斯特市政厅(1868~1877年)等。
什么是哥特风格?
哥特是一种艺术风格,主要特征为高耸、阴森、 诡异、神秘、恐怖等 ,哥特式艺术是夸张的、不对 称的、奇特的、轻盈的、复杂的和多装饰的,以频 繁使用纵向延伸的线条为其一大特征,主要代表元 素包括蝙蝠、玫瑰、孤堡、乌鸦、十字架、鲜血、 黑猫等等。简而言之,人类精神世界中的黑暗面。
浪漫主义建筑
浪漫主义建筑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 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 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
浪漫主义建筑特点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 世纪的艺术风格与的学院派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 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主要限于教堂、大学、市政厅等中世纪就有的建筑类型。
代表作品 :曼彻斯特市政厅
曼彻斯特市政厅位于艾尔伯特广场,是一座维多利亚时代修建的 新哥特式风格建筑。许多的政府部门在此办公,这里同时还是曼 彻斯特地方议会的总办公处。市政厅于1877年竣工,各种雕塑和 华丽装饰在楼内随处可见。
英国帝国的象征伦敦塔桥的故事

英国帝国的象征伦敦塔桥的故事伦敦塔桥是英国伦敦的一座标志性建筑,也是英国帝国的象征之一。
它不仅是一座桥梁,更是一段承载着历史和传奇的故事。
本文将为您讲述伦敦塔桥的故事。
伦敦塔桥位于泰晤士河上,连接了伦敦市中心的城市金融区和东伦敦。
它是一座悬索桥,由两座巨大的石塔支撑着,中间是一座可升降的桥面。
伦敦塔桥的设计灵感来自于法国的巴黎艾菲尔铁塔,它的外观充满了维多利亚时代的浪漫主义风格。
伦敦塔桥的故事可以追溯到19世纪。
当时,伦敦的东部地区发展迅速,需要一座新的桥梁来连接两岸。
于是,伦敦市政府发起了一项设计竞赛,希望能够建造一座既实用又美观的桥梁。
最终,来自英国的建筑师霍洛威设计的方案脱颖而出,成为了伦敦塔桥的设计方案。
伦敦塔桥的建造工程于1886年开始,历时8年才完工。
在建造过程中,工程师们面临着巨大的挑战。
首先,他们需要在泰晤士河上建造两座巨大的石塔,这需要使用大量的钢铁和混凝土。
其次,他们需要设计一种新颖的机械系统,使桥面能够升降,以便让大型船只通过。
最后,他们还需要解决桥梁的结构稳定性问题,确保桥梁能够承受大风和震动。
经过艰苦的努力,伦敦塔桥于1894年正式竣工。
它的完工不仅标志着伦敦东部地区的发展,也成为了当时世界上最先进的桥梁之一。
伦敦塔桥的开通仪式吸引了众多的观众和媒体的关注,成为了当时的一大盛事。
伦敦塔桥的故事并不止于此。
在接下来的几十年里,它见证了英国帝国的辉煌和衰落。
在两次世界大战期间,伦敦塔桥成为了伦敦市民的避难所和防空洞。
它曾多次被轰炸,但始终屹立不倒,成为了英国人民坚韧不拔的象征。
如今,伦敦塔桥已经成为了伦敦的一大旅游景点。
每年,数以百万计的游客从世界各地来到这里,欣赏着这座古老而又美丽的桥梁。
伦敦塔桥也成为了伦敦的象征之一,出现在了无数的明信片、电影和文学作品中。
伦敦塔桥的故事告诉我们,一座建筑不仅仅是一座桥梁,它背后承载着无数的故事和记忆。
它见证了历史的变迁,也见证了人类的智慧和勇气。
英国威斯敏斯特宫 世界遗产赏析

建筑内构
平面图→
• 宫殿包括约1,100个独立房间、100座楼梯和4.8公里(3 mi)长的走廊 [9]。大厦分为四层,首层有办公室、餐厅和雅座间。二层为宫殿主 要厅室,如议会厅、议会休息室和图书厅。更衣室(Robing Room)、 皇家画廊(Royal Gallery)、王子厅(Prince's Chamber)、上议院 (Lords Chamber)、贵族厅(Peers' Lobby)、中央室(Central Lobby)、议员堂和下议院(Commons Chamber)在该层从南向北依 次呈直线分布(威斯敏斯特厅位于下议院末端的另外一侧)。顶部 两层为委员房间和办公室。
•
•
• • • •
总结
• 威斯敏斯特宫是英国浪漫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也是 大型公共建筑中第一个哥特复兴杰作,是当时整个浪漫 主义建筑兴盛时期的标志。整体造型和谐融合,充分体 现了浪漫主义建筑风格的丰富情感。其平面沿泰晤士河 南北向展开,人口位于西侧。特别是它沿泰晤士河的立 面,平稳中有变化,协调中有对比,形成了统一而又丰 富的形象,是维多利亚哥特式的典型表现,流露出浪漫 主义建筑的复杂心理和丰富的情感。其内部一方面以帕 金设计的装饰和陈设而闻名,另一方面也以珍藏有大量 的壁画、绘画、雕塑等艺术品而著称,被人们誉为“幕 后艺术博物馆”,作品水平甚高。威斯敏斯特宫作为全 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建筑物,其雄伟之气,同类建筑无与 伦比。从威斯敏斯特桥或泰晤士河对岸观赏,其鬼斧神 工之势使人赞叹不已。
•
威斯敏斯特宫在几个世纪以来,制定和形成了一系列规定和传统。17世纪后, 在上下两院厅室内禁止吸烟[。结果,议员们用鼻烟取而代之,看门人也为此 保留有鼻烟匣子。尽管媒体传闻不断,但截至2005年,大厦内依然禁止吸烟。 [同时议员们也不能在与会厅室内饮食,但或对于英国财政大臣例外。 进厅必须脱帽(尽管此前在议事程序问题时会被要求戴上[38]),军装不被允 许,官职证章等也不必佩戴。双手不可插兜:1994年12月下议院议员们以双手 插兜的理由对Andrew Robathan表示抗议和不满。[39]刀剑等利器也不在携带之 列,为保管武器,每位下议院议员都在暂存处有一条缎带。 议员们也未对同一党成员使用“my honourable friend”的称谓,或者是对其他 党派成员抱以“the honourable lady/gentleman”的称呼;而是统一采用“the honourable member for [the constituency]”的措辞。枢密院成员被称为“the right honourable”。具有大律师资格的议员则常被冠以“my learned friend”或 “the learned lady/gentleman”的称谓。 在上议院,成员们被称作“the noble lord/lady”或是“my noble friend”。 动物也不在威斯敏斯特宫许可之列,导盲犬例外;[35] 嗅探犬和警用马匹则可 以在外场活动。[40] 在辩论时是不能演讲的,尽管也许会涉及其中内容。同样,阅读报章也不被许 可。同时厅室内的视觉辅助也会被劝阻。 上下院内鼓掌通常也是没有必要的。但也有几次明显的例外:2003年郭伟邦发 表辞职演说和[42]和托尼· 布莱尔最后一次出现在“首相的问题”时。
英国浪漫主义建筑

•
从外表来看,其顶部冠以大量小型的塔楼,而墙体则饰 以尖拱窗、优美的浮雕和飞檐以及镶有花边的窗户上的石 雕饰品。
• 威斯敏斯特宫的主轴线上是耸立在威斯敏斯特宫入口之上的维多利亚 塔(高104米)和大本钟塔(高98米)。重量超过13吨的大钟得名于 一位叫本杰明· 霍尔的公共事务大臣。有4个直径9米的钟盘大钟是在 著名的天文学家艾里的领导下建造的。
特点
•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 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 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1、质的屋顶板 2、圆顶角楼 3、多重人字形坡屋顶 • 4、一般有凸肚窗, 5、一般有角塔 6、正立面不对称设计 7、有进深较大的入口和宽广的门廊
英国浪漫主义建筑
英国浪漫主义
• 英国浪漫主义兴起的时期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三十年 代,1798年由华兹华斯撰写的<<序言>>宣告了浪漫主义时 代的来临,由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共同创作的第二版的<< 抒情歌谣集>>是英国浪漫主义思潮盛行的标志,而1832年 沃特司各特的逝世标志着浪漫主义这一文学时代的结束.
圣吉尔斯教堂
• 圣吉尔斯大教堂是一个苏格兰长老会礼拜场所,位于苏格兰爱丁堡老 城皇家一英里的中点,其独特的苏格兰王冠尖顶构成爱丁堡天际线的 突出特点。这座教堂作为爱丁堡的宗教枢纽已经有900年的时间,今天, 它有时被看作是全世界长老会的母会。
室内构造
特点:玫瑰窗、有进深较大的入口和宽广的门廊
• 教堂塔顶造型酷似苏格兰王冠。堂内的彩色玻璃和精美木 雕,都令人赞叹。教堂门前竖立着苏格兰宗教改革家诺克 斯的塑像,教堂侧面,隔着议会广场,坐落着旧日的议会 大堂。它建于17世纪早期,系用黑灰色的沙石砌成,正面 用希腊风格的石柱支撑,这里在1639—1707年间,曾是 苏格兰国会,现为苏格兰最高法院所在地。议会大堂附近 有苏格兰国立图书馆和苏格兰王家博物馆,教堂以东,还 有儿童博物馆、诺克斯旧居和名为享特里楼的爱丁堡博物 馆等。再往前,圣十字宫就出现在眼前了。
英国建筑介绍

巴洛克风格
巴洛克建筑是17~18世纪在意大利文艺复兴建筑基础上发展起 来的一种建筑和装饰风格。其特点是外形自由,追求动态,喜好富 丽的装饰和雕刻、强烈的色彩,常用穿插的曲面和椭圆形空间。 巴洛克风格打破了对古罗马建筑理论家维特鲁威的盲目崇拜, 也冲破了文艺复兴晚期古典主义者制定的种种清规戒律,反映了向 往自由的世俗思想。另一方面,巴洛克风格的教堂富丽堂皇,而且 能造成相当强烈的神秘气氛,也符合天主教会炫耀财富和追求神秘 感的要求。它的特点为: 1.大规模天花板壁画 2.外在门面为剧烈的中央预测经常描绘 3.内部比壳经常是没有为绘画和雕塑(特别是在巴洛克式样晚 期)
西敏寺简介
又译:威斯敏斯特教堂 正式名称:圣彼得联合教堂 英文名称:Westminster Abbey 建造时间:始建于公元960 年,1045年进行了扩建,1065年建 成,1220年至1517年进行了重建 地理位置: 英国伦敦泰晤士河畔 威斯敏斯特区的议会广场,毗邻 议会大厦和唐宁街10号首相官邸 建筑风格:哥特式 建筑规模:教堂总长156米,宽22 米;大穹窿顶高31米,钟楼高 68.5米
乔治亚风格在英国殖民国家中整整流行了一个世纪(18世纪), 它是由意大利文艺复兴风格传入英国后派生出来的,英国别墅强调 门廊的装饰性,比较“讲究门面”。它的特征为: A、正立面常有古典门廊; B、廊檐下有长方形团排列,屋檐上有齿饰; C、窗户上下成对,分割成许多小网格(9到12个),通常窗户也 是5列,为中央对称; D、大门常有长方形雕花组成排列图案,门梁上有竖向排列的 长方形花纹。
8.有进深较大的入口和宽广的门廊
圣保罗大教堂简介
圣保罗大教堂(St.Paul’s Cathedral), 坐落于英国伦敦,位于伦敦泰晤士河北岸纽盖 特街与纽钱吉街交角处,巴洛克风格建筑的代 表,以其壮观的圆形屋顶而闻名,是世界第二 大圆顶教堂,它模仿罗马的圣彼得大教堂,是 英国古典主义建筑的代表。 教堂平面为拉丁十字形,纵轴156.9米, 横轴69.3米。十字交叉的上方矗有两层圆形柱 廊构成的高鼓座,其上是巨大的穹顶,直径34 米,离地面111米。教堂正门上部的人字墙上, 雕刻着圣保罗到大马士革传教的图画,墙顶上 立着圣保罗的石雕像,整个建筑显得很对称且 雄伟。教堂内有方形石柱支撑的拱形大厅,各 处施以金碧辉煌的重色彩绘,窗户嵌有彩色玻 璃,四壁挂着耶稣、圣母和使徒巨幅壁画。
欧美18~19世纪下半叶建筑

巴黎万神庙
巴黎万神庙本来是献给巴黎 的守护神圣什内维埃芙的教 堂,后来用作国家重要人物 公墓,改名为万神庙。又 名先贤祠。它是法国资产阶 级革命前夜最大的建筑物, 启蒙主义的上,平面是 希腊十字式的,宽84m, 连深深的柱廊一起长 110m。
穹顶有3层,内径20米, 中央有圆洞,可以见到 第二层上画的粉彩画。 外层穹顶也用石砌,下 缘厚70cm, 上面只有 40cm。鼓座的结构模仿 伦敦的圣保罗大教党。 穹顶和鼓座的外形也是 仿它的,采用坦比哀多 式。穹顶顶端采光亭的 最高点高83米。
国会大厦整幢国会大厦是一座三层的平顶建筑,其中央是一座高 高耸立的圆顶,也分三层。圆顶上还有一个小圆塔,塔顶直立着 自由女神铜像。她头顶羽冠,右手持剑,左手扶盾,永远眺望东 方太阳升起的地方。 国会大厦的东阶通常是举行总统就职仪式的地方,从1829年安德 鲁〃杰克逊总统就职之时到20世纪末,大多数总统就职仪式都是 在这里举行。偶尔也有例外,里根总统和克林顿总统均在国会大 厦的西阶举行过就职仪式。
府邸建筑
18世纪初,君主立宪制的建立,使一些资产阶级新贵族得以入阁。他们在 城市大兴土木,同时也在城郊等处兴建庄园府邸,并使其成为时尚。
勃仑南姆府邸
主要设计者: 约翰〃凡布娄
建造时间:1705—1725年18 世纪初
这座大型府邸全长216米,正中是主楼包括大厅、沙龙、卧室、书房餐 厅、休息室、起居室等,主楼前是宽阔的三合院,两侧又各有一个四合院, 一个是厨房,和其他杂用房及仆役住房,另一个是马厩,这些府邸规模很 大,有的马厩可容纳200匹马。 府邸的外立面追求刚强、浑厚的形象,设计中采用石墙面,罗马的巨 柱式石柱,形成沉重的体量感。
建筑设计
教堂平面为拉丁十字形,纵轴156.9米 ,横轴69.3米。十字交叉的上方有两层圆 形柱廊构成的高鼓座,其上是巨大的穹顶 ,直径34米,离地面111米。教堂正门上 部的人字墙上,雕刻着圣保罗到大马士革 传教的图画,墙顶上立着圣保罗的石雕像 ,整个建筑显得很对称且雄伟。正面建筑 两端建有一对对称的钟楼,西北角的钟楼 为教堂用钟,西南角的钟楼里吊有一口17 吨重的大铜钟。教堂内有方形石柱支撑的 拱形大厅,各处施以金碧辉煌的重色彩绘 ,窗户嵌有彩色玻璃,四壁挂着耶稣、圣 母和使徒巨幅壁画。唱诗班席位的镂刻木 工,圣殿大厅和教长住处螺旋形楼梯上的 精湛铁工,都反映了当年的高度艺术与装 饰水平。教堂内还有王公、将军、名人的 坟墓和纪念碑,如两位11世纪撒克逊国王 、威灵顿将军、雷恩建筑师的坟墓。
五大建筑风格

一、哥特式建筑(1)历史背景:哥特式建筑是以法国为中心发展起来的.城市手工业和商业行会相当发达,城市内实行一定程度的民主政体,市民们以极高的热情建造教堂,以此相互争胜来表现自己的城市。
另外,当时教堂已不再是纯属宗教性建筑物,它已成为城市公共生活的中心,成为市民大会堂、公共礼堂,甚至可用作市场和剧场。
在宗教节日时,教堂往往成为热闹的赛会场地。
(2)特点:1.门窗由半圆拱形改为尖拱,更具向上的方向感。
2.柱子采用束柱,就是一根柱子做得好像几根细柱捆成一束,垂线感觉强烈。
3.拱顶则用尖券X形交叉式或六分肋拱作为承重构件,使大厅显得高耸而奇特。
4.飞扶壁在外墙与柱间的运用起到了斜撑的作用。
同时,飞扶壁做得很空灵,也起到装饰作用。
5.窗饰花纹有宗教寓意,一种是玫瑰花形式,另一种是火焰纹;是宗教与美学的结合;窗上还装有彩色玻璃,使室内光线有奇幻、神秘感。
(3)代表作:第一座哥特式建筑建于1143年的巴黎圣丹尼斯教堂。
最富盛名的哥特式建筑有俄罗斯圣母大教堂、德国科隆大教堂、法国巴黎圣母院、意大利米兰大教堂。
1.圣母大教堂位于莫斯科,在克里姆林宫墙外,红场与莫斯科河之间.是1555-1561年为纪念喀山公国和阿斯特拉罕合并于俄罗斯而建造的.它由9座教堂组成,中央教堂高47米,上部是一座富有民族风格的帐篷顶,顶端装饰着一个小穹顶,四周的8座教堂也都冠有一座葱头状的穹顶,有螺旋型、菱形等形状,花纹凹凸不同,颜色各异,以金色和绿色为主,杂以黄色和红色,仿佛一簇升腾跳跃的火焰.教堂内的平顶天花板上,饰有17-18世纪造型生动的壁画.教堂现为历史博物馆分馆.2.科隆大教堂位于科隆市中心,始建于1248年,几经波折1880年最后完成。
它为罕见的五进建筑,内部空间挑高又加宽,高塔直向苍穹,象征人与上帝沟通的渴望。
除两座高塔外,教堂外部还有多座小尖塔烘托。
教堂四壁装有描绘圣经人物的彩色玻璃;钟楼上装有5座响钟,最重的达24吨,响钟齐鸣,声音洪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 威斯敏斯特宫是英国浪漫主义建筑的代表作品,也是大型 公共建筑中第一个哥特复兴杰作,是当时整个浪漫主义建 筑兴盛时期的标志。整体造型和谐融合,充分体现了浪漫 主义建筑风格的丰富情感。其平面沿泰晤士河南北向展开, 人口位于西侧。特别是它沿泰晤士河的立面,平稳中有变 化,协调中有对比,形成了统一而又丰富的形象,是维多 利亚哥特式的典型表现,流露出浪漫主义建筑的复杂心理 和丰富的情感。其内部一方面以帕金设计的装饰和陈设而 闻名,另一方面也以珍藏有大量的壁画、绘画、雕塑等艺 术品而著称,被人们誉为“幕后艺术博物馆”,作品水平 甚高。威斯敏斯特宫作为全世界最大的哥特式建筑物,其 雄伟之气,同类建筑无与伦比。从威斯敏斯特桥或泰晤士 河对岸观赏,其鬼斧神工之势使人赞叹不已。
•
从外表来看,其顶部冠以大量小型的塔楼,而墙体则饰 以尖拱窗、优美的浮雕和飞檐以及镶有花边的窗户上的石 雕饰品。
• 威斯敏斯特宫的主轴线上是耸立在威斯敏斯特宫入口之上的维多利亚 塔(高104米)和大本钟塔(高98米)。重量超过13吨的大钟得名于 一位叫本杰明· 霍尔的公共事务大臣。有4个直径9米的钟盘大钟是在 著名的天文学家艾里的领导下建造的。
英国浪漫主义建筑
英国浪漫主义
• 英国浪漫主义兴起的时期是十八世纪末到十九世纪三十年 代,1798年由华兹华斯撰写的<<序言>>宣告了浪漫主义时 代的来临,由华兹华斯和柯勒律治共同创作的第二版的<< 抒情歌谣集>>是英国浪漫主义思潮盛行的标志,而1832年 沃特司各特的逝世标志着浪漫主义这一文学时代的结束.
内部结构
特点: 木质的屋顶板、有进深较大的入口和宽广的门廊
影响
• 耶鲁大学(法学院、图书馆)
该建筑群整体上像是一座四方形的城堡,主体建筑宏伟挺拔,厚重的拱门、深邃 的门洞、高耸的塔顶、精美的雕刻渲染着浓重的哥特式风格。 法学院的建筑材料主要是石灰石,部分以花岗石和特别尺寸的砖块作为贴面,窗 户为钢结构,配之以含铅的彩色玻璃,屋顶则是用铜建造的。该建筑内外用石刻、 木雕、彩色玻璃作为装饰。
特点
• 浪漫主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 纪的艺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 在建筑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1、质的屋顶板 2、圆顶角楼 3、多重人字形坡屋顶 • 4、一般有凸肚窗, 5、一般有角塔 6、正立面不对称设计 7、有进深较大的入口和宽广的门廊
英国浪漫主义建筑
• 是18世纪下半叶到19世纪下半叶,欧美一些国家在文学艺 术中的浪漫主义思潮影响下流行的一种建筑风格。浪漫主 义在艺术上强调个性,提倡自然主义,主张用中世纪的艺 术风格与学院派的古典主义艺术相抗衡。这种思潮在建筑 上表现为追求超尘脱俗的趣味和异国情调。
英国浪漫主义建筑
• 发展为两个时期: • 第一阶段,又称先浪漫主义。 (十八世纪60年代至十九世纪30年代 ) • 第二阶段,称为“哥特复兴 ”。 十九世纪30~70年代 。
代表建筑
英国国会大厦(1836~1868年 )
英国国会大厦又称威斯敏斯特宫是英国国会(包括上议院和下议院)的所在地。 该建筑包括约1,100个独立房间、100座楼梯和4.8公里长的走廊。尽管今天的宫殿基 本上由19世纪重修而来,但依然保留了初建时的许多历史遗迹,如威斯敏斯特厅 (可追溯至1097年),今天用作重大的公共庆典仪式,如国葬前的陈列等。
曼彻斯特市政厅
•
曼彻斯特市政厅是英国第二大城市——曼彻斯特官方主要的政治 和外交场所。大楼于1887年完工,占地并不大,高达286英尺,耗资 100万英镑,是一座古旧却完好的歌德式建筑,坐落于市中心阿尔伯 特广场,正对着纪念维多利亚女皇的丈夫及其他伟人的纪念碑。
外观
特点: 圆顶角楼 、多重人字形坡屋顶、正立面不对称设计
走进法学院主楼的南大门,迎面是一条古色古香的拱形长廊,长廊两侧 的深色木门内则是一间间教室,木门的顶部镶嵌有别具一格的木雕。法 学院的内部装饰采用了教堂常见的彩色玻璃窗,当然玻璃上的图画不再 是圣经人物,而是与法律相关的事件和场景。
圣吉尔斯教堂
• 圣吉尔斯大教堂是一个苏格兰长老会礼拜场所,位于苏格兰爱丁堡老 城皇家一英里的中点,其独特的苏格兰王冠尖顶构成爱丁堡天际线的 突出特点。这座教堂作为爱丁堡的宗教枢纽已经有900年的时间,今天, 它有时被看作是全世界口和宽广的门廊
• 教堂塔顶造型酷似苏格兰王冠。堂内的彩色玻璃和精美木 雕,都令人赞叹。教堂门前竖立着苏格兰宗教改革家诺克 斯的塑像,教堂侧面,隔着议会广场,坐落着旧日的议会 大堂。它建于17世纪早期,系用黑灰色的沙石砌成,正面 用希腊风格的石柱支撑,这里在1639—1707年间,曾是 苏格兰国会,现为苏格兰最高法院所在地。议会大堂附近 有苏格兰国立图书馆和苏格兰王家博物馆,教堂以东,还 有儿童博物馆、诺克斯旧居和名为享特里楼的爱丁堡博物 馆等。再往前,圣十字宫就出现在眼前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