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临床观察

合集下载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145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145例疗效观察
0 5
f 稿 收
2 0 0 0 J
悖回
2 0 l ) u1 l 2 3
C Ia f fo f ee t og o t gr m d a r O; c r m he l c l t o a f r at fom [ t31 i ri o 1
皋 _编 辑 止
李伟 )
s i u a i on tm f tor l pho tol: gf t o a) c y na i l A o t gr jhi sl usn ud ig
㈣ i vV 。T n d 】 J Ac u t s s , Am , 8 , 3 I O( le mo e . o s L ‘ l L ‘ 1 88 : 9
中西 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 15 4 例疗效观 察
苏应 东 熊炳才
笔者 自1 9 8年 i 月~2 0 9 0 0 0年 1 0月用 中西 医结合治疗 慢性咽炎 1 5 , 4 例 取得较满意的临床疗效 t 现报告如下=
1 临床 资料
9 .5 。 6 6
4 体会
祖 国 医 学 对 _病 早 有认 识 , 述 颇 多 。从 本 病 的 发 病 机 卓 论 制 上来 看 , 固 多 为 风 热 邪 毒 侵 袭 咽 喉 , 治 不 当 或 不 衡 底 原 经
12 临 床 表 现 : 要 以 喉 干 舌 燥 、 痒 咳 嗽 、 多 或 干 咳 无 . 主 咽 痰
痰、 咽喉肿痛、 或咽部有异物感 , 声音嘶哑 。 专科检查见 : 咽粘
膜 不 同 程度 的充 血 , 咽后 壁有 散 在 的 淋 巴滤 泡 肿 大 , 至 融 甚
游明清热, 生津利 咽, 清热解毒 , 消肿 痛为原 则 , 以雾 化吸

养阴利咽饮联合西地碘含片治疗慢性咽炎50例临床观察

养阴利咽饮联合西地碘含片治疗慢性咽炎50例临床观察

养阴利咽饮联合西地碘含片治疗慢性咽炎50例临床观察1. 引言1.1 背景慢性咽炎是指咽部黏膜长期受到炎症刺激而引起的一种疾病,多见于中老年人群。

慢性咽炎病程较长,症状多样,包括咽部干痒、异物感、声音嘶哑等,严重影响患者的生活质量。

传统治疗方法包括药物治疗和物理治疗,但疗效有限,易复发。

随着医学技术的不断进步,结合中西医结合治疗模式逐渐得到重视。

养阴利咽饮是中医药中的一种经典方剂,具有润肺养阴、清热润燥的功效,被广泛用于治疗咽部疾病。

西地碘含片是一种常用的抗菌药物,具有杀菌消炎的作用,能有效缓解咽部炎症症状。

为探讨养阴利咽饮联合西地碘含片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本研究开展了50例慢性咽炎患者的临床观察。

通过对研究对象进行治疗和随访,评估治疗效果,为临床提供更有效的治疗方案。

【200字】1.2 研究目的本研究旨在探讨养阴利咽饮联合西地碘含片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及其作用机制。

具体目的包括:1. 评估养阴利咽饮联合西地碘含片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包括疗效稳定性和安全性。

2. 探讨养阴利咽饮联合西地碘含片对慢性咽炎患者的生活质量和症状缓解情况的影响。

3. 分析养阴利咽饮联合西地碘含片可能的作用机制,为进一步临床应用提供科学依据。

通过本研究的开展,希望能够为慢性咽炎的治疗提供新的思路和方法,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和生活质量,为临床实践提供参考依据。

2. 正文2.1 研究对象研究对象共选取了患有慢性咽炎的50名患者作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26名,女性24名,年龄范围在25岁到60岁之间。

患者均有不同程度的咽痒、咽痛、咳嗽等临床症状,经过临床检查和确诊,均符合慢性咽炎的诊断标准。

患者排除了有严重基础疾病、特异性过敏史、正在接受其他治疗的情况,确保研究结果的准确性。

在研究开始前,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并接受疾病相关知识的讲解,以便他们更好地配合治疗和随访。

研究对象的选取严格遵循伦理原则和研究设计要求,以保证研究结果的科学性和可靠性。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疗效分析

的最 迅速最有 效 的途 径 ,也是 预 防哮喘发 作 的有效方 31 易吸收 、 效快 . 起
随血流 至全身发挥 2次作 用 。
1 一般 资料 . 1
本组 1 例哮喘病例均符合中华医学 3 随身携带、 用方便 8 . 2 使
各种吸人器体积小 , 重量
会呼 吸病 学会支气 管哮 喘诊断标 准 。其 中门诊 l 人 , 轻 , 8 可随身 携带 , 急性发作 时 随时喷药使 用方便 。再 则 住 院 6人 。对 给予 治疗 的 2 4例病 人 均进 行 了追 踪观 吸入 药物剂量 仅为 口服 量 的 1 0 11。 样是药 物的 / ~ /0 这 4 察 。 中 3 因经济及其 他原 因未 采用 , 人 5人未 坚持病 不 良副 作用降低 到最低 限度I 1 J 。
- 正 情 缓解 后停 药 , l 中男性 4人 , 1 , 龄为 33 合 理 用药 、正确使 用 只有 合理 选择 吸入 剂 , 余 6例 女 2人 年 67 岁, ~ 1 年均 3 7岁 。
确使用 吸入方法 , 才能很 好 的地 发挥作用 。 吸入激素是
1 药物及 方法 . 2
常用 吸人剂 ( 气雾 及粉 末 ) 4 : 控制哮 喘的首选 方法 , 分 类 认为 吸入激 素剂量 小 , 作用 直接
2 结 果
已从 单纯 的缓 解气道 平滑 肌痉 挛 ,转 为预 防治疗气 道 的炎 症为 主的综合 治疗 。如能 正确掌握 这种 自我 吸人 治疗技术 , 可以大大减轻病 痛的折磨 , 提高临床治疗效果。
参 考 文 献
[ ] 何权瀛. 医问药 40例[ . 1 寻 0 M]呼和浩特 : 内蒙古 人民出版社 ,00 20:
①B 受体激动剂 ; 2 ②肾上腺皮质激素类 ; ③胆碱能拮 于气道 。 到肺 内后很 快被酶 破坏 , 入血液后 又被肝 而 进 脏灭活 。 p 与 2受体激 动剂 , 碱类 比较 , 氨茶 故无 明显 的 抗剂 ; ④肥大细胞稳定剂 。根据病情的轻重 、 发作与缓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咽炎11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咽炎110例临床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咽炎110例临床疗效观察作者:刘昭来源:《医学食疗与健康》2019年第06期[摘要]目的:观察中西医结合法治疗慢性咽炎110例临床疗效。

方法:择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110慢性咽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即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5例。

对照组运用庆大霉素、地塞米松、a-糜蛋白酶雾化实施治疗,实验组在对照组的基础上,运用中药实施治疗,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

结果:实验组治愈5l例,好转3例。

无效1例,总有效率98.18%,对照组治愈45例。

好转3例,无效7例,总有效率87.27%。

表明实验组的治疗效果显著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中西医方法结合对慢性咽炎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

治愈率较高,具有较大的安全性,因此。

此种方法应在临床中被大力推广。

[关键词]中西医结合;慢性咽炎;临床疗效[中图分类号]R766.14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96-5249(2019)06-0115-01引言慢性咽炎是临床中的常见病症,此种病症治疗时间较长,容易反复发作,西医主张局部用药的治疗方法,虽然能使患者的不适症状获得些许减轻,但是治疗效果较弱,中医主张运用辩证性的治疗方法,将慢性咽炎划分成不同的类别,运用汤剂治疗患者的慢性咽炎。

现择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110例慢性咽炎患者为研究对象,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择取我院2016年9月-2018年9月110例慢性咽炎患者为研究对象,根据随机数字表的方法,将即划分成对照组与实验组,各55例。

对照组男30例,女25例,年龄(18-72)岁,平均年龄(<4.8±1.7)岁,实验组男29例,女26例,年龄(20-75)岁,平均年龄(49.3±2.6)岁。

两组患者的年龄、性别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本次研究所有患者均签署知情同意书,自愿进行本次研究。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咽炎40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小儿慢性咽炎40例疗效观察
两组 比较 差异有 统计 意义 ( 00 ) 尸< .5 。结论
疗效 显著 。
以清 润利咽 汤为主 的 中西 医结合 方 法治 疗 小儿慢 性 咽 炎
关键词 : 小儿慢性 咽 炎 ; 中西 医结合 ; 清润利 咽 汤 中 图分 类 号 : 2 6 6 14 R 7 .6 . 文 献标识 码 : B 文章编号 :6 3— 2 7 2 0 ) 1— 0 9— 2 17 4 9 ( 0 8 0 0 1 0
例中, 2 男 O例 , 1 ; 女 2例 年龄 7—1 , 均 1. 和体征消失。有效 : 6岁 平 15 用药 2周症状减轻 , 2月临床
收稿 日期 :07—1 20 0—0 5 作者简介 : 刘进 虎(9 5一) 男, 16 , 副主任 医师, 医学学士, 擅长儿科 常见病、多发病 的中西 医结合治疗。
净片、 冬凌草片口服治疗。均 2月为 1 个疗程。结果 治疗组临床痊愈 2 例 , 2 显效 1 例 , 3 有效 4例 , 无 效1 , 例 总有效 率 9 . 75% ; 照组 临床 痊 愈 1 对 2例 , 效 8例 , 效 8例 , 效 4例 , 有 效 率 8 . 显 有 无 总 7 5% 。
. 大; 咽黏膜增生肥厚 , 或干燥萎缩 , 变薄, 有分泌物附 2 2 对 照 组 着。具备上述症 状 1 即可诊断 。 项 予痰净 片 、 冬凌 草 片 ( 生产 厂家 同治疗 组 ) 每 , 12 一般 资料 . 日3次 , 次 2片 , 每 分早 、 、 l服 。2月 为 1个 中 晚Z l
结合治疗方法治疗本病 4 例 。 O 并与对照组 3 2例做 2 治 疗方 法
比较 。 疗效 满意 , 现报道 如下 。
1 临床资 料
2 1 治疗组 .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附74例疗效观察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附74例疗效观察
方便 。术 前鼻窦 口 冠 扫 及 轴扫 可 明确 骨 折 的程
眶底爆 折 的治 疗方 法 主要 是 手术 整 复 , 眶 使 内脱 出 的软组 织 回纳 到 眶 内 , 使骨 折 片复 位 。主 张早 期手 术 , 后 7~1 伤 O天较适 当 , 以 合 治 疗 慢 性 咽 炎
— —
附7 4例 疗 效 观 察
瑚北省荆州市第三人民医院耳鼻咽喉科 陈 雄 范海 生
慢 性 咽 炎 临 床 上 多 见 , 发 原 因 多 , 状 各 诱 症 异, 且极 易复发 , 为临 床上 耳鼻 咽喉科 医师较 为 故 棘手 的 问题之 一 , 有 多 种 治疗 方 法 但 均 无显 著 虽 疗效 。我 院从 19 开始 采用 中西 医结 合 ( 用 9O年 使 液氨 冷 冻结合 咽 炎 糖 浆 口服 ) 的方 法治 疗 慢性 咽 炎 , 床观 察效果 相对 比较 满 意 , 其是治疗 慢 性 临 尤 肥厚 性 咽炎 , 疗效 较 其他 治疗 方法尤 为显著 , 道 报
眶下 壁骨折 范 围较大 、 合并 上颌窦 前壁骨 折 , 以及
组织 疝人严 重 或外伤 时 间长 、 连较严重 的患者 。 粘 眶底 壁骨折 较 重 或合 并 上颌 窦前 壁 骨折 者 , 因受 术野 限制及 操 作不 便 , 仅从 眶 下 或经 上 颌窦 难 以
使 骨折满 意地 复位 , 而将 两种径 路结合 起来 , 即可 在直视下将 眶 内容 物 回复 眶 内, 眶底 骨 折 片 或 取 出或复位 , 而达 到 良好 的效 果。 从 眶底 爆折 的 手 术 径路 虽 然 有多 种 , 选 择 以 但
及轴 扫 检查可 明确 骨 折 的 部位 及 范 围 , 见 到 眶 可 底下移, 骨折 处呈 “ 窗” , 天 形 上颌 窦 上部 有悬滴 形 阴影 , 上颌窦 腔内浑 浊 , 常合 并有 颧 骨及上 颌骨 骨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慢性咽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中西医结合治疗方案对慢性咽炎患者的临床疗效分析
究证实 ,连翘还具备抗病毒 的功能。此外,金银花及连翘还具备抗菌功
3讨

能,对 患儿免疫力的提高有着非常 重要 的作用 】 。本文治疗组 10 患 0例
手足 口病是 现代社会病毒感 染性的传染 病 ,严重 影响患儿的身体
健康 。临床 医学认 为手足 口病的发病机制与肠道病毒7 型 (V 1 l E 7 )及
【] 王 绪 韶, 3 苏锋 , 文 良, 中西 医结合 治 疗 手足 口病 14 分 析 张 等. 4例 [. J 中国 中西 医结合 儿科 学,091 ) 5—5 . ] 2 0, 3: 62 7 ( 2 [] 江丽 平 , , 4 臧敏 李权 , . 等 中西 医结 合治 疗农 村 儿童 手 足 口病 临床 观察 [ . J 中医药学 报, 0,71: —7 ] 2 9 () 56 . 0 3 6
参 考文 献
播 ,或者 由餐具 、食品 以及衣 服等通过消化道 进行直接或 间接 传染。
西医治疗手足 口病 通常为抗病毒 对症支持治疗 ,中西医结合方法 是在 其上 辅 以清热解 毒的中药制剂 ,本文对照组8例 患儿给予 西医治疗 , 6
【] 曾 甲庆 , 刚 , 凌翔 . 医结 合 治疗 手 足 口病 8 例疗 效 观 察 1 程 邢 中西 5
疗 效 一般 ,治疗 组 10 予 以中西 医结 合治 疗 ,效果 比较理 想 。对 0例
此,可 以给予 中西医结合治疗 。 中医学认为 ,炎琥宁在一定程度上可以减少或者避免患者早期毛细 血管出现通透性增高 或者 出现炎性水肿及渗出的症状 ,  ̄ C H )' T 释放有 J A
着非常重要的意义 ,同时可以促进垂体前 叶所含的A T 的生物合成 ; CH 体外起着灭 活呼吸道病毒、流感病毒 、腺病毒等 多方面的作用 ;此外,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咽炎临床分析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咽炎临床分析

中西药联合治疗慢性咽炎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分析中西药联合治疗对慢性咽炎患者的临床效果。

方法选取我院自2010年5月——2012年7月收治的慢性咽炎患者152例,随机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观察组采取中西药联合治疗,对照组单纯西药治疗,对比分析两组临床效果。

结果观察组总有效率为85.53%,明显高于对照组总有效率59.21%,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观察组采用中西药联合治疗。

西药治疗为根据患者病情不同,采用不同剂量的口服抗生素,对肥厚性慢性咽炎患者采用10%硝酸银涂抹局部,对萎缩性慢性咽炎患者采用口服维生素e、b2和b6;中药治疗为根据患者咽部疼痛干燥,有灼热感的采用玄参5克、生地黄5克,灼热感严重的可加金银花10克、甘草5克等。

咽部不适,咽部干燥但不想饮水者采用早间服用五味子糖浆、生脉饮、黄芪精,晚间服用知柏地黄丸、保和丸。

咽部不适感很多,有恶心感,易作呕,粘膜肥厚者采用半夏10克、生姜10克、紫苏叶10克、茯苓5克、厚朴5克。

以上中药均针对每位患者实际情况适当加减。

采用中药治疗的患者为20天一个疗程,连续服用3个疗程。

对照组单纯采用西药治疗,治疗方法与对照组一致。

1.3 疗效评定标准治愈:患者咽部病症与体征完全消失。

显效:患者咽部病症与体征明显转好。

有效:患者咽部病症与体征有所改善。

无效:患者咽部病症与体征无改善。

1.4 统计学方法数据均采用专业的spss13.0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处理。

所有计数数据采用χ2进行检验,并且p<0.05为有对比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两组患者经采用不同方法治疗后,观察组疗效总有效率明显高于对照组,差异显著,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慢性咽炎的病因是由外感风寒、内感湿热所致。

多因情志内伤或肺肾亏损至肺阴受伤,津液不中,进而虚热内生,失于清润,致使咽喉出现憋闷、微痛或痒、有异物或异味感、咽喉胀感、干燥,咳嗽有清稀或黏稠痰液。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临床观察
目的:探讨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咽炎的临床疗效。

方法:将108例慢性咽炎患者随即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患者均给予口服华素片及雾化吸入治疗,治疗组患者另给予自拟利咽汤辅助治疗,疗程3个月,观察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效果。

结果:治疗3个月后,治疗组患者临床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1.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结论:中西医结合方法治疗慢性咽炎能够改善临床治疗效果,具有较好疗效。

标签:慢性咽炎;中西医结合;利咽汤;疗效
慢性咽炎是临床常见疾病,咽部的慢性刺激及急性咽炎的反复发作是慢性咽炎的主要致病原因,咽部黏膜慢性炎症、黏膜下淋巴组织增生,常反复发作咽干、异物感等临床症状,慢性咽炎临床治疗效果较差,治疗后容易复发,近年来本院自拟利咽汤辅助治疗慢性咽炎,取得了较好的临床疗效,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本院2003年1月~2009年12月耳鼻喉科门诊诊治的慢性咽炎患者108例为研究对象,其中,男性71例,女性37例,年龄19~64岁,平均(37.0±13.2)岁,患者诊断符合慢性咽炎诊断标准(《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喉痹的诊断标准),患者病程2~11年,并排除具有免疫系统疾病患者,患者入选后随机分为治疗组及对照组,每组各54例,两组患者性别、年龄、病程及慢性咽炎严重程度无显著差异,具有可比性。

1.2 治疗方法
患者分组明确后均给予患者华素片口服治疗,华素片(北京华素制药股份有限公司,国药准字)1.5 mg/次,3次/d,同时给予抗生素及小剂量糖皮质激素雾化吸入治疗,庆大霉素水针8 000 U、α-糜蛋白酶3 000 U及氟美松针1 ml超声雾化吸入,每日1次,每次15 min,同时嘱患者注意咽部保健,避免接触刺激性气体,避免进食刺激性食物,治疗组在此基础上给予自拟利咽汤治疗[2],方剂组成牡丹皮10 g,赤芍12 g,川军2 g,山豆根8 g,姜虫12 g,大贝母10 g,天花粉12 g,当归10 g,生地黄6 g,桃仁8 g,红花8 g,牛膝12 g,川芎12 g,桔梗8 g,射干8 g,甘草4 g,元参10 g,加500 ml水煎至100 ml,去除药渣,过滤后微温口服,每日2次,早晚服用。

疗程3个月,3个月后比较各组疗效。

1.3 疗效标准
疗效标准参照《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中关于喉痹的疗效标准修改制定,治愈:咽干、异物感、刺痛等临床症状完全消失,咽部黏膜充血消退,咽后壁淋
巴滤泡消失。

显效:咽干、异物感、刺痛等临床症状显著改善,咽部黏膜充血减轻,咽后壁淋巴滤泡明显减少。

无效:咽干、异物感、刺痛等临床症状无变化。

1.4 统计学方法
数据处理采用SPSS 17.0统计学软件,统计学方法采用卡方检验,统计学水准α=0.05,P<0.05认为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治疗组临床有效率为92.6%,对照组临床有效率为81.5%,治疗组临床有效率高于对照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3 讨论
慢性咽炎是咽部的慢性炎性疾病,是由于咽部黏膜在刺激性气体、食物、粉尘等刺激及急性咽炎反复发作引起的慢性炎症损伤性疾病,咽部的黏膜淋巴组织丰富,在患慢性咽炎时,黏膜及黏膜下淋巴组织发生萎缩、增生等多种病理变化共存,与患者的免疫力平衡失调、自主神经及内分泌系统功能紊乱等密切相关,临床采用抗感染、抑制炎症反应等治疗虽然能够取得短期的治疗效果,但治愈后常反复发作,临床疗效较差。

慢性咽炎在传统医学中属于“喉痹”范畴[2],《内经·阴阳别论》中记载关于喉痹的阐述:“一阴一阳结谓之喉痹”其病因由外感风寒、湿热内伤所致。

内伤多是由于脏腑受损、气血阴阳失调而成;内伤之喉痹,阴虚、气滞、痰瘀互阻为多见。

慢性咽炎多由素体肺肾阴虚,或风热喉痹反复发作,余邪留滞不清,伤津耗液,使阴液亏损,咽喉失于濡养,兼之虚火上犯,为心肺之热郁于喉咽部所致。

肺胃阴伤,津失上承,咽喉失于濡润,症见咽闷、异物感、咽微痛或痒,咽干燥,异味感,咽微胀,咳痰黏稠或清稀。

慢性咽炎的病症多是由于风热余毒所致,因此在传统医学治疗中以清热解毒、生津止渴、理气止痛为主[3-4]。

在自己利咽汤中,笔者采用牡丹皮、赤芍、山豆根等药物清热解毒、消肿止痛,治疗咽干、咽痛等病症,采用大贝母、天花粉等解毒散结,消除淋巴结增生,采用治疗以清热解毒、疏肝解郁、生津止渴、理气止痛为主。

方中牡丹皮清热凉血、活血祛瘀;赤芍清热凉血,散瘀止痛;川芎泻热通肠、凉血解毒、逐瘀通经;山豆根清火解毒、消肿止痛;姜虫解毒散结;射干清热解毒、利咽喉、消痰涎,红花等药活血祛瘀,采用甘草调和诸药,君臣相佐,诸药合用,具有清热解毒,生津止渴,化痰消炎的作用,在两组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中也证实,辅以利咽汤治疗慢性咽炎,能够提高临床治疗效果,改善疗效,具有较好的临床效果,两组患者均无严重并发症发生,用药安全,适宜于慢性咽炎患者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国家中医药管理局.中医病证诊断疗效标准[M].南京:南京大学出版社,1994:126.
[2]张建林.自拟利咽汤治疗慢性咽炎82 例疗效观察[J].山西中医学院学报,2010,11(1):46-47.
[3]李莉莉,陈隆晖,陈晓林,等.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80 例临床疗效观察[J].中医耳鼻喉科学研究杂志,2010,9(3):25-26.
[4]马风英,包淑珍,陈秀清.中西医结合治疗慢性咽炎68例[J].四川中医,2009,27(10):104.。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