侵蚀模数取值参考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

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关于批准发布水利行业标准的公告2008年第1号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批准《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2007)等两项标准为水利行业标准,现予以公布。
2006年9月9日序号标准编号标准名称替代标准号发布日期实施日期1SL 190-2007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2008,01,042008,04,042SL 419-2007水土保持试验规程SL239-87同上同上二○○八年一月四日前言根据水利部2002年批准的水利技术标准修定计划,按《水利技术标准编写规定》(SL 1-2002),对《土壤侵蚀分类分级标准》(sl190-96)进行了修订。
本标准共5章和2个附录。
主要内容包括总则、术语、土壤侵蚀类型分区、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土壤侵蚀程度分级。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有:1、取消了原标准附录A中的表A1和表A2、附录B中的B6和B8;2、改变了原标准的用词和用于说明、重新整合了附录B的内容;3、将原标准土壤侵蚀强度分级中的“强度”、“极强度”、分别改为“强烈”、“极强烈”,以免混淆概念。
本标准批准部门:中华人民共和国水利部本标准主持机构: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本标准解释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本标准主编单位:水利部水土保持司水利部水土保持监测中心本标准参编单位:黄河水利委员会长江水利委员会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本标准出版、发行单位:中国水利水电出版社本标准主要起草人:郭廷辅段巧甫华绍祖史德明徐传早佟伟力宁堆虎鲁胜力秦百顺余剑如郭素彦张长印陈法扬史学正李靖王莹冯伟常丹东王海燕苏仲仁张大全丛佩娟李琦本标准审查会议技术负责人:蔡强国本标准体例格式审查人:窦以松注:“ 【】”内文字为本标准条文说明部分引来或整理者按语1 总则1.0.1 为了统一水土流失调查,开展水土保持工作,制定本标准。
1.0.2 本标准适用于全国土壤侵蚀的分类与分级。
1.0.3 本标准主要引用标准:《水土保持术语》(GB/T20465-2006)。
土壤侵蚀模数取值

土壤侵蚀模数取值土壤侵蚀模数是评价土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土壤侵蚀模数是土壤侵蚀过程中所损失的土壤和水体的量,其数值一般用来确定土地耕作和管理的策略。
通过合理地控制土壤侵蚀模数,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保护地球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优化生态环境质量。
土壤侵蚀模数的取值主要是基于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表面覆盖情况、降雨量、土地坡度、土地流域面积等等因素的分析。
就土地利用类型而言,耕地、盖草地、荒地等不同的土地类型,其土壤侵蚀模数也有所不同。
比如耕地的土壤侵蚀模数较高,而盖草地的土壤侵蚀模数相对较低。
土地表面覆盖情况也是影响模数的重要因素,若是土地被覆盖上了植被,则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模数;反之则会加剧模数的升高。
考虑到降雨量的影响,一年中较为降水丰沛的时节,其土壤侵蚀模数也会随之增高。
而在干旱季节、草场的盖度降低时,土壤侵蚀模数则会有所下降。
至于土地坡度和流域面积,基本上决定了土地水文过程的形态和表现,因而需要对这两项指标进行有效管理,以达到减少土壤侵蚀模数的目的。
对于综合判断土壤侵蚀模数的取值,通常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和GIS技术进行。
首先,可以对土地类型、土地覆盖、降雨量、土地坡度和流域面积等因素进行不同比例的组合,以求得具有最优性的数据组合方案;然后,利用GIS技术将分析结果进行空间分布分析和土地动态变化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土地资源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维护土地的生态平衡。
总之,土壤侵蚀模数是影响土地生态环境的一个普遍指标。
其主要取值受到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表面覆盖情况、降雨量、土地坡度、土地流域面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从管理角度出发,需要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和GIS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监控,以保护土壤和水体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优化生态环境质量。
为了减少土壤侵蚀模数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种植植物,保持地表覆盖,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业生产水平,保护生态环境。
河西走廊风沙区水土流失预测土壤侵蚀模数取值范围探讨

项 目区地 处嘉 峪关 市城 区 以西 1 8 k m 的戈壁 滩 上 .地 理坐标 为 东经 9 8 。 0 6 2 6 . 8 0 ” ~ 9 8 。 O 7 4 8 . 8 2 ” 、 北 纬 3 9 o 4 6 4 7 . 6 l ” ~ 3 9 。 4 6 0 2 . 6 7 ” 之间。 通 过对该 项 目的
采 用 科研 成 果 推算 及 现场 调 查 两 种方 法 . 而 现场 调 查 需要 大量 的人 力 、 物力及 时 间 的投入 , 短 时 间的调
利用测钎 法 和降尘缸 法进行 简易地 面的风蚀 测量 。
2 . 1 . 1 测钎 监 测法
在经 土地 整治 过 的地方 选择 确定 合理 的土 壤侵 蚀 观 测点 ,选 择有代 表 性 的原地 表与 扰动 地表 布设 简易 土 壤侵 蚀观 测 场 ,布 设样 地 规格 1 . 0 mx 1 . 0 m。 将 类 似钉 子形 状 的钢钎 ( 直径 1 c m, 长5 0 c m) , 根 据
失 的 目的。 2 . 1 监 测 方 法
在 河西 走 廊 风沙 区 , 随着 新 能 源 开 发建 设 项 目 的 不 断增 加 . 特 别是 在 工 程 建设 的土 建施 工期 是 产 生水 土 流失 的重 点时 段 , 通 过水 土 流失 预测 手段 , 分
主要通 过设 置相 应 的地 面观 测设施 ,进 行定 期 和不 定期 的观测 来获 得 相关数 据 。风蚀 量 观测场 选 择 有代表性 的不 同扰动 区进行对 比分析 , 采用测钎 监 测 法和 降尘缸监 测法 。选 择具 有代表性 的 自然 地面 ,
坡面面积 . 按 0 . 5 mx 0 . 5 m 的距 离 分 上 中下 、 左 中右
淤地坝设计

目录第一章淤地坝设计基本资料........................................................................................... - 3 -第二章淤地坝总体概况................................................................................................... - 3 -第一节淤地坝的概念 ................................................................................................... - 3 -第二节淤地坝的组成及作用 ....................................................................................... - 3 -第三节淤地坝组成方案选择 ....................................................................................... - 3 -第四节淤地坝分级及设计洪水标准 ........................................................................... - 3 -第五节淤地坝类型选择 ............................................................................................... - 3 -第六节坝址选择 ........................................................................................................... - 4 -第三章土坝坝体设计....................................................................................................... - 4 -第一节坝高及库容确定 ................................................................................................. - 4 -一、拦泥库容及拦泥坝高的确定 ............................................................................... - 4 -二、滞洪库容及滞洪坝高的确定 ............................................................................... - 4 -三、安全加高△h确定 ................................................................................................ - 6 -第二节土坝断面结构构造及尺寸 ............................................................................... - 6 -一、坝顶宽度 ............................................................................................................... - 6 -二、坝坡马道 ............................................................................................................... - 6 -三、坝边坡 ................................................................................................................... - 7 -四、坝坡保护 ............................................................................................................... - 7 -1、植物措施.........................................................................................................- 7 -2、排水沟.............................................................................................................- 7 -3、结合槽.............................................................................................................- 7 -五、坝体排水 ............................................................................................................... - 7 -六、坝基和岸坡处理 ................................................................................................... - 7 -第三节土坝稳定分析计算 ........................................................................................... - 8 -第四章土坝溢洪道设计................................................................................................... - 9 -第一节位置选择 ........................................................................................................... - 9 -第二节布置形式 ............................................................................................................. - 9 -第三节水力计算 ......................................................................................................... - 10 -一、溢流堰尺寸计算 ................................................................................................. - 10 -二、陡坡段尺寸计算 ................................................................................................. - 10 -1、计算临界水深h k ......................................................................................... - 10 -2、计算临界底坡i k........................................................................................... - 10 -3、计算陡坡长度L0.......................................................................................... - 11 -4、计算正常水深h0 ......................................................................................... - 11 -5、计算水面曲线.............................................................................................. - 12 -6、陡坡终点水深h a和末端流速v a................................................................. - 13 -7、陡坡边墙高度H确定 ................................................................................. - 13 -三、出口段尺寸计算 ................................................................................................. - 13 -1、消力池深度S计算...................................................................................... - 14 -2、消力池长度计算.......................................................................................... - 15 - 第四节溢洪道结构设计 ............................................................................................. - 15 -一、进口段设计 ......................................................................................................... - 15 -1、引水渠设计.................................................................................................. - 15 -2、渐变段设计.................................................................................................. - 15 -3、溢流堰设计.................................................................................................. - 16 -二、陡坡段设计 ......................................................................................................... - 16 -三、出口段设计 ......................................................................................................... - 16 -第五章土坝放水建筑物设计......................................................................................... - 17 -第一节放水工程组成及作用 ..................................................................................... - 17 -一、放水工程组成 ..................................................................................................... - 17 -二、放水工程作用 ..................................................................................................... - 17 -第二节工程布设 ......................................................................................................... - 18 -第三节水力计算 ......................................................................................................... - 18 -一、卧管水力计算 ..................................................................................................... - 18 -1、进水孔尺寸计算.......................................................................................... - 18 -2、卧管涵洞断面尺寸计算.............................................................................. - 19 -二、消力池水力计算 ................................................................................................. - 19 -第四节工程结构设计 ................................................................................................. - 21 -一、卧管结构设计 ..................................................................................................... - 21 -二、输水涵洞结构设计 ............................................................................................. - 22 -第一章淤地坝设计基本资料1. 流域沟道坝址地形图一张(1/1000);2. 坝址以上集水面积5km2;3. 经勘测计算,求得坝高H与库容V、淤地面积A的关系见图;4. 流域年侵蚀模数K=10000t/km2, 2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Q20=105m3/s,洪水=10万m3,200年一遇设计洪水流量Q200=180m3/s,洪水总量W洪总量W洪=17万m3;5. 沟道无常流水;6. 坝址附近有充足的筑坝土料,土壤内摩擦角φ=20°,内聚力c=0.8t/m2;7. 放水洞设计流量Q=0.5m3/s第二章淤地坝总体概况第一节淤地坝的概念淤地坝是指在沟道中为了拦泥、淤地所建的坝,坝内淤成的土地称为坝地。
基于土壤侵蚀模数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探析

中图分类号 ?*$-I*%%%%文献标志码 &%%%%文章编号 "#'()#*+*"#*,#-)#$()#.
A435670784780534ED3;1/58779/1E0:;08404:847;/J:;084 9/8L1:;B371E8478051/87084<8EJ5J7
U]NZWH+(4;+1
!"#!$%&$''$'()&*+,-&$%.$/0'(12&0%$3&%4&$/
基于土壤侵蚀模数建设项目水土流失 预测探析
黄晓秋
辽宁省铁岭水文局辽宁 铁岭!$$"###
摘!要 !根据工程建设扰动前后的土壤侵蚀模数分析预测工程建设对原地貌土地的破坏和水土流失情况可 有效控制建设过程中可能引起的水土流失问题为建设施工单位提供水土保持治理的科学依据为水行政主管部 门开展水土流失防治执法检查提供技术服务 关键词 !土壤侵蚀模数水土流失预测建设项目
,%&,
黄晓秋 T基于土壤侵蚀模数建设项目水土流失预测探析!! !!!!!!!!
"%扰动前后土壤侵蚀模数分析
"K$!原生土壤侵蚀模数 "K$K$!土壤侵蚀模数取值依据
根据各地类的特点#并结合工程区地形地貌及降 雨量的情况#项目区的原生土壤侵蚀模数确定见表 $$
水土保持学:土壤侵蚀程度和强度分级

25-35 3-5 强度
35-50 >50
5-7
>7
极度 剧烈
3、重力侵蚀分级指标
崩塌占坡面 面积(%)
<10
强度分级 轻度
10-15 中度
15-20 强度
20-30 >30 极强度 剧烈
部颁标准明确规定: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必须以年平均侵蚀模数为判
断指标,只有缺少实测及调查侵蚀模数资料时,可 以在经过分析后,运用参考指标进行分级,各分级 的侵蚀模数与水力侵蚀强度分级相同。
土壤侵蚀程度和强度分级
土壤侵蚀程度及强度
❖ 土壤侵蚀程度:指任何一种土壤侵蚀在特定外营力 种类作用和一定环境条件影响下,自其发生开始, 截止到目前为止的发展状况。
❖ 土壤侵蚀强度:指某种土壤侵蚀形式在特定外营力 种类作用和其所处环境条件不变的情况下,该种土 壤侵蚀形式发生可能性的大小。常用单位面积上一 定时间内土壤及土壤母质被侵蚀的重量来表示。
轻度 轻度 轻度
8°-15°
轻度 轻度 中度
15°-25°
轻度
25°35°
中度
中度 中度
中度 强度
<30 中度 中度 强度 极强
坡耕地
轻度 中度 强度 极强
>35°
中度 强度 极强 剧烈 剧烈
2、沟蚀分级指标
沟谷占坡面 面积(%)
<10
沟壑密度 (km/km2)
1-2
强度分级 轻度
10-25 2-3 中度
三、花岗岩区的的分级指标
第三节 土壤侵蚀强度分级
一、中国的土壤水力侵蚀强度分级定量指标 按1997年5月1日水利部颁布的SL190—96《土壤
侵蚀分类分级标准》进行。
二、水力侵蚀模数的确定方法 1、根据资料确定侵蚀模数 根据研究机构所代表的区域取得的实测径流泥 沙资料进行计算和分析获得。这些资料包括: 标准径流场的资料; 全坡面大型径流场资料; 各类实验小流域的资料。
采砂厂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

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①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通过对比分析法确定项目区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
对比资料、对比内容详见表7-3。
表7-3 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对比分析表为温带半干旱,降雨量为450.6mm,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
表7-3资料对比结果分析:从资料来源来看,资料1来自《X省暴雨洪水图集》,资料2来自《X 国道主干线天水至定西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成果,来源均可靠;从时间上来看,资料1反映1978年X土壤侵蚀情况;资料2007年的土壤侵蚀情况;从地貌、土壤、植被、气候等条件来看,均相同或相近,属于同类型地区资料,具有可比性;从土壤侵蚀数值来看,资料1为3000~5000t/km2.a,资料2为4500t/km2.a,数值接近。
因此,可用类比资料1、资料2,确定本项目原地貌荒坡地侵蚀模数取值为4000t/km2.a。
本项目按土壤侵蚀因子分类的第二种状态:厂区地处荒沟,但地形较为平坦,土壤侵蚀轻模数确定为3000t/km2.a。
如表7—4。
表7—4 各预测单元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值表②扰动地表侵蚀加速系数类比分析扰动地表加速侵蚀量预测的关键就是确定加速侵蚀系数。
加速侵蚀系数取决于降雨、地形地貌、地面物质组成及人类活动对其破坏的程度。
在本方案中加速侵蚀系数的具体取值,根据X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加速侵蚀系数试验实测资料扰动后侵蚀加速系数为3~5,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厂区在建设期、砂场在生产运行期在开挖过程中开挖面土体松散,遇强降雨易造成土壤流失,应取上限,即侵蚀加速系数为5。
自然恢复期指施工扰动结束后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条件下松散裸露面逐步趋于稳定、植被自然恢复,土壤侵蚀强度减弱并接近背景值所需的时间。
施工扰动结束后即进入自然恢复期,侵蚀相对减弱,侵蚀加速系数取下限,即侵蚀加速系数为3。
结果见表7-5。
表7-5 土壤侵蚀加速系数表③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根据科研资料,确定在建设项目扰动原地貌后土壤侵蚀变化程度,即类比系数,然后用类比系数乘以原地貌侵蚀模数即得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详见表7-6。
水土流失预测

第7章水土流失预测7.1预测的目的原则7.1.1预测目的根据项目建设施工特点,在调查和计算出项目建设过程中可能损坏、扰动地表植被面积,弃土、弃渣的来源、数量、堆放方式、地点及占地面积的基础上,结合当地水土流失特征,进行综合分析论证,采用科学合理的预测方法,对造成水土流失的形式、强度、数量、危害等进行调查评价,为合理布设水土流失防治措施的总体布局及各单项防治措施设计,有效防治新增水土流失提供依据,也有助于保障项目将来的安全运营和生态环境的良性循环。
7.1.2预测原则根据本工程建设所产生水土流失特点,水土流失预测的原则如下。
(1)本工程已经开工建设,且已近完工,应对施工期水土流失量进行调查,自然恢复期进行预测,每个预测(调查)单元的时段按最不利的情况进行考虑,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年计算,不超过雨季长度的按占雨季长度的比例计算。
(2)本方案所有的预测(调查)方法、预测(调查)内容和预测(调查)结果等,均是以“按照开发建设项目正常的设计功能,无水土保持工程条件下可能产生的土壤流失量与危害”为前提进行的预测分析。
(3)项目建设水土流失预测(调查)将根据项目特点进行综合分析。
本方案将主要对因项目建设而扰动破坏原地表可能造成的水土流失,结合土壤侵蚀原理进行定量分析。
7.2水土流失特点分析根据本项目的实际情况,本项目由于施工期土石方开挖、填筑、堆放等,扰动原地貌,占压土地,破坏原有植被,造成土体结构疏松,使其水土保持功能降低或丧失,加剧了区域内水土流失的发生和发展。
该项目建设生产过程中产生的新增水土流失其主要特点如下:(1)土方开挖及搬运量大本项目产生废弃土石方22935m3,废弃土石方堆放在渠道两侧边坡,土体松散,且未采取任何防护措施,在降雨天气极易发生水土流失。
(2)地表扰动范围呈线状分布本工程所扰动地表面积较其它项目相对较分散,主要分区钦北区及灵东区,扰动区域线状分布。
(3)扰动区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按全国土壤侵蚀类型区划标准,项目区属以水力侵蚀为主的南方红壤丘陵区,水土流失允许值为500t/km2.a,施工期间的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