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方法

合集下载

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计算土壤侵蚀模数

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计算土壤侵蚀模数

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计算土壤侵蚀模数土壤侵蚀是指地表土壤被水流或风力冲刷带走的过程。

土壤侵蚀对农业生产、生态环境和社会经济发展都具有重要的影响。

中国作为一个农业大国,土壤侵蚀问题一直备受关注。

为了研究和评估土壤侵蚀的程度,科学家们发展了许多模型和方法,其中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是一种常用的土壤侵蚀模型。

中国土壤流失方程(CSLE)是根据中国土壤侵蚀特点和实测数据开发的一种计算土壤侵蚀模型。

该模型结合了地形、土地利用、降雨和土壤侵蚀等因素,通过计算土壤侵蚀模数来评估土壤侵蚀的程度。

土壤侵蚀模数是衡量土壤侵蚀程度的指标,它反映了单位面积土地在单位时间内因侵蚀而流失的土壤量。

CSLE模型中,土壤侵蚀模数的计算涉及到多个因素的综合考虑。

首先,地形因素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

坡度和坡长是地形因素的重要指标,坡度越大、坡长越长,土壤侵蚀的风险就越高。

其次,土地利用类型也是影响土壤侵蚀的重要因素之一。

不同的土地利用类型对土壤侵蚀的影响程度不同,例如林地和草地对土壤侵蚀的抑制作用较强,而耕地则相对较弱。

再次,降雨是引发土壤侵蚀的重要诱因,降雨强度越大、降雨量越多,土壤侵蚀的风险就越高。

最后,土壤侵蚀模数的计算还考虑了土壤侵蚀的历史记录,以及土壤侵蚀的动态变化。

CSLE模型的应用可以帮助人们评估土壤侵蚀的程度,并制定相应的防治措施。

通过分析土壤侵蚀模数的空间分布特征,可以确定土壤侵蚀的高风险区域,并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例如,在坡度陡峭的区域,可以采取梯田栽培、植被恢复和建立水土保持措施等,以减少土壤侵蚀的风险。

此外,CSLE模型还可以用于评估不同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为土地规划和决策提供科学依据。

然而,CSLE模型也存在一些局限性。

首先,模型的准确性受到数据质量和参数选择的影响。

准确的数据和合理的参数选择对模型结果的可靠性至关重要。

其次,模型假设了土壤侵蚀的过程是均匀稳定的,忽略了局部的非均匀性和不稳定性。

上海市土壤侵蚀模数的研究与确定

上海市土壤侵蚀模数的研究与确定
闲 农 k 出版社 , 1 9 9Leabharlann 5 : 6 1 —1 7 5 .
3 ]张富 , 安彪 , 刘彦 江 , 等. 半 干旱 侄 流 调控 _ 丁程林草 问作 模式土壤水 分 及效 研究 [ J . 『 { 1 水土 保 持 , 2 0 1 2 ( 5 ) :
5 9—61 .
通用 土壤 流失方 程 ( U S L E) 的表达式 为
A =R - K・ L S ・C ・P ( 1 )
量逐 月 分布如 图 1 。从 图 1和计算 结果 知 , . 海 市降 雨
主要集 中 在 5 _9月 , 期 问 降 雨 量 约 占 年 降 雨 量 的
7 0 %; 最 大降雨量发生 在 8月 , 最小 降雨最发生在 l 0月 。 1 . 1 . 2 上 海 市降雨 的空 问分布特 征 由于上 海市 的 雨量 站 点 是 分 散 布 没于 面上 的 , 因
流 失重 点预 防 区 和重 点 治 理 区 , 而 划 定 的 主 要依 据 即
是 对 土壤侵 蚀模 数 的研究 与确 定 。
1 土壤 侵蚀 模型 因子计 算
1 . 1 降 雨侵 蚀 力 因子
在土壤 侵 蚀定 量 监 测 方 面 , 美 国率 先 提 出 了通 用
土壤 流失方 程 式 ( U S L E) 。1 9 5 8年 , U S L E被 美 国土 壤
I . 1 . 1 上海 市降 雨的 时间分布特 征
保持 局用 于不 同耕 作制 度与 土地 利用 方 式 下土 壤 流失
依据 上 海 市 高桥 、 夏字 圩 、 邱移庙 、 青浦 、 青村 、 望
淀浦河 东 闸、 芦潮港 、 祝 桥 9个 雨 量 站 点 2 ( ) 0 0 — 量 的长期 评 估 , 之 后 世 界各 国 相 继 开 展 了对 U S L E应 新 、

土壤侵蚀模数取值

土壤侵蚀模数取值

土壤侵蚀模数取值土壤侵蚀模数是评价土地经济效益、环境效益和生态效益的重要指标之一。

土壤侵蚀模数是土壤侵蚀过程中所损失的土壤和水体的量,其数值一般用来确定土地耕作和管理的策略。

通过合理地控制土壤侵蚀模数,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地资源的浪费,保护地球环境,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优化生态环境质量。

土壤侵蚀模数的取值主要是基于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表面覆盖情况、降雨量、土地坡度、土地流域面积等等因素的分析。

就土地利用类型而言,耕地、盖草地、荒地等不同的土地类型,其土壤侵蚀模数也有所不同。

比如耕地的土壤侵蚀模数较高,而盖草地的土壤侵蚀模数相对较低。

土地表面覆盖情况也是影响模数的重要因素,若是土地被覆盖上了植被,则可以有效地减少土壤侵蚀模数;反之则会加剧模数的升高。

考虑到降雨量的影响,一年中较为降水丰沛的时节,其土壤侵蚀模数也会随之增高。

而在干旱季节、草场的盖度降低时,土壤侵蚀模数则会有所下降。

至于土地坡度和流域面积,基本上决定了土地水文过程的形态和表现,因而需要对这两项指标进行有效管理,以达到减少土壤侵蚀模数的目的。

对于综合判断土壤侵蚀模数的取值,通常采用多元统计分析和GIS技术进行。

首先,可以对土地类型、土地覆盖、降雨量、土地坡度和流域面积等因素进行不同比例的组合,以求得具有最优性的数据组合方案;然后,利用GIS技术将分析结果进行空间分布分析和土地动态变化分析,以便及时发现土地资源的变化,及时采取相应措施,维护土地的生态平衡。

总之,土壤侵蚀模数是影响土地生态环境的一个普遍指标。

其主要取值受到土地利用类型、土地表面覆盖情况、降雨量、土地坡度、土地流域面积等多方面因素的影响。

从管理角度出发,需要利用多元统计分析和GIS技术,对土地资源进行全方位的管理和监控,以保护土壤和水体资源,提高农业生产效率和优化生态环境质量。

为了减少土壤侵蚀模数的影响,我们应该采取一系列措施,例如种植植物,保持地表覆盖,减少水土流失和土壤侵蚀,提高土壤肥力和农业生产水平,保护生态环境。

新六项指标及土壤侵蚀模数计算方法

新六项指标及土壤侵蚀模数计算方法
地面观测法
1、侵蚀沟量测法 2、测钎法
a
8
1.侵蚀沟量测法
a
9
2.测钎法
在重点样区内选择样地,钢钎直径 0.5cm、长 50cm, 按 2m×2m 呈方格网状排列,钢钎垂直打入地下,在钉 帽上涂上油漆,编写编号。钢钎呈品字形布设,并沿地表 给钢钎涂上红漆,编号登记入册。定期观测钉帽距地面的 高度,并在样地内取土样测得土壤容重,进而可计算出土 壤侵蚀模数。
A=ρZS /1000 cosθ A——土壤侵蚀量(t) ρ ——土壤容重(t/ m3) Z——侵蚀厚度(mm) S——水平投影面积(m2) θ——斜坡坡度值
a
10
a
5
4.表土保护率
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保护的表土数量 占可剥离表土总量的百分比
表土保护率=保护的表土数量/可剥离表土总量
a
6
5.林草植被恢复率 6.林草覆盖率
林草植被恢复率=植物措施面积/(可恢复面积=水土 流失面积-复耕面积-工程措施面积)
林草覆盖率=植物措施面积/项目区面积
a
7
二、监测方法
a
3
2.土壤流平均土壤流失量=土壤流失总量/项目区面积
a
4
3.渣土防护率
项目水土流失防治责任范围内采取措施实际 挡护的永久弃渣、临时堆土数量占永久弃渣
和临时堆土总量的百分比。 渣土防护率=采取措施实际挡护的永久弃渣、
临时堆土数量/永久弃渣、临时堆土总量
一、六项指标 二、监测方法
a
1
一、六项指标
1、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2、土壤流失控制比 3、渣土防护率 4、表土保护率 5、林草植被恢复率 6、林草覆盖率
a
2
1.水土流失总治理度

新六项指标及土壤侵蚀模数计算方法

新六项指标及土壤侵蚀模数计算方法

新六项指标及土壤侵蚀模数计算方法新六项指标是指近年来土壤侵蚀研究中提出的一种更加全面、科学、准确的土壤侵蚀程度评估方法,它包括降雨侵蚀指数、土地利用侵蚀指数、植被覆盖指数、制度措施指数、水土保持措施指数和无鱼塘湿地覆盖指数。

通过综合分析这六个指标的数值,可以判断土壤侵蚀的程度,进而采取相应的防治措施。

其中,降雨侵蚀指数(EI30)是指降雨对土壤侵蚀作用的程度,通过降雨强度和土壤类型来计算,一般单位为mm/h。

土地利用侵蚀指数(LS)是指土地利用方式对土壤侵蚀的影响,考虑了坡度和坡长的因素,数值越大表示土壤侵蚀的程度越深。

植被覆盖指数(C)则是指植被对土壤侵蚀的保护作用,数值范围为0到1,数值越大表示植被覆盖越好。

制度措施指数(P)是指政策和制度对土壤侵蚀的防治作用,数值越大表示措施的效果越好。

水土保持措施指数(R)是指水土保持措施对土壤侵蚀的影响,数值范围为0到1,数值越大表示措施的效果越好。

无鱼塘湿地覆盖指数(S)是指湿地对土壤侵蚀的保护作用,数值范围为0到1,数值越大表示湿地保护越好。

为了计算土壤侵蚀模数,首先需要测定以上六项指标的数值。

降雨侵蚀指数和土地利用侵蚀指数可以通过野外采样实地测量获取,植被覆盖指数、制度措施指数、水土保持措施指数和无鱼塘湿地覆盖指数可以通过遥感技术获取,或者根据实地调查和收集相关数据进行推算。

计算土壤侵蚀模数的方法主要是通过将以上六项指标代入模型方程进行计算。

具体计算方法如下:1.首先,根据实况雨量数据计算出降雨强度和降雨量。

2.根据降雨强度和土壤类型参数,计算降雨侵蚀指数(EI30)。

3.根据坡度和坡长,计算土地利用侵蚀指数(LS)。

4.根据植被覆盖率,计算植被覆盖指数(C)。

5.根据政策和制度情况,计算制度措施指数(P)。

6.根据水土保持措施情况,计算水土保持措施指数(R)。

7.根据湿地覆盖情况,计算无鱼塘湿地覆盖指数(S)。

8.将以上六项指标的数值代入土壤侵蚀模型方程,计算土壤侵蚀模数。

采砂厂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

采砂厂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

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①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通过对比分析法确定项目区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

对比资料、对比内容详见表7-3。

表7-3 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对比分析表为温带半干旱,降雨量为450.6mm,水土流失以水力侵蚀为主。

表7-3资料对比结果分析:从资料来源来看,资料1来自《X省暴雨洪水图集》,资料2来自《X 国道主干线天水至定西高速公路工程水土保持方案报告书(报批稿)》成果,来源均可靠;从时间上来看,资料1反映1978年X土壤侵蚀情况;资料2007年的土壤侵蚀情况;从地貌、土壤、植被、气候等条件来看,均相同或相近,属于同类型地区资料,具有可比性;从土壤侵蚀数值来看,资料1为3000~5000t/km2.a,资料2为4500t/km2.a,数值接近。

因此,可用类比资料1、资料2,确定本项目原地貌荒坡地侵蚀模数取值为4000t/km2.a。

本项目按土壤侵蚀因子分类的第二种状态:厂区地处荒沟,但地形较为平坦,土壤侵蚀轻模数确定为3000t/km2.a。

如表7—4。

表7—4 各预测单元原地貌土壤侵蚀模数值表②扰动地表侵蚀加速系数类比分析扰动地表加速侵蚀量预测的关键就是确定加速侵蚀系数。

加速侵蚀系数取决于降雨、地形地貌、地面物质组成及人类活动对其破坏的程度。

在本方案中加速侵蚀系数的具体取值,根据X省水土保持科学研究所加速侵蚀系数试验实测资料扰动后侵蚀加速系数为3~5,结合本工程的实际情况,厂区在建设期、砂场在生产运行期在开挖过程中开挖面土体松散,遇强降雨易造成土壤流失,应取上限,即侵蚀加速系数为5。

自然恢复期指施工扰动结束后未采取水土保持措施条件下松散裸露面逐步趋于稳定、植被自然恢复,土壤侵蚀强度减弱并接近背景值所需的时间。

施工扰动结束后即进入自然恢复期,侵蚀相对减弱,侵蚀加速系数取下限,即侵蚀加速系数为3。

结果见表7-5。

表7-5 土壤侵蚀加速系数表③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根据科研资料,确定在建设项目扰动原地貌后土壤侵蚀变化程度,即类比系数,然后用类比系数乘以原地貌侵蚀模数即得扰动后土壤侵蚀模数,详见表7-6。

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取值标准

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取值标准

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取值标准土壤侵蚀模数(Soil Erosion Modulus)是一种衡量土壤侵蚀程度的指标,表示单位面积上土壤流失的量。

背景值是指在自然条件下,没有人类活动干扰的情况下,土壤侵蚀模数的典型取值。

具体的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取值标准可能因国家、地区和研究机构的不同而有所差异。

一般来说,这些标准根据不同土壤类型、降水情况、地形等因素进行分类和确定。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土壤侵蚀模数背景值取值标准的示例(仅供参考):
1.美国联邦防治土壤侵蚀局(USLE):
-纯沙质土壤:20-50t/ha/year
-砂壤土:10-30t/ha/year
-黏土质土壤:5-10t/ha/year
-水稻田:2-5t/ha/year
2.澳大利亚土地管理局(ALM):
-纯沙质土壤:25-50t/ha/year
-砂壤土:10-25t/ha/year
-黏土质土壤:5-10t/ha/year
需要注意的是,这些数值只是一般的参考范围,并不能适用于所有情况。

实际的土壤侵蚀模数取值应结合具体的土壤特性、气候条件、地形等因素进行详细的调查和评估。

此外,不同的研究机构和规范可能会有不同的取值标准,请参考当地的相关研究报告、政府机构发布的数据或专业机构的指南,以获取更具体和准确的背景值取值标准。

1/ 1。

土壤侵蚀模数取值

土壤侵蚀模数取值

土壤侵蚀模数取值土壤侵蚀是指风、雨、河流等自然力量对土壤进行破坏,导致土壤表面的肥力物质被冲走,使得土壤失去保持水和营养物的能力。

土壤侵蚀是一项非常严重的环境问题,特别是在农业生产中,它会直接影响到农作物的生长和产量。

因此,如何准确地测算土壤侵蚀程度成为了农业科学家和农民们共同面临的问题。

一种常用的量化计量方法是土壤侵蚀模数。

土壤侵蚀模数是一个反映土壤侵蚀程度的数字,它的大小反映了土壤表面每平方米每秒被侵蚀物质的重量(千克)。

那么如何准确地确定土壤侵蚀模数的取值呢?以下是一些具体的步骤:1. 土壤侵蚀模数的计算公式土壤侵蚀模数的计算公式是:T = R * K * LS * C,其中T表示土壤侵蚀模数,R表示降雨的因素,K表示土壤抗蚀因素,LS表示岩石和坡度因素,C表示土地覆盖情况和保持物的影响因素。

这些因素的数值设置基于预先设定的表格来决定。

所以,为了正确地计算出土壤侵蚀模数,需要对上述计算中的各个因素进行准确的测定。

2. 测算降雨因素降雨因素R是指土地所处的区域降雨情况。

为了确定R的值,可以测定该地区的平均降雨量。

在测量降雨量时,需要根据气象部门的记录,发生降雨的频率和强度的历史数据,以及当地的气象等级,进行适当的调整。

3. 测算土壤抗蚀因素土壤抗蚀因素K与土壤的性质和特征相关。

测算K的方法包括在不同土地类型上进行土壤板块试验,以确定土工常数;对不同土类型进行裸露土地试验,测定土壤的抗冲击承受力;另外,还可以测定土壤的渗透性和吸水能力。

4. 测算岩石和坡度因素岩石LS是指土壤有无石块,岩石和其他粗糙表面的因素。

坡度S 是指坡度的大小和方向,它是影响土壤侵蚀的关键因素。

采用GPS测定坡度的高度和水平位置,可以准确地确定坡度因素的值。

5. 测算土地覆盖和保持物土耕情况C是指中性土壤有茎的覆盖或其它保持物。

C值减少,土壤侵蚀的程度会增加。

应该用栅格化的遥感图像或现场采样来确定土地覆盖情况和保持物的影响因素的准确性。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土壤侵蚀模数的确定方法
一、降雨条件:
降雨条件是影响土壤侵蚀模数的主要因素之一、降雨的强度和频率决
定了土壤的侵蚀程度,因此需要对降雨条件进行详细的观测和记录。

一般
来说,降雨条件的确定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
1.采集降雨数据:可以通过气象站点或者气象测量仪器采集到的降雨
数据,包括降雨量、降雨强度和降雨频率等。

2.统计分析降雨数据:通过对多年的降雨数据进行统计和分析,确定
一定的概率降雨条件,如10年一遇、20年一遇等。

3.确定设计降雨:根据统计分析的结果,确定一定时间内的设计降雨,用于评估土壤的侵蚀风险。

二、土壤属性:
土壤属性对于土壤侵蚀模数的影响也是非常重要的。

常见的土壤属性
包括土壤粘性、容重、有机质含量、土壤孔隙度等。

确定土壤属性的方法
主要有以下几种:
1.野外采样:可以在研究区域进行采样,通过实验室对土壤进行分析,包括粒径分布、有机质含量、孔隙度等。

2.现有数据:可以利用已有的土壤数据库进行参考,获取土壤属性数据。

3.实地测量:通过在田间进行土壤物理性质的测量,如容重、含水量等,来确定土壤属性。

三、土地利用状况:
土地利用状况也是影响土壤侵蚀模数的重要因素之一、不同类型的土
地利用对土壤侵蚀模数的影响不同。

常见的土地利用类型包括耕地、林地、草地和建设用地等。

1.遥感影像解译:利用高分辨率的遥感影像进行解译,获取不同类型
土地的空间分布。

2.田间调查:在野外进行实地观察,调查土地利用类型,并进行分类
统计。

3.土地利用图:可以参考已有的土地利用图,如土地利用规划图、土
地调查图等,获取土地利用状况的信息。

综上所述,确定土壤侵蚀模数需要综合考虑降雨条件、土壤属性和土
地利用状况等多个因素。

通过采集相应的数据,进行统计分析和实地观察,可以准确地评估土壤的侵蚀风险,为土壤侵蚀的防治提供科学依据。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