乳化剂性质及应用

合集下载

乳化剂应用方案

乳化剂应用方案

乳化剂应用方案简介乳化剂是一种可以将两种化学物质互相混合的物质,常用于制备乳液和稳定悬浮液。

乳化剂的应用广泛,特别是在制药、化妆品、食品和工业领域中。

本文将介绍乳化剂的应用方案以及一些注意事项。

乳化剂的种类乳化剂根据其化学性质和作用机制可分为两类:疏水性乳化剂和亲水性乳化剂。

疏水性乳化剂疏水性乳化剂是在水中难以溶解的物质,并且通常具有疏水性分子链。

乳化剂通常都包含一个疏水基团和一个亲水基团,疏水基团通常与油相结合,亲水基团则与水相结合。

常见的疏水性乳化剂有脂肪酸盐、单脂肪酸甘油酯等。

亲水性乳化剂亲水性乳化剂,相反,是在油中难以溶解的物质,并且通常具有亲水性分子链。

亲水性乳化剂通常都包含一个亲水基团和一个疏水基团,亲水基团与水相结合,疏水基团与油相结合。

常见的亲水性乳化剂有十六烷基酚聚氧乙烯醚等。

乳化剂的应用场景制药领域乳化剂在制药领域中广泛应用于药物给药方式的改善。

比如,乳化剂可用于改善药物的生物利用度。

孪生表面活性剂(Gemini surfactants)作为一种新型乳化剂目前已经用于脂肪酸酯的乳化和药物缓释等方面。

化妆品领域乳化剂在化妆品中作为乳化剂、稳定剂和渗透剂等作用。

常见的应用场景包括:日用洗面奶、水乳等基础护肤产品、粉底等彩妆产品和乳液、面霜等面部护理中。

粉体涂料领域乳化剂在粉体涂料领域也有广泛应用。

例如,可以将颜料、填料和溶剂混合在一起,使用乳化剂改善其稳定性,从而生产高质量的涂料产品。

食品领域乳化剂在食品领域中广泛应用于制备乳状和稳定悬浮液。

比如,牛奶就是由乳化剂稳定的乳状液体。

在制备酱料和面包等食品中,乳化剂也发挥了重要作用。

使用乳化剂的注意事项配置浓度乳化剂的配置浓度是影响乳化效果的重要因素。

如果浓度过高,就会导致混浊不均匀;如果浓度过低,乳化效果则不佳。

一般而言,乳化剂的配置浓度在 0.5%~5%之间为宜。

环境条件乳化剂的乳化效果与温度、酸碱度等环境条件有关。

通常情况下,环境温度为30~60℃,PH 值在 6~8 之间为最佳条件。

农药各乳化剂的功能

农药各乳化剂的功能

农药各乳化剂的功能
农药乳化剂是一种能够将农药与水混合均匀的助剂,它在农药制剂中起到以下几种功能:
1.乳化稳定性增强:农药往往是油性或胶体性的,不易与水充
分混合。

乳化剂能够使农药微粒分散均匀,并且形成稳定乳状悬浮液,提高农药与水的接触面积,增强药效。

2.降低表面张力:乳化剂可以降低液体的表面张力,使农药乳
液在施药过程中更容易润湿作物表面或病虫害的体表,提高药效。

3.增加粘附性:乳化剂能够增加农药颗粒与作物表面或病虫害
体表的粘附力,延长药效时间,提高防治效果。

4.提高吸收速度:乳化剂能够改善农药在植物体内的渗透性和
吸收速度,加快农药进入作物组织内部,提高药效。

5.减少病原菌的抗药性:乳化剂可以促使农药在病原菌体内的
渗透性和吸收速度增加,减少病原菌对农药的抗药性,提高防治效果。

需要注意的是,不同农药适用的乳化剂种类和浓度会有所不同,使用时应根据具体农药的要求选择合适的乳化剂。

乳化剂的理化性能及应用

乳化剂的理化性能及应用
作用易于进行,而且已分散的油滴表面的乳化剂保护膜阻止了油滴重新聚集,从而使乳状 液稳定性增加。这就是乳化剂的乳化作用。离子型乳化剂可以因电离使分散油粒带上相同
电荷,阻止油滴相互靠拢。非离子型乳化剂虽不能电离,但绝大多数都有可与水发生氢键
作用生成水化物的基团或亲水链节。同时农药用非离子乳化剂所生成的界面保护膜,尤其 是与适当的阴离子型如烷基苯磺酸钙盐之类相配合时,形成的混合型乳化剂界面保护膜比 较牢固。因此乳状液比较稳定。农药用的乳化剂大部分是复配型,使用较多的是非离子与 十二烷基苯磺酸钙的非/阴复配乳化剂。
乳化剂分子结构示意图
3
4
经验表明,单纯用机械能量,如各种搅拌器、均化器、胶体磨等得到的乳状液是一 个很不稳定的体系,一旦静置下来,油和水又明显地分开,它们间的接触面又恢复到最 小程度。这样制得的乳状液很难具实用价值。当乳化剂 加入后,其亲水基朝向水相,亲
油基朝向油相,在界面上定向排列,形成界面保护膜层,降低了界面张力。这不仅使乳化
41
3.3 乳化剂在微乳中的应用
乳化剂达到CMC之后会形成胶束,从而具有增溶性。利用这种特性可以将油相增溶于 水中,即O/W型微乳;或者将水增溶与油中,即W/O型微乳。在农药行业中前者更具有价 值。 增溶要求乳化剂的HLB值足够高,或者足够低。比如Span-80和Tween-80. 食品行业中会利用上述司盘、吐温非-非复配,农药制剂中常见报道多为阴非复配。复配 表面活性剂较两单纯表面活性剂乳化效果增加。非离子乳化剂占比高微乳液电导率减小, 不利于形成O/W型微乳液。阴离子乳化剂的加入可以明显降低体系的表面张力,具有增效 作用。 金属切削液组分可作为参考。 配方筛选方法:三元相图法。经验法简单,但不易筛到微乳液区最大的比例。
H(OCH2CH2O)pO CH CH

乳化剂的原理范文

乳化剂的原理范文

乳化剂的原理范文乳化剂是一种能够使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均匀混合的物质。

通常情况下,乳化剂需要两种基本性质来实现其功能:亲水性(或亲油性)和表面活性。

首先,乳化剂具有亲水性和亲油性。

这是因为乳化剂分子的结构中同时含有亲水基团(如羟基、羧基等)和亲油基团(如烷基、烯基等)。

亲水基团使乳化剂能够与水相相互作用,而亲油基团使乳化剂能够与油相相互作用。

其次,乳化剂具有表面活性。

表面活性是指乳化剂分子在界面上(如水油界面)能够形成自组装的结构,并能够降低界面的表面张力。

在水油乳化的过程中,乳化剂的表面活性能够使油相分散为微小的液滴,并稳定悬浮在水相中,从而形成乳状液体。

乳化剂的形成过程可以分为四个阶段:弥散、断裂、融合和再稳定。

首先是弥散(或分散)阶段,乳化剂在水中形成胶束结构,使油相微小颗粒均匀分布。

然后是断裂阶段,乳化剂分子在乳化过程中与水相和油相相互作用,使油相分散为微小液滴。

接下来是融合阶段,乳化剂分子在油相颗粒表面形成较为稳定的胶束,相互之间通过表面张力保持结构稳定。

最后是再稳定阶段,乳化过程中的一些物理或化学现象会影响胶束的稳定性。

例如电荷引起的静电斥力、范德华力的作用等,这些现象可以稳定胶束形成并防止乳化液的分离。

除了以上的基本原理外,乳化剂的功能还受到一些其他因素的影响,包括温度、pH值、乳化剂的浓度和乳化剂的种类等。

温度的变化会影响乳化剂在水相和油相中的溶解度和扩散速度,从而影响乳化剂的作用。

pH值的变化会影响乳化剂对水相和油相的亲和性,进而影响乳化剂的分散和稳定能力。

乳化剂的浓度越高,其作用能力越强,可以使乳状液体更稳定。

乳化剂的种类对乳化效果也有很大的影响,不同种类的乳化剂对不同体系的乳化能力也有所差异。

总结起来,乳化剂是一种能够使两种不相溶的液体均匀混合的物质,其原理是通过乳化剂分子的亲水性和亲油性,以及表面活性,使油相分散为微小液滴,并通过表面张力和其他物理或化学现象的作用,稳定乳状液体形成。

表面活性剂之乳化剂

表面活性剂之乳化剂


烘焙业经常使用的单、双甘油脂、硬酯酸钠、 DATEM、去水山梨醇脂肪酸酯 (Sorbitanestersoffttyacids)、磷脂、乳清及 大豆蛋白等都是非常经济而又能发挥重要作 用的乳化剂。在选择乳化剂时应考虑产品所 适应的HLB值。不同HLB值的乳化剂具有加和 性,当二种或二种以上的乳化剂适当配合时, 可使得原HLB值范围扩大,增加该乳化剂的适 用范围。所以混合乳化剂的乳化效果最好。
乳化剂的作用

1.乳化作用 2.分散湿润作用 3.起泡作用
乳化剂 - 在食品中的应用

1.焙烤及淀粉制品。 高速面团,增加面筋网、促进充 气、提高发泡性,使焙烤食品的 结构细密;增大体积,使产品膨 松柔软;保持湿度,防止老化, 便于加工,延长货架寿命。 在糕点中使脂肪均匀分散,防止 油脂渗出,改善口感,提高脆性, 并能减少蛋的用量(用量一般为 0.3%~1%)

20世纪60年代以来,人们 开始重视表面活性剂使用的 安全性,加强了对无毒、生 物降解性好的非离子乳化剂 的研究。在食品、化妆品、 医药等行业限制某些乳化剂 的使用,开发出山梨酸醇脂 肪酸酯类、磷脂类、糖脂类 乳化剂等新型乳化剂。
简介

20世纪80年代以来,人们对乳化剂提出多功 能、高纯度、低刺激、高效率的更高要求, 开发出更多的新型乳化剂。 目前乳浊液的种类已从传统的水包油型和油 包水型扩大到多重乳浊液、非水乳浊液、液 晶乳浊液、发色乳浊液、凝胶乳浊液、磷脂 乳浊液和脂质体乳浊液等多种形式。
乳化剂——分类

乳化剂从来源上可分为天然物和人工合成品两大类。 而按其在两相中所形成乳化体系性质又可分为水包 油(O/W)型和油包水(W/O)型两类。衡量乳化 性能最常用的指标是亲水亲油平衡值(HLB值)。 HLB值低表示乳化剂的亲油性强,易形成油包水 (W/O)型体系;HLB值高则表示亲水性强,易形 成水包油(O/W)型体系。因此HLB值有一定的加 和性,利用这一特性,可制备出不同HLB值系列的 乳液。

乳化剂的理化性能和应用

乳化剂的理化性能和应用
5
二、乳化剂的分类
6
2.1乳化剂的HLB值(亲水亲油平衡值): 用来衡量表面性剂的亲水亲油平衡关系的指标。 1.两个标准的确定
油酸的HLB=1 油酸钠的HLB=18
C17H33COOH
C17H33COONa
7
2.HLB的计算
(1)基数法(基团贡献法) 适用于一些阴离子和非离子表面活性剂。
• 价格低廉,性能优异,用途广泛,因此在整个表面活性剂生产中占有相当大的 比重
• 溶于水后能离解出具有表面活性的带负电荷的基团 • 据统计据统计,阴离子表面活性剂约占世界表面活性剂总产量的40% 主要用作
洗涤剂、润湿剂、发泡剂和乳化剂等。
• 磺酸盐型 • 磷酸酯(盐)型
R
SO3Na
烷基苯磺酸盐
R-SO3Na
CH OH
CH2 OH 1,4失水山梨醇
- 羧酸酯的制备
O
+
HO
CH2 CH CH OH CH CH CH2
异山梨醇
O
HO OH
HO OH
HO OH
RCOO OHБайду номын сангаас
HO
+ C15H31COOH
OH 200℃
RCOO
+ RCOO
+ RCOO
OH
OH
RCOO
RCOO
主产物单酯
双酯
三酯
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醚 • 商品名:Tween • 性能:乳化性、增溶性。水溶性好 • 合成: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聚氧乙烯化制得
有报道指出SC+EC制备SE时,两相混合之后搅拌和剪切会有不同的效果,有时候剪 切因为输入能量过大反而体系不稳定。

乳化剂的性能和作用机理及其在化妆品配方当中的应用

乳化剂的性能和作用机理及其在化妆品配方当中的应用

乳化剂的性能和作用机理及其在化妆品配方当中的应用一、本文概述乳化剂是一种重要的表面活性剂,其独特的性能和作用机理使其在化妆品配方中占据重要地位。

乳化剂的主要作用是通过降低界面张力,使互不相溶的油水两相形成稳定的乳状液。

本文旨在深入探讨乳化剂的性能和作用机理,并详细分析其在化妆品配方中的应用,以期为化妆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有益的参考。

本文将介绍乳化剂的基本概念和分类,包括其化学结构和性质,以及不同类型乳化剂的特点。

接着,我们将详细阐述乳化剂的作用机理,包括其在油水界面上的吸附行为、降低界面张力的机制,以及形成乳状液的过程和稳定性原理。

随后,本文将重点分析乳化剂在化妆品配方中的应用。

我们将讨论乳化剂在不同类型化妆品(如乳液、膏霜、洗发水等)中的作用和选择原则,并探讨乳化剂与其他原料的相互作用和配伍性。

我们还将关注乳化剂对化妆品稳定性和安全性的影响,以及其在化妆品中的用量和使用方法。

本文将总结乳化剂在化妆品配方中的重要性,并展望其未来的发展趋势。

通过深入了解乳化剂的性能和作用机理,以及其在化妆品配方中的应用,我们可以为化妆品的研发和生产提供更加科学、合理和高效的解决方案。

二、乳化剂的性能乳化剂是一类具有特殊性质的表面活性剂,其分子结构通常包含亲水基团和亲油基团两部分。

这种两亲性结构使得乳化剂在油水界面上具有高度的活性,能够有效降低油水界面的张力,从而实现油水混合体系的稳定化。

乳化剂的主要性能表现在以下几个方面:界面活性:乳化剂能够在油水界面形成稳定的膜层,有效降低界面张力,这是乳化剂实现乳化作用的基础。

界面活性越高,乳化效果越好。

乳化能力:乳化剂能够将油相和水相混合形成稳定的乳状液,防止油水分离。

乳化剂的乳化能力与其分子结构、浓度、温度等因素密切相关。

稳定性:乳化剂形成的乳状液具有一定的稳定性,能够在一定时间内保持油水混合体系的稳定。

稳定性好的乳化剂能够有效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安全性:乳化剂在化妆品中的使用需要符合相关法规标准,保证其对人体皮肤的安全性。

乳化剂的性能和作用机理及其在化妆品配方当中的应用

乳化剂的性能和作用机理及其在化妆品配方当中的应用

乳化剂的性能和作用机理及其在化妆品配方当中的应用乳化剂是一种能够将两种互不溶的液体(通常是油和水)稳定地混合在一起的物质。

它在化妆品中起着非常重要的作用,能够对化妆品的质地、稳定性和使用感起到调节和改善的作用。

1.乳化性能:乳化剂能够形成稳定的乳液,即将两种互不溶的液体均匀分散在一起。

它能够破坏液体表面张力,使油水两相相互混合。

乳化剂分子通常具有亲水性和疏水性的两个部分,亲水性部分能与水相相互作用,疏水性部分能与油相相互作用,从而形成乳化剂分子在油水界面上的吸附层,稳定乳液。

2.稳定性:乳化剂能够提供物理和化学稳定性,防止乳液的分离和相互之间的沉淀。

乳化剂能够形成稳定的胶束结构,使油滴分散均匀,同时也能够防止沉淀。

此外,乳化剂还能够抑制菌落的生长,延长产品的保质期。

3.质感和使用感改善:乳化剂能够改善化妆品的质感和使用感。

它可以调节化妆品的黏度、光滑度和滋润性,使其更易于使用和涂抹。

乳化剂还能够调节化妆品的乳化性能和透明度,使其更加均匀和透明。

在化妆品配方中,乳化剂广泛应用于各类乳霜、乳液、凝胶、洗发水等产品中。

例如,乳化剂常用于乳霜和乳液的配方中,能够使油相和水相均匀混合,形成稳定的乳液质地。

乳化剂也可以添加到洗发水中,使洗发水能够更好地起泡和清洗头皮。

此外,乳化剂还能够用于调节产品的质感和性质。

例如,乳化剂可以调节产品的黏度和流变性,使其更易于使用和涂抹;乳化剂还可以调节产品的乳化性能和透明度,使其更加均匀和透明。

总结起来,乳化剂在化妆品中起到调节质地、稳定性和使用感的作用。

它能够形成稳定的乳液,防止分离和沉淀,改善产品的质感和性质。

乳化剂可以根据不同的化妆品配方和需求选择不同的类型和用量,以达到最佳的效果。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食品乳化剂的性质及应用
一、乳化剂的简介:
1. 乳化剂是一种双亲分子,是有一个亲油端及一个亲水端在体系中,分散
相称为不连续相,在食品中,亲油基常是食品级油或脂的长链脂肪酸,亲水
基可以是非离子型,如甘油,亲水基可以是阴离子型(带负电如乳酸盐),亲
水基可以是两性(如卵磷脂),亲水基可以是阳离子型,具有毒性,一般不
用。

2.乳化液:
常有O/W与W/O型分散液,总的说来,连续相是乳化剂的溶解度较大的一相。

3、HLB
亲水性与亲油性平衡值,理论上,HLB=(亲水性分子量/总分子量)×20=a/b ×20
由此可见,HLB在0~20
较小值代表乳化剂在油相中更易溶解,较大值则相反,常见乳化剂的HLB值:
两种乳化剂混合物的HLB=A×HLBa+B×HLBb
其中A、B表示质量百分数。

经研究:
HLB在3~6范围内有利于形成W/O型乳化液
HLB在11~15范围内,有利于形成O/W型乳化液
HLB在6~11范围内,无良好乳化性,只有湿润性能
O/W型乳化液在HLB=12最稳定,
W/O型乳化液在HLB=3.5最稳定。

二、乳化剂的作用:
1、乳化剂最重要的作用是使互不相溶的水、油两相得以乳化形成均匀、稳定的乳状液,保持油和水的两相稳定。

2、与淀粉作用:
淀粉在水中形成@螺旋结构,内部有疏水作用,乳化剂疏水基进入淀粉@螺旋结构,通过疏水键与之结合,形成复合物或络合物,降低淀粉分子的结晶程度,乳化剂进入淀粉颗粒内部会阻止支链淀粉的结晶程度,防止淀粉老化,使面包、糕点等淀粉类制品柔软,具有保鲜作用。

3、与蛋白络合,改善食品结构及流变特性增强面团强度。

蛋白质因氨基酸极性不同具有亲水和疏水性,在面筋中,极性脂类分子以疏水键与麦谷蛋白结合,以氢键与
麦胶蛋白结合,使面筋蛋白分子变大,乳化剂与蛋白络合,使产品保持柔软性,提高面团持气性,增大产品体积。

这一类乳化剂比如双乙酰洒石酸甘油酯和硬脂酸酰酸盐。

4、与脂类化合物的作用:
在无水脂类中,油脂呈现多晶现象,在食品加工中加入适宜的乳化剂,可延缓和阻止晶型的变化.例如蔗糖酯、乳酸单双甘酯、SPAN-60、聚甘油酯。

5、其它作用:乳化剂食品被吸附在气—液界面,降低界面张力,增加气体和液接触的面积,有利于发泡和泡沫稳定。

另外,食品乳化剂还有杀菌、促进营养吸收的作用。

三、乳化剂的种类:
四、乳化剂的复配:
1、选用乳化剂的原则:
1)相似相溶原理,乳化剂的亲油基部分要和被乳化的油脂结构越相似越好,越容易相溶,结合越紧密,不易分离。

2)选择适当的HLB值,HLB越小,亲油越强,亲水性越弱。

3)要考虑乳化剂对产品风味的影响。

4)要考虑乳化剂的成本和卫生要求。

5)要考虑法律、法规和最大添加量。

2、乳化剂复配的原则:
1)HLB高低搭配:水、油在中间形成界面膜,当把低和高HLB值的乳剂混合时,它们在界面上吸附形成复合物,定向排列紧密,具有较高的强度,从而能很好的防止聚结,增加乳状液的稳定性。

2)分子结构相似的搭配:分子结构相似、亲油基相同的复合乳化剂在界面吸附后形成的界面膜为一混合膜,乳化剂分子的定向紧密,强度也较大。

例如Span系列各Tween系列的复配。

3)离子型互补:根据亲水基团在水中的性能,乳化剂可分为阴离子型、两性离子和非离子型。

一般说来非离子型乳化剂的乳化能力较强,但是与其它另外互补会更好。

4)亲水基团构象互补:乳化剂的性质差异主要表现在亲水基团不同上,从构象这个角度来看,可以把食品乳化剂的亲水基团的结构分为线性和环状两大类,例如单甘酯和蔗糖酯的复配。

5)助乳化剂的使用:助乳化剂主要是极性有机物,用于食品的有乙醇、丙二醇、D-山梨糖醇。

6)应用缓冲体系,提高乳化剂的稳定性:各种聚磷酸盐、偏磷酸盐、焦磷酸盐及柠檬酸、柠檬酸钠等。

3、乳化剂在食品中的应用:
1)复合乳化剂在乳饮料中的应用:主要是单甘酯、蔗糖酯、span60的复配。

2)复合乳化剂在冰淇淋中的应用:主要是单甘酯、蔗糖酯、span60、丙二醇酯、卵磷脂的复配
3)复合乳化剂在果汁、蛋白饮料中的应用:主要是单甘酯、蔗糖酯、span60、Tween80
的复配。

4)复合乳化剂在乳酸菌饮料中的应用:主要是单甘酯、蔗糖酯、span60、Tween80的复配。

5)复合乳化剂在肉制品中的应用:主要是单甘酯、蔗糖酯、span60的复配。

6)乳化剂在人造奶油中的应用
1、常用于人造奶油的乳化剂有:卵磷脂、单甘酯,甘二酯聚甘油脂肪酸酯、蔗
糖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酯、丙二醇脂肪酸酯等。

2、乳化剂可单独使用,也可复配使用,如:单甘酯+甘二酯+蔗糖酯
单甘酯+蔗糖酯
甘油单脂肪酸酯40%+蔗糖酯20%+失水山梨醇酯35%+大豆卵磷酯5%
3、人造奶油中一般添加0.1%~1%的乳化剂,但对于特殊用途的人造奶油如烘烤
食品用人造奶油,乳化剂添加量较高(6%~25%)
卵磷脂可作为人造奶油的乳化剂和抗溅剂用量为0.15%~0.5%
甘油单脂肪酸酯主要对人造奶油起稳定性作用,用量为0.5%~1%
柠檬酸甘油一、二酸酯是人造奶油稳定剂和抗溅剂
乙酸和乳酸甘油一、二酸酯是人造奶油塑性改进剂,常与单甘酯复配使用。

聚甘油脂肪酸酯是人造奶油用乳化剂和抗溅剂,乙酸甘油一酸酯可提高热稳定性植物油的乙酸甘油二酸酯和硬化油配合,可制得各种塑性人造奶油
失水山梨醇硬脂酸酯是人造奶油乳状液的优良稳定剂,并可用作防溅剂,还可防止人造奶油发沙。

二乙酰酒石酸甘油一酸酯可用作人造奶油,蛋黄酱等的乳化剂,较蔗糖酯有更大的乳化容量,故可用作低脂肪人造奶油乳化剂
制造“掼奶油”可使用高HLB的蔗糖脂肪酸酯
30%聚甘油与70%硬脂酸的复配物用作人造奶油乳化剂,可制得分散度,稳定性好的人造奶油乳状液,
在制乳脂时加入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甘油单酸酯或卵磷脂,可使乳脂稳定,不易分离。

奶油中添加蔗糖单硬脂酸酯,可制得易溶的奶油粉,
大蛋糕上的奶油花用搅打奶油是以乳脂肪,植物脂肪为原料,添加乳化剂和乳蛋白等调制而成的水包油型(O/W)乳状液,所用的乳化剂应具有乳化稳定性和搅打时不稳定性两种相反的效果,常用的有甘油脂肪酸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酯,吐温60,吐温80和蔗糖脂肪酸酯等。

山梨醇脂肪酸酯:
(一)司盘系列:HLB
span 20 C12:0 8.6
span 40 C16:0 6.7
span 60 C18:0 4.7
span 80 C18:1 4.3
span 65 3.C18:0 2.1
span 85 3C18:1 1.8
(二)吐温系列:聚氧乙烯失水山梨醇脂肪酸.
吐温HLB
Tween 80 14.9
Tween 60 15
Tween 40 15.6
Tween 20 16.7
三.常见乳化剂
1、单甘酯GB21760-86含量W≤6g/kg
2饱和脂肪酸甘油酯W≤10g/kg
3卵磷脂(抗氧化剂),日本规定:人造奶油、起酥油,占总脂肪含量的0.1~0.5%,巧克力0.3~0.5%,乳脂糖0.2~0.5%.面条、饼干、蛋糕0.2~0.5%,冰淇淋0.5%,(改善味觉,防止乳糖结晶)
4单双甘油酯
5.常见的乳化剂:
离子性乳化剂:非离子性乳化剂:
胆盐(Bile Salt)胆固醇(cholesterol)
磷脂(卵磷脂)石配醛草素(saponin)
Acy laety lates 单甘酯(Monpglyconsde)
Soaps Progylene Glycol Mone elter
Dioctyl Sodium Sulfosulcinate(DSS) Glycerol Monoesters
Sodium Lauryl Sulfate(SLS) Sucrose Esters
Monoglyceride citrate Polyglylerol Esters
Callium Stearoyl-2-lactylate(CSL) Sorbitan Esters
Satium Stearoyl-2-laetylate(SSL) Polyoxyethylene Sorbitan
Dioctyle Sodium Sulfosiecinate Complex Esters
Sodium Stearoylo Fumovrate(SSF) Polysorbate 65
Succinylated Monoglyceride Roly Sorbate 80
Sorbitan Mone Stearate
Polysorbate 60
Ethoxylated Mone-and Digycerides。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