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合集下载

描写历史的古诗

描写历史的古诗

描写历史的古诗1、《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年代:明作者: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2、《再过金陵》年代:唐作者:包佶玉树歌终王气收,雁行高送石城秋。

江山不管兴亡事,一任斜阳伴客愁。

3、《西江月·世事短如春梦》年代:宋作者:朱敦儒世事短如春梦,人情薄似秋云。

不须计较苦劳心。

万事原来有命。

幸遇三杯酒好,况逢一朵花新。

片时欢笑且相亲。

明日阴晴未定。

4、《元日》年代:宋作者:王安石爆竹声中一岁除,春风送暖入屠苏。

千门万户曈曈日,总把新桃换旧符。

5、《泊秦淮》年代:唐作者:杜牧烟笼寒水月笼沙,夜泊秦淮近酒家。

商女不知亡国恨,隔江犹唱后庭花。

6、《行路难其一》年代:唐作者:李白金樽清酒斗十千,玉盘珍羞直万钱。

停杯投箸不能食,拔剑四顾心茫然。

欲渡黄河冰塞川,将登太行雪满山。

闲来垂钓碧溪上,忽复乘舟梦日边。

行路难,行路难,多歧路,今安在。

长风破浪会有时,直挂云帆济沧海。

7、元代散曲家张养浩的《山坡羊·潼关怀古》峰峦如聚,波涛如怒,山河表里潼关路。

望西都,意踟蹰。

伤心秦汉经行处,宫阙万间都做了土。

兴,百姓苦;亡,百姓苦。

8、元代散曲家张可久的《人月圆·吴门怀古》山藏白虎云藏寺,池上老梅枝。

洞庭归兴,香柑红树,鲈脍银丝。

白家池馆,吴王花草,长似坡诗。

可人怜处,啼乌夜月,犹怨西施。

9、唐代诗人皮日休的《馆娃宫怀古》绮阁飘香下太湖,乱兵侵晓上姑苏。

越王大有堪羞处,只把西施赚得吴。

10、唐代诗人贾岛的《易水怀古》荆卿重虚死,节烈书前史。

我叹方寸心,谁论一时事。

至今易水桥,寒风兮萧萧。

易水流得尽,荆卿名不消。

11、唐代诗人马戴的《楚江怀古》其一露气寒光集,微阳下楚丘。

猿啼洞庭树,人在木兰舟。

广泽生明月,苍山夹乱流。

云中君不见,竟夕自悲秋。

12、唐代诗人杜牧的《江西怀古》上吞巴汉控潇湘,怒似连山静镜光。

关于爱国的宋词

关于爱国的宋词

关于爱国的宋词爱国主题在中国文学中起着重要的作用,宋词作为中国古代文学的瑰宝,自然也不乏表达爱国情怀的佳作。

下面就介绍几首关于爱国的宋词,并拓展相关内容。

1.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这首词以长江为背景,歌颂了中国历史上的英雄和百姓。

通过长江的流动,词人表达了岁月更迭和生命无常的观念。

然而,尽管历史的兴衰,青山依旧在,表达了对祖国的深厚感情和坚定的爱国之心。

2. 辛弃疾《破幽梦·春去也》春去也,天涯路。

绿波荡漾,芳草如茵。

风吹过,心犹梦。

千里梦归谁?心随天地浮沉,忧愁与共。

何时归,重游故园中。

这首词写了辛弃疾在南方流亡时的心情。

尽管他身处异乡,但他对故国的思念和渴望依旧深深地烙印在心中。

他通过描绘春天的离去和自然景色,表达了对故乡的思念和对家国的热爱。

在中国古代文学中,爱国主题始终是一种核心价值观。

宋词以其独特的艺术表现形式,深情地描绘了人们对祖国的深深眷恋和无尽的思念。

通过歌颂英雄和百姓、描绘自然景色和表达对故乡的渴望,宋词传递了爱国情怀。

在现代社会,爱国主义仍然是中国人民的共同追求。

中国人民对祖国的热爱和忠诚有着深厚的情感根基。

无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中国人都愿意为祖国献出自己的力量和智慧,为国家的繁荣和发展作出贡献。

通过学习和传承古代文学中关于爱国的作品,我们可以更好地理解和体验爱国情怀,加强国家意识和民族自豪感。

在我国日益崛起的背景下,每个中国人都应该怀揣着对祖国的感恩之心,为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而努力奋斗。

《临江仙》原文阅读翻译赏析

《临江仙》原文阅读翻译赏析

在明朝时期,有三个聪明绝顶的文人才子,被称为明代三才子。

他们分别是唐伯虎,文征明以及杨慎,大家可能对影视作品当中的唐伯虎以及文征明更为熟悉一些,然而在这三者当中,排在第1名的却是最不出名的杨慎。

杨慎生于明孝宗弘治元年。

为吏部尚书、武英殿大学士杨廷和之子,属于顶级官二代。

而作为明朝三大才子之首,杨慎的才华更甚解缙一筹,12岁所作诗文名震天下,24岁状元及第。

凭借父亲的人脉和自己的才名,仕途将会是不可限量。

然而杨慎虽然才华过人,但情商着实不行。

与明朝集团两位大领导明武宗朱厚照及明世宗嘉靖帝朱厚熜都意见相左,故一生仕途坎坷。

最终落得被放逐滇南三十多年,整个世宗朝一共有六次大赦,然杨慎都没能回到家乡。

嘉靖三十八年七月六日(1559年8月8日),在昆明病逝,时年七十二岁。

本期和诗友分享一首他的词《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临江仙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注释(1)东逝水:是江水向东流逝水而去,这里将时光比喻为江水。

(2)淘尽:荡涤一空。

(3)成败:成功与失败。

《战国策·秦策三》:“良医知病人之死生,圣主明於成败之事。

”(4)青山:青葱的山岭。

《管子·地员》:“青山十六施,百一十二尺而至于泉。

”(5)几度:虚指,几次、好几次之意。

(6)渔樵:此处并非指渔翁、樵夫,联系前后文的语境而为动词:隐居。

此处作名词,指隐居不问世事的人。

渚(zhǔ):原意为水中的小块陆地,此处意为江岸边。

(7)秋月春风:指良辰美景。

也指美好的岁月。

白居易《琵琶行》:“今年欢笑复明年,秋月春风等闲度。

”(8)浊(zhuó):不清澈;不干净。

与“清”相对。

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9)古今:古代和现今。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全文带拼音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全文带拼音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全文带拼音lín jiāng xiān gǔn gǔn cháng jiāng dōng shì shuǐ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lún gǔn cháng jiāng dōng shì shuǐ,làng huā táo jìn yīng xióng。

shì fēi chéng bài zhuǎn tóu kōng,qīng shān yī jiù zài,jǐ dù xī yánghóng。

bái fǎ yú qiáo jiāng zhǔ shàng,guàn kàn qiū yuè chūn fēng。

yī hú zhuó jiǔ xǐ xiāng féng,gǔ jīn duō shǎo shì,dōu fù xiào tán zhōng。

解析:这首诗词题目为《临江仙》,是唐代文学家李白创作的。

诗才独具匠心的李白以其豪放奔放的个性和深邃的文学造诣而闻名于世。

诗词的第一句描绘了长江滚滚东流的壮丽景象,浪花淘尽英雄。

这句话通过对长江的形容,表现出长江的宏伟壮丽,同时暗示了英雄的辛酸和苦难。

长江的东流代表了时间的流逝,人们的成败在历史的长河中转瞬即逝,最终变成了过眼云烟。

第二句“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揭示了人生中的得失与荣辱是徒劳无功的,唯有青山依旧,夕阳依然红,才是永恒的真理。

无论是人生成功还是失败,最终都会随着时间的流逝而消失,只有大自然的永恒和变化才是真正存在的。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翻译及赏析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翻译及赏析(2篇)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翻译及赏析1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朝代:明代作者:杨慎原文:《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翻译:滚滚长江向东流,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

不管是与非,还是成与败(古今英雄的功成名就),到现在都是一场空,都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消逝了。

当年的青山(江山)依然存在,太阳依然日升日落。

在江边的白发隐士,早已看惯了岁月的变化。

和老友难得见了面,痛快地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多少事,都付诸于(人们的)谈笑之中。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

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

读者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滚滚长江,汹涌东逝,不可拒,不可留。

浪花飞溅,千古英雄在个中湮没不闻。

对也罢,错也罢;成也好,败也好,功名,事业,一转眼的工夫就随着江水流逝,烟消云灭,不见踪影。

只有青山仍旧矗立眼前,看着一次又一次的夕阳西下。

在这凝固地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

江渚就是江湾,是风平浪静的休闲之所。

一个“惯”字让人感到些许莫名的孤独与苍凉。

幸亏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酒逢知己,使这份孤独与苍凉有了一份慰藉。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

【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注释、翻译赏析_古诗大全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爱情,唾手可得。

然而一切的一切在转瞬间就消失得无影无踪,再想回到从前平静的生活,再想回到美丽的故乡,已经不可能。

天赋的才华加之别样的人生经历,使得他拥有更加深刻的人生感悟,使他的词更加体现出淡语深刻,举重若轻的浑然大气。

历史固然是一面镜子,倘若没有丰富的甚至是痛苦的残酷的人生体验,那面镜子只是形同虚设,最多也只是热闹好看而已。

正因为杨慎的人生感受太多太深,他才能看穿世事,把这番人生哲理娓娓道来,令无数读者产生心有戚戚的感觉。

既然“是非成败”都如同过眼烟云,就不必耿耿于怀、斤斤计较;不如寄情山水,托趣渔樵,与秋月春风为伴,自在自得。

作者平生抱负未展,横遭政治打击。

他看透了朝廷的腐败,不愿屈从、阿附权贵,宁肯终老边荒而保持自己的节操。

因此他以与知己相逢为乐事,把历代兴亡作为谈资笑料以助酒兴,表现出鄙夷世俗、淡泊洒脱的情怀。

无论过去,当下,还是以后,追逐名利似乎总是一些人的生存方式,然而名缰利锁又往往令人痛苦不堪,难以自拔。

感悟生命的本质不一定要自己经历痛彻入骨、心力交瘁的苦难,借鉴别人的人生感悟有时候也会使人们豁然开朗。

当然要建功立业,当然要展现英雄气概,当然要在无情的流逝中追求永恒的价值。

但是既要拿得起,进得去;还要放得下,跳得出。

要想看清历史发展的必然趋势,看清自己在历史中的位置和可能起到的作用,深度和远见都必须在生活中不断磨炼。

浪奔浪流,万里滔滔江水永不休,任凭江水淘尽世间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

历史总要不断地向前推进,不以人的意志为转移。

逝者如斯,谁也留不住时光的脚步。

可是人们却不甘就这样顺其自然,随波逐流。

青山不老,看尽炎凉事态;佐酒笑语,释去心头重付。

任凭江水淘尽世间事,化作滔滔一片潮流,但总会在奔腾中沉淀下些许的永恒。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

杨慎《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原文、注释、译文、评析及作者简介《临江仙》[明] 杨慎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杨慎(1488-1559)淘尽:荡涤一空。

渔樵:渔父和樵夫。

渚:水中的的小块陆地。

浊:不清澈;不干净。

与“清”相对。

浊酒:用糯米、黄米等酿制的酒,较混浊。

“空”可以说是本词的词眼,几多惋惜,几多悲愤,尽归其中。

这首词,词牌叫“临江仙”为杨慎《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

滚滚长江向东流,不再回头,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争什麼是与非、成功与失败,都是短暂不长久,只有青山依然存在,依然的日升日落。

江上白发渔翁,早已习於四时的变化,和朋友难得见了面,痛快的畅饮一杯酒,古往今来的纷纷扰扰,都成为下酒闲谈的材料。

这首词虽为《说秦汉》的“开场词”,但作者的视野并没有局限在秦汉两朝具体的史实上,而是高屋建瓴,从具体的历史事件和人物经历中概括出一些古代社会人们始终能产生共鸣的思想感情。

上片只写古来多少英雄是非成败,犹如大浪淘沙转眼成空。

头两句化用了杜甫《登高》诗“不尽长江滚滚来”,苏轼《念奴娇·赤壁怀古》词“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之意,抒发对历史变迁、英雄随着时光消逝的感慨。

第三句则是作者经过思考后,透过历史的表象得出的结论。

作者认为,英雄豪杰们长眠地下之后,生前的是非得失,荣辱成败又有什么意义呢?这一句贵在一个“空”字。

“空”可以说是本词的词眼,几多惋惜,几多悲愤,尽归其中。

它不仅是作者追溯历史后的结论,而且是他对待自己历尽坎坷人生的达观态度。

“青山”句乃是写自然,意为“万般回首化尘埃”,只有青山不改。

“夕阳”句亦写自然,“几度”谓“难得”,而“夕阳红”象征人生中短暂的美好时光,它在横亘古今的“青山”面前是微不足道的。

这两句看似写景,其实在景语中蕴含了丰富深邃的人生哲理,只要稍加体会,就能感受到作者的感伤情结。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的意思_全诗赏析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的意思_全诗赏析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出自明代杨慎的《临江仙·滚滚长江东逝水》《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开场词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译文及注释】译文滚滚长江向东流,多少英雄像翻飞的浪花般消逝。

不管是与非,还是成与败(古今英雄的功成名就),到现在都是一场空,都已经随着岁月的流逝消逝了。

当年的青山(江山)依然存在,太阳依然日升日落。

在江边的白发隐士,早已看惯了岁月的变化。

和老友难得见了面,痛快地畅饮一杯酒。

古往今来的多少事,都付诸于(人们的)谈笑之中。

注释①淘尽:荡涤一空。

②渔樵:此处并非指渔翁、樵夫,联系前后文的语境而为动词:隐居。

此处作名词,指隐居不问世事的人。

③渚(zhǔ):原意为水中的小块陆地,此处意为江岸边。

④蓦(mù):愿意为上马、超越,此处意为“突然”。

⑤在廿一史弹词第三段《说秦汉》中,原文共11句,因为受各影视、文学、音乐等作品(主要是三国演义)的影响,广为流传的是前四句。

【赏析】这是一首咏史词,借叙述历史兴亡抒发人生感慨,豪放中有含蓄,高亢中有深沉。

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

在让读者感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作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达的胸怀。

读者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恒的价值。

在这凝固地历史画面上,白发的渔夫、悠然的樵汉,意趣盎然于秋月春风。

江渚就是江湾,是风平浪静的休闲之所。

一个“惯”字让人感到些许莫名的孤独与苍凉。

幸亏有朋自远方来的喜悦,酒逢知己,使这份孤独与苍凉有了一份慰藉。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明 杨慎
临江仙· 滚滚长江东逝水 明 杨慎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是非成败转 头: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一壶浊酒喜相 逢: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从全词看,基调慷慨悲壮,意味无穷,令人读来 荡气回肠,不由得在心头平添万千感慨。在让读者感 受苍凉悲壮的同时,这首词又营造出一种淡泊宁静的 气氛,并且折射出高远的意境和深邃的人生哲理。 作 者试图在历史长河的奔腾与沉淀中探索永恒的价值, 在成败得失之间寻找深刻的人生哲理,有历史兴衰之 感,更有人生沉浮之慨,体现出一种高洁的情操、旷 达的胸怀。读者在品味这首词的同时,仿佛感到那奔 腾而去的不是滚滚长江之水,而是无情的历史;仿佛 倾听到一声历史的叹息,于是,在叹息中寻找生命永 恒的价值。
全词似怀古,似物志。开篇从大处落笔,切 入历史的宏流,四、五句在景语中富哲理、意 境深邃。下片则具体刻画了老翁形象,在其生 活环境、生活情趣中寄托自己的人生理想,从 而表现出一种大彻大悟的历史观和人生观。
滚滚长江东逝水,浪花淘尽英雄 。
词的开首两句令人想到杜甫的“无边落木 萧萧下,不尽长江滚滚来”和苏轼的“大江 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以一去不返 的江水比喻历史的进程,用后浪推前浪来比 喻英雄叱咤风云的丰功伟绩。然而这一切终 将被历史的长河带走。
是非成败转头空。 青山依旧在,几度夕阳红。
“是非成败转头空”是对上两句历史现象的总 结,从中也可看出作者旷达超脱的人生观。“青山 依旧在,几度夕阳红”,青山和夕阳象征着自然界 和宇宙的亘古悠长,尽管历代兴亡盛衰、循环往复, 但青山和夕阳都不会随之改变,一种人生易逝的悲 伤感悄然而生。
白发渔樵江渚上,惯看秋月春风 。 一壶浊酒喜相逢。 古今多少事,都付笑谈中 。
下片展现了一个白发渔樵的形象,任它惊骇涛浪、 是非成败,他只着意于春风秋月,在握杯把酒的谈 笑间,固守一份宁静与淡泊。而这位老者不是一般 的渔樵,而是通晓古今的高士,就更见他淡泊超脱 的襟怀,这正是作者所追求的理想人格。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