变态混凝土大坝施工工艺

合集下载

水利水电工程中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

水利水电工程中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

水利水电工程中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摘要:本文介绍了变态混凝土加浆施工工艺,分析了加浆工艺的优缺点,总结变态混凝土质量控制要点。

介绍了变态混凝土施工设备振捣台车,台车通过在金安桥水电站大坝施工应用,证明它的适应性、可操控性,可解决变态混凝土施工加浆不均匀、加浆量不易控制的问题,有利于施工质量控制。

关键词:变态混凝土;加浆振捣台车;施工技术一、综述变态混凝土是在碾压混凝土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灰浆后振捣密实的混凝土。

主要用于模板周边、止水、岸坡、廊道、孔洞等部位,也用于各种埋件和设有钢筋的部位等,以及无法进行碾压的部位,变态混凝土也作为垫层混凝土使用过。

变态混凝土所用灰浆由水泥与掺和料(如粉煤灰)及外加剂拌制而成,其水胶比应不大于其母体碾压混凝土的水胶比;加浆量一般为碾压混凝土体积的5%左右。

变态混凝土是碾压混凝土发展过程中出现的一项技术创新,上世纪80年代出现了变态混凝土雏形,并应用在围堰等临时建筑物上;到上世纪90年代,我国贵州普定碾压混凝土拱坝成功应用了变态混凝土施工技术,打破了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中传统的“金包银”防渗结构体系,采用碾压混凝自身防渗。

正因为变态混凝土技术应用,其机动灵活、干扰小、工序简化等优势,使大坝各结构、部位能同步施工、同步上升,实现了全断面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进而实现了通仓、薄层、连续填筑的施工工艺,创造了许多超大碾压混凝土仓面的施工记录。

变态混凝土技术是我国碾压混凝土筑坝技术发展史上至关重要的一项技术创新,自从变态混凝土技术产生以来,我国广大工程技术人员、科研人员和设计人员不断发展、丰富了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

目前,变态混凝土从配合比设计、制浆、加浆、振捣各施工工序日趋成熟,但如制浆(浓度、均质性)、加浆(均匀性、加浆量)等工序仍然停留在责任心和现场管理的层面上,难以实现机械化、标准化施工。

二、加浆工艺变态混凝土发展至今,施工主要以人工为主,比如人工制浆、人工摊铺、人工加浆、人工振捣,通常工艺程序为:碾压混凝土摊铺→制浆→加浆→振捣→结合部位处理。

水利水电工程中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

水利水电工程中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

水利水电工程中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水利水电工程中,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是一项关键的工程环节,它直接影响着工程的质量和安全。

变态混凝土是一种具有特殊性能的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具有广泛的应用。

其施工工艺需要严谨的操作和精湛的技术,才能确保工程的可靠性和持久性。

本文将就水利水电工程中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展开探讨,以期为相关工程人员提供一些参考和借鉴。

一、变态混凝土的特性变态混凝土是一种在一定条件下经过特殊处理的混凝土,其性能特点主要包括高强度、高耐久性、高耐磨性、抗裂性好等。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通常会采用高性能混凝土、自密实混凝土、高耐磨混凝土等特种混凝土作为变态混凝土的材料,以满足工程的特殊要求。

变态混凝土不仅在工程负荷和外部环境要求方面要求高,而且其施工工艺也要相应专业化和严谨化。

二、变态混凝土施工的工艺要点1. 原材料准备变态混凝土的施工首先要求原材料的准备,包括水泥、粗细骨料、外加剂等。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通常会选用高强度水泥、特种粗细骨料以及添加剂来制备变态混凝土。

原材料的选用和配比直接影响混凝土的性能和品质,因此在施工前必须进行系统的原材料检测和试验,并根据工程要求进行合理的配比和搅拌设计。

2. 混凝土搅拌混凝土搅拌是变态混凝土施工的关键环节。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通常会采用大型混凝土搅拌站进行混凝土的搅拌和生产。

在搅拌过程中,要注意控制搅拌时间、搅拌速度和搅拌均匀度,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稳定性。

要对搅拌站进行定期的检查和维护,确保设备的正常运行和生产效率。

3. 输送和浇筑变态混凝土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通常用于大体积的混凝土结构,如大坝、水电站厂房等。

在输送和浇筑方面需要专门的设备和工艺。

对于大体积混凝土的浇筑,通常会采用泵送混凝土或预制构件等方式,以确保混凝土的均匀性和整体性。

在浇筑前要对浇筑模具和支撑结构进行严格的检查和调整,确保浇筑质量和安全。

4. 养护和保养混凝土浇筑后需要进行养护和保养。

在水利水电工程中,通常会对混凝土进行水养护或外加养护,以确保混凝土的强度和耐久性。

变态混凝土大坝施工工艺

变态混凝土大坝施工工艺

变态混凝土大坝施工工艺变态混凝土大坝是一种具有极高技术含量的水利工程,它不仅可以有效地调节河道水流,还可以为人民带来丰厚的经济利益。

然而,要想施工一座完美的变态混凝土大坝,则需要精湛的工艺技术和严谨的管理体系。

下面我们就来探讨一下变态混凝土大坝的施工工艺。

一、资料准备在施工变态混凝土大坝之前,需要先准备一系列资料,这些资料包括设计图纸、质量标准、施工方案、施工计划等。

这些文件是施工的依据,必须严格执行。

二、坝基处理变态混凝土大坝的坝基处理是施工过程中至关重要的一个环节。

坝基处理的目的是消除或减小坝基中的不良地质条件,提高坝基的稳定性。

坝基处理的方法有挖槽、注浆、冻结、爆破、地下连续墙等。

其中,注浆是最为常见的坝基处理方式。

注浆可以填充裂隙和孔洞,提高坝基的抗渗能力和稳定性。

三、砼浇筑变态混凝土大坝的主体是采用砼浇筑而成,因此砼浇筑工序显得尤为重要。

砼浇筑的质量直接影响到大坝的稳定性和使用寿命。

砼浇筑的施工管控包括砼配比、拌合时间、水泥品种、搅拌设备等。

在砼浇筑过程中,还需要注意施工现场的环境,如湿度、温度等。

四、分坝缝施工为避免大坝因地震、水压等原因发生坝体裂缝,变态混凝土大坝采用了分坝缝施工工艺。

分坝缝施工是将大坝分成若干个坝段,每个坝段之间通过缝隙相连,采用不同的施工时间和砼预留缝隙来实现纵向伸缩变形。

五、渗漏控制变态混凝土大坝的渗漏控制是另一个非常重要的工艺环节。

渗漏控制的主要目的是避免水流通过坝体渗漏出去,避免对坝体产生不良影响。

渗漏控制的方法一般有提高坝体的密实度、采用抗渗混凝土、注浆等。

此外,大坝之间的渗漏沟和渗压测点的设置也是常用的渗漏控制措施。

六、搭设支模由于变态混凝土大坝高度较低,为了保证大坝的形状和尺寸稳定,需要在浇筑过程中及时搭设支模。

支模的搭设需要注意大坝形状、支模材料、支模间距、支模接头处等。

七、振捣与养护砼浇筑完成后,需要进行振捣,以确保砼的密实度和均匀性,提高大坝整体的稳定性。

水利水电工程中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

水利水电工程中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

水利水电工程中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变态混凝土是指由特殊配方的混凝土和特殊施工工艺制作的一种工程材料,其具有较高的强度、耐久性和抗渗性能,广泛应用于水利水电工程中。

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涉及材料配比、搅拌、浇筑、养护等方面,下面将详细介绍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几个关键步骤。

变态混凝土的配比是施工工艺的基础。

根据工程的具体需求和材料特性,需要选择合适的水泥、骨料、掺合料和外加剂,进行细致的配比计算。

配比中应考虑到混凝土的强度、流动性、抗渗性等要求,并合理控制水灰比。

变态混凝土的搅拌是保证材料均匀性和混凝土质量的关键步骤。

搅拌时应选择合适的搅拌设备,确保材料充分混合,避免出现骨料结块和水泥团聚现象。

搅拌时间一般为3-5分钟,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

然后,变态混凝土的浇筑需要采取适当的工艺措施,以保证施工质量。

在开始浇筑前需要对模板进行清洁和养护,以防止混凝土黏附或渗漏。

浇筑要分层进行,每层高度一般不超过1.5m,每层浇筑间隔时间应根据混凝土的初凝时间和温度来确定,以充分保证混凝土的均匀性和紧密性。

变态混凝土的养护是保证混凝土强度和耐久性的重要环节。

养护应在浇筑完成后立即进行,采取覆盖保温、湿润养护等措施,以防止混凝土的过早干燥和开裂。

养护时间一般为7-14天,具体时间视混凝土强度和环境温度而定。

在实际施工中,还需根据具体工程情况进行施工方案的设计和现场管理的组织。

在砼浇筑前需要对模板的支撑和防护进行检查和验收,以确保浇筑过程中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还需制定合理的材料调度计划,合理控制施工进度,充分保证工程质量。

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是水利水电工程中非常重要的一环,其质量直接影响到工程的使用寿命和可靠性。

只有在配比合理、搅拌均匀、浇筑适当和养护到位的情况下,才能保证变态混凝土的施工质量和工程的安全可靠。

在实际施工中,还应结合工程特点和经验进行合理的技术总结和经验积累,以不断提高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水平。

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案

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案

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案
大坝变态混凝土分布在碾压混凝土坝段上、下游模板边1m范围;廊道周围混凝土为变态混凝土;以及振动碾碾压不到的地方。

1、制浆机布置
在▽320m高程以下,大坝混凝土能够直接入仓,该工程段变态混凝土工程量比较大,若按现场加浆的施工方法,加浆工作量过大,并且加浆均匀性很难保证。

故在▽320.m高程以下汽车运输直接入仓的部位采用拌和楼直接拌制变态混凝土。

对于不能直接进仓的变态混凝土,采用现场拌制灰浆,现场加浆。

根据现场浇筑强度进行制浆,灰浆机布置在左岸坝头,采用φ100软管输送至仓面.
2、变态混凝土施工方法
变态混凝土随着碾压混凝土浇筑逐层施工,变态混凝土采用沟槽法加浆的方式,在已经摊铺好的碾压混凝土上,人工采用钉耙将碾压混凝土掏出沟槽,然后将灰浆均匀地掺入沟槽内。

注浆完成任务后,立即用φ80型高频振捣器插入振捣,振捣器插入深度大于50cm,以保证振捣器插入下层混凝土5~10cm,确保层间结合质量.高频振捣器插入混凝土的间距不超过75cm,振捣器应垂直按顺序插入混凝土,避免漏振。

振捣时间以振捣后混凝土表面完全泛浆为准,一般不应小于15秒,振捣器应缓慢拔出变态混凝土,拔出时混凝土表面不得留有孔洞。

变态混凝土相邻碾压混凝土条带,在变态混凝土施工完成后碾压,碾压时与变态混凝土搭接20cm以上。

特别注意进仓道路位置的薄弱
面的处理.仓面砼运输入仓口待浇筑到最后时浇筑。

由于该处属于薄弱面,浇筑之前先将汽车碾压过的部位稍微扒松表层。

水利水电工程中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

水利水电工程中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

水利水电工程中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摘要】水利水电工程中,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是一项关键技术,对工程的质量和安全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本文从混凝土材料性能要求、配合比设计、施工工艺技术、质量控制和安全环保措施等方面展开讨论。

通过对这些内容的分析,我们可以更好地了解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的关键要点和技术难点,从而提高工程建设的效率和品质。

本文还探讨了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的重要性、未来发展方向以及总结了当前研究的成果和不足之处。

通过本文的研究,希望能为水利水电工程中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的进一步发展提供一定的指导和借鉴。

【关键词】混凝土材料、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配合比设计、质量控制、安全环保、水利水电工程、研究意义、施工质量、发展方向、重要性、展望、总结。

1. 引言1.1 背景介绍随着变态混凝土技术的不断发展和成熟,它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越来越广泛。

变态混凝土具有高强度、高密实度、耐腐蚀、耐冻融等特点,能够有效提高工程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从而延长工程的使用寿命。

深入研究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对于提高工程质量、保障工程安全具有重要意义。

本文旨在通过对混凝土材料性能要求、变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技术、施工质量控制和安全环保措施进行综合研究,探讨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在水利水电工程中的应用及其未来发展方向,为相关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参考依据。

1.2 研究意义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的研究意义主要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混凝土作为水利水电工程中常用的建筑材料,其性能直接影响到工程的稳定性和持久性。

通过研究变态混凝土施工工艺,可以优化混凝土材料的性能要求,提高工程的承载能力和耐久性,从而保障工程的安全和可靠性。

变态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和施工工艺技术的优化将有效提高工程的施工效率和质量。

合理的配合比设计可以减少材料的浪费和施工周期,提高工程的经济性和可持续性。

优化的施工工艺技术可以减少施工过程中的问题和质量隐患,保障工程的施工质量和进度。

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中的变态混凝土技术

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中的变态混凝土技术

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中的变态混凝土技术摘要:碾压混凝土与变态混凝土技术被广泛应用于我国水利工程施工中,变态混凝土技术通过降低普通混凝土水灰比,促进零坍落度水泥混凝土技术的形成,其优势比较明显,包括较低造价、较高强度、施工速度快、环境污染少、较少水泥用量等,借助振动压路机的振动作用,碾压成型,为大型工程和局部改扩建工程提供更多便利。

基于此,本文进一步论述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中的变态混凝土,希望给有关机构提供参考与借鉴。

关键词: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变态混凝土引言:我国很早就拥有完善的碾压混凝土技术,从理论或者应用实践角度看,碾压混凝土技术都已处于世界领先水平,然而,考虑开展混凝土碾压工作时必须应用重型机械碾压混凝土,通常会有不方便碾压或者不能碾压情况出现,不利于施工,如果应用一般混凝土,不仅延长施工时间,还增加施工成本,在这样的背景下,促进变态混凝土的产生,同时其得到进一步发展和推广。

1.变态混凝土技术的优势贴近模板周边部分是传统碾压混凝土技术的难点,此部分受到边缘空间影响和制约,不方便应用重机开展碾压工作,因此,难以提高此部分混凝土密度,增加后期发生风险概率。

之后促进了变态混凝土技术的出现,此技术针对不能直接进行振动碾压的模板边缘、坝内配筋处和廊道周围等,实施混凝土浇筑操作,具体程序是将一定配比的灰浆加入大坝碾压混凝土中,进而对其开展振捣工作,增加密实度。

对比传统碾压混凝土技术,除了有机结合干硬混凝土和灰浆,促进可振捣流态混凝土的形成之外,还可以使施工成本得以节省下来,提高施工效率,缩短施工周期[1]。

1.工程概况观音岩水库工程大坝位于贵州省水城县,其溢流堰上游、下游宽度分别是27.148m、21m,▽1412.743~▽1425是其设计高程,泄洪表孔共有3个,每个孔宽度是5m,溢流堰上游牛腿坡比是1:0.2,1.12m是其最长悬挑,1:1是其下游牛腿坡比值,4m是其最长悬挑。

浅论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大坝 施工中变态混凝土技术

浅论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大坝 施工中变态混凝土技术

浅论水利工程碾压混凝土大坝施工中变态混凝土技术1 应用变态混凝土技术的意义1.1 某城水利工程概况某城水利工程为二级工程建设,其位于该城主河的支流下游,距离中部主城区32干米,该水利工程所建设大坝大坝长为190米,坝高为60米,其中使用碾压混凝土的量为8万立方米。

该水利工程夏季建设周期的平均气温为38摄氏度,少雨,天气情况稳定。

针对该水利工程的具体环境和地理情况,要制定合理的大坝碾压混凝土施工措施,若应用碾压变态混凝土筑坝技术,可以节约成本,缩短施工时间。

1.2 变态混凝土相对于碾压混凝土技术优点在传统的碾压混凝土技术中,难点是贴近模板周边的部分,该部分由于边缘的空间限制,不便于进行重机碾压,所以此处的混凝土往往很难致密,后期容易发生危险。

后来在碾压混凝土施工中出现了变态混凝土技术,该技术就是针对模板边缘、坝内配筋处及廊道周围等不能直接震动碾压的部位进行变态混凝土浇筑具体操作时是在施工中往铺好的大坝碾压混凝土里加入一定配比的灰浆,然后进行振捣密实。

这样以来,与传统碾压混凝土技术相比,不仅可以将干硬的混凝土结合灰浆使其变成可振捣流态混凝土,还能节约施工成本,加快施工进程。

2 变态混凝土技术的施工要求2.1 主要施工范围和厚度要求变态混凝土技术的主要应用范围是传统碾压混凝土施工中难以致密的部位,主要有:止水周边,模板周边,坝上游面、下游面以及横缝面、廊道周边,梯井结构周边,岸坡岩坝连接处,大坝溢流面下卧层以及泄洪孔等位置。

对于施工厚度要根据实际水利工程的要求来决定,比如某城的水利建设工程需用使用到变态混凝土的部位主要是对原有混凝土的替代,因而其使用厚度应该在50~100厘米之间最为合适。

2.2 变态混凝土的性能要求在该某城的水利工程建设中应用变态混凝土技术的主要部位为难以致密的周边部位,这对于混凝土的强度、抗渗能力等特性提出了很高的要求,因而该施工部位的变态混凝土不仅要具有常态混凝土的所有特性,更要提高变态混凝土的的抗渗能力和抗压强度。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摘要:在碾压混凝土坝施工中,变态混凝土的运用解决了一些部位无法采用振动碾碾压的施工问题,从而有利于碾压混凝土坝的快速施工。

关键词:大坝施工;变态混凝土;应用
碾压混凝土重力坝与常态混凝土重力坝相比具有施工快、工期短、节约水泥用量等优点,经过十多年的发展,目前该施工方法在国内水利工程的应用范围已从重力坝发展到拱坝,甚至薄拱坝,筑坝质量越来越高,最大坝高达到200m。

坝体型式由“金包银”(即外部用常态混凝土,内部用碾压混凝土),发展到在坝体上游面采用富胶凝二级配碾压混凝土防渗层的全断面碾压混凝土坝体施工方法。

变态混凝土是指在已摊铺的碾压混凝土拌和料中,掺入一定比例的灰浆后再振捣密实的混凝土。

所谓“变态”是指通过加浆的工艺措施,使干硬性的碾压混凝土变成可以振捣的极低流态变态混凝土的施工方法。

在碾压混凝土坝的施工中,变态混凝土广泛地运用于振动碾无法直接碾压的基岩面与碾压混凝土接合部、模板边缘、廊道周围、坝内配筋处等部位。

碾压混凝土的碾压分层厚度一般为30cm。

根据施工工艺的不同,变态混凝土的运用宽度一般采用0.3~0.5m:宽度太小,无法保证加浆和振捣的施工质量;宽度过大,增加了变态混凝土的施工量,影响碾压混凝土的施工速度,从而增加了胶凝材料用量,且不利于坝体温控。

在《水工碾压混凝土施工规范》(DL/T5112—2000)中规定:“变态混凝土所用灰浆由水泥和粉煤灰并掺用外加剂拌制而成,其水胶比宜不大于同种碾压混凝土的水胶比”。

对于变态混凝土的加浆量,则要求通过试
验确定。

下面以某电站(以下简称某电站)下库碾压混凝土大坝作为工程实例,就变态混凝土的加浆量和加浆工艺进行研究。

1加浆量
1.1浆液配制
(1)设计指标。

变态混凝土作为坝体混凝土的重要组成部分,必须满足大坝对混凝土的技术要求。

某电站中上游迎水面死水位以下部位采用G2C20/90W8(二级配混凝土标号为C20,龄期为90天,抗渗要求W8)的碾压混凝土,因此变态混凝土的性能同样应是G2C20/90W8。

(2)所用材料。

浆液所用胶材应与坝体混凝土所用胶材相同。

在某电站中水泥采用P.O.42.5水泥,其物理性能见表1。

粉煤灰采用优质I 级粉煤灰,其物理性能见表2。

G2C20/90W8碾压混凝土的理论配合比如表3所示。

在试验室中,按照配合比拌出G2C20/90W8碾压混凝土,并按照相同的水胶比配制出水泥煤灰净浆。

表1P.O.42.5水泥性能指标MPa
注:减水剂制成20%的溶液,引气剂制成0.8%的溶液。

1.2确定加浆量
由于进行变态混凝土施工时,采用振捣棒振实,因此加浆时变态混凝土的坍落度须满足振捣要求。

通过室内模拟现场施工状况,确定加浆量。

先铺洒一定量的浆液,然后铺上一定量的碾压混凝土拌和物,测试振捣时间和不同的加浆量对混凝土坍落度的影响。

因试验在室内进行,故拌制0.5m3碾压混凝土即可。

通过配合比可知,混凝土中浆液质量为:0.5×(80+110+81)=135.5kg。

铺洒浆液,当加入的浆液量为61kg时,变态混凝土的坍落度为3cm,可以进行振捣施工,此时加浆的质量比(加入的浆液质量与碾压混凝土中浆液质量的比值)为45%。

这时,在0.5m3碾压混凝土中加入了40×45%=18kg的水泥、55×45%=24.75kg的粉煤灰、40.5×45%=18.22kg水和外加剂制成的浆液,并满足技术要求。

由材料的密度可计算出浆液共有35.97L,从而可以计算出加入浆液的体积比为:35.97/500×100%=7%,即当加入浆液与压实碾压混凝土的体积比为7%时,制成的变态混凝土是满足技术要求的。

2加浆工艺
选择不同的加浆施工工艺对变态混凝土的施工速度和施工质量会产生较大的影响,因此选择经济、快速的施工工艺是变态混凝土施工的关键所在。

2.1铺浆方法
在工程施工中,先后设计了两种方法进行试验:①表面铺洒灰浆法;
②沟槽二次铺浆法。

经比较,后者灰浆铺洒均匀,且快速、简捷,极易施工。

沟槽铺浆的施工方法:碾压混凝土的分层摊铺厚度一般为34cm;在摊铺完毕的碾压混凝土面上挖一个深30cm、宽30cm左右的沟槽;将配制好的灰浆按一定量均匀地铺洒在沟槽中;然后回填15cm厚的碾压混凝土;接着再按照一定量均匀地铺洒灰浆;待浆液浸透后,开始振捣混凝土至密实。

2.2加浆量控制
由于变态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比与它相邻的碾压混凝土中的水泥用量大,因此必须严格控制变态混凝土的加浆量,以防止两种混凝土中不同的水泥水化热产生的应力差引起坝体裂缝。

另外,准确的加浆量控制也是降低变态混凝土成本的主要手段。

在本工程中,采用体积法加浆。

具体的方法是:测出一桶浆液的体积V和沟槽的断面面积A,然后根据加浆量的体积比(7%),计算出一桶浆液的加浆距离L
L=V/(A×7%)
因为分两次加浆,所以在计算沟槽的断面面积A时,应注意沟槽的深度。

根据现场实践,加浆后的振捣时间控制在3min/m。

施工完毕后,拆模进行外观检验:混凝土外立面平整无麻面,未出现裂缝和其他缺
陷。

3结语
通过变态混凝土一系列的室内试验和现场工艺应用,可以认为: (1)在变态混凝土施工中,当加浆量控制在质量比为45%或体积比为7%时,变态混凝土是完全可以满足技术要求的。

(2)采用沟槽二次铺浆法简化了施工工艺,加快了施工进度。

(3)变态混凝土的施工宽度宜采用40cm。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