酶促反应动力学 碱性磷酸酶Km值测定共24页
碱性磷酸酶Km值的 ppt课件

碱性磷酸酶Km值的
4
Km值 ① Km等于酶促反应速度为最大反应速度一半时 的底物浓度。 ② 意义: a) 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之一; b) Km可近似表示酶对底物的亲和力; c) 同一酶对于不同底物有不同的Km值。
9:17:30 9:18:00
保证每个试管的反应时间为15分钟
碱性磷酸酶Km值的
8
实验报告
• 1 绘制矩形双曲线图
• 2 绘制双倒数图,并通过双倒数图读出碱 性磷酸酶对磷酸本二钠的Km值
碱性磷酸酶Km值的
9
7
注意事项
• 1 底物和酶取样准确 • 2 保温时间准确
1
2
3
4
5
加入酶的时 间
加入碱性溶液 终止反应的 时间
9:00:00 9:00:30 9:01:00 9:15:00 9:15:30 9:16:00
9:01:30 9:16:30
9:02:00 9:17:00
6
7
9:02:30 9:03:00
碱性磷酸酶Km值的测定
碱性磷酸酶Km值的
1
影响 酶促反应的因素
底物浓度 酶浓度 pH 温度 激活剂 抑制剂
※ 研究一种因素的影响时,其余各因素均恒定。
碱性磷酸酶Km值的
2
底物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
在其他因素不变
V
的情况下,底物浓度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呈
矩形双曲线关系。 [S]
碱性磷酸酶Km值的
3
V ── = Vmax[S] Km + [S]
碱性磷酸酶km值测定实验报告

碱性磷酸酶km值测定实验报告碱性磷酸酶(Km)值测定实验报告引言:碱性磷酸酶是一种重要的酶,在生物体内起着多种功能。
它参与了细胞信号传导、骨骼形成和矿物质代谢等生理过程。
了解碱性磷酸酶的性质和特点对于研究其功能和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本实验旨在测定碱性磷酸酶的Km值,以揭示其底物浓度与酶反应速率之间的关系。
材料与方法:1. 实验仪器:分光光度计、离心机、比色皿等。
2. 实验试剂:碱性磷酸酶提取液、磷酸盐缓冲液、对硝基酚磷酸盐、NaOH溶液等。
3. 实验操作:首先,将适量的碱性磷酸酶提取液加入磷酸盐缓冲液中制备酶溶液。
然后,分别取一系列浓度的对硝基酚磷酸盐溶液,并加入相同体积的酶溶液,混合均匀后放置于37℃恒温水浴中反应一定时间。
最后,利用分光光度计测定反应体系中产生的黄色产物的吸光度。
结果与讨论:通过测定不同浓度对硝基酚磷酸盐溶液的吸光度,我们得到了一系列实验数据。
将吸光度与对硝基酚磷酸盐浓度绘制成图表,我们可以得到一条标准曲线。
根据标准曲线,我们可以计算出不同底物浓度下的酶反应速率。
在实验过程中,我们发现酶的反应速率随着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但随着底物浓度的进一步增加,酶反应速率逐渐趋于饱和。
这是因为酶与底物结合形成酶底物复合物,底物浓度的增加会增加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速率。
然而,当底物浓度达到一定水平时,酶底物复合物的形成速率已经接近最大值,因此酶反应速率不再随底物浓度的增加而增加。
根据酶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的关系,我们可以计算出碱性磷酸酶的Km值。
Km 值是指在半饱和状态下,底物浓度等于酶的反应速率的一半。
通过计算标准曲线上反应速率等于一半最大反应速率时的底物浓度,我们可以得到Km值。
Km值的大小反映了底物与酶之间的亲和力。
Km值越小,底物与酶之间的结合越紧密,亲和力越强。
反之,Km值越大,底物与酶之间的结合越松散,亲和力越弱。
通过测定Km值,我们可以了解碱性磷酸酶对底物的亲和力,进而推测其在生物体内的功能和作用。
碱性磷酸酶km值的测定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0. 1
加入酶液后立即混匀(保持37℃水浴) ,
混匀 , 室温放置10分钟左右, 以8号管为 空白 , 于5l0nm比色 , 记录各管的光密度
碱性溶液 1.0 1.0 1.0 1.0 1.0 1.0 1.0
1 2 30.05 0. 150.90 0.900.95 0.85
管号底物液 (0 .04M)碳酸缓液 (pH= 10)蒸馏水
混匀后37℃水浴 , 预温5分钟左右
【
】
反应开始。从加入酶液起计时至下一步 加入碱性 溶液停止反应 , 各管反应时间应准确一 致 , 为15分钟。
■ 比较两个值的大小,分析实验误差产生 的原因
底物浓度 mmol/L
1/ [S]
1/OD
【
】
4 5
1 2
8
6
3
3
5
7
1
1
/ OD510为纵轴作 图 , 观察曲线形状; 查Km值■
s]为横轴,
■ 以
1
1
1/ [s- 1/Km
底物浓度与反应速度关系曲线
双倒数曲线
1/2VMAX
VMAX
[S]
的原因■ 比较两种Km测定方法各自的优缺点
/ km , 据此可算出Km
1/ Vmax
距3;4-氨基安替比林 K3Fe(CN)6 (红色醌衍生物
:
:磷酸苯二钠+H2O
(红色
AKP
)
4 5 6 7 80.25 0.30 0.40 0.60 0.800.90 0.90 0.90 0.90 0.900.75 0.70 0.60 0.40 0.20
4-氨基安 替比林铁氰化钾
碱性磷酸酶km值测定 实验报告

碱性磷酸酶km值测定实验报告碱性磷酸酶(alkaline phosphatase)是一种重要的酶类物质,在生物体内发挥着关键的生物学功能。
为了更好地了解碱性磷酸酶的性质和功能,我们进行了碱性磷酸酶的KM值测定实验。
实验中,我们首先准备了一系列不同底物浓度的反应液,并添加了一定浓度的碱性磷酸酶。
然后,通过测定一定时间内底物浓度的变化,我们可以得到不同底物浓度下反应速率的数据。
在实验中,我们选择了两种常用的底物——对硝基苯磷酸钠(p-NPP)和酚酞磷酸钠(BTP)来进行测定。
p-NPP是一种无色底物,在碱性条件下可以被碱性磷酸酶催化水解生成对硝基苯酚,其产物可以通过测定吸光度来确定反应速率。
而BTP是一种红色底物,在碱性条件下可以被碱性磷酸酶催化水解生成酚酞,其产物可以通过测定吸光度来确定反应速率。
通过实验数据的处理和分析,我们得到了不同底物浓度下的反应速率和底物浓度的关系。
通过拟合实验数据,我们可以得到反应速率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动力学关系。
根据麦克斯韦-玛尔蒙方程,我们可以得到碱性磷酸酶的KM值。
KM值是一个重要的酶学参数,它反映了底物与酶结合的亲和力。
KM值越小,表示底物与酶结合的亲和力越强,底物浓度较低时就能够达到较高的反应速率。
而KM值越大,表示底物与酶结合的亲和力较弱,需要较高的底物浓度才能达到较高的反应速率。
通过实验测定,我们可以得到碱性磷酸酶的KM值,进而了解其底物结合特性。
这对于研究碱性磷酸酶的功能和调控机制具有重要意义。
同时,通过比较不同底物的KM值,我们还可以了解底物对于碱性磷酸酶的亲和力差异,进一步揭示酶底物特异性的原理。
除了测定KM值,我们还可以通过其他实验方法来研究碱性磷酸酶的功能和特性。
例如,可以通过测定酶的最适温度和最适pH值来了解酶的适应范围。
此外,还可以通过测定酶的抑制剂对酶活性的影响来研究酶的抑制机制。
这些实验方法的综合应用可以更全面地了解碱性磷酸酶的生物学功能。
综上所述,碱性磷酸酶KM值的测定是研究酶特性和功能的重要手段之一。
碱性磷酸酶Km值的ppt课件

精选课件
10
感谢亲观看此幻灯片,此课件部分内容来源于网络, 如有侵权请及时联系我们删除,谢谢配合!
1
2
3
4
5
加入酶的时 间
加入碱性溶液 终止反应的 时间
9:00:00 9:00:30 9:01:00 9:15:00 9:15:30 9:16:00
9:01:30 9:16:30
9:02:00 9:17:00
6
7
9:02:30 9:03:00
9:17:30 9:18:00
保证每个试管的反应时间为15分钟
精选课件
8
实验报告
• 1 绘制矩形双曲线图
• 2 绘制双倒数图,并通过双倒数图读出碱 性磷酸酶对磷酸本二钠的Km值
精选课件
9
注意事项
• 1 做如下表格
1234 5 6 7 Abs [S] 1/ABS 1/[S]
• 2 可电脑作图
• 3 若人工作图,在坐标轴上禁止出现分数(1/2,1/16)
• 4 实验的最终目的是测得Km值,因此实验报告最终 必须得出结论:Km值等于多少
碱性磷酸酶Km值的测定
精选课件
1
影响 酶促反应的因素
底物浓度 酶浓度 pH 温度 激活剂 抑制剂
※ 研究一种因素的影响时,其余各因素均恒定。
精选课件
2
底物浓度对反应速率影响
在其他因素不变
V
的情况下,底物浓度
对反应速率的影响呈
矩形双曲线关系。 [S]
精选课件
3
V ── = Vmax[S] Km + [S]
精选课件
5
V Vmax Vmax/2
Km
❖ Km
Vmax = Vmax[S]
碱性磷酸酶km值测定实验报告

竭诚为您提供优质文档/双击可除碱性磷酸酶km值测定实验报告篇一:酶促反应动力学实验报告酶促反应动力学实验报告14301050154杨恩原实验目的:1.观察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2.观察抑制剂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3.掌握用双倒数作图法测定碱性磷酸酶的Km值实验原理:一、底物浓度对酶促反应速度的影响在温度、ph及酶浓度恒定的条件下,底物浓度对酶的催化作用有很大的影响。
在一般情况下,当底物浓度很低时,酶促反应的速度(v)随底物浓度[s]的增加而迅速增加,但当底物浓度继续增加时,反应速度的增加率就比较小,当底物浓度增加到某种程度时反应速度达到一个极限值(即最大速度Vmax)。
底物浓度和反应速度的这种关系可用米氏方程式来表示(michaelis-menten方程)即:式中Vmax为最大反应速度,Km为米氏常数,[s]为底物浓度当v=Vmax/2时,则Km=[s],Km是酶的特征性常数,测定Km是研究酶的一种重要方法。
但是在一般情况下,根据实验结果绘制成的是直角双曲线,难以准确求得Km和Vmax。
若将米氏方程变形为双倒数方程(Lineweaver-burk方程),则此方程为直角方程,即:以1/V和1/[s]分别为横坐标和纵坐标。
将各点连线,在横轴截距为-1/Km,据此可算出Km值。
本实验以碱性磷酸酶为例,测定不同浓度底物时的酶活性,再根据1/v和1/[s]的倒数作图,计算出其Km值。
二、抑制剂对酶促反映的影响凡能降低酶的活性,甚至使酶完全丧失活性的物质,成为酶的抑制剂。
酶的特异性抑制剂大致上分为可逆性和不可逆性两类。
可逆性抑制又可分为竞争性抑制和非竞争性抑制等。
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特点是使该酶的Km值增大,但对酶促反映的最大速度Vmax值无影响。
非竞争性抑制剂的作用特点是不影响[s]与酶的结合,故其Km值不变,然而却能降低其最大速度Vmax。
本实验选取na2hpo4作为碱性磷酸酶的抑制物,确定其抑制作用属于哪种类型。
碱性磷酸酶Km值的测定-毕业论文-

12
mmol/L
78
16
0
1/[S] 1 0.333 0.200 0.167 0.125 0.083 0.063 1/OD
2、作图
■ 以 [s ]为横轴,OD510为纵横作图,观 察曲线形状;查Km值
■ 以1/[s]为横轴,1/OD510为纵轴作图 观察曲线形状;查Km值
■ 比较两个值的差异.
OD510
管号 1 2 3 4 5 6 7 8 底物液 0.05 0.15 0.25 0.30 0.40 0.60 0.80 0
(0.04M)
碳酸缓 0.90 0.90 0.90 0.90 0.90 0.90 0.90 0
液(pH=10)
蒸馏水 0.95 0.85 0.75 0.70 0.60 0.40 0.20 1
■ 本实验以碱性磷酸酶为例,用磷酸苯二钠为其 底物,生成酚和磷酸,酚在碱性溶液中与4一氨 基安替比林作用,经铁氰化钾氧化生成红色醌 的衍生物,根据红色的深浅可测出酶活力高低 其反应式如下:
磷酸苯二钠+H2O Fra bibliotekKP OH- 苯酚
苯酚+4-氨基安替比林 K3Fe(CN)6 醌衍生物 (红色)
【实验操作】
碱性磷酸酶Km值 的测定
【实验目的】
■ 1 . 了解酶的Km值测定原理和方法
■ 2.掌握碱性磷酸酶(AKP)活性 测定的原理和方法
【实验原理】
■ 在温度,PH及酶浓度恒定的条件下,酶促 反应的初速度随底物浓度(S)增大而增加 但当底物浓度增大到一定极限时,则反应 速度趋于恒定,此最大反应速度Vmax,反 应速度与底物浓度之间的关系可用米氏方 程来表示,即:
1/OD510
VMAX
碱性磷酸酶Km值的测定

6
78
12
16
0
1/[S] 1/OD
1 0.333 0.200 0.167 0.125 0.083 0.063 -
历史ⅱ岳麓版第13课交通与通讯 的变化资料
精品课件欢迎使用
[自读教材·填要点]
一、铁路,更多的铁路 1.地位 铁路是 交通建运设输的重点,便于国计民生,成为国民经济 发展的动脉。 2.出现 1881年,中国自建的第一条铁路——唐山 至开胥平各庄铁 路建成通车。 1888年,宫廷专用铁路落成。
本实验以碱性磷酸酶为例,用磷酸苯二钠为其底物,生成酚和 磷酸,酚在碱性溶液中与4一氨基安替比林作用,经铁氰化钾氧 化生成红色醌的衍生物,根据红色的深浅可测出酶活力高低。 其反应式如下:
磷酸苯二钠+H2O
AKP OH-
苯酚
苯酚+4-氨基安替比林 K3Fe(CN)6 醌衍生物 (红色)
【实验操作】
出口价格同步变动的现象。与这一现象直接相关的近代事
业是
()
A.电报业
B.大众报业
C.铁路交通业 D.轮船航运业
[解析] 材料主要反映了信息交流的快捷,故选A。
[答案] A
[题组冲关]
3.假如某爱国实业家在20世纪初需要了解全国各地商业信
息,可采用的最快捷的方式是
()
A.乘坐飞机赴各地了解 B.通过无线电报输送讯息
C.通过互联网 D.乘坐火车赴各地了解
解析:本题考查中国近代物质生活的变迁。注意题干信
息“20世纪初”“最快捷的方式”,因此应选B,火车速度 远不及电报快。20世纪30年代民航飞机才在中国出现, 互联网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 答案:B
4.下列不属于通讯工具变迁和电讯事业发展影响的是( ) A.信息传递快捷简便 B.改变着人们的思想观念 C.阻碍了人们的感情交流 D.影响着人们的社会生活 解析:新式通讯工具方便快捷,便于人们感情的沟通和交流。 答案: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