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用字词句教学一-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练习学用字词句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练习学用字词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一定数量的字词,提高学生的词汇量。
2. 培养学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的能力。
3. 引导学生学会基本的阅读技巧,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4. 培养学生热爱语文、喜欢阅读的良好习惯。
二、教学内容:1. 第一单元:学习生字词,认识字母“a-h”。
2. 第二单元:学习生字词,认识字母“i-q”。
3. 第三单元:学习生字词,认识字母“r-z”。
4. 第四单元:学习句子结构,练习简单句子的表达。
5. 第五单元:学习词语搭配,练习复杂句子的表达。
三、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掌握每个单元的生字词,认识新的字母。
2. 教学难点:句子结构的掌握,词语搭配的运用。
四、教学方法:1. 采用直观演示法,让学生通过观察、模仿来学习生字词。
2. 运用游戏教学法,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 采用分组合作法,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
4. 运用情境教学法,让学生在实际情境中运用所学知识。
五、教学步骤:1. 热身活动:引导学生复习上一节课所学的知识,为新课的学习做好铺垫。
2. 生字词学习:教师展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跟读、记忆。
3. 字母学习:教师展示新字母,引导学生认识、拼读。
4. 句子练习:教师给出例句,引导学生模仿、造句。
5. 词语搭配:教师给出词语,引导学生进行搭配练习。
7. 作业布置:教师布置适量作业,巩固所学知识。
8. 课后反思:教师对本节课的教学效果进行反思,为下一节课的教学做好准备。
六、教学评估:1. 定期进行字词测试,检查学生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
2. 录音学生的朗读,评估其发音、语调、停顿等方面的准确性。
3. 观察学生在小组合作中的表现,评估其合作能力和交流技巧。
4. 收集学生的句子练习和词语搭配作业,评估其应用能力。
七、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语文上册》课本及练习册。
2. 教学卡片:生字词卡片、字母卡片、句子模板卡片。
3. 教学课件:利用多媒体课件辅助教学,增加互动性和趣味性。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练习学用字词句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练习学用字词句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掌握字词的基本用法。
2. 过程与方法:通过多种形式的练习,提高学生的字词运用能力,培养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激发学生学习语文的兴趣,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和创新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正确认读和理解生字词,掌握字词的基本用法。
2. 教学难点:字词在具体语境中的运用和理解。
三、教学准备1. 教师准备:教材、教案、PPT、生字词卡片等教学资源。
2. 学生准备:课本、练习本、文具等学习用品。
四、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通过趣味小故事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引导学生自学生字词,组内交流,教师讲解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用法。
3. 课堂练习:设计不同形式的练习题,让学生在具体语境中运用字词,巩固所学知识。
4. 小组讨论:学生分组讨论,分享字词运用的心得,培养学生的合作意识。
5. 课堂展示:邀请学生上台展示自己的字词句运用能力,鼓励其他学生积极参与。
五、课后作业1. 家庭作业:课后练习题,巩固所学知识。
2. 拓展作业:鼓励学生在生活中运用所学字词,与家人、朋友分享,提高语言表达能力。
六、教学评估1. 课堂表现评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字词句运用能力和合作意识。
2. 课后作业评估: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情况,巩固所学知识。
3. 学生自我评估:鼓励学生自我评价,反思自己在学习过程中的优点和不足。
七、教学反思2. 学生反馈:收集学生对课堂教学的反馈意见,了解学生的学习需求,调整教学策略。
八、教学拓展1. 学科融合:结合美术、音乐等学科,让学生在多感官体验中学习字词句。
2. 课外活动:组织学生参加诗歌朗诵、故事比赛等活动,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九、教学计划1. 下周教学内容:下一阶段的教学内容,如生字词学习、句子练习等。
2. 教学安排:课时分配,教学活动的安排,确保教学目标的实现。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学词学句》的教案

一、教学目标:1. 知识与技能:(1)学生能够正确认读和理解本课的生字词。
(2)学生能够流利地朗读课文,并能复述课文大意。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主动识字、学词。
(2)采用分组讨论、师生互动等方式,提高学生的语言表达能力。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培养学生热爱生活、积极向上的情感态度,增强对语文学科的兴趣。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生字词的学习与掌握。
(2)课文的朗读与复述。
2. 教学难点:(1)生字词的理解与运用。
(2)课文中的句子结构及语法。
三、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利用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认读生字词。
(2)通过趣味故事、情境创设等方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词学习:(1)分组讨论,让学生自主学习生字词。
(2)教师辅导,重点讲解生字词的读音、书写和用法。
3. 句子学习:(1)教师示范朗读课文,让学生跟读。
(2)分析课文中的句子结构,讲解语法知识。
4. 课文理解:(1)学生自主阅读课文,理解大意。
(2)师生互动,讨论课文中的重点内容。
5. 课堂练习:(1)课后练习:抄写生字词、造句。
(2)课后作业:完成课后练习题。
四、教学评价:1. 课堂表现:观察学生在课堂上的参与程度、发言情况等。
2. 作业完成情况:检查学生课后作业的完成质量。
3. 阶段性测试:定期进行识字、学词、学句的测试,了解学生的掌握情况。
五、教学资源:1. 教材:一年级语文下册教材。
2. 教辅:生字词卡片、课后练习题。
3. 教学工具:图片、实物、多媒体设备等。
六、教学策略:1. 互动式教学:通过提问、讨论等方式,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其思维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2. 情境教学:利用图片、实物、角色扮演等,为学生创设生动有趣的情境,帮助其理解课文内容。
3. 游戏教学:设计有趣的识字、学词游戏,让学生在游戏中轻松学习,提高其学习兴趣。
4. 个性化教学:关注学生的个体差异,针对不同学生制定合适的教学方案,使其在原有基础上得到提高。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识字学词学句(一)1》教学设计之二

小学语文一年级教案《识字学词学句(一)1》教学设计之二教学要求1.学会10个生字和14个词语。
知道也的用法。
2.正确、流利地朗读课文。
背诵课文。
3.知道杏树、桃树、梨树和苹果树是果树,它们大多春天开花,秋天结果,知道果树能使环境更优美。
教学重点、难点学习生字新词,理解句子的意思。
课前准备1.布置学生观察周围的果树。
2.生字卡片、挂图或投影片、朗读课文的录音带或录像带。
教学时间:2课时教学过程第一课时一、启发谈话1.明确学习目的,激发学习兴趣。
昨天,老师布置同学们观察周围的果树,有谁观察到了?指名说说:在什么地方看到了什么树?树怎么了?二、看图识词出示春秋两幅果树图。
(两幅图上下对着)(1)第一幅画的是什么季节?为什么?第二幅图呢?(板书:春天、秋天)小结:果树大多春天开花,秋天结果(告诉学生杏树、桃树一般夏天结果)。
(2)出示投影片(杏花、桃花、梨花、苹果花),认识四种果树的花。
(板书:杏花桃花梨花苹果花)(生字要注音)(3)果树上结了哪些果子?(板书:杏子桃子梨苹果)小结:春天,果树都开花了。
粉红色的是杏花和桃花,白中带红的是苹果花,颜色雪白的是梨花,真漂亮!到了夏天,杏子、桃子熟了;到了秋天,果树结出了梨和苹果。
三、范读课文1 猜猜,图上画的是什么地方的果树?2 听朗读录音,回答上面的问题。
四、自读课文,教师巡视辅导要求:借助汉语拼音读通课文,读准字音;按照生字条画出生字,连成词读一读。
五、检查自读情况1黑板上的词里有哪几个生字,读一读。
2课文中还有哪些生字顺着课文连成词读出来。
板书:许多或花园3认读生字词,重点注意三个后鼻音字。
4朗读课文(先指名读,再齐读)。
六、识字写字教学1 识字教学。
(1)说了带木的生字:杏、桃、梨。
认识木字旁。
木字旁与树木有关,可在字的上面、下面、左面。
写在左面时捺就写成点(板书示范:木字旁)桃:右边笔顺是:竖撇、点、提、竖弯钩、撇、点。
先写左半边,再写右半边。
组词训练。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练习学用字词句

一年级语文上册教案练习学用字词句一、教学目标:1. 让学生掌握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
2. 能理解课文中的句子,并能进行简单的句子仿写。
3. 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二、教学内容:1. 生字词的学习:本课的生字词有“太阳、月亮、星星、山水、花鸟”等,要求学生能够正确书写,并能组成简单的句子。
2. 句子的理解:本课的句子有“太阳出来了,照亮了大地。
”、“月亮升起了,照亮了夜空。
”等,要求学生能够理解句子的意思,并能进行简单的句子仿写。
三、教学步骤:1. 生字词的学习:教师出示生字词,引导学生跟读,让学生自己书写,教师进行点评。
2. 句子的理解:教师出示句子,引导学生理解句子的意思,进行句子仿写练习。
四、教学评价:1. 对生字词的掌握情况进行测试,看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书写。
2. 对句子的理解情况进行测试,看学生是否能够正确理解句子的意思。
五、教学总结:通过本课的学习,学生掌握了本课的生字词,并能正确书写,句子理解能力也有了提高。
在今后的教学中,教师要注重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的培养,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
六、教学策略:1. 采用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视频等引导学生直观地学习生字词。
2. 采用互动式教学法,引导学生主动参与课堂,提高学生的积极性。
3. 采用分层教学法,针对不同学生的学习程度,给予适当的指导。
七、教学资源:1. 生字词图片:太阳、月亮、星星、山水、花鸟等。
2. 句子卡片:太阳出来了,照亮了大地。
月亮升起了,照亮了夜空。
3. 阅读材料:简单的故事短文,用于提高学生的阅读理解能力。
八、教学活动:1. 生字词学习活动:学生跟读生字词,自主书写生字词,进行生字词接龙游戏。
2. 句子理解活动:学生朗读句子,用自己的话解释句子的意思,进行句子仿写练习。
3. 阅读理解活动:学生阅读故事短文,回答相关问题,提高阅读理解能力。
九、教学反馈:1. 生字词掌握情况:通过生字词测试,检查学生是否能够正确书写生字词。
一年级语文下册识字学词学句教案

1. 知识与技能:(1)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能够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3)学会本课的词语,能够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过程与方法:(1)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加深对生字的理解。
(2)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运用游戏、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1)培养学生热爱生活、关注自然的情感。
(2)培养学生积极主动参与学习、勇于探索的精神。
二、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1)认识本课的生字,理解生字的意思。
(2)正确朗读课文,能够流利地朗读并背诵。
(3)学会本课的词语,能够正确运用到实际情景中。
2. 教学难点:(1)生字的认读和理解。
(2)课文中一些长句子的朗读和理解。
1. 情境教学法:通过图片、实物等引导学生认识生字,加深对生字的理解。
2. 互动教学法:采用分组合作、讨论交流的方式,培养学生的团队协作能力和口语表达能力。
3. 游戏教学法:运用游戏、比赛等形式,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四、教学准备:1. 准备生字卡片,用于学生认读和复习。
2. 准备课文课件或黑板,用于展示课文内容。
3. 准备与课文相关的图片、实物等教学资源。
五、教学过程:1. 导入新课:(1)引导学生回顾上节课学习的内容,巩固已学的生字和词语。
(2)引入本节课的学习内容,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
2. 生字学习:(1)出示生字卡片,引导学生认读生字。
(2)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让学生理解生字的意思。
(3)学生自主学习生字,巩固记忆。
3. 课文学习:(1)引导学生朗读课文,注意语音语调和节奏。
(2)讲解课文中的长句子,帮助学生理解。
(3)学生跟读课文,模仿语音语调。
4. 词语学习:(1)出示词语卡片,引导学生认读词语。
(2)通过组词、造句等方式,让学生理解词语的意思。
(3)学生自主学习词语,巩固记忆。
苏教版一年级语文下册《学用字词句》公开课教案_3

《学用字词句》教学设计教学设计新课标十分强调低年级的写话教学,要求我们的学生“对写话有兴趣,引导观察想象,写自己想说的话,写出自己对周围事物的认识和感想。
在写话中乐于运用阅读和生活中学到的词语。
”随着新课改的不断深入,作为教师的我们该如何有效指导学生观察事物,学习写话呢?针对本课《学用字词句》,案例研究的主要问题有:1.说说表示声音的词为什么都是口字旁。
2.正确使用表示声音的词。
3.观察图,说说什么时间,谁在什么地方干什么。
4.想象小青蛙好像在说写什么?教学主题培养低年级“乐于观察,学会表达”的策略研究教学流程一、教师导入:(课前播放音乐)小朋友,伴随着欢快的音乐,我们一起到动物王国去旅行,那里有好多动物都来欢迎我们了。
听,谁来了?谁来学?生:小猫。
生:小青蛙。
师:看,还有谁来了?生:鸽子、小鸡。
师:这么多动物都来了,你知道还有哪些动物来欢迎我们呢?它们是怎么叫的?生:小牛——哞哞哞生:小鸭——嘎嘎嘎生:蜜蜂——嗡嗡嗡……师:多有趣的声音啊,我们也来学学吧!开火车读词语。
齐读。
师:现在动物王国越来越热闹了。
仔细观察一下,这些表示声音的词,你有什么发现?为什么这些表示声音的词大多都是口字旁呢?二、指导看图,练习说话。
1.师过渡:动物们的声音多有意思啊!如果句子里用上这些表示声音的词,就更生动,更有趣了。
你能用上表示声音的词吗?出示:夏天的夜里,青蛙在池塘边“”地叫。
2.师:仔细看看图,你有不一样的说法吗?要说清楚什么时候,青蛙在哪儿“呱呱呱”地叫。
出示:,青蛙在“呱呱呱”地叫。
生:早上,青蛙在小河边“呱呱呱”地叫。
生:春天到了,青蛙在草地上“呱呱呱”地叫。
生:夏天的早上,青蛙在荷叶上“呱呱呱”地叫。
3.师:听到这叫声,老师觉得你们也成了一群可爱的小青蛙。
小青蛙们,你们“呱呱呱”地叫,在说些什么呢?快告诉你的同桌吧!生:呱呱呱,这里的空气真新鲜啊,我们就住在这儿吧!生:这里这美丽啊!生:我看到虫子了,真想把它吃掉。
人教版一年级语文教案识字学词学句

一年级教课设计识字学词学句识字学词学句(二)。
2 教课设计
第二课时
教课目标:
1.学会 7 个左右构造的生字和8 个词语。
2.正确、流畅地朗诵课文。
3.认识这些电器,并懂得它们各有什么用途。
4.培育学生自学生字的能力,察看能力,提升学生的朗诵水平。
教课重难点:
1.学会生字新词。
2.能用自己的话谈谈家用电器的用途。
教具准备:
贴图、生字卡片、词语卡片、多媒体课件
教课过程:
一.讲话导入
今日,老师带来了一个小朋友,他的名字叫张小弟。
他要邀请孩子们到他家去看看呢。
二.学习词、字
1.出示贴图,认识所画内容
2.出示词语卡片,认读
(抽生将词卡贴到相应图旁)
3.认识家用电器的用途
4.认读生字
(1)齐读( 2)找出易错字,领读、自己读、齐读三.学习短文
1.初读课文,学生默读
2.指导朗诵课文,领会感情,抽读,齐读
要点理解“新居” ,“跑前跑后”
3.有感情朗诵全文
4.加动作读
5.你还知道有什么家用电器,简单介绍一下。
四.学习生字
1.出示字卡,齐读,留下左右构造的字
2.找出你感觉最难的
3.难在那边?
4.你有什么方法记着它们?
5.书空
6.找要点笔划、指导书写。
7.分小组学习其他的生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学用字词句教学一-小学一年级语文教案
第二课时
教学”学用字词句。
一、教学第一题
1.审题: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学生分组练说本班的课程名称。
3.提名说,其他人补充。
4.学生借助拼音认读词语。
5.检查认读,相机正音。
6.学生质疑生字的笔顺,教师师范描红。
7.明确描红要求,强调写字姿势,学生练习描红。
8.反馈。
二、学第二题。
1.指名读题,明确要求。
2.投影空白课程表,教师示范填写纵横序数并讲解。
3.学生在印发的空白表上完成各序数的填写。
4.投影班级课程表,师生讨论填法。
5.学生自选方法完成制表。
6.利用自制课程表,相互询问,熟悉班级开设的课程。
7.反馈。
三、教学第三题。
1.审题。
(1)指名读题目。
(2)说说题目有几个要求。
(加标点;分角色朗读)
2.习学过的标点,讨论如何试用。
3.学生各自试加标点,练习朗读。
4.集体讨论,相机点拨。
(1)出示第一句话:你们明天上午有什么课
(2)指名读句子,并说出所加标点。
(3)评判对错,再说出自己的理由,练习读出疑问的语气。
(4)依照第一句话完成的步骤和方法,知道完成其余三句话的加标点和朗读练习。
(5)教师小结。
5.学生分角色朗读对话,教师巡视辅导。
6.反馈。
(1)指名两位学生分角色读。
(2)引导学生评议:读得怎么样?好在哪儿?有什么不足?
(3)教师小结。
7.多种形式练习,分角色朗读。
四、整体回顾,教师总结
这节课,我们先了解了所学课程名称,接着自己动手制作课程表,最后通过朗读对话弄清了课程表的作用。
希望你们积极发挥它的作用,真正做到要学的功课早知道,提前预习并做好学习准备。
2003年2月27日第二周星期四第一节
第三课时
教学”读读背背。
一、读背成语
1.师谈话激趣:成语是汉语的精华,一个人如果从小就诵读它,他的语言能力就会得到锻炼、提高,文化知识也会越来越丰富,这学期我们就开始练习”读背成语这种童子功。
2.学生借助拼音试读4条成语。
3.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范读。
4.学生再以多种形式练读。
5.借助图片、生活经验引导学生理解成语的意思。
(1)映示图片,拨放录象,引导学生观察、体验。
(2)指导学生表达感受,在具体的语言环境中理解成语。
6.学生练读练背成语。
7.反馈。
(1)指名背诵说说记忆方法。
(2)多种形式背诵成语。
8.教师小结。
二、读背古诗《村居》
1.
同学们,你们读过哪些描写春天的诗歌,能背给大家停一停吗?
2.映示古诗的背景图,引导学生观察,弄清图意。
3.
揭示古诗《村居》,明确初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4.学生借助拼音各自练读古诗。
5.提名读,相机正音,教师示范读。
6.学生再练读,直到读准音,读通句子。
7.借助生活经验与图片,引导学生弄懂诗的大概意思。
(1)诗歌主要写春天的什么景色?(田野风光;儿童放风筝)
(2)田野的风光美在哪儿?
(3)儿童是怎样放风筝的?
8.择自己喜欢的方式练习有感情地朗读、背诵古诗。
9.反馈读背古诗效果,交流学习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