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0例异位妊娠临床诊治分析

合集下载

异位妊娠100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100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100例临床分析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2007年7月~2008年4月我院妇科共收治异位妊娠患者100例,其中80例开腹手术治疗,10例腹腔镜手术,10例保守治疗。

发病年龄19~43岁,25~36岁病发率最高(67例),占67%。

婚育史:100例中未婚的20例,无孕育史55例,上环10例,女结扎2例,剖宫产史4例。

临床表现:有停经史90例,腹痛80例,阴道流血86例,附件区压痛明显60例,移动性浊音50例,腹膜刺激征55例。

辅助检查:查尿HCG 100例,96例为阳性,查血BHG 60例,56例阳性,4例阴性,B超100例,提示附件区包块及腹腔内出血,其中10例可见宫旁孕囊,阴道后穹窿穿刺90例均抽出不凝血,腹穿3例抽出不凝血。

治疗情况:10例行腹腔镜手术治疗,80例行开腹手术,其中14例行输卵管开窗取胚+修复整形术,76例行输卵管切除术,10例行保守治疗,9例为间质部破裂,行宫角部分切除术+间质部切除术。

1.2 病理结果:95例证实为异位妊娠,2例为黄体破裂,1例为陈旧性异位妊娠,2例为腹腔内妊娠。

2 结果100例患者均成功治愈。

保守治疗的10例,均以监测血BHCG值下降至正常出院,B超复查盆腔包块无扩大,患者无腹痛,生命体征平稳。

手术治疗90例也均以切口拆线愈合,生命体征正常出院。

3 讨论从上述异位妊娠的发病率来看,已婚但未生育的女性在异位妊娠中比例较高,100例中已婚但未生育有55例,未婚占20例,其中有60例有流产史。

输卵管妊娠的发病率近年来明显升高,原因众多、复杂,病因主要有以下几个方面。

3.1 感染因素:(1)阴道菌群的微生物动态平衡破坏,优势致病菌种异常繁殖,沿黏膜面上行,并可通过血管,淋巴管或周围组织,直接扩散达输卵管和盆腔内组织,致输卵管急慢性炎症,形成输卵管粘连、封闭、扭曲、狭窄、蠕动减弱或僵硬,管内纤毛细胞与黏膜分离和纤毛定向摆动紊乱,均可不同程度影响精卵的结合、输送。

异位妊娠100例诊治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100例诊治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100例诊治临床分析摘要:目的:探讨异位妊娠的诊治方法及疗效。

方法:回顾性分析我院2012年3月至6月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总结其诊断方法,将该组患者按照治疗方法的不同分为治疗组和对照组,对照组采用开腹治疗,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辅助治疗,比较两组的临床疗效。

结果:该组患者通过阴道彩超及血β-hcg检测等综合手段确诊88例,术中诊断12例,诊断率100%。

治疗组的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显著少于对照组,再次宫内妊娠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1.2诊断方法。

该组患者通过阴道彩超及血β-hcg检测等综合手段确诊88例,占88.0%,其中血β-hcg阴性者100例,占100%;后穹窿穿刺抽出不凝血58例,占58.0%;阴道彩超提示福建区不均质包块80例,占80.0%;术中诊断12例,占12.0%;总诊断率100%。

1.3治疗方法。

两组患者麻醉方法相同,①对照组:采传统开腹手术收治,根据不同情况行输卵管切开取胚术33例,输卵管伞端挤取胚术17例。

②治疗组:采用腹腔镜辅助手术治疗,取头低足高仰卧位,脐孔部气腹针穿刺,建立co2气腹,脐轮下缘切口1cm,穿刺形成气腹11~13mmhg,另外取左右下腹反麦氏点和麦氏点处,分别5mm,10mm穿刺套管,探查盆腹腔,检查子宫、附件;先分离肠管和盆腔脏器间的粘连,充分暴露术野,恢复解剖,行输卵管伞端妊娠物取出术17例、输卵管开窗术16例、输卵管切开缝合术16例、行盆腔粘连分解术1例。

胚胎中如有原始心管搏动,则在取胎术中行患侧输卵管系膜注射甲氨喋呤25mg(mtx)。

然后用大量生理盐水反复冲洗管腔,有出血者进行电凝止血[2]。

术后常规静滴抗生素l~2d。

1.4评价指标。

比较两组患者的术中出血量、手术时间、术后肛门排气时间、术后并发症、住院时间及再次宫内妊娠率。

两组患者术后均随访6~18个月,记录在此时间内发生宫内正常妊娠的例数。

100例宫外孕的药物保守治疗分析

100例宫外孕的药物保守治疗分析

100例宫外孕的药物保守治疗分析异位妊娠又称宫外孕,指受精卵着床于子宫腔以外的任何部位,是妇产科常见的急症之一,也是孕产妇的主要死亡原因之一。

近年来,宫外孕的发病率逐渐上升,且未生育者和未婚者的发病率亦有明显升高趋势,为此保留患者的生育功能,显得尤为重要。

目前,随着血β- HCG放免方法的改进,高分辨阴道B超及腹腔镜诊断的推广应用,大多数宫外孕可以在未破裂前得到诊断,腹腔镜亦是一个有效的治疗手段,但仍有不少患者因为惧怕手术仍然选择非手术治疗。

因此药物保守治疗临床应用仍然是其较好的选择,我科自2007年1月~2010年1月收治宫外孕患者100例,经采取保守治疗后,取得较满意的治疗效果,现报告如下。

1资料与方法1.1 一般资料本组100例宫外孕均系我院住院患者,均有生育要求,年龄18~43岁,平均年龄26岁,其中13例为重复性宫外孕,有人工流产史66例,有盆腔炎史16例,有不孕症病史33例,其中原发不孕9例,继发不孕24例,停经时间35~68天,平均46.5天。

临床确诊为未破裂型宫外孕,无休克征,符合以下诊断条件:①有停经史和或不规则阴道出血史,伴有下腹疼痛,妇科检查一侧附件区有触痛包块。

②B超示:官腔内无孕囊,内膜增厚,一侧附件区可见混合性包块,直径1.5~5.0cm;③β- HCG (158-6350u/m1);④无心、肝、肾、血液异常。

1.2 治疗方法应用甲氨蝶呤(MTX)1mg/kg,单次肌注。

联合中药治疗,方药组成:炒蒲黄15g,五灵脂15g,槐花15g,白芨9g,红藤25g,蜈蚣2条,罂粟壳9g,(腹痛严重者加元胡15g)如患者β- HCG下降很低时(50u/m1以下)则改为以下方药组成:炒蒲黄15g,五灵脂15g,红藤30g,桃仁9g,赤芍15g,归尾15g(包块大则加三棱15g,莪术12g)每日一剂,水煎,早晚各一次分服。

阴道出血时间长者同时用抗生素预防感染,支持对症治疗。

1.3 观察指标1.3.1 密切观察血压、脉搏等生命体征的变化,详细记录腹痛的性质及伴随症状,阴道出血情况。

100例异位妊娠临床诊治分析

100例异位妊娠临床诊治分析

100例异位妊娠临床诊治分析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也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体腔以外部位的妊娠,严重危害妇女生命和健康,是孕妇孕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笔者对1997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现报道如下: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选择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病历资料,年龄最小18岁,最大43岁,好发年龄为24~38岁。

输卵管妊娠88例,其中壶腹部78例,峡部6例,间质部4例;宫角妊娠4例,卵巢妊娠6例,腹腔妊娠2例。

1.2临床症状患者均有停经史、腹痛、下腹坠胀、阴道持续或反复出血(少于月经量)史。

1.3体征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63例,盆腔检查,阴道后穹隆饱满伴有宫颈明显举痛有76例,附件可触及包块右侧34 例,左侧45例,包块大小约3~8 cm。

1.4辅助检查100例患者分别行B超检查、尿妊娠试验、后穹隆穿刺检查、临床检查、血HCG定量测定、血孕酮测定,具体检查结果见表1。

2结果2.1手术治疗73行剖腹探查术,根据术中情况行患侧切除57例,行输卵管开窗术3 例,腹腔镜下手术3 例。

2.2非手术治疗保守治疗24例,均为未破裂型,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轻微;血β-HCG1 000 mIU/ ml ,B 超显示附件包块直径3 cm ,其中10例行期待疗法,药物治疗14例。

2.3发生率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异位妊娠100例,占同期分娩总数1 689例的5. 92%,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2.4孕产史初次妊娠即患异位妊娠者14例(14%);经产妇86例(86%);有人工流产药物史者63例(63%)。

3讨论异位妊娠发病的因素:该病的发生因素较多,输卵管炎症是异位妊娠的主要原因,同时输卵管发育不良,可以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行,也可以增加发生异位妊娠的危险性。

异位妊娠105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105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105例临床分析目的通过对105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分析,总结异位妊娠的临床特点。

方法对笔者所在医院2009年3月~2010年8月就诊住院的105例妊娠患者的病史、病因、临床特点及治疗情况进行回顾性分析。

结果人流、带环及怀孕次数的过多均对异位妊娠有影响,本组保守治疗成功率为89.5%,其余为手术治疗。

结论异位妊娠与患者的孕次及流产次数过多有关,目前以保守治疗为主,以保护患者生育能力。

标签:异位妊娠;诊断;治疗正常妊娠时,孕卵于子宫腔的子宫内膜着床,凡卵细胞着床于子宫以外的发育者,均为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其中以输卵管妊娠最为常见,占所有异位妊娠的95%[1]。

1资料与方法1.1一般资料患者105例,年龄24~43岁,平均36.4岁。

患者82例主要集中在29~37岁,占78.1%。

均经手术或腹腔镜确诊。

1.2方法1.2.1入院后调查由指定医师进行直接询问,调查因素为基本情况、孕产史、宫内节育器、妇腔炎等共多项内容,资料经整理后进行统计学处理。

1.2.2诊断临床体征表现,超声诊断与血β-hCG 值升高为主要诊断标准。

1.2.3治疗方法手术治疗:考虑病情或有无妊娠要求行经腹行妊娠病灶清除术加子宫修补术,或行经腹全子宫切除术。

保守治疗:对于患者无明显腹腔出血及腹痛患者,且包块直径小于4 cm者,可进行保守治疗。

(1)MTX-CF方案:甲氨蝶呤(MTX)1 mg/kg与四氢叶酸(CF)0.1 mg/kg两者均肌内注射,分别隔日1次。

给药后48 h检测β-hCG,若下降大于15%,可以停药,否则继续用药。

(2)MTX单次给药:MTX肌内注射,剂量为50 mg/m2,给药后在4~7 d内β-hCG 下降大于15%,可以停药,否则重复给药1次。

(3)小剂量MTX多次给药:MTX肌内注射或静脉推注0.4 mg/(kg·d),连用5 d,检测β-hCG,若下降大于15%,可以停药,否则可间隔1周后继续用药。

异位妊娠100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100例临床分析

异位妊娠100例临床分析异位妊娠是妇产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发病急,病情发展快,常导致失血性休克危及病人的生命,如及时正确的诊断及处理,能减少病人的痛苦,使病人尽快转危为安,现将我院2009年7月至2012年1月间用手术方法治疗100例异位妊娠回顾性分析,现报告如下。

1 临床资料1.1 一般资料患者年龄19-40岁,平均28岁;经产妇58例,未产妇42例,其中12例为首次妊娠;孕次0-9次,产次0-4次。

本组有停经史98例(98%),停经时间33-87天,平均41.25天;腹痛92例(92%),腹痛时间半小时至28天,平均6.5天。

无腹痛的8例均多次连续监测而确诊,由于发现早,无内出血发生,故无腹痛,阴道流血94例(94%),阴道流血天数3-38天,平均9.62天;85例出血量少于月经量(85%),6例同月经量,3例多于月经量。

9例查有休克和昏厥史,占9%。

1.2 发病原因有人工流产32例,放宫内节育器28例,输卵管结扎术输卵管通术后6例,不孕症病史13例,第2次宫外孕8例,盆腔炎13例。

1.3 辅助检查检测尿HCG83例,阳性75例,弱阳性7例,阴性1例。

查血β-HCG范围35-3871 IU。

行后穹窿穿刺术80例,76例抽出不凝血,2例为可疑阳性,2例阴性,100例均行B超检查。

1.4 结果 100例均产术治疗,其中91例腹腔镜手术,9例剖腹探查术,其中行输卵管切除术60例,修补输卵管5例。

胚胎挤除术12例,伞部电凝止血2例,输卵管造口术11例。

病灶位于间质部8例,峡部20例,壶腹70例,伞部2例。

腹腔出血量50-2800ml不等,平均出血量1200ml。

42例(42%)因粘连严重,手术分离并暴露对侧输卵管及卵巢。

住院时间3-6天病愈出院(腹腔镜手术3-4天出院)。

本组无1例死亡,全部抢救成功。

2 讨论近年来异位妊娠发病率急剧上升趋势,综合本文的发病原因:有人工流产,放宫内节育器等宫腔操作史,盆腔的急慢性炎症,不洁性生活,支原体依原体感染,妊娠分娩后引起的宫内及输卵管炎症均为发生异位妊娠的原因。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100例临床观察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100例临床观察

异位妊娠保守治疗100例临床观察异位妊娠是一种常见的妇科病,其发病率1%。

异位妊娠的治疗方法有手术和药物两种。

随着β-HCG和B超等检查技术水平的提高,使异位妊娠的早期确诊率显著提高,为药物保守治疗提供了条件,因此,异位妊娠保守治疗越来越受到重视,且为大多数患者所接受。

采用甲氨蝶呤配伍米非司酮及中药保守治疗异位妊娠100例取得满意效果,现报告如下。

资料与方法2005年10月~2010年6月收治具有保守治疗指征的输卵管妊娠患者100例,年龄19~45岁,平均32岁;停经时间30~60天。

其中10例无停经史,表现为不规则阴道流血,量少于月经。

诊断标准参照乐杰主编的第6版《妇产科学》[1]:根据临床表现、停经史、下腹疼痛、不规则阴道流血,B超示宫内无孕囊,附件区包块、血β-HCG测定等,诊断为异位妊娠。

保守治疗指征:①全身情况好:生命体征平稳。

②血β-HCG值<2400mIU/ml(正常值为<10mIU/ml)。

③B超检查附件包块<4cm。

子宫直肠凹积流<3cm。

④肝、肾功能正常,无血液系统疾病;⑤要求保守治疗者。

治疗方法:采用甲氨蝶呤1mg/kg。

总量分两测臀部肌注,单次给药。

米非司酮50mg,2次/日口服,连服3天。

服药前后2小时禁食。

同时加用活血化瘀中药:丹参30g,赤芍15g,桃仁12g,天花粉15g,蜈蚣3条(碾碎冲服),牛膝30g,紫草20g,蒲公英20g,益母草15g,乳香15g,没药12g,枳壳12g,三棱15g,莪术15g。

日1剂,1周1个疗程。

疗效判断标准:⑴治愈:①临床症状及体征消失;②血β-HCG每周持续下降>15%经随访后降至正常;③B超示包块缩小;符合上述3项标准者为治愈。

⑵失败:①在保守治疗过程中出现腹痛或原腹痛加剧,内出血而急诊手术者;②血β-HCG未见明显下降或持续升高;③包块逐渐增大;符合上述标准中的其中1项为失败。

治疗开始第5天复查出β-HCG和血常规,1周复查肝肾功、B超。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100例

中西医结合治疗异位妊娠100例
陕 西 中 医 ,04 2( ) 19 20 ,5 2 :1
( 文 校对 : 华 生 本 黄 收 稿 日期 :08一o 20 7一l) O
与 单 纯 西 医 组 比 较 : P<00 。 .5
中西 医结 合 治 疗 异 位妊 娠 10例 0
张伟 杰 河 南科技 大 学第二 附属 医院妇产科 (7 0 0 4 10 ) 关键词: 异位妊娠; 中西医结合治疗 宫外孕 常 以输 卵管 妊娠 多 见 , 严 重 危 害妇 女 生 是 +M X配 合 中 药 治 疗 。年 龄 l—4 T 8 2岁 , 均 3 平 0岁 。
命 和 健康 的常 见病 , 近年 来发病 率 有 明显 增 高的趋 势 ,
但能及 时 恰 当的治疗 对妇 女 的健康 及今 后生殖 能 力 的 保 留至关重 要 。 以往 多 以手 术 治 疗 为 主 , 年来 由于 近 高敏感 度放 免 测 . C H G及 高 分 辨 B超 和 腹 腔 镜 的开
中医分 型治疗 : 破 损期 : 未 治疗 以活 血 化瘀 , 瘕 杀胚 消 为 主 。方 药 为 赤 芍 、 参 各 1g 三 棱 、 术 3 6 , 丹 5, 莪 — g 蜈
2 5 疗 效标 准 .
按照《 中风 病 中 医诊 断 、 疗效 评 定 标
准》 一 代标 准 ) 定 疗 效 : 无 效 : 分 增 加 不 足 4分 ( 评 ① 积
者; ②有效 : 分增加 超 过 4分 以上 者 ; 显效 : 分增 积 ③ 积
加超 过 1 者 ; 基本 痊愈 : 分达 2 0分 ④ 积 4分 以上 者 。 2 6 统 计 学 方 法 应 用 S S 1 . 计 软 件 进 行 分 . P S 30统 析 , 数 资料采 用 检 验 。 计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00例异位妊娠临床诊治分析
目的:对异位妊娠的有效诊断及治疗方法进行探讨。

方法:采用回顾性分析的方法,对我院10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临床资料进行分析。

结果:经过超声检查后再行血β-HCG的测定,其漏诊率最低。

100例患者中,手术治疗76例,药物保守治疗14例,期待疗法10例,住院时间4.5~6.0 d,均痊愈出院。

结论:随着诊断技术与治疗技术进步,异位妊娠的诊治率明显提高。

标签:异位妊娠;诊断;治疗
[文献标识码]C
[文章编号]1674-4721(2009)08(a)-180-02
异位妊娠是常见的妇科疾病,也是妇科常见的急腹症之一,近年来发病率有明显的上升趋势。

异位妊娠是指受精卵种植在子宫体腔以外部位的妊娠,严重危害妇女生命和健康,是孕妇孕早期死亡的主要原因。

笔者对1997年1月~2007年12月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进行回顾性总结和分析,现报道如下:
1资料与方法
1.1一般资料
选择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的100例异位妊娠患者的病历资料,年龄最小18岁,最大43岁,好发年龄为24~38岁。

输卵管妊娠88例,其中壶腹部78例,峡部6例,间质部4例;宫角妊娠4例,卵巢妊娠6例,腹腔妊娠2例。

1.2临床症状
患者均有停经史、腹痛、下腹坠胀、阴道持续或反复出血(少于月经量)史。

1.3体征
腹部叩诊有移动性浊音63例,盆腔检查,阴道后穹隆饱满伴有宫颈明显举痛有76例,附件可触及包块右侧34 例,左侧45例,包块大小约3~8 cm。

1.4辅助检查
100例患者分别行B超检查、尿妊娠试验、后穹隆穿刺检查、临床检查、血HCG定量测定、血孕酮测定,具体检查结果见表1。

2结果
2.1手术治疗
73行剖腹探查术,根据术中情况行患侧切除57例,行输卵管开窗术3 例,腹腔镜下手术3 例。

2.2非手术治疗
保守治疗24例,均为未破裂型,无临床症状或临床症状轻微;血β-HCG<1 000 mIU/ ml ,B 超显示附件包块直径< 3 cm ,其中10例行期待疗法,药物治疗14例。

2.3发生率
2003年1月~2008年12月我院收治异位妊娠100例,占同期分娩总数1 689例的5. 92%,发生率呈上升趋势。

2.4孕产史
初次妊娠即患异位妊娠者14例(14%);经产妇86例(86%);有人工流产药物史者63例(63%)。

3讨论
异位妊娠发病的因素:该病的发生因素较多,输卵管炎症是异位妊娠的主要原因,同时输卵管发育不良,可以影响受精卵的正常运行,也可以增加发生异位妊娠的危险性[1]。

本文结果显示:发生异位妊娠的患者中,经产妇多于初产妇,占86%,有人工流产药物史者63例,占63%。

这可能是由于多次分娩与流产造成子宫内膜的损伤输卵管炎症,致输卵管管腔部分阻塞,内膜纤毛常有缺损,肌肉蠕动能力降低,影响孕卵的移行,这是异位妊娠的重要病因[2]。

诊断:近年来因人工流产、药物流产的增加及相应的盆腔炎性反应的增加,导致异位妊娠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有文献报道其发病率已从30年前的0.5%增加到现在的1%~2%[3]。

血β-HCG的测定是早期诊断异位妊娠的重要方法,同时结合超声检查,宫腔内空虚,宫旁出现低回声包块,有时探及胚芽及心管搏动,即可确诊异位妊娠。

B 超显示有内出血者可行后穹隆穿刺[4]。

在治疗方面:期待疗法是指对异位妊娠不作任何处理,等待孕卵自然死亡、吸收。

期待治疗最大的好处在于它可以避免任何与手术相关的风险和药物的不良反应,但需严格掌握适应证。

药物治疗目前研究最多且应用最广的药物为氨甲蝶呤
(MTX)。

MTX治疗的适应证为:治疗前β- HCG<5 000 IU/L;有条件接受检测及随诊;血流动力学状态稳定;超声检查未见胎心搏动。

对于腹腔镜手术有顾虑,MTX 治疗可能是较好的选择[5]。

手术治疗是大多数患者的最佳选择,尤其是输卵管妊娠破裂的患者,一经确诊,应即刻手术。

手术是最早用于治疗异位妊娠的手段。

本文发病率5.92%,较国内各家文献报道0.45%~2%均高。

且发病率有逐年上升趋势。

异位妊娠依受精卵在子宫体腔外种植部位不同而分为输卵管妊娠、卵巢妊娠、腹腔妊娠、阔韧带妊娠、宫颈妊娠。

对于异位妊娠急性失血的患者,应边补液、输血、吸氧治疗休克,边做术前准备,立即手术,同时迅速止血。

麻醉方式的选择要适当,有休克症状者,以局部麻醉或静脉麻醉较为安全[6]。

[参考文献]
[1]王缨,马秀华,王会芝.异位妊娠8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药杂志,2009,11(1):97-98.
[2]王燕捷.异位妊娠106例临床分析[J].中国现代医生,2008,46(27):73-74.
[3]吴金芳,王鹰.152 例异位妊娠临床分析[J].检验医学与临床,2008,5(4):219-220.
[4]胡丽娜,王登凤.异位妊娠的药物治疗[J].实用妇产科杂志,2006,22(4):195.
[5]熊巍,冯凤芝,向阳.异位妊娠的诊断与治疗进展[J].中国医刊,2008,43(5):27-29.
[6]钟娜莲.异位妊娠101例临床分析[J].河北医学,2006,12(6):555-556.。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