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三数学概率与统计1[人教版]
人教版高三数学第三册(选修Ⅱ)(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高三数学第三册(选修Ⅱ)(旧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1.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 方差
人教版高三数学第三册(选修Ⅱ)(旧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二 统计
小结与复习
第二章 极限
阅读材料 不完全归纳法与完全归纳法
二 极限
2.2 数列的极限
2.4 极限的四则运算
2.5 函数的连续性
复习参考题二
第一章 概率与统计
人教版高三数学第三册(选修Ⅱ)(旧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一 随机变量
1.1 离
散型随机变量册(选修Ⅱ)(旧 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
人教版高三数学第三册(选修Ⅱ)( 旧版)电子课本课件【全册】目录
0002页 0041页 0095页 0149页 0225页 0227页 0238页 0240页 0242页 0261页 0263页 0274页
第一章 概率与统计
1.2 离散型随机变量的期望与方差
1.4 总体分布的估计
1.5 正态分布
阅读材料 回归直线方程的推导
高三数学人教版A版数学(理)高考一轮复习教案随机事件的概率1

第四节 随机事件的概率事件与概率了解随机事件发生的不确定性和频率的稳定性,了解概率的意 义,了解频率与概率的区别. 了解两个互斥事件的概率加法公式. 知识点一 概率与频率1.在相同条件下,大量重复进行同一试验时,随机事件A 发生的频率会在某个常数附近摆动,即随机事件A 发生的频率具有稳定性.我们把这个常数叫作随机事件A 的概率,记作P (A ).2.频率反映了一个随机事件出现的频繁程度,但频率是随机的,而概率是一个确定的值,因此,人们用概率来反映随机事件发生的可能性的大小,有时也用频率作为随机事件概率的估计值.3.概率的几个基本性质 (1)概率的取值范围:0≤P (A )≤1. (2)必然事件的概率:P (A )=1. (3)不可能事件的概率:P (A )=0.易误提醒 易将概率与频率混淆,频率随着试验次数变化而变化,而概率是一个常数.[自测练习]1.给出下列三个命题,其中正确命题有________个.①有一大批产品,已知次品率为10%,从中任取100件,必有10件是次品;②做7次抛硬币的试验,结果3次出现正面,因此正面出现的概率是37;③随机事件发生的频率就是这个随机事件发生的概率.解析:①错,不一定是10件次品;②错,37是频率而非概率;③错,频率不等于概率,这是两个不同的概念.答案:02.某城市2015年的空气质量状况如下表所示:污染指数T 30 60 100 110 130 140 概率P1101613730215130100<T ≤150时,空气质量为轻微污染,则该城市2015年空气质量达到良或优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由题意可知2015年空气质量达到良或优的概率为P =110+16+13=35.答案:35知识点二 互斥事件和对立事件 事件定义性质互斥事件在一个随机试验中,我们把一次试验下不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A 与B 称作互斥事件P (A +B )=P (A )+P (B ),(事件A ,B是互斥事件);P (A 1+A 2+…+A n )=P (A 1)+P (A 2)+…+P (A n )(事件A 1,A 2,…,A n 任意两个互斥)对立事件在一个随机试验中,两个试验不会同时发生,并且一定有一个发生的事件A 和A 称为对立事件P (A )=1-P (A )易误提醒 互斥事件是不可能同时发生的两个事件,而对立事件除要求这两个事件不同时发生外,还要求二者之一必须有一个发生,因此,对立事件是互斥事件的特殊情况,而互斥事件未必是对立事件.[自测练习]3.装有红球、白球和黑球各2个的口袋内一次取出2个球,则与事件“两球都为白球”互斥而非对立的事件是( )“①两球都不是白球;②两球恰有一个白球;③两球至少有一个白球”. A .①② B .①③ C .②③D .①②③解析:从口袋内一次取出2个球,这个试验的基本事件空间Ω={(白,白),(红,红),(黑,黑),(红,白),(红,黑),(黑,白)},包含6个基本事件,当事件A “两球都为白球”发生时,①②不可能发生,且A 不发生时,①不一定发生,②不一定发生,故非对立事件,而A 发生时,③可以发生,故不是互斥事件.答案:A4.运动会火炬传递活动中,有编号为1,2,3,4,5的5名火炬手.若从中任选3人,则选出的火炬手的编号相连的概率为( )A.310B.58C.710D.25解析:从1,2,3,4,5中任取三个数的结果有10种,其中选出的火炬手的编号相连的事件有:(1,2,3),(2,3,4),(3,4,5),∴选出的火炬手的编号相连的概率为P =310.答案:A考点一 事件的关系|1.一个均匀的正方体玩具的各个面上分别标有数字1,2,3,4,5,6.将这个玩具向上抛掷1次,设事件A 表示向上的一面出现奇数点,事件B 表示向上的一面出现的点数不超过3,事件C 表示向上的一面出现的点数不小于4,则( )A .A 与B 是互斥而非对立事件 B .A 与B 是对立事件C .B 与C 是互斥而非对立事件D .B 与C 是对立事件解析:根据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意义作答,A ∩B ={出现点数1或3},事件A ,B 不互斥也不对立;B ∩C =∅,B ∪C =Ω,故事件B ,C 是对立事件.答案:D2.设条件甲:“事件A 与事件B 是对立事件”,结论乙:“概率满足P (A )+P (B )=1”,则甲是乙的( )A .充分不必要条件B .必要不充分条件C .充要条件D .既不充分也不必要条件解析:若事件A 与事件B 是对立事件,则A ∪B 为必然事件,再由概率的加法公式得P (A )+P (B )=1.设掷一枚硬币3次,事件A :“至少出现一次正面”,事件B :“3次出现正面”,则P (A )=78,P (B )=18,满足P (A )+P (B )=1,但A ,B 不是对立事件.答案:A3.在5张电话卡中,有3张移动卡和2张联通卡,从中任取2张,若事件“2张全是移动卡”的概率是310,那么概率是710的事件是( )A .至多有一张移动卡B .恰有一张移动卡C.都不是移动卡D.至少有一张移动卡解析:至多有一张移动卡包含“一张移动卡,一张联通卡”、“两张全是联通卡”两个事件,它是“2张全是移动卡”的对立事件,故选A.答案:A集合法判断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方法1.由各个事件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彼此的交集为空集,则事件互斥.2.事件A的对立事件A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是全集中由事件A所含的结果组成的集合的补集.考点二随机事件的概率|(2015·高考陕西卷)随机抽取一个年份,对西安市该年4月份的天气情况进行统计,结果如下:日123456789101112131415 期天晴雨阴阴阴雨阴晴晴晴阴晴晴晴晴气日161718192021222324252627282930 期天晴阴雨阴阴晴阴晴晴晴阴晴晴晴雨气...(2)西安市某学校拟从4月份的一个晴天..开始举行连续2天的运动会,估计运动会期间不下雨...的概率.[解](1)在容量为30的样本中,不下雨的天数是26,以频率估计概率,4月份任选一天,西安市不下雨的概率为1315.(2)称相邻的两个日期为“互邻日期对”(如,1日与2日,2日与3日等).这样,在4月份中,前一天为晴天的互邻日期对有16个,其中后一天不下雨的有14个,所以晴天的次日不下雨的频率为78.以频率估计概率,运动会期间不下雨的概率为78.1.某中学部分学生参加全国高中数学竞赛取得了优异成绩,指导老师统计了所有参赛同学的成绩(成绩都为整数,试题满分120分),并且绘制了条形统计图(如图所示),则该中学参加本次数学竞赛的人数为________,如果90分以上(含90分)获奖,那么获奖的概率大约是________.解析:由题图可知,参加本次竞赛的人数为4+6+8+7+5+2=32;90分以上的人数为7+5+2=14,所以获奖的频率为1432=0.437 5,即本次竞赛获奖的概率大约是0.437 5.答案:32 0.437 5考点三 互斥事件与对立事件的概率|某商场有奖销售中,购满100元商品得1张奖券,多购多得.1 000张奖券为一个开奖单位,设特等奖1个,一等奖10个,二等奖50个.设1张奖券中特等奖、一等奖、二等奖的事件分别为A ,B ,C .求:(1)P (A ),P (B ),P (C ); (2)1张奖券的中奖概率;(3)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的概率. [解] (1)P (A )=11 000,P (B )=101 000=1100, P (C )=501 000=120.(2)因为事件A ,B ,C 两两互斥,所以P (A ∪B ∪C )=P (A )+P (B )+P (C )=11 000+1100+120=611 000.故1张奖券的中奖概率为611 000. (3)P (A ∪B )=1-P (A +B )=1-⎝⎛⎭⎫11 000+1100=9891 000.故1张奖券不中特等奖且不中一等奖的概率为9891 000.求复杂互斥事件概率的两种方法(1)直接求法:将所求事件分解为一些彼此互斥的事件的和,运用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计算.(2)间接求法:先求此事件的对立事件,再用公式P (A )=1-P (A )求得,即运用逆向思维(正难则反),特别是“至多”“至少”型题目,用间接求法就会较简便.2.根据以往统计资料,某地车主购买甲种保险的概率为0.5,购买乙种保险但不购买甲种保险的概率为0.3.(1)求该地1位车主至少购买甲、乙两种保险中的一种的概率; (2)求该地1位车主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的概率.解:记A 表示事件:该车主购买甲种保险;B 表示事件:该车主购买乙种保险但不购买甲种保险;C 表示事件:该车主至少购买甲、乙两种保险中的一种;D 表示事件:该车主甲、乙两种保险都不购买.(1)由题意得P (A )=0.5,P (B )=0.3,又C =A ∪B , 所以P (C )=P (A ∪B )=P (A )+P (B )=0.5+0.3=0.8.(2)因为D 与C 是对立事件,所以P (D )=1-P (C )=1-0.8=0.2. 31.正难则反思想求互斥事件的概率【典例】 某超市为了了解顾客的购物量及结算时间等信息,安排一名员工随机收集了在该超市购物的100位顾客的相关数据,如下表所示.一次购物量 1至4件5至8件 9至12件13至16件17件及以上顾客数(人) x 30 25 y 10 结算时间(分钟/人)11.522.53(1)确定x ,y 的值,并估计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的平均值;(2)求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的概率.(将频率视为概率)[思路点拨] 若某一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多,而它的对立事件包含的基本事件少,则可用“正难则反”思想求解.[解] (1)由已知得25+y +10=55,x +30=45, 所以x =15,y =20.该超市所有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组成一个总体,所收集的100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可视为总体的一个容量为100的简单随机样本,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的平均值可用样本平均数估计,其估计值为1×15+1.5×30+2×25+2.5×20+3×10100=1.9(分钟).(2)记A 为事件“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A 1,A 2分别表示事件“该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为2.5分钟”,“该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为3分钟”,将频率视为概率得P (A 1)=20100=15,P (A 2)=10100=110.P (A )=1-P (A 1)-P (A 2)=1-15-110=710.故一位顾客一次购物的结算时间不超过2分钟的概率为710.[思想点评] (1)要准确理解题意,善于从图表信息中提炼数据关系,明确数字特征含义. (2)正确判定事件间的关系,善于将A 转化为互斥事件的和或对立事件,切忌盲目代入概率加法公式.(3)需准确理解题意,特别留心“至多…”“至少…”“不少于…”等语句的含义.[跟踪练习] 某产品分甲、乙、丙三级,其中乙、丙两级均属次品,在正常生产情况下,出现乙级品和丙级品的概率分别是5%和3%,则抽检一件是正品(甲级)的概率为( )A .0.95B .0.97C .0.92D .0.08解析:记抽检的产品是甲级品为事件A ,是乙级品为事件B ,是丙级品为事件C ,这三个事件彼此互斥,因而所求概率为P (A )=1-P (B )-P (C )=1-5%-3%=92%=0.92.答案:CA 组 考点能力演练1.甲:A 1、A 2是互斥事件;乙:A 1、A 2是对立事件,那么( )A .甲是乙的充分不必要条件B .甲是乙的必要不充分条件C .甲是乙的充要条件D .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解析:根据对立事件与互斥事件的关系知,甲是乙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 答案:B2.某射手的一次射击中,射中10环、9环、8环的概率分别为0.2、0.3、0.1,则此射手在一次射击中不超过8环的概率为( )A .0.5B .0.3C .0.6D .0.9解析:依题设知,此射手在一次射击中不超过8环的概率为1-(0.2+0.3)=0.5. 答案:A3.从装有2个红球和2个黑球的口袋内任取2个球,那么互斥而不对立的两个事件是( )A .“至少有一个黑球”与“都是黑球”B .“至少有一个黑球”与“都是红球”C .“至少有一个黑球”与“至少有一个红球”D .“恰有一个黑球”与“恰有两个黑球”解析:A 中的两个事件是包含关系,不是互斥事件;B 中的两个事件是对立事件;C 中的两个事件都包含“一个黑球一个红球”的事件,不是互斥关系;D 中的两个事件是互斥而不对立的关系.故选D.答案:D4.(2016·云南一检)在2,0,1,5这组数据中,随机取出三个不同的数,则数字2是取出的三个不同数的中位数的概率为( )A.34 B.58 C.12D.14解析:分析题意可知,共有(0,1,2),(0,2,5),(1,2,5),(0,1,5)4种取法,符合题意的取法有2种,故所求概率P =12.答案:C5.(2015·孝感二模)某天下课以后,教室里还剩下2位男同学和2位女同学.如果他们依次走出教室,则第2位走出的是男同学的概率为( )A.12B.13C.14D.15解析:已知2位女同学和2位男同学走出的所有可能顺序有(女,女,男,男),(女,男,女,男),(女,男,男,女),(男,男,女,女),(男,女,男,女),(男,女,女,男),所以第2位走出的是男同学的概率P =36=12.答案:A6.(2016·温州十校联考)记一个两位数的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的和为A .若A 是不超过5的奇数,从这些两位数中任取一个,其个位数为1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根据题意,个位数字与十位数字之和为奇数且不超过5的两位数有:10,12,14,21,23,30,32,41,50,共9个,其中个位是1的有21,41,共2个,因此所求的概率为29.答案:297.口袋内装有一些大小相同的红球、黄球、白球,从中摸出一个球,摸出红球或白球的概率为0.65,摸出黄球或白球的概率是0.6,那么摸出白球的概率是________.解析:设摸出红球、白球、黄球的事件分别为A 、B 、C ,由条件知P (A ∪B )=P (A )+P (B )=0.65,P (B ∪C )=P (B )+P (C )=0.6, 又P (A ∪B )=1-P (C ),∴P (C )=0.35, ∴P (B )=0.25. 答案:0.258.中国乒乓球队中的甲、乙两名队员参加奥运会乒乓球女子单打比赛,甲夺得冠军的概率为37,乙夺得冠军的概率为14,那么中国队夺得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的概率为________.解析:由于事件“中国队夺得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包括事件“甲夺得冠军”和“乙夺得冠军”,但这两个事件不可能同时发生,即彼此互斥,所以可按互斥事件概率的加法公式进行计算,即中国队夺得女子乒乓球单打冠军的概率为37+14=1928.答案:19289.近年来,某市为促进生活垃圾的分类处理,将生活垃圾分为厨余垃圾、可回收物和其他垃圾三类,并分别设置了相应的垃圾箱,为调查居民生活垃圾分类投放情况,现随机抽取了该市三类垃圾箱中总计1 000吨生活垃圾,数据统计如下(单位:吨):(1)(2)试估计生活垃圾投放错误的概率.解:(1)厨余垃圾投放正确的概率约为“厨余垃圾”箱里厨余垃圾量厨余垃圾总量=400400+100+100=23. (2)设生活垃圾投放错误为事件A ,则事件A 表示生活垃圾投放正确.事件A 的概率约为“厨余垃圾”箱里厨余垃圾量、“可回收物”箱里可回收物量与“其他垃圾”箱里其他垃圾量的总和除以生活垃圾总量,即P (A )约为400+240+601 000=0.7,所以P (A )约为1-0.7=0.3.10.经统计,在某储蓄所一个营业窗口等候的人数及相应的概率如下:求:(2)至少3人排队等候的概率是多少?解:记“无人排队等候”为事件A ,“1人排队等候”为事件B ,“2人排队等候”为事件C ,“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D ,“4人排队等候”为事件E ,“5人及5人以上排队等候”为事件F ,则事件A 、B 、C 、D 、E 、F 互斥.(1)记“至多2人排队等候”为事件G ,则 G =A ∪B ∪C ,所以P (G )=P (A ∪B ∪C )=P (A )+P (B )+P (C )=0.1+0.16+0.3=0.56. (2)法一:记“至少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H ,则H =D ∪E ∪F ,所以P (H )=P (D ∪E ∪F )=P (D )+P (E )+P (F )=0.3+0.1+0.04=0.44.法二:记“至少3人排队等候”为事件H ,则其对立事件为事件G ,所以P (H )=1-P (G )=0.44.B 组 高考题型专练1.(2014·高考陕西卷)某保险公司利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对投保车辆进行抽样,样本车辆中每辆车的赔付结果统计如下:(1)(2)在样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占10%,在赔付金额为4 000元的样本车辆中,车主是新司机的占20%,估计在已投保车辆中,新司机获赔金额为4 000元的概率.解:(1)设A 表示事件“赔付金额为3 000元”,B 表示事件“赔付金额为4 000元”,以频率估计概率得P (A )=1501 000=0.15,P (B )=1201 000=0.12.由于投保金额为2 800元,赔付金额大于投保金额对应的情形是3 000元和4 000元,所以其概率为P (A )+P (B )=0.15+0.12=0.27.(2)设C 表示事件“投保车辆中新司机获赔4 000元”,由已知,样本车辆中车主为新司机的有0.1×1 000=100辆,而赔付金额为4 000元的车辆中,车主为新司机的有0.2×120=24辆,所以样本车辆中新司机车主获赔金额为4 000元的频率为24100=0.24,由频率估计概率得P (C )=0.24.2.(2015·高考北京卷)某超市随机选取1 000位顾客,记录了他们购买甲、乙、丙、丁四种商品的情况,整理成如下统计表,其中“√”表示购买,“×”表示未购买.(1)(2)估计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3)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乙、丙、丁中哪种商品的可能性最大? 解:(1)从统计表可以看出,在这1 000位顾客中有2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乙和丙,所以顾客同时购买乙和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2001 000=0.2.(2)从统计表可以看出,在这1 000位顾客中有1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甲、丙、丁,另有200位顾客同时购买了甲、乙、丙,其他顾客最多购买了2种商品,所以顾客在甲、乙、丙、丁中同时购买3种商品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2001 000=0.3.(3)与(1)同理,可得: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2001 000=0.2,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丙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200+3001 000=0.6,顾客同时购买甲和丁的概率可以估计为1001 000=0.1.所以,如果顾客购买了甲,则该顾客同时购买丙的可能性最大.。
高三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概率与统计

高三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概率与统计
2019高三数学必修一知识点:概率与统计
大家把理论知识复习好的同时,也应该要多做题,从题中找到自己的不足,及时学懂,下面是查字典数学网小编为大家整理的2019高三数学必修一知识点,希望对大家有帮助。
高考对概率与统计内容的考查,往往以实际应用题出现,这既是这类问题的特点,也符合高考发展的方向。
概率应用题侧重于分布列与期望。
应用题近几年的高考有以概率应用题替代传统应用题的趋势,高考概率统计应用题多数省份出现在解答题前三题的位置,可见概率统计在高考中属于中档题。
高中学习的《概率统计》是大学统计学的基础,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是每年高考命题的热点。
试题特点(1)概率统计试题的题量大致为2道,约占全卷总分的6%-10%,试题的难度为中等或中等偏易。
(2)概率统计试题通常是通过对课本原题进行改编,通过对基础知识的重新组合、变式和拓展,从而加工为立意高、情境新、设问巧、并赋予时代气息、贴近学生实际的问题。
这样的试题体现了数学试卷新的设计理念,尊重不同考生群体思维的差异,贴近考生的实际,体现了人文教育的精神。
(3)概率统计试题主要考查基本概念和基本公式,对等可能性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的概率、独。
(完整版)高三数学概率统计知识点归纳

概率统计知识点归纳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要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最重要也是最常见的方法就是用这“三数”来说明.一、正确理解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的概念平均数平均数是反映一组数据的平均水平的特征数,反映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平均数的大小与一组数据里的每一个数据都有关系,任何一个数据的变化都会引起平均数的变化.2.众数在一组数据中出现次数最多的数据叫做这一组数据的众数.一组数据中的众数有时不唯一.众数着眼于对各数出现的次数的考察,这就告诉我们在求一组数据的众数时,既不需要排列,又不需要计算,只要能找出样本中出现次数最多的那一个(或几个)数据就可以了.当一组数据中有数据多次重复出现时,它的众数也就是我们所要关心的一种集中趋势.3.中位数中位数就是将一组数据按大小顺序排列后,处在最中间的一个数(或处在最中间的两个数的平均数).一组数据中的中位数是唯一的.二、注意区别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三者之间的关系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但它们描述的角度和适用的范围又不尽相同.在具体问题中采用哪种量来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那得看数据的特点和要关注的问题.三、能正确选用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来解决实际问题由于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都是描述一组数据的集中趋势的量,所以利用平均数、众数和中位数可以来解决现实生活中的问题.极差、方差、标准差极差、方差和标准差都是用来研究一组数据的离散程度的,反映一组数据的波动范围或波动大小的量.极差一组数据中最大值与最小值的差叫做这组数据的极差,即极差=最大值-最小值.极差能够反映数据的变化范围,差是最简单的一种度量数据波动情况的量,它受极端值的影响较大.二、方差方差是反映一组数据的整体波动大小的特征的量.它是指一组数据中各个数据与这组数据的平均数的差的平方的平均数,它反映的是一组数据偏离平均值的情况.方差越大,数据的波动越大;方差越小,数据的波动越小.求一组数据的方差可以简记先求平均,再求差,然后平方,最后求平均数.一组数据x1、x2、x3、…、xn 的平均数为x ,则该组数据方差的计算公式为:])()()[(1222212x x x x x x n S n -++-+-=Λ.三、标准差在计算方差的过程中,可以看出方差的数量单位与原数据的单位不一致,在实际的应用时常常将求出的方差再开平方,此时得到量为这组数据的标准差.即标准差=方差.四、极差、方差、标准差的关系方差和标准差都是用来描述一组数据波动情况的量,常用来比较两组数据的波动大小.两组数据中极差大的那一组并不一定方差也大.在实际问题中有时用到标准差,是因为标准差的单位和原数据的单位一致,且能缓解方差过大或过小的现象.一、 随机事件的概率1、必然事件:一般地,把在条件S 下,一定会发生的事件叫做相对于条件S 的必然事件。
高中数学概率统计(含详细答案)

1.某初级中学共有学生2000名,各年级男、女生人数如下表:已知在全校学生中随机抽取1名,抽到初二年级女生的概率是0.19. (1)求x 的值;(2)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48名学生,问应在初三年级抽取多少名? (3)已知y ≥245,z ≥245,求初三年级中女生比男生多的概率. 解:(1)0.192000x= ∴ 380x =(2)初三年级人数为y +z =2000-(373+377+380+370)=500, 现用分层抽样的方法在全校抽取48名学生,应在初三年级抽取的人数为:48500122000⨯= 名 (3)设初三年级女生比男生多的事件为A ,初三年级女生男生数记为(y ,z ); 由(2)知 500y z += ,且 ,y z N ∈, 基本事件空间包含的基本事件有:(245,255)、(246,254)、(247,253)、……(255,245)共11个事件A 包含的基本事件有:(251,249)、(252,248)、(253,247)、(254,246)、(255,245) 共5个∴ 5()11P A =2.为了了解《中华人民共和国道路交通安全法》在学生中的普及情况,调查部门对某校6名学生进行问卷调查.6人得分情况如下:5,6,7,8,9,10.把这6名学生的得分看成一个总体. (Ⅰ)求该总体的平均数;(Ⅱ)用简单随机抽样方法从这6名学生中抽取2名,他们的得分组成一个样本.求该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5的概率. 解:(Ⅰ)总体平均数为1(5678910)7.56+++++=. (Ⅱ)设A 表示事件“样本平均数与总体平均数之差的绝对值不超过0.5”. 从总体中抽取2个个体全部可能的基本结果有:(56),,(57),,(58),,(59),,(510),,(67),,(68),,(69),,(610),,(78),,(79),,(710),,(89),,(810),,(910),.共15个基本结果.事件A 包括的基本结果有:(59),,(510),,(68),,(69),,(610),,(78),,(79),.共有7个基本结果. 所以所求的概率为7()15P A =.3.现有8名奥运会志愿者,其中志愿者123A A A ,,通晓日语,123B B B ,,通晓俄语,12C C ,通晓韩语.从中选出通晓日语、俄语和韩语的志愿者各1名,组成一个小组. (Ⅰ)求1A 被选中的概率;(Ⅱ)求1B 和1C 不全被选中的概率.解:(Ⅰ)从8人中选出日语、俄语和韩语志愿者各1名,其一切可能的结果组成的基本事件空间Ω={111112121()()()A B C A B C A B C ,,,,,,,,,122131()()A B C A B C ,,,,,,132()A B C ,,,211212221()()()A B C A B C A B C ,,,,,,,,,222()A B C ,,, 231()A B C ,,,232()A B C ,,,311312321()()()A B C A B C A B C ,,,,,,,,, 322331332()()()A B C A B C A B C ,,,,,,,,}由18个基本事件组成.由于每一个基本事件被抽取的机会均等,因此这些基本事件的发生是等可能的.用M 表示“1A 恰被选中”这一事件,则M ={111112121()()()A B C A B C A B C ,,,,,,,,,122131132()()()A B C A B C A B C ,,,,,,,,}事件M 由6个基本事件组成, 因而61()183P M ==. (Ⅱ)用N 表示“11B C ,不全被选中”这一事件,则其对立事件N 表示“11B C ,全被选中”这一事件,由于N ={111211311()()()A B C A B C A B C ,,,,,,,,},事件N 有3个基本事件组成, 所以31()186P N ==,由对立事件的概率公式得15()1()166P N P N =-=-=.4.某校高三(1)班的一次数学测试成绩的茎叶图和频率分布直方图都受到不同程度的破坏,但可见部分如下,据此解答如下问题.(I )求全班人数及分数在[)90,80之间的频数;(II )估计该班的平均分数,并计算频率分布直方图中[)90,80间的矩形的高; (III )若要从分数在[80,100]之间的试卷中任取两份分析学生失分情况,在抽取的试卷中,求至少有一份分数在[90,100]之间的概率.解:(I )由茎叶图知,分数在[)60,50之间的频数为2,频率为,08.010008.0=⨯ 全班人数为.2508.02= …………3分所以分数在[)90,80之间的频数为42107225=---- …………5分(II )分数在[)60,50之间的总分为56+58=114;分数在[)70,60之间的总分为60×7+2+3+3+5+6+8+9=456;(III )将[)90,80之间的4个分数编号为1,2,3,4,[90,100]之间的2个分数编号为5,6,在[80,100]之间的试卷中任取两份的基本事件为: (1,2),(1,3),(1,4),(1,5),(1,6) (2,3),(2,4),(2,5),(2,6), (3,4),(3,5),(3,6) (4,5),(4,6) (5,6)共15个, …………12分 其中,至少有一个在[90,100]之间的基本事件有9个, …………14分故至少有一份分数在[90,1000]之间的频率是6.0159= …………15分5.袋子中装有编号为b a ,的2个黑球和编号为e d c ,,的3个红球,从中任意摸出2个球。
高中数学人教A版必修3《概率与统计》中的高考热点问题

上一页
图2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1)求频率分布直方图中 a 的值; (2)估计该企业的职工对该部门评分不低于 80 的概率; (3)从评分在[40,60)的受访职工中,随机抽取 2 人,求此 2 人的评分都在[40,50) 的概率. [规范解答] (1)因为(0.004+a+0.018+0.022×2+0.028)×10=1,所以 a =0.006.3 分 (2)由所给频率分布直方图知,50 名受访职工评分不低于 80 的频率为(0.022 +0.018)×10=0.4,所以该企业职工对该部门评分不低于 80 的概率的估计值为 0.4.6 分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规律方法] 1.本题(1)中,指针连续地变化,是几何概型,第(2)问是顾客获 得优惠券的各种可能,是有限的可以一一列举的离散问题,满足古典概型.
2.题目以“市场销售手段”为背景,认真审题,实现知识迁移,恰当选择 概型是解题的关键.
上一页
返回首页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下一页
高三一轮总复习
[温馨提示] 1.本题的易失分点: (1)不能利用频率分布直方图的频率求出 a 值. (2)求错评分落在[50,60),[40,50)间的人数. (3)没有指出基本事件总数与事件 M 包含的基本事件个数,或者只指出事件 个数,没有一一列举出 10 个基本事件及事件 M 包含的基本事件,导致扣 3 分或 2 分.
18
30
总计
36
24
60
2分
在患“三高”疾病人群中抽 9 人,则抽取比例为396=14,
所以女性应该抽取 12×14=3(人).5 分
上一页
高三数学概率和统计

专题18 概率、统计★★★高考在考什么【考题回放】1.甲:A 1、A 2是互斥事件;乙:A 1、A 2是对立事件,那么甲是乙的( B ) A .甲是乙的充分但不必要条件 B .甲是乙的必要但不充分条件C .甲是乙的充要条件D .甲既不是乙的充分条件,也不是乙的必要条件 2.在正方体上任选3个顶点连成三角形,则所得的三角形是直角非等腰三角形的概率为( C ) A .17 B .27 C .37 D .473.某班有50名学生,其中 15人选修A 课程,另外35人选修B 课程.从班级中任选两名学生,他们是选修不同课程的学生的慨率是73.(结果用分数表示) 4.一个均匀小正方体的六个面中,三个面上标以数0,两个面上标以数1,一个面上标以数2,将这个小正方体抛掷2次,则向上的数之积的数学期望是49. 5.某人5次上班途中所花的时间(单位:分钟)分别为x ,y ,10,11,9.已知这组数据的平均数为10,方差为2,则|x -y |的值为 ( D ) (A )1 (B )2 (C )3 (D )4 6.某射手进行射击训练,假设每次射击击中目标的概率为53,且各次射击的结果互不影响。
(1)求射手在3次射击中,至少有两次连续击中目标的概率(用数字作答); (2)求射手第3次击中目标时,恰好射击了4次的概率(用数字作答); (3)设随机变量ξ表示射手第3次击中目标时已射击的次数,求ξ的分布列. 【专家解答】(Ⅰ)记“射手射击1次,击中目标”为事件A ,则在3次射击中至少有两次连续击中目标的概率1()()()P P A A A P A A A P A A A =⋅⋅+⋅⋅+⋅⋅33223333363555555555125=⨯⨯+⨯⨯+⨯⨯=(Ⅱ)射手第3次击中目标时,恰好射击了4次的概率2223323162()555625p C =⨯⨯⨯=(Ⅲ)由题设,“k ξ=”的概率为()P k ξ=233123()()55k k C --=⨯⨯(*k N ∈且3k ≥)所以,ξ的分布列为:★★★高考要考什么【考点透视】等可能性的事件的概率,互斥事件有一个发生的概率,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独立重复试验、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和方差.【热点透析】1.相互独立事件同时发生的概率,其关键是利用排列组合的内容求解m ,n . 2.独立重复试验,其关键是明确概念,用好公式,注意正难则反的思想.3.离散型随机变量的分布列、期望和方差,注意ξ取值的完整性以及每一取值的 实际含义.★★★突破重难点【范例1】某批产品成箱包装,每箱5件.一用户在购进该批产品前先取出3箱,再从每箱中任意抽取2件产品进行检验.设取出的第一、二、三箱中分别有0件、1件、2件二等品,其余为一等品.(Ⅰ)用ξ表示抽检的6件产品中二等品的件数,求ξ的分布列及ξ的数学期望; (Ⅱ)若抽检的6件产品中有2件或2件以上二等品,用户就拒绝购买这批产品,求这批产品级用户拒绝的概率.解(1)0,1,2,3ξ=22342255189P( 0)=10050C C C C ξ=∙==, 211123324422225555C 24P( 1 )=C 50C C C C C C C ξ=∙+∙=,11122324422222555515(2)50C C C C C P C C C C ξ==∙+∙=, 124222552(3)50C C P C C ξ==∙=所以ξ的分布列为ξ的数学期望E(ξ)=0123 1.250505050⨯+⨯+⨯+⨯=(2) P(2ξ≥)=15217(2)(3)505050P P ξξ=+==+=【点晴】本题以古典概率为背景,其关键是利用排列组合的方法求出m ,n ,主要考察分布列的求法以及利用分布列求期望和概率。
高三数学 概率与统计 ppt课件

对于随机变量可能取的值,可以按一定次序一一列出, 这样的随机变量叫做离散型随机变量。
引例1:抛掷一枚骰子,设得到的点数为ξ,则ξ的可能取 值为__1_,2_,_3,_4,_5_,6,ξ取各值的概率分别为____ 用表格表示为:
ξ1 2 3 4 5 6
11 111 1
P6 6 6 6 6 6
引例2:在写有数字1,2,3,4,5的五张卡片中,抽 取两张,记ξ为这两张卡片的数字之和,则ξ的可能 取值与ξ取各值的概率用表格表示为
ξ3 4 5 6789
P
1 10
1 10
1 5
1111
5
5 10 10
1、分布列
设离散型随机变量 ξ可能取的值为
x , x , x ,x ,,
123
i
ξ取每一个值 xi (i 1,2,的) 概率 P( xi ) pi
问: 3, 9 表示什么意思?
引例2:某次产品检验,在可能含有次品的100件 产品中任意抽取4件,那么其中含有的次品数的 的结果。
我们用表示含有的次品数 则是一个随机变量
0 表示含有0个次品; 1 表示含有1个次品; 2 表示含有2个次品;
3 表示含有3个次品; 4 表示含有4个次品;
例1 某射手射击所得环数ξ的分布列如下:
ξ 4 5 6 7 8 9 10 P 0.02 0.04 0.06 0.09 0.28 0.29 0.22
求此射手“射击一次命中环数≥7的概率”
1、注意写法 2、一般的,离散型随机变量在某一范围内取值 的概率等于它取这个范围内各个值的概率之和。
例2 一个类似于细胞分裂的物体,一次分裂为 二,两次分裂为四,如此继续分裂,设分裂n次 终止的概率是 1 (n 1,2,3,) ,记ξ为原物体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