克服自卑心理健康课教案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 五 克服自卑心理 全国通用

三年级下册心理健康教学设计 - 五克服自卑心理全国通用教学目标1. 让学生了解自卑心理的基本概念和表现。
2. 培养学生积极的心态,学会自我激励和自我肯定。
3. 帮助学生树立自信,克服自卑,勇敢面对挑战。
教学内容1. 自卑心理的定义和表现2. 自卑心理的危害3. 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和技巧4. 培养自信心的策略教学重点与难点1. 教学重点:让学生理解自卑心理的定义和表现,掌握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和技巧。
2. 教学难点:如何引导学生树立自信,克服自卑,勇敢面对挑战。
教具与学具准备1. 教具:PPT、教学视频、案例资料2. 学具:笔记本、彩色笔教学过程1. 引入:通过一个故事或案例,让学生了解自卑心理的定义和表现。
2. 讲解:详细介绍自卑心理的危害,让学生认识到自卑心理对个人成长的影响。
3. 讨论:引导学生分享自己或身边人的自卑经历,讨论如何克服自卑心理。
4. 实践:通过角色扮演、小组讨论等形式,让学生亲身体验和实践克服自卑心理的方法和技巧。
5. 总结:对所学内容进行总结,强调树立自信,勇敢面对挑战的重要性。
板书设计1. 克服自卑心理2. 主题:树立自信,勇敢面对挑战3. 内容:自卑心理的定义和表现、危害、克服方法和技巧、培养自信心的策略作业设计1. 写一篇关于自己克服自卑心理的经历和感悟的文章。
2. 设计一个帮助他人克服自卑心理的计划。
课后反思1. 教师应关注学生在课堂上的表现,了解他们对自卑心理的理解和掌握程度。
2. 教师应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调整教学内容和方法,以提高教学效果。
3. 教师应鼓励学生积极参与课堂活动,培养他们的自信心和表达能力。
4. 教师应定期与学生交流,了解他们在生活中遇到的困难和挑战,给予及时的帮助和指导。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我们希望学生能够正确认识自卑心理,学会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勇敢面对挑战。
这将有助于他们在未来的学习和生活中更好地发展自己,实现自己的人生目标。
在以上的教学设计中,需要重点关注的细节是“教学过程”。
《克服自卑培养自信》心理健康辅导教案

《克服自卑培养自信》心理健康辅导教案活动目的:1、引导学生准确理解自我悦纳自我。
2、通过训练逐步消除学生的自卑心理。
3、指导学生学习培养自信心的方法。
1、实行自信心测试:“自信心自测”、“自信水准自评”。
2、关于气质的心理健康辅导。
3、实行团体活动分组。
4、制作辅助课件。
活动过程:一、理解自卑心理:课件一:自卑的心理现象(录像片断)对话:甲:“你怎么不去参加外语朗诵比赛?”乙:“我怎么能行呢?”这段对话说明什么问题?学生:这表现出乙缺乏自信,自卑。
教师:自卑心理就是还没有开始做某件事时就已断定自己不行的情绪,它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危害。
二、自卑的危害:课件二:l、自卑心理使人感到自己事事不如人,又没有勇气赶上去,悲观失望、消极处事,十分不利于人们的身心健康。
2、自卑心理从自我怀疑和自我压抑开始,以自我消沉和自我埋没而告终,过于自卑等于自我毁灭。
既然自卑的危害如此之大,我们必须冲破自卑的束缚,消除自卑心理,培养自信的心理品质。
三、消除自卑、培养自信:教师:要消除自卑,必须理解自卑产生的原因,才能对症下药。
(-)理解自卑产生的原因:课件三:身上带着细链子的大象(图)。
由此画面引出心理学家关于大象的成长实验(略)学生:因为小时候每一次想站起来都站不起来,他就形成了自己不行的理解。
教师:过去的行为结果告诉它自己不行。
其实它现在行不行?学生:行。
教师:这就形成了自我理解与现实自我之间的差异,这种差异必然产生“错误的肯定”。
这种“错误肯定”是产生自卑的主要原因。
产生“错误肯定”的原因很复杂,对人来说,除了行为结果之外,还有他人对自己行为结果的不恰当评价和反应。
课件四:产生自卑的原因:l、自我理解与真实自我之间存有差异。
2、人与人之间的天赋差异被看得太神秘。
(二)培养自信的方法:1、端正理解:金无足赤、人无完人,不要一味与人比高低,不要过度敏感他人对自己的评价。
课件五:凡·高的画《星光灿烂》教师:请同学们谈谈你看到了什么?你感到美吗?(鼓励学生大胆讲出自己真实的感受)学生:月亮、旋风、烈火、村庄、树林等;不美。
小学小学五年级的学生心理健康学习教育克服自卑心理活动设计

战胜自卑心理活动设计:从心理学而言,自卑心理也就是指一种对自己的能力及质量的评论偏低,而产生的不如他人的自我意识。
心理学家们以为,自卑心理在个体的心剪发展中有着举足轻重的作用,自卑心理的惹起是有多种原由的,比如:性格的差别、身材、容颜、家庭环境、智力水平、单亲家庭,成功与失败的领会等。
此中,对自己缺少自信是主要原由。
一个人假如长久被过重的自卑心理所笼盖、支配,就会失掉自信,影响自己潜伏才能和智慧的自我发挥,难以享受成功的欢喜,常常处于闷闷不乐之中,一碰到竞争就心悦诚服,不战而退,失掉应有的勇气,使很多成功的时机当面错过,可见为害甚大,有必需早日去掉。
这样,才能有一颗健康的心理,获取优秀的社会适应力,去迎接二十一世纪人材的需要。
b5E2RGbCAP指导目的:使学生懂得什么叫自卑心理,自卑心理的产生原由与详细表现,有了自卑心理睬给人带来什么影响,以及如何战胜自卑心理,建立自信心,使自己的身心获取健康发展。
p1EanqFDPw 指导要点:认识什么叫自卑心理及其详细表现,初步 ( 掌握 ) 学会战胜自卑心理的几种方法。
指导难点:运用战胜自卑心理的方法,提升自信心。
指导方式:1、叙述与议论。
2、角色饰演。
3、游戏。
指导前准备:收录机、投影器、灯片、多种几何图形、小镜子、一封信。
课时: 1 课时。
指导过程:一、创建情形:引入课题。
1、教师读《小博士报》灵灵姐姐收到的一封信。
信的内容是:我长得很丑,同学们都离我远远的,我感觉很孤单。
灵灵姐姐,我如何才能交上好朋友呢 ?2、学生发布建议。
听完后,你有什么感觉,这位同学给你留下什么印象?3、对照、自查。
你也有过这类不如他人的想法吗?详细表现如何 ?结果又如何 ?4、小结:一个人假如长久过重的自卑心理所笼盖、支配就会失掉自信,影响自己潜伏才能和智慧的自我发挥,难以享受成功的快乐,常处于郁闷之中,并丢掉很多成功的时机。
今日,我们来学习如何战胜自卑心理,增添自信心。
DXDiTa9E3d出示课题:战胜自卑心理二、理性认识:1、什么叫自卑心理 ?一种对自己的能力和质量评论过低而产生的悲观心理活动,亦即自卑心理。
高二心理健康课教案(穿越自卑奔向自信)

有没有哪位同学们知道力克胡哲这个名字O O O既然大家对他都很陌生,那么下面老师就给大家播放一下关于他的短篇,仔细想一想,你都从中得到了什么。
播放视频师:好了,视频看完了,哪位同学可以说说你从视频中看到了什么? 生:先天残疾,无手无脚,不放弃自己,相信自己,取得成功。
师:看来同学们观看的都很认真,总结的也都不错,刚才视频中的主角现 在是澳大利亚著名的演讲家,力克生下来便无手无脚,童年时期自卑的他曾无数 次地想要结束自己的生命。
但是现在的他通过自己的亲身经历帮助无数陷入逆境 的人们重获生命的希望, 他还创办了 没有四肢的生命 ”组织,帮助有类似经 历的人们走出阴影。
他曾经说我告诉人们跌倒了要学会爬起来,并始终爱自己”力克取得成功的原因就是他并不因为自身的严重缺陷而自卑,而放弃,相反地不断地挑战自我,取得了一些健全人都无法取得的成功。
今天这堂课老师要 和大家一起分享如何在成长的道路上,走出自卑,走向自信,做一个幸福的人。
师:说到自卑,大家会想起什么近义词?生:低落,害羞,紧张,无助,一事无成,烦恼。
师:看来自卑给大家的印象都是消极的,但是大家也不要害怕,自卑是很常见的 情绪,再优秀的人也有可能自卑。
为了走出自卑,我们就要先更深入地了解它 师:下面请同学们想一想,你的同龄人都会因为什么而感到自卑 师::(在黑板上进行总结)造成自卑的因素:1、生理因素 (太矮、胖、瘦、容貌歉佳、易脸红、生理缺陷等)2、 学习因素(脑筋迟钝、反应慢,注意力不集中,记忆力差、成绩差等)3、 家庭因素(父母的教养方式、经济条件不好、父母离异等)4、 失败经历(考试失败、犯错误、比赛失败等)师:这些都是中学生常见的自卑原因,会不会自卑还要看你自己对这些状况是怎 样认识的。
就比如老师之前听说班里的很多女生都在减肥,有的同学甚至 连午饭都不吃,但是在老师眼里你们现在的样子就很不错, 完全没有必要刻意改变身材,老师希望这些女同学课后想一想,到底有没有人贴个你“胖”这个标签,我想这个标 签很可能来自你自己。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六年级上册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第一部分:教学目标本教案主要目的在于引导六年级学生克服自卑,树立自信,使学生在学习和生活中更加自信,乐观,勇敢,快乐。
具体目标如下:1.了解自卑的成因及危害,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2.加强自我认知,多关注自己的优点和长处,提高自信心。
3.帮助学生多与同学沟通,多展示自己的优点,增强自我价值感。
4.引导学生树立积极向上的心态,勇敢面对生活的困难和挑战。
第二部分:教学重难点1.如何准确理解自卑及危害,树立自信心。
2.如何更好的展示自己的长处,增强自我价值感。
3.如何引导孩子用积极的心态去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第三部分:教学内容及教学步骤。
教学内容:1.自卑的成因及危害。
2.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
3.多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
4.多与他人互动,增强自我价值感。
5.积极心态,勇敢面对生活中的困难和挫折。
教学步骤:Step 1 自卑的成因及危害1.进行引导性提问:你们有没有听说过自卑这个词?自卑是指什么?自卑的表现有哪些?2.回答之后进行小组讨论,每个小组自学以下内容:A.自卑的成因:家庭教育、个性、环境等B.自卑的危害:影响心理健康,影响学习成绩、交际能力,影响对生活的态度等。
3.回顾讨论结果,老师进行解释补充。
Step 2 正确对待自己的缺点和不足1.老师以故事、实例等方式进行引导,让学生明白自己的缺点和不足并非致命的问题,重要的是如何面对,如何改进。
2.进行积极情感训练,让学生坦然接受自己不足之处,从而摆脱自卑情绪。
Step 3 多发现自己的优点和长处,增强自信心。
1.定义“优点”和“长处”的概念,引导学生正确对待,重视自己的长处和优点。
2.让学生思考自己的长处和优点,写在纸条上,放入自己设计的“优点展示架”中,让同学欣赏。
3.让学生认真观察“优点展示架”,从中发现同学的长处,同时树立自信心。
Step 4 多与同学互动,增强自我价值感。
心理健康教案《克服自卑心理教案》

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活动目标】1、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2、通过活动使学生了解产生自卑心理的原因。
3、引导学生领悟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的途径和方法。
【活动重点】领悟克服自卑心理、增强自信心的途径和方法【活动准备】1、进行自卑和自信心调查2、小品排练3、进行活动小组分组4、制作相关多媒体课件【活动方式与手段】:讨论、小品表演、游戏、讲故事、多媒体。
一、了解自卑心理(板书)小品表演:请同学们通过下列小品形象地了解自卑心理现象。
学校组织一系列活动甲是高一(1)班的班长,他动员本班同学乙参加相关活动:甲:“你去不去参加作文比赛?”乙:“我怎么能行呢?”甲:“怎么还没参加就说自己不行,你平时作文不是蛮好的吗?”乙:“那都是超水平发挥的!”教师提问:我们在学习、人际交往中有没有碰到类似的情况?(设置情景,让学生结合自身实际体悟)生一:我朗读挺好的,可就是不愿当众朗读课文。
生二:有的同学有时有许多问题不会,但不愿问教师和同学。
……(略)教师提问:“造成小品中乙和刚才几位同学所讲情况的心理原因是什么呢?”。
学生思考、讨论:这是因为他们缺乏自信,是自卑心理在作祟。
教师概括:自卑心理就是还没有开始做某件事时就已断定自己不行的情绪,他对青少年的健康成长有很大的危害。
提问:自卑会给我们带来什么不利影响呢?自卑心理一旦产生,一个直接的结果就是学生很难从内心深处接纳自我,而这种不接纳会在学习、生活、人际交往中表现出来,给学生的心理健康带来极大的影响。
二、自卑心理的危害(板书)学生讨论回答:l、自卑心理使人感到自己事事不如人,产生悲观失望、消极逃避的心理,不利于身心健康发展。
2、自卑心理会使人产生自我怀疑和自我压抑的情绪,导致自我消沉和自我埋没。
3、马加爵事件告诉我们过于自卑的人还可能产生极度自尊心理,甚至在遇到外界刺激时,会产生敌对和仇视情绪,危害他人和社会。
教师:既然自卑的危害如此之大,我们必须冲破自卑的束缚,消除自卑心理,培养自信的心理品质。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克服自卑 树立自信

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克服自卑,树立自信导言:自卑是指个体对自身的能力、价值和形象感到不足或负面评价,常见于儿童心理健康问题中。
在小学生群体中,自卑情绪的存在对其成长和学习产生不良影响。
因此,提升小学生心理健康水平,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是一项非常重要的任务。
本篇文章将通过分析自卑产生原因、自卑的表现特征及解决方法等方面,提出一套全面有效的小学心理健康教育教案,助力孩子们克服自卑,树立自信。
一、自卑产生的原因1. 家庭环境:家庭教育方式对儿童自尊心的培养有重要影响。
在家庭中,家长的过分批评、过分保护或不合理要求,以及家庭暴力等不健康的教育方式,都可能使孩子产生自卑感。
2. 同伴关系:同伴间的欺凌、排斥和调侃等负面互动,容易使儿童感到被孤立、不被接受,从而产生自卑情绪。
3. 学习压力:学业成绩的差异和学习困难,可能使部分小学生感到自卑。
他们觉得与其他同学相比不够优秀或不能达到家长的期望,从而陷入自我否定。
二、自卑的表现特征1. 情感特征:情绪低落、焦虑不安、对自己缺乏信心,容易产生自卑感。
2. 行为特征:回避社交活动、害怕与他人交流、缺乏表达意见的勇气等,都是自卑的表现。
3. 思维特征:自卑者常常自我贬低,对自己的能力和外貌缺乏自信,比较容易受到他人的批评和否定。
三、克服自卑,树立自信的教育策略1. 建立积极的家庭教育环境- 父母要尊重、理解孩子,不过分批评和过分保护,注重与孩子的沟通交流。
- 父母要给予孩子足够的关爱和支持,增强他们的自信心,关注他们的优点和努力。
- 父母要正确引导孩子,鼓励他们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学会正确对待成功与失败。
2. 建设和谐的学校环境- 学校要加强心理健康教育工作,提供温暖的学习和生活环境,倡导学生之间的友爱与尊重。
- 学校要建立有效的同伴关系管理机制,对欺凌、排斥等不良行为进行制止和教育,培养同学们的团队意识。
3. 注重学业引导和个性发展- 学校和老师要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提供个性化的学习辅导,在激励学生的同时,培养他们对自己的认可和肯定。
走出自卑的阴影 心理健康教案

走出自卑的阴影心理健康教案教案标题:走出自卑的阴影心理健康教案教案目标:1. 帮助学生了解自卑的定义、原因和影响。
2. 提供学生有效的方法和策略,帮助他们克服自卑情绪。
3. 培养学生自信心和积极的自我形象。
4. 培养学生的情感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
教案内容和活动:活动一:引入1. 向学生介绍自卑的概念,并让他们分享自己对自卑的理解和体验。
2. 引导学生思考自卑情绪对他们的影响以及可能的原因。
活动二:了解自卑的原因和影响1. 分组讨论:学生分小组讨论自卑情绪的原因,并列出他们认为的自卑可能带来的负面影响。
2. 小组分享:每个小组派代表分享他们的讨论结果。
活动三:克服自卑情绪的方法和策略1. 讲解积极思维:向学生介绍积极思维的概念,并讨论积极思维对自信心的重要性。
2. 情感管理练习:教授学生一些情感管理技巧,如深呼吸、积极思考和寻求支持等。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自卑情境,并尝试运用积极思维和情感管理技巧来应对。
活动四:培养自信心和积极的自我形象1. 自我认知练习:学生完成一份自我认知问卷,了解自己的优点、兴趣和价值观。
2. 制定目标:学生根据自己的兴趣和价值观,制定一个个人目标,并列出实现目标的步骤。
3. 自我表达:学生展示自己的兴趣和才能,例如进行短暂的演讲、展示艺术作品或分享自己的写作作品。
活动五:培养情感管理和人际交往能力1. 情感管理讨论:学生讨论情感管理在人际关系中的重要性,并分享他们的经验和策略。
2. 合作游戏:学生进行一些合作游戏,以培养他们的团队合作和沟通技巧。
3. 角色扮演:学生分组进行角色扮演,模拟不同的人际交往情境,并尝试运用情感管理和积极沟通技巧。
评估方法:1. 学生完成自我认知问卷,并撰写一篇反思文章,讨论他们在教案中学到的东西以及如何应用到实际生活中。
2. 观察学生在角色扮演和小组讨论中的表现,评估他们对自卑情绪和情感管理的理解和应用能力。
教案延伸:1. 鼓励学生参加心理辅导课程或咨询服务,以获得更深入的帮助和支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克服自卑心理,扬自信风帆
西峡县丹水二中王存活动目标
1、使学生通过活动对自卑有深刻的认识和了解。
2、引导学生正确认识自我。
3、帮助学生克服自卑心理、树立自信心。
活动重点
认识自卑心理的危害,树立自信心。
自我诊断
你认为自己在以下哪些方面不如别人
身材、娱乐、家庭、容貌、社交能力、性格、学习、知识面、其他
其中最大的不满意之处是:
这是(可改变的/不可改变的)每当谈起或想到这些不满意之处,就觉得:
我们分析完产生自卑的原因之后,我们进入第四环节,了解自卑者的危害
(1)、《心理在线》
情景一:李伟因为自己是“豆芽菜”体型而苦恼。
在学校组织的各种文体活动中,他羞于出头;在力量型的体育活动及比赛中,他往往不好意思在别人面前赤膊;上体育课时,他时时猜测周围的人都看着他,十分苦恼;即使在炎炎的夏日,他也穿着长衣长裤。
情景二:小强在跳山羊活动中,看到别人都跳过去了。
唯独自己跳不过去,很懊恼,觉得自己在同学们面前失去了面子,抬不起头来,在这种古怪心理的支配下,他竟一直都未能跳过去,并且这一挫折影响到了其他方面。
成了一个不可逾越的阴影。
情景三:马杰同学在一次联欢会上唱歌跑了调,引得同学们哄堂大笑。
有的同学背后管他叫“马驴”。
他很苦恼,觉得自己在同学们面前丢了面子,从此变得沉默寡言,学习成绩也急剧下降。
情景四:王利是个养子。
虽然养父母对他很好,但他总是缺乏自信,在同学面前感到抬不起头来,时刻猜疑别人会指着他的后背说:“这个人不是爸妈亲生的。
”
(2)、讨论:
1、该同学的自卑来自于哪一方面?
2、该同学的弱点是可以改变的,还是不可以改变的?
3、若是可以改变的,他(她)应如何去做?若是不可以改变的,他(她)又该如何看待?
(3)、师生共同分析
情景一:生理方面的自卑。
俗话说,金无足赤,人无完人。
人与人之间的身体发育状况是不一样的,尤其是对青少年来说,他们的身体正处于发育的黄金时期,发育的年龄、发育的特征、速度都各不相同,特别是对一些发育较晚及先天生长发育有疾患的青少年来说,他们往往会因此而产生自卑心理。
奥地利心理学家阿德勒根据自身的生活经历及成长过程总结出:一个人由身体缺陷或其他原因所引起的自卑,虽然能摧毁一个人,使人自甘堕落,但是它同时还能使人发愤图强,力求振作,以弥补自己的不足。
在中外历史上,这种例子不胜枚举。
贝多芬童年很不幸福,嗜酒成癖的父亲败坏了家业,他企图把四岁的贝多芬变成摇钱树,一心想让自己的儿子也成为莫扎特式的神童,因此他不只强迫孩子练琴,而且常常半夜三更酗酒回家后把孩子从熟睡中拖起来拉琴,不满八岁的贝多芬被强迫在的听众面前表演、卖艺,十一岁的贝多芬就开始在剧院的乐队里工作。
贝多芬在維也納的第一个十年里,获得极高的成就。
可惜二十八岁开始耳聋,最后完全聋掉。
此事曾对贝多芬造成不小的打击,甚至一度想到轻生,而留下著名的《海得堡遗书》。
贝多芬最杰出的作品,几乎都是在他后半生三十年生涯耳聋状态下完成的。
贝多芬曾说过:“我要扼住命运的咽喉,它决不能把我完全压倒!”代表作有《田园交响曲》《命运交响曲》
张海迪, 5岁患脊髓病,胸以下全部瘫痪。
她无法上学,便在家自学完中学课程。
张海迪怀着“活着就要做个对社会有益的人”的信念,以保尔为榜样,勇于把自己的光和热献给人民。
她当过无线电修理工,自学多门外语,先后翻译了《海边诊所》等数十万字的英语小说,编著了《向天空敞开的窗口》、《生命的追问》、《轮椅上的梦》等书籍。
《生命的追问》出版不到半年,重印3次,获得了全国“五个一工程”图书奖。
张海迪创作和翻译的作品超过100万字。
为了对社会作出更大的贡献,她先后自学了十几种医学专著,同时向有经验的医生请教,学会了针灸等医术,为群众无偿治疗达1万多人次。
海伦.凯勒,美国著名女学者。
小时候突患急病,致其聋哑,在如此难以想象的生命逆境中,她凭着好学和自信最终在事业上获得了成功,书写了一个大写的“人”。
情景二:来自挫折和心理创伤的自卑感
一个人一旦碰到挫折,就往往容易产生悲观失望的心理,面对这方佛不可逾越的困难,进而怀疑自己在各方面的水平、能力,产生自卑心理,认为自己不行,不如别人。
在每个人的记忆中,都留有一些这样或那样的隐私。
比如说,过去曾受过打击留下的心理创伤,一旦在现实生活中或学习中触及这个“伤疤”,就会引起一系列不良的心理反应,也可以用“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绳”这句话来形容。
有过心理创伤的人。
往往都有强烈的自卑感左右一生,但反过来,在这种情形下产生的自卑心理往往又会成为他前进的动力,举世闻名的美国大发明家爱迪生一生中发明了两千多种新东西,但在他童年的记忆中也有过严酷的经历。
上小学的时候,老师让每个同学都做一板凳,可他做不好,当时老师嘲弄他,并且让他妈妈把他领回家,说他是一个痴呆儿。
但他以此为动力,没有气馁,在妈妈的帮助下,发愤努力。
终于成为一个大发明家。
1.正确客观地评价自己
2.努力克服自身的弱点
3.进行积极的自我暗示
4.制定切实可行的目标
5.主动与他人进行交往
(4)点拨分析
人贵有自知之明。
所谓自知之明,不仅表现在能如实地看到自己的短处,也表现在能恰如其分地看到自己的长处,切不可拿自己的短处与别人的长处进行比较,这才是正确的与人比较。
马克思曾说:“伟人之所以高不可攀,是因为你自己跪着。
站起来吧!事实也正是如此,只要你勇于实践,你就会发现,别人能够做到的,你经过努力一定也能够做到。
不妨做一些力所能及,把握较大的事情。
哪怕事情“小”,也不要放弃争取成功的机会。
换言之,要通过在小的成功之中表现自己来确立自信心,来循序渐进地克服自己的自卑感。
积极的心理补偿:一是“勤能补拙”华罗庚教授“勤能补拙是良训,一分辛劳一分才”知道自己在某些方面有缺陷,但不要背思想包袱,以最大的决心和最顽强的毅力去克服这些缺陷,这便是积极的有效的补偿。
二是扬长避短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