群英会蒋干中计公开课课件

合集下载

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

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

2020/3/24
4
小说善于描写大大小小的战争。 总计有四十余次交战,千变万化, 摇曳多姿,注重写出战争的复杂性、 多样性、特殊性。
这部小说还塑造了一批栩栩 如生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善于 在尖锐的矛盾冲突中,通过不同的 故事情节,反复渲染人物的主要性 格特征
2020/3/24
5
语言风格
“文不甚深,言不甚俗”
2020/3/24
19
(二)作者用哪些手法塑造这两个人物形 象的?
1、以人物自己语言、行动、神态来表现人 物性格。
2、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使两人性格更鲜明。
3、细节描写(如周瑜佯醉呕吐;周瑜假喝 “低声”,便唤“子翼”;蒋干窃听等)。
4、气氛烘托(如对曹军水陆军营的气氛描 写,蒋干盗信时的紧张气氛设置等)。
主题思想
通过这个故事反映曹操与东吴间 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赞美周 瑜的卓越军事才干,也告诉了我们知 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的道理。
2020/3/24
24
轻松时刻 — 歇后语积累
刘备的江山----哭出来的 刘备摔孩子----收买人心 曹操吃鸡肋----食之无肉,弃之可惜 曹操遇蒋干----倒了大霉 曹操杀华佗----讳疾忌医
2020/3/24
6
学习目的
1、了解《三国演义》的概况。 2、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3、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2020/3/24
7
一、整体阅读,概括情节
整体阅读,按照小说序幕、开端、 发展、高潮、结局、尾声的顺序 概括小说情节。
周瑜毁曹操书斩了来使,初战告捷后,夜窥曹 军水寨,下决心除掉蔡瑁、张允。此时蒋干请 命说降,周瑜定计,接着大会群英,巧设妙计, 引诱蒋干进入圈套,蒋干偷盗书信,并坚信书 信内容属实。蒋干回报,曹操中计,误杀蔡张 二人。最后反间计成功,周瑜大喜。

学习课件群英会蒋干中计(ppt)新版.ppt

学习课件群英会蒋干中计(ppt)新版.ppt

精选
19
(二)作者用哪些手法塑造这两个人物形 象的?
1、以人物自己语言、行动、神态来表现人 物性格。
2、用对比、映衬的手法使两人性格更鲜明。
3、细节描写(如周瑜佯醉呕吐;周瑜假喝 “低声”,便唤“子翼”;蒋干窃听等)。
4、气氛烘托(如对曹军水陆军营的气氛描 写,蒋干盗信时的紧张气氛设置等)。
精选
20
❖ 总之,对周瑜“笑”的描写,洗练传神,使 人物之风采神韵,跃然纸上,真可谓“着一 ‘笑’字,境界全出”。
精选
17
蒋干
他愚蠢而又自作聪明。他自以为“周 郎同窗交契”,能凭三寸不烂之舌说 降周瑜,并说了“必要成功”的大话。 来江东时
“昂然”之态说明他盲目的自信。在 周瑜施
计中根本无开口的余地,反而步步走 进圈套,还自以为得计。
精选
26
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草船借箭------上了大当
精选
27
精选
8
情节 (1)毁书斩使 (2)挫败曹军 (3)暗窥曹寨 (4)定反间计 (5)款待蒋干 (6)舞剑作歌 (7)施反间计 (8)细作来报
精选
9
文章结构
一: 开端 周瑜决定除掉蔡瑁、张允。
二: 发展 高潮 周瑜巧施反间计,蒋干中计。
三: 结局 尾声 曹操杀蔡、张二人,周瑜计成 。
精选
10
问题探究1
2.梦话:周瑜两次装说梦话“教你看曹贼之首。” 这就使蒋干误以为周瑜是“醉后吐真言”。
3.密报:假托北方有人来报密:“张、蔡二都督 道:‘急切不得下手。’”与密信内容相互印证。 使蒋干完全相信。
精选
13
三、细读课文,分析情节和人物
(一)准备:较量开始前各自的心情和表情?

群英会蒋干中计详解PPT课件

群英会蒋干中计详解PPT课件
第17页/共25页
三、小说的人物:
周瑜: 足智多谋,豪放自信 蒋干: 愚蠢而又自作聪明 曹操: 多疑,刚愎自用
第18页/共25页
比较鉴赏:
小说塑造人物运用了哪些方法? 这与西方小说塑造人物的方法有 什么不同?
第19页/共25页
研究与鉴别:
请结合课后练习三看一段史料,将这 则史料同小说作一下比较,看看小说 里哪些内容是真实的,哪些内容是虚 构的? 这样做有助于了解历史小说与历史的 联系和区别。
第21页/共25页
相同之处:
一、历史上确有蒋干这个人。 二、赤壁之战前,蒋干确曾往东吴游说过周瑜 而没有成功。 三、周瑜确曾设宴招待过蒋干并请他参观军营 仓库等。 四、有些对话(如周瑜迎接蒋干时说的话)是 照录史料,有些略有变化.
第22页/共25页
历史与小说不合的地方:
历史上
小说中
1.曹操从扬州请来蒋干去游说周 1.蒋干自荐往江东游说周瑜.
“周瑜诈睡,是骗蒋干;蒋干诈睡,又骗周瑜。 周瑜假呼蒋干,是明知其诈睡;蒋干不应周瑜,是 不知其诈呼。 周瑜之醉,醉却是醒;蒋干是醒,醒 却是梦。妙在先说破他是说客,使他开口不得;又 妙在说他不是说客,一发使他开口不得。 妙在梦中 呼子翼、骂曹贼,一发使他十分疑惑。周瑜假做极
疏,却步步是密;蒋干自道极乖,却步步是呆。”
第23页/共25页
作业:
一、小说语言上有什么特色? 二、请结合课文,自选角度, 写一篇文学评论,题目自拟。
第24页/共25页
感谢您的观看!
第25页/共25页
(曹、吴实力相差太悬殊。曹军号称八十万 兵马,东吴“五万难猝合”。)
第9页/共25页
2.阅读《群英会蒋干中计》,从前三段文 字看,曹、吴在力量对比上呈现怎样一种 形势?这一形势对情节的发展及人物的塑 造有什么作用?

《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

《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

通过对周、蒋、曹这三个 主要人物的分析说说小说的主 题是什么?
主题思想
通过这个故事反映曹操与 东吴间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 斗争,赞美周瑜的卓越军事才 干,也告诉了我们知彼知己方 能百战百胜的道理。
作业:
❖ 1.你在周瑜身上学习 到了什么?(200字左 右小作文)
谢 谢 !
思考
❖ 1、蒋干是谁?
❖ 1、曹操帐下幕宾。
❖ 2、“中计”指中谁的计? ❖ 2、周瑜的计。
❖ 3、“计”指什么计谋? ❖ 3、反间计。
❖ 4、计谋的目的是什么? ❖ 4、杀蔡、张二人。
❖ 5、设此计的原因呢?
❖ 5、二人 “深得水军之妙”
❖ 6、周瑜怎么知道的呢? ❖ 6、亲往探寨。
❖ 7、计谋的结果呢?
4、周瑜除正面制止蒋干说降外,又 怎样设置圈套,让蒋干一步步走近放 着密信的桌子的?
❖答 : ①表面上亲热、拉近乎,“笑而挽其 臂”、“今日见了故人”、“瑜携干手”、 “瑜执干手”、“瑜复携干入帐”。使蒋 干觉得周瑜还是没有忘记“同窗契友”, 直至“抵足而眠”。②装醉。“大笑畅 饮”、“佯醉大笑”、“佯作大醉之 状……和衣卧倒,呕吐狼籍”、“鼻息如 雷”。使蒋干盗信有隙可趁。
2、曹操为什么会中计?为什么又马 上省悟?为什么又知错不认错?
❖答 : 曹操对降将蔡、张二人本来不大信 任,三江口折兵,回去就怪他们“汝等 不用心耳”,所以后来会一时相信密信 内容。看到首级想到水军的重要,失去 两将也就意味着失去水上优势。但他刚 愎自用,主观自信,不肯承认错误反而 找杀蔡、张两人的借口,说他们“怠慢 军法”。
❖ 答:这两个情节与本文中心有着密切的 因果关系。
❖ 毁书斩使才有三江口之战;由于曹 操三江口战败,才有蔡、张训练水军之 举;由于这两人训练水军得法才引来周 瑜的探寨并下定除此二人的决心。这是 周瑜设计的背景。

群英会蒋干中计(ppt)

群英会蒋干中计(ppt)
《群英会蒋干中计》 34
轻松时刻 — 歇后语积累
28、周瑜打黄盖----一个愿打,一个愿挨 29、草船借箭----坐享其成 30、吃曹操的饭,想刘备的事----人在心不在 31、蒋干盗书----上了大当 32、徐庶进曹营----一言不发 33、关公赴会——单刀直入 34、张飞吃豆芽——小菜一碟
《群英会蒋干中计》 21
周瑜之“笑”
周瑜之“笑”
对文章的主要人物周瑜的刻画,作者着意于
对其‚笑‛的描写。 这‚笑‛,有天赐良机的得意,有对愚笨对 手的嘲弄鄙视引诱,有对自己功成名就的情 不自禁的炫耀。笑‛中有心理,‚笑‛中有 性格,‚笑‛中有计谋,,‚笑‛中有成功。 总之,对周瑜‚笑‛的描写,洗练传神,使 人物之风采神韵,跃然纸上,真可谓‚着一 ‘笑’字,境界全出‛。
《群英会蒋干中计》 25
主题思想
通过这个故事反映曹操与东吴间 复杂的政治斗争和军事斗争,赞美周 瑜的卓越军事才干,也告诉了我们知 彼知己方能百战百胜的道理。
《群英会蒋干中计》
27
课堂练习
翻译下列句子: 1、吾当作何计破之?
我该用什么办法来打败他呢? 2、公瑾别来无恙? 公瑾分别以后你好吗? 3、东吴兵少,反为所败,是汝等不用心耳! 东吴兵力少,(我们)反而被(他们)打败,这是你们 作战不用心啊! 4、吾之粮草,颇足备否? 我的粮草是不是准备得很充足呢? 5、周瑜雅量高致,非言词所能动也。 周瑜城府很深,捉摸不透,不是用言语能够说动他的。
都古一观白 付今壶看发 笑多浊秋渔 谈少酒月樵 中 事 喜 江 春 明 。,相风渚 杨 逢。上 慎 : ,
几青是浪滚 度山非花滚 夕依成淘长 阳旧败尽江 红在转英东 。,头雄逝 空。水 : ,

群英会蒋干中计公开课课件

群英会蒋干中计公开课课件
群英会蒋干中计公开课课件
目录
• 群英会蒋干中计的背景与概述 • 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情节分析 • 人物性格与心理分析 • 群英会蒋干中计的启示与思考 • 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文学价值与影响
01 群英会蒋干中计的背景与 概述
背景介绍
01
02
03
历史背景
三国时期,魏、蜀、吴三 足鼎立,战争频繁。曹操 率领魏军南下,企图统一 全国。
的重要创作题材。
02
对后世文学的影响
该故事情节对后来的文学创作产生了影响,为后来的历史小说、戏剧、
电影等提供了创作灵感。
03
丰富了汉语表达方式
群英会蒋干中计中的一些经典表达方式,如“借刀杀人”、“以假乱真
”等,被广泛运用于汉语表达中,丰富了汉语的词汇和表达方式。
THANKS FOR WATCHING
周瑜通过蒋干传递假情报,使曹操误以 为东吴将领蔡瑁、张允与自己有勾结, 下令斩首二人。
在宴会上,周瑜巧妙地利用蒋干的心理 ,让他误以为有机可乘,盗走了假的机 密信件。
蒋干以为得到了重要情报,兴奋地返回 曹营,却发现信件是假的,中了周瑜的 计策。
02 群英会蒋干中计的情节分 析
蒋干盗书
蒋干在赤壁之战前夕来到东吴, 企图劝说周瑜投降曹操。
《三国演义》对后来的历史小说、戏 剧、电影等艺术形式产生了巨大的影 响,为后世提供了丰富的创作素材。
历史演义小说的典范
《三国演义》以其宏大的历史背景、 丰富的人物形象和精彩的故事情节, 被视为历史演义小说的鼻祖。
群英会蒋干中计在《三国演义》中的地位
1 2 3
重要的故事情节之一
群英会蒋干中计是《三国演义》中著名的故事情 节之一,以其巧妙的设计和紧张的情节吸引了读 者的眼球。

《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38张+2023-2024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38张+2023-2024学年高教版(2023)中职语文基础模块下册

内容小结
✓《群英会蒋干中计》在 情节安排上别具特色, 全文以“定计”“施 计”“中计”为线索, 情节曲折跌宕,摇曳多 姿。
人物形象
人物分析
一、周瑜
人物分析
一笑: 为蒋干送上门助施反间计而高兴

二笑: 看透来意,暗笑蒋干欲盖弥彰

三笑: 虚情假意稳住蒋干,以使其上钩
✓格识人这。几次四五笑笑“::笑让 彰”蒋 显表干 成感 就现到 地出毫位无,周戒表瑜心明潇,抗麻曹洒痹决豪蒋心放干 和对巧施反
明确:①表面上亲热、拉近乎,“笑而挽其臂”、“今日见了故 人”、“瑜携干手”、“瑜执干手”、“瑜复携干入帐”。使蒋干 觉得周瑜还是没有忘记“同窗契友”,直至“抵足而眠”。②装醉。 “大笑畅饮”、“佯醉大笑”、“佯作大醉之状……和衣卧倒,呕 吐狼籍”、“鼻息如雷”。使蒋干盗信有隙可趁。
✓ 为什么蒋干对密信深信不疑,忙将它“暗藏于衣内”?后来又能 使曹操一时信以为真?
✓ 曹操为什么会中计?为什么又马上省悟?为什么又知 错不认错?
明确:曹操对降将蔡、张二人本来不大信任,三江口折兵, 回去就怪他们“汝等不用心耳”,所以后来会一时相信密信 内容。看到首级想到水军的重要,失去两将也就意味着失去 水上优势。但他刚愎自用,主观自信,不肯承认错误反而找 杀蔡、张两人的借口,说他们“怠慢军法”。
此时曹操八十三万大军兵临城下,东 吴主将周瑜率兵五万前来抵御,一场大战 拉开了序幕。
叁 故事背景
• 一方是以周瑜为代表的孙吴集团
• 一方是以曹操为首的曹魏集团
• 双方因征服和反征服而形成尖锐的冲突, 这一冲突构成了双方深层的矛盾关系。
故事梳理
情节结构
✓ 按照小说情节发展的主要阶段对课文进行划分,并以人物为主线为 每个部分拟一个小标题。

沪教版语文高一上册6.21《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共49张PPT)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PPT课

沪教版语文高一上册6.21《群英会蒋干中计》课件-(共49张PPT)市公开课一等奖省赛课获奖PPT课
• 《念奴娇·赤壁怀古》北宋·苏轼(词) • 《群英会蒋干中计》明·罗贯中《三国演义》
(第一部章回体小说)
第3页
第4页
赤壁之战

“赤壁之战”处于攻势一方是曹操.曹操在扫平北方
军事势力后,挥戈南下,打算毁灭刘表、刘备、孙权,方 便统一全国.这时恰好刘表病死,他小儿子刘琮向曹操投
降。曹操便得了荆州,并任命降将蔡瑁,张允为水军都督, 训练水师,准备顺江而下,扫平东吴。
• 7、曹操误杀此二人。
第6页
故事线索(反间计)

周瑜
(开端)
定计
(发展)
施计 (高潮)
曹操(蒋干) 说降 中计
计成 (结局、尾声) 误杀蔡、张
第7页
故事情节
• 开端(1-3段):周瑜决定除蔡、张二人。 • 发展(4-6段):周瑜设下反间计,群英会上
迷蒋干。 • 高潮(7-8段):周瑜假装泄密,蒋干窃书中
故事开端
第23页
故事开端
第24页
故事发展
第25页
故事发展
第26页
故事发展
第27页
故事高潮
第28页
故事高潮
第29页
故事结局
第30页
故事尾声
第31页
小说是以 塑造人物形象为中心, 经过 完整故事情节 叙述和 描写环来境反应社会生活。
第32页
本文在情节发展过程中经过对人物言谈
举止,音容笑貌描写,使周瑜、蒋干、曹操
善于调兵遣将 。
曹操回去后采纳蔡、张二人意见, 让他们操习水军。
第13页
3、周瑜得胜后做些什么?他经过探看 曹军水寨发觉了什么?怎样处理?
• 答:得胜后犒军、报捷、“亲往探看 曹军水寨”。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群英会蒋干中计
都古一惯白 付今壶看发 笑多浊秋渔 谈少酒月樵 中事喜春江 。,相风渚
逢。上 :,
几青是浪滚 度山非花滚 夕依成淘长 阳旧败尽江 红在转英东 。,头雄逝
空。水 :,
学习目的
1、了解《三国演义》的概况。 2、理清小说的故事情节。 3、分析人物的性格特点。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
《三国演义》是我国第一部杰出的长篇历史小说,也 是我国小说发展史上里程碑式的巨著。这部小说尊重 史实,又带有传奇色彩。以史料为基本依据,但又不 拘泥于史料,而是按照历史生活的本质,进行精炼的 概括和合理的虚构,既反映了历史的真实,又体现了 艺术的真实。小说善于描写大大小小的战争。总计有 四十余次交战,千变万化,摇曳多姿,注重写出战争 的复杂性、多样性、特殊性。这部小说还塑造了一批 栩栩如生而性格鲜明的人物形象。善于在尖锐的矛盾 冲突中,通过不同的故事情节,反复渲染人物的主要 性格特征。“文不甚深,言不甚俗”则是这部小说的 语言风格。
3.群英会上,周瑜又是怎样劝阻蒋干说降 的,蒋干反应如何?
4.接着周瑜又是怎样暗示蒋干说降不可能 成功的,蒋干反应如何?
本篇节选自《三国演义》第四十五回, 是赤壁之战的著名片断。在此之前,曹操大 军南下,刘琮投降,曹操得了荆州,气焰很 盛,准备顺江东下。东吴孙权经过一阵犹豫 之后,接受了诸葛亮的劝说和内部主战派的 主张,决定联合刘备抗击曹操。曹操的青州、 徐州之兵不习水战,顺江东下要依靠荆州水 军。荆州降将蔡瑁、张允“深得水军之妙”, 被曹操任命为水军都督。周瑜为了要打败曹 操,决心用反间计除掉蔡、张两人。曹操手 下的蒋干盲目自信,以为可以凭交情去劝说 周瑜降曹,结果送上门去充当了周瑜实行反 间计的助手。
2、惊愕: 监酒戒言公事,堵住蒋干的嘴,使他 想开口而不得;
3、面如土色:
周慷慨豪迈,立场坚定, 更使他开口不得 4、大惊:
蔡张怎会给周瑜写信?莫不是结连东 吴?思之有理,却是受骗。
问题探究3(蒋干性格)
自荐说降 盲目自信 昂然而来 自命不凡 东吴会友 志大才疏
中计东吴 自作聪明
总之,蒋干狂妄自大,不自量力;既无自知 之明,也无知人之明;贪功心切,鬼迷心 窍,失去判断真伪的能力。
瑜之计:
周高瑜明(的设演计员) 反间愚笨蒋的干木(偶中计)
A 堵嘴—— 欲擒故纵 ——有口难开 B 炫耀—— 心理震慑 ——自愧不如 C 佯醉—— 示之以隙 ——玩于彀中
环环相扣,天衣无缝, 步步窘迫,进退失据, 假戏真做,水到渠成 自作聪明,贻笑千古
周瑜又是如何设计使蒋干对密信 内容深信不疑的?
周瑜六笑
① 闻干至,笑谓诸将曰:“说客至矣。” 为蒋干送上门来助施反间计而高兴,自信之笑。
②瑜笑曰:“吾虽不及师旷之聪,闻弦歌而知雅意。” 早已看透蒋来意,嘲笑蒋欲盖弥彰。
③瑜笑而挽其臂曰:“既无此心,何速去也?”
虚情假意地表亲切,以便让他上钩。 ④说罢,大笑畅饮。
让蒋干感到自己毫无戒心,以便麻痹他。 ⑤瑜佯醉大笑曰: “想周瑜与子翼同学业时,不曾 望有今日!”
为今日成就自豪,让蒋干知抗曹之心不可动摇。 ⑥言罢大笑,蒋干面如土色。
进一步显示自己在东吴地位,以绝蒋劝降之念。
周瑜形象
英勇善战 足智多谋 豪放潇洒 年轻有为
群英会,周瑜尽 情挥洒的舞台
思考题
1.三江口之战,曹军为什么会失败?
2.周瑜一见蒋干是怎样先声夺人打消蒋干 说降之意的,蒋干是如何反应的?
1.密信:措辞设计周到备至,富有迷惑性。内容在 蒋干看来处处合乎情理
2.梦话:周瑜两次装说梦话“教你看曹贼之首。” 这就使蒋干误以为周瑜是“醉后吐真言”。
3.密报:假托北方有人来报密:“张、蔡二都督 道:‘急切不得下手。’”与密信内容相互印证。 使蒋干完全相信。
蒋干四惊
1、愕然: 周瑜开口便说破自己来意。
蒋干上钩
曹操中计 周瑜计成 结局 尾声
问题探究1
❖ 周瑜为什么“毁书斩使” ❖ A 回击挑衅
❖ B 以示决心
❖ D 激励士气
❖ 为什么从“毁书斩使”写起: ❖ 因为有此举才导致下文“三决口之战”,
才引出周瑜窥寨,才使之决计除蔡、张, 才会有反间之计
❖ “遂与众将附耳问低题言,探如究此2如此”,试析周
复述故事
1
2
3
4
情节结构
1—3段 开端 周瑜决定除蔡张
4—6段 发展
7—8 段
9段
高潮 结局
周瑜设下反间计 群英会上迷敌人 周瑜装醉泄秘密 蒋干上钩盗密信
曹操中计杀蔡张
10 段 尾声 周瑜闻讯庆计成
周瑜定计 制止说降 入帐共寝
高潮
起因
发展 巧施反间计
蒋干中计
结果
决定除掉 蔡张二人
开端
蒋干来访
大会群英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