让学生享受写作的快乐

合集下载

让学生享受写作乐趣

让学生享受写作乐趣

让学生享受写作乐趣写作是一项基本的能力,也是一种有益的表达和沟通方式。

许多学生并不喜欢写作,甚至讨厌写作。

对于他们来说,写作是一种痛苦的任务,而不是一种乐趣。

我们应该让学生享受写作的乐趣,而不是把它变成一种负担。

下面,我们将探讨一些方法,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乐趣。

让学生选择他们感兴趣的主题。

学生在写作时应该有自己的主题和观点,而不是局限于老师布置的题目。

学生可以通过选择自己感兴趣的主题,来展现自己的独特性和创造力。

这样的写作过程会让学生更加乐于表达自己的观点,并且更容易产生灵感。

激发学生的思维。

写作并不是死板的套路,而应该是一个思维的过程。

老师可以通过启发学生的思维,激发他们的创造力和想象力。

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开放性的问题,让他们从不同的角度去思考。

这样的思维训练会帮助学生更好地表达自己的观点,同时也能激发他们对写作的兴趣。

让学生体验写作的乐趣。

写作并不一定要求学生完成一篇完整的文章,而可以通过一些趣味性的写作活动,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幽默搞笑的故事,或者写一篇自己的生活日记。

这样的活动不仅能够让学生享受到写作的乐趣,还能够培养他们的写作习惯和能力。

提供实际的写作指导。

写作技巧和方法对于学生来说是非常重要的,老师可以给学生提供一些实际的写作指导,让他们更加轻松地完成写作任务。

可以教授一些写作技巧,如如何构思文章结构、如何组织语言、如何确保逻辑连贯等。

这样的指导能够帮助学生更好地理解写作的要领,更加享受写作的过程。

为学生提供良好的写作环境。

良好的写作环境对于学生的写作乐趣至关重要。

老师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个安静、舒适的写作环境,让他们更加专注地完成写作任务。

还可以为学生提供一些写作工具,如笔记本、笔和纸等,让他们能够更加便利地进行写作。

鼓励学生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

让学生有机会分享和展示自己的作品,是激发他们写作兴趣的一个重要途径。

老师可以组织一些作文朗诵活动,让学生有机会展示自己的作品。

如何让四年级学生享受写作

如何让四年级学生享受写作

如何让四年级学生享受写作在四年级的课堂上,写作常常被看作一项沉闷的任务,然而,这正是一个让学生们发现写作乐趣的最佳时机。

为了让学生享受写作,首先需要理解他们的兴趣点和表达方式。

对于四年级的学生来说,写作不仅仅是记录思考的过程,更是他们探索世界的一种方式。

让学生享受写作的第一步是激发他们的好奇心。

引导学生围绕他们感兴趣的主题进行写作,比如他们喜欢的动物、梦中的冒险或是自己设想的未来职业。

通过让他们写自己喜欢的内容,可以让他们体会到写作的乐趣,而不是单纯地应对书本上的任务。

接下来,鼓励学生用他们自己喜欢的方式来表达。

写作不仅仅是纸上的文字,它可以是故事、诗歌、日记或者图画故事。

允许学生选择他们最感兴趣的写作形式,可以让他们感受到创作的自由,提升他们的积极性和创造力。

在教学过程中,教师可以运用游戏化的教学方法来增加写作的趣味性。

例如,通过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扮演不同的角色进行写作,这样可以帮助他们更好地理解故事情节和人物感情,增强他们对写作的投入感。

此外,创建一个支持性的写作环境也非常重要。

教师应当鼓励学生相互分享自己的作品,给予积极的反馈,而不是一味地批评。

通过分享和讨论,学生能够从中获得启发,并对写作充满信心。

另一种有效的方法是将写作与实际生活中的活动结合起来。

例如,可以安排学生写一篇关于他们最近参加的活动的文章,或者记录一次家庭聚会的经历。

这样不仅能够提升学生的写作动机,还能帮助他们将写作与现实生活联系起来,增强写作的实际意义。

为了让学生能够享受写作,还需要培养他们的阅读兴趣。

通过广泛阅读,学生不仅能够丰富词汇量,还能够学习到不同的写作风格和技巧。

可以鼓励学生阅读各种类型的书籍,并通过写书评或者创作与读物相关的故事来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

最后,给予学生充足的时间进行写作也是不可或缺的。

让学生有足够的时间去思考和打磨自己的作品,而不是急于完成任务,可以让他们体验到写作的过程乐趣,从而提高他们对写作的积极性。

让学生徜徉在快乐的习作王国

让学生徜徉在快乐的习作王国

让学生徜徉在快乐的习作王国学生的成长离不开习作,而习作的质量则离不开学生的兴趣和喜爱。

如何让学生在习作中感受到快乐,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是每个老师都需要思考和努力的问题。

在这篇文章中,我们将探讨如何让学生徜徉在快乐的习作王国。

老师需要创设一个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

学生在放松的状态下更容易产生创造力,因此老师要尽量减少学习的紧张气氛,让学生感到自在和愉快。

可以通过放轻松的音乐、互动游戏、小组讨论等方式来缓解学生的紧张情绪,让他们在写作时感到愉快和放松。

老师要激发学生的兴趣。

学生对于写作的兴趣和热情往往来自于对于题材的喜爱和对于自己创作的自信。

老师可以根据学生的兴趣爱好,设计各种富有创意和趣味性的习作题目。

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最喜爱的动物的文章,或者写一篇自己梦想的故事,让学生在写作中找到乐趣和动力。

老师也要给予学生肯定和鼓励,让他们在写作中有所成就感,从而激发他们的自信心和写作积极性。

老师还可以采用多样化的教学方法,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在写作教学中,老师可以尝试不同的教学方式,比如通过图片展示、实地考察、故事讲解等方式来激发学生的创作灵感。

还可以组织学生之间的写作交流,让他们相互观摩和交流经验,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和创意潜能。

老师还可以组织一些有趣的写作活动,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到快乐。

比如可以组织一次写作比赛,让学生在比赛中充分展示自己的写作才华,同时也能增强他们的写作动力和兴趣。

还可以组织一次户外写作活动,让学生在自然环境中进行写作实践,感受大自然的美好,从而激发他们的写作灵感和快乐体验。

让学生徜徉在快乐的习作王国,需要老师付出更多的努力和创意。

通过创设轻松愉快的学习氛围、激发学生的兴趣、多样化的教学方法和有趣的写作活动,可以让学生在写作中感受到快乐,激发他们的创作潜能,真正享受到写作的乐趣。

希望每位老师都能在教学中注入更多的快乐元素,让学生在习作中茁壮成长,成为快乐的写作王国的主人。

激发兴趣,让学生享受写作的快乐

激发兴趣,让学生享受写作的快乐

激发兴趣,让学生享受写作的快乐下营镇初级中学卢芳作文是个人知识储存、思想情感、智能和语言的综合作用和表现,是衡量学生语文水平的重要尺度。

作文教学是语文教学的重要组成部分,应当十分重视。

但对我们这样的农村学生来说,他们害怕写作,没有兴趣写作,原因有以下几点:第一、学生缺乏观察力。

大家罗丹说:生活中处处都有美,关键是我们要善于用自己的眼睛去发现。

语文的内涵包括社会生活的全部。

由于初中生不会做生活的有心人,熟视无睹、麻木不仁,身在宝山不识宝,不善于思考生活给我们留下的启迪,因而写作时自然难免"肚中"无物。

第二、思想不成熟。

初中学生由于阅历尚浅,所以面对纷繁的社会现象,分不清主次、常感无从下笔。

即使搜肠刮肚偶尔想到一些写作题材,也常因思路不清晰,不能围绕中心选材,不知详略得当有序地表达观点。

写出的文章不是言之无物,就是东拉西扯地堆砌材料。

第三、立意浅显,思辩性差。

在作文中,学生总是把先前储备好的思想内容作为思想基础的内核,缺少对现有生活、社会的观察与分析,对各种社会现象不能进行独立而深刻的思考,思想的触角仅停留在生活的表面而不能探入复杂的深层,情感的基调只有欢乐轻松而缺乏凝重深沉。

呈现在眼前的是假大空的思想和克隆化的主题,文章缺少个性,人云亦云,思想跟不上时代的步伐。

第四、思想模式化、简单化。

思想上的肤浅弱化导致了思想的简单化、模式化。

不会自觉运用生活中的热点问题、农村生活实际等丰富写作素材,思维形成了某种惯性,而不是用大脑去思考、去挖掘问题的本质,缺乏多角度分析问题,没有个人的见解和主张。

第五、语言平淡,缺少文采。

由于平时阅读量少,语言包括词句积累贫乏,造成作文语言平淡无味,句式单一呆板,不会自主运用所学的修辞方法和最基本的表达方式,导致作文缺少文采。

基于存在的这些问题,如何激发学生兴趣,让他们享受写作的快乐,成为了我们语文组教师探讨的课题。

具体做法如下:一、让学生积累写作素材,做到“有米下锅”。

让学生享受写作的快乐

让学生享受写作的快乐

[]372013.1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在教学中,我感觉到不少学生将写作文看作是一件“苦差事”,讨厌作文,甚至对作文怀有恐惧感。

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了信心,不乐于写作文。

我觉得只有在写作教学中给予科学的指导,让学生在练习写作过程中循序渐进,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让学生来享受习作的快乐呢?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例文引路,有样可循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所以,作文教学是有梯度的,中年级仍是作文的起始阶段,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语言的表述,如果给孩子一个具体的例子,无疑是减少了习作的障碍。

有样可循,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自然会降低学生对习作的难度,从而刺激表达的欲望。

四年级上册习作2的两篇例文,直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长处”,什么是值得骄傲的。

学生读过之后,自然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样的长处我也有!于是,孩子们一下子找到了自己许多的闪光点,“打字能手”“小小歌唱家”“乐天派”“萨克斯手”……都孕育而生了。

精彩的描述也在畅谈之中不断地涌现出来:如小芮的导入语十分新颖:“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压心底,压心底,就不告诉你。

是谁的歌声如此动听?”再比如小钰的描写相当细腻:“可是老师教的第一首曲子又难倒了我,该快的时候我总是慢,该慢的时候我总是快,还把二拍吹成了二拍半,这可急坏了我。

”所以说,好的例文为学生进行创新和个性化的作文提供了最基本的土壤。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写作文就是让学生写想说的话,表想吐的情。

如果学生始终封闭着幼小的心灵,不肯轻易地打开,那么习作便失去了本质的意义。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的确,文思如清渠,语言如活水。

让学生享受写作快乐尊严论文

让学生享受写作快乐尊严论文

让学生享受写作快乐尊严论文
让学生享受写作的快乐与尊严
作文是学生语文素质的综合体现,我们知道在语文考试中,成败关键在于占据着考卷半壁江山的作文,然而,由于“应试教育”的严重影响,我们的作文教学中普遍存在着急功近利的浮躁心态,重知识传授、轻情意培养。

使得学生在写作中失去了自我,写作文就只能胡编乱造,或寻章摘句,或无病呻吟,鲜明的人文性枯萎了,鲜活的个性凋零了,写作成为了一种机械的程序,那么,如何改变这种现状,让学生享受写作带来的快乐与尊严。

下面我就结合个人的作文教学实践从以下三方面,具体谈一谈。

一、激发兴趣,形式多样,让学生亲近写作。

教育心理学认为:“学习兴趣是学习动机的重要心理成分,它是推动学生探求知识的动力,是学生学习活动中最现实、最活跃的心理因素。

学生一旦对学习产生了兴趣,就会自发地把心理活动指向学习对象,对学习充满激情。

”这就要求我们语文教师,在作文教学中,树立符合创新写作教学的新理念,诱发学生的创新欲望。

要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首先,要注重落实学生的主体地位,在以往的作文教学中,陈旧老套的作文题是束缚学生思维的枷锁,这就要求我们在作文命题中,从形式到内容都力求新颖、有趣,如:《我们班的新鲜事》、《我当上了小老师》、《我是小小设计师》等题目,来自学生“生活近区”.学生自然有兴趣,也乐于写。

我还时常让学生参与到作文命题中来,如出一组有内在联系的题,让学生自由的选择,或请学生依作文要求,自拟题目,将作文命题补充完。

让学生享受写作乐趣

让学生享受写作乐趣

让学生享受写作乐趣写作是一种表达和思考的方式,也是学生学习语言和文学的重要手段。

对许多学生来说,写作可能是一件枯燥乏味的事情,他们觉得写作是一种被迫的活动,没有乐趣可言。

如何让学生享受写作乐趣,并且在写作中收获知识和快乐成为了每一个教育者需要考虑的问题。

在本文中,我们将探讨如何让学生享受写作乐趣,并且提出一些方法和建议。

要让学生享受写作乐趣,我们需要激发他们的写作兴趣。

在教学中,可以通过讲解有趣的写作题目,或者推荐一些有趣的写作作品来激发学生的兴趣。

可以让学生写一篇关于自己的童年趣事,或者写一篇关于自己的未来梦想的作文。

这样的题目往往能够引起学生的共鸣,激发他们的写作热情。

教师在教学中也可以通过讲解一些有趣的写作技巧和方法,比如如何构思故事情节,如何塑造人物性格等,来激发学生对写作的兴趣。

要让学生享受写作乐趣,我们需要营造一个轻松和愉快的写作氛围。

在教学中,教师可以采用一些有趣的教学方法和手段,比如通过故事、图片、音乐等来引导学生进行写作,在教学中适当使用一些幽默和幽默的语言,增加教学的趣味性。

在批改学生的作文时,老师也可以采用一些积极的语言和方式,比如及时给予学生鼓励和肯定,提出合理的建议和意见,鼓励学生继续努力,让他们感受到写作的乐趣和快乐。

要让学生享受写作乐趣,我们需要给予学生足够的自由和空间。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尊重学生的写作自由,允许学生按照自己的想法和方式进行写作创作,并且给予学生足够的空间来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教师还可以鼓励学生尝试各种写作形式和风格,比如散文、诗歌、小说等,让学生有更多的选择和可能性,激发他们对写作的热情和兴趣。

要让学生享受写作乐趣,我们需要引导学生建立正确的写作态度和习惯。

在教学中,教师应该教育学生要有坚持不懈的毅力和耐心,培养学生善于思考和表达的能力,让学生明白写作是一种需要长期积累和不断练习的艺术。

教师还可以在教学中鼓励学生多阅读、多思考,多积累写作素材和经验,培养学生对写作的兴趣和热情。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

如何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考场写作最忌讳枯燥,一定要写得有灵气,有内涵,这就需要学生具备锤炼语言的能力和激发学生的写作乐趣,以下是小编整理的相关内容,欢迎大家阅读。

写作中激发学生的乐趣一、激发兴趣1、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儿童是用形象、声音来思维的,开展丰富多彩的活动,让学生参与到活动中,如组织学生参观游览名胜古迹、工厂,参与班内联欢会、故事会、学校的运动会、社会上的各种公益活动、郊外踏青等等。

通过这些活动,丰富学生的生活,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

2、注重积累素材为了更好地利用每次活动获得的材料,活动之后,让学生用日记或随笔的形式把活动写下来,并写出所感所想。

这样就开拓了学生的写作思路,反复练习,在写作时自然就会很容易地从大脑中寻找出需要的东西,想写的内容也就多了起来,这样便不会感到写作文是一件特别难的事,写作也就乐在其中了。

3、灵活命题作文题目往往决定学生的写作兴趣。

因此,老师在命题上,应坚持做到命题要面向全体学生,使每个学生都能对题目产生兴趣。

在一次作文课上,我出了一个《快乐的旅行》的题目,在指导写作时,我却发现了问题,有些同学家在农村,因为种种原因,没有机会出去旅游,所以不知如何下笔,于是我把题目改成了《快乐的……》。

这样同学们都舒展开了眉头,信心十足地写了起来。

通过这件事,我认识到了由于个人经历和知识面的不同,只出一个固定的作文题目,往往会影响部分学生的作文兴趣。

因此在命题上应使全体学生都能积极主动地根据自己所熟知的内容写作,从而更好地提高写作兴趣。

二、培养观察能力1、利用课堂指导观察语文课本上有许多生动、明快的插图,根据小学生爱看图、爱讲故事的特点,可以让学生观察后练习讲故事,使学生在欢乐的气氛中培养出观察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在课堂上广泛应用幻灯片、自制教具等,有利于提高学生观察兴趣。

例如,在学《雪地里的小画家》一课时,学生由于缺乏观察,不了解各种动物的脚的形状,于是我在教室里放了一段关于动物的脚的幻灯片,这样一来,学生们马上产生了写作兴趣,纷纷把观察到的结果写了出来。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让学生享受写作的快乐
语文课程标准指出:学生要留心周围事物,乐于书面表达,增强作文的自信心,要懂得习作是为了自我表达和与人交流。

在教学中,我感觉到不少学生将写作文看作是一件“苦差事”,讨厌作文,甚至对作文怀有恐惧感。

大部分学生认为作文太难写,没有灵感,找不到素材,绞尽脑汁也不知道写什么,对作文失去了信心,不乐于写作文。

我觉得只有在写作教学中给予科学的指导,让学生在练习写作过程中循序渐进,才能激发学生的写作兴趣,提高写作能力。

那么,如何指导学生有效作文,让学生来享受习作的快乐呢?联系我的教学经历和实践,我觉得应从以下几方面入手。

一、例文引路,有样可循
新课程标准指出,习作训练的目的是“让学生易于动笔、乐于表达”。

所以,作文教学是有梯度的,中年级仍是作文的起始阶段,无论是题材的选择,还是语言的表述,如果给孩子一个具体的例子,无疑是减少了习作的障碍。

有样可循,让学生跳一跳摘到果子,自然会降低学生对习作的难度,从而刺激表达的欲望。

四年级上册习作2的两篇例文,直接引导学生正确认识什么是“长处”,什么是值得骄傲的。

学生读过之后,自然会发出这样的感叹:这样的长处我也有!于是,孩子们一下子找到了自己许多的闪光点,“打字能手”“小小歌唱家”“乐天派”“萨克斯手”……都孕育而生了。

精彩的描述也在畅谈之中不断地涌现出来:如小芮的导入语十分新颖:“夏天夏天悄悄过去留下小秘密,压心底,压心底,就不告诉
你。

是谁的歌声如此动听?”再比如小钰的描写相当细腻:“可是老师教的第一首曲子又难倒了我,该快的时候我总是慢,该慢的时候我总是快,还把二拍吹成了二拍半,这可急坏了我。

”所以说,好的例文为学生进行创新和个性化的作文提供了最基本的土壤。

二、创设情境,激发情感
写作文就是让学生写想说的话,表想吐的情。

如果学生始终封闭着幼小的心灵,不肯轻易地打开,那么习作便失去了本质的意义。

叶圣陶老先生说过:“口头为语,书面为文,不可偏指,故合言之。

”的确,文思如清渠,语言如活水。

在作文教学中,我们不能忽视说的训练。

关键是要让学生想说、爱说,有说的欲望,有说的兴趣。

为了使学生有话可说,不怕说,我们可以创设一个与学生的生活、社会交往相似的情境,在情境中体验回味,情到深处自然会发乎于外,表达就水到渠成了。

喜欢活动是学生的天性和共性,活动中蕴含着丰富的作文内容,如活动顺序即写作顺序,学生活动情形即场面描写等。

学生是活动的参与者,“活动”与“写作”结合起来,文章自然会“言之有物,言之有情”。

如同学们在参与活动时表现出来的动作、神态、心理只要稍作点拨,学生就能较好地写出来,尤其是场面描写,由于有了亲身感受写起来也就更显得得心应手。

通过情景创设,就能极易激活学生原有的贮备,激活他们写作的欲望,把“要我写”,变成了“我要写”;其次,通过情境的创设,寓教于戏,把写作变成了一次有目的、有交际对象的实践。

学生既可以品尝到成功的喜悦,又可以真切地表达内心的真情实感。

三、尊重个性,鼓励表达
学生的习作,是作文主体——学生对生活情景的认识反映,是他们内心世界的自我表白,具有创造性和独创性。

一个人的灵感、创作欲望只有在极度自由的空间才会飘然而至。

在《新课程标准》全面实施的今天,我们的孩子也应该有充分的自由权,自己想说什么就说什么。

四年级上册习作1的要求是:“假如让你按照自己的心愿设立一个节日,你会设立一个什么节?可以写是什么事情让你想到要设立这个节日的,也可以写想象中自己或别人是怎样度过这个节日的。

”经过一番启发,孩子们有了头绪,发表自己的想法,有的说想设“爱鸟节”,有的说要设“丰收节”,有的说要设“尊老节”……这时,有只小手欲举又放,我走到小昊身边,拍拍他的肩膀,鼓励他说出自己的想法,他小声地说道:“我怕说出来,大家笑话我!”“没关系,你能有勇气表达的自己的真实想法,这就很棒了。

你可以先小声地说给老师听听,好吗?”他凑在我的耳边,悄悄地说道:“我想设立一个水果节。

”我听了以后,惊喜万分,并让他大声地说出他想要设立的节日,并由此展开讨论。

以下句子就摘自小昊的作文:“水果节那天,人们都会把自己喜欢的水果无偿奉献出来,各种叫得出名的,叫不出名的,摆满了一个个摊点,引得人们两眼发光。

”“你看中了一种水果,根本不必小心谨慎地问清价格,只要用手一指,马上就有人给你递上,任你品尝。

”我想,学生的习作到底该写什么,不该写什么,该怎么写,又不该怎么写,不能被我们人为地规定和设置多重的所谓的标准来框定,我们要鼓
励学生畅达地表达自己的内心,让习作成为他们的快乐之园。

作为语文教师,作文教学之路任重而道远。

我们一定要让学生在作文中享受快乐,让学生在快乐中写出优秀的作文,这是学生的权利,也是我们每一位语文教师的责任。

(江苏省张家港市乐余中心小学)。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