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六年级下册复习提纲(简洁版)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1、581年,杨坚建立隋朝,定都长安,杨坚就是隋文帝。
589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2、618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唐太宗李世民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
唐太宗统治时期称“贞观之治”。
武则天是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称她的统治“政启开元,治宏贞观”。
3、唐玄宗任用贤臣姚崇。
新的农业工具曲辕犁和灌溉工具筒车。
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长安城分坊和市,坊是住宅区,市为商业区。
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唐玄宗统治前期称为“开元盛世”。
4、科举制的诞生: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我国科举制度正式诞生。
科举制的完善:唐太宗扩充国学的规模;武则天开创殿试和武举;唐玄宗把诗赋作为考试的主要内容。
科举制的影响:改善了用人制度;促进了教育事业的发展;促进了文学艺术的发展。
科举制度在我国封建社会延续了一千三百多年,直到清朝末年才被废除。
5、唐太宗和武则天在今新疆地区设立了管辖西域的安西都护府、北庭都护府。
吐蕃人是藏族的祖先。
7世纪前期,吐蕃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今拉萨)。
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8世纪初,唐玄宗把金城公主嫁到吐蕃。
吐蕃和唐朝“和同为一家”了。
6、隋唐对外交往比较活跃,与亚洲以至非洲、欧洲的一些国家,都有往来。
唐与日本的关系:唐玄宗时鉴真六次东渡日本,设计的唐招提寺。
唐与天竺的关系:唐太宗时玄奘到天竺游学。
写成《大唐西域记》,是研究中亚、印度半岛以及我国新疆地区历史和佛学的重要典籍。
7、8、隋朝李春的赵州桥是世界上现存最古老的石拱桥,比欧洲早七百多年。
长安是世界最大的城市,城北的大明宫含元殿气势宏伟。
唐朝《金刚经》是世界上现存最早、标有确切日期的雕版印刷品。
盛唐的李白被称为“诗仙”,代表作《早发白帝城》、《蜀道难》;杜甫被称为“诗圣”,诗被称为“诗史”,代表作“三吏”“三别”。
六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六年级历史下册复习提纲一、知识要点1、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589年,隋朝灭掉陈统一南北。
3、隋炀帝从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4、隋朝大运河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隋朝大运河(由北向南)分为四段: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沟通五大水系: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
6.隋唐时,国家政治制度有许多创新,突出的是三省六部制,中央机构为中书省,门下省和尚书省,中书省决策,门下省审议和尚书省执行。
7、隋唐科举制度用分科考试的方法来选拔官员,始于隋文帝时。
隋炀帝时正式设置进士科,按考试成绩选拔人才直到清末科举制才被废除。
8、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部将杀死,隋朝灭亡。
9、618年,李渊在太原起兵反隋进入长安建立唐朝。
10、我国历史上唯一女皇帝是武则天,她晚年称帝,改国号为周。
11、唐太宗重视发展生产,减轻农民的赋税劳役;注重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他任命富于谋略的房玄龄和善断大事的杜如晦做宰相,人称“房谋杜断”。
重用敢于直言的魏征为著名的谏臣12、由武则天提拔,被唐玄宗任命为宰相的名臣是姚崇。
13、陶瓷业在唐朝有重要发展,越窑青瓷、邢窑白瓷和唐三彩最为有名。
唐三彩是世界工艺的珍品。
14、长安城内分为坊和市,坊是居民区,市为繁荣的商业区。
15、长安既是当时各民族交往的中心,又是一座国际性的大都市。
16、唐朝政府对边疆少数民族地区,采取“全其部落,顺其土俗”的开明政策。
17、唐朝时唐太宗和武则天,政府在今新疆地区先后设立了安西都护府和西域都护府管辖西域的最高行政和军事机构。
7世纪前期,吐蕃杰出的赞普松赞干布统一青藏高原,定都逻些。
18、唐朝时唐太宗把文成公主嫁给松赞干布,密切了唐蕃经济文化交流,增进了汉藏之间的友好关系。
19、唐朝时中国与天竺交往频繁,最杰出的使者是高僧玄奘。
他专心翻译佛经,还写成《大唐西域记》。
中国历史六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中国历史六年级上册复习提纲

中国历史六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中国历史六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中国历史六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中国历史六年级上册复习提纲中国历史六年级上册复习提纲说明:本册课本知识点特别杂乱,要求记忆必须准确。
本册易错字非常多,背诵时注意易错字的写法。
第一课祖国境内的远古居民★1、人和动物的最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2、我国境内目前发现的最早的远古人类是云南省的元谋人,距今约一百七十万年。
3、元谋人、北京人、山顶洞人比较★时间地点体制特征★用火生产组织元谋人(长江)距今约170万年云南省元谋县知道用火北京人(黄河)距今约70-20万年北京周口店保留猿的某些特征,天然火、保留火种打制石器、群居山顶洞人(黄河)距今约3万年北京周口店龙骨山和现代人基本相同人工取火打制石器、磨光、钻孔、爱美、骨针、死后埋葬氏族第二课原始的农耕生活1、神话传说里有伏羲氏教民熟食、结网捕鱼和神农氏教民播种五谷的故事。
★2、长江流域和黄河流域原始农耕时代的主要遗址分别有:河姆渡遗址和半坡遗址。
3、我国是世界上最早种植水稻和粟的国家,也是最早发明瓷器的国家。
4、我国原始农耕生活的两个代表:原始人类距今时间发现地点生产活动★生产工具住房★用具河姆渡原始居民距今约七千年长江流域浙江余姚种植水稻饲养家畜开始使用磨制石器耒耜耕地干栏式房屋陶器、玉器乐器半坡原始居民距今约五六千年?黄河流域陕西西安种植粟和蔬菜,饲养猪狗普遍使用磨制石器;用耒耜和石刀;半地穴式房屋彩陶上有最早文字雏形、★第三课华夏之祖(一)炎黄战蚩尤每年清明时节,各地民众和海外赤子纷纷去祭拜的历史人物是黄帝,地点在陕西省黄陵县。
被毛泽东称为“聪明睿智,光被遐荒,建此伟业,雄立东方”的人物是黄帝。
被孙中山称为“中华开国五千年,神州轩辕自古传”,其中“轩辕”指的是黄帝。
被后人尊称为“人文初祖”的是黄帝和炎帝。
★黄帝和炎帝生活的地区在黄河流域,距今的年代是四五千年。
黄帝之后,黄河流域杰出的部落联盟首领还有尧舜禹,★黄帝、炎帝和东方的蚩尤之间的重要战役是涿鹿战役,战败的是蚩尤部落。
六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一、中国古代的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公元前221年至公元618年)1.秦朝:a.秦始皇统一中国b.建立集权制度c.灭六国、统一文字和度量衡d.兵马俑的发现2.汉朝:a.西汉和东汉b.刘邦和刘秀的政权c.崇尚儒家思想d.建立科举制度3.三国时期:a.曹操、刘备、孙权b.三国鼎立c.《三国演义》4.两晋南北朝时期:a.秦末汉初的动乱b.中原分裂为南北两部分c.士族割据与战乱d.单位制度的兴起二、唐、宋、元时期(公元618年至公元1368年)1.唐朝:a.高度文化繁荣b.长安作为世界最大城市c.诗词、绘画等文化成就2.宋朝:a.北宋和南宋b.乡试、会试和殿试的科举制度c.技术和科学的发展d.纸币的发明和使用3.元朝:a.蒙古族政权b.成吉思汗和忽必烈c.平定南宋、统一中国d.瓷器和文学的繁荣三、明、清时期(公元1368年至1911年)1.明朝:a.明成祖朱棣b.明清时期的海外贸易c.明朝的文化繁荣和科学技术的进步2.清朝:a.满族政权b.耶稣会传教士的活动c.禁止海外贸易d.乾隆皇帝的执政四、近代中国的历史(19世纪至20世纪)1.鸦片战争:a.中英之间的战争b.不平等条约的签订c.对中国的影响2.辛亥革命:a.推翻清朝的起义b.建立中华民国3.抗战时期:a.中国抗日战争b.重庆成为中国临时首都4.中国共产党的成立和发展:a.中国共产党的建立b.长征和红军的胜利c.抗日战争胜利后的解放区5.新中国成立:c.社会主义建设和开放d.中国的对外政策以上是六年级(下)历史复习的提纲,主要包括中国古代的秦、汉、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唐、宋、元时期,明、清时期,以及近代中国的历史。
通过复习,希望能够掌握中国历史的大致脉络和重要事件,加深对中国历史的理解。
6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第一单元繁荣与开放的社会第1课繁盛一时的隋朝一、隋朝的建立与统一1、隋朝建立:581年,杨坚(隋文帝)夺取北周政权,建立隋朝,定都长安。
2、隋朝统一南北: 589 年,隋朝灭陈,统一南北。
3、隋朝经济的繁荣——开皇之治(1)原因:隋文帝在位时,改革制度,发展生产,注重吏治。
(2)表现:国家出现统一安定的局面,人民负担较轻,社会经济繁荣。
人口激增,粮仓丰实(计天下储积,得供五六十年。
)二、大运河的开通1、目的:为了加强南北交通,巩固隋王朝对全国的统治。
2、时间、人物:隋炀帝从 605年起,开通了一条纵贯南北的大运河。
3、三点:以洛阳为中心,北达涿郡,南至余杭。
4、地位:全长两千多公里,是古代世界最长的运河。
5、四段(自北向南):永济渠、通济渠、邗沟、江南河。
6、五河(自北向南):海河黄河淮河长江钱塘江7、作用:大大促进了我国南北经济文化的交流,有利于巩固国家统一的局面,成为我国南北交通的大动脉,对我国以后经济发展有重大意义。
三、隋的灭亡:公元618年,隋炀帝在江都被杀,隋朝灭亡。
第2课“贞观之治”一、唐朝的建立618 年,李渊建立唐朝,定都长安。
李渊就是唐高祖。
唐高祖传位于李世民。
李世民就是唐太宗,年号“贞观”。
1吸取隋亡的教训,认识到人民群众力量的伟大。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2、唐太宗采取的措施(贞观之治出现的原因):①发展生产,轻徭薄赋。
②戒奢从简,节制享受欲望。
③合并州县,革除“民少吏多”的弊政。
④ 任用贤才和虚心纳谏 。
“房( 房玄龄 )谋杜(杜如晦)断”; 魏征 是最著名的谏臣。
3、表现:唐太宗统治时期,政治比较清明,经济发展较快,国力逐步加强。
历史上称当时的统治为“ 贞观之治 ”。
三、女皇武则天1、我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皇帝。
晚年称帝,改国号为 周 。
2、政绩:① 发展农业生产 。
② 选拨贤才。
人们称她的统治为“ 政启开元 , 治宏贞观”。
第3课“开元盛世”一、“开元之治”唐玄宗即位以后:① 任用贤才 ;② 重视地方吏治 ;③ 注意节俭 。
鲁教版六年级中国历史下册复习提纲

鲁教版六年级中国历史下册复习提纲1、概念:___时期的治理,以贞观年间(627-649年)为代表,被誉为“贞观之治”。
2、特点:①政治清明,贤能辈出;②经济繁荣,商业发达;③文化昌盛,科技进步。
3、成就:①政治:___实行“三省六部制”,设立“门下省”辅助政治决策,加强对官员选拔和管理,推行法制建设,开创了中国的科举制度。
②经济:___实行均田制,推行农田水利建设,加强对商业的管理和发展,开放对外贸易,使唐朝成为世界上最强大的经济体之一。
③文化:___注重教育,扶持儒学,推广___,修建了大量的文化建筑,如大雁塔、小雁塔等,使唐朝成为了中国文化的黄金时期。
4、影响:贞观之治是中国历史上的一次重要时期,对中国政治、经济、文化都产生了深远的影响。
During the Sui and Tang dynasties。
___ factors: nal stability and unity。
economic and cultural prosperity。
an open andinclusive foreign policy。
___ from this d include the need for a___ to an open foreign policy。
as well as the importance of improving one's own economic and cultural development。
China should also learn from the Tang dynasty's broad-___。
___。
the ___ include the Zhaozhou Bridge。
the oldest surviving stone arch bridge in the world。
and the city of Chang'an。
which was the largest city in the world at the time。
六年级历史1--8课复习提纲

六年级《中国历史》第一册1—8课复习提纲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我国是世界上发现古人类遗址最多的国家之一。
2.人和动物的根本区别是:会不会制造工具。
3.我国境内目前已经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是:元谋人;距今170万年,生活地点是:云南元谋县。
5.1929年,中国的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了第一个北京人头盖骨化石。
5.发现北京人的意义?(1)对历史:北京人是世界上最重要的原始人类之一,它的发现对于研究古人类进化的历史具有重要的意义。
(2)对世界:周口店北京遗址是迄今所致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3)对科学: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类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1.距今1万年左右,我国发现了最早的人工栽培的农作物,长江中下游的的先民开始栽培稻,北方地区的先民开始栽培粟和黍。
2.农业兴起和发展重要标志?(1)农作物的种植(2)家畜饲养的出现(3)磨制石器的发展(4)聚落的发展3.4.半坡人的房屋为什么是半地穴式圆形房屋?黄河流域干旱、风沙大,气候比较寒冷,半地穴式房屋既可以抵挡风沙,又可以取暖。
5.河姆渡人的房屋为什么是干栏式建筑?江浙地区地势低,潮湿温热。
干栏式房屋通风防潮,上面住人,下面可养牲畜。
第3课远古的传说1.五六千年前,我国进入到部落联盟时期,黄河流域较大的部落有炎帝、黄帝、蚩尤等部落。
2.黄帝部落在阪泉之战中大败炎帝部落后,两个部落结成联盟。
3.炎帝、黄帝在涿鹿之战中大败蚩尤部落。
4.炎黄部落联盟逐步形成华夏族,因此后人尊崇炎帝和黄帝为“人文初祖”。
5.传说中炎帝和黄帝时的发明创造有哪些?(1)炎帝:教民开垦耕种,制作生产工具,种植五谷和蔬菜:还制作陶器,发明纺织,会煮盐,教人们通商交换。
还制作乐器琴瑟,并具有最早的天文和历法知识。
(2)黄帝:能建造宫室,制作衣裳,挖掘水井,制造船只,会炼铜,并发明了弓箭。
人教新版六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

人教新版六年级历史上册复习提纲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人类的活动与文明的起源第1课中国早期人类的代表——北京人1、元谋人距今约170万年,是我国境内目前已确认的最早的古人类,其考古发掘遗址位于云南省元谋县。
P22、北京人遗址位于北京西南周口店龙骨山上。
1929年,中国的青年学者裴文中发现第一个北京猿人头盖骨。
经测定,北京人生活在距今约70万—20万年。
P33北京人用石块、兽骨和鹿角等制作各类工具。
他们制作石器的技术比较成熟,采用不同的打制方法,制作成不同类型的工具,使用这种打制石器的时代,叫做旧石器时代。
过着群体生活。
P44、北京人已经学会使用火,还会长时间保存火种。
北京人用火烧烤食物、防寒、照明、驱兽,从而改善了生存条件。
学会用火是人类进化史上的里程碑。
P45、周口店北京人遗址是迄今所知世界上内涵最丰富、材料最齐全的直立人遗址。
通过对北京人的研究,可以发现早期猿人向现代人演进和发展变化的规律,为人类起源的研究提供了可靠的证据。
P56、山顶洞人遗址位于北京周口店龙骨山顶部,距今约3万年;山顶洞人已掌握钻孔和磨制技术,有了审美的观念。
7、人和动物的区别:会不会制造工具。
8、化石是研究远古人类历史的重要证据。
第2课原始农耕生活2、在中国的一些早期遗址中,发现了世界上最早的人工栽培稻。
黄河流域是栽培粟的最早起源地。
大约同时,原始农业兴起于中国黄河、长江和淮河等流域。
P83、农作物种植、家畜饲养的出现以及聚落、磨制工具的发展,是原始农业兴起和发展的重要标志。
4、意义:原始农业为古代文明社会的形成奠定了重要的物质基础。
5、良渚文化显示了我国长江三角洲地区新石器时代晚期的社会和经济发展水平。
第3课远古的传说1、四五千年前,中国进入部落联盟时期。
P142、阪泉之战和涿鹿之战:黄帝联合一些部落,在阪泉与炎帝展开一场大规模的战争,最后炎帝失败,归顺黄帝,两大部落结成联盟。
后来,炎黄部落与东方的蚩尤部落在涿鹿激战,黄帝部落最终打败蚩尤,黄帝被推举为部落联盟首领。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六年级历史复习提纲
时代特征(单元标题)
第一单元史前时期:中国境内早期人类与文明的起源——原始社会
第二单元夏商周时期:早期国家与社会的变革——奴隶社会
第三单元秦汉时期:统一多民族国家的建立和巩固——封建社会
第四单元三国两晋南北朝时期:政权分立与民族交融
一、西周初年的分封制
目的:为稳定周初政治形势,巩固疆土
作用:保证了周王朝对地方的控制,同时稳定了政局,扩大了统治范围
二、战国时期商鞅变法
背景:战国时期,铁制工具和牛耕的使用进一步推广,社会生产力水平不断提高,新兴地主阶级的势力增强
定了基础。
启示:1.改革是推动社会发展的直接动力,要不断改革创新
2.任何改革都不可能是一帆风顺的,是要付出一定代价的
3.改革必须顺应历史潮流
三、秦始皇开创大一统
秦统一的时间和意义:公元前221年(公元前3世纪后期)意义:结束了春秋战国以来长期战乱的
加强了思想控制,巩固了统治
五、丝绸之路
路线:长安→河西走廊→西域→中亚、西亚→欧洲
意义:是古代东西方往来的大动脉,对于中外贸易和文化交流,起到了极大的促进作用
六、汉武帝巩固大一统(西汉进入鼎盛时期)
七、西域都护
公元前60年,西汉汉宣帝设置,作为管理西域的最高长官
意义:标志着西域正式归属中央政权
八、东晋南朝江南开发的原因:①江南地区自然条件优越。
②北方人南迁,为江南带来了大量的劳动力和先进的生产技术。
③南方战乱较少,社会秩序比较安定。
④南方统治者重视经济发展。
⑤南北劳动人民的共同劳动
影响:为我国经济重心南移奠定了基础。
九、五胡内迁与北民南迁的影响:促进了北方民族交融和江南的开发
十、孝文帝改革
作用:促进了民族交融,也增强了北魏实力
孝文帝改革与北方民族交融历史潮流的关系:
互为因果关系,孝文帝改革既顺应,又促进了民族交融的历史潮流
启示:对待传统文化的正确态度——取其精华,去其糟粕
十二、造纸术:西汉发明,东汉改进。
意义:①是书写材料的一次伟大变革,有利于典籍的流传;
②促进了人类文化的传播与发展,使中国对世界文明的伟大贡献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