摄影课笔记
摄影艺术讲座笔记

第一部画面的布局
1、确定构图中心
2、画面上主体上多一些附体,可以增加观赏者的联想。
第一、这幅照片我要表现的主题是什么?
第二、我怎样才能把注意力集中到被摄主体身上,又如何把观赏者的视线吸引过来?
第三、画面简洁了吗?是不是只包括了有利于把注意力引向被摄主体的东西?是否舍掉了那些分散注意力的不必要的每一项内容?
3:前景的重要性,适当考虑前景可以起到烘托的作用。
虚乱的前景对内容有纪实性效果帮助。
前景的色调不能一致,影响主体的突出。
5、空出有时候大于实处,则显得更有意境。
单一色的背景容易衬托主体。
6、拍摄角度
正侧面有利于表现动作,人物与人物之间的交流。
但容易平分秋色,不易突出主次。
背面角度:姿态语言为主。
7、拍摄角度
斜角度拍摄有助于视野的扩大。
仰角度在风景及乡村题材拍摄中有很好的效果。
8、选择拍摄角度3
俯视角度有利于物体的广度和全面但是有沉闷压抑的感觉。
仰角度似乎有利于喜悦心情的表达。
全景的外延轮廓线要全面。
10、光线的运用
1、早晚黄昏(与地面15度角)色调偏红。
太阳落下后,色调偏蓝,层次感分明。
最专业全面的摄影笔记,没基础的根本看不懂!

最专业全⾯的摄影笔记,没基础的根本看不懂!⼀、基础1、测光画⾯反差不是很⼤,受光反差不⼤——评价测光背光照⽚。
光线反差极⼤,电筒等外部光源——局部测光、点测光局部测光、点测光的精确度中庸的测光⽅式——中央重点,主题和环境存在不⼤的反差2、⽩平衡固有⾊的还原条件⾊的还原⾃动⽩平衡⾊温——光线的颜⾊,光线的颜⾊越冷越偏蓝,⾊温越⾼,光线的颜⾊越偏暖越低,⾊温越低。
阳光的⾊温——5200到5500闪光灯——5500阴影——7000阴天——6300阴天光线偏蓝钨丝灯——3200以5000多为界,⾼于5000多,就偏蓝,低于,就偏暖3、⾃动对焦测距连续对焦——运动的物体,跟拍。
三四岁的⼩孩,⽆法预知其动静4、ISO——相对感光度感光度越低,较多的光线天⽓晴朗的室外 100——400阴天到傍晚 400——1600⿊暗的室内到夜间 1600——6400只要光线允许,光线够强,使⽤最低的ISO,让更多的光线进来。
抖了糊了闪光补偿控制相机的闪光灯⾃动闪光灯系统。
⾮常暗的室外,估计错误,多补光,使⽤闪光补偿,设置低⼀点的值。
负补偿。
内置闪光灯有效距离 4⽶多⼀点5、测光——调节光圈快门获得正确曝光专业标尺显⽰游离的光标内置测光表。
使得游离的光标在正中间,⼀般情况下可以获得准备曝光。
尼康 LV 及时显⽰ lock游离的光标受到⼤致的位置6、⼊门级照相机只有⼀个拨盘通过屏幕菜单控制中端左边键有两项功能内置闪光灯有效距离 4⽶多⼀点⼆、快门光圈与各种曝光模式1、视觉的产⽣眼球凸透镜瞳孔视⽹膜(传感器)猫眼⾼感光度2、曝光光圈、快门、感光媒体的感光度快门速度-曝光时间糊了与快门的关系准备的曝光——亮度⽆异快门控制着进光时间曝光量画⾯的效果快门速度⾼的时候,⾼速运动的瞬间被凝结了快门速度低的时候,⼀个运动的过程被记录下来了⾼速快门捕捉瞬间低速快门记录运动的轨迹慢速快门相机相对静⽌三脚架动静结合慢速快门拍摄⽔流低速快门拍摄静⽌的物体⽐较抽象的效果3、数值越⼩光圈开⼝越⼤光圈与景深景深 ——景物纵向上清晰的深度⼩景深照⽚,前景清晰背景模糊 ——⼤光圈,虚实对⽐很强烈的照⽚合影⼩光圈⼤家都清晰焦点是群体快门与光圈的成级变化T:1/2 1/4 1/8 1/15 1/30 1/60 1/125 1/250……F:1、1.4、2、2.8、4、5.6、8、11、16、22……1.4相⽐于1 进光量减少了⼀倍A或Av 光圈优先光圈先决风光摄影⼩光圈实现⼤景深合影⼴告摄影师产品所有⾯都清晰⼩光圈⼈像摄影⼤光圈实现⼩景深旅⾏摄影背景杂乱⼤光圈实现⼩景深S或Tv 快门优先快门先决速度先决摇摄摄相机固定在独脚架上使⽤快门速度优先模式的曝光补偿尼康⾦属感⾮常厚重⿊的⾮常透亮拍摄⽩⾊物体⾼⼀点的曝光补偿拍摄⿊⾊物体低⼀点(负)的曝光补偿细节纹理快门速度设置太⾼光圈Lo 表⽰现场光线太少需要放慢快门感光度闪光灯外界光源P模式程序⾃动曝光模式——⾃由设置全⾃动模式——傻⽠模式三、像素⽩平衡相对感光度P模式——程序⾃动模式⾃动完成测光和曝光设置可以⾃⼰控制曝光补偿、⽩平衡、相对感光度、内置闪光灯为摄影者保留了⼀些⾃由偷怕闪光灯可控制打开与否⾼端级别佳能ED系列尼康D300 D400……胶⽚相机和数码相机的记录原理数码相机传感器 CCD芯⽚把不同的信号进⾏转换光信号转换为模拟信号,数字信号(电信号)胶⽚底⽚胶⽚菲林传感器不同形态像素点底⽚规格决定画幅⼩画幅中画幅⼤画幅135底⽚ 32毫⽶底⽚宽度35毫⽶中间24毫⽶ 1—⼀次性卷⽚盒的底⽚ ——⼩画幅底⽚120照相机 60毫⽶X70毫⽶120底⽚ ——中画幅⼤画幅照相机——座机 4英⼨X5英⼨ 8英⼨X10英⼨画幅的意义画幅越⼤,底⽚能够⽤于放⼤的底⽚能够实现更⼤的尺⼨画幅越⼤,标准镜头的焦距值越⼤⼈类⽂明战争促使照相机改⼩画幅越⼩照相机的机动性较强数码相机的画幅全画幅⾮全画幅——长只有全话费的1.5分之1 佳能 1.6分之⼀画幅越⼤,能够实现的像素值越⾼——同等像素值下,画幅⼤的照相机记录影像的质量⾼。
摄影学习笔记

《数码摄影创意表现技法——构图与设计》摄影学习笔记第一章:相机不会摄影但我们会!1、成功的构图就是要表现景物的简洁——也就是说要让景物看起来清晰明了。
2、焦距:是镜头的末端到传感器之间的距离。
与传感器大小有关,这种测量方式可以决定镜头对画面中的物体进行拉近或者调远的控制。
并不是所有传感器大小都一样。
传感器越小,镜头焦距就会使你越接近景物。
不过较小的传感器也会使画面出现噪点以及分辨率的问题。
3、要想真正成为一个选择恰当焦距的高手,就要好好磨练下构思能力。
构思意味着你要能事先想象到你选择的拍摄效果或后期制作效果。
要想成为一位有创造力的摄影师,增强构思能力非常重要。
首先要考虑的是你让你的照片表现什么。
比如,如果你想拍摄一个辽阔的景致,那么广角焦距就能帮你展现景观的宽广辽阔和雄伟壮丽。
然而一个远景视图通常来展示画面更多的纹理细节或者将照片构图的细节压缩成美丽雅致的剪影。
4、要想真正掌握构图技巧需要很好的利用景深。
景深取决于光圈,而光圈又是曝光的组成部分。
当然并不仅仅是曝光这一因素,还有很多因素,但是在考虑照片构图时要懂得曝光的基本原理!曝光就是一定量的光线照射到相机的传感器上。
它包括用来捕捉入射光的相机装置。
无论使用哪种相机和镜头,影响曝光的只有三个因素:快门速度、光圈和感光度。
快门速度是指相机快门打开至关闭期间,允许光线照射到对光线敏感的传感器上的时间长度。
换句话说,入射光照射到镜头传感器曝光的时间。
光圈是指相机镜头中的一个开放孔洞。
光圈越大,射入传感器的光线就越多。
光圈越大,射入传感器的光线就越多。
光圈的大小称作f级,写作f/n,n也称作f值。
f值越大,镜头中的孔洞就越小;而f值越小,孔洞就越大。
f/22体现在镜头中是很小的孔洞,为小光圈,f/2.8为镜头最大光圈,孔洞已经很大了。
感光度决定着一个传感器对光的敏感度。
用ISO数值来设置感光度。
ISO数值越大,对光的敏感度就越强,画面中噪点越多。
ISO高于1000时照片一定会出现噪点。
摄影技巧笔记

摄影技巧笔记
以下是一些摄影技巧笔记:
1. 了解光线:光线是摄影的关键因素之一。
在不同的时间和地点,光线会有不同的变化。
了解光线及其如何影响照片是非常重要的。
在户外拍摄时,选择合适的时间和地点可以带来更好的光线效果。
在室内拍摄时,可以使用人造光源来创造不同的光线效果。
2. 构图:构图是照片的重要组成部分。
好的构图可以使照片更加吸引人,并且可以表达出照片的主题和情感。
常见的构图技巧包括三分法、对称、对角线等。
3. 色彩:色彩在摄影中扮演着重要的角色。
不同的色彩和色调可以传达不同的情感和氛围。
掌握色彩理论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控制色彩及其在照片中的表现。
4. 主题:选择一个明确的主题可以帮助摄影师更好地表达自己的想法和情感。
主题可以是人物、风景、动物、静物等。
选择一个感兴趣的主题,然后使用适当的技巧和方法来表达它。
5. 后期处理:后期处理可以大大提高照片的质量和效果。
常见的后期处理包括调整色彩、对比度、亮度等,以及添加滤镜和特效来增强照片的表现力。
6. 实践:最重要的是实践。
只有通过实践,才能不断提高自己的摄影技能和技巧。
多拍、多练,不断尝试新的拍摄方法和技巧,才能成为一名更好的摄影师。
摄影笔记(1)——开学第一课

摄影笔记(1)——开学第一课种一棵树最好的时间是十年前,其次是现在。
花甲之年,我有幸成为湖北省老年大学摄影班的一名“老学生”学制两年。
希望自己两年后不再是一个摄影小白,也能拍出像样的作品。
由于疫情,暂时在家上网课,今天(2022年4月1日)是第一次上课。
授课老师是一位资深摄影记者,从事摄影工作35年,有着丰富的摄影经验。
今天杨老师讲授的主要内容是摄影概况,课堂笔记整理如下:摄影就是利用光学手段记录光和影。
它是一种全世界通用的、生动的形象语言。
它能让形象跨越时空,让视觉得以延伸,极大地扩大了人类的视野,它还是一面“有记忆的镜子”。
摄影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在于它的瞬间,摄影能够记录历史,让历史定格在一瞬间,并且让这一瞬间永久地保存下来。
文字能够记录历史事件,但千言万语也只能是描述,而摄影则是用可视的形象再现历史、还原事件,让读者有如身临其境之感。
我们曾说,百闻不如一见,体现出来的就是形象语言的作用和魅力。
除了纪实性之外,摄影还有一个重要的方面,那就是艺术表现手法。
摄影艺术发现和追求并表现出来的瞬间美感,能给予人们美的享受。
因为摄影技术手段的发展和改善,极大地优化了拍摄的操作过程和技术要求,降低了学习的门槛,摄影被得以广泛运用。
过去只有少数人有条件拍摄照片,一部分人有机会观看照片,如今大多数人都有条件拍摄照片,几乎全民都在观看照片。
照片不仅仅只是一种观赏,同时还是一种交流,它取代了部分语言,因为它比语言更显真实、更有说服力。
它还取代了部分文字,因为它比文字更加详尽、更加细致,有时还更加方便和快捷。
时代的发展,社会的进步,使得人人都有摄影工具,绝大多数人都在通过不同渠道,不同程度地学习和了解摄影,摄影成为全民爱好。
拍摄时都要有一个主体,而主体表达的是否明确,很大程度上决定了照片是否成功。
摄影讲究画面干净,目的就是为了突出主体,画面中的物体越少,主体才能越突出。
如何运用好不同的光线而获得不同的形象效果,这是摄影艺术最大的奥秘,它让摄影艺术追求无穷无尽,这也是摄影爱好者的快乐所在。
摄影笔记

一、构图基础人像摄影:相机、构图、灯光、美姿公式化构图:特写、三分身、半分身、六分身、七分身、全身。
影响画面美感的,不起修饰作用的一律裁掉。
特写:商业头像:五官轮廓有立体感,突出优点。
意境的表达方式:手拉手、带戒指、双脚丫。
特写要注意的是(五官好的人,形象不好的人忌特写)。
三分身:一般用于证件照。
半身:胯骨以上,上半身有线条感的、上半身的服装有特色的、美姿集中在上半身的。
六分身:膝关节以上胯以下,用的多,相对完成人物的体型效果。
七分身:膝以下脚关节以上、常用于长礼服。
大全身:美姿幅度大,整体效果好,常用于室内拍摄。
小全身:以景物为主,人物起点睛作用,人物一般在黄金分割点。
(影响美的地方一律裁掉,忌关节、肚脐、头、左右裁图,人像要大)几何构图:正三角、反三角、L、S、门型。
正三角:稳定、集中、大气、唯美(插腰、插兜)唯美、韩式婚纱:多选于放大片,传统片。
反三角:不稳定、动感、活跃,男:阳光、潇洒(写真,90后)L:舒适、线条感(坐、参考内衣广告,两人坐、躺、靠)自然之美。
S:曲线、柔美、女性居多,男人须:随意,潇洒,型体线条美感。
门型:双人美姿多,左右对称,呼应、协调。
画面中的线条:人的整体体型效果横、竖、斜、弧线条横线条:适合瘦体型,左右延伸、显宽,画面中人物显小的情况。
竖线条:上下延伸感高、长、瘦适合胖体型斜线条:表现视觉延伸感使物体显长:美姿斜一点,相机角度斜一点。
弧线:带道具往里瘦往外显胖:主要用于:婚纱、孕妇基本构图:九宫图黄金分割点2011年10月3日二、美姿初学摄影师要敢摆美姿、敢拍、自信、有胆量所有美姿是从脚开始,重心脚,整体着力点,找准人的转向;脚摆的方式:跨步、交叉步、内八字、丁字、弓箭步。
跨步:两脚分开,都是重心,主要表现刚强、大气、稳重。
一般男士美姿摆的较多。
人瘦的时候跨步大一点,反之人胖跨步小一点。
比例要好看,男士一般美姿:拉袖子、领结处、衣领。
女士:有一脚重心,表现时尚大气,侧腰之类。
摄影课堂笔记

摄影课堂笔记摄影,就像是一场奇妙的视觉魔法之旅。
刚拿起相机的时候,就像个刚拿到新奇玩具的孩子,满心都是探索的欲望。
那相机的各种按钮啊,看着就眼花缭乱。
不过别慌,就把它当成游戏里的各种技能键,每个键都有独特的用处。
比如说快门按钮,这就是魔法启动的关键。
轻轻一按,就把瞬间定格成永恒。
就像有一次我在公园里,看到一只特别可爱的小狗在追逐自己的尾巴,那一瞬间特别有趣,我赶紧按下快门,那小狗呆萌的样子就被我抓住了,每次看那张照片都觉得好笑又温馨。
光圈这东西也很有趣。
大光圈就像是给照片中的主角开了个专属的聚光灯,背景都虚化掉了,主角就特别突出。
这就好比舞台上的大明星,周围的一切都暗淡下去,只有他最闪耀。
小光圈呢,则像是一个公平的光照者,把画面里的东西都照顾到,前后都清晰。
有一回我拍一群孩子在操场上玩耍,用了小光圈,每个孩子的表情动作都清晰可见,那股子活力就从照片里满溢出来。
再说说感光度。
感光度高的时候,相机就像个超级敏感的小侦探,在光线暗的地方也能捕捉到画面。
但是呢,感光度太高也会带来小麻烦,画面可能会有噪点,就像脸上突然长了小雀斑。
就像我有次在夜晚的小巷子里想拍那种古旧的感觉,感光度调得太高了,照片出来虽然有那种氛围,可噪点也不少。
而低感光度下的照片就比较细腻光滑,像个皮肤很好的美人。
构图也是摄影里的大学问。
构图就像是给照片里的元素排兵布阵。
比如说三分法构图,把画面分成九宫格,把想要突出的东西放在四条分割线的交叉点上或者沿着分割线分布,就会让画面看起来很平衡很舒服。
我记得去海边的时候,看到一艘孤独的小船在海上,我把小船放在画面的左边三分之一处,旁边是辽阔的大海和天空,那画面就很有意境。
还有对称构图,像拍古老的建筑,以建筑的中轴线为对称轴,两边对称起来,那种庄严感就扑面而来。
拍摄角度也能给照片带来不一样的感觉。
仰拍就像我们在仰望着一个巨人,被拍摄的对象会显得高大威猛。
我拍过一座宏伟的塔,仰拍的时候,那塔仿佛直插云霄,特别壮观。
第二次摄影课笔记主要内容

摄影基础(二)一.摄影是一个取舍的过程取是目的,舍是难点。
绘画的构图是加法构图,摄影是减法构图。
要通过虚实、适当遮挡来舍去摄影中不想要的。
二遮光罩很重要——可以避免光晕、灰雾,使画面效果好,避免不规则折射。
三.焦距1.短焦镜头(<40)——A线性透视强,近大远小很突出,近景的体积感被放大。
B空间纵深感很强,水平像场大。
2.中焦镜头(50-85)——A、透视效果接近我们的人眼,为标准镜头。
B、成像稳定,质量好,光圈变化范围大。
C、可操作性强,适合文档资料。
1. 3.长焦镜头(如望远镜)——A像场小,纵向强烈空间压缩感。
B近大远小效果被弱化,远处前景被放大,近景变小。
近远景变化不大。
1.透视是焦距变化的实质。
2.用定焦头,不靠改变焦距来控制画面结构,要用身体前后移动来达到所要的效果,这样不会改变画面的结构,若要用变焦距3.焦距的变化影响像场空间纵深感的变化以及景深。
(风景模式景深大,光圈小;肖像模式景深中,光圈中,花卉模式景深小,光圈大;微距模式景深小,光圈最小。
D.决定景深的因素:1.焦距——焦距越长,景深越短。
2.光圈(即孔径)——直径越大,镜头质量越好。
(光圈可调节,开的越大,进光越多,光散,清晰度差;光圈开的越小,光进的越少,但光集中,照片清晰。
)注:光圈孔径开的越大,指数越小。
光圈决定通光量和影像的清晰程度,光圈越小,景深越大,拍风景最好用小光圈E.分辨率定义——单位面积内可看到的线和点是否多。
F.曝光1.定义——光照照在感光器材上的时间与快门有关。
2.曝光值包括光圈优先和速度优先。
G.色温/白平衡1.定义——拍出来的白纸白说明是白平衡,拍出来的不白说明白不平衡,受曝光值和光源色的影响2.光色——用“K”来表示。
光色偏于红橙黄为低色温,通常为3200以下为低色温(如晴天早晚的直射光),高色温为灰蓝白,通常在5000以上(如雨天,阴天,雾天)。
3.为了避免受光色影响,使纸拍出来是白色,可以用“白炽灯”等模式。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组照规格
纪实类:8—20幅
艺术类:4—8幅
商业类:4—8幅
景深效果是指当焦点对准某一点时,其前后都仍可清晰的范围
光圈大,景深小;光圈小,景深大
大光圈小于F5.6 人花鸟鱼虫兽
小光圈大于F11 大风光、大景色、集体照
广角35mm以下(拍摄全景、风光)
标准(中焦)35-105mm(人文风光常用)
中长焦:105-200mm(较远距离物体)
长焦:200mm以上(打鸟)
焦距短,景深大;焦距大,景深小
距离短,景深小;距离长,景深大
快门的第一作用固然是控制进光量,但快门对于拍摄不同效果的作品也起着非常重要的控制作用
高速快门:一般用于捕捉物体瞬间的美,如拍摄转瞬即逝的画面或者运动速度较快的物体低速快门(慢门):拍摄事物运动的过程美,如拍摄夜晚的车水马龙,快门时间就要拉长,常见照片中丝绢般的水流效果也要用快门才能拍出来
B门:一般用于长时间曝光30S~数小时
尽量保持较低的感光度
F11 1/25s ISO200 春秋、晴、户外9-15
室内F3.5 1/50s ISO800 白天家中
儿童F2.8(最大光圈)1/100s(保证不糊)ISO800(尽量低)
物体横向运动,相机跟随运动拍摄,形成追随拍摄方法,动者清晰,静止动体相对形成虚线,强化动感。
相机移动追随拍法1/30-1/60s左右
ISO根本作用:光圈、快门速度不变的前提下控制画面的明暗度
ISO越高,所得到的画面就越亮,ISO越低,所得到的画面就越暗
ISO对画面明暗度的影响与快门速度的长短、光圈的大小是一致的!前者控制感光元器件对光线的敏感度,后两者控制进入感光元器件的光线量
ISO可以提高画面的亮度,但是这种提升以牺牲画面质量为代价,所以我们不到不得已的情况下,都应尽量保持较低的感光度。
一般情况下,一般的相机和镜头ISO以不超过1600为宜,原则上不超过3200
ISO优点:可以在快门、光圈不变的情况下提高照片的明亮度
ISO缺点:感光度越高,画质越差,即噪点(颗粒)越粗、越多
锐度:成像的清晰程度
焦点平面上的成像锐度最;不同镜头对成像锐度有不同影响;后期处理
控制景深三要素:光圈、焦距、拍摄距离
测光——获取正确曝光的快门组合值
测光模式:
3D矩阵测光:画面光线分布均匀,适合普通风景纪念照,大合照
中央重点测光:突出中央主体曝光,有环境结合,适合人像、艺术风光照
点测光:突出主体曝光,大光线反差下适用,适合微距、艺术人像
顺光:指的是光源和被摄物体是面对面的,拍摄者是背对光源的,光线直接照射在被摄物体上。
优点:在这样的光线环境下,主体色彩以及形态等细节特征都可以得到很好的表现。
缺点:顺光拍摄会使主体没有明显的明暗变化,从而缺乏层次感和立体感,使画面表现略显平淡。
侧光:光线的照射方向与相机的拍摄方向成90°左右的角度。
利用侧光拍摄,可以使被摄主体产生鲜明的明暗对比效果,使画面表现得非常有质感。
所以,侧光常会用于表现层次分明、具有较强立体感的画面。
表现人物的特定情绪。
前侧光:是指来自主体左侧或右侧的光线,并且光线的照射方向与相机的拍摄方向形成45°的水平角度。
在拍摄建筑、人像、花卉题材时,我们经常会用到这种45°侧光。
侧逆光:是从被摄主体的背面向我们镜头射过来的光线,与我们相机的拍摄方向形成120°~150°的角度。
逆光:是指从被摄主体的后面正对镜头照射来的光线,在逆光环境下拍摄,很容易使被摄主体面向我们的那一面变黑,与背光区域形成明暗反差。
想要在逆光环境下拍摄出精彩的照片,可以利用反光板或者灯具对人物面部进行补光,可以获得温暖清新的逆光效果。
顶光:是指从被摄主体的顶部向被摄主体照射的光线,与我们的相机维持在90°左右的垂直角度。
在自然界中,最常见的顶光就是正午的太阳光线
通常,顶光在拍摄静物题材等需要表现被摄主体顶部细节的时候使用。
脚光、底光(鬼光):是指从被摄主体下方向被摄主体照射的光线。
脚光并不是我们常见的光线环境,脚光的视觉效果会下意识给人一种神秘、阴森、诡异的感觉。
光的种类:自然光、阳光、散射光、人工光、灯光、闪光灯
光的硬度:硬光(直射阳光、闪光)、柔光(散射光)、人像用光:伦敦的三角光
构图基本原则:
对称:稳定感特别强,画面——庄严,肃穆,和谐;缺乏变化,容易千篇一律,尽量少用三七律构图:地七天三,地面有内容
二八律构图:天二地八,表现地面主题内容
四六律构图
视点:将观众的注意力吸引到画面的中心点上,视点是透视学上的名称,也叫灭点
视点应该是画面的主题所在,画面上只能有一个视点
口形构图(框式构图):框架做前景来构图,表达主体,阐明环境,透视感强,符合人的视觉经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