特斯拉产业链分析
特斯拉产业链深度分析报告

特斯拉产业链深度分析报告1. 引言特斯拉是一家全球知名的电动汽车制造商,以其领先的技术和创新的产品而闻名。
特斯拉的成功离不开其完整的产业链支持。
本报告旨在对特斯拉的产业链进行深度分析,以了解特斯拉的供应链和价值链,从而更好地理解其商业模式和竞争优势。
2. 特斯拉的供应链分析特斯拉的供应链是其成功的关键之一。
特斯拉的供应链主要包括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制造商、装配厂和销售渠道等环节。
2.1 原材料供应商特斯拉的电动汽车需要大量的锂电池、电动驱动系统和其他零部件。
特斯拉与多家原材料供应商建立了长期合作关系,确保了原材料的稳定供应。
2.2 零部件制造商特斯拉与全球各地的零部件制造商合作,生产各种关键零部件,如电机、电池管理系统和车身结构等。
这些零部件由制造商按照特斯拉的质量标准和技术要求生产,并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程序进行检验。
2.3 装配厂特斯拉在全球范围内设有多家装配厂,其中包括美国、中国和欧洲等地。
这些装配厂负责将各种零部件组装成完整的电动汽车,并进行最终的质量检验和测试。
2.4 销售渠道特斯拉通过自有的销售渠道进行销售,主要包括线上销售和实体店销售。
特斯拉的销售渠道与其供应链密切相关,通过供应链的高效运作,特斯拉能够满足全球市场的需求。
3. 特斯拉的价值链分析特斯拉的价值链反映了特斯拉在产品研发、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创造价值的各个环节。
3.1 研发环节特斯拉在研发方面投入了大量资源,不断推动电动汽车技术的创新和突破。
特斯拉的研发团队致力于提升电池技术、电动驱动系统和自动驾驶等核心技术,以提供更高性能和更智能的产品。
3.2 生产环节特斯拉的生产环节涵盖了供应链的各个环节,从原材料采购到最终装配都需要精确的协调和管理。
特斯拉通过引入自动化生产线和先进的制造技术,实现了高效的生产和质量控制。
3.3 销售和售后服务环节特斯拉通过线上和线下销售渠道向全球消费者销售其产品。
特斯拉的销售和售后服务团队致力于提供优质的客户体验,包括提供详细的产品信息、解答客户疑问和及时处理售后问题等。
汽车行业周观点报告:特斯拉、大众MEB产业链值得重点关注

万联证券证券研究报告|汽车特斯拉、大众MEB 产业链值得重点关注同步大市(维持)——汽车行业周观点报告日期:2020年08月23日[Table_Summary] 投资要点:⚫ 投资建议:近期汽车行业市场表现一般,上周周涨跌幅位列申万28个行业中第16位。
根据特斯拉高管表示,特斯拉Model Y 预计于明年初下线,根据官网Model Y 长续航全轮驱动版的预售价为48.8万元,WLTP 工况下续航为505公里;高性能版的预售价为53.5万元,WLTP 工况下续航为480公里。
Model Y 的量产将进一步丰富特斯拉爆款产品矩阵,同时有效带动核心供应商产销量的提升,建议关注特斯拉国产供应商。
另外,大众ID.4预计未来几周有望在美国亮相,国产ID.4将于10月正式量产,作为肩负大众走量重任的电动车型,大众ID.4的量产有望点燃市场对大众MEB 产业链的关注度,建议重点关注大众MEB 平台供应商。
近期,随着上市公司中报的逐渐披露,二季度业绩超预期的个股短期存在较大的机会,建议重点关注。
⚫ 行情回顾:上周汽车(申万)行业指数上涨了0.12%,跑输沪深300指数0.18个百分点。
汽车行业子板块中,乘用车板块下跌1.20%、商用载货车下跌2.35%、商用载客车下跌2.53%、汽车零部件上涨0.43%、汽车服务上涨 1.21%、其他交运设备上涨8.21%。
汽车行业185只个股中90只个股上涨,95只个股下跌。
涨幅靠前的有西菱动力29.41%、春风动力20.77%、钱江摩托19.84%、秦安股份18.94%和骆驼股份18.90%等,跌幅靠前的有*ST 海马-10.58%、福田汽车-8.63%、拓普集团-8.52%、光启技术-8.12%和*ST 猛狮-7.55%等。
⚫ 行业动态:大众ID.4开始批量生产,率先于美国亮相;蔚来电池租用服务(BaaS )正式发布;特斯拉高管表示中国造 Model Y 明年初将从上海工厂生产线上下。
特斯拉财务分析

2018年资产负债表
资产(千美元) 现金及现金等价物 有限的现金 净应收账款 库存 预付费用及其他流动资产
流动资产总额
设备净额 净无形资产 应收票据 限制现金 其他资产 总资产合计 流动负债 应付账款
应计负债
递延收入 转售价值担保 客户存款
长期债务 流动负债合计 负债总额 非控制性权益 可转换优先票据 普通股 资本的额外支付 累计其他综合收益 累计赤字 股东权益总额 非控股权益 负债和权益总额
2018年末
3685618 192551 949022 3113446 365671
8306308
11330077 282492 421548 398219 571657
29739614
3404451
2094253
630292 502840 792601
2567699 9992136 23426010 555,964
年初
31.14%
22பைடு நூலகம்50%
13.22% 10.25%
11.12%
10.37% 100% 100%
9.38 0.00001652
0.00% 100% 0.78% 100% 100%
55.95% 100%
14.97% 0.46% 2.20% 9.12%
8.58%
27.61%
26.39% 1.65% 2.23% 1.18% 0.95% 100%
运营能力分析
由上图得知特斯拉公司流动周转率较其他公司的低,流动资产经营利用效果较差,通过流动资产而产生价值 的能力较低,营运能力较弱固定资产周转率也称固定资产利用率,是企业销售收入与固定资产净值的比率.比 率越高,说明利用率越高,管理水平越好。公司较其他公司固定资产周转率出入不大,说明四个公司管理水 平相似。
特斯拉分析报告精选版

特斯拉分析报告Document serial number【KKGB-LBS98YT-BS8CB-BSUT-BST108】目录特斯拉电动汽车国际发展分析报告综合经营教育组织:市场策划1301 班指导老师:胡子娟组长:符美丹组员:徐宝怡、李嘉尊、张家梦、杨伟怡华南农业大学珠江学院乐享科技2016-4-6一、背景(一)公司概况2003年7月1日,马丁艾伯哈德与长期商业伙伴马克塔彭宁合伙成立特斯拉(TESLA)汽车公司,并将总部设在美国加州的硅谷地区2004年2月,埃隆马斯克向特斯拉投资630万美元,但条件是出任公司董事长、拥有所有事务的最终决定权,而马丁艾伯哈德作为特斯拉之父任公司的CEO。
不可忽视的是,特斯拉的背后,站着众多超级投资人。
其中包括谷歌创始人拉里佩奇、谢尔盖布林等人,还包括丰田、戴姆勒奔驰的子公司和松下等传统汽车巨头。
松下是特斯拉的锂电池电芯供应商,而特斯拉汽车的部分设计也受益于奔驰的启发特斯拉刷新了世界对电动汽车的认知,从这一点出发,特斯拉可以称得上是一个改变了世界的公司。
特斯拉当前的创新应该更多在商业模式以及对电动汽车的发展的推动上,是一个令人充满期待,并且值得让人敬佩的公司。
从诞生之日起,特斯拉的品牌一直都与“环保”、“高科技”等标签贴在一起,时时闪现出高冷的明星气质。
这的确在品牌初期为其吸引了众多支持者,并获得了意想不到的营销效果。
而借助这层光环加持,特斯拉开始了自己的故事。
在本土市场较为稳定之后特斯拉开始开拓中国市场。
(二)公司产品1.T esla Roadster2.T esla Model S3.T esla Model X4.TeslaModel S P85D二、发展(市场分析)(一)SWOT分析中国消费市场巨大,将成为特斯拉第二大消费市场特斯拉打通了整条产业链条燃料和维护成本的节省技术先进(碰撞)安全性好美国政府补贴在华享有本土政策补贴在华销售服务和充电站建设不断发展在纯电动汽车领域处于领先地位现阶段长途充电问题有待解决中国消费者对特斯拉充电认知存在局限产能有限,普及范围有待加强售价高,消费群体窄,产品过于单一在华市场规划能力有限中国政策限制其更深远发展缺乏强有力的战略伙伴直销模式导致合作伙伴减少随新能源发展,内部需求量不断扩大。
2014年特斯拉产业链分析报告

2014年特斯拉产业链分析报告2014年2月目录一、颠覆传统新能源汽车的特斯拉 (4)1、特斯拉核心竞争力 (6)(1)强大的电池系统研究能力 (6)①18650型号镍钴锂单体电池 (7)②自主研发的电量管理系统BMS (9)③快速充电设备 (10)④电池温度冷却系统 (10)(2)独特的三相感应发动机 (11)(3)优秀的设计和检测能力 (12)2、成本构成和供应链系统分析 (16)3、客户发展战略 (17)4、特斯拉产能预测 (19)5、特斯拉未来的战略规划 (22)(1)开发新的型号汽车,推进客户从高端到中高端再到中低端不断延伸的三步走战略 (22)(2)不断开拓美国市场,同时加快国外市场开发的步伐 (23)(3)扩大产能 (25)二、特斯拉引起的产业链变化及投资机会 (25)1、锂电池 (28)(1)锂矿 (29)①未来锂矿需求旺盛 (29)②锂矿分布集中且具有较强的行业壁垒 (30)(2)电芯原材料 (32)(3)电池管理系统BMS (33)2、充电站 (34)(1)公司大规模建设超级网络充电站 (34)3、电动机、汽车配件 (39)4、整车 (39)(1)比亚迪公司 (40)5、催化剂:特斯拉大事件 (43)一、颠覆传统新能源汽车的特斯拉特斯拉成立于2003年,在2004年时现任董事长Musk进行投资并成为董事长,并开始跑车Roadster的研发。
该车与2006年7月成功发布,并在2008年实现了首辆交付和量产。
公司Roadster全球总销量达3300辆。
为了进一步丰富公司的产品线,公司研发了Model S型号车和Model X型号跨界车,并与2009年发布,同一年公司还成功登陆纳斯达克市场。
为了进一步扩大产能和生产车间,公司在2010年10月收购了丰田汽车和通用汽车联合组建的NUMMI 汽车制造厂。
公司不断的提高研发投入和产能扩张在2012年获得了丰厚的收获:先后实现了跨界车Model X的发布与预定、Model S的交付与量产。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的产业链与竞争分析

高新技术产业发展报告的产业链与竞争分析一、产业链概述随着科技的迅速发展和全球经济的不断转型,高新技术产业正成为推动经济增长的重要力量。
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不仅依赖于创新技术的研发,也离不开完整的产业链条的支撑。
产业链的构建是指将相关企业的生产与经营活动有机连接起来,形成具有内部合作关系和外部竞争关系的协同系统。
这样的产业链既能提高产品的附加值和市场竞争力,也能实现资源优化配置、促进经济协同发展。
二、竞争分析框架1. 竞争对手分析竞争对手是指同一行业内提供相同或相似产品和服务的企业。
在高新技术产业领域,竞争对手通常是技术能力强、创新潜力大的企业。
通过对竞争对手的分析,可以了解市场的竞争格局、产品差异化以及市场份额等因素,从而制定相应的竞争策略。
2. 市场需求分析市场需求的分析是了解目标市场对高新技术产品和服务的需求情况,包括市场规模、市场增长趋势、消费者需求变化等。
通过深入了解市场需求,企业可以针对性地进行技术开发和产品创新,提高市场竞争力。
3. 供应链分析供应链分析是对生产和销售过程中各个环节的全面评估和协调。
高新技术产业的供应链通常包括原材料供应商、零部件供应商、生产企业、分销商等。
通过供应链分析,企业可以优化生产和供应过程,降低成本,提高效率,增强市场竞争力。
三、产业链发展趋势1. 创新驱动高新技术产业的发展离不开持续的技术创新。
产业链上的各个环节都需要不断改进和创新,以适应市场需求的变化。
在当前全球竞争激烈的环境中,企业需要加大研发投入,培养创新人才,加强技术合作,以提高创新能力和市场竞争力。
2. 多元化发展高新技术产业的产业链上不同环节的企业之间具有一定的互补性和相互作用性。
为了提高产业链的整体效益和生态系统的稳定性,企业需要拓展产业链上的合作范围,实现多元化发展。
通过与上下游企业的合作,可以整合资源,降低成本,提高市场占有率。
3. 创新金融支持创新是高新技术产业的核心竞争力,但是高风险、高投入的特点使得创新型企业常常面临资金短缺的困境。
战略管理—特斯拉公司

宝马7series
2万3千多辆
预计突破4万辆
2013年
2014年
特斯拉发展模式分析
基因分析 11
携带源于硅谷的高科技企业基因,拥有传统车企的鼎力支持
创始人:Elon Musk
创办并出售了一家成功的公司(创办PayPal,并于2002年以15亿美元价 格卖给eBay),同时还运营着火箭和航天器制造公司SpaceX。
Tesla(Tesla Motors, Inc. )汽车公司,一家生 产和销售电动汽车以及零件的公司,成立于2003 年,总部设在了美国加州的硅谷地带。 其创始人是硅谷工程师、资深车迷马丁· 艾伯哈 德,而投资人是SpaceX的创始人埃龙· 马斯克。 专门生产纯电动车而不是混合动力车,目前生产 的三大车型包含Tesla Roadster、Tesla Model S、 Tesla Model X。 Tesla汽车公司是世界上第一个采用锂离子电池 的电动汽车公司。Tesla汽车集独特的造型、高效 的加速、良好的操控性能与先进的技术为一身, 从而使其成为公路上最快且最为节省燃料的汽车。
使命:规模化量产和盈利 Model S豪华5座轿车: 40/60/85Kwh三款
2012年6月~至今 售价5.74~7.74万$ 2013.1↑5.99~7.99万$ 计划4年生产8万辆 2013年订单已超2万辆
使命:大众化、规模化 第三平台:超跑、Mode XSUV、紧凑型轿车……
2008.10~2012年1月停产 售价10.9万美元 限量生产2500辆 上市前几乎预订一空
充电时间 短:1h 轻便: 500KG
采用传统的18650型笔记本电脑电池: 功率高、能量密度大、一致性较高,但热特性差,安全系数低。
整车环节 16
特斯拉全新商业模式与企业价值特斯拉股价飞跃式上涨背景下的财务分析

谢谢观看
与其他电动车公司相比,特斯拉的财务数据表现更加优秀。例如,与Rivian 等新兴电动车公司相比,特斯拉拥有更高的品牌知名度和更丰富的产品线。同 时,特斯拉在研发、制造和销售环节也具有更大的优势,这使得特斯拉在电动 汽车市场中占据了领导地位。
总的来说,特斯拉的成功源于其全新商业模式、企业价值以及不断的技术创新。 特斯拉的财务表现也证明了其强大的竞争力和未来的发展潜力。随着电动汽车 行业的快速发展和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特斯拉有望继续保持其在行业中的领 先地位。同时,特斯拉的成功经验也为其他电动汽车公司提供了借鉴和启示, 推动了整个行业的进步和发展。
特斯拉全新商业模式与企业价值——特 斯拉股价飞跃式上涨背景下的财务分析
基本内容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电动汽车行业正在快速发展,其中特斯拉公司成为了行 业的领头羊。特斯拉的全新商业模式和企业价值引领了电动汽车行业的发展潮 流,同时也推动了传统汽车行业的变革。本次演示将围绕特斯拉全新商业模式 与企业价值展开,结合特斯拉股价飞跃式上涨的背景,对财务进行分析。
在特斯拉的全新商业模式中,技术创新是推动企业发展的核心动力。特斯拉致 力于颠覆传统汽车行业,通过不断的技术创新,推出了一系列具有创新性和颠 覆性的产品,包括电动汽车和能源储存系统。特斯拉的技术创新不仅改变了汽 车行业的格局,更推动了全球能源结构的转型。
除了技术创新外,特斯拉的价值主张也是其成功的重要因素。特斯拉的价值主 张是提供高性能、高品质的电动汽车和能源储存系统,以满足不断增长的全球 环保需求。特斯拉的产品线包括Model 3、Model S、Model X、Model Y等多 款车型,以及Powerwall、Powerpack等能源储存系统,满足了不同消费者的 需求。同时,特斯拉还通过OTA(空中升级)技术,不断升级车辆性能和功能, 提供更好的用户体验。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特斯拉产业链分析
Company Document number:WUUT-WUUY-WBBGB-BWYTT-1982GT
特斯拉产业链分析
近年来,新能源汽车收到大力推广,主流车企纷纷布局新能源汽车领域。
其中,特斯拉紧跟这股电动汽车热,成为世界电动汽车企业巨头之一。
TESLA(特斯拉)汽车是由一群硅谷工程师于2003年在加利福尼亚州帕洛阿尔托创立,2008年初,特斯拉第一款纯电动车TESLAROADSTER上市。
特斯拉于2013年底进入中国,目前已经在中国大陆地区开设了多家家体验中心和服务中心。
特斯拉产业链
新能源汽车主要包括上游锂电池及电机原材料、中游电机,电控,电池以及下游整车运营等三个环节。
目前,新能源车企主要布局新能源乘用车市场,电动轿车、电动SUV均受到消费者欢迎。
特斯拉旗下车型在全球多个国家热卖,备受消费者喜爱。
据悉,特斯拉旗下热卖的车型有ModelS、ModelX以及Model3。
特斯拉在国内相关合作企业
特斯拉作为全球新能源汽车企业巨头之一,一举一动都受到各方关注,尤其在传出设立中国本土工厂的消息后,更是热度不下。
特斯拉生产一辆电动汽车,涉及的产业链复杂,相应的供应商也包含国内外不同厂家。
以下为与特斯拉合作的国内相关企业一览:
以上材料及分析均来自中商产业研究院发布的《2017-2022年中国电动汽车充电站及充电桩市场研究报告》。
中商产业研究院简介
中商产业研究院是深圳中商情大数据股份有限公司下辖的研究机构,研究范围涵盖智能
装备制造、新能源、新材料、新金融、新消费、大健康、“互联网+”等新兴领域。
公司致
力于为国内外企业、上市公司、投融资机构、会计师事务所、律师事务所等提供各类数据服务、研究报告及高价值的咨询服务。
中商行业研究服务内容
行业研究是中商开展一切咨询业务的基石,我们通过对特定行业长期跟踪监测,分析行业需求、供给、经营特性、盈利能力、产业链和商业模式等多方面的内容,整合行业、市场、企业、用户等多层面数据和信息资源,为客户提供深度的行业市场研究报告,全面客观的剖析当前行业发展的总体市场容量、竞争格局、进出口情况和市场需求特征等,对行业重点企业进行产销运营分析,并根据各行业的发展轨迹及实践经验,对各产业未来的发展趋势做出准确分析与预测。
中商行业研究报告是企业了解各行业当前最新发展动向、把握市场机会、做出正确投资和明确企业发展方向不可多得的精品资料。
中商行业研究方法
中商拥有10多年的行业研究经验,利用中商Askci数据库立了多种数据分析模型,在产业研究咨询领域利用行业生命周期理论、SCP分析模型、PEST分析模型、波特五力竞争分析模型、SWOT分析模型、波士顿矩阵、国际竞争力钻石模型等、形成了自身独特的研究方法和产业评估体系。
在市场预测分析方面,模型涵盖对新产品需求预测、快速消费品销售预测、市场份额预测等多种指标,实现针对性的进行市场预测分析。
中商研究报告数据及资料来源
中商利用多种一手及二手资料来源核实所收集的数据或资料。
一手资料来源于中商对行业内重点企业访谈获取的一手信息数据;中商通过行业访谈、电话访问等调研获取一手数据时,调研人员会将多名受访者的资料及意见、多种来源的数据或资料进行比对核查,公司内部也会预先探讨该数据源的合法性,以确保数据的可靠性及合法合规。
二
手资料主要包括国家统计局、国家发改委、商务部、工信部、农业部、中国海关、金融机构、行业协会、社会组织等发布的各类数据、年度报告、行业年鉴等资料信息。
中商的产业研究服务优势
中商的影响力
国家政府部门及权威媒体广泛报道与引用中商产业研究院专业研究结论
国内外主流财经媒体及国家政府部门大量引用中商数据及研究结论,如央视财经、凤凰财经新浪财经、中国经济信息网、国家商务部、发改委、国务院发展研究中心(国研网)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