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物生产新理论与新技术(专科)》17年9月在线作业满分答案
作物生产技术试题及答案

作物生产技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果树农艺措施中,以下哪项是正确的?A. 灌溉要避免过量,以免根部缺氧B. 修剪要在春季进行C. 施肥要集中在果实成熟期D. 喷洒杀虫剂要在开花期进行答案:A. 灌溉要避免过量,以免根部缺氧2. 在农田灌溉中,以下哪种灌溉方式可以提高水的利用率?A. 深层渗灌B. 滴灌C. 地面灌溉D. 喷洒灌溉答案:B. 滴灌3. 下列哪种作物不属于禾本科作物?A. 玉米B. 小麦C. 大豆D. 花生答案:D. 花生4. 下列哪种控制害虫的方法属于生物防治?A. 喷洒农药B. 设置黄板诱杀害虫C. 使用化学防腐剂D. 温室覆盖网答案:B. 设置黄板诱杀害虫5. 在果树生长发育的过程中,以下哪个阶段是果树营养生长的旺盛期?A. 休眠期B. 开花期C. 结实期D. 成熟期答案:C. 结实期二、填空题1. 氮肥、磷肥、钾肥被称为作物的三大主要__________。
答案:营养元素2. 农田灌溉中,避免连续灌水,合理控制灌水量,以保持土壤__________。
答案:通气性3. 农田中常见的沟、腾、台、垄四种间作栽培方式,可以提高土壤__________利用率。
答案:养分4. 农业害虫的发生和繁殖一般受到温度、湿度、空气、光线等自然条件的__________。
答案:影响5. 农作物生长需要土壤提供养分、__________、水分和空气等生长必要条件。
答案:光照三、简答题1. 请简述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
答案:作物的高产栽培技术包括合理选用品种、科学施肥、合理灌溉、病虫害防治等方面。
合理选用品种是指选择适应本地生态环境和耐病虫害的优良品种。
科学施肥是根据土壤养分含量合理施用氮、磷、钾等营养元素,以满足作物生长的需求。
合理灌溉是指根据土壤水分含量和作物需水量,控制灌溉的时机和数量,以保证作物的正常生长发育。
病虫害防治是指采取综合防治措施,如合理轮作、间作栽培、施用有机肥料、设置诱虫板等,减少病虫害的发生和危害,提高作物的产量和质量。
作业考核-川农《作物生产新理论与新技术(专科)》20年12月

1.养分归还学说的内涵应包括()A.恢复地力必须归还从土壤拿走的全部东西B.恢复地力必须大量施用氮肥C.恢复地力必须大量施用微肥D.恢复地力要大量施用有机肥,少施化学肥料参考答案:A2.萝卜吸肥特点是对()肥敏感A.磷B.铁C.氮D.钾参考答案:C3.油菜缺()容易出现“花而不实”或“萎而不实”症状A.NB.PC.KD.B参考答案:D4.促进果实成熟的内源激素是()A.脱落酸B.赤霉酸C.吲跺乙酸D.乙烯参考答案:D5.下面的寄生性植物,既是全寄生,又是根寄生的是()A.列当B.菟丝子C.独角金D.寄生性藻类参考答案:A6.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所包涵的具体内容不包括()A.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发展B.发挥现代高新科技优势,尽快消除传统农业的影响C.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D.切实保证农民收入持续稳定增长参考答案:B7.茎尖脱毒在取材料时,所取茎尖应控制在约()A.1~1.5mmB.0.1~0.3mmC.1.5~2mmD.2~3mm参考答案:B8.下面属于单食性的昆虫是()A.三化螟B.二化螟C.大螟D.粘虫参考答案:A9.原核生物都以()方式繁殖A.断裂B.裂殖C.芽殖D.原生质割裂参考答案:B10.()具有极性传导的特点,即只能从形态学的上端向下运输,而不能从形态学的下端向上运输A.生长素类B.赤霉素类C.细胞分裂素类D.脱落酸参考答案:A11.头季后期促进再生芽萌发生长的主要化控措施是施用()A.多效唑B.矮壮素C.脱落酸D.赤霉素参考答案:D12.按用途和植物学系统相结合的作物分类方法,()属于粮食作物A.薯类作物B.糖料作物C.油料作物D.纤维作物参考答案:A13.影响肥料合理施用的土壤条件一般不包括()A.土壤的重金属含量B.土壤养分状况C.土壤供肥性D.土壤理化性状参考答案:A14.()可促进离层的形成,引起器官脱落A.IAAB.GA3C.ABAD.IBA参考答案:C15.()为地理信息系统A.ESB.GPSC.RSD.GIS参考答案:D16.下列植物中主要进行有性繁殖的是()A.大蒜B.土豆C.油菜D.生姜参考答案:C17.下列作物中,属于复穗状花序的是()A.水稻B.小麦C.玉米雄花序D.大豆参考答案:B18.()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在低浓度下能调节植物生理过程的化学物质A.植物生长调节剂B.营养物质C.植物激素D.结构物质参考答案:C19.一般种子萌发条件可忽略的是()A.水分B.光照C.氧气D.温度参考答案:B20.真菌是真核生物,典型的营养体是()A.原质团B.菌丝体C.单细胞结构D.根状菌丝参考答案:B。
西南科技大学网络教育《作物生产新理论与新技术》在线考试

作物生产新理论与新技术——在线考试一、单选题1.下列作物中,属于耐寒作物的是()。
A.水稻B.玉米C.小麦D.棉花2.( )属于喜铵态氮肥的作物。
A.甘薯B.玉米C.小麦D.水稻3.在大棚种植条件下,为了节水和避免膜内湿度过高,灌溉时最好采用( )法。
A.沟灌B.滴灌C.大水漫灌D.小水漫灌4.水稻的需水临界期在( ),此期缺水会严重影响产量。
A.苗期B.分蘖期C.孕穗至抽穗期D.成熟期5.对玉米籽粒产量直接贡献最大的叶片是( )。
A.近根叶B.中部叶C.上部叶6.谷类作物根系的生长量的最大值一般出现在( )。
A.分蘖期B.拔节期C.抽穗期D.成熟期7.马铃薯的薯块是( )的变态。
A.茎B.根C.果实8.下列作物中,( )属于忌氯作物。
A.马铃薯B.水稻9.某一田块,两年内共收获6季作物,其复种指数为( )。
A.500%B.300%C.200%D.100%10.油菜籽粒干物质最主要的来源是( )A.角果皮同化物B.茎枝贮藏物C.茎枝同化物D.残存叶片同化物11. 着生在甘蓝型油菜茎秆缩茎段上的叶是( )。
A.长柄叶B.短柄叶C.无柄叶D.剑叶12. 下列作物中,对氮肥需求量最小的是( )。
A.水稻B.玉米C.小麦D.大豆13. 塑料薄膜覆盖栽培作物收获后,对残膜应( )。
A.保留田间B.彻底清除C.埋入土壤,让其分解D.以上均可14. 目前培育甘薯脱毒育苗的主要途径是将甘薯的( )培育成新的植株。
A.成熟的茎蔓B.最幼嫩的块根C.茎尖生长点D.维管束组织15. 对水稻籽粒产量直接贡献最大的叶片是( )。
A.近根叶B.中部叶C.剑叶及倒2叶16. 从下列作物对三要素的需求比例看,需磷最多的是( )。
A.水稻17. 下列作物中,属于豆科作物的是( )A.花生B.水稻C.甘蔗D.高粱18. 将油菜种子直接播种到大田的种植方式叫做( )。
A.条播B.点播C.直播D.穴播19. 下列几组作物中,属于耐连作作物的是( )。
作物生产新理论与新技术复习题及答案

作物生产新理论与新技术复习题及答案作物生产新理论与新技术复习题及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长2、间作3、植物生长调节剂4、发育5、复种指数6、有性繁殖7、收获指数8、套作9、轻型栽培二、简答题1、简述叶面施肥的特点。
2.水稻生产上如何确定适宜的播种期。
3.简述玉米育苗移栽的作用。
4.简述秸秆还田的意义。
三、论述题1、作物生产的特点及其遵循的原则。
2.论述作物病虫害防治的基本方法。
3、试述昆虫的基本特征。
4、试述认识与处理作物与环境关系时应注意的问题。
四、综合应用题1.某小麦高产田块的计划目标产量为7500kg/hm2,曾进行一施肥(施尿素391kg/hm2)与不施肥(空白)的对比试验,施肥与不施肥区的产量分别为6000和3000kg/hm2,经分析小麦的含氮量为3% (即每100k *** 量吸收3kg纯氮),试计算该田块7500kg/hm2目标产量下的尿素(含氮46%)施用量。
2、某生产单位计划种植1000 hm2玉米,确定的产量目标为7560kg/hm2,根据当地的气候生态特点和生产条件以及往年的生产经验,制定出如下栽培技术方案:成苗数和有效穗数5株(穗)/m2,穗行数14行,行粒数36粒,千粒重300g。
购买的种子的千粒重为280g,田间成苗率为70%,试计算种子用量(单位土地面积用量和该单位总用量)。
复习题参考答案一、名词解释1、生长:是指作物体积或重量的量变过程,它是通过细胞分裂和伸长来完成的。
2、间作:在同一块田地上,于同一生长期内,分行或分带(几行作物为一带)种植两种或两种以上作物的种植方式。
3、植物生长调节剂:指那些人工合成或人工提取的,能引起植物生长发育发生变化的化合物,即从植物外部施用的植物生长物质。
4、发育:是指作物一生中其结构、机能等的质变过程,它的表现是细胞、组织和器官的分化,最终导致根、茎、叶、花、果实和种子的形成。
5、复种指数:全年作物播种或收获总面积占耕地总面积的百分比。
川农15年春《作物生产新理论与新技术(专科)》在线作业答案

一、单选题(共20 道试题,共100 分。
)
1. 促进果实成熟的内源激素是()
A. 脱落酸
B. 赤霉酸
C. 吲跺乙酸
D. 乙烯
正确答案:D
2. 现代集约持续农业所包涵的具体内容不包括()
A. 优化农业和农村经济结构,推进农业向专业化、社会化、商品化发展
B. 发挥现代高新科技优势,尽快消除传统农业的影响
C. 大力改善农村生态环境
D. 切实保证农民收持续稳定增长
正确答案:B
3. ()为地理信息系统
A. ES
B. GPS
C. RS
D. GIS
正确答案:D
4. 下列作物中分枝能力强的作物是()
A. 玉米
B. 棉花
C. 黄麻
D. 水稻
正确答案:D
5. 下列作物中,()属于耐寒作物
A. 玉米
B. 棉花
C. 蚕豆
D. 大豆正确答案:C。
2017作物栽培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

WORD格式Hp Fj作物栽培考试试卷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 3 分,共 15 分)1、生物产量:指作物在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
2、轮作:指在同一块田地上或不同年度间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3、短日照作物:每天日照长度短于某小时才能开花结实的作物。
如大豆、棉花、玉米。
4、立体种植:指在同一农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从平面、时间上多层次地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
立体种植实际上是间、混、套作的总称。
5、生育期:指作物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时期。
二、填空题(每空 1 分,共 20 分)1、作物按产品用途和植物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类,可将作物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三大类。
其中粮食作物分为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芋类作物三小类。
3.作物的播种方式一般有条播、撒播、穴播三种。
4.作物产量包括生物产量、光合产量和经济产量。
5.绿色食品的显著特点:一是安全、无污染;二是优质、有营养;三是生产过程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
6.小麦分蘖中能抽穗结实的叫有效分蘖,不能抽穗结实的叫无效分蘖。
7.玉米从播种到成熟可分为苗期阶段、穗期阶段、花粒期阶段三个生育阶段。
三、判断题(每小题 1 分,共 10 分)1.复种指数 =耕地总面积 /全年收获作物总面积(错)2.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就是作物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
(错)3.大多数双子叶作物的根系是须根系(错)4.理想型作物产量一般表现为:光合产量高,生物产量高,经济产量高,经济产量高(对)5.中耕的原则是:深——浅——深,苗旁深,行中浅(错)6.冬小麦选用的品种一定是冬性品种。
(错)7.玉米“棒三叶”对子粒的贡献最大。
(对)8.玉米是 C3作物,小麦是 C4作物。
(错)10.长日照作物南种北引,生育期会延长,甚至不能正常开花结实。
(错)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 1 分,共 15 分)1、决定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首先是( C )。
A. 环境 B. 措施 C.品种 D.肥料2、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 B )。
作物生产技术试题及答案

作物生产技术试题及答案一、选择题1. 作物轮作的主要目的是:A. 提高土壤肥力B. 降低病虫害发生C. 提高作物产量D. 增加作物种类2. 下列哪项不是作物种植密度的考虑因素:A. 作物种类B. 土壤类型C. 气候条件D. 作物价格3. 灌溉技术中,滴灌的主要优点是:A. 节省水资源B. 提高作物产量C. 减少土壤侵蚀D. 所有上述选项4. 作物病害的防治方法不包括:A. 化学防治B. 生物防治C. 物理防治D. 增加作物种植面积5. 作物生长调节剂的作用不包括:A. 促进作物生长B. 调节作物开花C. 增加作物抗病性D. 改变作物遗传特性二、简答题6. 简述作物种植中合理密植的重要性。
7. 描述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策略。
8. 解释什么是作物的光合作用,并简述其在作物生产中的作用。
三、论述题9. 论述作物生产中使用化肥的利与弊。
10. 阐述作物生产中如何实现可持续发展。
答案一、选择题1. 答案:B. 降低病虫害发生。
轮作可以打破病虫害的生命周期,减少其在土壤中的积累。
2. 答案:D. 作物价格。
作物种植密度的考虑因素主要是作物种类、土壤类型和气候条件。
3. 答案:D. 所有上述选项。
滴灌技术可以节省水资源,提高作物产量,同时减少土壤侵蚀。
4. 答案:D. 增加作物种植面积。
增加作物种植面积不是作物病害的防治方法。
5. 答案:D. 改变作物遗传特性。
作物生长调节剂主要用于促进作物生长、调节开花和增加抗病性,但不改变遗传特性。
二、简答题6. 合理密植的重要性在于:- 最大化土地利用效率。
- 保证作物间有足够的光照和通风,减少病害发生。
- 通过合理配置作物,可以提高整体产量。
7. 作物病虫害综合防治的基本策略包括:- 预防为主,通过选择抗病品种、合理轮作和种植结构调整来减少病虫害发生。
- 生物防治,利用天敌和生物制剂来控制病虫害。
- 物理防治,如使用诱捕器、物理隔离等方法。
- 化学防治,合理使用农药,减少对环境和生态的影响。
2017作物栽培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

2017作物栽培考试真题试卷及答案作物栽培考试试卷及答案(一)一、名词解释(每小题3分,共15分)1、生物产量:指作物在生育期间生产和积累的有机物质的总量。
2、轮作:指在同一块田地上或不同年度间有顺序地轮换种植不同作物的种植方式。
3、短日照作物:每天日照长度短于某小时才能开花结实的作物。
如大豆、棉花、玉米。
4、立体种植:指在同一农田上,两种或两种以上的作物从平面、时间上多层次地利用空间的种植方式。
立体种植实际上是间、混、套作的总称。
5、生育期:指作物从出苗到成熟所经历的时期。
二、填空题(每空1分,共20分)1、作物按产品用途和植物系统相结合的方法分类,可将作物分为粮食作物、经济作物、饲料和绿肥作物三大类。
其中粮食作物分为谷类作物、豆类作物、薯芋类作物三小类。
3.作物的播种方式一般有条播、撒播、穴播三种。
4.作物产量包括生物产量、光合产量和经济产量。
5.绿色食品的显著特点:一是安全、无污染;二是优质、有营养;三是生产过程与生态环境保护紧密结合。
6.小麦分蘖中能抽穗结实的叫有效分蘖,不能抽穗结实的叫无效分蘖。
7.玉米从播种到成熟可分为苗期阶段、穗期阶段、花粒期阶段三个生育阶段。
三、判断题(每小题1分,共10分)1.复种指数=耕地总面积/全年收获作物总面积(错)2.作物的营养临界期就是作物吸收养分最多的时期。
(错)3.大多数双子叶作物的根系是须根系(错)4.理想型作物产量一般表现为:光合产量高,生物产量高,经济产量高,经济产量高(对)5.中耕的原则是:深——浅——深,苗旁深,行中浅(错)6.冬小麦选用的品种一定是冬性品种。
(错)7.玉米“棒三叶”对子粒的贡献最大。
(对)8.玉米是C3作物,小麦是C4作物。
(错)10. 长日照作物南种北引,生育期会延长,甚至不能正常开花结实。
(错)二、单项选择题(每小题1分,共15分)1、决定作物产量和品质的首先是(C )。
A.环境 B.措施 C.品种 D.肥料2、喜温作物生长发育的最低温度为(B )。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作物生产新理论与新技术(专科)》17年9月在线作业
一、单选题(共 20 道试题,共 100 分。
)
1. 一般种子萌发条件可忽略的是()
A. 水分
B. 光照
C. 氧气
D. 温度
正确答案:B
2. 下面的寄生性植物,既是全寄生,又是根寄生的是()
A. 列当
B. 菟丝子
C. 独角金
D. 寄生性藻类
正确答案:A
3. 下面属于单食性的昆虫是()
A. 三化螟
B. 二化螟
C. 大螟
D. 粘虫
正确答案:A
4. 油菜缺()容易出现“花而不实”或“萎而不实”症状
A. N
B. P
C. K
D. B
正确答案:D
5. 在感温阶段对温度不敏感,要求的温度高、持续日数短的油菜品种为品种
A. 冬性型
B. 春性型
C. 半冬性型
D. 早熟型
正确答案:B
6. ()是进行“二氧化碳施肥”的一种重要的原料
A. 尿素
B. 碳酸氢铵
C. 硫酸铵
D. 硝酸铵
正确答案:B
7. ()是指植物体内产生的,在低浓度下能调节植物生理过程的化学物质
A. 植物生长调节剂
B. 营养物质
C. 植物激素
D. 结构物质
正确答案:C
8. 决定甘薯薯块数目的主要时期是()
A. 苗床期
B. 生育前期
C. 生育中期
D. 生育后期
正确答案:B
9. ()可促进离层的形成,引起器官脱落
A. IAA
B. GA3
C. ABA
D. IBA
正确答案:C
10. ()是五大类植物激素中最特殊的一种,它不仅分子结构简单,还是一种不饱和择发性气体
A. 脱落酸
B. 赤霉酸
C. 吲跺乙酸
D. 乙烯
正确答案:D
11. 赤霉素的种类很多,其中研究最多、使用最广的是()
A. GA3
B. GA5
C. IAA
D. IBA
正确答案:A
12. 最小养分律的内涵应包括()
A. 施入最小量的养分,获得最低的产量
B. 决定植物产量的是土壤中的最小养分
C. 施入高量养分以获得高产
D. 微量养分比大量养分重要
正确答案:B
13. 真菌是真核生物,典型的营养体是()
A. 原质团
B. 菌丝体
C. 单细胞结构
D. 根状菌丝
正确答案:B
14. 下列作物中,()属于耐寒作物
A. 玉米
B. 棉花
C. 蚕豆
D. 大豆
正确答案:C
15. 蔬菜作物一般喜()肥
A. 磷
B. 硝态氮
C. 硅
D. 铵态氮
正确答案:B
16. 影响再生芽萌发生长的主要内在因素是()
A. 水分
B. 温度
C. 光照
D. 品种
正确答案:D
17. 油菜生育后期的光合器官主要是()
A. 叶片
B. 茎杆
C. 角果皮
D. 花
正确答案:C
18. 下列病害为细菌性病害的是()
A. 稻瘟病
B. 白叶枯病
C. 小麦锈病
D. 棉花枯萎病
正确答案:B
19. 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因此应“把撑农时,适时种植”
B. 农业生产具有连续性,因此应“把撑农时,适时种植”
C. 农业生产具有季节性,因此应“因地制宜,因土种植”
D. 农业生产具有地域性,因此应“因地制宜,因土种植”正确答案:D
20. 促进果实成熟的内源激素是()
A. 脱落酸
B. 赤霉酸
C. 吲跺乙酸
D. 乙烯
正确答案:D。