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4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十四课蜜蜂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蜜蜂》精品课件

不论平地与山尖, 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
为谁辛苦为谁甜。 谜底:蜜蜂
(打一昆虫)
上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 这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探究一下蜜 蜂的奥秘。
想一想:反问表达的是什么语气?
肯定句: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 遥远的家。
1.法布尔有了怎样的推测呢?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推测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 能找不到家了。
原因:远 闷在袋子里 起风 飞得低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 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 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 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 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 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 下面还粘着花粉呢。”
➢ 画一画:画出能表示作者试验做法 的词语或句子。
试验步骤
第一步 我在我家花园的蜂窝里捉了 一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第二步 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
第三步 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 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的背 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第四步 把蜜蜂都放出来。
将实验步骤用“先……接 着……然后……最后……”来说一 说,再给同桌说一说。
法布尔(1823—1915)法国著
名科学家、科普作家。从小生 活贫困,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 虫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 进行观察和实验,真实地记录 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 代表作:《昆虫记》
《昆虫记》 共十册,每章详
细、深刻地描绘了一种或几种昆虫 的生活。《昆虫记》不仅充满着对 生命的敬畏之情,更蕴含着法布尔 探求真相、追求真理的精神。《昆 虫记》第一册于1879年问世。1910 年,当《昆虫记》第十册问世时, 法布尔已经86岁了。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第14课《蜜蜂》PPT

“本能”是生来就有的本领
下雨前蚂蚁会搬家,这是蚂蚁的本能。 人生下来就会哭,这是人的本能。
新知讲解
学习第七自然段
对于法布尔的这个结论,你还有什么疑惑吗?你觉得应 该怎样做才能解开这些疑问?
认真思考,善于观察,实事求是。
作者是一个 善于观察、勇于实践、实事求是、严肃对待科学
的人。
拓展阅读
蜜蜂的赞美
生字书写
方法一:找一找
左右结构: 蜂 阻 跨 括 检 确 误 陌 左中右结构: 辨 上下结构: 蜜 查 半包围结构: 途
生字书写
方法二:换一换
“蜂”换掉“虫”加上“山”,是“峰”。 “阻”换掉“阝”加上“禾”,是“租”。 “检”换掉“木”加上“扌”,是“捡”。
生字书写
mì
蜜
组词:蜜蜂 花蜜
造句:蜜蜂以辛勤的劳动,终于酿 成了香甜的蜂蜜。
我会读识字解词mfngbinzkuku蜜蜂辨阻跨括jinchquwtm检查确误途陌2开火车认读生字1根据拼音读一读识字解词花蜜蜜蜂蜂蜜蜜蜂阻跨括蜜蜂辨阻止阻挡辨别跨进跨越辨认包括括号我来组词识字解词检验检查查看检查误途陌检查确错误误会正确沿途半途确认陌生陌路我来组词古文识字识字解词蜜表示在蜂巢里分泌糖浆的蜂虫辨法官中立听取原告与被告的陈述作出符合客观事实的是非判断
(新)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蜜蜂》优质课件

第一课时
初读课文
1.自由读,要求读准字音,读通句子。 2.将要求认读的字词圈画出来,借助拼音
读准字音。 3.思考:法布尔是怎么进行研究的?
gài
大概
nì
逆风
jìn
将近
zǔ
阻力
tú
沿途
cè
推测
哪和些同词桌语互不相理读解,?读 我们借准助字上音下。文来理解。
kuò
包括
wù
准确无误
mò
陌生
jǐn
尽管
实验结论。我们通过结 论可以肯定的是蜜蜂确实能 辨别方向,无法解释的是它 为什么具有这种能力。
小蜜蜂为什么会有 这种能力?看看法布尔 怎么说的。
将来这个“无法 解释的本能”法布尔 能解释吗?
根据所学内容,将下列示意图补充完整。
实验目的
实验步骤
实验结论
验证蜜蜂是 否有辨认方 向的能力
捉蜜蜂、放纸袋、走 四公里外、做记号、 放蜜蜂。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 时,发现了十五只身 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
找出来,和 同桌互相读一读。
其实蜜蜂身上还有好多小 秘密,等着爱思考、细心观察 的孩子去发现呢!根据你所了 解的蜜蜂的有关知识,办一份 手抄报吧!
严谨 细心观察
பைடு நூலகம்
蜜蜂 实验目的: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实验步骤:捉、放、走、放
实验结论:不是超常记忆力,而是无法解释 的本能。
检查
如果你就是这十五只蜜 蜂中的一只,在途中你可能 遇到哪些事情?
预设:一出纸袋,我被大风刮得头昏 脑涨,跌到岩石上,晕了过去。醒过 来之后,我碰到了一只花翅膀的蜜蜂, 它告诉我附近有个很漂亮的小花园, 我就跟它一起去转了一圈,采了很多 花蜜……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蜜蜂》优秀课件【最新】

【迷失】弄不清(方向);走错(道路)。 【准确无误】形容非常精准,没有差错。 【逆风】迎面对着风。 【陌生】生疏;不熟悉。 【确确实实】真实可靠。 【超常】超过寻常,超出一般。 【本能】人类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词语对对碰
辨认——辨识 含 检查——查看 凡减少——增多 近 准确——含糊
推测——推断
自由读课文,把课文划分为三个部分,试 着说说各部分的意思。
第一部分(1) 实验目的 第二部分(2-7) 实验过程和结果 第三部分(8) 实验结论
结合分段再读课文并思考:
1. 作者的实验目的是什么? 2. 实验步骤是怎样的? 3. 最后得出了怎样的结论?
作者想做个怎样的实验?
验证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能力的实验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能找 不到家了。
➢ 能不能把“推测”换成“觉得”?
“推测”是指根据已经知道的事情来 想象不知道的事情。前文介绍了“刮起了 狂风,蜜蜂飞得很低”,因为情况不确定, 所以作者用了“推测”一词,这样表达就 更加准确了。
➢ 文中还有很多像这样的词语,请大家默读 课文,圈出这样的词语,写上批注。
结果。 “走了四公里路”使实验结果更有说服力。
➢ 放飞蜜蜂后,“我”想了些什么?为什么 “我”会这样推测呢?
➢ 从这里你体会到了什么? 法布尔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 假如你是作者,听到蜜蜂飞回来了,你的 心情会是怎样的?
➢ 已经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是否能得 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这个结 论呢?为什么?
14 蜜 蜂
第1课时 第2课时
第1课时
上堂课我们领略了植物王国的奇妙, 这堂课我们将走进昆虫世界,去探索昆 虫界的奥秘。
蜜
蜂
说一说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蜜蜂》优秀课件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蜜蜂》优秀课件一、教学内容本节课我们将学习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蜜蜂》一文。
该文主要讲述了蜜蜂的生活习性和辛勤劳动,培养学生对大自然的热爱和尊重。
教学内容包括:1. 文章整体感知;2. 词语学习:细致、轻盈、辨认、搜索、拜访、准确、阻力、推测、目的、无论、竟然等;3. 句子理解:文章中描述蜜蜂飞行、采蜜等动作的句子;4. 篇章结构分析。
二、教学目标1. 能够正确、流利、有感情地朗读课文;2. 掌握本课生字词,了解蜜蜂的生活习性,体会蜜蜂的辛勤劳动;3. 培养观察大自然、热爱生活的情感。
三、教学难点与重点1. 教学重点:词语理解和句子理解;2. 教学难点:篇章结构的分析,对蜜蜂辛勤劳动的理解。
四、教具与学具准备1. 课件;2. 黑板;3. 学生准备:课文、笔记本、字典。
五、教学过程1. 导入:通过展示蜜蜂采蜜的图片,引导学生关注大自然中的小生物,激发学习兴趣;2. 自主学习:学生自读课文,圈出生字词,尝试理解;3. 课堂讲解:教师讲解生字词,指导学生朗读课文,分析句子和篇章结构;4. 实践情景引入:让学生模拟蜜蜂采蜜的过程,体会蜜蜂的辛勤劳动;5. 例题讲解:分析文章中描述蜜蜂飞行、采蜜等动作的句子,让学生理解作者的表达方式;6. 随堂练习:让学生运用新学的词语和句型,进行句子仿写;六、板书设计1. 课题:《蜜蜂》2. 生字词:细致、轻盈、辨认、搜索、拜访、准确、阻力、推测、目的、无论、竟然等;3. 句子示例:蜜蜂在花丛中仔细搜索,找到花朵后,轻盈地落在花瓣上,用细长的舌头吸取花蜜。
七、作业设计1. 作业题目:结合课文内容,以“蜜蜂的辛勤劳动”为主题,写一篇短文。
2. 答案示例:蜜蜂为了采集花蜜,不畏艰辛,无论天气多么炎热,它们都在花丛中忙碌。
它们的辛勤劳动,给我们带来了甘甜的蜂蜜,是我们值得学习的榜样。
八、课后反思及拓展延伸1. 教师反思:关注学生的学习情况,及时调整教学方法,提高课堂效果;2. 拓展延伸:引导学生观察生活中的小生物,了解它们的生活习性,激发对大自然的热爱。
部编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蜜蜂》优秀PPT课件

二、请仿照例句写一句段话。
例: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 法解释的本能。
小明不是忘带作业了,而是根本没有写。
三、你还知道哪些关于蜜蜂的知识呢?课下 搜集资料,选择感兴趣的写下来。
蜜蜂小知识:
14 蜜 蜂
第 一 课时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学习字词
当堂检测
法国有个昆虫学家叫法布尔,他对蜜蜂进行了大 量的研究,下面就让我们去看看她笔下的蜜蜂吧!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 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 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赞赏 可以看出“我”对这些蜜蜂的态度怎么样?
试验的结果是什么?
十五只没有 迷失方向,准确无 误的回到了家。
实验报告 验证内容 : 蜜蜂是否有辨认方向的能力
验证过程: ①选二十左右只蜜蜂,放进纸袋 ②做上记号, 带到四公里外放飞
我会写
kuò
包括 括
结构:左右 音序:K 部首:扌
组词:概括 括约肌
造句:包括我在内,参赛的同学 都得奖了。
书写指导:扌旁要细长, 舌字要宽、首撇短平、下 横要长、下边口字扁窄。
我会写
jiǎn
检查 检
结构:左右
音序:X 部首:木 组词:检测 检讨
造句:每当做完作业我都认真检 查一遍。
书写指导:中间短竖不能丢, 右上边是夂、稍扁、横撇是 一笔,下边三撇依次渐长。
说一说:你从试验过程感受到什么?
从试验的过程,我们感受到科学家求 真务实的研究态度、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认 真观察,用心思考的研究品质。
那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
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
部编人教版三年级语文下册第14课《蜜蜂》优质教学课件

14 蜜 蜂
第 一 课时
助读资料
初读感知
学习字词
当堂检测
法国有个昆虫学家叫法布尔,他对蜜蜂进行了大 量的研究,下面就让我们去看看她笔下的蜜蜂吧!
我会认
超长
chāo
超
超过 才华超众
多音字
读一读下面的句子,看看你有什么发现?
加点的字 是多音字!
那二十只左右被闷. 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
像在寻找回家的方向。
mēn(闷热) 闷
mèn(愁闷)
注意加点字 的读音!
读一读:三伏天,走到哪都感到闷. (mēn)热难耐,何况是工作 在闷. (mèn)罐车里的工作人员。
我会写
què
正确 确
结构:左右 音序:Q 部首:石
组词:确实 确有其事
造句:小明这样回答是正确的。
书写指导:石字窄小、上横 要短撇稍长,角字下框要宽、 里边是两横一竖
我会写
wù
误 准确无误 结构:左右
音序:X 部首:讠
组词:错误 一误再误
造句:小芳能够准确无误地回答出 这道难题。
书写指导:左窄右宽,口 字窄小,天字扁宽、下横 要长、撇和捺舒展。
主题延伸
这篇文章记叙了一次试验的全过程。你在生活中肯 定也遇到很多的问题,这段时间我们也来通过试验来验 证一下。
建议:先想想理出你的研究目的(为什么试验)和试 验过程,然后认真试验,记录试验的结果。然后在班里 组织一次“我的试验”主题交流活动。
研究目的:夏初鼻炎发病率高与椿树开花有关吗? 实验过程: 1.提前找到10个每年夏初鼻炎发作的同学或老师; 2.夏初(5月20日——6月20日)椿树开花时,每天去调查这10人的过程写清楚呢? 1. 把实验目的,怎样实验的、后来怎样发展、结果怎样 一步一步安排好。 2. 把重要的地方写详细,写具体,其他地方简单叙述。
部编版三年级下册语文《蜜蜂》PPT电子课件

关于蜜蜂的古诗
蜂
【唐】罗隐 不论平地与山尖,无限风光尽被占。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译文:无论是在平地,还是在那高山,哪里鲜花迎风盛 开,哪里就有蜜蜂奔忙。蜜蜂啊,你采尽百花酿成了花 蜜,到底为谁付出辛苦,又想让谁品尝香甜?
含有“蜂”字的四字词语 蜂拥而上 招蜂引蝶 狂蜂浪蝶 蜂目豺声 蜂屯蚁聚 蜂腰猿背
初读感知
2.课文开头的“听说”一词能否删掉,为什么? 不能删掉。“听说”是听别人说的意思,表示不确定。因为 “我”不确定这种说法是否准确,所以才想做实验验证一下, 这体现本文的语言十分严谨、客观。 3.法布尔是如何得到实验结论的呢?让我们一起来读读实验 过程。朗读第二自然段,思考:法布尔做了什么? 捉蜜蜂,放进纸袋,走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做记号,放飞 蜜蜂
14.蜜蜂
第1课时
同学们,我们经常能在公园看到蜜蜂采蜜,蜜蜂在 离蜂窝很远的花朵上采完蜜后,还能“跋山涉水”地回 到家,为什么它们从不迷路呢?法国昆虫学家法布尔做 了一个有趣的实验,证实了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那 么,法布尔是怎么做的呢?现在就让我们一起到文中去 看看吧!
助学资料
法布尔(1823—1915) 生平简介:法国著名昆虫学家、文学家, 被誉为“昆虫界的荷马”“科学界的诗 人”。法布尔从小热爱大自然,喜欢花鸟 虫鱼,成年后利用业余时间观察、研究昆 虫,真实地记录下昆虫的本能与习性,并 创作了大量与之相关的作品。 主要作品:《昆虫记》
4.读下面的句子思考:你觉得哪一句的表达更好些? 圈出句中你觉得用得好的词。 ◇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在寻找 回家的方向。 ◇二十只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寻找着回家的方向。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4 蜜蜂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 可能找不到家了。没等我跨进 家门,小女儿就冲过来,脸红红 的,看上去很激动。她高声喊 道:“有两只蜜蜂飞回来了!它 们两点四十分回到蜂窝里,肚皮 下面还粘着花粉呢。”
蜜蜂是在“没等我跨进 家门”的时候就已经回 来了。”这说明了什么?
用的时间之短
飞行的速度之快
14 蜜蜂
14 蜜蜂
小练笔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 它总是可以回到原处。
A.无论爸爸有多忙,他总是陪着我。 B.无论考试成绩好坏,我总是保持乐观向上 的心态。
14 蜜蜂
默读课文,思考:为了确认蜜蜂有没有 辨认方向的能力,作者是如何做试验的?
试验过程:把蜜蜂装进纸袋带到四公里之外 试验结果:大部分蜜蜂都回到了家。 试验结论:蜜蜂不是靠记忆力,而是靠本能回家的。
部14编版蜜蜂语文 三年级 下册
14 蜜 蜂
第一课时 第二课时
14 蜜蜂
第一课时
法布尔:法国著名科学家、科普作家。 一次他带学生上户外几何课,忽然, 在石块上发现垒筑蜂和蜂窝。从此, “虫心”焕发。他立志做一个为虫子 写历史的人。他穷毕生之力深入昆虫 世界,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观察 和实验,真实的记录下昆虫的本能和 习性,写成10册之巨的《昆虫记》。
14 蜜蜂
《昆虫记》:此书真实地反应了 法布尔在自然环境中对昆虫进行 的观察与实验,记录了昆虫的本 能与习性,它不仅是一部研究昆 虫的科学巨著,同时也是一部讴 歌生命的宏伟诗篇。
14 蜜蜂
朗读课文 扫清障碍
我会认
gài
大概
mò
陌生
zǔ
kuò
阻力 包括
tú
沿途
chāo nì
wù
超常 逆风而飞 准确无误
二、请仿照例句写一句段话。
例: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 法解释的本能。
小明不是忘带作业了,而是根本没有写。
14 蜜蜂
三、如果请你来当动物学家,你想研究什么?
蝴蝶
毛毛虫与蝴蝶的关系
观察与思考
毛毛虫如何变成蝴蝶
还可以研究哪些?蝌蚪与青蛙、金蝉脱壳……
这样,二十只左右的蜜蜂,至少有十五只没有迷失方向, 准确无误地回到了家。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 的景物,但它们确确实实飞回来了。
赞赏 可以看出“我”对这些蜜蜂的态度怎么样?
14 蜜蜂
试验的结果是什么?
十七只没有 迷失方向,准确无 误的回到了家。
14 蜜蜂
实验报告
验证内容 : 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
从试验的过程,我们感受到科学家求 真务实的研究态度、严谨的科学作风和认 真观察,用心思考的研究品质。
14 蜜蜂
那二十只左右被闷了好久的蜜蜂向四面飞散,好像 在寻找回家的方向。这时候刮起了狂风,蜜蜂飞得很低, 几乎要触到地面,大概这样可以减少阻力。我想,它们 飞得这么低,怎么能看到遥远的家呢?
体现作者观察得很仔 细;体现了科普说明 文用词的准确性。
让女儿在蜂窝旁等是为了_掌__握__蜜__蜂__回__来__的__时__间__。 认 真
把蜜蜂装入纸袋里是为了_确__保__蜜__蜂__看__不__到__景__物__。 严 作者走了四公里路是为了离__家__足__够__远__更__能__说__明__问__题__。谨
14 蜜蜂
说一说:你从试验过程感受到什么?
(再)为了证实飞回花园的蜜蜂是我放飞的,我在 他们的背上做了白色的记号。
然后,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 (还)自己带着做了记号的二十只左右的蜜蜂, 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把它们放出来。
14 蜜蜂
试验的过程可以分哪几步呢?
捉蜜蜂 叫女儿等 走了四公里 做记号 放飞蜜蜂 等蜜蜂 得出结论
14 蜜蜂
三、将下列搭配恰当的词语用线连起来。
辨认 检查 高声
喊道 方向 蜂窝
字词听写
14 蜜蜂
第二课时
上节课我们学习了生字,观赏了各类 昆虫及蜜蜂的形态,这节课让我们继续和作 者一起走进《昆虫记》,走进蜜蜂的世界。
14 蜜蜂
互动课堂
自由朗读第二自然段, 看看试验都有哪些环节?
14 蜜蜂
一天,我(先)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 些蜜蜂,把它们放在纸袋里。
14 蜜蜂
主题概括
这篇课文通过写法布尔为了了解蜜蜂辨认 方向的能力,通过试验,得知蜜蜂辨认方向不 是靠超常的记忆力,而是靠一种无法解释的本 能,表现了法布尔善于观察、善于思考、作风 严谨、求真务实的工作态度。
14 蜜蜂
拓展延伸
采得百花成蜜后,为谁辛苦为谁甜 ——罗隐《咏蜂》
花发蜂递绕,果垂猿对攀。 ——王安石《北山暮旧示道人》
验证过程: ①选20左右只蜜蜂,放进纸袋②做上 记号, 带到四公里外放飞。
验证结果 : 20只左右中有17只飞回来。
14 蜜蜂
自读最后一自然段,说 一说实验的结论是什么?
14 蜜蜂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
释的本能。
本能:人和动物不学就会的本领
结论
通过结论可以肯定的是:蜜蜂辨认方向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 无法解释的是: 能辨认方向的本能
14 蜜蜂
课堂练习
一、关联词填空。 因为……所以…… 不是……而是 尽管……但 (因为)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所以)无论飞到哪里,它总是 可以回到原处。 蜜蜂靠的(不是)超常的记忆力,(而是)一种我无法解释的本能。 (尽管)它们逆风而飞,沿途都是一些陌生的景物,(但)他们确 确实实飞回来了。
14 蜜蜂
biàn 不要少写成“讠”
辨
巧记:竖心辨别言辩论, 当中夹瓜是花瓣。
14 蜜蜂
fēng 不要写成“山”。
蜂
蜜蜂
在昆虫分类学上属于膜 翅目、细腰亚目、针尾 部、蜜蜂总科、蜜蜂科 昆虫的统称,是膜翅目 重要的类群。
14 蜜蜂
蜜蜂采蜜
识字游戏
试验 阻力 推测 遥远 陌生
14 蜜蜂
词语解释
准确无误 : 形容非 常精准 没有误差。
一天,我在我家草料棚的蜂窝里捉了一些蜜蜂,把 它们放在纸袋里。我叫小女儿在蜂窝旁等着,自己带着做 了记号的二十只蜜蜂,走了四公里路,打开纸袋,在它们 的身上做了白色的记号。然后放了出来。
能不能减少一个环节?
试验的 科学性
14 蜜蜂
作者是个怎 样的人? 在蜜蜂身上做记号是为了与__其__它__蜜__蜂__区__分______。
14 蜜蜂
反问
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怎么能 看到 遥远的家呢 ?
想一想:反问表达的是什么语气?
肯定句:我想,它们飞得这么低,不能看到 遥远的家。
14 蜜蜂
1.法布尔有了怎样的推测呢? 2.为什么会有这样的推测呢?
在回家的路上,我推测蜜蜂可 能找不到家了。
原因:远 闷在袋子里 起风
14 蜜蜂
大声朗读第3-4自然段,看看这 些蜜蜂能回到它们的家吗?
14 蜜蜂
多音字
jī
蜜蜂飞得很低,几乎要触到地面。
几
jǐ
几个
14 蜜蜂
我会写
蜜 蜂 辨阻跨括
检 查 确 误途 陌
14 蜜蜂
生字归类
左右 结构
蜂 阻跨 检 确陌
左中右 结构
辨
上下 结构
查
14 蜜蜂
加一加:石+角=确 足+夸=跨
识字方法
字理识字: 辨
会意字。表示涉及诉讼的双方。
14 蜜蜂
易写错
14 蜜蜂
课堂演练
一、划掉下面词语中的错别字,并在括号中写上正 确的字。
推侧( 测 ) 摇远( 遥 ) 式验( 试 ) 口代( 袋 ) 记亿力( 忆 )
14 蜜蜂
二、判断对错。
1.“试验”的 “试”读shì ,不读shí 。 (√)
2.“茶几”的“几 ”读jǐ,不读jī 。 (× )
14 蜜蜂
14 蜜蜂
说一说:学了这篇课文你有什么启示?
我们要养成仔细观察,认真思考 的的习惯。我们要学习科学家严谨的 科学作风和求真务实的科学态度。
14 蜜蜂
结构梳理
验证内容 : 蜜蜂辨认方向的能力
认
真
蜜 验证过程: 选蜜蜂放纸袋,做记号放飞
观 察
蜂
工
验证结果 : 大部分蜜蜂飞回
作
严
得出结论: 靠得本能
谨
我放飞蜜蜂的时候是将 近两点钟。也就是说,在大 约三刻钟的时间里,那两只 小蜜蜂飞了四公里路,这还 包括了采花粉的时间。
说明作者有什么特点?
他仔细观察, 认真思考。
14 蜜蜂
最后其它的蜜蜂的下落是怎么 样的呢?细读第五、六自然段,找 出答案。
14 蜜蜂
傍晚时,亲眼看到另外三只飞了回来,身上也都带着花粉。 第二天我检查蜂窝时,发现了十五只身上有白色记号的蜜蜂。
他拿起弓箭,准确无误 的射中了靶心。
14 蜜蜂
本能:是指本身固有 的、不学就会的能力。
我们吃饭是一种本能。
14 蜜蜂
推测
指根据已经知道的 事物来想象不知道 的事情。
沿途
沿路,一路上。
14 蜜蜂
整体感知
自由朗读课文,思考本文写了与蜜蜂有关的哪 个方面的问题?
听说蜜蜂有辨认方向的能力,无论飞到哪里,它总 是可以回到原处。我想做个试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