没有围墙的课堂
没有围墙的大学:美、英、法、加的现代远程教育

法国远程教育打破了传统的“就学”观念,克服了传统教育在时间、空间、受教育者的年龄和教育环境等方面的限制,把教育送到受教育者的面前;学生根据自己的实际需要,选择院校、专业、课程、授课教师,制定教学计划和教学安排。法国蓬勃发展的远程教育既为本国高等教育的大众化和普及化做出了贡献,也进行了国际化的尝试。近年来,法国政府和138所高等院校组成的法国教育协会一致认为,应借助发展远程教育吸引更多的外国学生,在世界教育市场上抢占一席之地。目前由12所高等院校和一些私营企业组成的财团组建了法国第一所数字化学校,该校设有医学、经济管理和机械等学科。为使外国学生在法国的留学更圆满,法国教育协会和里昂自来水公司及汤姆森公司研究设立一项援助和保证基金,为外国学生在企业实习阶段提供资金。法国格勒诺布尔高等商业学校与美国康涅狄格大学联合,并且与一个由十几所美国大学组成的财团联网。学习格勒诺布尔高等商业学校课程的美国学生都是由原来的大学直接进入该校学习的,他们的学校承认学生在格勒诺布尔高等商业学校所学的课程。
英国开放大学在远程教学上的成功有两条基本经验:一是由一个课程组精心设计制作的高质量的多种媒体课程材料,这些材料不仅在英国各大学享有盛誉,而且被国际远程教育界推荐;二是为学生提供多种学习支持帮助服务,开放大学将整个英国划分成13个地区,每区建立一个地区办公室,下辖250多个学习中心,在各地共聘任了5000多名课程辅导教师和咨询顾问。无论是经济收入较低的体力劳动者,还是不符合传统大学入学条件的人,只要给以适当的学习支助服务,都能够胜任大学的学位教育。
现代远程教育的发展超越了大学的围墙,冲破了时间和地域的限制,受到了美国公众的青睐,学习者普遍认为这种以互联网为主的学习方式使他们摆脱了教室的“禁锢”,其最大优点是扩大了学习的自主性,能使他们自主地选择学习内容,自由地安排学习时间和地点。为了敦促高等教育普及化,美国国会通过的高等教育修正案修订了学分互认和授予学位制度,制定了为远程教育的学习者提供奖学金和资助的政策和法规,远程教育从此有了法律的保障。
用共享思维,办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

本刊特稿BenKanTeGao 教师• TEACHER2018年1月Jan.2018文章编号:1674—120X(2018)01—Q013—03用共享思维,办一所没有围墙的学校周方苗(湖:南♦鲁.沙市美饕K#;英学校*細倉条沙410001).摘要:共專教育对f基础学_霉与变萆翁美魏處j f校需架设小f化学境,t “学以成:为f f;學樣 需唱喻嫌r*刨新实嫌*旋律,I优教”落_乳根;學牧需要打破:学校线i办#.思嫌.,实_施數:的数曹讓鹰。
#瑜廣J t t三个;T面谈荚享錢香事.食如何翁建教育新模A,域象呼吁教育者参与其札#被共享教言事业.J l i s自.&的新■思想。
关键词:共享载J v#f f身E f学有魏.教因裤雄舉中图分类号:G6:J2 文献标识码:A收稿日期:5017-1.2-15作者简介:肩方#〈197.4—),谢南省长沙市芙:馨歐..言.襄学校校长,本科。
“一个梭长的使命在于构建照亮时 代的教育精神”,这是我做校长来一直秉 承的一獄要理念\同时,我也一®戮力探索将莖联网时代精神与學:棱教育截合 的实践模式,所以,今天,我选择的主题 是“用共享思维1办一所没有围墙的学 校'这个新话题,靡棊一个和大家探讨的 理论主题,更是我所在的湖南省长沙市芙 蓉区育英^校(以下简称“育英学校,未来 治理的棊#5#念和变單:的雜銷分教寳学J:对共享教細研究正逐雜晰纖级、省级政策屋面的优质数字资源共:建共 享机制也日趋完善,而基础学校葺5*共享數 育体”的基本職,实践探索才刚刚起步々 我只想结合这几年在学校校长工作岗位 ±的实践,谈谈:共.寧擊育对予載础学撰?会 理有关的5ff擁浅的纖。
一、学生是共享教育最直接的受 益者,学校需架设个性化学习环境,让“学以为己”成为可能无论哪—种教賣理念、哪一种教育 形态、哪一种教育策略賃雜都必须面向 学生,同样,共享教育就是一种面向学生 真实需求、多5S化需求和个性化需求.的 教育形态。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发言稿精选5篇

小学一年级家长会发言稿精选5篇教育是一门学问,也是一门艺术。
孩子的成长离不开学校这片沃土,离不开老师们的辛勤培育,更离不开父母的正确引导,只有家庭和学校互相配合,齐心协力,我们的孩子才会成长的越来越好。
接下来小编为大家整理了5篇小学一年级家长会发言稿,欢迎大家阅读!小学一年级家长会发言稿1尊敬的各位家长:大家下午好!感谢大家能抽出时间来参加家长会,同时也感谢各位家长对我们的信任。
我是本班数学教师马老师,我们今天坐在一起,是为了一个共同的目标,那就是为了孩子的学习、为了孩子的进步、为了孩子的明天。
我想借今天的家长会,从数学学习和学习习惯等方面,和大家一同探讨,恳请大家批评指正。
数学是一门枯燥的学科,要想孩子爱上数学,就要培养孩子学习数学的兴趣,首先要注意多鼓励,少批评,让孩子获得成功体验;二是让孩子多动手摆一摆,画一画,听一听,剪一剪。
激发孩子的学习兴趣。
从前几周的课堂表现和作业反馈情况来看,大多数孩子能按时按要求完成作业,在教师的鼓励和精心组织下能坚持听课,积极发表自己的意见,但也还有一部分学生没有良好的数学学习习惯,对数数,写数、比较多少大小等都还有一定困难,需在今后多加强。
对于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成绩固然重要,但是好成绩是暂时的,有好习惯比有好成绩更重要。
学习习惯一旦养成,那将是孩子一生的财富。
尤其是一年级,正是培养孩子好习惯的最佳时期。
我们现在多花点精力放在孩子的习惯养成上,以后不管孩子上几年级,需要我们操心的地方会越来越少。
印度有一句古谚语:“播种行为,收获习惯;播种习惯,收获性格;播种性格,收获命运。
”由此可见培养孩子的良好的学习习惯有多么重要的作用。
1、教育孩子上课认真学习的习惯。
倾听是学生重要的学习素养,是学生摄取知识的有效保证,学生学会了倾听可以提高学习效率。
一年级孩子比较好动,有的上课难免要开小差,到现在还需要老师经常提醒,往往有时知识课堂上没学会,所以,孩子回家后,家长可以问问他今天学会了什么,你发言了吗?让孩子说一遍当天的学习内容,同时也达到了巩固新知的作用。
共筑没有围墙的大课堂 刘书妤

共筑没有围墙的大课堂卢龙县第三实验小学五(2)班刘书妤指导教师:曹丽丽有些人不明白什么是“共筑没有围墙的大课堂”,有人会猜“是把学校的围墙拆掉吗?”有的人也许会猜“是一种电视节目吧?”开始时候,我也不太理解,自从我参加了乐航公司举行的一次夏令营活动,使我真正的了解了这句话的意义。
上周六,由学校组织,乐航公司筹办的夏令营活动在山海关老龙头举行。
我和同学们乘坐大巴车来到美丽的老龙头景区,没顾得上浏览景区的大好风景,便开始集合,参加活动了。
活动首先将同学们分成几个队伍,然后将队伍命名和交代游戏的规则,然后各队按规则开始游戏。
我和沈芮雨几个同学分到一队,队伍被命名为“飞鹰战队”,第一个游戏的名字是:牧羊和牧羊犬。
由我们队的一位同学扮做牧羊犬,我们剩下的所有人扮做牧羊并带上眼罩。
牧羊要通过听牧羊犬的指令看谁先到达目的地。
游戏开始还好,比较安静,能听到指令,后来同学们碰到一起,说话声、笑声响了起来,就算是“洗耳恭听”也听不到指令了。
我们也成了没头没脑。
虽然最后大家也到了目的地,老师还是通过游戏告诉我们,只有良好的纪律,认真的态度,才能确保事情成功。
第二个游戏是:铁甲战车。
这个战车与众不同,因为它是报纸制作,并由我们亲手制作。
在制作的过程中,有人压报纸,有人撕胶条,大家很快就做完了。
开始比赛,我们两队急速走了起来,最后的一个同学很费力,不仅要快走,而且还要传递报纸。
全队的同学都要以最后一个同学为标准,配合他完成。
终于比赛结束了,我们队赢了。
在这个游戏中我们体会到了,团队协作的力量无比巨大。
半天就这样过去了,中午吃饭时,我们队沈芮雨的妈妈不放心“跟踪”到了我们这,真是可怜天下父母心啊!下午在游览了老龙头景区后,我们由开始了游戏,每个游戏都让我们了解一个道理。
一天过的真快啊,我们游戏了,感悟了,明白了。
这就是寓教于乐吧!也就是没有围墙的大课堂的真谛吧!。
《没有围墙的学校》读后感

《没有围墙的学校》读后感《没有围墙的学校》是一本令人难以忘怀的书籍,作者加深了我的理解与认识,对教育的重要性有了新的想法。
这本书由英国教育家尼尔·吉姆霍恩撰写,记录了他在英格兰乡村的一所小学的经验和见解。
这所小学没有传统的围墙、班级和课程表,学生们自由地学习和发展。
通过描述学校中的一系列真实场景和故事,吉姆霍恩呼吁人们重新思考教育的本质和目标。
他认为,传统教育过于注重教材和考试成绩,忽视了孩子们的个人发展和兴趣。
书中的一个故事让我深有感触。
一个名叫约翰的男孩,对数学一直感到困惑和无聊。
在传统学校里,他得不到任何帮助或鼓励,最终放弃了数学。
然而,在没有围墙的学校里,他有机会自由地探索自己的兴趣,并找到自己的数学天赋。
尼尔·吉姆霍恩相信,每个孩子都有自己的特长和潜力,只需要给他们一个展示的机会。
尼尔·吉姆霍恩还强调了学校和家庭之间的关系。
他呼吁学校和家庭之间建立良好的合作和沟通,共同关心孩子的成长和发展。
他认为,教育不仅仅发生在学校里,家庭也是一个重要的教育场所。
家长应该鼓励孩子独立思考和自主学习,建立积极的学习环境。
这本书给我启示追求个人、独立思考和培养兴趣的重要性。
我开始反思传统教育的弊端,过于强调知识的灌输,忽视了个体差异和发展需求。
我也更加关注家庭教育,鼓励孩子们自主学习和探索。
通过阅读《没有围墙的学校》,我认识到教育的本质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培养孩子的创造力、独立思考和自信心。
我希望以后能够成为一个有启发力的教育者,关心孩子的发展和个体差异,为他们提供最适合的学习环境和机会。
总的来说,这本书在教育领域提出了一系列重要的观点和建议。
它挑战了传统教育模式,呼吁人们重新思考教育的目标和方法。
它向读者展示了教育的可能性和希望。
我相信,只有从根本上改变教育的方式,才能培养出更有创造力和独立思考能力的新一代。
我强烈推荐这本书给所有关心教育问题的人。
中小学高效课堂指导手册(完整版)

目录第一部分基本理念 (4)1.什么是高效课堂? (4)2.为什么要进行课堂改革? (4)3.为什么说课改是改革不是改良? (4)4.如何概述“高效课堂”这一概念? (5)5.高效课堂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5)6..高效课堂的四个基本支撑是什么? (6)7.高效课堂的主要特性是什么? (8)8.高效课堂中教师的最大任务是什么? (8)9.高效课堂中的教学关系和师生关系有何特点? (8)10.高效课堂的灵魂是什么? (8)11.高效课堂的实施重点是什么? (9)12.高效课堂中教师的角色如何定位? (9)13.高效课堂的抓手是什么? (9)14.高效课堂理念推进过程中遇到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10)第二部分课堂模式 (14)15.高效课堂的基本教学模式是什么? (14)16.“五步三查”教学模式中“独学”环节如何实施? (14)17.“五步三查”教学模式中“对学”“群学”环节有何区别?怎样保证“对学”“群学”环节的顺利开展? (15)18.“五步三查”教学模式中“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环节有何区别?怎样保证“组内小展示”“班内大展示”环节的顺利开展? (16)19.“五步三查”教学模式中“整理学案,达标测评”环节如何实施? (17)20.高效课堂中“预习、展示、检测”是教学环节还是不同课型? (18)21.如何具体操作高效课堂的预习环节(预习课)? (18)22.如何具体操作高效课堂的展示环节(展示课)? (21)23.如何具体操作高效课堂的检测环节(反馈课)? (25)24.“五步三查”教学模式的六个支撑是什么? (26)25.实施高效课堂时必须严格按照“五步三查”模式进行吗? (26)26.高效课堂的“五步三查”模式能否进行变革呢? (27)27.高效课堂建设中有哪些误区?有何应对策略? (27)28.高效课堂中教师应具备哪些基本技能? (28)29.教师应掌握哪些新课堂用语? (31)30.高效课堂中教师应扮演哪些新角色? (33)31.高效课堂中教师如何抓住要点开展听评课活动? (38)32.高效课堂中教师应着力养成的好习惯有哪些? (42)33.高效课堂中教师容易出现哪些偏差行为? (48)34.高效课堂教学中教师如何处理好“导”与“评”的关系? (48)第三部分导学案的编写 (51)35.什么是导学案? (51)36.导学案与教案的本质差异是什么? (51)37.导学案的编制流程是怎样的? (52)38.导学案编制的基本要求是什么? (52)39.导学案的基本规范是什么? (53)40.导学案编制的行动原则是什么? (54)41.导学案的教师使用规范是什么? (55)42.导学案的学生使用规范是什么? (56)43.如何正确认识导学案的功能? (57)44.导学案的使用有什么意义? (59)45.导学案编写和使用有哪些注意事项? (60)46.学案教学的常见误区及解决策略有哪些? (60)47.推行“导学案”过程中的常见问题有哪些? (63)第四部分小组建设 (63)48.什么是学习小组? (63)49.为什么要采取小组学习的方式? (63)50.小组学习的理论依据是什么? (64)51.小组学习的优势是什么? (65)52.学习小组的职能是什么? (68)53.如何确保学习小组有效运行? (69)54.如何划分学习小组? (70)55.如何建设小组文化? (70)56.怎样培训小组长? (71)57.小组长的职责是什么? (73)58.小组长如何发挥作用? (74)59.怎样培训组员? (74)60.如何开展学习小组评价? (75)61.学习小组怎样开展自我评价? (77)62.小组建设中的创新思路有哪些? (78)63.学习小组的出现给学校管理带来什么影响? (80)64.如何培养学生的倾听习惯? (81)65.如何进行学生课堂展示培训? (83)66.学生在展示中经常出现的问题如何解决? (91)67.高效课堂展示环节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92)68.高效课堂中如何对学生进行板书培训? (94)69.高效课堂中学生应具备哪些学习能力? (101)第五部分操作技巧 (104)70.高效课堂中黑板的使用技巧有哪些? (104)71.高效课堂中手势语的使用技巧有哪些? (106)72.高效课堂中小纸条小卡片的使用技巧有哪些? (107)73.高效课堂中学生的课堂用语有哪些? (108)74.高效课堂中的学习发言有哪些形式? (112)75.高效课堂中合作学习发言有哪些形式? (114)76.高效课堂中怎样培养学生养成良好的合作习惯? (114)77.高效课堂中怎样帮助学生养成倾听的习惯? (115)78.如何在教室中使用“交流墙”? (116)79.课堂中师生走动的注意事项有哪些? (117)80.课堂中检测环节的实施技巧有哪些? (118)81.课堂中对学生的各种姿势有哪些要求? (119)82.优化高效课堂操作有什么策略? (121)第六部分评价机制 (127)83.高效课堂的评价机制是怎样的? (127)84.“以学评教”的三个维度是什么? (127)85.“以学评教”的评价指标是什么? (130)86.“以学评教”在操作过程中的具体要求是什么? (130)87.高效课堂中如何实施有效评价? (133)88.高效课堂中如何表扬学生? (133)89.高效课堂的激励方法有哪些? (134)90.如何评价高效课堂的教学效果? (137)第七部分组织管理 (140)91.什么是高效课堂文化? (140)92.高效课堂文化的核心理念是什么? (141)93.如何构建学校文化的“场”? (141)94.学校文化的课程内容有哪些? (142)95.学校文化建构的关键词有哪些? (143)96.考量学校新文化的主要标尺是什么? (144)97.学校可以采取哪些措施推进课改? (155)98.推进高效课堂要处理好哪几个关系? (158)99.很多学校为什么课改工作会半途而废? (158)第一部分基本理念1.什么是高效课堂?答:高效课堂是有别于传统课堂的一种教育教学方式。
构建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

构建学生社会实践课程体系一、构建一个体系——怀北学校学生大课堂基地课程体系在中小学生社会实践大课堂活动实施的进程中,我们结合学校实际,确定年级(学段)社会实践活动目标,根据年级实践活动目标,选择最有利于目标实现的基地,进行基地资源的课程化开发。
在此基础上,构建了“怀北学校社会实践活动课程体系”。
使得学生从一年级入学到九年级毕业的九年在校学习过程中,接受程度上由易到难、内容上由浅入深、操作上由简到繁、层次上由低到高的年级相对独立,年级之间相互联系的实践活动课程体系,助推大课堂活动的常态化。
二、突出“两个重点”——实践活动的规范性和实效性1.规范性(1)规范管理我们学校是一所九年一贯制学校,为了统筹管理1——9年的社会实践,学校成立了以校长为组长的领导小组,负责大课堂工作的决策指挥。
同时,我们将社会大课堂工作作为学校工作计划的重要内容,列入学校工作日程。
(2)规范操作有了健全的领导组织机构,有了明确的实践目标,我们在操作层面上也是严格执行各项规程,从申报程序上我们严格执行区教委大课堂办公室的要求,规范做好每一项工作。
(3)规范案例在大课堂工作中,我们非常注重实践案例的撰写,我们将案例撰写作为突出大课堂实效性、构建课程体系,推进常态发展的重要载体。
2.实效性大课堂活动的实效性是我校始终致力于的重点工作,也是我们为之奋斗的目标,更是区大课堂办公室对我们明确的要求。
我们从活动过程的每个环节做起,力争做实、做细、做全,做到标准明确、指导细致、监督到位。
三、实现“三个结合”——大课堂工作与学科、德育、团队工作结合1.大课堂工作与学科教学相结合大课堂活动与学科教学相结合,让学生走出教室走进自然与社会,充分利用丰富的自然与社会资源,拓展学科学习空间、丰富学习资源、变抽象与单调为生动与形象,注重学生的亲历亲为,最大限度地调动学生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提高学习实效性;实现“教科书是学生的世界”到“世界是学生的教科书”的理念转变。
快乐课堂学生家园(王炳芬)

快乐课堂学生家园实验小学王炳芬新课程以“一切为了学生的发展”为最高宗旨和核心理念。
强调学生是数学学习活动的主人,我们在教学中要突出学生的主体地位,充分调动学生的学习主动性,尊重学生原有的知识,让学生通过自己已有的生活经验和知识背景来学习,使学生从自己的经验中学会认识并构建自己的认识。
对于这些新理念,我铭记在心,并从心底里接受了它。
然而,在我的数学课堂中,学生的表现就让我深刻地认识到,我这是在“穿新鞋,走老路”,还真验证了这么一句话:“课程标准是新的,教材是新的,然而课堂教学涛声依旧”。
我不得不承认,从理念到实践之间的确有一段艰难的路要走,接受只是一种认同,还没有成为教师的一种素质。
要把一种理念变成人的素质光有对这种理念的认同是远远不够的,还需要对这种理念的进一步的感悟,而这种感悟只有实践中才是最有效的。
一个偶然的发现一天数学课上,我发现一位同学脸上荡漾着的笑容慢慢消失,我的心里充满了焦急和困惑。
课间,我翻开他作业本,竞发现这个小家伙居然把全书的内容都写完了。
回想我的课堂为了统一的进度,统一的作业,我不允许学生写后面的作业。
在课堂上学习已经熟悉的内容,缺少了趣味,没有挑战性,这样的数学课怎么能调动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呢?这个偶然的发现引起了我的深思。
走进学生的心灵我开始关注学生的学习状态,穿梭在学生的中间,了解学生的想法,征求学生的意见。
学生的奇思妙想让我大开眼界,我没有想到一年级的小学生会有这样的思维:让我们走出教室学习数学就太好了;老师您讲课的时候要了解大家的情况,我们会的都不用讲了,直接跳过去就行了;老师您不用担心我们学不会,我们的能力大着呢……学生七嘴八舌的说着,畅谈自己的理想课堂。
我开始庆幸与学生的沟通与交流是多么明智,我在逐步走进学生的心灵,和他们一起规划我们美丽的数学课堂。
一次有意义的尝试在学校周听评课的活动中,我要讲“铅笔有几枝”,这节课主要的知识内容是解决5的加减法。
在上课前,我了解了学生的学习情况,学生的学前基础比较好,大部分学生已经能比较熟练的进行计算,那么这节课的着眼点应该放在什么地方呢?通过和学生的讨论和交流,我发现学生很难从生活中发现数学问题,然后再让生活回归数学,我知道这对一年级的学生来说有点难,但是培养学生的基本数学素养不是等学生长大了再说,而是渗透在课堂及生活中的点点滴滴,我决定和学生一起去经历体验这个过程,让数学成为学生学习生活中的伙伴。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没有围墙的课堂
教育的进步,其实不只是知识的简单传承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的解放与进步。
——题记
岁月一页页无情翻过,当年的锐气青年不知不觉间就将步入中年,两鬓染霜。
天空云卷云舒依旧,庭前花开花落如故,每天看到学生公式般地转动于教室、寝室、厕所之间,我都情不自禁地回忆起十几年的那些学生,那些课堂,尤其是几次大着胆子,带领学生走出课堂,走出围墙的教学经历。
每每至此,眼前总像有几朵鲜花缓缓盛开,香气四溢,明媚我的眼睛,浸润我的肺腑,清新我的心灵。
一
那一年,我来到A镇中学,开始教学生涯;那一天,结束了记叙文单元,开始教说明文。
《赵州桥》是那单元的第一篇课文。
虽然听了一些建议,但我脑海里总是浮现出A镇河上的那座桥,虽是钢筋混凝土建造的,却像极了石拱桥,《赵州桥》里的石拱桥。
一个大胆的设想产生了:将学生带到那儿去上课!怀着忐忑的心情我向领导谈了想法,出人意料的是领导爽快地同意了,只是叮嘱我们要注意安全。
看着孩子们满眼的惊喜,我内心一片惊喜。
阳光熙和,微风里弥满了仲春温暖的气息,一路阳光一路花,一路欢笑一路歌。
天上白云如絮,不时变换着优美的身姿,在蔚蓝的天幕上尽情舞蹈;空中不时有鸟儿悠然划过,留下一阵阵悦耳的鸣叫,潇洒远去。
长河似带,如玉流动,蜿蜒远去;水中游鱼,往来穿梭,不时竞跃水面,弄起圈圈涟漪;两岸绿草如茵,朵朵小花镶嵌其上,微风过去,调皮地躲躲藏藏;不远处,
有牛羊在那惬意地啃着草,不时抬头好奇地张望,偶尔还肆意地发出一声长长的呼唤;绿色,逼人眼眸,撩人情思,清香,沁人心脾,令人神往。
大桥如虹,就横卧这美丽河上,雄奇而壮观。
远远参观了之后,孩子们雀跃着跑近了他们眼中这座神奇的拱桥:有的走到桥上,用手轻轻抚摩着栏杆上的狮子,啧啧称奇;有的钻到大拱上的小拱里,东张西望;有的细数着拱上的砖块,浑然忘我;有的张开双臂,紧贴桥墩,仿佛在感受大桥的古朴与厚重……近一个小时的时光悄然溜走,孩子们在这没有围墙的自然课堂里,似乎一下子走进了历史,触摸到了书上那座历经岁月风霜的石拱桥,化作了桥身上的一个个构件,永远鲜活地活在那座桥里;这堂课,也如一粒种子,深深种在了孩子们幼小的心田,随着岁月,郁郁苍苍,枝繁叶茂,永远活在孩子们的记忆里。
二
那一年,我来到B市,开始高中教学;那一天,教作文,记叙文,学习综合运用记叙抒情议论等表达方式。
经不起内心的撺掇,我带领孩子们离开了课堂,走出了校门。
清晨,我们开始了爬山。
时值孟春,山野早已一片翠绿,生机勃勃。
微微清寒怎么也阻挡不了草木的清新,泥土的芬芳,空气中时时氤氲着诱人的香气。
踩着沾着晶莹露水的草叶,攀着微凉的树枝,我们兴致盎然。
上山不到几步,一种淡雅的幽香猝不及防间直逼肺腑。
抬眼望去,一大团嫩黄淡绿的色彩扑眼而来,原来是山胡椒花!花朵绿豆大小,一簇一簇相拥枝头,一串一串挂满树枝,有的娇嫩圆润脉脉含情,有的半开半闭羞涩忸怩,有的笑靥嫣然热烈张望。
孩子们欢呼着跑过去,抓住树干,尽情欣赏:有的静静凝视花朵,满眼惊奇;有的闭了眼睛深深呼吸,满脸陶醉;有的轻轻拈了一朵
在手,满眼笑意,像是痴了。
“老师,老师,快来看呀,快来看呀!”一女孩一手拉着树干一面回过头来斜着身子向我热情地招呼。
我正要过去,却停住了脚步,眼前竟是一幅绝美画面:一阵风来,满树嫩黄淡绿的花朵,纷纷如雨落下;花的帘幕中,一女孩似不胜风吹,娇弱摇摆;回头一刻,长长秀发甩出优美圆弧,树叶凝碧,其间隐约可见一截手腕,白如凝脂;粉脸,明眸,红唇,皓齿,笑意盈盈,竟是那样明晰。
我没有过去,我就在那一动不动的看着,我微微地笑了。
终于爬上了山顶,孩子们一扫疲惫,顿时有说有笑起来。
抓住时机,在这蓝天白云下,我开始了教学,我感到孩子们一定会写出精彩文章。
‚想不到,身材瘦弱的我,竟然第二个爬上了山顶,看着天边白云朵朵自由来去,看着公路上车辆如甲壳虫般缓缓移动,看着脚下映山红灿烂开放,看着山脚那树淡淡黄绿的山胡椒花与山下街市上熙熙攘攘的人群,一股豪情似在山顶冒出,层层叠叠朝我心中涌动,令我不能自已,我情不自禁地放声高呼‘啊——’。
‛学生祥勇第二天在作文中这样写道。
‚我觉得老师表面上是在教我们作文,其实更是在教我们生活,教我们体会美。
没有毅力,不能坚持,我们哪能爬到山顶呢?没有走出教室,没有走出围墙,没有行走在这美丽的大自然中,我们哪能欣赏到那些自然美景体会到生活的美好呢?世上之事只有亲身经历,才有切身体会呀。
‛学生紫箬如是说。
多么真实真诚的语言啊,多么生动鲜活的描写议论抒情啊!多少年过去了,学生祥勇的那声“啊”都在我耳边清晰的回响,学生紫箬的那段文字都在我眼前清晰的呈现,还有那满树的花雨,花雨中那盈盈的笑脸,都令我魂牵梦系,永生难忘!
一点也不后悔事后受到了严厉批评,我很庆幸在青春华年里勇敢地走出了教室,走出了围墙,组织了一次离经叛道的活动,一次哗众取宠的教学,
因为,我真的没有失去什么,我和我的孩子们却收益良多。
三
我们一直津津乐道于苏霍姆林斯基《爱的教育》中描述的如下学习情景:在蔚蓝色的天空下,有一块绿油油的草地,草地四周长满了低矮的灌木。
小鸟在林中欢鸣,小虫在草间低吟。
而孩子们则席地而坐,在享受大自然的同时也享受教师指导下的自由学习。
我们也甚至一度将台湾的“全人学校”奉为圭臬。
殊不知这样的教育就在我们身边,就在我们教育思想转换的瞬间。
多少年来,我们一直披荆斩棘地苦苦寻觅着教育的突围与创新,可结果却往往事与愿违。
当我们沉浸于考上多少名校出了多少名牌的喜悦而眉飞色舞时,为高分段的多少而额手相庆时,真正公平、自由、平等、全面、均衡的人的教育正与我们失之交臂,渐行渐远。
一次意外事故可让我们理直气壮地让各种户外活动销声匿迹;一些未经深思熟虑的即兴决定甚至会以冠冕堂皇的理由上传下达。
鼠目寸光的分数论的必然结果往往是因噎废食的行为大行其道,最终得不偿失。
去掉高分的光鲜外衣,以被那些高校退回的状元为代表的剩下的全是赤裸裸的伤痕!还不猛醒,还不痛下决心彻底改革,我们的教育终究只能在痛苦的泥潭里挣扎喊叫,绝望的深渊中无助呻吟!
其实,一堂课走出课堂,走出围墙只是因地制宜,因时施教,是很容易的,难的是我们的思维能否解放,能否走出围墙。
教育的进步,其实不只是知识的简单传承与发展,更重要的是教育思想的解放与进步。
我们是朝气蓬勃的社会主义教育工作者,我们有着突破与创新教育的良好时机与条件,当我们不再固步自封,当我们的教育思想真正能够走出围墙时,我们的教育美德一定会薪火相传,我们也一定会走上社会主义教育的康庄大道,迎来社会主义教育的灿烂春天!
回首蓦春晖,谁也不能录下岁月。
流年虽然偷偷苍老了我们的容颜,却暗淡不了那些年的青葱回忆。
多年以后,我还会站在窗口聆听暮鼓晨钟,欣赏朝霞落晖,静静回想当年那些“没有围墙的课堂”的疯狂经历,去怀念那些可爱的孩子们。
孩子多么可爱,教育多么重要,人生多么美好呵……
2014年3月7日子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