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一化学离子键共价键基础知识考查(附答案)

高一化学离子键共价键基础知识考查(附答案)
高一化学离子键共价键基础知识考查(附答案)

高一化学离子键共价键基础知识考查

一、单选题

1.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与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 ) A.一定是离子键 B.一定是共价键

C.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

B.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3.所含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电子结构都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结构相同,且阳离子比阴离子少两个电子层的离子化合物是( ) A.2MgCl

B.2BaF

C.NaBr

D.NaI

4.下列各式用电子式表示的物质的形成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每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 A.NaCl 、HCl 、H 2O 、NaOH

B.Cl 2、Na 2S 、HCl 、SO 2

C.HBr 、CO 2、H 2O 、CS 2

D.Na 2O 2、H 2O 2、H 2O 、O 3

6.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将SO 2通入水中

B.烧碱溶于水

C.将HCl 通入水中

D.硫酸氢钠溶于水

7.关于氢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F 的沸点比HCl 的沸点高是由于HF 分子间存在 氢键

B.水在结冰时体积嘭胀.是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C.3NH 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D.在氨水中水分子和氨分子之间也存在着氢键 8.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化学键类型的是( ) A. Na 2O 2 B.Ca(OH)2 C. HClO

D. Ne

9.下列关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离子化合物里,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 B.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中

C.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

D.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一定只存在极性键

10.下表物质与其所含化学键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 选项 A B C D 物质

2CO

2MgCl

HCl 4NH Cl

所含化学键类型 共价键 离子键、共价键 离子键 共价键 所属化合物类型 共价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离子化合物

共价化合物 11.下列表示方法正确的是( )

A.1882O -

的结构示意图:

B.NH 3电子式:

C.硫离子的电子式:

D.N 2的电子式:

12.现有如下各种说法:

①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 ②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的相互吸引力; ③根据电离方程式HCl

H +

+Cl -

,判断氯化氢分子里存在离子键;

④氢气和氯气的反应过程:H 2、Cl 2分子里共价键发生断裂生成H 原子、Cl 原子,而后H 原子、Cl 原子形成离子键的过程

上述各种说法正确的是( )

A.①②

B.都不正确

C.①②④

D.①

13.原子序数依次增大的元素a 、b 、c 、d,它们的最外层电子数分别为1、6、7、1。a -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b 和c 的次外层有8个电子,c -和d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下列叙述错误的是( ) A.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 B.a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共价化合物 C.d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D.元素a 、b 、c 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

二、多选题

14.短周期元素X 、Y 、Z 、W 的原子序数依次增大,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是其内层电子总数的3倍, Y 原子的最外层只有2个电子, Z 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 W 与X 属于同一主族。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

A.元素X 的简单气态氢化物的热稳定性比W 的强

B.元素W 的最高价氧化物对应水化物的酸性比Z 的弱

C.化合物YX 、2ZX 、3WX 中化学键的类型相同

D.原子半径的大小顺序: Y Z W X r r r r >>> 三、填空题

15.在下列变化中:①I 2升华 ②烧碱熔化 ③NaCl 溶于水 ④HCl 溶于水 ⑤O 2溶于水 ⑥Na 2O 2溶于水

(1)未破坏化学键的是__________(填序号,下同); (2)仅离子鍵被破坏的是__________; (3)仅共价键破破坏的是__________;

(4)离子键和共价键同时被破坏的是__________。

16.Ⅰ.有下列物质:

①2O ②金刚石 ③NaBr ④24H SO ⑤23Na CO ⑥4NH Cl ⑦4NaHSO ⑧Ne ⑨22a N O ⑩

NaOH

(1)这些物质中,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只含有离子键的是 ;既含有共价键又含有离子键的是 ;不存在化学键的是 。

(2)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 (3)将4NaHSO 溶于水,破坏了4NaHSO 中

的 (填化学键类型),写出其电离方程式: . Ⅱ.在下列变化中:

①2I 升华 ②NaOH 熔化 ③NaCl 溶于水 ④HCl 溶于水 ⑤2O 溶于水

未发生化学键破坏的是 ;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 ;仅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

参考答案

1.答案:C

解析: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的元素可能是氢元素,也可能是碱金属元素,因此该元素与卤素结合时,可能形成离子键(如NaCl ),也可能形成共价键(如HCl ).故选C. 2.答案:D

解析:只有离子化合物在熔融状态能导电。D 正确。

而可溶于水、有较高的熔点、水溶液能导电这样的性质,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都有。 3.答案:C

解析:A~D 项中离子化合物的阴、阳离子的电子结构都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结构相同,只有NaBr 中阳离子比阴离子少2个电子层,C 项正确。 4.答案:D

解析:KBr 的电子式为+K []-,A 项错误;B 中箭头标反了,应为

→Na +[

2]Na -+,B 项错误;2CaCl 电子式应为

,C 项错

误. 5.答案:C

解析: NaCl 、HCl 、H 2O 、NaOH 分别含有离子键、共价键、共价键、离子键和共价键,A 项不符合题意;Cl 2、Na 2S 、HCl 、SO 2分别含有共价键、离子键、共价键、共价键,B 项不符合题意;HBr 、CO 2、H 2O 、CS 2均含有共价键,C 项符合题意;Na 2O 2、H 2O 2、H 2O 、O 3分别含有离子键和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共价键,D 项不符合题意。 6.答案:D

解析:二氧化硫和水反应生成亚疏酸,只有共价键被破坏和形成,A 项错误;烧碱溶于水后电离出Na +和OH -,只有离子键被破坏,B 项错误;氯化氢溶于水后电离出H +和Cl -,只有共价键被破坏,C 项错误;硫

酸氢钠溶于水后电离出H +、Na +和24SO -,Na +

和4HSO -之间的离子键被破坏,4HSO -中氧原子和氢原子

之间的共价键被破坏,D 项正确。 7.答案:C

解析:氢键是某些氢化物(23N H H H O F 、、)分子间存在的比分子间作用力稍强的作用力。它的存在使氢化物的熔点、沸点相对较高, 因此HF 的沸点高是由氢健所致:水在结冰时体积膨胀是由干水分子大范围的以氢键相互联结,形成相对疏松的晶体,从而在结构上有许多空隙,造成体积膨胀;氨分子和水分子之间主要是以氢键结合的,故A 、B 、D 选项正确;3NH 的稳定性取决于N —H 键.而 不是氢键,故C 不正确。 8.答案:C

解析:A 、B 为离子化合物,它们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C 为共价化合物,只含共价键:D 为单原子分子,不含 化学键。 9.答案:C

解析:A.在离子化合物里,既存在离子键,又存在共价键,故A 错误;

B.非极性键不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中,如22H O 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化合物,故B 错误;

C.在共价化合物分子内,一定不存在离子键,故C 正确;

D.由不同元素组成的多原子分子里,不一定只存在极性键,如22H O 是含有极性键和非极性键的化合物,故D 错误. 故选C. 10.答案:A

解析:2CO 中只含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故A 正确;2MgCl 中只含离子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B 错误;HCl 中只含共价键,属于共价化合物.故C 错误;NaOH 中钠离子和氢氧根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氧原子和氢原子之间存在共价键.属于离子化合物.故D 错误。 11.答案:B

解析:A 项,182-8O 的质子数是8,A 项错误;C 项,硫离子是阴离子,书写电子式时应加上“[]”,C

项错误;D 项,N 2的电子式为,D 项错误。

12.答案:B

解析:①一般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形成离子键,但氯化铝为共价化合物,不含离子键,故①错误; ②离子键是阳离子、阴离子之间的静电作用,既有吸引力也有排斥力,故②错误;

③不能利用电离来分析物质中的化学键,共价化合物溶于水也能发生电离产生离子,故③错误; ④H 原子、Cl 原子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共价键,故④错误; 故选B. 13.答案:B

解析:a -的电子层结构与氦相同,说明a 是H,b 、c 的最外层分别有6、7个电子,次外层有8个电子说明是S 、Cl,c -和d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d 为K 。元素的非金属性次序为c>b>a,A 正确:K 在化合物中只能是K +只能形成离子化合物,不能形成共价化合物,B 错误;d 和其他3种元素均能形成离子化合物,如氢化钾、硫化钾和氯化钾,C 正确;a 、b 、c 元素各自最高正价和最低负价分别为+1和-1、+ 6和-2、+7和-1,所以各自最高和最低化合价的代数和分别为0、4、6,D 正确.

14.答案:AD

解析:本题考査元素推断以及元素周期律知识, X 原子的最外层电子数为其内层电子数的3倍,则X 应为O 元素; Y 原子的最外层有2个电子,且为原子序数大于O 的短周期元素,则Y 应为

Mg ,Z 元素单质可制成半导体材料,则Z 应为Si 元素; W 与X 同族,则W 为S 元素. O 的非金属性强于S 的,故 2H O 的热稳定性强于2H S 的,A 项正确;酸性2423H SO H SiO >,B 项错误;

MgO 中的化学键为离子键, 2SiO 中的化学键为共价键, 3SO 中的化学键为共价键,C 项错误;原子半径Mg Si S O >>>,D 项正确.

15.答案:(1)①⑤ (2)②③

(3)④ (4)⑥

解析:干冰气化是物理变化,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硝酸钾熔化,破坏的是离子键。食盐溶于水破坏是离子键。氯化氢溶于水破坏的是极性键。蔗糖溶于水破坏的是破坏的是分子间作用力。碘化氢分解是化学变化,破坏的是极性键。

16.答案:Ⅰ.(1)①②④;③;⑤⑥⑦⑨⑩;⑧ (2)④;③⑤;⑥⑦⑨⑩

(3)离子键、共价键; 4NaHSO 24Na H SO ++-

++

Ⅱ.①⑤;②③;④

解析:Ⅰ. 2O 、金刚石中只含有共价键; 24H SO 中只含有共价键,是共价化合物; NaBr 中只含有离子键,是离子化合物; 23Na CO 、4NH Cl 、4NaHSO 、22a N O 、NaOH 中都既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是离子化合物;稀有气体Ne 是单原子分子,不含任何化学键。4NaHSO 溶于水电离时,

Na +与4

HSO -之间的离子键被破坏, 4HSO -中“H +”与“24SO -

”之间的共价键也被破坏。 Ⅱ. 2I 升华, 2O 溶于水时, 2I 和2O 均以分子形式存在,并未发生化学键的破坏; NaOH 熔化及

NaCl 、HCl 溶于水时均发生了化学键的破坏,但NaOH 熔化时H O -共价键未被破坏。

高中化学《离子键》

新人教版高中化学《离子键》精品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技能:掌握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能力培养: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科学思想: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科学品质: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 科学方法: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重点、难点离子键和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问题探究】 1、我们知道,自然界中尽管只有一百多种元素,但就这一百多种元素却可以形成五彩缤纷 的物质世界。它们是怎样形成的,你知道吗? 2、两个氢原子能自动结合成氢分子,而两个氦原子却不能结合在一起,为什么?!为什么是两个氢原子,却不是三个、四个氢原子呢?要想知道这些问题,我们必须学习<<第三节化学键>>。这节课我们学习<<离子键〉〉 【板书】第三节化学键 一、离子键 【定向自学】 1、【阅读课本】下面我们来做一个钠与氯气反应的实验。请同学们先看看课本P21[实验1-2] 2、【实验】让学生上黑板做实验。指导学生正确地完成实验,同时和学 生一起来复习回忆:钠的保存、取放、颜色及剩余的钠处理、闻氯气方法; 【展示交流】观察[实验1-2],让同学站起来叙述观察到的实验现象,并探究钠燃烧之前有黑烟冒出的原因。 【巩固训练】让学生到黑板写出反应式。并填表格1 表格1 【问题探究】钠原子和氯原子是怎样反应生成氯化钠的呢?请同学们写出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教师同时在黑板副板写出钠原子和氯原子的原子结构示意图。 【展示交流】引导学生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钠和氯原子反应时,钠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氯原子最外层有7个电子,它们达到稳定结构了吗? 【副板书】不稳定。 【问题探究】它们怎样才能稳定呢?(同时板书稳定) 【展示交流】氯原子需要1个电子就可以达到稳定结构,钠原子失去1个电子达到稳定结构。【精讲归纳】自己的东西谁舍得呀,钠原子想,不如送个人情给氯原子,自己也可以达到稳定结构,于是钠原子把这个电子给了(重点语气强调)氯原子,(同时板书电子转移箭头),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区分(可编辑修改word版)

元素形成单质或化合物时,在邻近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的,主要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叫化学键。 一般来说,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以离子键相结合。离子键没有方向性和饱和性。由离子键 形成的化合物称离子化合物。在离子化合物中还可能存在共价键。 当非金属形成化合物或单质时,通常以共价键结合(除惰性气体单原子分子外)。共价键是靠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具有方向性和饱和性。分子中只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称共价化合物。 在共价化合物中,不同种原子对共用电子对吸引力不同,所以共用电子对将偏向吸引电子能力强的原子一边,形成了键的极性,称极性共价键。当两种原子吸引电子能力差异越大,则 形成的共价键的极性也越强。在单质或某些化合物(如H202)中,同种原子吸引电子能力相同, 所以共用电子对不发生偏移,这样的共价键为非极性共价键。形成极性键时,有如下两种情况: 化学键的极性是分子极性产生的原因之一。当分子中所有化学键都是非极性键时,分子为非极性分子。当分子内的化学键为由分子中电荷的空间分布不对称,即各个键的极性无法抵消时为极性分子,由分子中电荷的空间分布对称,使各个键的极性互相抵消时,形成非极性分子。 1、形成条件不同:离子键只有在易失电子的活泼金属元素(ⅠA、ⅡA)的原子与易获得 电子的活泼非金属(卤素、氧、硫等)的原子间形成;共价键主要存在于同种非金属元素、不同种非金属元素或金属性较弱的金属元素与非金属性较弱的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 2、作用方式不同:离子键是通过阴阳离子间的静电作用形成;共价键是通过共用电子对的作用形成。 3、特征不同:离子键无饱和性和方向性;共价键有方向性和饱和性。 根据上面的差别就可以确定是什么化学键了 NH4Cl、NaOH、NaF、CaO 等属于离子化合物 HCl、CO2、H2S、ClO2等属于共价化合物 简单地说:一般来说,活泼的金属元素与活泼的非金属之间形成离子键; 一般来说,非金属元素之间形成共价键,且原子之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就 是共价键,即电子发生偏移,并无电子得失,只有共用电子对。 注意:氯化铵等铵盐是离子键构成的离子化合物 若有疑问,可以直接留言,我会及时回复的,谢谢你的配合,祝你学习进步!

高一化学上离子键同步训练(附答案和解释)

高一化学上离子键同步训练(附答案和解释) 离子键学校:___________姓名:___________班级:___________考号:___________ 1.下列物质中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 A.Cl2 B.HCl C.Na2S D.CO2 2.下列是A、B两种元素的原子序数,其中可以组成AB2型离子化合 物的是()。 A.6和8 B.19和16 C.12和17 D.10和8 3.下列叙 述中错误的是()。 A.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力称为离子 键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 C.某元素的 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 离子键 D.非金属原子间也可能形成离子键 4.下列指定微粒的个数 比为2∶1的是()。 A.Be2+中的质子和电子 B.H原子中的中子和 质子 C.NaHCO3中的阳离子和阴离子 D.BaO2(过氧化钡)固体中的 阴离子和阳离子 5.下列物质的电子式正确的是() 6.下列各式 用电子式表示的物质的形成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的静电引力 B.所有金属元素与所有非金属元素间都能形成离子键 C.钠原子与氯原 子结合成氯化钠后体系能量降低 D.在离子化合物CaCl2中,两个氯 离子间也存在离子键 8.下列各数值表示有关元素的原子序数,其表 示的各原子之间能以离子键形成稳定化合物的是()。 A.10和19 B.6和16 C.14和8 D.11和17 9.氢化钠(NaH)是一种白色的离子化 合物,其中钠元素为+1价,NaH与水反应生成氢气。下列叙述不正确的是()。 A.NaH在水中显酸性 B.NaH中氢离子核外电子排布与氦原 子相同学科网] C.NaH中氢离子半径比锂离子大 D.NaH中氢离子可以被氧化成氢气 10.M、R均为主族元素,已知M的一个原子失去2个 电子与R的一个原子得到一个电子后,均可形成与某稀有气体元素相 同的电子层结构。下列关于M与R形成的化合物的叙述中正确的是()。 A.M与R可形成MR2型离子化合物 B.在MR2中M的离子半径比R的 离子半径大 C.M与R形成的离子化合物一定难溶于水 D.MR2的电子 式为M2+ 11.(1)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之间 ,叫作化学键。通常,主族元素中活泼的和活泼的相互化合时分别失去和得到电子,形成具有稀有气

高中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第一课时说课稿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 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离子键,位于高一化学必修2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的第一课时。接下来我将从教材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确立,教法与学法分析和具体教学过程五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对教材的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化学中已经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也已经知道Na+和Cl-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NaCl,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和离子三种微粒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离子键的相关概念。 本节的离子键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 周期表后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 生进一步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揭示化学反 应的实质,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化学奠定基础。 2、教材内容的分析 教材是通过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 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并引出电 子式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点: ①离子键;

②电子式的书写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并结合《新课标》的内容标准: 认识化学键的含义,知道离子键的形成。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 知识与技能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学生能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 2、通过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学生可以获得怀疑、求实、创新 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再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我对学习内容的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辨析

离子键和共价键的辨析 摘要:本文对高一化学第五章化学键一节中“离子键”与“共价键”进行了辨析,以帮助学生们更好地理解有关知识,在解题过程中驾轻就熟,运用自如。 关键字:离子键、共价键、形成条件、存在形式、电子式 离子键和共价键同属于化学键,它们都是相邻的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由于离子键和共价键是微观领域的结构,学生们在学习过程中容易混淆这两个概念,在解题过程中常常出错,为了帮助学生更好的掌握离子键和共价键的概念,以及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电子式表示方法,我对离子键和共价键进行了深入的辨析。 [例1]、在①H2、②NaCl、③H2O、④Na2O2、、⑤H2O2、⑥NH4Cl、⑦CO2、⑧NH4NO3、 ⑨Na2O、⑩HCl这些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 是:, 只含有共价键的是:, 即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 有共价键的化合物,对于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化合物感到疑惑,难以分辨。对此

准确理解上述概念,并充分了解实例,可以使我们快速、正确地得出答案: 这些物质中,只含有离子键的是:②⑨, 只含有共价键的是:①③④⑤⑥⑦⑧⑩, 即含有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的是:④⑥⑧, 属于离子化合物的是:②④⑥⑧⑨, 属于共价化合物的是:③⑤⑦⑩。 通过这题我们发现其中的联系,可以概括总结得出结论: a、离子化合物中一定含有离子键,也可能含有共价键 b、共价化合物中一定含有共价键,一定不含有离子键 c、离子键只存在于离子化合物中,不存在共价化合物中 d、共价键可能存在于单质、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中 以上基础知识和规律的熟练掌握,有助于我们解决形式多样的此类试题。 [例2]、下列化合物中,含有共价键的离子化合物是:() A、NH3 B、CaCl2 C、NaOH D、NH4Cl E、Na2S F、SO2 解析:NH3、SO2是只含共价键的共价化合物;CaCl2、Na2S是只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NaOH、NH4Cl是既含共价键又含离子键的离子化合物。 答案:C、D [例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完全相同的是:() A、Na2O、Na2O2 B、HI、NaI C、H2O、H2O2 D、NaCl、NH4Cl 解析:A、Na2O只含有离子键,Na2O2既含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B、HI中只含有共价键,NaI中只含有离子键; C、H2O和H2O2中都只含有共价键; D、NaCl只含有离子键,NH4Cl既含离子键又含有共价键。 答案:C [例4]、下列关于化学键的叙述正确的是:() A、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吸引形成的强烈的相互作用 B、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 C、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 D、只有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之间才能形成离子键 解析:A、错。离子键是阴阳离子通过静电引力形成的,静电引力作用包括引力和斥力; B、错。非金属原子间可能形成离子化合物,例如:NH4Cl、NH4NO3等铵盐; C、正确。某些不活泼金属与非金属之间形成共价键,例如:AlCl3 D、错。形成离子键的也可以是带电荷的原子团,例如:(NH4)2SO4等。 答案:C 化学反应的过程,本质上是旧化学键的断裂和新化学键形成的过程。离子键和共价键都属于化学键,都是相邻原子之间的强烈地相互作用。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及其形成过程,能够更加生动、形象地反映出化学反应中电子得失和偏移的情况,以便更好地理解和认识形成物质的键的类型(离子键还是共价键)和方式(通过阴、阳离子还是共用电子对形成)。电子式是本节的重、难点,特别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是考试中常易出错的知识点。

化学必修二离子键共价键判断练习题(附答案)

2020年03月08日化学必修二离子键共价键判断练习题学校:___________ 注意事项:注意事项: 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 第1卷 一、单选题 A.带相反电荷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 B.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不一定形成离子键 C.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D.非金属元素原子间也可能形成离子键 2.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 A.离子键是由阴、阳离子通过静电作用达到平衡时形成的 B.只有金属和非金属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C.凡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含有金属元素 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3.下列各组物质中,化学键类型不同的是( ) A.NaCl和K2S B.H2O和NH3 C.CaF2和CsCl https://www.360docs.net/doc/4113779879.html,l4和Na2O 4.下表物质与其所含化学键类型、所属化合物类型完全正确的一组是() 5.下列叙述正确的是() A.带相反电荷的离子之间的相互吸引称为离子键 B.非金属原子间不可能形成离子键 C.金属元素与非金属元素化合时,一定形成离子键

D.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跟卤素结合时形成的化学键不一定是离子键 6.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离子键就是阴、阳离子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B.非金属元素形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存在离子键 C.离子键不可能存在于单质分子中 D.活泼金属和活泼非金属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 7.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A. HCl的电子式为H:Cl B. H2O2中含有离子键 C. 质量数为12的C原子符号为12C D. 用电子式表示KBr的形成过程: 二、填空题 :①碘的升华②氧气溶于水③氯化钠溶于水④烧碱熔化⑤氯化氢溶于水⑥氯化铵受热分解 (1)化学键没有被破坏的是;仅发生离子键破坏的是。 (2)既发生离子键破坏,又发生共价键破坏的是。 (3)N2的电子式为;Na2O2的电子式为;CO2的电子式为 。 9.写出NH3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_ 10.写出(NH4)2S的电子式:_____________。 1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 (1)H2O2 ; (2)N2 ; (3)NaClO ; (4)CCl4; (5)用电子式表示MgF2的形成过程. 12.写出下列各粒子的化学式。 (1)由2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阴离子是。 (2)由4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分子是;阳离子是。 (3)由3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8个电子的分子是。 (4)由5个原子构成的具有10个电子的阳离子是。 13.写出Cl-的结构示意图:_____________

高中化学:3.2《离子键的形成》教案(沪科版)

3.2《离子键的形成》 教学目标: 1、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 3、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4、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5、让学生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 教学重点:离子键电子式 教学难点:离子键的概念,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方法:讨论法归纳法 教学过程: [引言] 我们知道物质是由元素组成的,迄今为止我们已经发现了一百多种元素,也就是说这一百多种元素构成了世间万物,这一百多种元素是怎样构成物质的呢?这就是我 们第三节所要学习的内容。 [电脑幻灯]在讲引言的同时打出元素周期表 [板书] 离子键 [演示] 实验钠与氯气反应 [提问] 请描述实验现象,并写出反应方程式 [讨论] 金属钠与氯气反应,生成了离子化合物氯化钠,试用已经学过的原子结构的知识来分析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软件演示] NaCl的形成过程 [讨论] 1、在NaCl晶体中Na+、Cl-间存在有哪些作用力? 2、阴、阳离子结合在一起,彼此电荷是否会中和? [软件演示]阴、阳离子间的作用力 [软件演示] NaCl晶体的结构 [展示] NaCl的晶体结构模型 [电脑幻灯]使阴、阳离子结合成化合物的静电作用,叫做离子健 [讨论] 离子键的成键微粒有哪些?相互作用的方式是什么? [电脑幻灯]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就是离子化合物,大多数盐、碱、低价金属氯化物都属于离子化合物。 [过渡] NaCl的形成过程还可以用这样的方式表示 ?Na+[ .Cl∶] - [板书] NaΧ + .Cl∶?→

[电脑幻灯]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电脑幻灯]原子电子式:H·、Na·、·Ca·、O 、∶Cl∶ 离子电子式:Na+、Mg2+、[∶Cl∶ ] -[∶O∶]2- 离子化合物:Na+[∶Cl∶]-、[∶Cl∶]-Mg2+[∶Cl∶]- [电脑幻灯]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KBr Na2S CaO [讨论] 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与化学方程式在书写上有何不同? [随堂练习] (略) [小结] 由学生小结,教师完善。 [作业] 1、阅读资料 2、课后习题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比较

※离子键 定义: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阴、阳离子靠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形成原因:离子键是由电子转移(失去电子者为阳离子,获得电子者为阴离子)形成的。即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由于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离子既可以是单离子,如 Na+、K+;也可以由原子团形成,如 Cl-,NO3- 等含有离子键的物质(高中要求记住的) ☆离子化合物: ○1活泼金属阳离子和活泼非金属阴离子形成的盐类 例如 KCl Cs2SO4 KNO3 Na2S 等 ○2所有铵盐 例如NH4Cl (NH4)2SO4 ○3低价金属氧化物(注意必须是低价+1或+2价) 例如 Na2O K2O CaO ○4强碱(弱碱有些并不是) 例如 NaOH KOH ○5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碳化钙(CaC2 电石) 例如 Na2O2 CaO2 KO2 BaO4 注意: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共价键 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电子云重叠)形成的化学键,有方向性,有饱和性。 共价键的形成是相邻两个原子之间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相互配对,此时原子轨道相互重叠,两核间的电子云密度相对地增大,从而增加对两核的引力。因为只有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才能配对成键,所以共价键有饱和性;另外,原子轨道互相重叠时,必须满足对称条件和最大重叠条件,所以共价键有方向性。共价键又可分为三种: ○1非极性共价键: 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正好位于键合的两个原子正中间,不偏移。如金刚石的C—C键。 ○2极性共价键: 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偏于对电子引力较大的一个原子,如H—Cl键,电子云偏于Cl一侧,可表示为H→Cl。 ○3配位键: 共享的电子对只有一个原子单独提供。如NH4+,N提供孤对电子,H+提供空轨道。 ☆共价化合物: ○1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除铵盐) ○2少数盐类( AlCl3和 FeCl3) ○3所有酸类 区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 一般来说在高中阶段,只要你在题目中看到的化合物含有第一主族的金属(碱金属) 那么一定是离子键。只要你看到题目所给的化合物没有金属元素那么是共价键(除了铵盐)。 ※金属键 定义: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或离子)与自由电子形成的化学键。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形成原因: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形成金属时,原子间的有价电子可以自由地从一个原子跑到另一个原子,好象是价电子为许多原子所共有。金属的许多物理性质,如光泽,延性,展性,导热性,导电性和金属键都有关系。 键长,键能,键角。原子半径,离子半径比较。原子半径在同一元素周期内从左到右递减,在同一族内从上到下递增。结合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比较。 1同一元素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如Na>Na+,ClLi+ 3同类离子与原子半径比较相同。如Na+>Mg2+>Al3+,F-F->Na+>Mg2+>Al3+ S2->Cl->K+>Ca2+ 5同一元素高价阳离子半径小于低价阳离子半径,又小于金属的原子半径。如Cu2+

离子键和共价键

离子键和共价键 班级:姓名: 1.下列关于离子键的说法中,正确的是 A.阴阳离子间的相互吸引即离子健 B.非金属元素所组成的化合物中不可能有离子键 C.一个阳离子只可与一个阴离子之间存在离子键 D.活泼金属与活泼非金属化合时一般形成离子键 2.下列物质中,可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A可溶于水 B 水溶液能导电 C 融熔状态能导电D水溶液不导电3.下列说法中不正确的是 A在共价化合物中也可能含有离子键 B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学键一定是共价键C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D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4.下列固体或分子中,含有化学键类型有差异的一组是 A.Ne、He B.MgF2、H2O2 C.NaOH、NH4Cl D.NaCl、KCl 5.下列物质的电子式书写正确的是 6.下列分子中所有原子都满足最外层为8电子结构的是 A SiCl4 B H2O C BF3 D PCl5 7.下列过程中,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A.碘升华B.冰融化C.NaCl溶于水D.水通电生成氢气和氧气8.下列物质的变化中,需克服分子间的作用力的是 A.二氧化硅的熔化 B.碳酸钙受热分解 C.冰熔化 D.氧化铝熔化 9.下列物质的性质,不是由于氢键引起的是 A.沸点:H2O>H2S B.溶解性:NH3(易溶于水)>PH3(难溶于水) C.稳定性:H2O>H2S D. 等质量的体积:冰>水 10.下列判断不正确的是 A.沸点:HI> HC1 B.半径:S2- > Na+ C.熔点:CS2> CO2 D.酸性:HClO> H2CO3 11.有人认为在元素周期表中,位于IA族的氢元素,也可以放在ⅦA族,下列物质能支持这种观点的是 A.HF B. H3O+ C. NaH D. H2O2 12.1999年曾报道合成和分离了含高能量的正离子N5+的化合物N5AsF6,下列错误的是A.N5+共有34个核外电子B、N5+中氮—氮原子间以共用电子对结合 C.化合物N5AsF6中As化合价为+1 D、化合物N5AsF6中F化合价为-1 13.A+、B2+、C-、D2-四种离子具有相同.电子层结构。现有以下排列顺序: ①B2+>A+>C->D2-; ②C->D2->A+>B2+; ③B2+>A+>D2->C-; ④D2->C->A+>B2+。 四种离子的半径由大到小以及四种元素原子序数由大到小的顺序分别是 A.①④B.④①C.②③D.③② 14.下列顺序不正确的是 A.微粒半径H+HBr>HCl>HF C.酸性H4SiO4Ca(OH)2>Mg(OH)2>Al(OH)3

高一化学离子键共价键基础知识考查(附答案)

高一化学离子键共价键基础知识考查 一、单选题 1.某元素的原子最外层只有一个电子,它与卤素结合时,所形成的化学键( ) A.一定是离子键 B.一定是共价键 C.可能是离子键,也可能是共价键 D.以上说法都不正确 2.下列性质中,可以证明某化合物内一定存在离子键的是( ) A.可溶于水 B.有较高的熔点 C.水溶液能导电 D.熔融状态能导电 3.所含阴离子和阳离子的电子结构都与稀有气体元素原子的电子结构相同,且阳离子比阴离子少两个电子层的离子化合物是( ) A.2MgCl B.2BaF C.NaBr D.NaI 4.下列各式用电子式表示的物质的形成过程,其中正确的是( ) A. B. C. D. 5.下列每组物质中含有的化学键类型相同的是( ) A.NaCl 、HCl 、H 2O 、NaOH B.Cl 2、Na 2S 、HCl 、SO 2 C.HBr 、CO 2、H 2O 、CS 2 D.Na 2O 2、H 2O 2、H 2O 、O 3 6.在下列变化过程中,既有离子键被破坏又有共价键被破坏的是( ) A.将SO 2通入水中 B.烧碱溶于水 C.将HCl 通入水中 D.硫酸氢钠溶于水 7.关于氢键,下列说法不正确的是( ) A.HF 的沸点比HCl 的沸点高是由于HF 分子间存在 氢键 B.水在结冰时体积嘭胀.是由于水分子之间存在氢键 C.3NH 的稳定性很强,是因为其分子间能形成氢键 D.在氨水中水分子和氨分子之间也存在着氢键 8.下列物质中,只含有一种化学键类型的是( ) A. Na 2O 2 B.Ca(OH)2 C. HClO D. Ne 9.下列关于离子键、共价键的各种叙述中正确的是( ) A.在离子化合物里,只存在离子键,没有共价键 B.非极性键只存在于双原子的单质分子中

人教版高中化学必修2离子键说课稿

化学键第一课时说课稿 各位评委大家好!今天我给大家说课的内容是离子键,位于高一化学必修 2 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的第一课时。接下来我将从教材 分析,学情分析,教学目标确立,教法与学法分析和具体教学过程五 个方面进行说课。 一、对教材的分析 1、教材的地位和作用 初中化学中已经介绍了离子的概念,学生也已经知道Na+和 Cl - 由于静电作用结合成化合物 NaCl,又知道物质是由原子、分子和离 子三种微粒构成的,但并没有涉及离子键的相关概念。 本节的离子键内容,是在学习了原子结构、元素周期律和元素 周期表后在原子结构的基础上对分子结构知识的学习,目的是使学 生进一步对物质结构理论有一个较为系统的认识,从而揭示化学反 应的实质,也为今后更深层次的学习化学奠定基础。 2、教材内容的分析 教材是通过复习初中学过的活泼的金属钠跟活泼的非金属单质 氯气起反应生成离子化合物氯化钠的过程,对这段知识进行复习, 同时予以拓宽加深,然后在此基础上提出离子键的概念,并引出电 子式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3、本课时的教学内容主要包括两点: ①离子键; ②电子式的书写及用其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二、学生情况分析 本节教材涉及的化学基本概念较多,内容抽象。根据高一学生的心理特点,他们虽具有一定的理性思维能力,但抽象思维能力较弱,还是易于接受感性认识。 三、教学目标的确立 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和教学内容并结合《新课标》的内容标准: 认识化学键的含义,知道离子键的形成。我确定了以下三维目标:知 识与技能 1. 掌握离子键的概念。 2. 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 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过程与方法 1. 通过本节课的学习学生会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 2. 学生能掌握由个别到一般的研究问题的方法;从宏观到微观,从现象到本质的认识事物的科学方法。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 1、激发学生探究化学反应的本质的好奇心; 2、通过离子键的形成过程的分析,学生可以获得怀疑、求实、创新 的精神。 四、教学重难点分析 根据知识本身的难易程度再结合学生的理解水平和我对学习内容的 理解,我确定了一下教学重难点。

高中化学《离子键与共价键》教学设计

离子键与共价键
一、教材分析 物质的结构是高中化学基础知识中的一块重要内容,是在学习原子结构和卤素及其化合物知识的基础 上,通过一些具体的事例,进一步认识物质的结构。从原子能通过不同的途径或方式构成性能各异的物质 引入化学键。又从原子趋向稳定的途径或方式引入离子键、共价键的形成过程。整个教学内容安排符合学 生的认知规律。也为学生以后学习元素及其化合物、能量和有机化合物打下必要的基础。b5E2RGbCAP 二、学情分析 学生已经掌握了原子结构、卤素及其化合物的相关知识,为学习本章的内容打下了基础。上节课又刚 刚学习了化学键,也为本节课的内容做好了铺垫。从原子趋向稳定的途径或方式引入离子键、共价键的形 成过程。整个教学内容安排符合学生的认知规律。p1EanqFDPw 三、教学目标 1.通过探究活动、分组讨论理解离子键、共价键概念,以及元素之间形成化学键的规律性,并学会用化学用 语表达。DXDiTa9E3d 2.通过参与离子键形成和共价键形成的探究,感受科学探究的一般方法,以及认识结构决定性质、性质反映 结构的规律。RTCrpUDGiT 3. 通过课堂探究、讨论,感触科学方法在化学研究中的重要性,养成实事求是的科学态度和勇于创新的科 学精神。5PCzVD7HxA 四、教学重点、难点 重点:离子键和共价键 难点:离子键的形成、共价键的形成 五、教学方法 讨论法、归纳法 六、教学过程 <引入> 相信大家在生活中都有这样的经验:在一些红白喜事的场合,吃饭时经常会遇到这样的情况:一张 桌子做了 7 个人,另一张桌子坐了 1 个人。因为在这种场合,大家基本上都是认识的,所以那 7 个人肯定 会叫那个人,快点过来吧。然后那个人在他们的召唤下就坐过去了,然后就可以开吃了。这种情况在化学 反应中也会出现:jLBHrnAILg 我们一起回顾一下之前学习过的一条化学方程式: 点燃 2Na+Cl2 2NaCl HCl 我们先来看一下钠原子和氯原子的结构
Na:
Cl:
我们知道:最外层排 8 个电子时是稳定结构。 (当然,K 层为最外层时排 2 个电子。 ) 所以,当钠原子遇上氯原子时,氯原子的七个电子肯定会叫钠原子上的这 1 个电子。 “你快点过来呀,你一 过来我们就稳定了。于是,钠原子上的这个电子经不起诱惑,跑到了氯原子上。xHAQX74J0X 钠原子失去电子之后变成什么?(钠离子)氯原子失去电子之后会变成什么?(氯离子) (写钠离子与氯离子的离子结构示意图。 )

人教版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离子键共价键)教案表

揭阳第三中学教案表 原子化合时,Na失

N Cl S F

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 1、AB型——氯化钠 2、A2B型——硫化钾 3、AB型——溴化钙 【深层综合考察】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注意】:左端是原子的电子式,右端是离子化合物的电子式,元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可通过共用电子对的方法使双方最外电子层均达到稳定结构。 二.共价键 、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相互作用叫做共价键。成键微粒:原子 【练习】大家练习一下这些物质电子式的书写 HCl H2S NH3CCl 、共价化合物的形成过程(或单质)

注意事项:①不需用箭头表示电子的偏移; ②共价键可形成单质,也可形成共价化合物; 箭头左边相同的原子可以合并,而右边的不可以。【练习】用电子式表示下列共价分子的形成过程 碘水硫化氢氨二氧化碳【结构式】——化学上,常用一根短线“—”表示一对共用电子对 3、极性共价键与非极性共价键 像H2一样,成键原子相同,两原子吸引电子对的能力相同,共用电子对不偏移,成键原子不显电性——非极性共价键。 像HCl一样,成键原子不同,原子对电子对的吸引能力不同,共用电子对偏向氯原子,氯原子带部分负电荷,氢原子带部分正电荷——极性共价键 【列表比较极性共价键和非极性共价键的异同】 共价化合物:只由共价键构成的化合物叫做共价化合物。 常见共价化合物包括: ①非金属氢化物(如HCl、H2S、H2O等); ②酸(如H2SO4、HNO3、H3PO4等); ③非金属氧化物(如CO、CO2、SO2等). 【注意】: 1、含有共价键的(化合物)不一定是共价化合物。(可以是单质,也可以是离子化合物) 2、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练习】: 1.写出下列物质的电子式、结构式和形成过程,并判断出物质中所含共价键的类型。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比较

离子键共价键金属键比 较 集团文件版本号:(M928-T898-M248-WU2669-I2896-DQ586-M1988)

※离子键 定义:是原子得失电子形成的阴、阳离子靠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无方向性,无饱和性。 形成原因:离子键是由电子转移(失去电子者为阳离子,获得电子者为阴离子)形成的。即正离子和负离子之间由于静电引力所形成的化学键。离子既可以是单离子,如 Na+、K+; 也可以由原子团形成,如 Cl-,NO 3 - 等含有离子键的物质(高中要求记住的) ☆离子化合物: ○1活泼金属阳离子和活泼非金属阴离子形成的盐类 例如 KCl Cs 2SO 4 KNO 3 Na 2 S 等 ○2所有铵盐 例如NH 4Cl (NH 4 ) 2 SO 4 ○3低价金属氧化物(注意必须是低价+1或+2价) 例如 Na 2O K 2 O CaO ○4强碱(弱碱有些并不是) 例如 NaOH KOH ○5过氧化物超氧化物碳化钙(CaC 2 电石) 例如 Na 2O 2 CaO 2 KO 2 BaO 4 注意:含有离子键的化合物一定是离子化合物! ※共价键 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电子云重叠)形成的化学键,有方向性,有饱和性。 共价键的形成是相邻两个原子之间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相互配对,此时原子轨道相互重叠,两核间的电子云密度相对地增大,从而增加对两核的引力。因为只有自旋方向相反的电子才

能配对成键,所以共价键有饱和性;另外,原子轨道互相重叠时,必须满足对称条件和最大重叠条件,所以共价键有方向性。共价键又可分为三种: ○1非极性共价键: 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正好位于键合的两个原子正中间,不偏移。如金刚石的C—C键。 ○2极性共价键: 形成共价键的电子云偏于对电子引力较大的一个原子,如H—Cl键,电子云偏于Cl一侧,可表示为H→Cl。 ○3配位键: 共享的电子对只有一个原子单独提供。如NH 4 +,N提供孤对电子,H+提供空轨道。☆共价化合物: ○1非金属之间形成的化合物(除铵盐) ○2少数盐类( AlCl 3和 FeCl 3 ) ○3所有酸类 区别离子化合物和共价化合物——熔融状态下是否导电。 一般来说在高中阶段,只要你在题目中看到的化合物含有第一主族的金属(碱金属) 那么一定是离子键。只要你看到题目所给的化合物没有金属元素那么是共价键(除了铵盐)。 ※金属键 定义:金属晶体中金属原子(或离子)与自由电子形成的化学键。无方向性,无饱和性。形成原因:金属元素的原子在形成金属时,原子间的有价电子可以自由地从一个原子跑到另一个原子,好象是价电子为许多原子所共有。金属的许多物理性质,如光泽,延性,展性,导热性,导电性和金属键都有关系。 键长,键能,键角。原子半径,离子半径比较。原子半径在同一元素周期内从左到右递减,在同一族内从上到下递增。结合电子层数和核电荷数比较。 1同一元素的微粒,电子数越多,半径越大。如Na>Na+,Cl

高中化学精品 下学期高一化学试题精练 3 离子键、共价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学习笔记 作业3 离子键、共价键与物质类别的关系 夯基础 1.下列属于强电解质的共价化合物是( ) A.H 2SO 4 B.NaCl C.CH 3COOH D.Mg 3N 2 2.下列每组中各物质内既有离子键又有共价键的一组是( ) A.NaOH 、H 2SO 4、(NH 4)2SO 4 B.MgO 、Na 2SO 4、NH 4HCO 3 C.Na 2O 2、KOH 、Na 2SO 4 D.HCl 、Al 2O 3、MgCl 2 3.根据相关的化学原理,下列判断正确的是( ) A.由于水中存在氢键,所以稳定性:H 2O>H 2S B.由于二氧化硅的相对分子质量比二氧化碳的大, 所以沸点:SiO 2>CO 2 C.若A 2+2D -=2A -+D 2 , 则氧化性D 2>A 2 D.若R 2-和M +的电子层结构相同,则离子半径R 2->M + 4.下列说法正确的是( ) A.碘的升华和白磷的熔化所需破坏的微粒间作用力相同 B.在Na 2O 、Na 2O 2、NaHSO 4晶体中,阳离子与阴离子个数比均为2∶1 C.1mol SiO 2晶体与1mol CH 4晶体中共价键的个数比为1∶2 D.NaOH 晶体溶于水,晶体中离子键和共价键被破坏,并与水分子形成水合钠离 子等 修远道 1.下列各组中两种微粒所含电子数不相等的是( ) A.H 3O +和OH ? B.CO 和N 2 C.HNO 2和NO ?2 D.CH +3和NH +4 2.下列有关化学用语的表示正确的是( ) A.NH 4Cl 的电子式: B.S 2?的结构示意图: C.氨的电子式: D.碳元素位于第2周期,VIA 族

高中化学:离子键·教案

高中化学:离子键·教案 教学目标 知识目标:掌握化学键、离子键的概念;掌握离子键的形成过程和形成条件,并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能力目标:通过对离子键形成过程的教学,培养学生抽象思维和综合概括能力. 情感目标:培养学生用对立统一规律认识问题.结合教学培养学生认真仔细、一丝不苟的学习精神. 重点、难点离子键和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教学过程设计

【板书】二、离子键 【软件演示】 【提问】请同学从电子得失角度分析钠和氯气反应生成氯化钠的过程. 子相遇时 个电子 子得到了钠失去的电子电的氯离子 荷相吸结合到一起

【引言】从上可以看出原子成键是和其最外层电子有关,那么如何形象地表示原子的最外层电子呢?为此我们引入一个新的化学用语——电子式. 【板书】2.电子式:在元素符号周围用“·”或“×”来表示原子最外层电子的式子. 【举例并讲解】 原子电子式:H·Na· 离子电子式:Na+ Mg2+ 【投影】课堂练习 1.写出下列微粒的电子式: S Br Br- S2- 领悟. 理解. 领悟. 总结电子式的写法.金属阳离 子的电子式就是其离子符号,非金 属阴离子电子式要做到“二标”即 标“[]”和“电荷数”独立完成: 简单离子的电子式的 书写方法 做准备 续表

【板书】3.用电子式表示出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 【举例并讲解】用电子式表示氯化钠的形成过程: 【设问】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与化学方程式在书写上有何不同? 【指导讨论】请同学们归纳小结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形成过程的注意事项. 请其他组对上述发言进行评议. 【评价】对学生的发言给予正确评价,并注意要点. 电子式表示物质和用电子式表示物质形成过程的不同 它们的不同之处 出它们的电子式 写时要注意二标:标正负电荷、阴离子标[ 箭号右方相同的微粒不可以合并写 荷总数相等 【投影】课堂练习 2.用电子式表示离子键形成过程的下列各式,其中正确的是(). 续表

《离子键》教学设计

《离子键》教学设计 (苏教版化学2) 蒋广锋江苏省郑集高级中学 一、课程标准、学情分析和教材分析 本节课选自高一化学必修二第一章第三节化学键的第一课时离子键。化学键在高中化学是一个重要的知识点,起着承上启下的作用。承接初中的原子构成物质,以及分子的结构,引导学生从微观结构的角度认识物质的组成和为化学反应的实质提供理论知识。 本节课的教学对象是高一学生,在此之前,已经学习了物质是由原子、分子、离子这些微观粒子构成的,所以对于学习原子直接是如何构成物质有一定的基础知识。本节课理论性只是占有一定的篇幅,虽然学生具有一定的思维能力,但是对于新知识需要的抽象思维能力还是不足的。对此情况,用实验、动画和原子结构模型将知识化静为动,变抽象为形象,将抽象的概念直观化,将理性的概念感性化,让学生能通过实验,原子结构模型和相关动画来直接看到离子化合物的形成过程,充分调动学生学习的兴趣。 另外,作为教学来说,不一定拘泥于哪一版本的教材,而是根据教学要求选择合理的教学素材即可,所谓“用教材”而不是“教教材”。 二、教学目标 1.知识与技能目标 (1)通过氯化钠的形成理解离子键的概念及本质和形成条件。 (2)通过实例了解离子化合物的概念,能识别典型的离子化合物。 (3)能熟练地用电子式表示离子化合物的组成。 2. 过程与方法目标 (1)通过分组实验,培养学生动手能力和观察分析实验现象、得出结论的能力。(2)通过对氯化钠的形成过程分析抽象出离子键概念,学会学习概念的方法。(3)由离子通过离子键能结合成离子化合物,学会从微观结构角度分析物质的形成过程。 3. 情感态度与价值观目标 (1)通过离子键的探索,让学生体验发现问题和解决问题的乐趣。

离子键与共价键

1、掌握离子键、共价键、化学键的含义。 2、掌握离子化合物、共价化合物的含义, 3、理解配位碱、金属键的含义。 化学键:分子中相邻原子之间强烈的相互作用。 离子键:阴、阳离子之间通过静电作用形成的化学键。 共价键: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形成的化学键 练习下列说法中正确的是( ) (A)两个原子或多个原子之间的相互作用叫做化学键 (B)阴阳离子间通过静电引力而形成的化学键叫做离子键 (C)只有金属元素和非金属元素化合时才能形成离子键 (D)大多数的盐、碱和低价金属氧化物中含有离子键 应指相邻的两个或多个原子,强烈的相互作用 (1)某ⅡA族元素X 和ⅦA族元素Y可形成离子化合物,请用电子式表示该离子化合(2)钠与氧气在常温下反应生成氧化钠。(3)请用电子式表示氧化钠的形成过程。 活泼的金属元素和活泼非金属元素化合时形成离子键。请思考,非金属元素之间化合时,能形成离子键吗?为什么 不能,因非金属元素的原子均有获得电子的倾向。 非金属元素的原子间可通过共用电子对的方法使双方最外电子层均达到稳定结构。 知识点: 1.共价键 定义:原子间通过共用电子对所形成的化学键,叫做共价键 成键微粒:原子 相互作用:共用电子对 成键元素: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 种类:非极性键及极性键 强弱判断:成键原子半径越小,共价键越强,断开键需要的能量越高。

1.1共价键的特征 (1)饱和性 按照共价键的共用电子对理论,一个原子有几个未成对电子,便可和几个自旋相反的电子配对成键,这就共价键的“饱和性”。H 原子、Cl原子都只有一个未成对电子,因而只能形成H2、HCl、Cl2分子,不能形成H3、H2Cl、Cl3分子 (2)方向性 共价键尽可能沿着电子出现概率最大的方向形成,这就共价键的“方向性”。 两个原子轨道重叠部分越大,两核间电子的概率密度越大,形成的共价键越牢固,分子越稳定。 1.3成键条件: 同种或不同种非金属元素原子结合; 部分金属元素原子与非金属元素原子,如AlCl3 存在:存在于非金属单质和共价化合物中,也存在于某些离子化合物和原子团中H2 HCl NaOH NH4Cl Na2O2 SO42- NO3- 共价化合物:以共用电子对形成分子的化合物。 1.3 共价键的形成 电子云在两个原子核间重叠,意味着电子出现在核间的概率增大,电子带负电,因而可以形象的说,核间电子好比在核间架起一座带负电的桥梁,把带正电的两个原子核“黏结”在一起了 由原子轨道相互重叠形成的σ键和π键总称价键轨道 规律: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