马铃薯全粉的研究综述
马铃薯全粉面包制作工艺的研究

马铃薯全粉面包制作工艺的研究
马铃薯全粉面包是一种独特而美味的食品。
像其他面包一样,它也可以作为早餐或午餐的
一部分,或作为晚餐前菜。
但与其他面包不同,它又具有独特的口感和质地。
马铃薯全粉
面包的制作工艺也就很有趣了。
马铃薯全粉面包的制作一般有两种方法,一是手工制作,二是机械制作。
首先,用马铃薯
汁以及少量盐制成马铃薯面团。
然后将面团做成合适形状,使它容易使用。
在机械制作过程中,首先应将必要的原料——马铃薯经过洗净、检查之后放在温度、湿度
合适的环境中稳定发酵。
发酵一段时间后,将马铃薯放入机器中,按一定压力将此马铃薯
蒸煮熟,之后将熟马铃薯放入理碎机中碎碎,之后再加入少量的水将马铃薯碎捣成面团,
使其成为用于做面包的糊状,并将所有原料混合,然后按照制作交换轮,进行发酵,最后
烘烤,製作出可口美味的马铃薯全粉面包。
除了上述原料和制作工艺外,做好马铃薯全粉面包还有几点需要注意:首先,在马铃薯的
洗净、烘烤、碎碎的程序中要注意安全;其次,加入的原料要严格按照实验中规定的比例,要注意面团的度、浓度、形状以及烘烤的时间,以免影响其口感;最后,烘烤前要小心操作,以免烤烟过大而烤焦面包,使其失去风味。
总之,马铃薯全粉面包的制作工艺是一门值得深入学习和探索的艺术。
只有细心按照详细
的步骤制作,才能做出一份具有美味口感的马铃薯全粉面包。
现在,马铃薯全粉面包正受
到消费者的越来越多的欢迎,它不仅可以当作一份营养而美味的早餐和午餐,而且还可以
作为家庭聚会和食品店的热门食品。
马铃薯全粉食品工艺优化及储藏稳定性研究

马铃薯全粉食品工艺优化及储藏稳定性研究马铃薯是世界上重要的粮食作物之一,其淀粉含量高、口感好、易于储存等特点被广泛应用于食品加工领域。
马铃薯全粉是在保留原来淀粉属性的同时,将马铃薯中其他含有营养、保健成分合理利用的食品,具有维生素、矿物质、蛋白质等多种营养成分,是一种理想的植物膳食来源。
本文以马铃薯全粉为研究对象,通过对工艺优化及储藏稳定性研究,为马铃薯全粉的加工和应用提供理论基础与指导。
一、马铃薯全粉的制备工艺优化1、原料选择优选马铃薯种类:经过筛选品种较为合适的种类为富薯7号。
2、加工工艺操作(1)马铃薯熟化选取新鲜马铃薯,削皮切块,水煮熟至软烂,然后压碎或研磨成薯泥。
(2)去水将薯泥置于纱布中,进行6小时的脱水,去除多余的水分。
(3)干燥将去水后的薯泥在70℃的烘箱中烘干至水分含量小于10%。
(4)粉碎将烘干后的薯泥进行细碎,筛分得到目标粒度范围内的马铃薯全粉。
3、工艺优化在上述基础工艺中,为了提高马铃薯全粉的品质和产量,可通过以下工艺优化措施进行改进:(1)加入酵素采用糖化酶和葡萄糖氧化酶复合酶处理薯泥,可以降低粉状物中淀粉的粘稠度和黏度,提高马铃薯全粉的流动性。
(2)控制烘干温度烘干温度对马铃薯全粉的理化性质和营养成分都会产生影响。
过高的温度会导致淀粉变性和营养成分损失,而过低的温度则会加长烘干时间和影响产量。
根据实验结果,将烘干温度控制在70℃左右最为适宜。
二、马铃薯全粉的储藏稳定性研究储藏稳定性是马铃薯全粉应用场景中需要考虑的一个关键因素,因为降低储藏稳定性会导致马铃薯全粉的品质下降和食品安全风险。
1、储藏温度对马铃薯全粉品质的影响储藏温度是影响马铃薯全粉储藏稳定性的最主要因素之一。
本文选取了不同的储藏温度,分别在室温、4℃、-18℃下进行储藏实验,通过测试过氧化值、总酸值、色泽参数等指标,分析马铃薯全粉在不同储藏温度下的品质变化。
结果表明,马铃薯全粉在高温和室温储藏下会出现较快的氧化变质和微生物污染,而在低温储藏下能有效地延缓脂质氧化反应和微生物滋生。
马铃薯全粉

马铃薯全粉马铃薯全粉脂肪含量很低,营养丰富、全面,而且搭配合理,符合当今“低脂肪、高纤维”的消费时尚。
将马铃薯全粉与奶粉按比例调配而得到的复配马铃薯全粉被公认为全价营养食品。
高蛋白、低脂肪、低热量、高纤维素100g马铃薯中所含:淀粉9~20%,蛋白质1.5~2.3%,脂肪0.1~1.1%,粗纤维0.6~0.8%。
100g马铃薯中所含的营养成分:热量66~113J,钙11~60mg,磷15~68mg,铁0.4~4.8mg,硫胺素0.03~0.07mg,核黄素0.03~0.11mg,尼克酸0.4~1.1mg 。
除此而外,马铃薯块茎还含有禾谷类粮食所没有的胡萝卜素和抗坏血酸。
因为马铃薯的营养成分非常全面,营养结构也较合理,只是蛋白质、钙和维生素A的量稍低;而这正好用全脂牛奶来补充。
人只靠马铃薯和全脂牛奶就足以维持生命和健康。
减肥的关键不是戒除某种或某类食物,而是降低相关卡路里的摄入。
专家认为体重增加是由于人体摄入的热量超过了其消耗的热量。
富含膳食纤维的马铃薯不仅能使人有饱腹感而且产生很少的热量:每148克马铃薯产生的热量仅为100个卡路里,而且不含脂肪。
从营养价值来看,马铃薯热量低,并且不含脂肪、钠和胆固醇;钾含量高达620毫克,还可提供接近一半人体每日所需的维生素C(45%)。
马铃薯含有丰富的有益健康的膳食纤维。
一个148克(近三两)重的带皮马铃薯含有3克膳食纤维,这个数量能够满足人们日需求量的12% (信息来源:美国食品药品管理局)。
这与苹果中膳食纤维含量非常相近。
膳食纤维对美容和健康都大有裨益。
膳食纤维有助于更好的消化吸收,是控制体重的妙方。
因为膳食纤维使人有饱腹感,自然可以减少摄入过量的食物,这是控制体重最关键的要素。
多项健康研究也显示膳食纤维有助于降低罹患结肠癌和心脏病的风险。
除了膳食纤维,马铃薯还富含保持健康生活所必需的维生素和矿物质。
一个148克重的马铃薯可提供人体维生素C 日需求的45%以及B6日需求的10%。
马铃薯生全粉无硫护色及其流变特性研究

马铃薯生全粉无硫护色及其流变特性研究随着现代餐饮行业的发展,马铃薯作为一种人们最熟悉的食材,受到越来越多消费者的欢迎和偏爱。
由于其营养丰富和可口的口感,它以不同的吃法被广泛应用。
而马铃薯的整体质量离不开生鲜的外观,而其外观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便是色彩。
因此,保持马铃薯的鲜艳色泽成为增强其长期质量和外观特征的关键。
在马铃薯加工工艺中,当马铃薯被去皮后,就会受到空气中氧化的影响,马铃薯肉因此变黑,失去原有的美感,影响到马铃薯的营养和口感。
一般而言,抗氧化剂常常会在马铃薯表面涂层,以减少氧化反应,护色,保护马铃薯在生鲜状态下的颜色和质量。
然而,传统抗氧化剂常常会影响其护色效果,如亚硫酸钠等,而且这些抗氧化剂也含有一定的硫磺,不仅可能破坏其压制加工过程,也可能影响马铃薯表面的美观,损害口感,进而影响马铃薯的整体质量。
针对以上问题,我们提出了使用无硫物质进行护色,以保护马铃薯表面外观的创新措施,此护色剂被称为“马铃薯生全粉”。
它由天然的抗氧化物质成分和天然的护色剂组成,因此受到消费者的欢迎。
基于以上问题,我们就“马铃薯生全粉无硫护色”的性能和流变特性开展了研究。
首先,我们采用X射线粉末衍射(XRD)测量了马铃薯生全粉的物相组成,发现马铃薯生全粉具有良好的抗氧化和护色性能。
与此同时,我们还通过热重分析(TGA)测量测量了马铃薯生全粉的物理性质,例如吸湿性,松散度和疏水性等。
此外,我们进行了流变测试,以检测不同温度条件下马铃薯生全粉的流变特性。
结果表明,随着温度的升高,马铃薯生全粉流变性能发生显著变化,当温度升高至120℃时,它的粘度显著降低,但在150℃时,粘度又显著上升。
我们认为,这种变化是由于马铃薯生全粉中的结构性成分逐渐发生变化而导致的。
最后,我们测量了不同添加量马铃薯生全粉对马铃薯表面颜色的护色效果。
结果显示,随着护色剂的增加,马铃薯的表面色泽明显变浅,表明护色剂可以有效地防止马铃薯表面的氧化变色,提高其表面美感,延长马铃薯的保鲜期。
马铃薯全粉

马铃薯全粉加工工艺综述摘要:随着美式快餐的不断扩展,以马铃薯全粉为原料的薯泥、薯饼等煎炸食品风靡全球,在中国也不例外。
但国内的马铃薯全粉原料远远满足不了市场的需求,因此亟需开发马铃薯全粉及其产品。
本文比较研究了不同的马铃薯全粉的生产工艺及其特点对用不同加工工艺制得的全粉的品质进行了测试分析,以充分利用国内马铃薯资源,增加马铃薯的附加值。
关键词:马铃薯全粉; 工艺方法Summary of production technology of potato starch Abstract: With the continuous expansion of the Americanfast-food, mashed potatoes, hash browns, fried foods, potato flour as raw material swept the world, and China is no exception. Domestic potato powder material far failed to meet the market demand, an urgent need for the development of potato flour and its products. Based on the given three different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of potato granules, the influences of the different processing technologies on the characteristics of potato granules were discussed in this paper. It explores the technology of production and quality index of potato starch that takes potato as raw material, with the purpose of makinggood use of the potato resource, increasing extra value of potato.Key words: potato starch;flakes process马铃薯全粉是以干物质含量高的优质马铃薯为原料,经过清洗、去皮、切片、漂烫、冷却、蒸煮、混合、调质、干燥、筛分等多道工序制成的,含水率在10%以下的粉状料。
马铃薯生全粉物化性质与应用特性研究

分析检测马铃薯生全粉物化性质与应用特性研究邓 峰(深圳市育新学校,广东深圳 518107)摘 要:本文针对马铃薯生全粉的理化成分、淀粉形态、糊化性质、热力学性质、吸水性和溶解度等方面的特性进行研究,并与马铃薯雪花全粉进行比较。
结果表明,马铃薯的生全粉营养物质含量略低于雪花全粉,其淀粉颗粒受加工工艺破坏影响较小,从马铃薯全粉的糊化性质与热力学性质方面的数据分析得出,生全粉糊化温度、持油性、析水率以及吸水性均低于雪花粉,并保持完整的淀粉结晶结构。
关键词:马铃薯生全粉;物化性质;应用特征Study on the Physicochemical Properties and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 of Potato Raw Whole PowderDENG Feng(Shenzhen Yuxin School, Shenzhen 518107, China)Abstract: This paper mainly studied the physicochemical composition, starch morphology, gelatinization properties,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water absorption and solubility of raw potato whole powder, and compared it with potato snowflake whole powder. The results showed that the nutrient content of raw potato whole powder was slightly lower than that of snowflake whole powder, and its starch particles were less affected by processing technology damage. According to the data analysis of gelatinization and thermodynamic properties of potato whole powder, the pasting temperature, oil retention, water extraction rate and water absorption of potato whole powder are lower than snowflake powder, and the complete starch crystal structure is maintained.Keywords: potato raw whole powder; physicochemical property; application characteristics马铃薯(Solanum tuberosum L.),又名土豆、洋芋,原产地位于南美洲的安第斯山脉,因此具有较强的抗逆性和增产潜力,迅速被全世界各个国家种植推广,当前已经成为世界范围内继小麦、玉米和水稻之后的第四大粮食作物。
《2024年预处理对不同干燥方式制备的马铃薯全粉干燥特性及品质影响》范文

《预处理对不同干燥方式制备的马铃薯全粉干燥特性及品质影响》篇一一、引言马铃薯全粉是一种由马铃薯加工制成的营养丰富、方便运输和保存的食品原料。
随着人们对食品品质和营养价值的日益关注,马铃薯全粉的加工技术及其干燥方式成为研究的热点。
本文将重点探讨预处理对不同干燥方式制备的马铃薯全粉的干燥特性及品质影响。
二、不同干燥方式制备马铃薯全粉马铃薯全粉的干燥方式多种多样,包括热风干燥、真空干燥、冷冻干燥等。
这些不同的干燥方式对马铃薯全粉的干燥特性及品质有着显著的影响。
1. 热风干燥:热风干燥是一种常见的马铃薯全粉干燥方式,其优点在于操作简便、成本低廉。
然而,热风干燥过程中易导致马铃薯全粉的营养成分损失和色泽变化。
2. 真空干燥:真空干燥在较低的温度下进行,能够较好地保留马铃薯全粉的营养成分和色泽。
然而,真空干燥设备成本较高,且干燥时间较长。
3. 冷冻干燥:冷冻干燥能够最大程度地保留马铃薯全粉的营养成分和原始风味,但设备成本高,能耗大。
三、预处理对马铃薯全粉干燥特性及品质的影响为了改善不同干燥方式的不足,预处理技术在马铃薯全粉加工中得到了广泛应用。
预处理包括清洗、切片、浸泡、酶解等步骤,旨在提高马铃薯全粉的干燥特性和品质。
1. 清洗和切片:清洗可去除马铃薯表面的杂质和农药残留,切片则有利于后续的干燥过程。
适当的切片厚度能够提高干燥效率,减少营养成分的损失。
2. 浸泡:浸泡过程中可添加一些化学物质或生物酶,如柠檬酸、果胶酶等,以改善马铃薯全粉的色泽和口感。
浸泡还能软化组织,提高干燥过程中的传热传质效率。
3. 酶解:酶解是利用酶的作用来降解马铃薯中的淀粉和蛋白质等成分,使其更易于干燥和保存。
酶解后的马铃薯全粉具有更好的溶解性和吸水性,能够提高产品的品质。
四、实验结果与讨论通过对比不同预处理方式和干燥方式下的马铃薯全粉,我们可以得出以下结论:1. 适当的预处理能够显著改善马铃薯全粉的干燥特性和品质。
例如,酶解能够降低淀粉和蛋白质的分子量,提高其溶解性和吸水性;浸泡则能改善产品的色泽和口感。
2024年马铃薯全粉市场需求分析

马铃薯全粉市场需求分析1. 引言马铃薯全粉是一种由马铃薯经过加工研磨而成的粉状产品。
在食品工业中,马铃薯全粉常被用作面条、饼干等食品的原料,具有丰富的营养价值和广泛的应用前景。
本文将对马铃薯全粉市场的需求进行分析,以期为马铃薯全粉生产企业提供市场依据和决策参考。
2. 市场概况2.1 市场规模根据市场调研数据,全球马铃薯全粉市场规模不断增长。
马铃薯全粉的广泛应用和易保存等特点使得市场需求不断增加。
据预测,未来几年内,全球马铃薯全粉市场有望保持稳定增长。
2.2 市场地域分布马铃薯全粉市场主要集中在亚洲、欧洲和北美等地区。
亚洲地区由于人口众多,对食品的需求量大,因此马铃薯全粉市场潜力较大。
其他地区由于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追求,也逐渐增加了对马铃薯全粉的需求。
2.3 市场竞争态势目前,马铃薯全粉市场竞争激烈,主要有国内外多家企业参与竞争。
马铃薯全粉市场的竞争主要体现在产品质量、品牌知名度和价格等方面。
一些知名品牌通过创新产品和良好的营销策略,占据了市场份额。
3. 市场需求分析3.1 消费者需求特点3.1.1 健康食品需求随着人们健康意识的提高,消费者对健康食品的需求越来越高。
马铃薯全粉作为一种天然无添加的食品原料,受到了健康追求者的青睐。
3.1.2 美食文化需求马铃薯全粉在多个菜系中都有应用。
消费者追求多样化、创新化的美食文化,使得马铃薯全粉的使用范围进一步扩大。
3.2 市场需求趋势3.2.1 可持续发展要求随着全球资源的不断枯竭和环境问题的日益严峻,社会对可持续发展的要求也日渐增加。
在马铃薯全粉市场中,消费者对环保、可持续生产的产品有更高的诉求。
3.2.2 个性化需求随着社会的发展和消费者需求的多样化,个性化产品的需求越来越大。
生产企业需根据不同消费群体的需求,推出符合其口味、营养需求的产品。
4. 市场机遇和挑战4.1 市场机遇4.1.1 健康食品市场发展随着健康食品市场的不断拓展,马铃薯全粉作为一种健康食品原料,有望受益于健康食品市场的快速增长。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郑州科技学院本科生年度论文题目:马铃薯全粉的研究综述院(系)农学与生命科学学院专业班级食品科学与工程xxxx级x班学生姓名 x x x 指导教师(职称) x x x 提交时间二零一三年十一月马铃薯全粉的研究综述摘要:马铃薯全粉具有高营养、方便食用、易于储存等优点。
本文综述了马铃薯颗粒全粉和雪花全粉的生产工艺及生产过程中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以及马铃薯全粉的品质指标要求和马铃薯全粉的应用。
关键词:马铃薯全粉;生产;品质;应用马铃薯是一种低脂肪、低糖分,富含多种维生素、矿物质以及人体必需的多种氨基酸,有“地下苹果”之称。
马铃薯不但营养价值高,而且还有一定的药用价值。
马铃薯有和胃、健脾、益气的疗效,可以预防治疗胃、十二指肠溃疡、体虚便秘的功效[1]。
因为马铃薯的优越特性,无论是发达国家或是发展中国家对马铃薯的生产、加工、研究都很重视。
近年来,马铃薯全粉加工在我国得到了广泛的关注,发展很快。
鲜马铃薯由于水分含量高不易储存,易发芽而影响其营养价值。
马铃薯全粉能最大程度保留马铃薯的各种营养成分,全粉虽经干燥脱水,但以适当比例复水,既可重新获得新鲜的马铃薯泥,仍保持了马铃薯天然的风味及固有的营养价值。
马铃薯淀粉制品仅保留了淀粉,不再具有马铃薯的风味和其他的营养价值。
因此马铃薯全粉是保存马铃薯营养的最好方法。
1 马铃薯全粉概述1.1 马铃薯全粉的发展历程1940年以前,脱水马铃薯产品只有马铃薯切片和马铃薯粉这两种,这种生产工艺对细胞壁的破坏极大,不能迅速复水,不能还原成类似鲜薯风味的马铃薯泥的问题。
20世纪30年代后期,人们找到了避免细胞壁破裂的马铃薯全粉的加工工艺,一个名叫Chivers Company的企业,生产出了名为“pom”的产品,生产该产品的技术可以说是马铃薯颗粒粉加工工艺的前身。
很快,在二战末期,美国取得了技术的突破,生产马铃薯颗粒粉的工艺日见成熟。
到20世纪50年代中期,技术上的进一步发展使得人们只用滚筒干燥机就可以生产出满意的即食薯泥原料,生产出的产品被称为马铃薯雪花粉[2]。
中国是世界马铃薯第一生产大国。
20世纪90年代以前我国马铃薯加工食品仅局限于粗淀粉、粉丝、粉条、粉皮等产品的粗加工,生产规模小、技术落后。
90年代以后我国马铃薯加工食品进入了一个快速发展的阶段,速冻炸薯条、炸薯片、马铃薯全粉等主要马铃薯加工食品发展迅速,尤其是马铃薯全粉工业近10年来从无到有,消费者逐渐认识了马铃薯全粉的营养、美味和食用方便[3]。
马铃薯全粉作为食品加工的一种重要的原料日益受到关注。
1.2 马铃薯全粉的分类1.2.1 马铃薯颗粒全粉马铃薯全粉是马铃薯块茎加工产品的一个大类。
将马铃薯用流动水冲洗干净,放入锅中以蒸气去掉外皮。
切成片,以清水漂洗,入锅蒸至熟烂。
捞起,进行人工脱水或机械脱水后,将薯泥粉碎,过筛,送入烘干机中烘干或晒干,包装即为成品[4]。
由于其脱水后的干燥工艺不同,马铃薯全粉的性能及用途等都有比较大的差异。
采用热气流干燥工艺方式生产,成品主要以马铃薯块茎单体细胞颗粒或数个细胞的聚合体形态存在的粉末状,这种形状是在工艺过程中,特别是在回填拌粉制粒、干燥等阶段逐步形成的,因此将其称为马铃薯颗粒全粉(简称“颗粒粉”)。
马铃薯颗粒全粉生产的最大优点是保持了薯体细胞的完整,工艺中采用了气流/流化床干燥和大量回填的路线,使薯块在筛分过程中自然碎裂为粉状。
因此马铃薯颗粒全粉细胞破裂少,黏度较低,具备新鲜马铃薯所具有的良好风味,因而发展很快。
1.2.2 马铃薯雪花全粉马铃薯雪花粉与马铃薯颗粒全粉生产工艺在蒸煮制泥工序之前基本相同,马铃薯雪花粉以滚筒干燥工艺方式生产,产品呈大小不规则的片屑状,因其外观像雪花,所以称为马铃薯雪花全粉(简称“雪花粉”)。
在雪花粉生产过程中,蒸煮、制泥工序仍可能引起一定数量的细胞破裂,造成少量水溶性成分的流失,最终产品也含一定比例的游离淀粉,所以在后续加工中表现粘度较大的特性,但工艺流程较短,能耗低,赢得了广大市场。
1.3 马铃薯全粉的特点[5—6]马铃薯全粉涵盖了新鲜马铃薯块茎除薯皮以外的全部干物质(淀粉、蛋白质、糖、脂肪、纤维、灰分、维生素、矿物质等)。
由于在加工过程中采用了回填、调质、微波烘干等先进的生产工艺,使马铃薯块茎果肉的组织细胞最大限度地不被破坏,因而复水后的马铃薯全粉可呈现新鲜马铃薯块茎熟后捣成的泥状,并基本保持了新鲜马铃薯块茎的营养、风味和口感。
1.3.1 营养全面马铃薯全粉除含有与谷物粉相同水准的营养外,还富含维生素C及大量的钾。
由于马铃薯全粉中含有大量的膳食纤维,且脂肪含量极低,不含胆固醇和饱和脂肪酸,食用方便,易于消化吸收,所以特别适宜老人和儿童食用。
经营养强化后的复配马铃薯全粉更是全球公认的全价营养食品。
1.3.2 风味好马铃薯颗粒全粉细胞破碎率较小,大部分细胞组织都未受到损伤,在复水后能更好地恢复为新鲜薯泥的性状,更好地保持了马铃薯的风味物质,具有鲜薯泥的香味和沙口感。
1.3.3 用途广马铃薯全粉只需加水即可还原成无论是外观还是口感、口味都可与新鲜马铃薯泥相媲美的复水马铃薯泥。
采用马铃薯泥可以很方便地制作多种形状的炸薯条、马铃薯沙拉、薯饼等。
我们可以像给蛋糕做奶油花那样用薯泥来美化一道菜肴。
食品工厂以马铃薯全粉代替鲜马铃薯可方便生产各种外观高度一致的小食品,简装复合薯片、空心薯条、各种造型传神的三维中空休闲小食品。
马铃薯全粉的增稠性、持水持油性、填充增量性、成壳性等在方便食品、冷冻食品、调理食品的加工制造中有着广泛的应用。
1.3.4 易贮存马铃薯全粉储运安全、费用低廉,保质期较长。
采用马铃薯全粉代替鲜马铃薯可使生产过程大大的简化,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
马铃薯全粉的储存、运输成本远远低于鲜马铃薯的储存、运输成本。
2 马铃薯全粉的加工工艺2.1 马铃薯全粉的加工工艺简述马铃薯的营养价值不应在加工过程中受到过多破坏,应尽量避免细胞受到损害,使天然营养价值和化学成分尽可能保留。
为了减少细胞破裂,在颗粒全粉的加工过程中,特别是拌粉制粒工序,设备对马铃薯的机械动作应特别圆滑、轻柔,避免机械硬性的操作加工(例如强力挤压等)。
这需要多道相对复杂的工序完成。
目前国外主流生产工艺是采用“回填”法[7]。
马铃薯雪花粉与马铃薯颗粒全粉生产工艺在蒸煮制泥工序之前基本相同。
仅有几个工序不同。
马铃薯雪花全粉是马铃薯经去皮、切片、蒸煮等工序后,采用挤出机制泥,然后被输送到滚筒干燥机将挤成糊状的物料干燥,最后再破碎、分装,得到的薄片状产品,工艺设备相对简单。
马铃薯全粉的生产工艺流程图[8]:捣碎制泥打浆制泥↓↓冷却调质滚筒干燥回↓↓填一次干燥粉碎↓↓马铃薯雪花粉↓分级↓三级干燥↓马铃薯颗粒全粉2.2 马铃薯全粉加工中关键技术的研究进展马铃薯全粉加工中,对于马铃薯颗粒全粉和马铃薯雪花全粉,在选择加工工艺参数时需要考虑的问题基本相同,马铃薯全粉加工过程中需要注意的关键技术有以下几项。
2.2.1 防止酶及非酶引起的褐变为防止加工过程中马铃薯的褐变,影响产品品质,童军茂[9]等的研究表明脱皮的马铃薯经清洗水流喷淋洗后,采用1.0%Vc、1.5%柠檬酸、0.1%CaCI2,处理20min护色效果最佳。
潘锋[10]等研究马铃薯全粉加工过程如何防褐变,发现高温蒸煮或者常温添加护色剂均有很好的防褐变效果,考虑到经济性,可在常温下进行护色处理,而无需在高温下进行热烫护色。
Vc、柠檬酸和CaCI2这3种护色剂中Vc表现出最好的防褐变效果,最佳防褐变参数为:马铃薯切片在5mm~8mm 时,浸泡于浓度为0.8%的Vc溶液中10min护色效果最好。
孙平[11]等发现护色的最佳配比为用0.10%Vc、0.30%柠檬酸、0.35%L-Cys,温度控制在70℃,浸泡20min 进行护色处理,效果最佳。
周清贞[12]通过研究筛选出最佳护色条件为热烫时间2min,护色温度70℃,护色时问20min。
当亚硫酸钠浓度大于0.35%时,对全粉褐变的抑制效果趋于稳定,但检测出全粉中二氧化硫(S02)残留超标。
采用非硫护色剂进行护色,得出全粉最佳护色组合为Vc0.10%,植酸0.30%,柠檬酸0.40%,L.Cys0.35%,在此条件下能很好的控制马铃薯全粉的褐变。
2.2.2 减少细胞破损率解决细胞的破碎是生产中的技术关键对于全粉加工至关重要,其中涉及细胞结构的复杂变化和一系列的生化反应。
回填法生产马铃薯颗粒全粉过程中,蒸煮时间对薯块破碎和细胞破损起到重要作用[8]。
蒸煮的目的就是使马铃薯熟化。
将预煮冷却后的马铃薯片送入螺旋蒸煮机、带式蒸煮机或隧道式蒸煮机中蒸煮,使其充分糊化。
蒸煮后淀粉的糊化有利于细胞间的分离,但并不导致细胞的破损,随着蒸制时间的延长,细胞壁逐渐分解溶出,当此反应进行到一定程度时细胞壁发生破损,这是马铃薯颗粒全粉加工过程中细胞破碎的主要原因。
童军茂[9]等的研究表明蒸煮温度控制在90~100℃,蒸煮时间满足使薯片均匀软化的要求,即用两指夹压切片时,不出现硬块且趋向粉碎状态时为合适,时间控制在25~35min 之间。
潘锋[13]等研究马铃薯颗粒全粉的加工工艺,发现在90℃下蒸煮时间20min 产品品质较好,马铃薯全粉中指标要求营养成分破坏小,游离淀粉率低。
张士泉[14]等对马铃薯全粉的制作研究也表明蒸煮温度应该控制在92℃,最高不超过超过102℃。
用0.1%~0.2%亚硫酸钠溶液浸泡薯片10分钟,可有效防止原料及成品色泽变为褐色。
2.2.3 干燥条件不同干燥方式对马铃薯全粉的感官品质、吸水和吸油能力等都有较大影响,委凌燕[14]微波加热干燥对马铃薯全粉品质的影响研究表明,在感官品质方面,马铃薯全粉采用微波真空干燥质量最好,其次是微波干燥,最后是热风干燥。
在色泽、香气、粘口性和颗粒感方面,微波真空干燥优于微波干燥和热风干燥;在色泽、口味、粘口性、弹性凝聚性和颗粒感方面,微波干燥优于热风干燥。
在吸水和吸油能力方面,马铃薯全粉采用微波真空干燥要明显强于热风干燥和微波干燥,而采用微波干燥要略强于热风干燥。
徐坤[15]等对马铃薯全粉的生产工艺探讨表明应将薯片按照3~6Kg/m3的装载量装入烤盘中,在混合式隧道干制机中干燥至含水量达到7%以下,烘烤温度不超过65~70℃。
张岩[16]等研究了不同干燥方法对马铃薯全粉干燥品质的影响发现对撞流干燥得到的马铃薯全粉,在感官品质方面优于气流干燥、滚筒干燥和烘箱干燥,其所得产品复水后的色泽、香气、滋味、粘口性、弹性和凝聚性、以及颗粒感等指标的综合得分情况最好。
在提高干燥后产品的颗粒分散性方面,对撞流干燥也优于气流干燥、滚筒干燥和烘箱干燥。
童军茂[9]等将制好的薯泥通过输送泵送入滚筒干燥机进行干燥,其水分控制在10%以下。
滚筒的干燥温度为145℃,回转速度:0.25—0.45m/s,将干燥后的半成品破碎成2—8mm的雪花粉[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