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在高速公路工程中的应用作者:杜淼来源:《建材发展导向》2014年第05期摘要: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以及天然砂资源的逐渐减少、质量的日益下降,难以满足当前建筑对砂的需求,土木工程建设中逐渐加大了对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利用。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因其良好的耐久性能、力学性能等在当今大桥建设及高速公路工程中被广泛利用。
本文主要针对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应用中出现的级配不良,并结合贵州某高速公路工程,通过分析在不同配合比下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工作、耐久、力学等性能,来阐述其在高速公路工程上的应用。
关键词: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配合比设计;应用近年来,我国基础建设的大力发展,建筑施工对混凝土的需求量也逐年增大,然而由于建筑资源的分布不均且在短期内属于不可再生的资源,天然砂资源出现供应不足甚至枯竭的问题,因此越来越多的建筑施工工程中开始利用机制砂代替天然砂。
由于我国在机制砂的科研上没有完善的研究体系,相关技术还不够成熟,对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的性能研究仅仅局限于力学性能方面,对于其耐久性能的研究还需进一步加强。
贵州地区地市较为险峻、陡峭,省内大部分地区以峡谷、河流为主,大跨度混凝土连续刚构桥因其良好的环境适应性以及技术经济性满足了省内道路交通运输问题。
1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在高速公路上的应用1.1 工程概况贵州省思南至剑河路段是贵州省纵贯铜仁、黔东南自治州的南北向交通要塞,它是贵州东部地区南下珠三角、北上重庆的重要经济要道。
本次高速公路项目工程连接了贵州省四个县(思南、镇远、石阡、剑河),对于推动当地的经济发展以及城镇化进程有着重要的意义。
线路总长160.455千米,在思南西、双塘、石阡、镇远西、报金等11处设置互通立交,互通连线总长14.748千米,其路基宽22米且设计速度为80km/h,采用公路I级,双向四车道建设标准。
1.2 配合比设计1.2.1 水胶比的选择根据应用于桥梁的C50混凝土的配制强度、粗骨料种类以及水泥的强度,通过相关强度公式计算将思南高速公路桥梁的C50混凝土水胶比定为0.35。
机制砂在预制T梁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探析

交通科技与管理229工程技术0 前言在交通工程建设中,混凝土结构物占据了重要地位,而在混凝土配制过程中,砂、石料作为骨架结构材料,对其强度、工作性能等起到了关键作用。
随着社会发展,国家基础建设投入的不断加大和持续深入,天然河砂资源越来越不能满足混凝土的生产需求,若不对开采过程加以限制,将使河流的生态平衡被破坏,面临资源枯竭的问题,在此前提下,为了稳步推进交通建设行业长足发展,机制砂的应用将成为趋势。
与天然河砂相比,机制砂的石粉含量、颗粒级配、性状以及外观等存在较大差异,为了进一步提高混凝土配制的科学性,试验人员应对机制砂进行检测分析,试配调整。
本文以预制T梁高性能混凝土为基础,对机制砂的应用进行阐述。
1 机制砂在我国的发展现状和特点在我国交通工程建设规模不断扩大的前提下,混凝土用量与日俱增,天然河砂的开采也越来越多,逐渐出现破坏河道挖沙、毁田挖沙等过度开采的行为,生态环境遭到严重破坏。
目前,我国很多地区都出现了河砂枯竭的问题,同时由于运输成本影响,无法长距离运输河砂,综合考虑生态性和经济性可知,机制砂的推广应用将成为必然趋势。
做为一种可开发利用资源,机制砂主要有以下特点:(1)生产工艺:在碎石生产过程中会产生很多副产品,机制砂就是其中一种,由于破碎设施和地区差异,各个料场所生产的机制砂也不尽相同;(2)外观色泽:母材的颜色对机制砂颜色起决定性作用,如使用山石制备的机制砂主要呈黑色或灰白色等,而使用卵石制备的机制砂则主要呈黄色;(3)石粉含量:与天然砂相比,机制砂夹杂大量石粉,一定程度上可以使混凝土的密实性、和易性得到改善;(4)颗粒级配:机制砂的细度模数通常较天然砂大,而0.15 mm~0.6 mm筛孔的颗粒较少;(5)颗粒性状:机制砂颗粒偏尖锐带棱角,能使水泥和骨料在混凝土拌合过程中良好结合,但因石粉含量较多,吸水量较大,会使和易性受到影响。
为弥补该缺陷,应对机制砂的石粉含量和破碎设施等合理选择。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技术是一种利用特殊配合比设计和先进的材料技术,以及施工工艺,制造出具有优异性能的混凝土材料的技术。
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可以显著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承载力和施工效率。
以下将详细介绍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抗渗性能和抗冻融性能,能够有效阻止外部水分和溶解物质的渗透进入混凝土中,减少结构内部的湿度变化和化学侵蚀,从而延缓混凝土结构的老化速度,提高其使用寿命。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承载力。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高的强度和更好的韧性,能够承受更大的荷载和冲击力,提高结构的抗震性能和抗风性能,从而保证道路桥梁工程的安全性和稳定性。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可以提高施工效率。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好的流动性和自密实性,能够更容易地填充模板中的空隙,减少施工过程中的气孔和缺陷,提高混凝土的均匀性和一致性,从而降低结构的质量问题和维修成本,简化施工流程,提高工程的施工速度。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还可以提高结构的节能性能。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好的隔热性能和保温性能,能够减少能量的传导和散失,降低冷热桥效应,提高结构的节能效果,从而减少能源消耗和环境污染。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还可以提高结构的美观性。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更好的均匀性和光洁度,能够制造出更平整、更细腻、更具观赏性的表面效果,提高结构的视觉质量和观感价值,增强工程的美学效果。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具有重要意义。
它可以提高混凝土结构的耐久性、承载力和施工效率,节能环保,优化工程成本,赋予结构更好的美观性。
随着科技的不断进步和人们对工程质量和环保要求的提高,相信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将得到进一步推广和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高性能混凝土是利用常规材料和生产工艺生产的一种高技术混凝土。
它不仅具有混凝土原有的力学性能和稳定性,而且具有工作效率和大体积运行稳定性等特殊性能。
高性能混凝土的生产不同于普通混凝土的搅拌和养护。
高性能混凝土将以其高强度、大体积稳定性和高性价比广泛应用于道路桥梁施工中。
高性能混凝土对初拌、道路运输、现场浇筑等施工工艺有严格要求。
标签:高性能混凝土技术;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应用导言:在社会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城市化步伐明显加快,交通枢纽作用凸显。
道路桥梁是最常见的交通枢纽,道路桥梁建设一直是交通工程建设的核心。
随着施工范围的不断扩大,如何兼顾工程质量和施工效率已成为各施工企业关注的焦点。
为了满足高性能、高耐久性的技术要求,高性能混凝土在合适的时机出现,是建筑工程的一个重要进展。
一、高性能混凝土的概述高性能混凝土,其简称为HPC,它是一种技术含量高的新型混凝土。
与普通混凝土相比,这种混凝土的生产配合比具有耐久性、稳定性和工作性等特点。
高性能混凝土的水胶比一般不高,通常在优化原材料选择后使用。
为了保证混凝土的高性能,掺量也足够。
高性能混凝土的优点一般包括以下几个方面:一是自密实。
由于耗水量小,高性能混凝土的浆体流动性和抗离析性较强。
这些性能主要是由于其自密实性高。
第二,体积稳定性。
高性能混凝土体积稳定性好,如收缩率低、徐变小、温度变形小、弹性模量高等。
例如在弹模量的表现上,混凝土弹模量一般在20GPa~25GPa之间,但是高性能混凝土,其弹模量就在40GPa~50GPa之间,并且90d的干缩值不高于0.04%。
第三,高强度。
高性能混凝土一般具有极强的抗压性,一般抗压性大于200MPa,和普通混凝土相比具有较强的抗拉强度。
第四,水热化相对低。
高性能混凝土中,由于具有较低的水灰因此水化时间也就相对较短。
第五,收缩量和徐变量小。
高性能混凝土中,其收缩量越高,强度就越低,在徐变量上,比普通混凝土低。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浅谈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摘要:高性能混凝土是指利用先进的科技优化普通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同时适当添加活性细沙、添加剂等从而形成的新型混凝土。
高性能混凝土具有稳定性佳、高抗压强度、耐久性优、性价比高等应用优势,有利于提升道路桥梁的耐久性、强度、稳定性等,从而降低工程施工成本,保障施工质量。
本文提出了实际施工工程中应用高性能混凝土的技术要点,包括原材料,配合比,计量、拌和、运输、浇筑,养护方面。
关键词:高性能混凝土;道路桥梁工程;施工;应用随着现代道路桥梁工程施工的规模和数量不断扩大,施工技术也随之不断优化。
本文讨论的对象为道路桥梁施工中应用的关键性施工材料—混凝土。
混凝土的质量是道路桥梁施工质量的关键影响因素,为了确保工程的结构、安全性、使用寿命,高性能混凝土应运而生并得到广泛使用。
笔者简介了高性能混凝土的定义,在此基础上介绍了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优势,例举了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具体应用,并分析了应用时的技术要点,期待能够为类似的研究提供有价值的参考。
一、高性能混凝土高性能混凝土是将普通的混凝土作为基础利用先进的科技优化混凝土的材料配比,同时适当添加了活性细沙、添加剂等增强混凝土的抗压、抗抗腐蚀能力及强度。
根据有关规定,道路桥梁施工中应用的高性能混凝土抗压强度应在17Mpa以上从而显著提升路面的抗渗性、密实性等[1]。
二、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1、应用优势分析1.1稳定性佳高性能混凝土具有极高的稳定性。
由于合理添加了外渗剂、改变原材料特点、比例关系等显著强化了高性能混凝土的稳定效果[2]。
当内部湿度、温度出现变化,高性能混凝土不会受到不良影响,所以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进行大面积浇筑后,高性能混凝土不会产生大量水热化,从而有利于严格控制内部温度与湿度。
1.2高抗压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十分强大,这是近年来道路桥梁工程的发展需要。
凭借其优秀的抗压强度能够确保工程达到相关的强度标准,利用新型的高抗压强度施工技术配合高性能混凝土,有利于有效满足工程施工对混凝土的要求,提升工程质量。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应用一、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特点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优良性能的混凝土材料,其特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1. 高强度:高性能混凝土的抗压强度明显高于普通混凝土,一般可以达到60MPa以上,甚至有的可以达到100MPa以上。
2. 优良的耐久性:高性能混凝土具有较好的耐久性能,能够抵抗氯离子、二氧化碳、硫酸盐等侵蚀,具有较好的抗裂抗渗性能。
3. 密实性强:高性能混凝土的密实性较好,能够有效减少混凝土的孔隙率,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
1. 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墩柱和梁下部的应用桥梁墩柱和梁下部是桥梁工程中重要的承重构件,传统的混凝土材料在这些构件上往往难以满足工程的要求,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应用可以有效提高这些构件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
在桥梁墩柱部位,高性能混凝土的高强度可以有效减小柱截面尺寸,提高柱的承载能力;在梁下部,高性能混凝土的抗渗性能可以有效保护钢筋免受腐蚀,延长梁的使用寿命。
桥面铺装是桥梁工程中的重要部分,直接接触交通的车辆,对混凝土材料的耐磨性和耐久性要求较高。
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技术进行桥面铺装可以有效提高桥面的抗压强度和耐久性能,减少路面的维护成本和频率。
高性能混凝土的平整度和平整性较好,可以提高桥面的行车舒适性和安全性。
在桥梁的维修和养护过程中,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可以在原有结构上进行加固和改造,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和使用寿命。
在现有桥梁的墩柱和梁部位进行高性能混凝土的喷涂加固,可以有效提高结构的抗震能力和耐久性,延长桥梁的使用寿命。
随着交通基础设施建设的快速发展,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将会得到进一步的推广和应用。
未来,随着建筑材料科学和技术的不断进步,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将会在以下几个方面得到进一步的发展:1. 多功能化:未来的高性能混凝土材料将会朝着多功能化的方向发展,不仅具有高强度和耐久性,还具有自愈合和自洁能力,可以有效提高混凝土的综合性能,减少维护成本。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实践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施工中的实践
高性能混凝土是一种具有卓越性能和优秀耐久性的混凝土,其强度、耐久性和抗裂性
能都比普通混凝土更好。
在道路桥梁工程的施工中,采用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可以提高桥梁
的使用寿命和质量,同时减少维修和更换的次数,降低总体成本。
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主要应用领域在于桥梁工程中的梁、墩、桩、盖板等重要构件,
以及路面、人行道和路基等部位的施工。
高性能混凝土的主要特点是强度高、抗裂性能好、耐久性高和耐久性好。
在施工过程中,能够有针对性地掌握这些特点,采取相应的施工工
艺和工具,使得高性能混凝土更好地发挥其优越性能。
在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需要按照一定的比例进行搅拌,同时需要对混合物进行加热
处理,保证混合物达到一定的流动性,并提高浇注效率。
在浇筑过程中,需要采用振捣器
进行震实,避免混凝土出现空隙,保证其密度和整体性能。
在混凝土凝固过程中,还需进
行加湿处理,保证混凝土表面的湿度,防止混凝土表面龟裂和开裂。
另外,高性能混凝土在道路桥梁工程中还可以通过添加掺和剂的方式来进一步提升其
性能,如掺加硅烷等混凝土添加剂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抗裂性能。
同时还可以通过钢
筋加固等方式来增强混凝土的强度和承载能力,并使用先进的防腐涂料对其进行保护,进
一步提高混凝土的耐久性和使用寿命。
总之,高性能混凝土技术在道路桥梁工程中的应用具有重要的意义,能够提高桥梁的
使用寿命和质量,减少维修和更换的次数,降低总体成本,是现代化桥梁建设的重要组成
部分。
在未来,我们应该进一步加强对高性能混凝土技术的研究和应用,不断提高道路桥
梁的质量和安全性。
机制砂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

机制砂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研究摘要:机制砂是一种在建筑工程中广泛使用的建筑材料,其特点是颗粒均匀、骨架稳定,可以有效提高桥梁工程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本文通过对机制砂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进行研究和探讨,以期能够为桥梁工程的设计和施工提供有益的参考和借鉴。
1. 引言桥梁工程是现代城市基础设施建设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在桥梁工程中,材料的选择和使用对工程的质量和性能起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机制砂作为一种理想的桥梁材料,在现代桥梁工程中广泛应用。
2. 机制砂的特点2.1 颗粒均匀机制砂的制备工艺可以使砂粒的粒径均匀分布,避免了天然砂的砂粒粒径不均匀的问题。
颗粒均匀的机制砂在桥梁工程中能够更好地填充空隙,提高桥梁的承载能力。
2.2 骨架稳定机制砂的骨架稳定性好,具有良好的抗压和抗剪强度。
这种稳定的骨架能够减少桥梁在使用过程中的变形和沉陷,保证桥梁的稳定性和安全性。
3. 机制砂在桥梁地基处理中的应用3.1 填充土料机制砂可以用作桥梁地基的填充土料,通过合理的填筑和强夯,提高地基的稳定性和承载能力。
同时,机制砂的颗粒均匀性可减少地基的沉陷和变形,对桥梁的建设提供了可靠的基础。
3.2 作为加固层机制砂还可以用作桥梁基础的加固层,通过加固层的使用可以提高原始土壤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机制砂的骨架稳定性能够有效抵抗土壤的沉陷和侧向变形,确保桥梁的长期稳定性。
4. 机制砂在桥梁桥台与墩身中的应用4.1 沉降槽填充机制砂可以用于桥台和墩身的沉降槽填充,填充后的机制砂能够减少沉降槽的沉降和变形,保持桥梁的平稳运行。
4.2 层状填充机制砂的颗粒均匀性和骨架稳定性使其成为桥梁墩身的理想填充材料。
通过适当的层厚和加固工艺,可以提高桥梁墩身的承载能力和稳定性。
5. 机制砂在桥梁混凝土中的应用机制砂也可在桥梁混凝土配方中使用,以改善混凝土的性能。
机制砂的颗粒均匀分布和骨架稳定性能够有效增加混凝土的密实性和耐久性,减少混凝土的收缩和开裂现象。
6. 机制砂在桥梁施工中的应用注意事项在桥梁工程中使用机制砂时,需要注意以下几点:6.1 机制砂的筛选标准和质量控制要求;6.2 机制砂与其他材料的配合比例和施工工艺;6.3 机制砂填充和加固层的加固时间和固化期;6.4 机制砂在施工过程中的防止污染和控制粉尘的措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发表时间:2019-04-28T09:57:27.140Z 来源:《基层建设》2019年第6期作者:李卫华
[导读]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中对于各类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过度的开采和使用使得天然砂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下降。
浙江省隧道工程集团有限公司浙江杭州 310000
摘要:近年来,伴随我国建筑工程行业的不断发展,工程建设中对于各类资源的需求量也在不断增加,过度的开采和使用使得天然砂的数量和质量都在下降。
同时,一些地区的政府也提出了天然砂的限采规定,这就使得天然砂与混凝土用砂的供需矛盾进一步加剧。
为了有效解决这一情况,机制砂应运而生,其在高性能混凝土中的应用进一步提升了混凝土的性能,同时也减少了对天然砂的开采。
鉴于此,文章对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进行了研究,以供参考。
关键词: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桥梁工程;应用措施
1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性能分析
1.1力学性能
混凝土的基本力学性能主要表现在抗弯曲力、抗拉力、粘结力度以及抗折断性等,在混凝土中添加机制砂可以有效提升混凝土的力学性能,因为机制砂多有岩石破碎而成,与天然砂相比,其质地更为坚硬,且机制砂的表面更加粗糙、棱角较多,对于提升界面的粘结力作用明显。
除此之外,机制砂所含的石粉也可以对混凝土中的空隙进行有效改善,从而进一步提升混凝土的力学性能[1]。
1.2耐久性
耐久性指的是混凝土在使用过程中,抵抗特殊气候和环境腐蚀以及荷载压力的性能。
混凝土的空隙与混凝土自身的抗冻结性能和抗渗性能有着直接的关系,混凝土的密实度高则空隙也相对较小,其抗渗和抗冻结能力也就相对较强。
在混凝土中应用机制砂可以有效减少混凝土内部的空隙,提升混凝土整体密实性,从而使混凝土的抗渗、抗冰冻和抗腐蚀性能得到有效提升。
通过相关实验的对比,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耐久性较普通混凝土而言,高出了30%~50%左右。
2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在桥梁工程中的应用
2.1配合比设计要点
2.1.1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配合比设计
配合比计算结合清华大学矿渣硅灰高强混凝土配置方法,通过更改和修改部分假设参数来实现混凝土的配合比计算。
(1)配合比参数假设:单位用水量170kg;混凝土含气量1.0%;水泥:掺和料体积比=3:1;硅灰:矿粉体积比=2:3;机制砂砂率0.39。
(2)配合比计算:水泥质量432kg/m3;矿粉的质量70kg/m3;硅灰质量40kg/m3。
细骨料用量682kg/m3;粗骨料用量1080kg/m3。
得到高性能机制砂混凝土的初始配比。
水泥:砂:碎石:矿粉:硅灰:水=432:682:1080:70:40:170。
根据配合比的计算结果,按
GB/T50080—2002测试方法和L型流动仪进行适配混凝土性能测评[2]。
2.1.2试配和调整
配合比的调整关键点是减水剂的用量减水剂用量过低,混凝土的工作性能较差,过高则容易出现离析、泌水等现象表1为经过重复配合比调整后的高性能混凝土各项性能表。
对表1各性能参数分析可知,在试验的前三次,随减水剂的增加,混凝土的流动速度和坍落度和扩展度都在增加;从第四次开始,混凝土开始出现泌水现象,同时坍落度和扩展度还是保持一定增加;第五次试验开始提高砂率,有效的缓解了泌水现象,混凝土坍落度和扩展度都未再出现增长,但混凝土流动速度出现下降,减水剂饱和点保持在1.9%左右,若再提高减水剂的掺加量容易造成离析危险。
从五次试验中可以看出,第三次试验配比所得到的混凝土性能最佳。
因此,本文中根据砂:碎石:矿粉:硅灰:水:减水剂=432:682:1080:70:40:170:10.3混凝土配比试验。
2.3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浇筑要点
在桥梁工程的混凝土浇筑环节,主要包括摊铺、振捣和修整等工序。
混凝土的浇筑质量也会直接影响到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和使用寿命,所以施工企业在进行混凝土浇筑时,应严格遵照施工规范进行。
混凝土的浇筑作业应严格控制高性能混凝土的入模温度,同时还要控制混凝土的坍落度和含气量。
浇筑过程中,通常采用分层浇筑的方法,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摊铺厚度不易超过600mm,此外,分层浇筑的间隔时间也要进行合理控制。
在振捣环节需要注意的是,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流动性较大,在振捣环节需要应用高频振捣棒或附着式平板振捣器等设备配合作业。
振捣过程中,振捣器插入深度不能大于50mm,振捣作业应保持均匀,尽可能避免振捣设备与模板或钢筋发生碰撞,通常情况下,混凝土表面没有浮浆或气泡时,方可停止振捣作业[3]。
2.4高性能新型混凝土的养护
在桥梁工程混凝土施工中,对于混凝土浇筑完成后的养护工作也是保证混凝土施工质量的重要环节,所以,桥梁工程的施工企业应对高性能混凝土的养护工作引起足够重视。
在桥梁施工中,低温养护和水养护是较为常见的养护方式。
适宜的养护措施可以有效防止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出现过开裂或是过度硬化的现象。
在开展养护工作时,施工人员应注意以下几方面内容:首先,要科学安排混凝土养护时间,通常情况下是在混凝土浇筑完成之后的10h进行喷水养护,这样可以保证混凝土的表面湿度,防止混凝土裂缝的出现[4];第二,对于混凝土的养护要做到持续性,同时还要根据实际的天气情况及时调整养护方法,例如在气温较低的时候,应对混凝土表面进行覆盖,以防止因温差变化产生裂缝。
结语
综上所述,伴随我国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各地区的路桥工程建设数量也有了明显增加,同时,人们对于路桥工程的施工质量也提
出了更高的要求。
在桥梁工程的建设过程中,应用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可以有效提升桥梁工程的整提强度和使用寿命,在满足交通运输需求的同时,也能有效降低后期维护成本。
所以,桥梁工程的施工企业应不断强化对机制砂高性能混凝土的研究与应用,从而进一步提升桥梁工程的建设质量,促进我国路桥工程事业的更好发展。
参考文献:
[1]俞卓.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研究[J].交通世界,2017(18):128-129.
[2]周克元.浅析中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桥梁施工中的应用[J].科技创新与应用,2014(24):217.
[3]刘矿军.公路桥梁施工中高性能混凝土的应用探究[J].黑龙江交通科技,2012(3):33.
[4]李继足.探讨高性能混凝土在公路工程施工中的应用[J].建筑建材装饰,2015(23):13,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