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章 激励同步练习
人教版九年级下册语文 同步训练:12人生

初中语文试卷马鸣风萧萧1.根据拼音写出相应的词语。
(1)经过若干年之后,在钻研和精通技艺上tíng zhìbùqián( )是最愚蠢的。
(2)从塔上的瞭望孔望见的景致都足够shǎng xīn yuèmù( )。
(3)劳动者在这个工场中是如此自在,终其一生,他们就在那里工作,每天都能得到zēn ɡyì( )。
(4)如果一个人一旦达到它的顶端,就会掉下来摔得fěn shēn suìgǔ( )。
2.下列句子中,没有语病的一项是( )A.最近,蔬菜、服装、鸡蛋等农副产品普遍涨价,政府正在积极调控。
B.为了防止森林火灾不再蔓延,当地政府采取了强有力的应对措施。
C.经过昨夜的一场大雨,空气清新了许多。
D.在多元文化的今天,我们一定要学会发扬和继承民族的优良传统。
3.下列对文中描写的四个场面的理解,不正确的一项是( )A.第一个场面是描述人类攀登高塔的情景,说明人的生命历程有攀登就必然有摔落,这是对立统一的。
B.第二个场面描述一些人深入挖掘,探寻地下坑道的情景,表现他们不屈不挠、顽强奋斗的精神。
C.第三个场面描述一些人在广阔的领域开拓进取,开疆辟土,征服人群的情景,表现了他们的辛劳和勇敢。
D.第四个场面描述一些人在工场劳作的情景,表现他们渴望征服,喜欢掌握权力的精神品质。
阅读下文,完成后面的题。
生命的一抹①少年时,总喜欢站在山上听风响,躺在原野上看云飞,日子过得轻轻忽忽的,像梦,一切都令人陶醉,一切都美。
②什么叫做美呢?那时还说不出来。
生活在北国的原野上,只觉得天地无限辽阔。
早春,在潮润润的泥土上,踏着刚出芽的青草,心头便充盈着战栗的喜悦,要是在田间找到一朵初绽的小花,更能呆呆地凝视老半天,仿佛怕亵渎了生命的神圣,想采摘却又不敢采摘。
秋天的时候,那莽莽的大平原真使人惊奇!从天上到地下,缤纷的色彩每天都有不同的变化,尽够眼睛忙的。
等到西风渐紧,黄叶辞枝,我总有无端的喟叹。
苏教版第11册第12单元同步练习

苏教版第11册第12单元同步练习第一,二单元试卷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恭喜大家成为六年级的学生。
到目前为止,你的语文知识增加多少,你的语文能力提高多少?看看你的学习成果吧!相信自己,仔细审题,深入思考,用心体验,你会考出好成绩的!基础知识(30分)积累运用(21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4分)kǒngùdiānǒkāngkǎiji’ángf ùyúwánkàn第一,二单元试卷卷首语:亲爱的同学们,恭喜大家成为六年级的学生。
到目前为止,你的语文知识增加多少,你的语文能力提高多少?看看你的学习成果吧!相信自己,仔细审题,深入思考,用心体验,你会考出好成绩的!基础知识(30分)积累运用(21分)一、读拼音写词语。
(4分)kǒngbùdiānbǒkāngkǎiji’ángfùyúwánkàng()()()()二、读一读,判断下列每组词语的意思是否相同,相同的打“√”,不同的打“×”。
(4分)1.牙刷——刷牙()2.家人——人家()3坐落——落座()4.子孙——孙子()三、根据意思选择词语的注音,用线连起来。
(4分)1、dōngxī东西:指方向。
2、dìdào地道:真正的。
dōngxi东西:指物品。
dìdao地道:地面下掘成的通道。
四、写出下列句子中所缺的“jù”字。
(6分)[]离北京奥运会开幕的日子越来越近,“祥云”火[]的传递也在世界各地展开。
面对一些“藏独”分子闹出的一幕幕用心险恶的闹[]和西方媒体的不实报道,全世界华人[]理力争,他们[]集一起,举行大型爱国和平游行,表达出[]绝暴力,维护祖国团结统一的决心。
五、按要求改写句子。
(3分)1、沿着这条奥运专用车道走,就能到达“水立方”。
改成反问句:2、三清山日出的景色真美丽。
改成感叹句:3、奥运会开幕式,“鸟巢”里的人真多呀!改成夸张句:美文再现(6分)六、理解课文内容填空。
51《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2023学年高二语文上册选择性必修上册)(原卷版)docx

《论语》十二章同步练习【基础练习】1.下列加点词语意义不相同的一项是()A.何莫学夫.诗微夫.人之力不及此B.死而后已.,不亦远乎?学不可以已.C.天下归.仁焉自牧归.荑,洵美且异D.见不贤而内自省.也君子博学而日参省.乎己2.下列句中加点词的解释,不正确...的一项是()A.君子喻.于义喻:知晓,明白B.敏.于事而慎于言敏:敏捷C.譬如为山,未成一篑.篑:盛土的竹筐D.请事.斯语矣事:实践,从事3.下列文言句式不相同...的一项是()A.毋吾以也则小子何述焉无乃尔是过与B.绘事后素子服景伯以告子贡丘不与易也C.八佾舞于庭志于道其何伤于日月乎D.久矣吾不复梦见周公惜乎,夫子之说君子也贤哉,回也4.许多成语源自《论语》,给人以丰富的教益。
下列对相关成语的解说,不正确的一项是() A.吾十有五而志于学,三十而立,四十而不惑,五十而知天命,六十而耳顺,七十而从心所欲,不逾矩。
(《论语·为政》)三十而立:指三十岁时能够立身,有所成就。
启示我们把握人生成长的关键时刻。
B.温故而知新,可以为师矣。
(《论语·为政》)温故知新:温习旧的知识,得到新的认识和体会。
令人领悟富有智慧的学习之道。
C.见贤思齐焉,见不贤而内自省也。
(《论语·里仁》)见贤思齐:看见贤者,就想学得与他一样。
启发我们不断修身向善,积极反思自我。
D.莫春者,春服既成,冠者五六人,童子六七人,浴乎沂,风乎舞雩,咏而归。
(《论语·先进》)沂水春风:春风和煦、春日畅游的美好图景。
鼓励大家珍惜春光,及时享乐。
5.下列各句关于《论语》的翻译,有错误的一句是()A.君子博学于文,约之以礼,亦可以弗畔矣夫!君子广泛地学习文化知识,再用礼来加以约束,这样也就不会离经叛道了。
B.中庸之为德也,其至矣乎!民鲜久矣。
中庸这种道德,该是最高的了,大家已经是长久地缺乏它了。
C.不愤不启,不悱不发。
教导学生,不到他愤怒的时候,不去开导他;不到他想说却说不出来的时候,不去启发他。
部编版七年级上册语文同步练习:12 纪念白求恩(含答案)

第四单元12 纪念白求恩1.下列加点字的注音完全正确的一项是()A.狭隘.(yì)解.放(jiě)微.不足道(wēi)B.殉.职(xùn) 极端.(duān) 拈.轻怕重(zhān)C.鄙薄.(báo) 纯粹.(cuì) 漠.不关心(mò)D.热忱.(chén) 派遣.(qiǎn) 冷冷清.清(qīnɡ)2.下列句子中的加点成语使用有误的一项是()A.白求恩同志支持中国人民反法西斯斗争的事迹在中国家喻户晓....。
B.正是凭着这种对群众负责和对工作精益求精....的态度,十年来,她经手的三百余件案件,无一起错案。
C.有了乐于吃苦的理念和心态,就不会在工作中拈轻怕重....。
D.张先生如往常一样漠不关心....地上网核对前一天下午买的五注双色球机选号码。
3.在下面文段的横线上选填恰当的称呼。
从前线回来的人说到,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晋察冀边区的军民,凡亲身受过的治疗和亲眼看过的工作的,无不为之感动。
每一个共产党员,一定要学习的这种真正共产主义者的精神。
A.白求恩同志B.白求恩C.白求恩医生4.下列有关各句的分析错误的一项是()A.一个外国人,毫无利己的动机,把中国人民的解放事业当作他自己的事业,这是什么精神?这是国际主义的精神,这是共产主义的精神,每一个中国共产党员都要学习这种精神。
分析:这个句子运用了反问的修辞手法。
B.没有一个不佩服,没有一个不为他的精神所感动。
分析:这个句子中“没有一个不”表达了肯定的意思。
C.对同志对人民不是满腔热忱,而是冷冷清清,漠不关心,麻木不仁。
分析:运用对比手法,严厉批评了“不少的人”,指出了向白求恩学习的必要性。
D.这就是我们的国际主义,这就是我们用以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国际主义。
分析:运用反复手法,突出表明“我们的国际主义”是“反对狭隘民族主义和狭隘爱国主义的”,是有着鲜明的针对性的。
【培优卷】同步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为人民服务》

【培优卷】同步分层练习:2023-2024学年六年级下册语文第12课《为人民服务》一、基础运用1.文章最常用的手法有描写、叙事、抒情、说理等。
如就单论技巧而言,描写而不单调,叙事而不拖沓,抒情而不做作,说理而不枯燥,文章就算做好了。
但更多时候是这些手法的综合运用。
概括说来就是:形、事、情、理、典五个要素。
对此,完成下面练习。
(填序号)毛泽东的《为人民服务》,,是形;,是事;,是情;,是理;,是典。
①讲张思德烧炭②沉痛哀悼③从追悼会现场说起④为人民服务⑤引用司马迁的话“人固有一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2.品读句子,完成练习。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这句话中的“完全”和“彻底”的意思是,在这里强调了,从而阐明了中国共产党和中国共产党所领导的革命队伍的。
(2)我们的同志在困难的时候,要看到成绩,要看到光明,要提高我们的勇气。
①这句话运用的修辞手法,激励同志们要。
②仿照修辞手法,把下面的句子补充完整。
我们在读书的时候,要,要,要。
3.给“食”找座位。
a.废寝忘食b.丰衣足食c.饥不择食d.因噎废食e.自食其言f.自食其果①干了坏事,自作自受。
②不去睡觉,忘了吃饭。
③说了不算,不守信用。
④穿的吃的,都很富足。
⑤怕卡喉咙,不敢吃饭。
⑥肚子饿了,顾不上挑食。
4.按要求完成句子练习。
(1)炊事班长快四十岁了,个儿挺高,背有点儿驼,四方脸,高颧骨,脸上布满了皱纹。
该句运用了描写,请你用这种描写方法描述一下你的老师或同学。
(2)袁莉告诉李老师:“这次的少先队活动由我来主持。
”(改成转述句)(3)张思德同志是为人民利益而死的。
张思德的死是比泰山还要重的。
(用合适的关联词语连成一句话)(4)父亲不慌不忙地从抽屉里取出一支闪亮的小手枪。
(缩句)5.读下面的句子,回答问题。
(1)我们这个队伍完全是为着解放人民的,是彻底地为人民的利益工作的。
“”说明“我们这个队伍”除了为人民服务,再没有别的目的;“彻底”就是一直到底,也就是说,(2)我们是为人民服务的,,我们有缺点,不怕别人批评指出。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初中语文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全国初中语文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5小题,每题3分,共计15分)1.下列说法不正确的一项是()A. 消息《首届诺贝尔奖颁发》介绍了首届诺贝尔奖颁发盛况,列举了获奖者的国籍、姓名、所获奖项和所做贡献,明确了颁奖机构、颁奖时间和地点,交代了新闻背景。
B. 《“飞天”凌空——跳水姑娘吕伟夺魁记》极有层次地呈现了一幅美丽的“飞天”画卷,跳水姑娘吕伟轻盈似箭、潇酒自如的形象跃然纸上,爱国情感渗透在字里行间。
C. 《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消息,采用现场特写的写法,生动再现了举世瞩目的我国的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次成功着舰那惊心动魄的一刻。
D. 《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标题点明了这篇文章的主要内容和写作目的,简明、醒目,能够引起读者的关注。
【答案】C【解析】C项,“是一篇消息”错误,《一着惊海天——目击我国航母舰载战斗机首架次成功着舰》是一篇通讯。
2.下列关于文学常识的表述,不正确的一项是()A. 《消息二则》中的两则消息,以及《国行公祭,为佑世界和平》都刊载于《人民日报》。
B. 消息的正文一般包括导语、主体、背景和结语四部分。
C. 通讯着重描写精彩瞬间,比新闻特写更强调时效性和现场感。
D. 消息开头的黑体字是电头,也称“消息头”。
【答案】C【解析】C项,新闻特写着重描写精彩瞬间,比通讯更强调时效性和现场感。
3.下列句子中画线字的注音有错误的一句是()A. 口令声中,辽宁舰官兵娴(xián)熟地操纵(zòng)着航空母舰。
B. 历史不会因时代变迁(qiān)而改变,事实也不会因巧舌抵赖(lài)而消失。
C. 这是达卡多拉游泳场的八千名观众一齐翘(qiǎo)首而望、屏(bǐn)息敛声的一刹那。
2023-2024学年全国全部人教版初中语文同步练习(含答案解析)

2023-2024学年人教版全国初中语文同步练习学校:__________ 班级:__________ 姓名:__________ 考号:__________注意事项:1.答题前填写好自己的姓名、班级、考号等信息;2.请将答案正确填写在答题卡上;一、单选题(本大题共计4小题,每题3分,共计12分)1.下列句子没有语病的一项是()A. 能否最大限度地调动全体员工的工作热情,关键在于领导的勤政廉洁和管理智慧。
B. 经过持续不断的环保治理、重拳出击,让我们的山变得更青了,水变得更绿了。
C. 精准扶贫不但要给予物质和经济上的帮助,而且要给予方法和技能上的指导。
D. 丁细牙痛胶囊的主要成分是由丁香叶、细辛组成的,因此毒副作用比较小。
【答案】C【解析】A项,两面对一面,删去“能否”;B项,滥用介词导致缺少主语,去掉“经过”或“让”;D项,句式杂糅,“主要成分是丁香叶、细辛”和“主要是由丁香叶、细辛组成的”杂糅在一个句子中,可保留其一。
故选C。
2.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的一项是()A. 哎呀,天!他是惦记他的兄弟了……可我还不知道呢!B. 他身材很高大;青白脸色,皱纹间时常夹些伤痕;一部乱篷篷的花白的胡子。
C. 马帮向横在峡上的一根索子颤颤移去。
那索似有千均之力,扯住两岸石壁,谁也动弹不得。
D. 奶奶气得咬牙切齿地骂他,手握着擀面仗要梆他,还威吓要三天不给他饭吃。
【答案】A【解析】B项,“乱篷篷”应写作“乱蓬蓬”。
C项,“千均之力”应写作“千钧之力”。
D项,“擀面仗”应写作“擀面杖”。
故选A。
3.下列句子中没有错别字且画线字注音无误的一项是()A. 当它戛然而止(jiá rán ér zhǐ)的时候,世界出奇地寂静,以至使人感到对她十分陌生了。
B. 每一个舞姿都使人战粟(zhàn lì)在浓烈的艺术享受中,使人叹为观止。
C. 想起来,族姊(zú zi)远嫁,大送大迎,曾听过彻夜的鼓吹,看满街的灯火。
七年级语文下册 第12课 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同步练习 新人教版-新人教版初中七年级下册语文试题

第12课闻一多先生的说和做一、字音字形1.识记生难字典jí(籍)仰之弥.高(mí)qiè(锲)而不舍lì(沥)尽心血目不窥.园(kuī)群蚁排yá(衙)hè(赫)然迥.乎不同(jiǒng)2.读准多音字(1)漂.白四壁:piǎo其他读音:piào组词:漂亮(2)气冲斗.牛:dǒu其他读音:dòu组词:战斗二、重要词语1.锲而不舍:镂刻不停,比喻有恒心,有毅力。
2.目不窥园:眼睛不暗中看一看家里的园圃,即专心致志。
3.兀兀穷年:辛辛苦苦地一年到头这样做。
4.沥尽心血:(为了事业)费尽心血。
5.赫然:形容令人惊讶或引人注目的事物突然出现。
6.迥乎不同:很不一样。
7.一反既往:完全不同于过去。
8.气冲斗牛:形容气势之盛可以直冲云霄。
三、作家作品臧克家1.臧克家(1905—2004),笔名少全、何嘉,是诗人闻一多先生的高徒。
他自幼受祖父、父亲影响,打下了良好的古典诗文基础。
1932年开始发表新诗,以一篇《老马》成名。
1933年9月,诗人自费出版了第一本诗集《烙印》。
随着《老马》等诗的广泛流传,臧克家被誉为“农民诗人”。
1934年发表了长诗《自己的写照》。
解放后出版的诗集有《春风集》《欢呼集》《臧克家诗选》和长诗《李大钊》等。
闻一多2.闻一多(1899—1946),原名闻家骅,又名多、亦多、一多,字友三、友山。
中国现代伟大的爱国主义者,坚定的某某战士,中国某某同盟早期领导人,中国共产党的挚友,诗人,学者。
新月派代表诗人,是一个特别爱国的人。
有诗集《红烛》《死水》。
1.闻一多先生的事迹很多,作者为什么只选取这六件事?点拨:闻先生一生可以记述的事很多很多。
作者只从大量材料中选取了这六件事,可见作者所选材料,讲究典型性,以少胜多。
对作为“学者的方面”,作者只选取了写作《唐诗杂论》《楚辞校补》《古典新义》三本书的情况加以表现;对作为“革命家的方面”,则选取起稿政治传单、群众大会演说、参加游行示威这三件事作为例证。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第十二章激励同步练习双击自动滚屏发布者:admin 发布时间:2008/5/18 阅读:4888次第十二章激励一、单项选择题1、激励的对象主要是(B )A.组织目标B.组织范围内的员工或领导对象C.员工的需要D.组织范围内的员工的利益2、产生激励的起点是(B )A.欲望B.未得到满足的需要C.动机D.希望3、(D )是领导者指挥下属和鼓励下属的行为基础。
A.薪酬B.职位C.休息日D.需要4、(A )从组织范围角度出发,把人的需要具体化为员工切实关心的问题。
A.双因素理论B.需要层次理论C.后天需要理论D.正强化理论5、双因素理论研究的重点是(B )A.人的需要是如何满足的B.组织中个人与工作的关系问题C.影响人的需要的主要因素D.人的需要层次6、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称为(C )A.保健因素B.满意因素C.激励因素D.自我实现7、后天需要理论是由( D )提出的。
A.马斯洛B. 赫兹伯格C. 麦格雷戈D. 麦克兰8、银行开展有奖储蓄活动,事先公开奖励的物质和奖金的数额,这主要是为了(B )A.提高人们对获奖的期望值B.提高人们对获奖的效价C.增加人们选择的自由度D.增加人们对活动的公平感9、一个人的成绩与效果取决于他的(C )A.工作能力和工作的难易程度B.本人的性格和机遇C.能力与激励水平D.价值观与态度10、某高中生成绩不错,他估计自己有80%的把握能考上大,并且他也希望考上,其渴望程度为100%,那么高中生考上的大学的激励水平为( B )A.100%B.80%C.50%D.88%11、如果一个管理者非常熟悉而且能灵活应用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那么在下表所列的错误中,他最不可能犯的是哪一个错误?(B)A.E1B.E2C.E3D.E412、下面哪种理论不属于激励理论?(B )A.双因素理论B.权变理论C.需求层次理论D.期望值理论13、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论,下列需求哪项是按从低到高顺序排列的? (A)(1)就业保障;(2)上司对自己工作的赞扬;(3)工作的挑战性;(4)同乡联谊会;(5)满足标准热量摄入量的食品A.(5) (1) (4) (2) (3)B.(5) (4) (1) (3) (2)C.(5) (4) (1) (2) (3)D.(5) (1) (3) (4) (2)14、根据马斯洛的需要层次理论,下列哪一类人的主导需要最可能是安全需要?(D )A.总经理B.刚参加工作的大学生C.刑满释放人员D.私营企业的雇员15、根据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理论.可得如下结论:(A )A.对于具体的个人来说,其行为主要受主导需求的影响B.越是低层次的需求,其对于人们行为所能产生的影响也越大C.任何人都具有5种不同层次的需求,而且各层次的需求强度相等D.层次越高的需求,其对于人们行为所能产生的影响也越大16、中国企业引入奖金机制的目的是发挥奖金的激励作用,但到目前为止,许多企业的奖金已经成为工资的一部分,奖金变成了保健因素。
这说明:( C )A.双因素理论在中国不怎么适用B.保健和激励因素的具体内容在不同国家是不一样的C.防止激励因素向保健因素转化是管理者的重要责任D.将奖金设计成为激励因素本身就是错误的17、公司好几个青年大学生在讨论明年报考MBA的事情。
大家最关心的是英语考试的难度,据说明年将会有很大提高。
请根据激励理论中的期望理论,判断以下4人中谁向公司提出报考的可能性最大? ( C )A.小郑大学学的是日语,两年前来公司后,才开始跟着电视台初级班学了些英语B.小齐英语不错,本科就学管理,但他妻子年底就要分娩,家中又无老人可依靠C.小吴被公认为“高材生”,英语棒,数学强,知识面广,渴望深造,又无家庭负担D.小冯素来冷静多思,不做没有把握的事。
她自信MBA联考每门过关绝对没问题,但认为公司里想报考的人太多,领导最多只能批准1人,而自己与领导关系平平,肯定没希望获得领导批准18、“多米诺比萨饼公司”在英格兰地区的一家分店,由于生面团用光而出现断档,致使该公司“30分钟以内送到”的供应保证落空,失信于消费者。
为此,地区经理买了一千条黑纱让他手下的全班人马佩戴以示哀悼。
对该地区经理的这种做法,你的看法是:( A )A.该经理希望借助耻辱心理激励下属更加努力工作.不再出现类似的失误B.这样做会打击下属的积极性,没有什么可取之处C.这种作法符合当地的风俗习惯,不足为奇D.商场如战场,企业失去顾客如同失去生命19、双因素理论最适用于分析(B )的需要。
A.工人阶级B.知识阶层C.领导阶层D.以上都不是20、对于一个以自我实现需要占主导地位的职工来说,最有效的激励措施是(D )A.提高工资B.改善工作环境C.颁发奖状D.委以重任21、斯金提出的强化理论分为两种类型:正强化和负强化,强化理论认为(A )A.正强化要保持间断性,负强化要保持持续性B.正强化要保持连续性,负强化也要保持持续性C.正强化要保持连续性,负强化要保持间断性D.正强化要保持间断性,负强化也要保持间断性22、要想调动员工的积极性,最好应从哪方面开始做起?(C )A.领导以身作则,影响带动员工B.多组织各项活动,促进交流,增强凝聚力C.研究和关系员工的需要,力求使员工对企业产生责任感D.奖惩分明23、马克思虽然生活十分贫困,但仍然坚持完成《资本论》的创作,这主要是出于其(D )A.生理需要B.自尊需要C.情感需要D.自我实现需要24、时下一些青年白领员工虽然有高报酬、好前景却频繁跳槽,原因主要是(C )A.追求更高的报酬B.寻找更好的工作伙伴C.寻找更适合自己发展,实现梦想的位置D.寻找更佳的工作环境25、在何种情况下,金钱可以成为“激励因素”而不是“保健因素”?(B )A.那些未达到生活标准,急于养家糊口的人的计件工资B.组织在个人取得额外成就而很快给予的奖金C.以上两种情况都可以使金钱成为“激励因素”D.无论什么情况下金钱都只是“保健因素”26、张丽今年26岁,是某电脑公司市场开发部经理,思路敏锐,干劲十足,不久前刚获得某名牌大学硕士学位,目前工作待遇相当高,假如你是张的主管,你认为以下哪一种激励方式最能增加她的工作绩效?( B )A.采取以个人工作绩效为考核依据的奖励制度B.减少对她的监督,使她有更多的决策和行动自由C.对她的成绩给予公开表扬D.提高她的地位象征,如更豪华的办公室,专用秘书等27、日本丰田公司曾经有一位市场部经理,对下属采用“鞭策”式管理,工作有成效的给予重奖,做的不好就会受到严厉的惩罚,以此来激励员工拼命工作,这样做的结果使得该公司产品的市场占有率得到大幅度提高,这位经理运用的是( B )A.激励需求理论B.X理论C.Y理论D.公平理论28、假设你是一家企业的经理,发现近来企业的各项工作开展都没有创业阶段时有声有色,经调查,发现员工没有不满情绪,但对工作并不满意,为此,你认为可以采取的措施是(A )A.给工人提供更多的升迁机会B.改善工人的工作条件C.增加工人的工资D.以上都不可行二、多项选择题1、激励的关键要素包括(ACD )A.努力B.成果C.组织目标D.需要2、根据激励对象的不同方面,可以将激励分为(ABD )A.激励的内容理论B.激励的过程理论C.激励的结果理论D.激励的强化理论3、关于X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 )A.X理论认为员工天性好逸恶劳B.X理论与Y理论是相互对立的C.X理论认为员工只要有可能就会逃避责任D.X理论认为员工以自我为中心,漠视组织要求4、马斯洛需要层次理论的基本出发点是(AD )A.人是有需要的动物B.人的需要总是可以满足的C.需要是行动的动因D.人的需要都是有层次的5、需要层次理论中高层需要包括(ABD )A.安全的需要B.社交的需要C.尊重的需要D.自我实现的需要6、激励的过程理论包括(BD )A.需要层次论B.公平理论C.双因素理论D.期望理论7、公平理论中,员工选择的有自己进行比较的参照类型有(ABCD )A.其他人B.制度C.自我D.以上都是8、期望理论中,员工对待工作的态度依赖于对(ACD )的判断。
A.努力——绩效的联系B.个人目标——组织目标C.奖赏一个人目标的联系D.绩效——奖赏的联系9、关于期望理论下列说法正确的有(ABCD )A.基础是自我利益B.核心是双向期望C.关键是正确识别个人目标和判断三种联系D.是由美国心理学家弗鲁姆在20世纪60年代中期提出并形成10、常用的激励方式有(ABCD )A.工作激励B.成果激励C.批评激励D.培训教育激励11、激励是指那些导致有利实现组织目标的自觉行动的发起、发展、坚持的心理过程,所以(AD )A.激励都表现为“我要做”而不是“要我做”B.激励都表现为“要我做”而不是“我要做”C.激励是一种组织现象,而不是一种个人现象D.从激励行为本身来看,激励行为总是主动的三、判断题1、人的行为是由需要引起的,而需要则是由动机引起的。
(╳)2、领导者打算通过增加额外的休息日来提高员工的劳动生产率,其结果总是有效的。
(╳)3、激励产生的根本原因,可分为内因和外因。
内因由人的认知知识构成,外因则是人所处的环境,(√)4、对员工的激励能否有效很大程度上取决于领导者权力的运用。
(╳)5、麦格雷戈认为,X理论的假设比Y理论更实际有效。
(╳)6、需要层次理论认为,不同层次的需要会同时出现,尽管前一层次的需要未得到满足。
(╳)7、公司的政策,人际关系,工作上的成就感都属于保健因素。
(╳)8、要调动和维持员工的积极性,首先要注意激励因素,以防止不满情绪的产生。
但更重要的是要利用保健因素去激发员工的工作热情。
(╳)10、激励的过程理论认为人的行为是起所受刺激的函数。
(╳)11、正强化的刺激物都采用的奖金等物质激励。
(╳)12、实际上,不进行正强化也是一种负强化。
(√)四、名词解释1、激励:指影响人们的内在需求或动机,从而加强、引导和维持行为的活动或过程。
2、动机:动机是指诱发、活跃、推动并指导和引导行为指向一定目标的心理过程。
3、期望值:指人们对自己能够顺利完成某项工作可能性的估计,即对工作目标能够实现概率的估计。
4、保健因素:指那些与人们的不满情绪有关的因素,如公司的政策、管理和监督、人际关系、工作条件等。
5、激励因素:指那些与人们的满意情绪有关的因素,如工作表现机会和工作带来的愉快,工作上的成就感等。
6、正强化:就是奖励那些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得到进一步加强,从而有利于组织目标的实现。
7、负强化:就是惩罚那些不符合组织目标的行为,以使这些行为削弱甚至消失,从而保证组织目标的实现不受干扰。
五、简答题1、激励与行为的关系。
答:人类的有目的的行为都是出于对某种需要的追求。
未得到满足的需要是产生激励的起点,进而导致某种行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