早产儿视觉诱发电位特点与临床应用
视觉诱发电位检查的临床应用

本文对 我 院2 0 1 0 年1 月 至2 0 1 2 年6 月 收治 的2 6 0 例 人工流产 的孕妇
随机 给予ቤተ መጻሕፍቲ ባይዱ 非 司酮 口服 ,分析 观察 组与对 照组 孕妇 平均 手术 时 间、
Ma r c h 2 01 3 , Vo 1 . 1 1 , No . 7
[ 8 ] 王春 兰 . 米非 司酮 配伍 米索 前列 醇 中止早孕 的临床 观察 [ J 】 . 实用
医药杂 志, 2 0 1 2 , 2 9 ( 8 ) : 6 8 8 .
视觉诱发 电位检查 的临床应用
徐 益 华
( 重庆市渝北区人 民医院眼科 ,重庆 4 0 1 1 2 0 )
【 摘 要】 目的 探 讨视 觉诱 发 电位 ( V E P )在 临床检 查患者 ,视 觉传 导功 能状 况正 常 与否。 方法 2 0 0 9年 9月 2 9日至 2 0 1 0年 1 2月 1 0日,
对3 3 2人 ( 6 2 8眼 )8~ 9 0岁我 院 门诊 就诊 患者 ,进 行 图形视 觉诱 发 电位 ( P V E P )检 查 ,并对检 查进 行 分析 。结果 总检 查人 数 3 3 2 人, 男女 性别 比 为 1 - 3 :1 。 其 中视 神 经 受损 害最 高年 龄段 5 0~ 7 9岁之 间 ,2 1 1 眼 占总检 眼数 的 3 3 . 6 0 %;最低 8~ 1 9岁之 间 1 0眼 , 占总检 查眼 数 的 1 . 5 9 %。受检 眼 总数 6 2 8眼 ,双 眼 2 9 6占 4 7 . 1 3 % ,单 眼 3 6占 5 . 7 3 %。潜伏期 :正 常 7 5 ,无波 2 3 7 ,异 常 1 6 4 。辐 质正 常 9 6 ,异
视诱发电位的测试和应用

视诱发电位的测试和应用(吴德正)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 VEP)是视觉刺激在大脑皮层产生的生物电,通过信号平均技术从在头皮记录的脑电图中提取出的诱发电生理电位,反映视觉信息从视网膜到大脑皮层视觉中枢信号的传递过程。
VEP是湮没于脑电图中的感受器电位,并且受到心电图、肌电图的干扰。
同时VEP信号的振幅很小,约2~30uV左右,因此极易受到外界干扰。
自发性脑电、各种伪迹和干扰等统称为背景电活动。
在记录中采用多次叠加的记录方法,即在反复给予同样刺激的过程中,使与刺激有固定时间关系的电位活动相对地逐渐增大;而与刺激无固定关系的背景电活动在多次平均的过程中相互消减,逐渐变小,这样VEP在背景活动中就显现出来。
VEP对于视觉系统的完整性提供重要的诊断信息。
1934年Adrian等人首先证明利用有规律的重复闪光刺激,可记录到视皮层的电反应。
从此开始了对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FVEP)的研究和探索。
Cobb 等(1967)介绍用模式翻转刺激技术诱发VEP(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PVEP),其波形成分简单,记录较容易,大大提高了皮层VEP在评价视觉通路疾患的可靠性和敏感性。
特别是自Halliday等(1972,1973)首先将PVEP用于临床并获得肯定结果之后,PVEP就广泛应用于临床。
第一节视诱发电位的临床价值总论VEP提供了整个视通路的功能测试。
按照刺激形式的不同可以将VEP分为闪光VEP((flash VEP,FVEP)和图形VEP,其中图形VEP根据刺激给予方式的不同又分为图形翻转VEP(pattern reversal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PVEP)和图形给/撤VEP(pattern onset/offset visual evoked potential)。
0-6个月足月儿和早产儿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研究

0-6个月足月儿和早产儿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研究王婷雪;杨晨皓;曹丽娟;徐秀【期刊名称】《中国儿童保健杂志》【年(卷),期】2008(16)1【摘要】【目的】研究足月儿和早产儿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lash visual evoked potentials,FVEP)特点及临床应用。
【方法】应用重庆康华公司的眼多功能检查仪对91名婴儿(足月儿61名,早产儿30名)进行FVEP检测。
【结果】获得足月儿和早产儿FVEP波的潜伏期和振幅正常值,及其随月龄的改变而改变的趋势。
足月儿0-2、2-4、4-6个月组足月儿P1波潜伏期均值分别为181.77、153.451、32.44 ms,早产儿为213.25、184.22、166.47 ms。
组间潜伏期值差异有显著性(P〈0.05);比较了早产儿与足月儿FVEP各波潜伏期值的差异及矫正月龄后各波潜伏期值差异,足月儿和早产儿的主波P1出波率相对其它波稳定,且早产儿P1波的潜伏期较足月儿延长,矫正月龄后早产儿的P1波潜伏期与足月儿差异无显著性。
【结论】以FVEP波的主波P1潜伏期值为参考值对小婴儿的视功能检查具有可行性;在为早产儿作视功能检查时,建议检查矫正月龄后的潜伏期值是否在正常值范围内。
【总页数】3页(P29-31)【关键词】足月儿;早产儿;闪光;视觉诱发电位【作者】王婷雪;杨晨皓;曹丽娟;徐秀【作者单位】复旦大学附属儿科医院【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179【相关文献】1.低出生体重早产儿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变化及相关影响因素探讨 [J], 周北燕;周平;高延;卫焱星;卢光进2.早产儿/低出生体重儿和足月儿配方粉对住院早产儿生长发育影响的多中心对照研究 [J], 王素娟;孟永勤;陆春梅;邵肖梅;姚明珠;虞乐萍;曹云;陆国强;汪吉梅;丁红;钱宇荫3.足月儿和早产儿闪光视觉诱发电位临床研究 [J], 李萍;陈敏;卢跃兵;王惠4.脑室周围白质软化早产儿的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发展变化过程 [J], Kato T.;Okumura A.;Hayakawa F.;江山5.健康早产儿睡眠时闪光视觉诱发电位的自回归分析 [J], 陈晓隆;潘晓丽;孟淑英因版权原因,仅展示原文概要,查看原文内容请购买。
FVEP在早产儿视网膜筛查中的应用

FVEP在早产儿视网膜筛查中的应用摘要】目的通过对比分析不同孕周早产儿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P2波的潜伏期值,研究以F-VEP P2波的潜伏期值为参考值对进行ROP筛查的早产儿的视功能检查是否具有可行性。
方法对2010年1月至2011年5月郑州市儿童医院进行ROP筛查的早产儿88例(196眼)矫正胎(孕周+出生后周数)龄在34-46周的早产儿,每间隔两周一组,共六组进行F-VEP检查。
F-VEP是在符合国际临床视觉电生理学会(ISCEV)标准的屏蔽检查室内,应用重庆国特医疗设备有限公司生产,产品型号GT—2000NV—1视觉诱发电生理检查系统。
所有早产儿均在睡眠状态(可用10%水合氯醛灌肠)下进行检查,检查前安放电极处皮肤均祛脂消毒处理,安放电极,用不透光眼罩把非刺激眼完全遮住,受检者每眼均进行三次以上测量,获得三次较稳定的一致波形,结果输入SPSS17.0统计软件,进行统计学分析和T检验,P<0.05组间差别有统计学意义。
结果随着早产儿矫正胎龄的增长,F-VEP P2波的波形越来越稳定清晰,P2波的潜伏期也在逐渐缩短。
对P2波潜伏期进行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六组受试者P2波潜伏期均符合正态分布。
对各组之间数据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进行统计分析,各组早产儿的F-VEP之间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结论在为早产儿ROP筛查时应该同步检查其视功能。
以F-VEP P2波的潜伏期为参考值对进行ROP筛查的早产儿的视功能检查具有可行性。
【关键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筛查瞬态闪光视觉诱发电位早产儿视网膜病变(ROP)是指早产儿未成熟视网膜上一种复杂的视网膜血管的发育紊乱[1]。
直至今天如果没有最好的医疗护理仍可导致失明。
瞬态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是一种采用光刺激,在枕皮质或相应的头颅表面记录到的诱发电位反应.F-VEP现在已经逐步应用与婴幼儿视功能检查中,它可以反映幼儿的脑部发育情况更可以提示幼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情况。
婴幼儿视觉电生理

白化病 (alb 色素体生物合成缺陷,从而表现为皮肤、 眼睛、毛发等的色素缺乏。
1. 非综合征性( nonsyndromic ): (1) 眼皮肤白化病:呈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 OCA1 , OCA2 , OCA3 , OCA4 。 (2) 眼白化病:呈 X 连锁隐性遗传,如 OA1 。 2. 综合征性( syndromic ): (1) Hermansky-Pudlak 综合征( HPS ):常染色体隐性 遗传,如 HPS1~HPS7 。 (2) Chediak-Higashi 综合征 (CHS),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如 CHS1 。 (3) Griscelli 综合征 (GS) :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 , 如 GS1 , GS2 , GS3 。 (4) Usher 综合征 (USH), 常染色体隐性遗传,如 USH1B 。
白化病
视力减退 高度屈光不正 眼球震颤 斜视 畏光 夜盲 脉络膜视网膜低色素 虹膜透光 黄斑发育不良 视神经交叉异常
眼白化病,Nettleship-Falls 眼白化病 1/60,000-150,000 OA1:OMIM 300500, Xp22.3 Melanosomal G protein-coupled receptor DD:无脉脉膜症、回旋状脉络膜视网膜病 变
(Holder G, Robson A: Paediatric Electrophysiology: A Practical Approach)
婴儿ERG
出生 6周 4月
成人
婴儿OPs
婴幼儿VEP
监测固视 房间要暗,避免干扰 服用水合氯醛 适当的重复次数 棋盘格大小: 1月 120-240 分 2月 60-120 分 3-5月 30-60 分 >=6月 15分
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

一、BA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的临床应用:(一)BAEP在临床听力学方面的应用1.鉴别听力损伤 BAEP可以测出幼儿或儿童听力下降,但有一定频率的局限性,BAEP波V反应阈只能反映1000~4000Hz的高频信息,不能预报1000Hz以下听觉敏感。
从根本上说,BAEP反映外周听觉敏度和脑干听通路得神经传导能力,但不能代表真实的听力。
2.听力功能异常定位当听力损失小于60dB HL时,BAEP对鉴别耳蜗和蜗后病变时最敏感的方法。
听神经病变可能引起BAEP的两种异常:(1)仅能看到波Ⅰ,其后各波消失。
之所以保留Ⅰ波是因为波Ⅰ产生于听神经的离心端,其后各波消失是由于听神经传导阻滞的缘故;(2)波ⅤPL延长,导致Ⅰ~ⅤIPL延长。
表12-1-1 不同年龄组各波BAEPⅠ~Ⅵ波潜伏期的性别差年龄组性别nBAEP潜伏期(ms)IPL(ms)ⅠⅡⅢⅣⅤⅥ4~20 男21 1.74±0.19 2.76±0.16 3.92±0.16 5.12±0.15 5.83±0.24 7.12±0.34 女27 1.63±0.12 2.62±0.15 3.76±0.16 1.96±0.33 5.62±0.28 7.10±0.42 p <0.05 <0.01 <0.01 <0.1 <0.02 <0.5 21~30 男59 1.76±0.15 2.83±0.21 3.90±0.15 5.12±0.22 5.89±0.19 7.56±0.50 女84 1.71±0.13 2.76±0.17 3.81±0.17 5.01±0.21 5.67±0.22 7.02±0.34 p<0.05 <0.05 <0.01 <0.001 <0.001 <0.001 31~40 男54 1.80±0.20 2.87±0.22 3.98±0.25 5.18±0.29 5.94±0.24 7.36±0.34 女77 1.72±0.15 2.81±0.16 3.87±0.18 5.02±0.23 5.75±0.20 7.21±0.42 p<0.01 <0.1 <0.01 <0.001 <0.001 <0.001 41~50 男78 1.80±0.16 2.80±0.19 3.97±0.20 5.19±0.27 5.99±0.26 7.52±0.38 女45 1.73±0.18 2.75±0.22 3.86±0.19 5.01±0.31 5.78±0.23 7.14±0.35 p<0.05 <0.2 <0.01 <0.001 <0.001 <0.001 51~60 男85 1.83±0.18 2.87±0.23 4.05±0.23 5.30±0.27 6.06±0.23 7.70±0.48 女50 1.76±0.16 2.82±0.24 3.91±0.22 5.08±0.24 5.88±0.20 7.25±0.39 p<0.05 <0.4 <0.001 <0.001 <0.001 <0.001 61~男48 1.94±0.21 2.98±0.27 4.09±0.26 5.45±0.27 6.31±0.21 7.71±0.43 女30 1.85±0.20 2.85±0.31 3.97±0.29 5.21±0.28 5.93±0.27 7.31±0.27 p<0.1 <0.1 <0.001 <0.001 <0.001 <0.001表12-1-2 不同年龄组各波BAEPⅠ~Ⅲ、Ⅲ~Ⅴ、Ⅰ~ⅤIPL的性别差年龄组性别nBAEP潜伏期(ms)IPL(ms)Ⅰ~ⅢⅢ~ⅤⅠ~Ⅴ4~20 男21 2.17±0.14 1.92±0.17 8.09±0.16 女27 2.13±0.16 1.86±0.18 3.99±0.23p >0.4 >0.3 >0.1 21~30 男59 2.15±0.13 1.98±0.13 4.12±0.15女84 2.11±0.17 1.85±0.16 3.96±0.21p>0.3 <0.001 <0.001 31~40 男54 2.18±0.16 1.96±0.17 4.14±0.18女77 2.14±0.15 1.89±0.15 4.03±0.19p<0.1 <0.02 <0.01 41~50 男78 2.18±0.17 2.02±0.19 4.19±0.23女45 2.13±0.17 1.92±0.17 4.05±0.21p<0.05 <0.02 <0.001 51~60 男85 2.22±0.23 2.01±0.22 4.24±0.21女50 2.16±0.21 1.97±0.14 4.12±0.19p<0.05 <0.02 <0.001 61~男48 2.25±0.24 2.12±0.23 4.37±0.22女30 2.14±0.25 1.96±0.22 4.10±0.19p<0.1 <0.01 <0.001(二)后颅窝肿瘤以脑桥小脑角肿瘤(cerebellopontine angle tumor,CPAT)最常见,其中又以听神经瘤(acousticneuroma,AN)占多数(约占70%~80%),其他为脑膜瘤和胆脂瘤,肿瘤与听神经和脑干关系密切,因此异常率高达95%以上。
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在儿科领域的应用

肌电图诱发电位仪在儿科领域的应用肌电图诱发电位反映特定神经传导通路的电活动,所记录各波的神经发生源相对明确,重复性强,更适宜儿童的检查,因此诱发电位在儿科也倍受重视,不仅应用于小儿神经系统疾病,也应用于新生儿科、眼科、耳科和麻醉科等。
例如:BAEP(脑干听觉诱发电位)中V波的阈值是诊断新生儿和婴幼儿听力下降的最有效方法之一。
新生儿窒息在EEG尚无明显变化时,FVEP即可出现变化。
FVEP可作为早期发现脑功能损害的一项敏感指标。
P300(事件相关电位)与大脑皮层活动有关,在评价小儿神经精神发育,诊察儿童神经精神疾患方面有其独到的实用价值。
诱发电位的临床价值小儿诱发电位的特点:在儿童,诱发电位呈现一定规律性变化,即有显著的年龄特征。
神经系统结构和功能的逐渐成熟决定诱发电位的变化,包括: 神经传导通路髓鞘不断发育和成熟; 传导通路长度增加; 突触的功能和数量。
➢新生儿科BAEP,MNSEP,PTSEP和VEP检测功能对判断早产儿神经系统的成熟更有意义。
新生儿围产期疾病,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颅内出血、高胆红素血症、和极低体重儿(<1500 g)等疾病诱发电位异常发生率高。
诱发电位的随访对围产期异常者有早期估计预后价值。
对NICU 的新生儿进行诱发电位测试是一项具特殊重要意义的应用。
➢小儿神经科在临床上,诱发电位在小儿神经系统检查方面为我们提供了有价值的信息:例如:ABR 可以判断脑干的功能;MNSEP和PTSEP可以判断体感通路的功能;VEP可以判断视觉通路的功能。
用于确定有无神经系统肿瘤、感染、外伤、变性疾病等所致的神经系统外周和中枢部分功能障碍。
另外,对于细菌性脑膜炎(诱发电位的异常可提示神经系统的后遗症,其中BAEP中I-V间期的延长是重要指标,V波的反应阈值是发现细菌性脑膜炎合并感觉神经性耳聋的有效方法。
)脱髓鞘疾病、婴儿痉挛症(BAEP可判断婴儿痉挛症患儿的脑干网状结构障碍,是有用的辅助诊断方法,而BAEP被认为是检查婴幼儿听力状况的客观检查手段。
早产儿FVEP临床观察

早产儿FVEP临床观察早产儿FVEP(婴儿视觉诱发电位)是通过测试早产儿的视觉系统功能来评估其发育状况的一种方法。
本文将对FVEP在早产儿中的临床观察进行探讨,并提出相关的研究结果和临床意义。
绪论早产儿是指在妊娠37周之前出生的婴儿,其被认为拥有较高的患病风险和发育延迟。
因此,早产儿的早期发展评估非常重要,以便及早采取干预措施。
FVEP是一种无创、可靠且有效的测试方法,通过记录婴儿在接受视觉刺激后产生的大脑电位来评估其视觉系统的发育情况。
FVEP的原理和方法FVEP测量婴儿在接受视觉刺激后产生的正电位和负电位的时间差。
通常,刺激被施加在婴儿的视野中,例如通过闪烁灯刺激。
电极会被插入到婴儿的头皮上,以便记录大脑发出的电信号。
这些信号会经过放大和滤波处理后被记录下来,进而分析测定。
FVEP观察结果早产儿FVEP的观察结果可以提供关于婴儿视觉系统发育的重要信息。
研究表明,早产儿在接受刺激后产生的FVEP波幅较低,潜伏期较长,反应时间较慢,与足月儿相比存在显著差异。
这表明早产儿的视觉系统尚未完全发育成熟,需要更多的时间来适应外界刺激。
FVEP的临床意义早产儿FVEP的临床观察结果对医生和家长来说都具有重要的意义。
首先,FVEP可以帮助医生评估早产儿的视觉发育,及早发现潜在的问题,从而早期干预,改善婴儿的视觉功能。
其次,FVEP还可用于评估早产儿在接受治疗后的进展情况,确保干预措施的有效性。
此外,对于家长来说,FVEP的结果还可以提供宝贵的信息和支持,帮助他们更好地了解早产儿的视觉发展,并与医生合作制定相应的治疗计划。
结论早产儿的视觉发育是一个复杂的过程,需要特别关注和评估。
FVEP作为一种有效的方法,能够客观地评估早产儿的视觉系统功能,为早期干预和治疗提供重要依据。
因此,在临床实践中,我们应该广泛应用FVEP进行早产儿的视觉发育观察,并采取相应的干预措施,以帮助这些婴儿更好地适应外界环境,获得良好的视觉功能。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早产儿视觉诱发电位特点与临床应用夏艳艳;孙慧红;李惠玲;王俊英;马建荣;张巍【摘要】目的通过分析新生儿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波形及潜伏期的发育规律,获得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的VEP潜伏期参考数据,评价其对早产儿远期预后的意义.方法采用美国Nicolet公司生产的VikingⅣ诱发电位仪,对纠正胎龄近37周的91例早产儿及55例足月儿进行视觉诱发电位检测,同期对91例早产儿进行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rainstem auditory evoked potential,BAEP)检测.并对早产儿进行远期追踪.结果 91例早产儿纠正胎龄至近足月时,82例VEP波形已发育成熟,9例未引出或单侧未引出.纠正胎龄近足月早产儿N75、P100、N145潜伏期仍较足月儿长,P均<0.05.随访至纠正胎龄6个月时.5例早产儿表现为不同程度的运动、语言发育落后及肌张力异常,其中3例为VEP未正常引出者;纠正胎龄1岁时均发育正常,无明显神经系统后遗症.VEP评价近期早产儿预后的敏感度为60.0%,特异度为93.0%,均高于ABR的40.0%及89.5%.结论早产儿纠正胎龄至近足月时VEP波形已可正常引出,异常者应密切关注其预后.早产儿纠正胎龄接近足月时VEP检测对其预后评价优于ABR.【期刊名称】《临床儿科杂志》【年(卷),期】2010(028)008【总页数】4页(P784-787)【关键词】视觉诱发电位;脑干听觉诱发电位;早产儿;随访【作者】夏艳艳;孙慧红;李惠玲;王俊英;马建荣;张巍【作者单位】北京海淀医院;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100026;首都医科大学附属北京妇产医院,北京,100026【正文语种】中文【中图分类】R722诱发电位(evoked potential,EP)是指对神经系统某一特定部位(包括从感受器到大脑皮层)给予相宜的刺激,在该系统和脑的相应部位产生的可以检出的生物电反应,反映了神经系统功能的完备性。
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potential,VEP),也称为视觉诱发反应(visual evoked response)或皮层视觉诱发电位(visual evoked cortical potential),是一种采用闪光或图形变换等光刺激,在枕皮质或相应的头颅表面记录到的诱发电反应。
VEP已逐步应用于早产儿视力及神经系统功能评价。
作为一种评估高危早产儿神经系统近神经发育的实验技术,VEP可以反映早产儿脑部发育的情况,以及提示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情况。
本研究通过早产儿与足月新生儿VEP的对比研究,分析早产儿VEP波形及潜伏期的发育规律,评价其对早产儿远期预后评估的意义。
1 对象与方法1.1 对象2005年1月— 2006年3月在北京妇产医院NICU病房住院的146例新生儿,经家长知情同意后进入实验。
纳入标准:无围产期重度窒息史,无先天畸形,颅脑B超示无明显空洞及解剖学异常,无神经系统症状及体征。
接受VEP检查时无发育异常症状及体征。
146例中足月儿组55例,出生胎龄为(38.93±1.37)周;出生体质量为(3 094.17±753.36)g;检查时纠正胎龄为(39.69±1.50)周,55例足月儿共检测110只眼睛。
早产儿组91例,出生胎龄为(33.63±2.08)周;出生体质量为(2 015.83±532.89)g;检查时纠正胎龄为(36.62±3.14)周。
91例早产儿共检测182只眼睛。
1.2 实验方法1.2.1 VEP测试在符合国家标准电生理实验条件的屏蔽室内进行,受试儿喂饱后口服水合氯醛0.5 ml/kg,进入睡眠状态时进行测试。
电极安放如下:Oz[闪光视觉诱发电位(FVEP)记录电极],放在枕外粗隆上1.5~2 cm;Fz(参考电极)置于前额正中;Pz(接地电极)置左耳后乳突上。
极间阻抗<5 kΩ。
皮肤局部事先清理,脱脂,剃发。
测试设备采用美国Nicolet公司生产的VikingⅣ诱发电位仪,前置放大器通道1记录FVEP的波形结果。
对受试小儿眼作FVEP检测。
测试时关灯保持室内昏暗。
FVEP测试的参数设置:采用发光二极管护目镜予小儿受试眼红色闪光刺激(频闪,刺激频率1.9 Hz)。
眼罩离眼3~4 cm,分析时间400 ms,滤波器设置2~100 Hz,叠加100次。
每侧眼刺激至少重复2次,取得一致波形。
分别测量N75、P100、N145的潜伏期。
系统能自动排除肌肉电干扰。
1.2.2 脑干听觉诱发电位(BAEP)测试在检查VEP之后进行BAEP检查。
检查方法:在隔音室使用Nicolet脑干诱发电位仪测试,记录电极置于前额正中,同侧耳垂接参考电极,对侧耳垂接地。
电极为银质盘状,表面涂有氯化银(直径0.9~1.0 cm),电极间的阻抗<5 kΩ,于新生儿睡眠中进行。
用短声刺激,重复率10次/s,有效刺激时间100 μs,叠加1 500次,扫描时间10 ms,刺激强度为80 dB nHL。
以V波反应阈值≤30 dB nHL为通过标准。
所测数据存入电脑。
1.3 随访与评估早产儿出院后至纠正胎龄满1岁之间进行密切的随访。
按照预产期计算胎龄满40周时进行新生儿神经行为测定(neonatal behavioral neurological assessment,NBNA)共包括行为能力6项,主动、被动肌张力8项,原始反射3项,一般状态3项共20项,每项评分有3个分度(0,1,2),满分为40分。
≤36分为异常。
纠正胎龄满3个月、6个月、9个月、1岁时进行发育测评,测评工具为首都儿科研究所编制的《0~6岁儿童神经心理发育量表》,包括大运动、精细动作、适应能力、语言、社交行为5个方面的发育。
>85分为正常,70~84分为可疑,<70分为异常。
研究采用盲法设计,所有新生儿的发育测评均由一位测评者进行。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11.5统计软件对实验结果进行分析。
两独立样本比较采用t检验,P<0.05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2.1 VEP基本波形及异常波形本研究所得的VEP基本波形为N75、P100、N145波,其中N75、N145为负向波,P100为正向波(图1)。
本试验引出的异常VEP图形见图2、图3。
2.2 早产儿和足月儿潜伏期比较纠正胎龄至接近足月的早产儿其VEP波形已基本发育成熟,VEP主波包括图1所示的3个主要波形,即N75、P100、N145。
因早产儿检测时孕周仍小于于足月儿的孕周,故早产儿N75、P100、N145潜伏期均较足月儿长,差异有统计学意义(表1)。
2.3 早产儿的远期预后与VEP91例早产儿中86例早产儿在随访中神经发育正常,5例早产儿在纠正胎龄6个月时有不同程度的运动及语言发育落后及肌张力异常。
所有早产儿在纠正胎龄至12个月时均无明显异常。
VEP与早产儿随访结果:91例早产儿中接近足月时9例未引出VEP图形或单双侧图形异常,其中3例6月龄发育异常;余82例正常引出VEP图形早产儿中2例6月龄发育异常。
ABR与早产儿随访结果:91例早产儿中接近足月时11例未引出ABR图形或单双侧图形异常,其中2例6月龄发育异常;余80例正常引出VEP图形早产儿中3例6月龄发育异常。
VEP、ABR及两者结合对早产儿神经系统发育评估的阳性预测值、阴性预测值、敏感度、特异度见表2。
2.4 影响早产儿发育的相关因素早产儿的胎龄、出生体质量及纠正胎龄时的NBNA评分是影响早产儿发育的主要因素。
见表3。
3 讨论视觉诱发电位根据其刺激方式的不同分为闪光视觉诱发电位和模式视觉诱发电位。
模式视觉诱发电位的图形被认为更加可靠,但是由于模式视觉诱发电位需要受试者的合作(如目光注视刺激面板),不适用于新生儿。
因此,闪光放电管或发光二极管发出的闪光刺激被主要用于新生儿视觉诱发电位的诱导。
对于新生儿视觉诱发电位波形的发展已有一些学者做了细致的研究。
普遍认为,用作参考的潜伏期正常值应根据婴儿的纠正胎龄来判断,同时也要考虑其实际月龄。
视觉传导通路神经发育的成熟包括受体功能的成熟和数目的增多、神经传导通路的髓鞘形成以及视觉皮层的突触功能成熟,在这过程中刺激所诱发VEP波形也不断变化。
早在1960年Ellingson[1]就对早产儿发育过程中VEP波形形态变化进行了研究,指出与成人相比,早产儿VEP具有主波形状和振幅的变异大、潜伏期长、易疲劳、个体变异性大的特点。
其中一些变异是生理性的,但另一些变异可能是病理性的,是由于先天发育异常、病理妊娠以及其他围产期高危因素所致的早产儿发育异常。
本研究获得了新生儿VEP的各个波形的潜伏期数据,并对早产儿至足月时和足月儿的VEP波形及潜伏期进行了分析比较,提示早产儿纠正胎龄接近足月时期波形可正常引出,即随着胎龄的增长,当早产儿胎龄纠正至足月以后,其波形也应该随之发育成熟[2]。
这是早产儿VEP正常的发育规律,在早产期间诱发电位的潜伏期可比正常新生儿延长,但足月后应缩短至正常范围[3,4]。
如不能缩短至正常,或是波形缺失等异常[5],往往提示有神经系统损伤。
因此,除了对视觉发育的评估外[6,7],VEP可以了解足月新生儿及早产儿围产期脑损伤的情况,反映脑损伤的程度和范围以及评估预后[8,9]。
结合BAEP共同评估有助于提高敏感度及特异度。
Whyte等[10]报道了窒息早产儿的VEP和神经系统发育的良好的相关性。
Muttitt 等[11]对36例足月儿出生1周内进行VEP检查,并于生后18个月进行神经系统功能检查,结果发现VEP对于评估窒息新生儿的神经系统发育敏感度及特异度分别达91%和100%。
Scherjon等[12]提出脐血流/大脑中动脉血流指数(U/C ratio)对于早产儿VEP潜伏期动态变化的影响,即高U/C ratio早产儿生后至纠正胎龄6个月VEP主波潜伏期未见缩短,而正常U/C ratio早产儿的VEP潜伏期在出生后6个月内逐渐缩短,且U/C ratio对于评估儿童的认知能力有相关关系。
这些研究从不同角度证明VEP对于早期评价神经系统发育异常的临床意义。
本研究由于选择病例时除外了严重合并症的早产儿,且实施了早期干预包括定期随访、综合训练,故5例纠正胎龄6个月龄时发育异常早产儿在12个月龄时均达到正常范围。
对于VEP波形异常或引不出波形者,应在仔细排除干扰因素如小儿不够安静,外界有电磁信号干扰,各电极间电阻有无异常升高等;如排除以上原因波形仍异常或仍无法引出,建议密切观察随访,至纠正胎龄42 d时复查,如VEP持续异常波形或仍引不出,提示小儿神经系统发育异常,应早期干预,早期训练,以期改善预后[1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