兽用药品原料
替米考星兽用原料药

武汉贝尔卡生物医药有限公司产品简介中文名称替米考星通用名
含量98% Cas.No 108050-54-0
水溶性可溶于水外观性状淡黄色粉末
包装规格1kg/桶 10kg/桶 25k
g/桶
价格
用法用量牛:10-20mg/kg体重皮下或静脉注射一次。
(制剂可制成30%水针);
鸡、猪饮水: 100-200mg/L供鸡或猪连续饮用5天。
(制剂可制成100ml:25g、 100ml:10g的溶液)。
猪拌料:按200-400mg/kg饲料(净含量)拌料给药连续饲喂15天。
(预混剂可制成20%、10%的含量)
药理作用替米考星具有广谱抗病原体作用,对革兰阳性菌、某些革兰阴性菌(如巴氏杆菌、猪胸膜肺炎放线杆菌)、支原体(鸡败血支原体、猪肺炎支原体)、螺旋体等均有抑制作用,其对巴氏杆菌、胸膜肺炎放线杆菌及畜禽支原体的作用强于泰乐菌素。
替米考星与泰乐菌素相比,其用药量少、作用持久、副作用小、体内残留低、安全无毒,是一种经济、安全、有效的畜禽常用抗菌和促生长药物,是替代泰乐菌素、预防和治疗畜禽呼吸道感染的首选药物。
适应症猪:用于预防和治疗育肥猪由胸膜肺炎放线菌、猪肺炎霉形体,出血性巴氏杆菌、支原体和其他敏感细菌引起的肺炎等感染症状;
鸡:用于预防和治疗鸡的呼吸道感染,如支原体、副嗜血性杆菌、多杀性巴氏杆菌以及其他细菌引起的感染;牛:用于预防和治疗由溶血性巴氏杆菌和多杀性巴氏杆菌引起的呼吸道疾病。
注意事项替米考星禁止静脉注射,肌肉和皮下注射均可出现局部反应(如肿胀,坏死),替米考星的注射用药慎用于除牛以外的动物,休药期:牛皮下注射28天,猪内服7天。
本品禁止用于马。
详情。
兽用 液体鱼肝油质量标准

兽用液体鱼肝油质量标准一、引言兽用液体鱼肝油是一种重要的营养补充剂,广泛应用于养殖业和宠物领域。
其主要成分为维生素A和D等,具有促进动物生长发育、增强免疫力等功效。
为了确保兽用液体鱼肝油的质量和安全性,在生产和销售过程中需要建立一套严格的质量标准,以保证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
二、原料要求1. 原料来源:兽用液体鱼肝油的原料应当来源于新鲜的深海鱼类,产地应当清洁无污染,无毒害物质残留。
2. 原料处理:对原料进行鱼脏去除、蒸煮、压榨等处理,确保油脂提取的纯度和营养成分的完整性。
3. 原料检测:对原料进行微生物、重金属、溶剂残留等多方面的检测,排除有害物质对产品质量造成影响的可能。
三、生产工艺控制1. 采用先进的生产设备和工艺,确保液体鱼肝油的提取和分离过程符合卫生要求。
2. 严格控制生产过程中的温度、压力、PH值等关键参数,避免物质变性或者氧化导致质量下降。
3. 对产出的液体鱼肝油进行抽样检测,确保产品符合营养成分和物理化学性质要求。
四、产品质量标准1. 外观要求:色泽清澈,无异物和混浊。
2. 气味要求:无明显异味,具有清新的鱼腥味。
3. 维生素含量:应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规定,确保产品的营养价值。
4. 氧化物含量:需符合国家食品安全标准,避免氧化物对动物健康造成影响。
5. 微生物指标:细菌总数、霉菌和酵母菌数需符合国家卫生标准。
五、包装和储存要求1. 包装材料:应选用符合食品卫生标准的原料,确保产品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不受外界污染。
2. 包装规格:符合国家标准或行业规定的包装规格,标注产品名称、生产日期、保质期等信息。
3. 贮存环境:产品应储存在阴凉、干燥、通风的环境中,避免高温、阳光直射和潮湿。
六、产品检验和监管1. 生产企业应建立健全的质量管理体系,明确质量管理责任,确保产品质量符合标准要求。
2. 监管部门应加强对兽用液体鱼肝油的抽检和监督,对不符合标准的产品给予严厉处罚,并及时通报相关信息。
七、结语兽用液体鱼肝油对动物的生长和健康具有重要意义,而严格的质量标准是保障产品质量和消费者权益的重要手段。
中兽药原料药的分类、资源现状与发展措施

利用现代生物学技术建立种质资源基因库 , 保 持具有中国特色的中药资源的遗传多样性。通过基 因水平对物种进行研究 、 保存及利用 , 为今后重新构
建 已绝种 的植 物 物种提 供依 据 。
加强全植物入药的研究 , 降低成本 。分离有效部 位, 研究其疗效多样性 , 综合利用 中药材 。引进和开 发新技术 , 提高中药原料药 的生物利用度。加强中药 材配伍的基础研究 , 保证原料药的安全性。 制 定兽 用 中药 材 的质 量标 准 ,应 与 量管理 、 质 人员设备 、 文件
管理方面都有严格规定 。 国已有 2 个省 区把发展 全 2
中药 当作支 柱 产业 ,并 大搞 中药 材 G P基 地 和 中药 A 材 种植 基 地 。 目前全 国 已建 立 4 8个 中药 材 规 范化 4
养殖技术顾 问 2 1. 021
种植 面积 达 l 0 ~ 0 0 20 0万 亩 ( 亩 6 7平 方 米 ) 8 每 6 。
常 用 的 6 0种 药 材 中 , 大 量栽 培 的有 40多 种 , 0 可 0 年 产量 3 0万 吨 , 占全 国供 应 量 的 7 %。有 4 0多种 约 0 0
利用分子生物学技术开展 中药材质量标准研究。 拓 宽攻 关课 题 研 究 的 资金 来 源 ,加 大 中药 原 料
结合 , 开拓 中药成果转化新途径 , 产学研相结合 , 解 决产研项 目资金投入不足的问题。引进高新技术 , 缩 短科 研 成果转 化 周期 , 提高 效率 。建立 中药 原料药 科 技孵化线 , 制定行业标准 , 加强新型人才队伍建设 。
好农业规范 ( A ) G P 认证 申请。C P制度对 中药材生 A
标 准 有 区别 。建 立 中药材 鉴 定新标 准和新 方法 , 用 利 色谱 、 谱 学 技 术 , 展 中药 材 指 纹 图谱 研 究 , 可 光 开 还
3009兽用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及辅料的一般要求

3009 兽用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及辅料的一般要求注:“√”为对每批原材料使用前的质控要求;“-”为不要求项目。
1.2.2 残留物的去除及限度要求兽用生物制品生产用原材料在生物制品中的残留物可能因其直接的毒性反应、外源因子污染或有害的免疫应答,引发受者产生不良反应或影响产品效力,因此,在生产过程中应尽可能采用经去除和(或)灭活外源因子的生物原材料,或采取相应措施对这些原材料中可能存在的外源因子、致病物质或与该材料相关的特定污染物予以去除和(或)灭活,去除和(或)灭活工艺应进行验证。
应通过验证结果评价生产工艺对已知毒性原材料去除的一致性,或采用批放行检测,以证实所去除的毒性原材料已达到安全水平,残留有机溶剂应符合相关要求。
2 兽用生物制品生产用辅料的一般要求兽用生物制品生产用辅料系指生物制品配方中所使用的辅助材料,如佐剂、稳定剂或保护剂、防腐剂、赋形剂、助溶剂、矫味剂、稀释剂或缓冲剂等。
2.1 兽用生物制品生产用辅料的分级根据辅料的来源、生产以及对生物制品潜在的毒性和安全性的影响等,将辅料按风险等级从低到高分为四级。
第一级为低风险辅料,包括已获得上市许可的生物制品或药品无菌制剂。
第二级为较低风险辅料,包括已有国家药品标准、取得国家药品批准文号并按照中国现行《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生产的化学原料药,如各种无机和有机化学原料药。
第三级为中等风险辅料,包括按照《兽药生产质量管理规范》规范生产,取得国家药用辅料批准文号,或按照国家备案管理的非动物源性药用辅料。
如用作稀释剂、缓冲剂配制的各种化学材料,用作保护剂/稳定剂的各种糖类,用作防腐剂的硫柳汞及软膏基质的单、双硬脂酸甘油酯等。
第四级为高风险辅料,包括除上述一至三级以外的其他辅料(如用作疫苗赋形剂的动物来源的明胶等)。
非化学原料药或非药用辅料用作生物制品辅料、非注射用的化学原料药或药用辅料用作生物制品注射剂辅料时,应按风险等级第四级的辅料进行质量控制。
2.2 兽用生物制品生产用辅料的质量控制要求辅料用于兽用生物制品生产时,应进行质量控制。
兽用中药工艺提取

兽用中药工艺提取
兽用中药工艺提取是一项重要的中药制备技术,可以提高中药的
药效,并且能够方便兽医人员使用和管理。
一、原材料准备
兽用中药工艺提取的关键在于原材料的选择和准备,通常应选用
新鲜、无杂质、质量好的草药,且要进行洗涤、砍碎、晒干等处理,
以便于提取药用成分。
二、溶剂选择
在兽用中药工艺提取过程中,溶剂的选择和用量也非常重要,常
见的溶剂有水、乙醇、乙醚、石油醚等。
根据不同的草药性质和药效,选择适量的溶剂进行提取,并根据实际情况进行调整。
三、提取过程
提取过程中一般需要进行浸泡、煮沸、搅拌等处理,确保药材充
分的释放出有效成分。
同时需要注意,提取过程中溶剂的温度、浓度、时间等因素都会影响提取效果,所以需要根据实际情况进行控制。
四、过滤和提纯
提取出的药液需要进行过滤,去除其中的杂质,使得药液更加纯净。
对于需要提纯的药液,可以采用分离、结晶等方法进行提纯,以
得到更纯净的药物。
五、干燥和包装
在提取过程完成后,还需要对药液进行干燥处理,以使其变成易于保存的药粉、药片、胶囊等形式。
最后,将药品进行包装,储存和管理,以保证其药效和质量。
总之,兽用中药工艺提取是中药制备的一项重要技术,对于兽医工作者来说,掌握这项技术能够提高其工作效率和治疗效果,更好地服务于动物健康。
新型兽用抗病毒原料的种类

新型兽用抗病毒原料的种类
1、酵母甘露聚糖肽:新型免疫增强剂,具有自主知识产权。
为淡黄色或类黄色粉末,易溶
于水。
主要成分酵母甘露聚糖肽,多种核苷酸等。
酵母甘露聚糖肽是以酵母为原料,经过液体深层发酵,细胞破壁、酶解、分离提纯和低温干燥等工艺而获得的一种具有免疫活性和抗肿瘤作用的多糖肽类物质。
2、酵母多糖核苷酸也是一种新型免疫增强剂,为灰黄色或类黄色粉末,易溶于水。
主要成
分酵母水溶性多糖,多种核苷酸等。
酵母多糖核苷酸是以高核苷酸热带假丝酵母为原料,经过液体深层发酵,细胞破壁、酶解、分离提纯和低温干燥等工艺而获得的一种具有免疫活性和抗肿瘤作用的核苷酸多糖类物质。
3、双链聚肌胞:英文名Poly I:C 聚肌胞,双链聚肌胞,聚肌胞苷酸;聚肌苷酸胞嘧啶核苷
酸,聚肌苷酸-聚胞苷酸, 双链聚肌苷酸一聚胞苷酸聚合物。
单链(PI)和单链(PC)是这两种产品一定要等摩尔碱基配对,形成稳定的双螺旋结构,两单链缺一不可。
双链聚肌胞用于抗病毒感染,缩短病程,效果很好,单链无此作用。
单链的含量要比双链高一半。
双链聚肌胞为一种干扰素诱导剂。
在体内细胞诱导下产生干扰素,有类似干扰素的作用,故有广谱抗病毒和免疫调节功能。
用于病毒感染性疾病和肿瘤的辅助治疗。
以上都是新型的兽用抗病毒原料,强大的免疫增强激活剂,肠道生理功能调节剂。
兽用抗病毒原料

兽用抗病毒原料—纯中药、无残留!农业部新发文《关于严厉打击饲料生产和养殖环节违法使用兽用抗菌药物行为的通知》中提出,要把无抗养殖进行到底,严厉打击饲料生产企业和养殖环节违法违规使用兽用抗菌药物的行为。
兽用抗菌药物是畜牧业的重要投入品,对保障动物健康具有重要作用,那么还有哪些原料可以做到抗病毒效果好,又安全无药残呢?这里有两种纯中药动物提取物—斑蝥原液、蟾浆原液推荐给你们。
斑蝥原名斑猫,首载于《神农本草经》,列为下品。
《图经本草》中记载:“斑猫生河东川谷,今处处有之,七月八月大豆盛时,此虫多在叶上,长五六分,甲上黄黑斑纹,乌腹尖喙如巴豆大”。
可见,古书中记载的斑蝥与现在所用药基本相同。
南方大斑蝥含斑蝥素(cantharidin)1%一1.2%,为无色无味发亮结晶,此系斑蝥酸的内酐,现代药学研究表明其为抗癌的主要有效成分,对肿瘤细胞的增殖具有显著的抑制作用。
此外还含有脂肪12%及树脂(Resin )、蚁酸(Formicacid)1%一2%、色素等,黄黑小斑蝥含斑蝥素0.9%,2005版中国药典一部规定含斑蝥素(cantharidin )不得少于0.35%。
动物实验表明斑蝥素对小鼠肉瘤有抑制作用,能使瘤组织呈碎块及糜烂状,能够引起小鼠腹水肝癌细胞明显萎缩、退化、胞浆多空泡等形态学改变,其抗癌机制主要是抑制癌细胞的蛋白质、DNA和RNA的合成,降低激素水平及影响癌细胞的核酸代谢,对癌细胞有较强的亲和性,且无骨髓抑制作用;增强免疫,斑蝥素及各种衍生物均能升高白细胞;抗肝炎;抗微生物及抗病毒作用。
斑蝥原液和斑蝥粉主要含班蝥素、蚁酸和斑蝥黄等抗肿瘤作用能抑制肿瘤细胞的蛋白质合成,继而影响RNA和DNA的合成及细胞周期的进程,促进肿瘤细胞凋亡,抑制肿瘤细胞增殖。
免疫增强作用对淋巴细胞潜在细胞毒性的刺激作用,抑制逆转录病毒的感染并增强免疫功能。
升高白细胞对骨髓造血系统的影响,能加速骨髓粒细胞成熟,并释放及促进骨髓造血细胞增殖。
新型兽用免疫增强剂

肠道是动物最重要的免疫器官,肠道功能完善,免疫力自然就提高了,也就提高了其抗击病毒的能力。
酵母甘露聚糖肽作为新型的兽用抗病毒原料,免疫增强剂,肠道生理功能调节剂的优势主要体现在:1、易溶于水。
增强吸收。
2、生产工艺先进——以酵母为原料,经过液体深层发酵,细胞破壁、酶解、分离提纯和低温干燥等工艺而获得的一种具有免疫活性和抗肿瘤作用的多糖肽类物质。
3、具有强大的抗氧化功能,自由基清除功能。
4、激活巨噬细胞、噬中性细胞等清除由辐射造成细胞分解碎片,能够使巨噬细胞辨别和破坏变异细胞。
5、加快内源性干扰素合成。
6、协助受损组织如淋巴组织细胞加速恢复产生细胞素(IL-1)。
7、调节肠道生理功能,迅速提高采食量,集免疫营养复壮于一体,与抗生素,抗真菌,抗寄生药在内的其他药物很好的协同增效作用。
8、国际上广泛应用,作为饲料血浆蛋白替代品,霉菌毒素、大肠杆菌毒素极好的吸附剂。
9、快速增殖肠道有益菌,健全肠道免疫屏障,优化肠道微生态环境,降低胃肠道疾病。
10、促生长,提高生产性能,降低腹泻率改善仔猪肠道菌群。
酵母甘露聚糖肽能抑制鸡猪等动物肠道内需氧菌中大肠埃希菌、葡萄球菌的繁殖,明显增进肠道内厌氧菌的繁殖,显著提高厌氧菌数与需氧菌数的比值,明显改善动物肠道的微生态平衡。
11、提高机体免疫力。
酵母甘露聚糖肽可极显著提高鸡猪以及水产类动物机体血液T淋巴细胞数和IgG含量,在畜牧饲料水产方面应用效果尤其好。
12、水产方面,酵母甘露聚糖肽是新型、高效、营养、安全的禽畜及水产动物免疫增强剂。
富含甘露聚糖、小分子多肽,加快免疫器官发育,直接强化鱼虾蟹等免疫系统;含有甘露寡聚糖,有效吸附肠道有害菌,促进有益菌增殖。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兽用药品原料
1. 介绍
兽用药品原料是制造兽用药品的基础物质,它们是通过合成、提取或分离等方式获取的。
兽用药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对于提高兽用药品的疗效、减少药物安全问题至关重要。
2. 典型兽用药品原料类型
以下是一些常见的兽用药品原料类型:
2.1 化学合成物
化学合成物是通过化学反应合成的药品原料。
这些化合物通常具有明确定义的结构和理化性质。
它们包括抗生素、抗菌药物、生长促进剂等。
2.2 植物提取物
植物提取物是从植物中提取的药物原料。
植物具有丰富的化学成分,其中很多成分具有药理活性。
例如,从中草药中提取的成分常被用于制造中兽药。
2.3 动物来源物
动物来源物是从动物体内获得的药物原料。
这些物质可以来自于动物的组织、分泌物或分解产物。
动物来源物包括动物胚胎、动物血清和动物器官等。
2.4 微生物发酵产物
微生物发酵产物是通过微生物的代谢活动产生的药物原料。
微生物可以合成一系列有用的化合物,包括抗生素、酶和多肽等。
3. 兽用药品原料的重要性
兽用药品原料对于提高兽用药品的疗效和保证动物的健康非常重要。
以下是兽用药品原料的重要性所体现的几个方面:
3.1 疗效
兽用药品原料的质量和纯度直接影响兽用药品的疗效。
只有优质的药品原料才能提供稳定和可靠的治疗效果。
3.2 安全性
药品原料的安全性是制造兽用药品的重要考量因素。
低质量的原料可能存在重金属、有害物质或杂质等,会增加动物用药的风险。
3.3 规范性
合格的兽用药品原料应符合相关药品质量标准和法规要求。
只有符合规范的药品原料才能保证兽用药品的质量和安全。
4. 兽用药品原料质量控制
为了确保兽用药品原料的质量,需要进行严格的质量控制。
以下是常见的兽用药品原料质量控制方法:
4.1 环境控制
生产兽用药品原料的生产环境应符合相关的规定和要求。
对于微生物发酵产物而言,需要严格控制发酵条件,确保产生的原料符合质量要求。
4.2 原料选择
对于化学合成物和植物提取物,需要确保原料的来源可靠并符合规范。
原料的选择应基于科学研究和实践经验,以确保药品原料的质量。
4.3 分析测试
兽用药品原料需要进行严格的分析和测试。
常见的分析测试方法包括高效液相色谱法、气相色谱法和质谱法等。
这些方法可以检测原料的纯度、杂质、重金属等。
4.4 质量监控
生产过程中需要进行质量监控,以确保兽用药品原料的质量。
监控的内容包括生产工艺参数、产品质量指标、生产设备的运行情况等。
5. 兽用药品原料的未来发展方向
兽用药品原料的未来发展方向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5.1 绿色生产
未来的兽用药品原料生产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可持续发展。
绿色生产方法和技术将得到广泛应用,以减少对环境的影响。
5.2 先进技术应用
先进技术的应用将推动兽用药品原料的发展。
例如,基因工程技术可以用于生产高纯度的药品原料,提高药品的效果和安全性。
5.3 质量控制
质量控制技术的不断发展将确保兽用药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
新型的分析测试方法和质量监控技术将被广泛使用。
结论
兽用药品原料是制造兽用药品的基础,对于提高兽用药品的疗效和保证动物的健康至关重要。
通过严格的质量控制和技术进步,我们可以提高兽用药品原料的质量和安全性。
未来,兽用药品原料的发展将更加注重环境保护和先进技术的应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