郑州市2011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答案

合集下载

2011河南省郑州市高考语文模拟试题(3)详细解析

2011河南省郑州市高考语文模拟试题(3)详细解析

2011河南省郑州市高考语文模拟试题(3)语文本试卷分第Ⅰ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满分150分,考试时间150分钟。

第Ⅰ卷(选择题共30分)一、(每小题3分,共12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字的读音,每对的读音完全相同的一组是()A.宿.仇/宿.将落.笔/失魂落.魄差.可告慰/差.强人意B.卡.片/关卡.纤.夫/纤.尘不染来日方长./拔苗助长.C.哄.抢/烘.托供.销/供.不应求罢黜.百家/咄.咄逼人D.笨拙./茁.壮菁.华/技艺精.湛见异思迁./阡.陌纵横2.下列各句中,加点成语使用恰当的一句是()A.北京时间8月24日8时,第29届北京奥运会落下帷幕,虽然奥林匹克圣火缓缓熄灭,但精彩的奥运会闭幕式表演让北京奥运会更显得曲尽其妙....。

B.随着金融危机海啸般的扑来,昔日辉煌的日本股市也江河日下....,10月10日日经股指开盘十几分钟内即跌破9 000点关口,创2003年6月3日以来新低。

C.聪明的人懂得怎样弥补工作上的失误,他总能够在前面的事做得不够好时狗尾续貂....,补上一个精彩的结尾。

D.台湾特侦组追查机要费案,近日发现陈水扁海外账户金额已超过新台币10亿元。

此爆料在岛内犹如石破天惊....,震惊朝野,甚至绿营人士也感到非常愤怒。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牛奶运动”已成为一个国家“富国强民”国家战略的重要组成部分。

能否促进公众营养的提高,是各国政府非常重要的一项任务,很多国家甚至将全民饮奶列入了国家法令。

B.从上个世纪90年代中期直到今天,十多年时间里,齐达内让我们看到了什么是真正的巨星。

他知道如何用双脚与足球起舞,而其他人哪怕用手都未必能办得到。

C.青藏铁路这条穿越世界屋脊的“雪域天路”为青藏高原架起了通往祖国各地的通道,也使更多的百姓圆了去青藏旅游的梦想。

D.作为2008年北京奥运会合作伙伴,中国人保以更适合民众参加的形式,组织了弘扬奥林匹克精神、服务奥运,分享奥运所带来的激情和欢乐。

河南郑州市2011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

河南郑州市2011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

河南省郑州市2011年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作者:————————————————————————————————日期:2河南省郑州市2011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试题本试卷分第Ⅰ卷(阅读题)和第Ⅱ卷(表达题)两部分。

考试时间150分,满分150分。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卷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卷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诗和其他艺术都是情感的流露。

情感是心理中极原始的一种要素。

人在理智未发达之前先已有情感;在理智既发达之后,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

情感是心感于物所起的激动,其中有许多人所共同的成分,也有某个人所特有的成分。

这就是说,情感一方面有群性,一方面也有个性,群性是得诸遗传的,是永恒的,不易变化的;个性是成于环境的,是随环境而变化的。

环境随人随时而异,所以人类的情感时时在变化;遗传的倾向为多数人所共同,所以情感在变化之中有不变化者存在。

艺术是情感的返照,它也有群性和个性的分别,它在变化之中也有不变化者存在。

比如单拿诗来说,四言、五言、七言、古、律、绝、词的交替是变化,而格律则为变化中的不变化者。

变化就是创造,不变化就是因袭。

把不变化者归纳成为原则,就是自然律。

这种自然律可以用为规范律,因为它本来是人类共同的情感需要。

但是只有群性而无个性,只有整齐而无变化,只有因袭而无创造,也就不能产生艺术。

末流者忘记这个道理,所以往往把格律变成死板的形式。

格律在经过形式化之后往往使人受拘束,这是事实,但是这决不是格律本身的罪过,我们不能因噎废食。

格律不能束缚天才,也不能把庸手提拔到艺术家的地位。

如果真是诗人,格律会受他奴使;如果不是诗人,有格律他的诗固然腐滥,无格律它也还是腐滥。

古今大艺术家大半都从格律入手。

艺术须寓整齐于变化。

一味齐整,如钟摆摇动声,固然单调;一味变化,如市场嘈杂声,也还是单调。

2011年河南省五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

2011年河南省五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

2011年河南省五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联考文科综合能力测试参考答案及评分标准第1卷选择题:本题共35小题,每小题4分,共140分。

1.B 2.D 3.D 4.B 5.D 6.C 7.B 8.C 9.C lO.C 11.C 12.D 13.C 14.D 15.B 16.B 17.D 18.A 19.B 20.D 21.D 22.B 23.A 24.C 25.A 26.B27.C 28.B 29.B 30.C 31.A 32.D 33.B 34.C 35.A第Ⅱ卷综合题包括必考题和选考题两部分。

第36~40题为必考题,每个试题考生都必须作答。

第41~45题为选考题,考生根据要求做答。

(一)必考题(5题,共135分)36.(26分)(1)分布规律:大致由东南向西北递增。

(2分)原因:东南距海较近,受夏季风(东南季风)影响大,降水较多,晴天较少,日照时间较短;西北距海较远,受夏季风影响较小,降水较少,晴天较多,日照时间较长。

(或由东南向西北距海渐远,受夏季风影响渐小,降水渐少,晴天渐多,日照时间渐长。

)(6分)(2)有利条件:落差大(处于一、二级阶梯过渡地带),水能丰富;(2分)多峡谷;(2分)库区移民少(人口稀少)(2分)。

有利影响;湿地面积增加,调节气候(增加湿度,减小温差),维护生物多样性,改善生态环境(因电力供应,减少对林木的砍伐和大气污染等)。

(每点2分,共6分)(3)因气候的年际变化原因,湖区降水增多,入湖水量增加;全球气候变暖,周围高山冰川消融量增加,入湖水量增加;湖区生态环境建设初见成效;调节了局部气候,降水增多,入湖水量增加。

(每点2分,共6分)37.(20分)(1)甲地为四川盆地,周围(北部)山地阻挡了南下冷空气(2分),使盆地内部一月温暖(2分);乙为云南南部,纬度较低(2分),(受暖空气控制),且有北部高原对冷空气阻挡(2分),一月气温高(2分)。

(3)特点:三大产业中第二产业比重最大(2分);工业结构以重工业为主(2分);农业结构中种植业占优势(2分)。

河南省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

河南省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研考试(语文)

郑州四中2011届高三年级第一次调考语文试卷命题人:张培莉审题人:程雪立说明:1.时间:150分钟,满分:150分2.本试卷共8页,交时只交答题卷。

3.所有选择题都答在答题栏内第Ⅰ卷阅读题甲必考题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目。

文言之现代生命21世纪,社会发展之迅猛令我们应接不暇。

在这样一个日新月异的背景下,学习文言是否有必要的问题却一直没有解决,而且这一问题在今天越加凸显出来。

很多人并不否认学习文言对继承中国传统文化的意义,但认为只要培养少数专业人员,他们去整理、翻译、介绍文言典籍就可以了,在任何事情都要讲“效益”“速成”的今天,学习文言得不偿失……其实,文言不是已经“死亡”了的语言,而是从台前隐退到了幕后,或者说它是改头换面,戴了现代面具而隐身其后;或者说它是体匿而性存。

而且文言是现代汉语的源头,语言的更新发展是无法脱离母体、阻断泉源的。

“总而言之”“闻过则喜”“反之”“上善若水,厚德载物”这些文言的词汇、语法、典故、成语还活在我们的现代汉语中。

中国近三千年的典籍,都是用文言写成的。

在这些典籍的滋养下,我们的民族文化、民族精神、思维方式,审美习惯得以形成,我们的面颊上深深刻印上了“中国”的印记。

世界四大文明古国。

其文明一直延续没有断绝的就是中华文明,它之所以具有强大的生命力,文言功不可没。

文言跨越时间、空间,具有相对的规范性和凝固性,使地域辽阔、方言差异巨大、民族众多的中华大家庭薪火相传,代代不绝。

文言以它无尽的表达手段和方式,让古人贴切入微地表达了他们希望表达的一切。

几乎达到了无不尽意的地步。

它的短小、凝练、意博、理奥、趣深,都是白话文望尘莫及的。

文言是现代汉语的府库。

一个人拥有深厚的文言修养就可以使他的现代白话凝练、纯熟。

毛泽东、鲁迅、周作人、胡适、朱自清等一批大家的白话文成就就是最好的说明。

没有文言,现代汉语就是无源之水、无本之木。

信息时代,我们所缺失的不是科学知识、专业技能,而是传统文化、人文精神。

2011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

2011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

2011年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4.著名史学家黄仁宇认为:“隋唐宋组成的第二帝国带开放性,相对之下,明清组成的第三帝国则带收敛性。

”这里的“收敛性”具体表现在①中央派文官担任地方长官,同时设通判负责监督②废宰相,以六部分理全国政务③军机大臣跪受笔录,军国大事均由皇帝一人裁决④人民不得擅自出海与外国互市,对外贸易只能在官方主持下进行A.①②③B.①③④C.②③④D.①②③④15.1937卢沟桥事变发生时日军出现在北京近郊,其援引的条约签订于下列哪一战争之后A.鸦片战争B.第二次鸦片战争C.甲午中日战争D.八国联军侵华战争19.“联邦议会与帝国议会的召集、开会、延会、闭会之权属于皇帝……联邦议会的主席职位及其事务的领导权属于皇帝任命的帝国宰相……”这说明1871年德意志帝国确立的政治制度并不是一种完善的民主代议制,其突出表现在A.选举权方面B.立法权方面C.行政权方面D.司法权方面21.马克思指出,巴黎公社:“实质上是工人阶级的政府,是生产者阶级同占有者阶级斗争的产物,是终于发现的可以使劳动在经济上获得解放的政治形式。

”以下符合这一观点的有①最高权力机构公社委员会由选举产生②人民有权监督和罢免公职人员③任何一个公职人员的薪金不得超过一个熟练工人的工资④没收逃亡资本家的工厂,交给工人合作社管理A.①②③B.②③④C.①③④D.①②③④22.右图是美国《时代》周刊(1971年11月8日)封面上的周恩来,其左上角写着:“The Chinese Are Coming”。

结合所学知识指出20世纪70年代美国应对“The Chinese Are Coming”的举措是①发动越南战争②尼克松访华,双方签署《中美联合公报》③与中国正式建交④出席亚太经合组织第九次领导人非正式会议A.①②B.①②③C.②③D.②③④24.下面两幅图片反映的两种政治制度最主要的区别是西藏自治区成立四十周年庆典香港回归A.权利主体不同B.社会制度不同C.权利范围不同D.历史影响不同26.“20世纪70、80年代的苏联青年人都是出生于卫国战争之后,他们被告知自幼生活在无比优越的社会主义制度之下,当长为青年人之后又被告知生活在‘最发达的社会主义国家’中。

郑州市2011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数学(文科)试题(含答案)(word典藏版)

郑州市2011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数学(文科)试题(含答案)(word典藏版)

郑州市2011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数学试题(文科)第Ⅰ卷 (选择题 共60分)一、选择题(本大题共12小题,每小题5分,共60分.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是符合题目要求的) 1.下列四个命题中的真命题为A .Z x ∈∃0,3410<<xB .Z x ∈∃0,0150=+xC .R x ∈∀,012=-xD .R x ∈∀,022>++x x2.若向量、满足1||||==,且23)(=⋅+,则向量、的夹角为 A .030B .045C .060D .0903.若复数i R a iia ,(213∈-+为虚数单位)是纯虚数,则实数a 的值为 A .2-B .4C .6-D .64.已知集合}3,2{=A ,}06|{=-=mx x B ,若A B ⊆,则实数=mA .3B .2C .2或3D .0或2或35.设a 、b 是实数,且3=+b a ,则ba22+的最小值是A .6B .24C .62D .86.直线1+=kx y 与曲线b ax x y ++=3相切于点)3,1(A ,则=-b aA .4-B .1-C .3D .2-7.设α、β是两个不同的平面,a 、b 是两条不同的直线,给出下列四个命题,其中真命题是A .若α//a ,α//b ,则b a //B .若α//a ,β//b ,b a //,则βα//C .若α⊥a ,β⊥b ,b a ⊥,则βα⊥D .若a 、b 在平面α内的射影互相垂直,则b a ⊥ 8.已知等差数列}{n a 的前n 项和为n S ,且3184=S S ,则=168S S正视图 侧视图俯视图A .81 B .31 C .91 D .103 9.右图是一个空间几何体的三视图,如果直角三角形的直角 边长均为1,那么这个几何体的体积为A .1B .21 C .31 D .61 10.将函数)46sin(π+=x y 的图象上各点的横坐标伸长到原来的3倍,再向右平移8π个单位,得到的函数的一个对称中 心是A .)0,2(πB .)0,4(πC .)0,9(πD .)0,16(π11.已知双曲线的方程为)0,0(12222>>=-b a by a x ,双曲线一个焦点到一条渐近线的距离为c 35(c 为半焦距),则双曲线的离心率为 A .25 B .23 C .553 D .32 12.设a ,b ,c 分别是函数x x f x2log )21()(-=,x g 2)(=x x h x 21log 21()(-=的零点,则a ,b ,c 的大小关系是A .a c b <<B .c b a <<C .c a b <<D .a b c <<第Ⅱ卷(非选择题 共90分)二、填空题(本大题共4小题每小题5分,共20分.)13.阅读右图所示的程序框图,若运行该程序后输出的y 实数x 值为 . 14.已知)2,0(πα∈,53sin =α,计算αα2tan 2cos 1+的值为 .。

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 语文word

河南省郑州市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 语文word

河南省郑州市2010级高中毕业班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本试卷分第1卷(选择题)和第Ⅱ卷(非选择题)两部分。

第Ⅰ卷1至4页,第Ⅱ卷5至8页。

考生应首先阅读答题卡上的文字信息,然后在答题卡上作答,在试题卷上作答无效。

第Ⅰ卷注意事项:第Ⅰ卷共10小题,每小题3分,共30分。

在每小题给出的四个选项中,只有一项符合题目要求。

一、(12分,每小题3分)1.下列词语中加点的字,读音全都正确的一组是A.翌.年(yì)发酵.(jiào)扒.羊肉(pá)相.机行事(xiàng)B.牵累.(1ĕi)狡黠.(xiá)电饼铛.(dāng)大模.大样(mú)C.箴.言(zhēn)讥诮.(qiào)歼.击机(jiān)命途多舛.(jié)D.下载.(zài)果脯.(pŭ)狙.击手(jū)插科打诨.(hùn)2.下列各句中,加点的成语使用恰当的一项是A.郑州市生态水系建设分为短期、中期、长期三个阶段,总投资33亿元。

日前规划编制工作已经启动,一个碧水蓝天、人水和谐共生的“水域靓城”呼之欲出....。

B.老师的话音刚落,他就不揣冒昧....地站起来,大声问道:“这种解题方法有点复杂,难道没有简单一些的吗?”C.目前的情况是,政府机构和政府工作人员不仅没有精简,反而迅速膨胀,导致某些部门里人浮于事、尸位素餐....的现象十分普遍。

D.对这几个衣衫不整、模样粗笨的农民工的惨死,某些官员却安之若素....,顶多在酒足饭饱之后打着饱嗝儿,发两声感叹。

3.下列各句中,没有语病的一句是A.宫墙里全都是果树和庄稼,郁郁葱葱,整整齐齐,仿佛在暗示着失去的繁华和喧嚣,隐约可以从树影婆娑中感受到历史的嘈杂和一代枭雄指挥若定的英姿。

B.我国古代城池的北门常常被称为玄武门,我想这可能是凶为秦始皇统一天下以后,历朝的威胁主要来自北方,所以统治者有意用张牙舞爪的龟蛇状的玄武来威慑外敌。

河南省郑州市2023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23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试卷(含答案)

河南省郑州市2023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试卷注意事项:1.答卷前,考生务必将自己的姓名、准考证号填写在答题卡上。

2.回答选择题时,选出每小题答案后,用铅笔把答题卡上对应题目的答案标号涂黑。

如需改动,用橡皮擦干净后,再选涂其他答案标号。

回答非选择题时,将答案写在答题卡上。

写在本试卷上无效。

一、现代文阅读(36分)(一)论述类文本阅读(本题共3小题,9分)阅读下面的文字,完成1~3题。

“五四”以来形成、目前仍十分流行的《诗经》研究范式可称为现代诗学,其特点是把《诗经》只做诗讲。

事实上,《诗经》在历史上是以“经”的形式而非以“诗”的形式发挥作用的,《诗经》首先是“经”,其次才是“诗”。

作为“经”和作为“诗”区别甚大。

“经”是维系中华文明的精神世界及其发展脉络的基本文献。

《诗经》作为“经”在历史上起的作用是培养人的温柔敦厚的中正性情。

它通过比喻、联想等手段感发人的心志情意,使人从美的情感体验上升到善的理性认知。

《行苇》开头“敦彼行苇,牛羊切践履。

方苞方体,维叶泥泥”四句,若只作修辞上的兴看,便索然无味;若作“经”看,则韵味浓郁。

《毛诗》认为,此段表达了“周家忠厚,仁及草木”的道德。

古人把《诗经》作为经,引中出“仁及草木”的哲学命题,把仁者“爱人”推进到了爱自然,这在中国思想史、文化史上的意义是巨大的。

可是,这些丰富内涵在现代诗学中是看不到的。

现代诗学问题出在何处?出在“文学”概念和世界观上。

中文中“文学”这个概念最早出现在《论语》,指的其实是文献、文化。

在西方文化中,文学也有文化的含义,如《共产党宣言》中有“许多种民族的和地方的文学形成了一种世界的文学”的说法,其中“文学”的含义也是广义的文化。

现代学科在西方分化出来以后,“文学”概念特指狭化的文学专业。

“五四”以来的诗学从现代“文学”概念出发,把《诗经》当作文学作品,自然反映不出《诗经》在历史上的作用。

“五四”以反封建著称,但由于时代局限,也存在对传统道德中的永恒内容缺乏辨别的弊端。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2011年高中毕业年级第一次质量预测语文参考答案一、现代文阅读(9分,每小题3分)1.D(以偏概全,不是“都从”,而是“大半”从格律入手)2.A(理解错误,“情感又会受到理智的驱遣”错误,应该是“情感仍然是理智的驱遣者”)。

3.D(无中生有,“道德与艺术常常是相关联的,道德境界高的人往往也能在艺术上达到较高的境界”文中无处体现)二、古代诗文阅读(36分)(一)文言文阅读(19分)4.D(坐:因犯……罪)5.B(①是说唐俭以孝事亲;④是高祖所为)6.C(“奉命守卫蒲州”的是独孤怀恩而非唐俭)7.(1)唐俭凭借使节身份到军中去,/ 正赶上孝基等人被刘武周俘虏,唐俭也被擒获。

译出大意给2分(“/”前后各1分);“以”(凭借……身份)、“会”(正赶上)、“见”(被)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2)不久刘武周战败,逃入突厥。

/ 唐俭封存府库、登记兵器甲仗等待秦王。

译出大意给2分(“/”前后各1分);“俄而”(不久)、“亡”(逃)、“籍”(登记)三处,译对一处给1分。

注意:1.关键词与“大意”不重复扣分;2.关键词译成近义词也可。

(二)古代诗歌阅读(11分)8.从首联....,只觉愁绪如茫茫海..来看,作者登高临远,看到眼前苍茫的景象,触景生情天扑面而来。

(2分)从尾联......之愁;从诗歌标题..来看,作者被贬蛮荒之地,难免有仕途失意和最后一句..,音讯不通....,难免产生思.....;加之远离故土,身居异乡...彼此隔离....看,诗人与朋友念朋友...、想念家人之愁。

(3分;分号前后所分三点,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两点即可给3分)9.颔联、颈联在写景角度上有动与静..描绘风急雨骤中的景象,...的不同。

颔联...、近与远是近景..、静景..。

(3分;答..;颈联..描写登楼远眺所见的重岭密林、九曲江流,是远景..、动景出一个方面给2分,答出两个方面给3分)颔联与颈联主要运用了比喻..(答“象征”“双关”“借景抒情”“动静结合”也可)的艺术手法。

颔联..表面上好像是在描写夏季的“惊风密雨”侵袭“芙蓉薜荔”的景象,实际上却是暗写朝廷保守势力对革新派的围攻、迫害,用自然物象暗喻世间人事..........,曲折含蓄;颈联..以“曲似九回肠”的江流..,自然贴切。

(3分;答出“手法”给1分,..诗人百结的愁肠..来比喻具体分析各1分;如答“象征”“双关”“借景抒情”“动静结合”等“手法”,分析合理也可给3分)(三)名篇名句默写(6分)10.(1)千呼万唤始出来犹抱琵琶半遮面(2)闻道有先后术业有专攻(3)出淤泥而不染濯清涟而不妖(6分;每句1分,有错别字该句不得分)三、文学类文本阅读(25分)11.(1)答C给3分,答D给2分,答B给1分;答A、E不给分。

(A项“小说借此说明科学知识的重要性”错;B项“这样写男孩的性格显得不够统一”只是一种观点,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样写男孩的性格才真实可信”;E项对文章“基调”的理解有误。

)(2)①善良、体谅他人。

不想让父母被冻病,在已经浑身发抖、面色苍白、走路困难的情况下还要为父母关窗;不愿给父亲带来麻烦,示意他可以离开;怕自己的病传染给他人,拒绝他人进入房间。

②恐惧死亡却能坚强、勇敢地面对。

恐惧死亡:男孩苍白的脸色、异样的神情、死盯着床脚的眼睛、对听故事漠然,以及对吃药表示怀疑都表现了对死亡的恐惧感。

坚强、勇敢:虽然病痛难忍却坚持说“我没事”;面临死亡时没有哭闹,也没有将内心的恐惧透露给父亲;不让父亲陪伴,独自躺着,安静地等待死亡的降临。

③天真而又脆弱。

“天真”表现在男孩因不懂华氏温度与摄氏温度的区别,误以为自己将要死去而等待了一天;“脆弱”表现在男孩得知自己不会死亡、精神松弛下来后“为了一点无关紧要的小事,他会动辄哭起来”。

(6分;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3)①标题没有明确等待的究竟是什么,设置悬念,吸引读者。

②小说情节围绕“一天的等待”展开,标题贯穿全文,是小说的行文线索。

③“一天的等待”中,男孩直面死亡、坚强勇敢的精神得以彰显,突出了人物性格,揭示了小说主旨。

(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4)观点一:是多余的。

理由:①因为父亲打猎这件事游离于小说主要情节之外,给人节外生枝之感,对于突出小说的主要人物形象和主题并没有什么作用。

②孩子生病了,但父亲却高兴地去打猎,不合情理,是个明显的败笔。

③打猎时轻松愉快的情调与整篇小说营造的氛围不协调。

观点二:这正是小说构思的精巧之处。

理由:①明写父亲打猎的轻松愉快,暗写男孩在孤独恐惧中勇敢地等待死亡,使人物性格更加突出。

②荡开男孩的情况不写,而写父亲打猎的情景,使小说更具有悬念。

③父亲去打猎意味着他觉得孩子的病情不重,这与孩子自己的紧张恐惧形成鲜明的对比,增添了结尾的喜剧效果。

(8分;答出一点给3分,答出两点给6分,答出三点给8分。

开放性试题,言之成理即可)四、实用类文本阅读(25分)12.(1)答E给3分,答B给2分,答C给1分;答A、D不给分。

(A项梁先生并没有否定三峡工程,而是批评人们对环保的认识;C项错在最后一分句太过肯定,原文只是作者的揣测;D项以偏概全,对文章的理解有误。

)(2)①这是梁先生的一句自嘲:我们一家三代都是失败的英雄;可以说是屡战屡败但也都是屡败屡战;②梁先生毕生为保护环境而努力,虽然得到了很多人的理解和支持,但很多时候因为种种原因也会遭遇很多挫折;③虽然常常失败,但他从不气馁,而是继续为环保事业而奋斗,他是一个英雄。

④一个为保护环境而不懈努力的英雄却屡屡失败,这也是整个社会的悲剧,这样的题目能引起人们对社会大环境存在问题的深层思考和关注。

(6分;答出一点给2分,答出任意三点、意思对即可)(3)①人类只有一个地球,我们有着共同的生存环境,利害相关。

②当今世界每个国家、民族或个人都会有自己不同于他人的生活方式、意识形态等自由。

③我们不应忘记共同的利益,要保护好共同的生存家园,否则人类将面临灾难性后果,自我毁灭。

(6分;答出一点给2分,意思对即可)(4)观点一:我们从前辈身上或文化传统中继承的最宝贵的是精神和信念。

梁先生...从祖父和父母那里继承了对社会负责的信念,促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我.们.要从前辈身上或文化传统中汲取优秀的精神财富,促使自己成为对社会有用的人;作为前.辈.,也要身体力行,给后代以积极的影响,给后代留下最无价的精神财富。

观点二:每个人都要有积极的人生信念,并为这一信念奋斗终身。

信念好像人生的明灯,指引着人朝着正确的方向有意义地生活,而不是浑浑噩噩,随波逐流——明确方向;有了信念人才能积极主动、不怕困难、坚强无畏——信念作用;梁先生就是一个具有坚定信念的人,所以他才能在环保道路上屡败屡战,从不气馁——结合事例。

观点三:每个人都要有社会责任感,要争取为社会做出些贡献。

梁家三代....人都具有强烈的社会责任感,为社会作出了巨大贡献;正是这样的社会责任感,让梁先生..也要有社会责...不计名利得失,为保护环境奔走呼吁,献出了自己的全部精力;我们任感,要争取为社会献出自己的一份力量。

(8分;只谈一个方面即可,要言之有据,层次清晰,语言通顺;其中观点正确2分;论述6分,分号前后所分三点,答出一点3分,答出任意两点、意思对即可;如只泛泛论述,不结合文本,论述部分最多得3分。

)五、语言文字运用(20分)13.B(用错对象。

“钟灵毓秀”指美好的自然环境产生优秀的人物。

)14.C(A.逻辑错误,“昨日晚上”应改为“当天晚上”,并把“将”字去掉;B.成分残缺,“评有成规”后应加上“的局面”等词语;D.前后不照应,“幼稚”与“滞后”应互换位置)15.C(注意各句中相互照应的词语)16.(5分。

观点正确,有自己的见解2分;言之成理,语言通顺3分。

)[示例]①这则新闻折射出当前社会心态失衡、人心不足的现状。

人们的物欲和权利欲等越来越膨胀,永远盯着那些比自己强的人,不满足于自己的既得利益,陷入贪多务得、患得患失的心理怪圈。

②这则新闻具有强烈的讽刺意义。

党政干部、公司白领等这些处在较高社会阶层的人竟然自认为是“弱势群体”,那些挣扎在社会底层、没有社会保障的人们又是什么?这种身在高处而忘记底层、无视民生的心理要不得。

③“弱势群体”不是一种感觉,而有它特定的界定标准。

这些受访者对“弱势群体”这一概念的理解有偏差。

这说明我们需要对“弱势群体”进行客观的定义,让它能涵盖真正的“弱势群体”,从而引导人们关注那些需要关心、帮助的人们。

17.(6分;一句2分,其中内容贴切1分,句式与示例相同且无语病1分)[示例]一块岩石,以它孤独的肩膀,支撑着倾斜的山体;一片落花,以它憔悴的芳容,温暖着冰冷的泥土;一眼清泉,以它小小的眼眸,折射着云天的绚丽。

六、写作(60分)18.参照2010年高考作文评分标准。

附:文言文参考译文唐俭字茂约,并州晋阳人。

父亲名鉴,在隋朝任戎州刺史,唐鉴与唐高祖李渊私交很好,曾一同统领军卫,因此唐俭平时与秦王有交往。

唐俭爽快豪迈不受约束,但侍奉亲人以孝顺闻名。

唐俭看到隋朝政治渐乱,暗中游说秦王建树大业。

高祖曾召他询问,唐俭说:“您如果向外聚集豪杰,向北招抚戎狄,向西收服燕、赵之地,渡河向南,从而据有秦、雍之地,这是商汤王、周武王的大业。

”等到(高祖)开设大将军府,让他担任记室参军。

跟随平定京城,被封为晋昌郡公。

武德初年,升任中书侍郎。

吕崇茂在夏县造反,与刘武周联合。

(高祖)下诏永安王李孝基、独孤怀恩率兵前去讨伐。

唐俭凭借使节身份到军中去,正赶上孝基等人被刘武周俘虏,唐俭也被擒获。

开始,独孤怀恩屯驻蒲州的时候,暗中与部将元君实图谋反叛,恰巧都(被囚)在贼军中。

元君实私下对唐俭说:“独孤尚书准备起兵图谋建立大业,因犹豫而没有发动,因此到了这一步。

正是人们常说的当断不断反受其乱。

”不久独孤怀恩逃回,(高祖)下诏仍命他镇守蒲州。

唐俭担心他迟早必要做乱,悄悄派刘世让回去揭发他的阴谋。

正赶上高祖前往蒲津,船行到河中央的时候刘世让赶到了,高祖大惊,说:“这难道不是天命啊!”立即下令返回,捕捉反叛的人,独孤怀恩自杀,余党全部被诛杀。

不久刘武周战败,逃入突厥。

唐俭封存府库、登记兵器甲仗等待秦王。

高祖表彰唐俭被囚禁受屈辱却不忘朝廷,下诏恢复了他的原职,并允许他见机行事。

没收独孤怀恩的全部财产赐予唐俭。

回朝后任天策府长史。

贞观初年,(唐俭)出使突厥返回后,太宗对唐俭说:“卿观察颉利可以谋取吗?”唐俭回答说:“仰赖国家的声威,可望会成功。

”贞观四年,唐俭奉命出使突厥,劝说颉利归顺朝廷,颉利答应了,军队松懈不加防备,李靖趁机偷袭打败突厥,唐俭脱身返回。

一年多以后,唐俭做了民部尚书。

跟从太宗出猎洛阳苑,一群野猪从林中突然窜出,太宗连发四箭,就射死了四头野猪。

一头野猪跳到皇帝鞍鞯下,唐俭跳下马与野猪搏斗。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