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佛幸福课心理笔记

合集下载

哈佛公开课《幸福课》(积极心理学)有关笔记(无顺序)

哈佛公开课《幸福课》(积极心理学)有关笔记(无顺序)

哈佛公开课《幸福课》(积极⼼理学)有关笔记(⽆顺序)哈佛公开课《幸福课》(积极⼼理学)有关笔记(⽆顺序)话题:适应⼒现实教育学习⼀、这个世界需要具有实践精神的理想主义者。

据调查,成功的⼤学⽣具有强烈的使命感,想做伟⼤的事,让世界变得更美好。

“我该怎样使这个世界变得更好?”这不是空话,⽆论在学术还是实践⼯作中,他们勇往直前,做到了了不起的事,充满热情的理想主义者,特别善良。

有些⼈只是“⾃我”的⼀代,这⼀代⼈所关⼼的⼀切只是“我要多赚点钱”,“我要买套更⼤的房⼦”,“我要变得成功,取得更多赞誉”,“变得更有威望”。

但有这种想法的⼈,他们的错误在于,他们只看到了这些。

他们也不如有崇⾼使命感的⼈成功。

⼆、有时,光有美好愿望,我们还是⽆法发挥全部潜能,甚⾄有些情况下造成的伤害多于帮助。

理想主义远远不够,往往使对⽅陷⼊被动受害者地位,⽽不是帮助产⽣积极的主导⼼态。

(⽪格马利翁)赞扬别⼈,赞扬⼩孩,是有害的。

如果没有分辨地夸奖别⼈,从长远⾓度讲,实际上害⼈⽐帮助⼈更多,⽆论是⾝⼼健康还是成功等⽅⾯。

三、“如果我们对⾃⾝的培养不够,对各种⼈际关系培养不够,就会发⽣个⼈成长失败。

”四、⼼理学家证实了培养乐观精神能预防⼉童和成⼈的抑郁和焦虑,约能将他们两年内患病率减半。

⼈类有些因素可以抵制精神疾病:勇⽓、⾯向未来、乐观、⼈际技巧、信仰、职业道德、希望、诚实、毅⼒、⼼胸和洞察⼒等。

培养⾃⾝优势、培养能⼒、关注健康、信仰、乐观、⾃信等等,能更好⾯对⽣活困难。

四、冥想可以极⼤程度上改变我们的⼤脑,可以帮助产⽣积极的情绪,⽽在痛苦⾯前变得更坚定。

每周三次锻炼,每次三⼗分钟,效果与现有最有效的⼼理药物是⼀样的。

五、相信改变是可能的。

当内部(⼤脑的想法)与外部(现实)不⼀致时,我们会感觉不舒服。

改变的⽅法:1、更新基模2、忽略外部信息3、主动寻找证据4、创造新的现实。

运动员跑跑,开始都不相信4分钟跑完1公⾥,直到⼀⼈提出可以,并且做到,之后很快很多⼈都可以做到。

幸福课笔记梳理总结

幸福课笔记梳理总结

幸福课笔记梳理总结先记住以下几点:1. 学会失败、从失败中学习。

学习没有捷径。

2. “勇气并不是没有恐惧,而是在恐惧中仍能前行。

”3. 比物质充裕更能带来幸福的是时间充裕。

所以,找到你真正、真正想做的,再去做。

4. 找到你生命中最重要的亲密关系,并经营好这段感情。

投入时间,分享、交流。

5. 被了解而不是被认可。

种子说:种子是有潜力的,它会发芽开花结果,但必须有水的灌溉,有阳光的照耀,除去杂草,悉心照料。

1.我如何更加幸福幸福不是一个秘诀,我们大部分人不幸福的原因是因为总想找到一个秘诀从而永远幸福下去;幸福是一个过程,“我如何更加幸福”是我们经常要问的。

问题缔造现实,关注点影响了认知。

而心理学对积极面和消极面的研究是1:21。

积极心理学的目标在于促成一个变化,让心理学从只关注生活中最糟糕的事,转变为同时关注生活中的最美好的事。

排除极端情况,超出本质需要后的一切对我们的幸福影响很小。

不论有没有获得晋升,还是受伤,一年之后,就会恢复原来的快乐水平。

我们所要做的,是通过正确的方法,提高自己的基础幸福水平。

2.成为乐观主义者“心理基模”是每个人对世界都有自己的主观看法,而“外部基模”是客观世界的固有形态,这是不以人的意志转移的。

而精神世界追求心理世界和客观世界的统一,如果不一致,这会让我们不舒服。

这有四种解决办法:一、改变基模;二、忽视或抛弃不符合基模的外部信息;三、主动验证;四、创造新的现实。

变得更加乐观的三种方法:一、勇于行动,“勇于冒险或许会一时失足,裹足不前只会迷失自我”;二、想象成功,“准备准备,再准备,然后顺其自然”;三、认知疗法,“事件-评估-思想-情感-行动”,干预评估系统(认知)。

而非理性认知的三个陷阱-3M:放大(Magnifying)、隧道视野(minimizing)、虚构(Making up)。

怎样成为乐观主义者?学会感恩。

人类适应环境是为了更好的生存,但这种适应性也带来了对美好事物的习以为常,对事情麻木,这是负面的。

哈佛公开课之幸福课第一课学习笔记

哈佛公开课之幸福课第一课学习笔记

【哈佛公开课之幸福课:第一课】学习笔记:1,外在的东西,学业,成就,财富,不足以让一个人拥有持续幸福的能力,最多只会让你在短时期内感到快乐。

想要幸福和发自内心的喜悦,人需要积极的心理。

2,所谓积极的心理,就是从正面来解释发生的事情,哪怕是不好的事情,都有好的一面。

有位秀才第三次进京赶考,住在一个经常住的店里。

考试前他做了三个梦,第一个梦是梦到自己在墙上种白菜,第二个梦是下雨天,他戴了斗笠还打伞,第三个梦是梦到跟心爱的表妹脱光了衣服躺在一起,但是背靠着背。

这三个梦似乎有些深意,秀才第二天就赶紧去找算命的解梦。

算命的一听,连拍大腿说:“你还是回家吧。

你想想,高墙上种菜不是白费劲吗?戴斗笠打雨伞不是多此一举吗?跟表妹都脱光了躺在一张床上了,却背靠背,不是没戏吗?秀才一听,心灰意冷,回店收拾包袱准备回家。

店老板非常奇怪,问:“不是明天才考试吗,今天你怎么就回乡了?”秀才如此这般说了一番,店老板乐了:“哟,我也会解梦的。

我倒觉得,你这次一定要留下来。

你想想,墙上种菜不是高种吗?戴斗笠打伞不是说明你这次有备无患吗?跟你表妹脱光了背靠靠躺在床上,不是说明你翻身的时候就要到了吗?”秀才一听,更有道理,于是精神振奋地参加考试,居然中了个探花。

再比如:生病了,很难受。

如果用消极的态度来解释就是,我怎么这么倒霉呀,别人都不生病,就我生病。

情绪就会很低落,反过来病情也会进一步加重。

但是如果换个思路想:还好,早发现,早治疗,要是病情恶化的时候才发现,那才倒霉呢。

心情好了,身体也容易早日康复。

3,积极的心理和性格内向外向无关,内向的人也能拥有持续幸福的能力。

外向的人分两种:一种是真的外向,积极向上;还有一种是掩饰自己内心的痛苦,装得很乐观向上,所以抑郁症有很多都是看起来阳光积极的人。

4,美国很多高中、小学都开始了积极心理学课程,因为不开心、不幸福的人越来越多,用积极心理学及时干预会很管用,能保证学生们的心理健康,预防自残自杀事件的发生。

哈佛大学幸福课笔记positive psychology

哈佛大学幸福课笔记positive psychology

Silence实践活动后的最好进行内省分清楚主次第二课Resilience 适应力OptimisticA sense of meaningful FaithPro-social behaviorWhat I’m good at? Focusing on strengths★Social support ★Set goals★A role model★Question create reality. They create possibilities. A question begin a quest.Put your mind on what’s you good atTake responsibility!No one is coming. It’s up to you to make the most out of this experience.Lesson3Marva CollinsOk, it’s hard, unfair, difficult. However, it’s your own responsibility. No one is coming. It’s up to you to make that difference in your life!Collins’way---how can we cultivate the seed of generation in our student? If we only ask “how many geometric shapes do you see on the screen?” and then, we’ll miss the children on the bus, They completely missed the seed of greatness.Questions make a difference!Most people lead lives of quiet desperation.Comfortably numb, how can we go beyond~?How can we get beyond that “quiet desperation”?幸福并不代表没有痛苦,幸福也不会自动降临。

哈佛幸福课

哈佛幸福课

哈佛幸福课笔记,幸福课一、二、三、四、六、七2011-02-07 10:04转载自1858wish最终编辑1858wishPS:以下都是由我一点一点一次一次整理的,因为觉得幸福课很长,我把一些要点或者一些我认为重要的话给记下来了,希望能给大家一些纲领~并且无论你是快乐呢,还是不快乐,还是一般般,都要把它应用到生活当中去,这也是我我作笔记的初衷,为了常常提醒着我们~笔记整理:肖雅锶幸福课《一》总结一下:幸福,自信,积极的态度在痛苦的经历中,允许自己难过伤心一段时间,但要适时的走出,出去呼吸呼吸新鲜空气,交一些新朋友,yeah~fresh~让自己的胸襟开阔。

这样说不好理解。

他由此给我们讲了几个故事:比如他自己(只说比如,据他说,咱们还不熟,我害羞,不好抛家底)失恋了,被女友给DROP了。

于是乎,它有两种选择:一呢,他会非常的难过,想想自己哪里不好,开始自卑,反省反省反省,然后变成恼羞成怒,怨女友,怨小布什,怨希拉里。

自己的世界变得只有这一件事,看待这件事的眼界只集中在这一点。

二呢,他开始是选择难过一整子(人性中的适当的宣泄室正常的必要的,极端的快乐是真的快乐。

??),然后有一天他走出他的屋子,呼吸新鲜空气,交新朋友,畅谈,去舞会,也许就有了一个新女朋友呢。

是的,不要怨别人,自己承担责任〃〃〃〃着这个故事之前是有个小测试的:你面前有一副画面,你的注意力不可能看到全部的事实,即使图画就在你面前,而你视而不见。

因此那是不全的,有偏颇的。

所以,我们看自己看事不要自画圈圈给自己设限。

不要沉浸在一种感情中,或者一种世界中过度。

那不是全部,那可能是错误的,那可能是偏颇的,就像选择一。

我们可以选择反省,我们可以选择去找自己的优势。

还有一个故事(但小结今天先到这,明天在这里续,glad to share,我得再看一遍再来续)如果大家要看,/v_show/id_XMjIwMDA0NDM2.html(幸福课二)我想等我比较清楚的了解这一课的重点和意会后,再做一次整理。

哈佛幸福课读书笔记

哈佛幸福课读书笔记

哈佛幸福课读书笔记第1-2课成功的人的两个特性,第一是极度自信,相信自己能做的最好,能做成任何事。

第二,永远在问问题,不断在问为什么,他们是终身学习者。

这是调查了哈佛大学优等生后得出的结果,并不是瞎说的。

最好的学习就是教授别人。

第3课beliefsno one is coming。

没有人能够帮你,只有你自己,你必须自己对自己负责。

研究最优秀的人,研究精英群体,每个人都能从中受益。

第一次提出冥想,老师说自己就是个普通人,他每天冥想15-20分钟。

收入与幸福指数不相关。

不管环境发生什么事,你的幸福指数会最后回归到平常水平。

以前的幸福指数是多少,以后的幸福指数就是多少。

比如瘫痪的人,一年后还是会回到之前的幸福指数。

比如中了彩票的人。

你不能奢望找到一个好工作,升职,加薪,找到一个理想的伴侣,自己就可以永远幸福下去了。

发生这些事情,只能让你的幸福指数在某一个时间段之内达到峰值,最终还是是会回归平常。

积极心理学就是让你的幸福基线能够提高。

再次强调成功的两个重要的因素:相信自己,不断提问。

大多数自助书籍都想让你这么做。

diss成功学,讲到了《思考致富》,《秘密》这两本书。

开始还在纳闷为什么这个教授也会看这种畅销书,最后才发现他是说这些书说的吸引力法则有点太言过其实了,太强调思想,而忽略了行动。

Permision to be human. 45%的人不允许自己做个凡人。

身体挺直,注意力集中在呼吸上,集中在情绪上,想想你走出了屋子,和朋友同学打招呼。

冥想,如果你允许自己做个凡人,你想过上什么样的生活?Be the change you want to see in the world 以身作则第4课Focus暂时性的失败,不要作为永久性的失败。

悲观主义者:我早跟你说了我做不好。

睡前写下自己最感激的5件事,要比写不好的事情好的多。

关注积极的问题,不要关注消极的问题举了半小时的例子,现在社会上各种新闻媒体都在报道消极的问题,让我们的关注点也放到了消极的问题上。

哈佛大学幸福课个人笔记--最全版

哈佛大学幸福课个人笔记--最全版

哈佛大学幸福课(1504号课程:积极心理学)第一集什么是积极心理学Look inside:内省是必要的美洲原住民,在一起,几个小时,围着箐火,不说话,只是享受这静MI时光。

心理学第一势力:行为主义,认为人是一个行为集合。

心理学第二势力:精神分析学,通过潜意识分析,决定如何改善生活。

心理学第三势力:人本主义,认为不能只靠行为观察来改善人生,人是有精神、有灵魂的。

人本主义缺乏学术严谨性,但引入了了很多精彩的理念,比如对幸福感的研究、乐观主义、善良、道德、美德、爱、两性关系、高峰体验、自我实现、移情等。

减法比加法更能使我们幸福。

……梭罗幸福不是一个秘诀。

我们大部分人不幸福的原因是因为总想找到一个秘诀从而永远幸福下去。

哈佛的异常卓越群体,共拥的两点:一是完全相信自己,他们完全相信自己。

二是一直都在问问题,保持开放的心态,不断学习。

幸福是一个过程,“我如何更加幸福”这是我们经常要问的。

做教师要内外一致。

这也是很多教师痛苦的原因。

因此我建议如果一些老师不是看得开,就不要与外界社会做太多的沟通,以保持内心的宁静。

第二集为什么要学习积极心理学问题缔造现实!你的关注点影响了你的认知。

心理学对于消极面的研究与对于积极面的研究,比例为21:1。

积极心理学的目标,是促成一种变化,让心理学从只关注补救生活中最糟糕的事,到同时建立生活中最美好的事。

成功人士身上的共性1、乐观;2、对生活有信心,有“意义感”,无论是个人成功的意义,还是通往成功过程的意义;3、帮助社会,帮助他人,同时也是帮助了自己;4、目光集中于自己的长处;5、为未来设定目标;6、有一个心目中的榜样;7、不只依靠自己,寻求社会的支持,并有寻求支持的勇气。

西岸小学Marve Collions(推荐书目:Marve Collions’ way)种子说:种子是有潜力的,它会发芽开花结果,但必须有水的灌溉,有阳光的照耀,除去杂草,悉心照料。

没有人会来!――没有人会穿着闪亮的铠甲把你带到幸福家园。

哈佛幸福公开课笔记

哈佛幸福公开课笔记

概述:此文章主要是对哈佛公开课幸福课的学习笔记,内容从什么是幸福、追求幸福的方式、幸福的秘诀、幸福的阻碍以及如何增强幸福感等方面进行了总结和归纳,希望能够启发您追寻幸福,让生活更加美好!第一段:什么是幸福?幸福是一个非常抽象的概念,每个人对于幸福的定义也不太相同。

在哈佛公开课的幸福课中,教授认为幸福不是一种情感,而是一种状态,一种生活中的感觉。

幸福包括了对自己和他人的满意感和积极情绪的体验。

第二段:追求幸福的方式每个人对于幸福的追求方式不同,但哈佛幸福课中提到的一点是,除了物质上的满足,人们追求幸福的过程中也必须注重自己的心理健康。

课堂上提到了如下几种方式:与他人建立紧密的互动关系、保持积极的思考、培养信任和爱的情感,以及学会控制自己情绪的能力等。

第三段:幸福的秘诀在哈佛公开课幸福课中,教授提到了几个关于幸福的秘诀。

其中最核心的一个秘诀就是:健康的人际关系是实现幸福的关键!并指出大部分人认为能够带来幸福的事情,包括金钱、名声、权力等,其实并不能真正让我们幸福。

相反,幸福更多的是与我们的人际关系密切相关的。

第四段:幸福的阻碍除了幸福的秘诀之外,哈佛公开课中还揭示了亲密关系的破裂、社会压力、财富等外部因素,以及负面情绪的贬低、自我怀疑、追求完美等内部因素,对于我们实现幸福的阻碍。

因此,我们需要时刻关注这些可能对幸福造成影响的因素,创造一个健康积极的生活环境。

第五段:如何增强幸福感除了意识到自己追求幸福和拥有幸福的方式之外,我们还需要了解如何增强幸福感。

哈佛幸福课中提出了几种方法:调整自己的相对身份、注重人际关系、掌握心理抗压能力等。

同时还提醒我们,无论幸福感怎么存在,内心需要具备一种生命力,这个生命力会让我们勇敢地携手前进,走过所有的困难和挑战。

结尾:总结通过学习哈佛幸福课,我们了解到了幸福最本质的定义和追求方式,了解到了许多阻碍幸福的因素和增强幸福感的方法。

追求幸福没有捷径,但只要能够充分利用内在和外在的环境和资源,尝试新的做法方法,每个人都能达到自己所追求的幸福状态。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哈佛幸福课心理笔记
第五课你相信,确信的东西会自信
当你习惯地相像快乐的事时,你的神经系统就会习惯地令你处在一个快乐的心态。

所以,美国的心理学家威廉斯说:“无论什么见解,计划,目的,只要以强烈地信念和期待进行反复的思考,那它必然会置于潜意识中,成为积极行动的源泉。


只要周围的人相信,确信你是优秀的,你就会真的变得优秀---这是心理学反复验证的事实。

所以,你不仅要相信自己,而且也要让周围的人对自己有信心。

如此一来,你就拥有了幸福生活的坚实基础。

要维持信心,必须要有三个条件,缺一不可:那就是积极地态度,对工作的热情和努力工作的行动。

无论是追求幸福,还是追求成功,都要相信自己的力量,努力地为之改变。

保持自信状态的三个技能:
技能一:行动。

最正确的做法是不断地行动,并且在行动中不断地发现自我,对自己做出最有肯定意义的评价。

技能二:想象成功。

很多研究成果表明:在取得成功德所有因素当中,其中有56%都是由自信所决定的。

在美国曾经有一个流传很广的故事,说明想象成功对自信的影响,这个故事叫魔术手套。

(杰姆)
想象成功为何如此重要呢?这是由人的大脑决定的,因为人的大脑是无法分辨出真实存在的和大脑中映像的区别。

当一个人在不断地想象成功,不断地在模仿真实的场景时,大脑就会出现相应的反应。

技能三:认知疗法。

认知疗法的理论基础是:认知决定一个人行为;当一个事件(Event)发生时,人们就会对此作出判断(Evaluation),并且产生情绪(Emotion),继而导致行动。

比如说,当有一条鲨鱼袭来的时候,首先人们判断它是吃人的,接下来就会产生情绪上的害怕,所以就会采取行动赶快逃跑。

第六课你在关注什么,决定你能否幸福
幸福取决于我们关注事情的哪一面。

幸福感取决我们选择什么来关注;幸福不是建立在我们的社会地位或银行存款等外在事物上,而是取决于我们对它的认知。

一个人看待事物的角度比客观事物本身更重要。

痛苦,在更大程度上是来自于自身对痛苦的关注,而并非痛苦这件事情本身。

比如,对于存有一半水的瓶子,关注未满部分的人会因为水未满而失望,而关注现有半瓶水的人会因为拥有而快乐。

人生的成长和飞跃,就是经常发生在你觉得非常痛苦的时刻。

关注当下---幸福就在你身边
每个人天生都有适应性,即调整自己来适应这个世界。

人常常为幸福的假象所蒙蔽。

总以为幸福在未来,自己眼前的努力为的是明天的幸福,但是从来没有感觉到今天就是幸福的。

珍惜当下,活在当下,我们才能感受到最真实的幸福。

第七课练习感恩
每天记录五件值得感恩的事情
英国著名作家萨克雷说过:生活就像一面镜子,你对它笑,它就对你笑;你对它哭,它也会对你哭。

爱默生曾经说过:如果星星一千内才闪耀一次,当它闪烁时,所有的人都会仰望,
祈祷。

可正因为它每晚都闪耀,我们认为那是一种理所应当。

经过深思后的感恩行动更持久,更容易内化为一种习惯。

第八课改变自我的五项原则
不要给自己太大压力
永远不要否定自己(求助的女孩)
随时调动自己的情绪
有的时候开心事笑容的源泉,可有的时候笑容是开心的源泉。

吹着口哨鼓励自己产生勇气
要舒服,先要不舒服
一个人成长的过程,就是舒适区不断延展的过程。

如果你每天都做一件让自己不舒服的事情,一年下来,你就会发现让自己感到快乐的事情越来越多。

“最让你不舒服的话,是对你最有帮助的话;最让你不舒服的人,是你最该感谢的人。

”时刻记住这句话,你就能不断延展你的舒适区,发现更多的快乐。

改变不要太剧烈
舒适区像冷水,延展区像温水,恐慌区像开水,很有潜力,但很容易失去控制。

(人类感知外部世界的三个步骤)
人们改变的连续过程就是:改变习惯,逃离舒适区,进入延展区和恐慌区;养成新习惯,形成新的舒适区。

我们就是在这种循环往复中螺旋上升,获得更多的幸福。

第九课改变的本质---认知,情感与行为的互动
不同的认知产生不同的情感
积极心理学把人的心理结构分为三个最重要的系统,即认知,情感,行为
内在的认知影响外在的行为
外在环境对人的行为影响只占50%,改变时由后天的认知带来的。

外在的行动也可以改变内在的认知
《怎样全神贯注地生活》吉姆。

罗尔
第十课改变自我的实用技巧
写日记---促成改变的实用窍门
写日记可以强化人的三种技能:
第一,理解的能力
第二,应对的能力
第三,反思的能力
艺术的最高境界是改变生活。

第十一课设定目标与原理
设定目标能改变人们的行为,减少拖延,提高效率。

一旦目标设定了,大脑就会帮助人们重塑现实。

行动价值观是指一个人在做出某种行动之时,所表现出来的性格,道德观,价值观。

是否达到目标不会决定我们是否快乐,关键在于达到目标的过程;一个目标的好坏,不在于目标本身,而在于它是否能促进过程。

第十二课心理压力----正确认知和调试之道
关键不是压力,而是学会休息。

压力本身没有问题,出错的是人们看待压力的方式。

在生活中,我们要成为短跑运动员。

学会短跑,休息,短跑,休息;而不是一直在跑步。

你不可能同时负担太多美好的东西。

给生活做减法
适当地工作和适当地休息会给人带来最高的幸福指数。

六种方法,助你重燃工作激情:
1. 5分钟起飞法
2.奖励自己
3. 把想法公之于众,把自己的背包扔过墙
4.加强团队合作,让其他人来督促自己
5. 写下工作目标,分解成功的步骤
6. 允许休息
第十三课完美主义者的自我调试
“完美主义者”的自画像”
对于完美主义者来说,生活进程中的A点和B点应该是一根直线,因为两点之间直线最短;任何失败都会割断这根直线,所以完美主义者不能容忍任何形式的失败。

强迫型人格障碍者有一种内在的不完美感,总感到自己的行为没有达到自己的要求。

完美主义&追求完美
1.追求完美的人懂得休息的重要,而完美主义者只能享受短暂的放松和解脱。

2.追求完美的人行动力更强,而完美主义者却因顾忌太多而缺乏行动力。

3.完美主义者不太敢尝试新事物,因为尝试意味着风险,意味着可能出丑,可能失败。

4.完美主义者拒绝批评和建议,而追求完美的人对批评和建议持接受的态度。

5.完美主义者不自信。

自信的第一根支柱是自我接受,而完美主义者连自己都不能接受。

6.完美主义者会破坏人际关系。

在理想的人际关系中,失败和分歧在所难免,甚至会吵架---这些都是有益的,会让双方的关系更紧密;关键在于度的把握,别让消极的东西太多。

从“完美主义”变成“追求完美”
白金法则主张我们对自己也包邮同情心,接受我们的失败就像接受我们爱的人的失败一样。

“他所不欲勿施于己”
3P调试法:
1.第一个P是允许自己有正常人的情感(The permission to be human)2.第二个P就是积极地看待这件事情(Positive).。

学会分心,即转移注意力3.第三个P就是学会以未来的视角看待现在的事情(Taking perspective)
第十四课四种身体行为:提升幸福感的神奇药水
神奇药水的配方:
1.体育运动,每次30分钟,每周至少4次
2.冥想,每次至少45分钟,每周6-7次
3.睡眠,每天8小时左右
4.拥抱,每天至少12个
心理学家撒提亚曾经说过:我们每个人每天都需要4个拥抱来存活,8次拥抱来维持生活,12次拥抱来成长。

第十五课情感关系的建立与培养
技巧一为共同目标,并努力付出
技巧二追求被了解,而不是被认可
健康关系的基础是被了解,而不是被认可。

技巧三允许冲突
技巧四积极的感知力
人们总是对不幸的事情很敏感,对幸福却很健忘。

爱不仅能看待潜能,并且能把潜能变成现实。

第十六课自尊与自我独立:做回最真实的自己
自尊:最关键的认知
布兰登对自尊的定义:自尊有两个互相关联的方面:个人的效能感和个人的价值感。

自尊是一种自信心和自我尊敬的整合性结构,是一个有能力生活和值得生活下去的确信。

人文心理学家的奠基人洛美曾说:“弱小之人通常欺负他人,劣势之人通常佯装强势。

炫耀着,夸夸其谈者,强出风头者,其实是想摆脱自我焦虑。

”自负和自大并非自尊心过剩,反而是自尊心不够。

从看人眼色到自我独立:自尊的三个发展阶段
每个人的自尊都会经历三个阶段,即依赖性自尊,独立性自尊和无条件自尊。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