环节动物门和软体动物门

合集下载

生物课动物的分类与特性

生物课动物的分类与特性

生物课动物的分类与特性动物是生物界中最多样化的群体之一,根据其形态、功能和特征,可以将动物进行不同的分类。

本文将探讨动物的分类及其特性,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动物界的多样性。

一、动物的分类动物界按照其特征和进化关系被分为多个门,其中最常见的门包括脊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环节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和原索动物门。

1. 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高级的门之一,其特点是具有脊索,例如脊椎动物。

脊椎动物包括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它们具有脊椎、骨骼和发达的神经系统。

2. 节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的特征是身体分节,每个节段上有一对关节肢,例如昆虫、蜘蛛和甲壳类动物等。

节肢动物适应性强,数量众多,是地球上最为丰富的动物门之一。

3. 软体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的特征是身体柔软,没有内骨骼,例如蜗牛、蛞蝓和乌贼等。

软体动物的身体通常由一个外壳或软体组成,它们在水和陆地中广泛分布。

4. 环节动物门环节动物门的特征是身体由一系列环节组成,例如蚂蚁、蚯蚓和水蛭等。

环节动物在进化过程中发展出了功能各异的体节,有助于它们适应各种环境。

5. 棘皮动物门棘皮动物门的特征是身体表面覆盖有钙质的小刺或板,例如海星、海胆和海参等。

棘皮动物以海洋环境为主,对于海洋生态系统的平衡起着重要作用。

6. 原索动物门原索动物门的特征是具有原索,例如水螅和海鞘等。

原索动物通常以水生形式存在,对于水质的净化和生态系统的维持具有重要意义。

二、动物的特性除了不同的分类群体,动物还具有一些共同的特性,这些特性有助于它们适应各种环境和完成各种生活活动。

1. 多细胞结构动物的细胞通常是多细胞结构,由许多不同类型的细胞组成。

这些细胞通过组织和器官的分化和协调合作,实现了动物的各种功能。

2. 胚胎发育动物大多数采用雌雄异体生殖方式,通过交配或其他形式的交流完成受精和胚胎的发育。

胚胎在子宫或体外进行发育,并经历不同的发育阶段,最终成为成熟的个体。

动物的基本分类

动物的基本分类

动物的基本分类动物是地球上最为丰富多样的生物之一,它们按照一定的特征和分类标准进行分类。

科学家根据动物的共同特征和进化关系,将动物分为不同的分类级别,从大到小依次为界门纲目科属种。

本文将按照这个分类系统,介绍动物的基本分类。

一、界动物界(Animalia)是生物界中的一个大分类,包括了地球上所有的动物。

动物界的特点是多细胞、异养和有运动能力。

动物界下一共有35个门。

1. 脊索动物门(Chordata)脊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高级的一个门,也是人类所属的门。

脊索动物门的特征是在胚胎发育时拥有脊索结构,该结构会发展成脊椎。

脊索动物门下包括了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

2. 节肢动物门(Arthropoda)节肢动物门是动物界中最大的门,包括了昆虫、螃蟹、蜘蛛等众多的节肢动物。

节肢动物的特征是身体由一系列的节段组成,每个节段上都有附肢。

它们的外骨骼可以提供支持和保护。

3. 软体动物门(Mollusca)软体动物门包括了蜗牛、蛤蜊、章鱼等。

软体动物的特征是身体柔软,通常有一个外壳来保护内部器官。

大多数软体动物生活在水中,但也有一些陆生的种类。

4. 环节动物门(Annelida)环节动物门包括了蚯蚓、水蛭等动物。

环节动物的特征是身体分为一系列的环节,每个环节上都有一对刚毛。

它们的运动是通过伸缩身体的环节来实现的。

5. 棘皮动物门(Echinodermata)棘皮动物门包括了海星、海胆等动物。

棘皮动物的特征是身体表面覆盖着坚硬的棘皮,具有放射对称的身体结构。

它们通常生活在海洋中。

6. 纤毛动物门(Ctenophora)纤毛动物门包括了水母、水螅等动物。

纤毛动物的特征是身体表面有许多纤毛,这些纤毛可以用来游泳和捕食。

二、门在动物界下面是门(Phylum),每个门都有一些共同的特征,可以进一步细分为纲。

以下是脊索动物门的一些典型门。

1. 脊椎动物门(Vertebrata)脊椎动物门是脊索动物门中最为庞大的一个门,包括了鱼类、两栖动物、爬行动物、鸟类和哺乳动物等。

动物生物学原腔动物

动物生物学原腔动物
开管式:心脏——动脉——血窦——静脉——心脏
闭管式:心脏——动脉——微血管——静脉——心脏
33
(七)呼吸器官
1、水生种类用鳃呼吸
栉鳃
楯鳃 瓣鳃 丝鳃 次生鳃
2、陆生种类用外套腔壁形成的“肺”呼吸
34
瓣 (八)排泄器官 鳃 类 的 内肾孔 围 心 腔 与 静脉窦 肾 横 断 面 图 1 围心腔 解 3 心耳 生殖孔 8 肾的管状部
* 少数仅有雌体或雄体
* 生殖器官为细长管状
13



输精管
精巢
储精囊
交合刺



输卵管 子宫
卵巢 排泄管 肛门
蛔虫的解剖示生殖系统
14
雄性:精巢—输精管—储精囊—射精管
(单管)
雌性:卵巢—输卵管—子宫—阴道— 雌性生殖孔
(双管) 卵在子宫内受精,有幼虫阶段 自由生活种类产卵量小,寄生线虫产卵量大
80
2、分类
1)游走亚纲
日本沙蚕
81
鳞沙蚕
覆 瓦 哈 鳞 虫
82
巢沙蚕(Diopatra)
吻沙蚕(Glycera)
巢 沙 蚕
长 吻 沙 蚕
在栖管内
体前部 巢沙蚕和长吻沙蚕
83
2)隐居亚纲
磷沙蚕 沙蠋
磷 沙 蚕、 沙 蠋
磷沙蚕
84 沙蠋
(二)寡毛纲
1、特征 1)头部不明显,感官不发达 2)具刚毛,无疣足
5
2、具原体腔 (假体腔) (初生体腔) 肠腔
精巢
背线
背神经 角质膜 上皮 纵排泄管
人 蛔 虫 横 切 面
微绒毛 原体腔
侧线
纵肌层 肌细胞 腹线 腹神经

动物的分类与进化历程

动物的分类与进化历程

动物的分类与进化历程动物的分类与进化历程是生物学的重要研究内容之一,也是我们了解动物多样性和生命起源的关键。

对于动物的分类,科学家们利用进化树等工具将其分为不同种类,而进化历程则指的是动物从古代至今的生物演化过程。

本文将介绍动物的分类和进化历程,并探讨其重要性和意义。

一、动物的分类动物的分类是基于动物的形态、结构、行为和遗传差异而进行的。

目前,动物被分为七个主要的分类门,分别是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环节动物门、软体动物门、节肢动物门、棘皮动物门和脊索动物门。

1. 腔肠动物门:腔肠动物门是最简单的多细胞动物门,其身体结构由外胚层、腔层和肠层构成。

典型的腔肠动物有海葵、水母等。

2. 扁形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的特征是体扁平而似片状,没有体腔。

扁虫和吸盘虫是扁形动物门的代表。

3. 环节动物门:环节动物门的外形像是由一个个相似的环节构成的,具有明显的体腔。

蚯蚓和水蛭属于环节动物门。

4. 软体动物门:软体动物门的体内没有骨骼,有柔软的体壁和足。

蜗牛、蛞蝓和鳃浸和属于软体动物门。

5. 节肢动物门:节肢动物门的体内有明显的节肢,身体分为头、胸和腹部。

昆虫、蜘蛛和甲壳类动物都是节肢动物门的代表。

6. 棘皮动物门:棘皮动物门的皮肤覆盖有坚硬的棘刺,通常生活在海洋中。

海星和海胆是棘皮动物门的典型。

7. 脊索动物门:脊索动物门是脊椎动物的起源,具有脊索,包括脊椎动物和无脊椎动物。

人类属于脊索动物门。

以上是动物分类的主要门类,每个门类下还有更加细致的分类,形成了动物分类体系。

二、动物的进化历程动物的进化历程是指生物演化过程中动物的起源以及各类动物的演化过程。

通过化石记录、基因测序和比较解剖等方法,科学家们对动物的进化历程有了初步的了解。

1. 动物起源:动物起源于距今约6亿年前的寒武纪,当时地球上首次出现了多细胞生物。

最早的动物是海绵动物和腔肠动物。

2. 动物的多样化:随着时间的推移,动物逐渐多样化,并且出现了各种不同的形态和结构。

环节动物与软体动物

环节动物与软体动物
Download prompt: This PPT courseware has been carefully prepared by our store. We hope that after downloading, it can help everyone solve practical problems. After downloading the PPT courseware, it can be customized and modified. Please adjust and use it according to actual needs. Thank you!
Moreover, our store provides various types of classic sample essays, such as contract agreements, documentary evidence, planning plans, summary reports, party and youth organization materials, reading notes, post reading reflections, essay encyclopedias, lesson plan materials, other sample essays, etc. If you want to learn about different formats and writing methods of sample essays, please stay tuned!
第 四节 环节动物与软体动物
序言
下载提示:该PPT课件是本店铺精心编制而成的,希望大家下载后,能够帮助大家解 决实际问题。PPT课件下载后可定制修改,请根据实际需要进行调整和使用,谢谢!

无脊椎动物部分二

无脊椎动物部分二

形动物,属线虫纲,钩虫科。世界各
地都有分布。
钩虫比蛔虫小得多,长1厘米左
右,乳白色透红。成虫身体前端有口
囊,口内有两对角质钩齿,钩附在人
的小肠粘膜上,吸取人的血液为营养。
身体的基本结构跟蛔虫相似,除生殖
器官外,其他器官都不发达。雌雄交
配产卵,每天多达1~3万粒,随人的
粪便排出。丝状蚴接触人体,从皮肤
无脊椎动物的主要特点是身体的中轴没有由脊椎骨组成的脊柱。 这类动物包括腔肠动物门、扁形动物门、线形动物门、环节动物 门、棘皮动物门、软体动物门和节肢动物门。动物界中绝大多数 的种类属于无脊椎动物。 无脊椎动物各主要门的基本特征如下表:
1
2
腔肠动物门——水螅
腔肠动物门是低等的多细胞 动物,体壁有内、外两个胚 层,两层中间是中胶层,中 央是消化腔,即胚胎发育中 的原腔肠,所以叫腔肠动物。 腔肠动物呈辐射对称,有水 螅型和水母型,这是适应固 着生活或飘浮生活的结果。
系统。
⑹出现了原始的中枢神经系统——梯式神经系统。
⑺形成了固定的生殖腺及一定的生殖导管,大多♀♂
同体。
6
分类: ⑴涡虫纲(代表:三角涡虫)
①主要营自由生活,体表具纤毛及皮肤肌肉囊。
②感觉器官和神经系统较发达。
③具有消化系统。 ④涡虫是雌雄同体的动物,它们的生殖
器官比较复杂。有性生殖时异体受精。
精液暂时贮藏在对方的交配囊中,以后
③各器官组织的结构均为合胞 体(许多细胞以原生质突起 相连接成集合体)。
④需精卵未受精发育成 雄性个体,不常见。 在环境条件良好时主 要营孤雌生殖。
转轮虫
19
环节动物门:(约1.7万种) 主要特征:
⑴身体出现分节现象(体节形态相似,属同律分节 )。 ⑵出现次生体腔(或称真体腔)。

动物种类

动物种类

动物种类:按进化顺序一、无脊椎动物1、原生动物门:单细胞,结构简单。

草履虫、变形虫、疟原虫、太阳虫2、腔肠动物门:有口无肛门。

海葵、海蜇、珊瑚虫3、扁形动物门:出现中胚层。

两侧对称。

猪肉绦虫、涡虫、血吸虫4、线形动物门:三胚层组成,有原体腔。

蛔虫、钩虫、蛲虫、小麦线虫5、软体动物门:三胚层,有真体腔,身体柔软,无体节,有外套膜。

鲍、蜗牛、角贝、石鳖、牡蛎、乌贼、鹦鹉螺6、环节动物门:身体分节,次生体腔,后肾管,索式神经。

蚯蚓、沙蚕、水蛭7、节肢动物门:身体分部,有外骨骼,附肢分节,有气管,神经系统发达。

蜜蜂、蜻蜓等昆虫,蜘蛛、蝎子、虾、蟹、蜈蚣、三叶虫(已绝灭)8、棘皮动物门:中胚层形成内骨骼,次生体腔,幼体左右对称,成体辐射对称。

海百合、海参、海星、海胆二、脊椎动物(分类上属于脊索动物门中的脊椎动物亚门,脊索动物门包括3个亚门:头索动物亚门、尾索动物亚门和脊椎动物亚门)9、鱼纲:体表被鳞,鳃呼吸,尾和鳍游泳,终生生活在水中。

分软骨鱼类(鲨、鳐和鲛)和硬骨鱼类。

10、两栖纲:皮肤裸露,具五趾,变态发育(幼体水中,用鳃呼吸,成体陆地,用肺呼吸)。

蛙、蟾蜍、大鲵、蝾螈11、爬行纲:皮肤被角质鳞或甲,有胸廓,五趾型附肢,体内受精,卵生(羊膜卵)。

龟鳖、鳄、蜥蜴、蛇、恐龙(已绝灭)12、鸟纲:体表被羽,前肢变成翼,用肺呼吸,有气囊,体温恒定,卵生。

鸵鸟(最大)、蜂鸟(最小)13、哺乳纲:体表被毛,体温恒定,胎生哺乳。

蝙蝠、鼠、袋鼠、猫、鲸、海豚、海牛、象、马、牛附:鸟纲的各个禽种及其生态类型:根据生态类型分为游禽、涉禽、鹑鸡、鸠鸽、攀禽、猛禽和鸣禽七个生态类型:游禽:喙扁阔或尖长,腿短而具蹼,翼强大或退化。

涉禽:喙细而长,脚和趾均很长,蹼不发达,翼强大。

鹑鸡:啄短而强,足和爪强健,翼短圆。

鸠鸽:喙短、基部具蜡膜,足短健,翼发达。

攀禽:喙强直,足短健、对趾型,翼较发达。

猛禽:喙强大呈钩状,足强大有力,爪锐钩曲,翼强大善飞。

实验线虫动物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

实验线虫动物软体动物和环节动物

环节动物门:环毛蚓 (Pheritima sp.)
外形 背腹、刚毛、同率体节、背孔、环带(14 -16体节)、雌性生殖孔1个(14体节腹面 正中)、雄性生殖孔1对(18体节腹面)、 受精囊孔(7-8,8-9体节间)
解剖步骤 身体前1/3处,背中线偏右剪一小口 向前后将体壁剪开 固定标本在蜡盘上,第一针插在环带中央 的第15体节,每5体节以45°角插一对针 加水 观察
实验四 线虫动物、软 体动物和环节动物
线虫动物门:猪蛔虫 (Asearis sp.)
外形观察及内部解剖(示例) 横切片观察:☆
角质膜、上皮细胞、背线、腹线、侧线、纵 肌、神经索、排泄管、消化道、卵巢、输卵 管、子宫、假体腔
蛔虫横切片
软体动物门:
软体动物门分类
多板纲:毛石鳖 双壳纲:河蚌、毛蚶、牡蛎、紫贻贝 腹足纲:鲍、田螺、钉螺、褐云玛瑙螺 掘足纲:角贝 头足纲:章鱼、乌贼
内部解剖
消化系统:口、咽、食道、嗉囔、砂囊、中肠、 盲肠
循环系统:背血管、腹血管、环血管 生殖系统:
雌性:卵巢(13);卵漏斗(13-14)、受精 囊(7、8) 雄性:精巢囊(10、11)、储精囊(11、12)、 输精管、前列腺(18) 排泄系统:漏斗状肾口、肾管(做压片) 神经系统:腹神经索、咽下神经节、脑(选做)

横切片观察
角质膜、上皮细胞、刚毛、环肌、纵肌、壁体 腔膜、脏体腔膜、肠道细胞、背腺、盲道、背 血管、腹血管、神经下血管、腹神经节、真体 腔
环节动物门分类
多毛纲(沙蚕、沙蠋、毛翼虫)、寡毛纲(环 毛蚓)、蛭纲(大蚂蟥、医用蛭)
蚯蚓横切片
蚯蚓横切片
  1.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2.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3.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1. 原始种类,绕食道的神经环、足、侧神经索。
2. 较高等种类:脑、足、侧、脏4对神经节。
3. 头足类 最高级,主要集中于食道周围,外有软 骨包围。 4. 感官 眼、平衡囊、嗅检器
37
脑神经节
侧神经节
脑神经节

脑、 足、 及 侧、 节 脏 间 平衡器 4 相 对 连 神 神 经 经 节
足神经节
足神 经节
12
具口前触手、触须和围口触手;镰形大颚和细齿
13
14
15
2.寡毛纲:大多陆栖,少数淡水。 • 特征:①头部退化,无触手,触须,无疣足; ②具生殖带; ③雌雄同体; ④直接发育。 • 常见种类:瓢体虫、颤蚓、环毛蚓、水丝蚓等。
16
A:瓢体虫 Aeolosoma sp.;B:尾盘虫 Dero sp.;C:水丝蚓 Limnodrilus sp.;D:带丝蚓 Lmbriculus sp.;E:大蚯蚓 Lumbricus terrestris。 17
42
(三)多板纲
常见种类:毛肤石鳖、锉石 鳖。 主要特征:体椭圆形,背稍 隆,腹平。背侧由8块石 灰质的贝壳组成,多呈覆 瓦状排列。有环带,头部 不发达,具齿舌,消化腺 发达。足扁宽大,有外套 沟和栉鳃。
43
(四)腹足纲
常见种类:鲍、田螺、蜗牛等。 主要特征: 1. 体制 内脏团与外套膜发生180度的扭转。 2. 足部发达,扁平,位于身体之腹面。形状多样: 蜗牛:块状,爬行;泥沙玉螺:足前部铲状, 分开泥沙;足退化成吸盘,履螺,用于吸附; 伸展成翼状,蚱蜢螺,漂游。 3. 贝壳 1)单一螺旋形,又称单壳类或螺类。螺旋 部、体螺层、壳口、厣。蜗牛无厣,粘液封口。 贝壳有左右旋之分。2)帽状 圆盖形壳。3)无 壳 蛞蝓(kuo yu)
33
(五)体腔与循环系统
1. 体腔 次生体腔极度退化,仅残留在围心腔、生殖和 排泄器官的内腔。初生体腔存在于各器官组织之间, 血液在其中流动,这些空隙称为血窦。 2. 循环系统 1)开管式循环,与缓慢的生活方式相适应,如腹足类、 双壳类等. 心脏:心室1个,心耳1个或2个,动静脉不相连。 2)闭管式循环,动静脉由微血管相连,如头足类。 3)血液一般无色,含变形虫状的血细胞。毛蚶含血红 素,乌贼含血青素,使血液变成红色或青蓝色。
29
30
珍珠的形成
由珍珠质层形成。
外套膜受到微小沙
粒等异物侵入刺激, 受刺激处的上皮细胞 即以异物为核,陷入 外套膜的上皮之间的 结缔组织中,陷入的 上皮细胞自行分裂形 成珍珠囊,由囊分泌 珍珠质,将核包住, 逐渐形成珍珠。
31
(三) 消化系统
1. 颚片和齿舌 (多列角质 细齿,锉刀 状,伸缩肌) 2. 除消化管 外 ,具唾液 腺、肝脏等 腺体。有的 种类消化管 内具晶杆。
3
2)消化系统和营养
以有机质和植物叶片为食。 • 口腔(1-2)、咽(3-5,肌 肉质,单细胞粘液腺,分泌 粘液和蛋白酶,湿润和初步 分解蛋白质)、食道(6-8, 具食道腺,分泌钙质,中和 酸性物质)、砂囊(8-9, 具角质膜,磨碎食物)、胃 ( 10-14 , 多 腺 体 , 具 胃 腺)、肠(26节,锥形盲肠, 富含腺体,之后为盲道和后 肠)、肛门卵圆形。肠及背 血管周围具黄色细胞,可合 成和贮藏糖原和脂肪,分解 蛋白质。
28
贝壳
由外套膜的外层表皮细胞分泌而成,是动物适应不活 动的生活方式而发展起来的一种保护性结构。 • 成分:95% CaCO3 和少量贝壳素。 • 结构 : 角质层:壳基质,很薄,具各种色泽。 棱柱层(壳层):钙质结晶,大部分,很厚。 珍珠质层(壳底):叶片状的霰(xian)石,表面光 滑,具珍珠色彩。
1、原腔动物是高等无脊椎动物动物的开始。 2、人体的5大寄生虫病是指痢疾、黑热病、血吸 虫病、钩虫病和丝虫病。 3、原体腔又被称为假体腔或初生体腔,真体腔 又被称为裂体腔或次生体腔。 4、线形动物门是原腔动物中种类和数目最多的 一个类群。 5、轮虫在环境条件好时进行孤雌生殖,差时进 行两性生殖。 6、棘头动物有假分节现象,终宿主是脊椎动物, 中间宿主是软体动物。
19
20
21

环节动物的经济意义
• 有利方面
1.天然饵料、添加饲料、钓饵 2.药用 地龙
3.医蛭外科手术
4.水蛭活血通经、消肿解毒
5.陆蚓 土壤
6.蚯蚓 消除垃圾、净化环境 7.环保 水蚓、水蛭指示生物
22
• 有害方面:
1.危害贝类及海藻养殖 才女虫
2.影响船速 多毛类附着于船底 3.蚯蚓损坏河堤,伤害幼苗和烟草;猪大量 食用,神经系统功能紊乱;是某些线虫和 绦虫的中间寄主。 4.危害人、畜健康,吸血;鱼蛭、湖蛭致鱼 死亡。
39
二、软体动物门的分类 划分依据:体制是否对称,贝壳、鳃、外套 膜和行动器官等方面的特点,分为7个纲。 (一)单板纲:新蝶贝。 (二)无板纲:新月贝。 (三)多板纲:毛肤石鳖。 (四)腹足纲:田螺。 (五)掘足纲:角贝。 (六)瓣鳃纲:无齿蚌。 (七)头足纲:乌贼。
40
(一)单板纲
常见种类:新蝶贝(1952年 发现,活化石)
44
4. 头部发达,有1或2对触手,其中包含大量的光和 化学感受器。齿舌发达,陆生种类栉鳃消失,外 套腔变成肺。 分类: 呼吸器官的位臵,厣的有无,分为: 1. 前鳃亚纲 鳃和心耳在心室的前方,通常具厣。如 鲍、圆田螺、钉螺等。 2. 后鳃亚纲 鳃位于心脏后方;壳退化或完全消失, 无厣。如海兔、海牛。 3. 肺螺亚纲 无鳃,以“肺”呼吸;壳口无角质厣。 多栖息于陆地或淡水中,如玛瑙螺、蜗牛、椎实 螺、扁卷螺、蛞蝓等。
25
26
(二)身体分为头、足、内脏团 三部分,具外套膜和贝壳。 1. 头:与运动能力有关。 2. 足:位于身体腹面的肌肉质突起,形状变化多样, 具有爬行、挖掘、附着和捕食等功能。 3. 内脏团:即躯干部,是消化、循环、生殖等内脏器 官集中而成的不分节的柔软团块。 4 . 外套膜 1)定义:是身体背侧的皮肤褶襞向下延伸的包着身体 的皮膜。 2)形状:蚌为2片,悬垂于身体两侧;乌贼为筒状, 常盖着整个内脏团。 3)组成:通常由内、外表皮和其间的结缔组织组成。
主要特征:两侧对称,腹部 有足,帽状贝壳,内部器 官分节排列,两对心耳, 5对鳃,有齿舌和晶杆。 现在共发现8种,为探讨 贝类的起源和进化提供了 新材料。
41
(二)无板纲
常见种类:龙女簪、新 月贝。 主要特征:体蠕虫状, 无贝壳,外套膜发达, 体表具石灰质细棘,腹 面中央有一条腹沟。肠 为直管状,齿舌有或无, 个体发育有担轮幼虫期。
肾孔开口于体外。 • 咽头小肾管:咽头和食道两旁,肾孔开 口于咽。 • 隔膜小肾管:15节后,典型的后肾管, 肾孔开口于肠中。
6
5)神经系统和 感觉器官
神经: • 中枢:脑(第3节咽的背面),与1对围咽神经相连, 在咽下汇合成2个咽下神经节,一条腹神经索从咽下 神经节一直延伸到后端。 • 外周:由脑、围咽神经、咽下神经节、腹神经节发 出的神经 • 植物性:由脑分布至咽、食道等器官的神经。 感觉器官: • 光感受器:口前叶及前几节,趋弱光,避强光。 • 化学感受器:口腔及其附近,嗅、味觉。 • 表皮感受器:体壁上的小突起,腹面和两侧较多, 7 触觉,感觉地面震动。
45
46
小结
小 结
1、掌握外套膜、齿舌等概念。 2、环节动物门的分纲概况。 3、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4、贝壳的成分和结构。
47
作 业 名词解释: 外套膜、齿舌。
简答题: 1.环节动物分为哪三个纲?每纲各举一例。 2. 贝壳的成分和结构。 3. 软体动物门的主要特征。
4
3)循环系统和血液循环


闭管式:五条纵血管(背、腹血管,神经下血管 和两条侧血管);4对环行血管,瓣膜,搏动称心 脏,15节后,壁血管连接背血管和神经下血管。 血液循环:背血管(由后向前流动,含血红蛋白, 血液红色),腹血管(由前向后流动)
5
4)排泄系统
3 类肾小管:
• 体壁小肾管:体壁内侧,每节200多条,
34
心室
内肾孔
直肠 肾脏
静脉窦
1 围心腔 3 心耳 8 肾的管状部
生殖孔
外肾孔
35
(六)排泄系统
1. 一般为后肾管 组成: • 腺质部分:富血管,肾口具纤毛,开口于围心 腔。 • 管状部分:薄壁管,内壁具纤毛。肾孔开口于 外套腔。 2. 围心腔腺:通过围心腔排除代谢产物,由后肾 管排出。
36
(七)神经系统
1
二 代表动物-环毛蚓 1. 生活环境 2. 外部形态(对土壤生活的适应) 圆筒状,百余体节,节间沟。头部和 感官退化;具口前叶-摄食、掘土和触 觉。围口节、口、肛门。生殖带、雌 雄性生殖孔、受精囊孔、排泄孔(1-3 节和最后一节除外)、背孔(7/8)。 疣足退化、有刚毛。
2
3. 内部结构和生理 1)体壁、肠壁和真体腔 • 体壁:极薄的角质膜、表皮层(单层柱状上皮细胞 腺细胞、感觉细胞和刚毛)、肌肉层(薄环肌,厚 纵肌) 、单层扁平细胞构成的体腔膜。 • 肠壁:脏体腔膜、外纵内环肌、肠上皮。 • 真体腔:体腔膜、小室,隔膜,小孔,充满体腔液。
脏神经节 脏神经节
胡桃蛤
图9-6 双壳类的神经系统
无齿蚌
38
(八)生殖和发育
1. 生殖 大多雌雄异体,少数雌雄同体。生殖腺由体 腔上皮产生,生殖管内端开口于生殖腔,外端开口 于外套腔或直接与外界相通。绝大多数卵生,田螺 卵胎生。 2. 发育 少数直接发育,如头足类;多数间接发育, 海产种类多经担轮幼虫和面盘幼虫阶段,淡水蚌类 经钩介幼虫期。
3.蛭纲:大多淡水,少数陆栖,特化的环 虫,营暂时性寄生
• 特征:
①背腹扁平,体节数一定,34节;
②无疣足和刚毛,具口、后吸盘;
③头部退化;
④具生殖带,雌雄同体,直接发育; ⑤口腔内有颚和细齿,咽肌发达,唾液腺分泌蛭素, 嗉囊发达,贮存大量血液。 • 常见种类:中华颈蛭、医蛭、山蛭、金钱蛭等。
相关文档
最新文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