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汽西门子660MW汽轮机简介(精品课件)
合集下载
660MW机组介绍ppt (2)

转子力矩自平衡特性
M d M f Mem Id / d
M d Pd / GHt /
M f Mem A B
2
中间再热对调节特性的影响及改进措施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发展
• 1、最早:机械式、液压调节系统 MHC • 2、60年代初:电液调节系统 EHC即EHC与MHC 并存。执行机构采用液压伺服机构,运算部件采 用电子元件组成。早期由于电子元件可靠不高, 故采用二者并存。 • 3、60年代中:模拟电液系统AEH,即纯电调(60 年代末以模拟电路为主)。 • 4、80年代及以后: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或MEH 。 早期的DEH系统多以小型计算机为核心构成。当 微机为基础的DCS分散控制系统出现后,DEH就逐 渐转向由DCS组成
6 动平衡计算: 具有多种平衡计算方法; 具有多平面、多测点、多转速计算方 法。 7 时序分析: 对重要开关量严格区分动作先后时序,分辨率为小于1ms。 8 事件列表: 记录每一事件的详细资料 9 数据管理和传输 自动存储数据,形成历史数据库、升降速数据库、黑匣子 数据库等;实时显示数据存储状态,异常时要提示用户;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可以 有选择的进行备份,并提供备份手段; 10 报表打印: 可定时打印运行报表、自动打印操作记录、屏幕拷贝等。 11 完善的帮助系统 齐全的系统操作说明;提供典型的故障案例,故障图谱 的实例讲解。 12 具备远程通讯及管理,提供振动咨询(两年内免费)。 13 提供与SIS和DCS的网络的通讯接口,并遵从SIS和DCS网络供货商对于 数据通讯软件、硬件的要求,负责与SIS和DCS网络供货商配合,最终保证两个 系统无缝连接。 14 能灵活地进行通道、数据存储等配置,并能实时在线配置,且不影响数 据采集,每一个通道能自动适应(位移、速度、加速度传感器)各种信号类型; 允许设置不同管理权限的用户;自动生成系统日志。
M d M f Mem Id / d
M d Pd / GHt /
M f Mem A B
2
中间再热对调节特性的影响及改进措施
汽轮机控制系统的发展
• 1、最早:机械式、液压调节系统 MHC • 2、60年代初:电液调节系统 EHC即EHC与MHC 并存。执行机构采用液压伺服机构,运算部件采 用电子元件组成。早期由于电子元件可靠不高, 故采用二者并存。 • 3、60年代中:模拟电液系统AEH,即纯电调(60 年代末以模拟电路为主)。 • 4、80年代及以后:数字电液控制系统DEH或MEH 。 早期的DEH系统多以小型计算机为核心构成。当 微机为基础的DCS分散控制系统出现后,DEH就逐 渐转向由DCS组成
6 动平衡计算: 具有多种平衡计算方法; 具有多平面、多测点、多转速计算方 法。 7 时序分析: 对重要开关量严格区分动作先后时序,分辨率为小于1ms。 8 事件列表: 记录每一事件的详细资料 9 数据管理和传输 自动存储数据,形成历史数据库、升降速数据库、黑匣子 数据库等;实时显示数据存储状态,异常时要提示用户;各种类型的数据库可以 有选择的进行备份,并提供备份手段; 10 报表打印: 可定时打印运行报表、自动打印操作记录、屏幕拷贝等。 11 完善的帮助系统 齐全的系统操作说明;提供典型的故障案例,故障图谱 的实例讲解。 12 具备远程通讯及管理,提供振动咨询(两年内免费)。 13 提供与SIS和DCS的网络的通讯接口,并遵从SIS和DCS网络供货商对于 数据通讯软件、硬件的要求,负责与SIS和DCS网络供货商配合,最终保证两个 系统无缝连接。 14 能灵活地进行通道、数据存储等配置,并能实时在线配置,且不影响数 据采集,每一个通道能自动适应(位移、速度、加速度传感器)各种信号类型; 允许设置不同管理权限的用户;自动生成系统日志。
660MW汽轮发电机培训课件

第二节 发电机结构
制造厂还采取了以下措施降低端部发热: 1)把定子端部的铁芯做成阶梯状,用逐步扩大气隙以增大磁阻的办法来减少 轴向进入定子边段铁芯的漏磁通。 2)铁芯端部的齿压板及其外侧的压圈或压板采用电阻系数低的非磁性钢,利 用其中涡流的反磁作用,以削弱进入端部铁芯的漏磁通。
3)铁芯压紧不用整体压圈而用分块铜质压板(铁芯不但要定位筋,还要用穿 心螺杆锁紧),这种压板本身也起电屏蔽作用,分块后亦可减少自身的发 热。有的还在分块压板靠铁芯侧再加电屏蔽层。 4)转子绕组端部的护环采用非磁性的锰铬合金制成,利用其反磁作用,减少 转子端部漏磁对定子铁芯端部的影响。
形小风室,各小风室相互交替分为进风区和出风区。氢
2.2 定子铁芯
第二节 发电机结构
定子铁芯是构成发电机磁路和固定定子绕组的重要部件。为了减少铁芯
的磁滞和涡流损耗,发电机定子铁芯常采用导磁率较高、损耗小、厚度为 0.35~0.5 mm 的优质冷轧硅钢片叠装而成。每层硅钢片由数张扇形片组成一 个圆形,每张扇形片都涂了耐高温的无机绝缘漆。
定子铁心的叠装结构与其通风方式有关。采用轴向分段径向通风时,中段 每段厚度30 ~50mm端部厚度小一些;定子铁芯沿轴向分成96段,铁芯段间设 置6mm宽的径向通风道,为减少端部漏磁损耗和降低边段铁芯温升,边段铁芯 设计成沿径向呈阶梯形状并粘接成整体,且在其齿部开槽,同时,边段铁芯 的段厚度比正常段薄。定子铁芯沿全长分成与机座相对应的11个风区,冷热 风区相间隔。为防止风区间串风,在铁芯背部与机坐风区隔板之间设置有挡 风板。
因此必须防止穿心螺杆间短 路形成短路电流,这就要求 穿心螺杆和铁芯互相绝缘, 所有穿心螺杆端头之间也不 得有电的联系,见右图
发电机定子铁芯端部结构图
660MW汽轮机技术介绍

通流部分叶片级的详 细逐级热力计算 汽轮机热力系统热平 衡计算 供通流部分叶片级设 计用参数 机电炉参数协调 用户及电厂设计
信息输出 热平衡图自动绘制 性统
通流部分自动 优化设计系统 叶型及叶片 数据库 典型的结构 设计准则 各种气动及 强度程序 通流部分自动设计程序 自动决定尺寸及叶型 各种叶片气动及 强度计算程序 叶片及隔板参数化 CAD程序
STC引进并形成的现代汽轮机技术开发体系
两个15年向三菱技术转让 90年代十年的联合开发 西门子-西 屋公司现 代汽轮机 技术体系 1996-2005年 所有超临界技术产品 向STC技术转让 日本三 菱MHI
MHI600MW超临界 等四个产品-1998年 STC合 资公司
高效超临界汽轮机产品发展的技术路线
三 三 技 技 术 术 路 路 线 线 结 结 构 构 特 特 点 点
世界超临界汽轮机的发展
第一次大规模发展
美国西屋,GE首先发展超临界机组(50-70年代) 1959年,GE公司第一台125MW 31/621/566/538 1975年已停运。 1959年,西屋310MW-34.5/649/566/566,至今仍在 运行。世界运行时间最长的超临界机组。 西屋共计生产了60余台,其中11台为两次再热,5台 温度达到593°C以上。
低压通流部分
LP:BB0474C
7 级压力级,整体围带动叶片 静叶片全马刀型设计,前端动叶马刀 全三元气动设计
马刀型静叶片与隔板
全三元气动 设计技术
低压缸设计特点 (双流)
改进的单层低压内缸 设计,加强内缸刚性 1050mm末级叶片
更合理的撑筋支撑,加强外缸刚性
低压长叶片采用ILB设计
典型设计参数:
组(1987-1997的JDP计划Join Development Program):
上汽西门子660MW汽轮机简介(精品课件)

各种工况简介(一)
汽轮机在满足额定的主蒸汽参数、再热蒸汽参数及所规定的汽水品质、全部回 热系统及汽动给水泵正常投运但不带厂用辅助蒸汽,背压 33kPa,给水泵汽轮 机背压 34.5kPa, 进汽量为额定进汽量, 补给水率为 1.5%, 发电机效率不低 于 99%时,机组能连续运行,此工况为夏季工况(TRL) ,此工况也为机组夏 季出力保证值的验收工况。
8 径向推力联 15 低压
14 中压缸轴承
高压缸结构和功能
高压缸为单流、双层缸设计,包括高压内缸和 高压外缸。两组主汽门和调门组件通过大直径 的连接螺母在机组水平中心线上和汽缸相连。 主汽门和调门组件有弹簧支座支撑。阀门通过 扩散状的进汽插管将进汽压损减小到最低的水 平。 外缸采用圆桶型结构,整个周向壁厚旋转对称, 且无局部加厚,避免了非对称变形和局部热应 力,能够承受更高的温度和压力。
汽轮机型式
*机组型号:NJK660-27/600/610 型 N- 凝 汽 式 、 JK- 间 接 空 冷 、 660- 机 组 额 定 功 率 ( MW ) 、 27- 额 定 进 汽 压 力 ( 主 汽 门 前 压 力 , MPa)、600/610-额定主/再热蒸汽温度(主汽门前 /中压联合汽门前温度,℃) *汽轮机型式: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三缸两排 汽、单轴、单背压、凝汽式、八级回热抽汽、 3 号 高加设置外置式冷却器、表面式间接空冷。
M 型双流中压缸:发电机侧:通流为 16 级反 动式,包括1级低反动度和15级扭转叶片级。 汽机侧:通流为16级反动式,包括1级低反动 度和15级扭转叶片级。
双流低压缸每侧通流为 5 级反动式,包括 2 级 扭转叶片级和标准低压末3级
技术
技术特点简介
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及运行

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及运行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及运行概述结构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由压气机、燃烧室、高压涡轮机、中压涡轮机、低压涡轮机和空冷设备等组成。
压气机负责将空气压缩,通过燃烧室与燃料混合燃烧产生高温高压燃气。
高压涡轮机、中压涡轮机和低压涡轮机将燃气的能量转化为转动机械能,最终带动发电机发电。
空冷设备用于将汽轮机排出的废热通过空气冷却,提高装置的热效率。
超临界空冷技术可以有效降低冷却塔和水泵等设备的使用数量,减少水资源的消耗。
原理超临界空冷汽轮机采用超临界循环技术,利用高温高压的态势增加了汽轮机的发电效率。
超临界循环是一种介于常规汽轮机循环与超临界循环之间的状态,具有较高的过热温度和较高的过热压力。
超临界循环的特点是在液相区域具有较高的比熵,使得过热器的温差减小,进而降低了对锅炉管材的性能要求。
由于工质在液相时有较高的比熵,故压缩度小,外排温度升高,进而降低了冷却水的使用量。
空冷技术则通过利用环境空气对汽轮机的散热进行冷却,减少了对水资源的依赖。
相比传统的湿冷循环,空冷技术具有热效率高、环境保护性好的优势。
运行情况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的运行情况非常良好。
其高效率和环保性使得其在电力行业得到了广泛的应用。
超临界空冷汽轮机的高效率使得发电成本得到了降低,进一步促进了可持续发展。
空冷技术的应用也减少了对水资源的压力,提升了能源的可持续利用性。
除此之外,超临界空冷汽轮机还具有运行稳定、可靠性好等特点。
其高负荷运行和快速启停的能力满足了电力行业对供电的需求。
,660MW超临界空冷汽轮机以其高效率、环保性以及运行稳定性,将成为电力行业的重要发展方向。
660MW超超临界汽轮机设备及系统介绍

机组外形布置图
发电机 低压缸
中低压连通管
中压缸
中调门
高压缸
中主门 高调门 补汽阀管 主汽门
主要设计参数
• 单流高压缸通流为20级反动式,包括1 级 低反动度级和19级扭转叶片级 • M型双流中压缸: 发电机侧:通流为16级 反动式,包括1 级低反动度和15级扭转叶 片级。 汽机侧:通流为16级反动式,包括 1级 低反动度和15级扭转叶片级 • 双流低压缸每侧通流为5级反动式,包 括2 级扭转叶片级和标准低压末3级
(2)辐(周)流式:蒸汽沿着转子轮周方向流动;
二、汽轮机型号 Δ ×××—×××/×××/×××
例如:NJK660-27/600/610
额定功率为600MW的间接空冷凝汽式汽轮机,主 蒸汽压力为27MPa,温度为600ºC,再热蒸汽温 代 。 度610ºC 型式 代号 型式 号 N 凝汽式 CB 抽汽背压式
超超临界660MW汽轮机设备及 系统介绍培训课件
生产准备部
2016.12.31
汽轮机设备介绍
火电厂概述分类 电力生产过程 汽轮机的基本概念 汽轮机工作原理 汽轮机组成 本厂汽轮机介绍
火力发电厂的分类
火力(热力)发电厂:通过燃料燃烧将化学能变为电能。
1
按火电厂供电、供热的产品分 按使用的一次能源分 按火电厂的服务规模分
高加内部结构图一
高加内部结构图二
660MW机组本体结构及主要部件
• 1-1汽轮机简介: ####发电有限公司2×660MW超超临界汽轮 机由上海汽轮机有限公司(STC)与西门子西屋 公司联合设计制造。本汽轮机型号为:NJK66027/600/610型间接空冷汽轮机,汽轮机型式:超 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三缸两排汽、单轴、间 接空冷凝汽式机组、八级回热抽汽;额定出力 660MW;机组设计寿命不少于30年。机组采用复 合变压运行方式,汽轮机的额定转速为3000转/分。 机组外形图演示。
上汽西门子MW汽轮机简介课件

上汽西门子汽轮机简介
汽轮机型式
*机组型号:NJK660-27/600/610 型
N-凝汽式 、JK-间接空冷、660-机组额定功率( MW)、27-额定进汽压力(主汽门前压力,MPa) 、600/610-额定主/再热蒸汽温度(主汽门前/中压 联合汽门前温度,℃)
*汽轮机型式: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三缸两排 汽、单轴、单背压、凝汽式、八级回热抽汽、3号 高加设置外置式冷却器、表面式间接空冷。
高加全停工况
汽轮机在满足额定的主蒸汽参数、再热蒸汽参数及所规定的汽水品质、额定背 压 11kPa、汽动给水泵正常投运,给水泵汽轮机背压 12.5kPa,补给水率为 0% ,
发电机效率不低于 99%时,三级高加及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全部切除,发电机仍
基本设计参数
单流高压缸通流为20级反动式,包括1级低反 动度级和19级扭转叶片级
技术特点简介
技术特点简介
技术特点简介
1 液压盘车装置 2 #1 轴承座 3 高压缸轴承 4 高压转子 5 高压外缸 6 高压内缸 7 #2 轴承座 8 径向推力联 合轴承 9 中压转子 10 中压外缸 11 中压内缸 12 中低压连通管 13 #3 轴承座 14 中压缸轴承 15 低压 转子 16 低压外缸 17 低压内缸 18 #4 轴承座 19 低压缸轴承
高压缸外观
高压缸三维剖视图
高压缸
高压缸剖视图
中压缸
中压缸及转子
中压缸局部剖视图
汽轮机中压缸结构
1、汽轮机中压缸转子 2、外缸上半部 3、外缸下半部 4、内缸上
半部 5、内缸下半部
6、四级抽汽口 7、中压进汽口 8、五级
抽汽口
中压缸蒸汽流通部分
低压缸
低压缸结构
汽轮机型式
*机组型号:NJK660-27/600/610 型
N-凝汽式 、JK-间接空冷、660-机组额定功率( MW)、27-额定进汽压力(主汽门前压力,MPa) 、600/610-额定主/再热蒸汽温度(主汽门前/中压 联合汽门前温度,℃)
*汽轮机型式: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三缸两排 汽、单轴、单背压、凝汽式、八级回热抽汽、3号 高加设置外置式冷却器、表面式间接空冷。
高加全停工况
汽轮机在满足额定的主蒸汽参数、再热蒸汽参数及所规定的汽水品质、额定背 压 11kPa、汽动给水泵正常投运,给水泵汽轮机背压 12.5kPa,补给水率为 0% ,
发电机效率不低于 99%时,三级高加及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全部切除,发电机仍
基本设计参数
单流高压缸通流为20级反动式,包括1级低反 动度级和19级扭转叶片级
技术特点简介
技术特点简介
技术特点简介
1 液压盘车装置 2 #1 轴承座 3 高压缸轴承 4 高压转子 5 高压外缸 6 高压内缸 7 #2 轴承座 8 径向推力联 合轴承 9 中压转子 10 中压外缸 11 中压内缸 12 中低压连通管 13 #3 轴承座 14 中压缸轴承 15 低压 转子 16 低压外缸 17 低压内缸 18 #4 轴承座 19 低压缸轴承
高压缸外观
高压缸三维剖视图
高压缸
高压缸剖视图
中压缸
中压缸及转子
中压缸局部剖视图
汽轮机中压缸结构
1、汽轮机中压缸转子 2、外缸上半部 3、外缸下半部 4、内缸上
半部 5、内缸下半部
6、四级抽汽口 7、中压进汽口 8、五级
抽汽口
中压缸蒸汽流通部分
低压缸
低压缸结构
660MW机组介绍(C191)

• 90年代新技术与三菱联合用于日本一系列新的超临界机
* 碧南24.1MPa/538C/ 593 C,700MW机组. * 松蒲24.1MPa/593 C / 593 C,1000MW机组
组(1987-1997的JDP计划Join Development Program):
• 1996-2001年超临界技术转让给韩国
日本三 菱MHI
西门子-西 屋公司现 代汽轮机 技术体系
1996-2005年 所有超临界技术产品 向STC技术转让
MHI600MW超临界 等四个产品-1998年
STC合 资公司
高效超临界汽轮机产品发展的技术路线
自主创新、独立的知识产权为主
使用成熟、有业绩的汽轮机积木块
业主要求
采取一系列先进技 术提高经济性、可靠性、 运行灵活性
以市场需求为抓手,日益完善技术体系,开发多样化高端产品,供用户选 择。
业绩表
参 数 进汽参数 24.2MPa/538 ℃ /566 ℃ 进汽参数 24.2MPa/566℃ /566 ℃
高背压
扩容 660MW
高背压扩容 660MW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利港#1
利港#2 利港#3 利港#4
镇江#1、#2
太仓#7、#8 沙洲#1、#2 常州#1、#2 乐清#1、#2 湘潭#1、#2 华能石洞口#3、#4 费县#1、#2 常州二期 益阳二期#1、#2 铜陵一期#1、#2 田集#1、#2 聊城电厂项目 蚌埠电厂
可门#1、#2
珠海#3、#4 贵港#1、#2 福州江阴#1、#2 襄樊#1、#2 广东阳西#1、#2 黄金埠#1、#2 华电宿州#1、#2 可门二期#3、#4 佛山恒益#1、#2 土耳其E项目 土耳其BIGA项目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阀门全开工况(VWO ) 汽轮机在满足额定的主蒸汽参数、再热蒸汽参数及所规定的汽水品质、额定背 压 11kPa、全部回热系统及汽动给水泵正常投运但不带厂用辅助蒸汽,给水泵 汽轮机背压 12.5kPa, 进汽量不小于 103%的额定 (铭牌) 进汽量,补给水率 为 0%,发电机效率不低于 99%时,机组能连续运行,此工况为调节阀门全开 工况(VWO) 。
汽轮机在满足额定的主蒸汽参数、再热蒸汽参数及所规定的汽水品质、额定背 压 11kPa、汽动给水泵正常投运,给水泵汽轮机背压 12.5kPa,补给水率为 0%,
发电机效率不低于 99%时,三级高加及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全部切除,发电机仍 可输出额定功率 660MW,此工况为高加全停工况。
基本设计参数
单流高压缸通流为20级反动式,包括1级低反 动度级和19级扭转叶片级
8 径向推力联 15 低压
14 中压缸轴承
高压缸结构和功能
高压缸为单流、双层缸设计,包括高压内缸和 高压外缸。两组主汽门和调门组件通过大直径 的连接螺母在机组水平中心线上和汽缸相连。 主汽门和调门组件有弹簧支座支撑。阀门通过 扩散状的进汽插管将进汽压损减小到最低的水 平。 外缸采用圆桶型结构,整个周向壁厚旋转对称, 且无局部加厚,避免了非对称变形和局部热应 力,能够承受更高的温度和压力。
轴承及油系统
轴承及油系统
轴承及油系统
轴承及油系统
汽封系统
汽封系统
疏水系统
疏水系统
谢谢大家!
299.2℃
3000r/min
(8) 旋转方向(从汽轮机端向发电机端看) 顺时针
(9)允许系统周波摆动
(10)循环冷却水温 (设计水温) (11) 补水率
47.5~51.5 Hz
34.5 ℃ 1.5%
铭牌(额定)功率工况(TMCR )
汽轮机在满足额定的主蒸汽参数、再热蒸汽参数及所规定的汽水品质,额定背 压 11kPa、全部回热系统及汽动给水泵正常投运但不带厂用辅助蒸汽,给水泵 汽轮机背压 12.5kPa, 补给水率为 1.5%, 发电机效率为 99%时, 机组能连续 运行,发电机出线端输出铭牌 (额定) 功率 660MW, 此工况为机组的铭牌工 况 (TMCR) ,此工况下的进汽量称为汽轮机铭牌(额定)进汽量,此工况也 为机组出力保证值的验收工况。 夏季工况(TRL )
高压缸外观
高压缸三维剖视图
高压缸
高压缸剖视图
中压缸
中压缸及转子
中压缸局部剖视图
汽轮机中压缸结构 1、汽轮机中压缸转子 2、外缸上半部 3、外缸下半部 4、内缸上 半部 5、内缸下半部 6、四级抽汽口 7、中压进汽口 8、五级 抽汽口
中压缸蒸汽流通部分
低压缸
低压缸结构
轴承及油系统
各种工况简介(二)
热耗率验收工况(THA ) 汽轮机在满足额定的主蒸汽参数、再热蒸汽参数及所规定的汽水品质,额定背 压 11kPa、全部回热系统及汽动给水泵正常投运但不带厂用辅助蒸汽,给水泵 汽轮机背压 12.5kPa,补给水率为 0%,发电机效率不低于 99%时,机组能连 续运行,发电机出线端输出额定功率 660MW,此工况为机组的热耗率保证值 验收工况(THA)
各种工况简介(一)
汽轮机在满足额定的主蒸汽参数、再热蒸汽参数及所规定的汽水品质、全部回 热系统及汽动给水泵正常投运但不带厂用辅助蒸汽,背压 33kPa,给水泵汽轮 机背压 34.5kPa, 进汽量为额定进汽量, 补给水率为 1.5%, 发电机效率不低 于 99%时,机组能连续运行,此工况为夏季工况(TRL) ,此工况也为机组夏 季出力保证值的验收工况。
M 型双流中压缸:发电机侧:通流为 16 级反 动式,包括1级低反动度和15级扭转叶片级。 汽机侧:通流为16级反动式,包括1级低反动 度和15级扭转叶片级。
双流低压缸每侧通流为 5 级反动式,包括 2 级 扭转叶片级和标准低压末3级
技术特点简介
技术特点简介
技术特点简介
技术特点简介
补汽阀技术
汽轮机三维立体图
汽轮机纵剖面
额定功率工况(TMCR)下参数
பைடு நூலகம்
(1)额定功率 MW (2)额定主汽门前压力 MPa(a)
660 27
(3)额定主汽门前温度 ℃
(4)额定再热汽阀前温度 ℃ (5)设计平均背压:
600
610 11kPa(a)
(6)最终给水温度:
(7)额定转速:
汽轮机型式
*机组型号:NJK660-27/600/610 型 N- 凝 汽 式 、 JK- 间 接 空 冷 、 660- 机 组 额 定 功 率 ( MW ) 、 27- 额 定 进 汽 压 力 ( 主 汽 门 前 压 力 , MPa)、600/610-额定主/再热蒸汽温度(主汽门前 /中压联合汽门前温度,℃) *汽轮机型式: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三缸两排 汽、单轴、单背压、凝汽式、八级回热抽汽、 3 号 高加设置外置式冷却器、表面式间接空冷。
补汽阀管道布置
技术特点简介
技术特点简介
技术特点简介
1 液压盘车装置 2 #1 轴承座 3 高压缸轴承 4 高压转子 5 高压外缸 6 高压内缸 7 #2 轴承座 合轴承 9 中压转子 10 中压外缸 11 中压内缸 12 中低压连通管 17 低压内缸 18 #4 轴承座 19 低压缸轴承 13 #3 轴承座 转子 16 低压外缸
阻塞背压工况
汽轮机在满足额定的主蒸汽参数、再热蒸汽参数及所规定的汽水品质、全部回 热系统及汽动给水泵正常投运但不带厂用辅助蒸汽,进汽量等于铭牌进汽量, 补给水率为 0%,发电机效率不低于 99%时,机组能连续运行,当外界气温下 降,引起机组背压下降到某一个数值时,再降低背压也不能增加机组出力时的 工况,称为铭牌进汽量下的阻塞背压工况, 此工况时汽轮机的背压称作铭牌进 汽量下的阻塞背压。 高加全停工况
汽轮机在满足额定的主蒸汽参数、再热蒸汽参数及所规定的汽水品质、额定背 压 11kPa、汽动给水泵正常投运,给水泵汽轮机背压 12.5kPa,补给水率为 0%,
发电机效率不低于 99%时,三级高加及外置式蒸汽冷却器全部切除,发电机仍 可输出额定功率 660MW,此工况为高加全停工况。
基本设计参数
单流高压缸通流为20级反动式,包括1级低反 动度级和19级扭转叶片级
8 径向推力联 15 低压
14 中压缸轴承
高压缸结构和功能
高压缸为单流、双层缸设计,包括高压内缸和 高压外缸。两组主汽门和调门组件通过大直径 的连接螺母在机组水平中心线上和汽缸相连。 主汽门和调门组件有弹簧支座支撑。阀门通过 扩散状的进汽插管将进汽压损减小到最低的水 平。 外缸采用圆桶型结构,整个周向壁厚旋转对称, 且无局部加厚,避免了非对称变形和局部热应 力,能够承受更高的温度和压力。
轴承及油系统
轴承及油系统
轴承及油系统
轴承及油系统
汽封系统
汽封系统
疏水系统
疏水系统
谢谢大家!
299.2℃
3000r/min
(8) 旋转方向(从汽轮机端向发电机端看) 顺时针
(9)允许系统周波摆动
(10)循环冷却水温 (设计水温) (11) 补水率
47.5~51.5 Hz
34.5 ℃ 1.5%
铭牌(额定)功率工况(TMCR )
汽轮机在满足额定的主蒸汽参数、再热蒸汽参数及所规定的汽水品质,额定背 压 11kPa、全部回热系统及汽动给水泵正常投运但不带厂用辅助蒸汽,给水泵 汽轮机背压 12.5kPa, 补给水率为 1.5%, 发电机效率为 99%时, 机组能连续 运行,发电机出线端输出铭牌 (额定) 功率 660MW, 此工况为机组的铭牌工 况 (TMCR) ,此工况下的进汽量称为汽轮机铭牌(额定)进汽量,此工况也 为机组出力保证值的验收工况。 夏季工况(TRL )
高压缸外观
高压缸三维剖视图
高压缸
高压缸剖视图
中压缸
中压缸及转子
中压缸局部剖视图
汽轮机中压缸结构 1、汽轮机中压缸转子 2、外缸上半部 3、外缸下半部 4、内缸上 半部 5、内缸下半部 6、四级抽汽口 7、中压进汽口 8、五级 抽汽口
中压缸蒸汽流通部分
低压缸
低压缸结构
轴承及油系统
各种工况简介(二)
热耗率验收工况(THA ) 汽轮机在满足额定的主蒸汽参数、再热蒸汽参数及所规定的汽水品质,额定背 压 11kPa、全部回热系统及汽动给水泵正常投运但不带厂用辅助蒸汽,给水泵 汽轮机背压 12.5kPa,补给水率为 0%,发电机效率不低于 99%时,机组能连 续运行,发电机出线端输出额定功率 660MW,此工况为机组的热耗率保证值 验收工况(THA)
各种工况简介(一)
汽轮机在满足额定的主蒸汽参数、再热蒸汽参数及所规定的汽水品质、全部回 热系统及汽动给水泵正常投运但不带厂用辅助蒸汽,背压 33kPa,给水泵汽轮 机背压 34.5kPa, 进汽量为额定进汽量, 补给水率为 1.5%, 发电机效率不低 于 99%时,机组能连续运行,此工况为夏季工况(TRL) ,此工况也为机组夏 季出力保证值的验收工况。
M 型双流中压缸:发电机侧:通流为 16 级反 动式,包括1级低反动度和15级扭转叶片级。 汽机侧:通流为16级反动式,包括1级低反动 度和15级扭转叶片级。
双流低压缸每侧通流为 5 级反动式,包括 2 级 扭转叶片级和标准低压末3级
技术特点简介
技术特点简介
技术特点简介
技术特点简介
补汽阀技术
汽轮机三维立体图
汽轮机纵剖面
额定功率工况(TMCR)下参数
பைடு நூலகம்
(1)额定功率 MW (2)额定主汽门前压力 MPa(a)
660 27
(3)额定主汽门前温度 ℃
(4)额定再热汽阀前温度 ℃ (5)设计平均背压:
600
610 11kPa(a)
(6)最终给水温度:
(7)额定转速:
汽轮机型式
*机组型号:NJK660-27/600/610 型 N- 凝 汽 式 、 JK- 间 接 空 冷 、 660- 机 组 额 定 功 率 ( MW ) 、 27- 额 定 进 汽 压 力 ( 主 汽 门 前 压 力 , MPa)、600/610-额定主/再热蒸汽温度(主汽门前 /中压联合汽门前温度,℃) *汽轮机型式:超超临界、一次中间再热、三缸两排 汽、单轴、单背压、凝汽式、八级回热抽汽、 3 号 高加设置外置式冷却器、表面式间接空冷。
补汽阀管道布置
技术特点简介
技术特点简介
技术特点简介
1 液压盘车装置 2 #1 轴承座 3 高压缸轴承 4 高压转子 5 高压外缸 6 高压内缸 7 #2 轴承座 合轴承 9 中压转子 10 中压外缸 11 中压内缸 12 中低压连通管 17 低压内缸 18 #4 轴承座 19 低压缸轴承 13 #3 轴承座 转子 16 低压外缸
阻塞背压工况
汽轮机在满足额定的主蒸汽参数、再热蒸汽参数及所规定的汽水品质、全部回 热系统及汽动给水泵正常投运但不带厂用辅助蒸汽,进汽量等于铭牌进汽量, 补给水率为 0%,发电机效率不低于 99%时,机组能连续运行,当外界气温下 降,引起机组背压下降到某一个数值时,再降低背压也不能增加机组出力时的 工况,称为铭牌进汽量下的阻塞背压工况, 此工况时汽轮机的背压称作铭牌进 汽量下的阻塞背压。 高加全停工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