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学经典——孝》
读《国学经典》有感

读《国学经典》有感读《国学经典》有感1最近,我们读了一本书—《国学经典》,从中我感悟良多。
孝—”百善孝为先“诚—“言而无信,不知其可。
””诚者,物之始终。
不诚,无物。
”意思是,世界万物都以诚为信,为本,不诚者就失去了万物。
这是我想起了我爸爸。
我的爸爸是个生意人,一直坚守”以诚为本“的信念。
有一次做生意,爸爸如果以次充好,就能牟暴取利,可他并没有这样做,而是语重心长得说:”我们不能因为一时的好处,眼前的利益,而失去了真正的财富—诚信。
“正因为他的诚信,生意才会做得风生水起,可见诚信于人是多么的重要了!《国学经典》这本书教会了我许多为人为子的道理。
我觉得:当今社会经济越来越快,可人们的人文素质却每况愈下,让人担忧。
而正掀起的《国学经典》学习热潮用又让国人看到了希望,我相信,中华民族一定会拥有崭新的明天!读《国学经典》有感2今天下午我读了《国学经典》这本书里的一篇文章叫《包拯辞官事双亲》。
讲的是包拯是个孝子,包拯考中进士,被授予大理评事,出任建康县知县。
但是因为父母老了,走不动了,包拯想时时待在父母身边,便推辞不去。
后来又得到监督和州赋税的职务,父母还是不想和他去赴任,于是包拯辞官回去奉养双亲。
过了几年父母去世了,包拯在家乡守孝了三年。
三年后,还犹豫不忍离去,乡里的人多次劝他,又过了好久他才去做官。
让我感受最深的是:父母在不远游,包拯为了侍奉在父母身边连续两年次拒绝做官,直到父母去世以后他还守孝了三年。
读了这篇文章使我想起了发生在我身边的故事,原来我们全家生活在深圳,由于爷爷奶奶年龄大了,想落叶归根,所以回到了老家。
妈妈担心我们便向老板提出辞职,老板三翻五次的挽留,并加工资希望妈妈能留下来,妈妈想到我们依然决定辞掉不错的工作回家。
这不正是孝敬父母的表现吗?通过这两个故事便我明白了我们从小就要帮父母减少负担,做自己力所能及的事。
比如:自己穿衣服、帮父母扫地、洗脚等这些小事做起,做个孝敬父母的孩子。
我以后一定要做一个帮父母做事,孝敬父母的好孩子。
国学经典《孝经》广扬名章第十四(原文+译文)

jū jiā lǐ
gù zhì kě yí yú guān 于做官治理国家。因 官 。
理好家政的人,其名声也就会显扬于后世了。”
shì yǐ xíng chéng yú nèi
ér míng
是 以 行 成 于 内 ,而 名
lì yú hòu shì yǐ
立 于 后 世 矣 。”
-1-
传承国学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品读圣贤经典 开启智慧人生
xiào jīng guǎng yáng míngzhāng dì shí sì
《 孝 经 》广 扬 名 章 第十四
广扬名章第十四
zǐ yuē
jūn zǐ zhī shì qīn
子 曰 :“君 子 之 事 亲
孔子说:“君子侍奉父母亲能尽孝,所以能把对
xiào gù zhōng kě yí yú jūn
shì
孝 ,故 忠 可 移 于 君 。事
xiōng tì gù shùn kě yí yú zhǎng
父母的孝心移作对国君的忠心。事奉兄长能尽力做到 尊敬,所以能把这种尊敬之心移作对前辈或上位者的
兄 悌 ,故 顺 可 移 于 长 。 敬顺。在家里能处理好家务,所以会把理家的道理移
国学经典《孝经》广至德章第十三(原文+译文)

xiōng zhě yě jiào yǐ chén suǒ yǐ jìng
兄 者 也。教 以 臣 ,所 以 敬
品读圣贤经典 开启智慧人生
广至德章第十三
孔子说:“君子教人行孝道,并不是挨家挨户去 推行,也不是天天当面去教导。君子教人行孝道,是 让天下做父亲的人都能得到尊敬。教人以为弟之道, 是让天下做兄长的人都能受到尊敬。教人以为臣之道,
yě
jiào yǐ xiào suǒ yǐ jìng tiān
也 。 教 以 孝 ,所 以 敬 天
xià zhī wéi rén fù zhě yě
jiào yǐ
下 之 为 人 父 者 也 。教 以
tì
suǒ yǐ jìng tiān xià zhī wéi rén
悌 ,所 以 敬 天 下 之 为 人
传承国学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xiào jīng guǎng zhì dé zhāng dì shísān
《 孝 经 》广 至 德 章 第十三
zǐ yuē
jūn zǐ zhī jiào yǐ
子 曰 :“君 子 之 教 以
xiào yě fēi jiā zhì ér rì jiàn zhī
孝 也 ,非 家 至,而 日 见 之
-1-
传承国学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品读圣贤经典 开启智慧人生
tiān xià zhī wéi rén jūn zhě yě
shī
是让天下做君主的人都能受到尊敬。《诗经·大雅·泂
天 下 之 为 人 君 者 也。《诗》
yún kǎi tì jūn zǐ mín zhī fù mǔ
酌》里面说:‘和乐平易的君子,是民众的父母。’不
云: ‘恺 悌 君 子 ,民 之 父 母。’是具有至高无上的德行,其怎么能使天下民众顺从,
国学经典《孝经》权威完整大字注音打印版(原文附翻译)

yǐ shùn tiān xià
mín
德 要 道 ,以 顺 天 下 ,民
yòng hé mù
shàng xià wú yuàn
rǔ
用 和 睦 , 上 下 无 怨 。汝
zhī zhī hū
知 之 乎 ?”
zēng zǐ bì xí yuē
shēn
曾 子 避 席 曰 :“ 参
bù mǐn
hé zú yǐ zhī zhī
fú xiào shǐ yú shì qīn zhōng yú shì
夫 孝 ,始 于 事 亲, 忠 于 事
jūn zhōng yú lì shēn
dà yǎ yún
君 ,终 于 立 身 。《大 雅》云:
wú niàn ěr zǔ yù xiū jué dé
‘无 念 尔 祖,聿 修 厥 德。’”
-2-
传承国学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xiào jīng
《孝 经》
kāi zōng míng yì zhāng dì yī
开 宗 明 义 章 第一
zhòng ní jū
zēng zǐ shì
仲 尼 居 , 曾 子 侍。
zǐ yuē
xiān wáng yǒu zhì
子 曰 :“ 先 王 有 至
dé yào dào
传承国学文化 弘扬民族精神 品读圣贤经典 开启智慧人生
tiān zǐ zhāng dì èr
天 子 章 第二
天子章第二
zǐ yuē
ài qīn zhě
子曰:“爱亲者,
孔子说:“能够亲爱自己父母的人,就不会厌恶
bù gǎn wù yú rén jìng qīn zhě bù
不 敢 恶 于 人 ;敬 亲 者 ,不
国学经典——孝

惜取孝道
3.赡养
《孝经》:谨身节用, 以养父母,此 庶人之孝也。
惜取孝道
4. 不负
《孝经》: 立身行道, 扬名于后世,以显父 母,孝之终也。
人在世上,遵循仁义道德, 有所建树,显扬名声于后 世,从而使父母显赫荣耀,
这是孝的终极目标。
小结
• 1.爱护自己 • 2.顺从和敬爱 • 3.赡养 • 4.不负
鸟有反哺情,羊有跪乳恩
百善孝为先
行孝要及时 树欲静而风不止,子欲养而
亲不待。 感恩的心 标清.avi
作业
“百善孝为先”,让我们用实际行动 来感恩父母吧。思考自己可以为父 母做哪些事情回报他们的养育之恩。
纸船——致母亲
冰心
我从不肯妄弃了一张纸, 总是留着——留着,
叠成一只一只很小的船儿, 从舟上抛下在海里。
有的被天风吹卷到舟中的窗里, 有的被海浪打湿,沾在船头上。 我仍是不灰心的每天的叠着, 总希望有一只能流到我要他到的地方去。
母亲,倘若你梦中看见一只很小的白船儿, 不要惊讶他无端入梦。
这是你至爱的女儿含着泪叠的, 万水千山,求它载着她的爱和悲哀归来。
念亲恩
• 长夜空虚使我怀旧事 • 明月朗相对念母亲 • 父母亲爱心 • 柔善像碧月 • 怀念怎不悲莫禁 • 长夜空虚枕冷夜半泣 • 遥路远碧海示我心 • 父母亲爱心 • 柔善像碧月 • 常在心里问何日报 • 亲恩应该报 • 应该惜取孝道 • 惟独我离别 • 无法慰亲旁 • 轻弹曲韵梦中送
•
国 学 经 典 孝
惜取孝道
2.顺从和敬爱
《弟子规》: 父母呼,应勿缓;父母命,行勿懒; 父母 教,须敬听,父母责,须顺承。
父母亲的呼唤,应该立即应答,不应迟缓,父母亲的命令,应该执 行而不该懒惰对待,要赶快去做,父母亲的教诲,须恭敬地倾听,父母亲 的责备,应该顺从他们并承受他们。
国学经典的孝道文化

国学经典的孝道文化中华民族自古就是一个尊老爱幼的民族,而孝敬老人更是我们世代相传的传统美德,自古就流传着“百善孝为先”的经典语录。
然而生活在现代社会的我们很多人,却把真正的孝曲解化了,狭隘化了。
孝是中华民族传统美德的核心。
国学中关于孝道的著作颇丰,论述也极为精辟。
一部《论语》就有十九处明确提到了孝,《孟子》、《荀子》、《庄子》、《春秋》、《左传》也都有很多关于孝道的阐述。
儒家的《孝经》,佛家的《父母恩重难报经》,道家的《文昌帝君元旦劝孝文》、《吕祖劝孝文》等专著,更是触及灵魂,影响深远。
现在,书店里有很多关于国学的启蒙读物,比如《三字经》、《弟子规》、《增广贤文》、《二十四孝图解》、《千字文》等也都讲有孝道。
此外,还有很多流传于民间的格言箴语,影响既深且广。
比如:万恶**为首,百善孝为先;子贤家业兴,子孝父心宽;当家才知盐米贵,养子方知父母恩;鸦有反哺之孝,羊有跪乳之恩;儿子远道思亲泪,不及高堂念子心;孝顺还生孝顺子,忤逆还生忤逆男;不信但看檐上水,点点滴滴照道来;养亲切莫推躲,犹如只生一我;家有高堂,定比人强;家有一老,黄金活宝;慈母手中线,游子身上衣;千经万典,孝义为先等等。
国学特别重视对弟子的'孝道教育,主张从娃娃抓起。
《孝经》第一章开宗明义明确指出:“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
”意思是说,孝是道德的根本和教育的源头。
国学经典《孝经》并不长,仅有1799字,分作十八章,列为儒学十三部基本典籍之一。
历史上有魏文帝、晋文帝、晋孝帝、梁武帝、梁简文帝、唐玄宗以及清朝的顺治、康熙、雍正皇帝等,他们也都纷纷为《孝经》作注解。
历史上,为什么有如此之多的皇帝重视《孝经》呢?就是因为倡导孝道,能使人心地淳厚,安居乐业,有利于人际关系的和谐,更有利于国家的长治久安。
从某种意义上来讲,中国文化就是孝的文化。
《论语》中有一句名言:“君子务本,本立而道生,孝弟也者,其为人之本也。
”这句话说的就是:孝顺是做人的根本,人之善行莫大于孝。
国学经典《孝经》注音全文

国学经典《孝经》注音全文《孝经》中国古代儒家的伦理学著作。
传说是孔子自作,但南宋时已有人怀疑是出于后人附会。
清代纪昀在《四库全书总目》中指出,该书是孔子“七十子之徒之遗言”,成书于秦汉之际。
自西汉至魏晋南北朝,注解者及百家。
现在流行的版本是唐玄宗李隆基注,宋代邢昺疏。
开k āi 宗z ōng 明m íng 义y ì章zh āng 第d ì一y ī仲zh òng 尼n í居j ū,曾c éng 子z ǐ持ch í。
子z ǐ曰yu ē:“先xi ān 王w áng 有y ǒu 至zh ì德d é要y ào 道d ào ,以y ǐ顺sh ùn 天ti ān 下xi à,民m ín 用y òng 和h é睦m ù,上sh àng 下xi à无w ú怨yu àn 。
汝r ǔ知zh ī之zh ī乎h ū?”曾c éng 子z ǐ避b ì席x í曰yu ē:“参c ān 不b ù敏m ǐn ,何h é足z ú以y ǐ知zh ī之zh ī?”子z ǐ曰yu ē:“夫f ū孝xi ào ,德d é之zh ī本b ěn 也y ě,教ji ào 之zh ī所su ǒ由y óu 生sh ēng 也y ě。
复f ù坐zu ò,吾w ú语y ǔ汝r ǔ。
” “身体sh ēnt ǐ发f ā肤f ū,受sh òu 之zh ī父母f ùm ǔ,不b ù敢g ǎn 毁hu ǐ伤sh āng ,孝xi ào 之zh ī始sh ǐ也y ě。
立l ì身sh ēn 行h áng 道d ào ,扬y áng 名m íng 于y ú后h òu 世sh ì,以y ǐ显xi ǎn 父f ù母m ǔ,孝xi ào 之zh ī终zh ōng 也y ě。
《国学经典——孝》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课题
《国学经典——孝》
课时
第1课时
学
情
分
析
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对国学经典的内容有一些了解,但是还不能完全理解并加以适当运用。孝德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中,是极受推崇的。《孝经》上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就是说,孝是立德之本,是一切美德形成的起点和基础。大部分学生对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有一定的了解,为本次课学习打下了一定基础。
4.学生汇报
5.齐读句子
三、小结拓展
1.小结:孝敬父母应做到尊敬父母、奉养父母、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孝有什么认识呢?写下来(一句话)
3.汇报(音乐)
4.师总结
古人云“百德孝为本”,“百行孝为先”。希望孩子们把孝铭记在心中,践行在脚下。
1.学生听歌
2.齐读句子
3.齐读句子
学生齐读“善事父母为孝”
4.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怎样孝敬父母呢?就让我们一起走进经典,细细体味吧。
二、品读句子
(一)尊敬
1.出示: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生读,谈理解
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道,仅仅是把养活父母就算了。就是狗、马,也能够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敬爱之心,那养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甚么区别呢?”
3.孔子想告诉大家什么呢?(尊敬父母)
板书:尊敬
4.二十四孝故事:《孝感动天》
5.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学生汇报
6.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怎么尊敬父母呢?
(1)生自读小组讨论句意,结合实际谈对句子的理解
(2)汇报
(3)讨论:你同意孔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观点吗?
- 1、下载文档前请自行甄别文档内容的完整性,平台不提供额外的编辑、内容补充、找答案等附加服务。
- 2、"仅部分预览"的文档,不可在线预览部分如存在完整性等问题,可反馈申请退款(可完整预览的文档不适用该条件!)。
- 3、如文档侵犯您的权益,请联系客服反馈,我们会尽快为您处理(人工客服工作时间:9:00-18:30)。
二、品读句子
ห้องสมุดไป่ตู้(一)尊敬
1.出示:子曰:今之孝者,是谓能养。至于犬马,皆能有养;不敬,何以别乎?
2.生读,谈理解
孔子说:“现在的所谓孝道,仅仅是把养活父母就算了。就是狗、马,也能够得到人的饲养;如果没有对父母的一片敬爱之心,那养活父母与饲养狗马,有甚么区别呢?”
5.齐读句子
1齐读三句话,学生小结
2.写一写
3.汇报
板
书
设
计
尊敬
孝父母奉养
不负
作
业
设
计
1.背诵今天学习的句子;
2.继续积累有关孝的名句。
教
学
反
思
3.孔子想告诉大家什么呢?(尊敬父母)
板书:尊敬
4.二十四孝故事:《孝感动天》
5.听了故事你有什么感受?学生汇报
6.作为子女我们应该怎么尊敬父母呢?
(1)生自读小组讨论句意,结合实际谈对句子的理解
(2)汇报
(3)讨论:你同意孔子“父母在,不远游,游必有方。”的观点吗?
7.齐读句子
(二)奉养
1.出示
谨身节用,以养父母,此庶人之孝也
4.学生自己读一读句子
听范读
齐读
1.男生读
2.汇报句意
3.生:尊敬父母
4.听故事
5.谈感受
6.生自读小组讨论句意,结合实际谈对句子的理解
汇报
交流自己的观点
齐读句子
1.女生读句子
2.交流句意
3.看视频
4.交流感受
5.分享古代孝子的故事,谈谈感受
6.齐读句子
1.学生读句子
2.谈理解
3.小组讨论
4.思考汇报
2.读句子,理解句意
行为谨慎,节省俭约,以此来奉养父母,这就是普通老百姓的孝道了
3.经典故事《亲尝汤药》
4.说一说你的感受?
5.简单说一说你知道的古代孝子奉养双亲的故事,并谈感受
6.齐读句子
(三)不负
1.出示:立身行道,扬名于后世,以显父母,孝之终也。
2.读句子,谈理解
3.小组讨论:孝敬父母,怎样做到不辜负父母对我们的期望?举例子说一说
六年级上册教案
学科
语文
授课人
课题
《国学经典——孝》
课时
第1课时
学
情
分
析
小学六年级的孩子对国学经典的内容有一些了解,但是还不能完全理解并加以适当运用。孝德是中国传统美德的核心内容之一,在几千年的中华优秀传统中,是极受推崇的。《孝经》上说:“夫孝,德之本也,教之所由生也。”这就是说,孝是立德之本,是一切美德形成的起点和基础。大部分学生对古代的二十四孝故事有一定的了解,为本次课学习打下了一定基础。
4.学生汇报
5.齐读句子
三、小结拓展
1.小结:孝敬父母应做到尊敬父母、奉养父母、不辜负父母的期望。
2.通过这节课的学习,你对孝有什么认识呢?写下来(一句话)
3.汇报(音乐)
4.师总结
古人云“百德孝为本”,“百行孝为先”。希望孩子们把孝铭记在心中,践行在脚下。
1.学生听歌
2.齐读句子
3.齐读句子
学生齐读“善事父母为孝”
教
学
目
标
1、了解孝的重要性及对谁孝,理解关于孝道的论述。
2、分析概括《孝经》中“孝道”的内涵
3、在合作探究中领悟经典要义。
4、学习如何孝顺双亲,体会其现实意义。
教
学
重
点
1、在合作探究中领悟经典要义。
2、学习如何孝顺双亲,体会其现实意义
教
学
难
点
1、分析概括《孝经》中“孝道”的内涵
2、在合作探究中领悟经典要义。
教
学
准
备
教师准备:
孝的相关资料
学生准备:
阅读古代二十四孝故事
教
学
过
程
老师活动
学生活动
备注
一、导入新课
1.播放歌曲《游子吟》导入,揭示主题---孝
2.孝是立德之本
3.我们应该对谁尽孝?
(1)中国最早的一部解释词义的著作《尔雅》下的定义。
(2)东汉许慎在《说文解字》的解释
(3)我们该对谁尽孝?
板书:父母